纽约三部曲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纽约三部曲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33934002
作者:[美] 保罗·奥斯特
页数:334页

章节摘录

事情是从一个打错了的电话开始的,在那个死寂的夜里电话铃响了三次,电话那头要找的人不是他。过了很久,他能够思索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时,得出的结论是,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除了偶然性。但这是很久以后的想法了。一开始,还仅仅只是那件事情和由此产生的结果。不管它也许会有别的种种可能,还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经被预先注定了的(从那陌生人嘴里吐出第一个字开始),这都不必细究。问题在于这件事本身,而且不管后来的一切是否意味着什么,那都不是这件事本身所要告诉你的。    至于奎恩本人,几乎不需要我们在他身上费多少事。他是谁,从哪儿来,他做过些什么,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比方说,我们知道他三十五岁。我们知道他结过婚,也曾为人父,然而他的妻子、儿子都死了。我们也知道他写过书。更确切的说法是,写过悬疑小说。那些作品是用威廉姆·威尔逊的笔名写的,他差不多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出版那些书,赚来的钱够他在纽约一处小小的公寓房里将就度日。他每年通常要花上五六个月的工夫写小说,剩下的时间就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大量阅读,光顾画展,还去看电影。夏天,他在电视上看棒球比赛。冬天,他去看歌剧。不过,他最喜欢的事情是散步。几乎每天都要出去溜达一圈,不管刮风下雨晴热寒暑都这样,从他的公寓出发,信步穿入市廛——从来都不是有目标地出行,只是让那两条腿把自己带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    纽约是一个永远不缺新鲜花样的地方,一个无穷无尽的迷宫,不管他走出多远,不管他走入了如指掌的邻街地带还是其他什么街区,总会给他带来迷失的感觉。迷失,不仅是摸不清这个城市,而且也找不到他自己了。他每一次散步出去,都会觉得他把自己撇在身后了,一边走一边就把自己丢在了街上,因为把感知能力降至仅仅是一双眼睛的视觉,这就逃避了思考的义务,只有这种方式,才能使他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一种祛邪安神的虚空。外面的这个世界,他四周的,他前面的,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他的目光不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任何一样东西上面。重要的是他在走动,一步一步地迈出去,只不过是把自己的躯体向前挪移的动作而已。漫无目标的游荡使得所有的步履变得意义等同,而并非是要把他送往什么地方去。在最享受的漫步时刻,他会有一种不知身置何处的感受。这种感受,最后就成了他所期望的情形:身处乌有之乡。纽约就是他在自己周围垒起来的一个乌有之乡,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想离开这儿了。    过去,奎恩也曾颇有抱负。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已经出版过几本诗集,写过一些剧本和评论文章,也搞过几部长篇译著。但是,相当突然地,他放弃了这一切。他跟自己那些朋友说,他不想再回去和过去的自己交往,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以威廉姆·威尔逊的名字发表作品。那个著书立说的奎恩已经不存在了,尽管从许多方面来说奎恩还存在着,但他已不再为任何人而存在,除了他自己。    他还是继续写作,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悬疑小说似乎是某种合乎情理的解决办法。他几乎不用费什么脑筋就能编造出人家所需要的故事框架,而且写得不错,一般来说,人家似乎觉得他写这类小说没怎么费劲,只有他自己不这么想。因为他没把自己视为自己作品的作者,他也不觉得自己该对那些作品负责,所以在他内心就觉得没有必要去维护那些作品。威廉姆·威尔逊,这不过是一个臆造出来的名字,而他出生时的名字却是奎恩,他现在过着一种独往独来而不受约束的生活。他以自尊自敬的态度对待自己,有时甚至还有点孤芳自赏,可他从不因此而相信他和威廉姆·威尔逊就是同一个人了。就因为这个原因,他不想从自己的笔名后面现身而出。他有一个代理人,但他们从不碰面。他们的接触来往只限于信件,出于这种考虑,奎恩在邮局租用了一个编号信箱。和出版商的交往也照此办理,对方支付给奎恩的所有费用,稿酬和版税,一概通过代理人。所以,以威廉姆·威尔逊名字出版的书中都没有作者照片或简介。威廉姆·威尔逊的名字从不出现在任何作家的名录中,他也从不接受任何采访,他收到的所有信件都通过代理人的秘书答复。可以说,任何人都不知道奎恩的秘密。一开始,朋友们听说他放弃了写作,总是问他靠什么过活。他对他们的回答都是一个口径:他从他妻子那儿继承了一笔信托基金。可事实上他妻子根本就没钱。实情是,他也不再有什么朋友了。    P3-5

媒体关注与评论

  带着如同雕刻大师的精准雕工,保罗在我们眼前呈现一个无可言喻、惊人的世界!                          ――《出版商周刊》  保罗?奥斯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特色而罕见的作家!                          ――《华盛顿邮报》  在保罗?奥斯特精彩的叙事手法之下,我们忽而喜、忽而悲,终至探见一道明光,对生命有了不同以往的醒悟。                          ――《旧金山纪事报》  《纽约三部曲》是美国当代最受瞩目的作家保罗?奥斯特倍受国际赞誉的代表作。虽然奥斯特似乎总是驱策自己在书写形式上不断创新,他的作品主题始终关注的是“孤独”、“巧合”等“人”的存在处境。  奥斯特透过如将三个独特的故事结合成一本充满惊奇趣味又发人深省,更带领读者体验了一场心灵拓展的冒险之旅!  带着如同雕刻大师的精确雕工,保罗?奥斯特在我们眼前呈现一个无可言喻的、惊人的世界!                           ――《出版商周刊》  保罗?奥斯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特色而罕见的作家!                           ――《华盛顿邮报》  在保罗?奥斯特精彩的叙事手法之下,我们忽而喜、忽而悲,终至探见一道明光,对生命有了不同以往的醒悟。                           ――《旧金山纪事报》  凭借着对神秘小说全面彻底的探究,保罗?奥斯特也许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小说叙述方式。                                                                                  ——《村之声》周刊  他关于现代纽约的小说给伟大的美国传统带来了极其重要的活力。                            ——《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部令人震惊同时也催人入眠的书……奥斯特富有艺术趣味的叙述所产生的效果,既充满激情又具有疏离感,其结果是既令人惊讶又叫人信服。                           ——苏格兰《格拉斯戈信使报》(The Glasgow Herald)  近年来伟大的美国文学启示之一……奥斯特具有惊人的天赋。                           ——法国《快报》(L’ Express)  保罗?奥斯特是一位少有的深刻的作家。                           ——西班牙 El Correo Gallego  一部令人惊异的深度和毫无疵漏的作品,一场生与死的 游戏……这是强有力的小说素材——令人坐下起不来。                           ——丹麦 Ekstra Bladet   保罗?奥斯特的紧张而令人难忘的文体表达丰富了美国文学传统。                           ——荷兰De Groene Amsterdammer   奥斯特是他那一代最具深度的作家之一。                           ——意大利 Corriere della Sera  保罗?奥斯特写出了一部庄严宏大而又清澈如玻璃一样的作品,他的作品清澈到透明而开放的程度,如水晶般折射出我们以前很少能够见到的光泽。                           ——(挪威)Jan Kjaerstad

后记

保罗·奥斯特浑身贴满了标签,从存在主义、象征主义、“穿胶靴的卡夫卡”到“后现代”,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我没读到他的作品之前,先在几个英文网站上见到诸如此类的评述文字,感觉像是走入了艾丽丝的“迷思”(myth)之境,迷惑之中更是充满了好奇。所以,当曹沽女士打电话来约译他的成名作《纽约三部曲》时,我便兴趣盎然地接了下来。后来才知道,那还只是“迷思”的第一步,随着一步步翻译下去,就渐渐被书里那些搞怪的花样弄得晕头转向了,有时还真有几分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一边往电脑上打字,脑子里一边就得不停地对付那些不时扑闪而来的意象和隐喻,甚至长时间停顿下来细细推敲。奥斯特笔下的词语实在不怎么安分,许多细节似有所指又似为闲笔,词与词的关联都要字斟句酌地去梳理。就像蹲守在小巷里的侦探小说家奎恩总是久久地凝视着头上的一方天空——根据云层和光线的变化估测天气走向,我则老半天地对着怪怪的一个句子发愣,翻来覆去地琢磨着词语中所暗示的叙述意图。    从叙事角度来看,保罗·奥斯特这本书里三个故事都套用了侦探小说的外壳,即某人受雇于人,去跟踪、监视或是找寻另一个人,最终发现了什么,等等。这很老套,好像走进了爱伦·坡的莫格街。可是在这个总的行动序列中,奥斯特的主人公所面对的并非一桩通常意义上的罪案,随着调查一点点推衍开去,情节很快就发生了畸变与扩展,叙述的重心也从所谓的案情转移到施动者自身境遇上来。其实,奥斯特真正关心的是施动者自身何以陷入困境,以至怎样丢失了自我。    有趣的是施动者的被动性——奥斯特首先要告诉我们,他们是一种被动的存在。书中的那些主人公一开始就被人耍了,因为有某种丝丝人扣的逻辑一直牵引着他们,使他们在迷雾中锲而不舍地走向窘迫之境。奥斯特的生存梦魇产生于幻想与真实的接触之中,对主人公来说信以为真即是一种心理救治,也许这就是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所谈论的“自欺”(mauvaise foi)状态。譬如,在《玻璃城》里,写侦探小说的奎恩接到一个打错的电话,将错就错地揽上了私家侦探的活儿,随后就不断给自己设置稀奇古怪的悬念,终于将自己编织到那种不由自主的行动规程之中。接下来《幽灵》那篇里,主人公布鲁算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开业侦探,却一直在用想象填补事实的空白,虽说也曾对雇用自己的怀特产生过疑问,可脑筋却在另一头转悠,从婚姻纠葛、遗产纷争一直猜测到绑架、谋杀乃至FBI特工出轨犯事。同样是一个走火入魔的疏离过程,这一圈兜过来眼前已是非得搏命的局面。最后的《锁闭的房间》,一明一暗的两个主人公都是作家,一者成了另一者的替身,此人开始还浑然不觉,后来却陷入追踪调查的救赎之旅。可是这个“我”永远磕磕绊绊地跟在人家后头,一步步做下去只能印证自己总是被范肖操控的事实。    在这里,侦探小说的外壳只是布设悬念而已,到了真相大白的时刻并没有真正揭示事情的真相。三个故事的结尾很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最终的发现只是颠覆了窥视者、调查者(乃至读者)对此抱有的每一个期待。我们知道,严肃作家借用侦探小说的套路并不少见,像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死亡与指南针》,像罗布一格里耶的《橡皮》,都玩过这一手。但是保罗·奥斯特跟别人不同,他的叙述抱有一种虚无化的目标,因而这侦探小说的框架到时候就解体了,也就是结尾没有结果,故事撇开了一个起承转合、首尾接续的过程。就像萨特所说“现象的存在”不能还原为“存在的现象”,于是顺理成章地产生了某种错位。    这样看来很有些玄思的特点。奥斯特的叙事一方面喜欢遮遮掩掩,一方面却是漫不经意的粗线条。有时会卖个破绽,或是用一些不对茬口的细节以昭示什么。在整个叙述过程中,他几乎是见缝插针地表现事物“不可穷尽性”的无限可能,对许多情境故意不作进一步交代。在《玻璃城》里,奎恩给弗吉妮亚打电话为何总是打不通,他再去东六十九街居然已是人去楼空,那斯蒂尔曼夫妇干吗要避着他呢?而在《幽灵》里,关于布鲁克林大桥的联想,还有一再提起的费城小男孩的案子,有什么暗示吗?还有与布莱克在餐馆里会面的女人又是怎么回事?这类情形在《锁闭的房间》里似乎少了些,但所有涉及范肖的动机与行为的细节也都让人莫辨一是。所有这一切,作者一概不予解释,或者说干脆给出了无数个答案:也许事情会有某种合理的解释,也许根本就没有。    正如《锁闭的房间》第七章所说“我走得越远,可能性就越是收窄了”,每一个行动都面临多个选项,保罗·奥斯特的故事隐含着一种“分岔”的艺术理念。在中央车站,老斯蒂尔曼一个变成了两个;在橘子街,布莱克就是怀特,怀特又是布莱克(有分岔就有交互)。在布鲁的回忆与想象中,每一次思忖都把他带往不同的方向。当“我”找那些船员调查时,范肖那一连串的人际交互关系就几乎完整地展现了这种扩展模式。这让人想起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表现的那种无限衍生的意象。    不过,奥斯特这方面的兴趣倒是更多地投注于命名与身份,在人物的对应关系(twin)上大做文章。比如《玻璃城》里,他把一个人物掰成了好几个,主人公奎恩一方面用威廉姆·威尔逊的笔名来写侦探小说,一方面又想象着自己就是小说中的侦探沃克,而与奎恩相对应的则有一个故事里的保罗·奥斯特,那也是个作家。说来,奎恩那个笔名威廉姆·威尔逊也大有来历,那是爱伦·坡小说《威廉姆·威尔逊》里两个长相酷似而如同随身附影的同名者。不幸的是,在爱伦-坡那儿作为叙述者的威廉姆·威尔逊跟另一个威廉姆·威尔逊最终难免一番死掐,这倒可以联想到《幽灵》里互为表里的布鲁和布莱克。而在《锁闭的房间》里,“我”作为范肖的影子,二者同样处于这种对立而对应的范畴。    保罗·奥斯特显然想把自己弄成一个多元的人物,作者、叙述者、主人公、主人公笔下的人物,甚至还有读者——作为元故事的红色笔记本的读者。这差不多就是惠特曼在《草叶集》里采用的三位一体的人称手法,只是他这儿比惠特曼玩得更花哨。然而,最具混淆性的是,这种身份置换有时故意扯乱了主客体关系,比如《玻璃城》就留下了一个谁是叙述者的疑问。该篇第十二章开头自谓“作者”的第三人称出来说话了,但是到了结尾部分又出现了“尽可能仔细地照着这红色笔记本来叙述”这个故事的“我”,这两处的虚构作者显然不是同一者,我不知道这里是否可以代入小说中的哪个人物或是保罗·奥斯特自己,这种故意混淆的手法很像是带有小说叙述学上所谓“僭述”(metalepse)的意图。    在《玻璃城》第十章里,保罗·奥斯特提供了一个颇有启示的例子。那是书中的保罗·奥斯特,他向造访的奎恩说起自己在写一篇考辨《堂吉诃德》作者的文章,疑点来自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第一部第九章关于该书作者的游戏之笔。塞万提斯的说法是在托莱多市场上发现了一部阿拉伯文手稿,他找人翻译过来给出版了,就像中国许多旧小说伪托“古本”行世的道理,塞万提斯则佯称一个名叫阿迈特·贝嫩赫里的阿拉伯人写了这本《堂吉诃德》。可是,凭空塞进来一个虚构作者,实际上楔入了一个叙述层,这便成了叙述学关注的一个典例。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的“语态”一章里就拿这个例子来阐释“二度叙事”的奥妙。然而,书中的保罗·奥斯特觉得这里面还大有搞头,他的思路很大胆,干脆把《堂吉诃德》的虚构作者说成是真实作者。自然不是那个阿拉伯的贝嫩赫里,他先把虚构作者坐实为书中的人物——是堂吉诃德要为自己作传,他授意桑丘口述,由理发师或是神甫记录下来,再由别人译成阿拉伯文,那就是塞万提斯据以回译成西班牙文的所谓贝嫩赫里的原稿。这就是说,是堂吉诃德自己策划了这个“贝嫩赫里四重奏”。这一来事情掉了个儿,塞万提斯倒成了虚构作者了。照保罗·奥斯特的说法,塞万提斯只是“被堂吉诃德雇来解读堂吉诃德自己的事儿”。这是不是很夸张?但作者这种智力游戏确实玩得炉火纯青。    很难说当年在法国寻梦的保罗·奥斯特是否读过热奈特的著作,但热奈特书中倒是明确提到《堂吉诃德》的例子直接引自博尔赫斯的阐发。博尔赫斯很早就注意到这种书中之书、戏中之戏的奥妙了,一九三九年他在小说《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里就借助了塞万提斯这一手法,后来又在《吉诃德的部分魔术》(《探讨别集》,1952)一文中更为详细地讨论了这种写实手法中的“诗意的想象”。毫无疑问,如果分析一下《纽约三部曲》的文本间涉特点,保罗·奥斯特背后的确不难见到博尔赫斯的身影。当然,保罗·奥斯特的互文手法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迂回策略。在《幽灵》那篇里,看到布莱克向化装成流浪汉的布鲁讲述霍桑《威克菲尔德》的故事,不能不让人想到也很可能是从博尔赫斯那儿趸来的灵感。你别说这儿没博尔赫斯什么事儿(一个美国作家难道不熟悉霍桑?),其实这篇小说恰是博尔赫斯在一九四九年的一次文学讲演(《纳撒尼尔·霍桑》)中用以分析“自我放逐”的心理案例。博尔赫斯概述原著的文字在行文方式上跟布莱克的讲述相当接近(甚至更详尽些),其中还特别提到美国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所谓“蛰居的寓意”。就像博尔赫斯所说,谜的解释有千千万万,布莱克之所以向布鲁讲述威克菲尔德离家出走的故事,按译者愚拙之见,似乎在暗示他们各自抛弃了自己的女人——为了进入另一种生活。在博尔赫斯笔下,霍桑那种足不出户的“自我囚禁”的生活方式被提炼成一个古怪而残酷的意象,这又很容易让人想起范肖那个锁闭的房间。    保罗·奥斯特的叙述风格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博尔赫斯那种形而上学的特点,同样是从精神与现实的错位中探讨人的生存境况,那种玄思匡辨之中同样充满了玩味的意趣。不同的是,他这儿更少了一些现实的情感承载——本来博尔赫斯已是手脚麻利地翻越了现实的樊篱,他则干脆从一旁扬长而去。读着这样的小说,脑子里总有一幅神秘而虚融的画面,我感觉到,过于超越的意图使得这部《纽约三部曲》显得过于空灵。这有点像是某种哲学的游戏攻略,无论怎么具有内在的活力,也很难切入现实的迷宫。书中尽管谜团不少,可是每个故事的主线都显得单薄,人物不多,场景也很简单。也许是词语和意象的多义性弥补了叙事的缺失,使得它并不缺少美学上的丰富性,而那些因为语焉不详而显得扑朔迷离的情节似乎也恰好印证了事物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说,人对自我的认知,对语言的认知,都是有限的。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寓言小说,有着卡夫卡、博尔赫斯的智慧风貌。    从某种意义上说,《纽约三部曲》也是一部具有谈艺录性质的作品,这三个故事可以说是刻画了作家的隐秘心理。奥斯特拿作家来说事儿,自然兼有对叙事艺术本体的探讨。这里还以各种方式提到一些并非作为虚构人物的作家:除塞万提斯,提到了爱默生、霍桑、爱伦·坡、梭罗、麦尔维尔、惠特曼等人,那都是美国十九世纪中期的文学巨匠。还各有一处提到法国的波德莱尔和米斯特拉尔。书中没有提及任何二十世纪作家,当然也没有出现博尔赫斯的名字。以前,博尔赫斯注意到霍桑就尽量避着同时代的作家——“我们同时代的人和我们总是太相似了,在古代作家中更容易找到新意。”话是这么说,但在我看来,奥斯特好像是故意绕开博尔赫斯的高宅大院。这里忽然想到一个有趣的对比,我在翻译斯蒂芬·金的《三张牌》(《黑暗塔》Ⅱ)时遇到的作家名字比这更多,可几乎没有一个是文学史上有名的人物,一个个尽是美国当代通俗小说家(辞典上压根没有他们的条目,只能在互联网上去查询)。斯蒂芬·金非但不避俗,反倒故意炫耀他那帮哥们似的。相比之下,保罗·奥斯特的趣味确乎有些远离尘嚣,也似乎有点“装”。    在我译过的十四部著作(其中九部是小说)中,不能说奥斯特的东西最难,但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难捉摸的作家,而且他那种具有独特的逻辑意味的语句对于中文表达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以前在翻译库切作品时,对付《等待野蛮人》中那些复杂的意象曾让我头痛不已,而《男孩》中那些丰富的用典,还有南非荷兰语和板球知识之类,说来也颇费周折。可是,库切的文字毕竟干净、平实。即便喜欢制造悬疑的斯蒂芬·金,也并不在词语本身大做文章。奥斯特则不同,他好像每句话都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后边再提起又是另一个说法,这种风格如果推至极致,就成了范肖在那本红色笔记本上写下的东西——“每一句话都抹去了前面那一句,每一段文字都使下面的文字段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可想而知,对付这样的文字很难找到一种应付裕如的感觉。倒是博尔赫斯的一个说法让我稍感心安,他在翻译惠特曼《草叶集》的序言中讲到,一次看了莎剧《麦克白》的演出,无论是对白的译文,还是演员表演和舞台布景都很差劲,但尽管如此,“当我离开剧场来到大街上时,依然唏嘘不已。”他说那是莎士比亚打下了基础。他谦虚地表示,即便自己译得不好,那毕竟是惠特曼的底子。这里,我也不妨鹦鹉学舌地来上一句:保罗·奥斯特总归是保罗·奥斯特。    感谢本书责任编辑柳明哗女士和郑幼幼女士悉心指教。    文敏    2006年11月20日

内容概要

作者:(美)奥斯特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    奥斯特于1990年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2006年10月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也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书籍目录

玻璃城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幽  灵锁闭的房间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译后记

编辑推荐

写实电影般的深刻文字,黑色幽默,希区柯克式的悬疑与卡夫卡式的存在思考,《纽约三部曲》,一本混合着各种元素的非同凡响的小说。    虽然中国读者对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这个名字还不熟悉,但在美国,乃至欧洲,奥斯特早已是大师级的畅销书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9种文字。法国的新闻界称赞他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德国,出租车司机也能在街上认出他来,向他索要签名;在英国,他的代表作《纽约三部曲》在一个星期内就被抢购一空。美国的出版商以40万美元的高价求购他的新书的出版权。许多广告商也试图借助他的名气来提高商品的吸引力。

作者简介

《纽约三部曲》由保罗·奥斯特所著,在纽约这座“玻璃之城”,四处游荡的“幽灵”,闯入“紧锁的房间”。保罗·奥斯特成名作,一组奇异的后现代黑色侦探小说,语雷如刀锋般锋利,节奏如爵士乐般即兴,结构如迷宫般精巧。
《纽约三部曲》包括了玻璃之城、幽灵、紧锁的房间三个故事。
《玻璃之城》:深更牛夜,一个陌生电话打到侦探小说作家奎恩家里,这让他陷入了比任何侦探小说都更为扑朔迷离的案情之中。
《幽灵》:布鲁受属于怀特去监视跟踪布莱克。然而,一年过去了,一无所获的布鲁几近崩溃,他已经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跟踪,还是在被跟踪?
《紧锁的房间》:范肖失踪了,留下妻儿和一堆非同寻常的手稿。按照范肖的意愿,“我”被要求处理这些手稿。一切很顺利:手稿出版,“我”娶了范肖漂亮的妻子,“我”甚至成了孩子的父亲。然而,“我”却突然发现范肖其实还活着……

图书封面


 纽约三部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奥斯特是一位有着欧洲气质的美国小说家。同许多美国当代作家一样,或者说欧洲作家一样他的小说里总会透露出宿命式的失落和疏离感。这在他的早期作品《纽约三部曲》体现得尤为明显。《纽约三部曲》是一部有着畅销侦探小说的外壳的纯文学作品。初次阅读会带给人一种雷蒙德钱德勒的马洛的即视感。当然这并不是说奥斯特对钱德勒进行了呆滞的模仿。若把奥斯特的小说当成侦探小说去看你无疑会大失所望。他的故事算不上引人入胜,但是一旦你静下心的去阅读,你会发现其中带有太多的偏执,阅读这种偏执你会觉得主人公“傻气”,但正是这份偏执推动着故事和你,在一路看下去之后你会觉得这种初始的虚幻感的偏执,慢慢的似乎变得明确且必要了,似乎现实中此类事正一刻不停地往复发生。而你也开始接受书中人物那原本看似自寻烦恼的苦事,你会开始把自我置换于其中,在读的间隙,在你偶然闭眼休息时,在这片短暂的黑暗,你似乎发现了那种虚妄与疏离就与你盘膝而坐正对着你。现代作家在经历二战后,似乎都受到了0度写作思想的影响,小说在叙事 结构 语言方方面面都愈发的让主观抽离,社会的巨变让相当一部分人缓不过神来,社会在前狂飙突进,我们在后面缓慢而焦急的追赶。多数人或许由此不自然的生出一种孤独病。孤独成为了现代人不可回避的现象,但在如何对待这份孤独,每个人给出了他独特的回答。保罗奥斯特基于多元化的身份,生活在多元化程度最高的纽约,他的作品似乎也有着这种多元化的阅读体验的野心。在《纽约三部曲》中的玻璃城他故意把一个人拆成三个不同的人物 奎恩 笔名 以及他自己的本名保罗奥斯特,这样的故意为之当然有着前辈作家的启发,但我觉得在其中他既想通过人为地拆分,更具体化表现疏离感以及由此更为全方面的多方位的展示小说的艺术可能性。《纽约三部曲》写于1984年。这是一个让人想入非非的年份。这部小说谈不上完美,其中有着矛盾,但就是用这种类似回文性质叙述结构,使得读者如我在阅读时遗忘了小说的“外貌”,相反因为这种结构使得小说某些说不通的地方成为了小说张力或者说无限可能性的原因之一。《纽约三部曲》中的三个小故事,看似单独成篇,但内里的某些线索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整体,这绝不仅仅只是因为前后出现的同样的人名,而是小说叙事角度的似曾相识之感。雷蒙德钱德勒的小说原动力就是寻找。奥斯特应该也吸取这样的灵感。他的主人公总是在莫名其妙的情境受托去寻找某人或者某物,但在这过程中总会陷入自我的迷失于疏离,并且逐渐脱离自我本体。对,事情就是这般矛盾,因为想要寻回,却在更进一步的失去,而因为失去的迷茫陷入了更进一步的迷惘。保罗奥斯特的纽约或许不繁华,不黑暗 甚至不光明,其实我们又怎能知道他的纽约到底是什么色彩呢?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很讨厌看西方文学一个人自言自语絮絮叨叨的内心独白的文章手法,很不幸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
  •     从大家的评论里估计也能看出来,这是本看出味的人爱不释手,看不出味的人大呼上当的书。我觉得第一次接触奥斯特,并以故事性为目的读者最好慎重购买,这绝不是大家想象的侦探小说,不但不过瘾,还很虚无。我当初就是广泛看了很多介绍和评论,然后对他的这种特殊风格很感兴趣才买来读,虽然本来就没指望看故事,可读的过程还是很艰难的,它将你带入一个抑郁、虚无的境界,并逼迫你一刻不停地思考完全和故事无关的一些关于人与他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及相互影响之类的晦涩问题,更令人抓狂的是,这些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奥斯特也不可能给你答案。我想这也是喜欢读的人们最过瘾的原因,他将你带入哲学性的思考空间,这趟思考旅程结束时你将发生一些些不易被察觉的变化……
  •     奥斯特的梦幻迷宫
  •     读到一半有点想放弃。荒谬的动机奇怪的人物有些没有头绪的情节。可当三个故事结束时会发现已经找不到主人公的位置,好像根本没有主人公的存在一样。奥斯特书中很多隐喻总会让我想到孤独里的故事,其中一些宗教及文学哲学的谈论也很吸引人。“当红色笔记本上无处可写时,你还能写些什么呢?”我无法回答。
  •     《纽约三部曲》——《玻璃城》,保罗奥斯特。作为保罗奥斯特的成名作和处女作,在这本书里他将自己的写作技巧发挥到了令人目眩的程度。在保罗奥斯特的笔下,纽约这座”玻璃城“既复杂又透明,既繁华又让人感到疏离。和他以后作品类似,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明确的身份。主角奎恩以”威廉“为名创作主角为”沃克“的侦探小说,但是又以”奥斯特“的名义接下了一桩跟踪案件。真实与虚构不停在文字间交叠,再插入几段关于”巴别塔“和”堂吉诃德“的评论便足够将没有耐心的人吓退。我就是被吓退的那个。
  •     文学性较强,比较无趣,有点悲凉的感觉。
  •     三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主人公都在追踪一个不在场之人,他们通过追寻这一行为本身来确证自己的存在,却逐渐迷失了自我。三个故事的标题都说明了这种不在场。奥斯特真是鲜少变化,执着于偶然和迷宫式的结构,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小说是非常浅显的(在我看来),读者能轻易看出,“啊,他是在这里耍了花招!”他显然是在重复自己,但相比于芸芸读者,他笔下的总有一些相似的人物,依然是更为独特的一方,所以还是有吸引力的吧(至少对我)。
  •     难得认真看一回小说,不过这本中短篇真的不怎么样,故事性如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你都看不出这到底是不是一部小说,深度却不如他,无聊的自我寻找,自我意淫,小说失去了故事性,那怎么还能叫小说呢?让你滚回图书馆安静的呆着吧!
  •     三个与名字和身份相关的离奇谜局,三个故事说到底是一回事儿
  •     存在与虚无的迷宫,更喜欢故事里的故事,亮点颇多。
  •     文学性太强
  •     封面旧旧的,内书脊上还有一团黑黑的东西,简直像二手的。
  •     如果有博尔赫斯文学奖,大概保罗奥斯特就是最该得奖的人了。这本是近年看到的为数不多找对了译者的书...
  •     有点怪。但不妨碍我喜欢。
  •     第二本保罗奥斯特,实在是太喜欢他了。双生的人生,跟踪与被跟踪,寻找与被寻找。丰富的内在,在外人看来却不知所谓。迷宫。错乱。丢失。对语言和心理的把握精准到让人发指。
  •     看的时候觉得有很多不明白,但看完的时候慢慢回味,很多疑问都可以解开。
  •     呃,还行,差口气啊
  •     分明是本纯文学 内心畸变全程解析
  •     烧脑!智商不够,看得很吃力
  •     最后一个故事简直了
  •     语言不仅愚弄人心,还很狡猾,因为它一旦说出来,就不是人自己的了。不管是说给别人听的还是不说给别人听的,不管是嘴巴不够瓷实顺缝溜出来的还是在心中腹中酝酿个百转千回之后吐出来的,只要出了口,立马不是那么回事了;一种声波里的符号意义,就全然同你的意识、思考、发声器官、语言中枢等等独立开来。至于这种符号意义怎样被理解被曲解被屏蔽被转录,那都不是说话者的事情了。
  •     侦探 悬疑 小说
  •     喜欢第一个故事,玻璃城。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很传神,喜欢里面偶尔冒出一句智慧的话语~后面几个故事写的都一般般,脉络结构上类似,唯独玻璃城无可挑剔~
  •     读起来有点晕 觉得评论有些言过其实。。。。或者 是翻译的问题?
  •     5555555555,昨晚奋战到1点多,结果,就这么完了,奥斯特又给了我们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我要抓狂了,现在非常想拿把枪飞去布鲁克林威逼他把结局给写了。另外提一下,窃以为本书的译者文敏不如《幻影书》的译者孔亚雷,文笔不够流畅,很多约定俗成的译名是生造的,还有拽文的嫌疑,还得去翻现代汉语词典,例如市廛,chan,三声,古代指一户平民所住的房屋。橥,zhu,一声,意为拴牲口的小木桩,文同志生造出了个揭橥真相,不知何意,真是高深莫测啊。
  •     充满个人风格的写作,充满个人喜好的评分。
  •     叙事能力强,多重身份纬度的设计也很有意思。一些故弄玄虚的描写虽营造氛围,但每一则到最后都必然走向了被动趋势和身份虚无的状态。跟纽约关系不大,反倒跟美国这个国家的存在的解释的相关故事倒是很有意思
  •     受评论家青睐的谈艺录。有深度,有技巧,有态度,也有师承。比较无趣。
  •       我很喜欢卡洛斯·鲁依斯·萨丰在《风之影》中的表述,即一本书和你的关系是他在找你,而不是你在找他。当你无所事事,随手从书架拿起它的时候,这缘分其实是书注定的。就像指环王里的那枚戒指,改变大小选择自己的主人。
      
      
      我读了保罗.奥斯特的三本书,最近的这一本是他写就于1980年代初的作品《纽约三部曲》。
      
      
      奥斯特的小说很特别,如果说丹.布朗是表演飞车杂技的,史蒂芬.金是表演电锯逃脱的,那他就是一个坐在你身边,慢慢从手中变出一朵玫瑰的家伙。他是一个让人过目就忘,但是会在几年后还突然想起的作家。
      
      
      奥斯特的故事总是那么不紧不慢,你甚至一度都丧失读下去的动力,但是总有着那么一点东西吸引着你,也许是文字的魅力、也许是点缀其间的小故事、也许是那个诡秘又些许荒诞的悬疑。在《纽约三部曲》的末尾,译者文敏(可能是中国最NB的美国通俗小说翻译家)写了一段不可谓不精彩的书评。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奥斯特的风格实际上是从《纽约三部曲》一直延伸到《神谕之夜》,那些精心编排的故事都有同样一个隐藏的模式:一个不愁吃穿、过着安逸生活的中产阶级,他生活循规蹈矩且平淡无奇。有一天他突然开始有了一个目标,大都是找一个人、找一个问题的答案,于是对这个问题的专注开始蚕食他自己原来的生活,他开始失去或者不关注,原来组成他那个看似完美家庭的元素:稳定的职业、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孩子、房子、可口的食物。他主动或被动的离开家庭、他失踪了。
      
      
      他的生活开始毁灭,但是他不在意,有可能他发现自己原来所拥有的一切的虚伪性(碰见女友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有可能他发现生活还是可歌可泣的(家人悲伤欲绝)。但是一切总会过去,逐渐的,人们都已经忘了他,而他也忘了他们,他被自己的目标吸引着。
      
      
      于是,他身处社会的边缘,没有固定人际关系,没有需要取得的成就,没有需要承担的责任,他过着简单的生活,遇见陌生人,监视陌生的人,接近陌生人。
      
      
      最后,他发现那个吸引他去追寻的案件、那个人、那个秘密,不过是一个阴谋,一个陷阱,一个虚幻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存在。然后,然后故事就结束了,什么也没有了,一扇门关上了,一个人离开了,一封信没有地址,一个电话没有人接……
      
      
      人通过剥离自身的社会性之后——主动的抑或是被动的——自然就会凸显出自身的存在,对自己独立存在的强调,会带来个体存在的荒谬感、超现实感。剥去冗杂的附着,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最原始、最接近真实的状态——什么都没有了——有什么意义呢?
      
      
      这也许就是米兰.昆德拉的轻和重,卡夫卡的城堡,萨特的存在于虚无。
      
  •     我读得很慢,因为每次读他的书都会很期待。这次,却难懂。这三部曲是心路历程,一部比另一部更上一个台阶,堕落彷徨的“我”最终找回自我。堕落的是自我,能拯救的也是自我。放开执念或抓紧念想?为生命中值得护卫的东西战斗吧!
  •     根本看不下去,没有任何阅读美感。这么有名气的作品不应该这样,所以怀疑是翻译水平太低所致
  •     太后现代了,太晕了……
  •     借用侦探小说的外壳 实则探讨生命与自我的意义 晦涩难懂 宛如迷宫
  •     读着太累,感觉这书写的太装了,用保罗自己的话评论一下他自己吧。“每一句话都抹去了前面那一句,每一段文字都使下面的文字段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反正就是玄而又玄,文字迷宫。
  •     讲故事的水平颇高,只是好像有点意识流。
  •     这之中听了72遍Theme From Ghost Wor.. - David Kitay
  •     一如既往是保罗的风格
  •       我想起了两个关于语言的笑话。一个是给教授做编辑助理时,一次他开车带我一起去赴宴,对方说那地方叫“哈喽”饭店,我就想,“Hello”,还挺洋货的。后来终于到了一看,原来是“虾佬”这样的名字。人家说的是粤语发音。另一个是我让妈妈留意一下哪里有奥特莱斯(Outlets)店,就是那种名品折扣店。后来她每想起来要说这个词就说不出来,那个什么什么“劳斯莱斯”?“施特劳斯”?车、作曲家、所有的斯都被她说了个遍就是记不住奥特莱斯。外来语还真是麻烦。
      我们太容易被语言愚弄了。这个夏天我心甘情愿天天跟着老人们坐在电视机前接受某些频道的语言荼毒,想必看到最后人话越听越不像人话了。
      有句俗语,叫“不像话”。为什么是不像“话”,这个很值得思考。我觉得,“话”即是规矩,不像话便是不合规矩。是指做的事情不地道,超出了一般言语称道的标准,不够而且羞于被说的。看来人们用“话”来衡量人的品行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语言不仅愚弄人心,还很狡猾,因为它一旦说出来,就不是人自己的了。不管是说给别人听的还是不说给别人听的,不管是嘴巴不够瓷实顺缝溜出来的还是在心中腹中酝酿个百转千回之后吐出来的,只要出了口,立马不是那么回事了;一种声波里的符号意义,就全然同你的意识、思考、发声器官、语言中枢等等独立开来。至于这种符号意义怎样被理解被曲解被屏蔽被转录,那都不是说话者的事情了。
      我是想说,貌似人驾驭了语言;从语言的角度看,实则是语言驾驭了人。语言的不可或缺,就好像没有暗号地下工作者便不能互相认出或展开行动。语言扮演了一个旨意,人扮演了传递旨意的道具。语言掌握在语言自己手里,而不是说话人手里。承载语言的文字和发音确实是人自己发明的,那不过是各种各样众说纷纭的“形式”。语言,或者更准确点,语义,是远远大于这些发音、文字和符号的,人们为了丰富语言的表达力,通常还带上了自己的语调和表情。语言传承了文明,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人的生理反应,决定了人的行为。
      这里又想起另一件事。上法语课的时候讲数数,越大的数说起来越麻烦:80即是四个二十,90则是四个二十再加十!可知9999这样的四位数表达起来要多费劲,不像汉语里每个数都是单音节。我正在为法国人扼腕,老师补了一句,不过这也不妨碍法国出了很多有名的数学家。哦,我说怎么中国十来亿人没出几个数学家呢,敢情是因为汉语数数太简单,大家都太会算计了。
      除非所有的人都闭口不言语,或语言仅仅留给一个人来说(那时语言已经没有用处了),要不然由话语统治的王朝永不会衰竭。
      我在这里写着的时候,也明白,我想玩弄文字,到头来却发现被文字玩弄了。
      有点理解了,为什么政治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们会写出那些自成一体永不走调的不像人话的文字。语言能够给人个性,也能够消灭个性。
      
      《玻璃城》的最后,主角把自己封闭在一间屋子里,等所有的话语消失殆尽,那时他第一个想出来的词是什么?
      
      在读到这篇小说之前,我一直琢磨着写一篇只有一个角色的故事。大概是这么开始的:一个人,一个地球毁灭了之后仍然存在的唯一的人,此时忘却了其他所有在他生活中出现过的角色,只能够隐约地知道他自己还存在。甚至那种自我意识也越发淡薄——他忘记了自己的姓名、面相,即可以认证他成为他的东西。因为没有了他人,他无需语言来沟通,也没有用来寻求自己是什么的印证途径。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他的同胞做对照,他还能称得上是人的存在吗?于是小说的走向是,这个唯一的角色变成了哲学家还是野兽?
  •     自我迷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因为第一遍不是连着看完的三个故事,所以心中存有一些疑问。这些疑问一直扰乱着我的心绪,让我“不得安宁”。“不得不”再拿起,第二次品读,而当我读到结尾时,顿悟的那一刻,它带给我的狂喜是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先是带笑地感受着作家给读者的那份挑战,再是感受到自己反击时从被对手压制到一步步翻身的那种兴奋与愉悦感,让我一下子幸福到了极点。不可不说,这是一本给爱思考的人读的书,是一个不伤人的陷阱,作家为读者准备了一个大大的馅饼,而这个馅饼只有少数读懂作者意图的人才能品位到它的美味,相信我,读一次很难体会到那种超快感,带着疑问反复阅读,将会带给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我已经准备好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启我的第三次阅读了。有兴趣的朋友,请多留意一、二部中的人名和地名,相信我,第三部会给你恍然的惊喜。
  •     等待高潮的一瞬间告诉我故事结束了
  •     《玻璃城》《幽灵》《紧锁的房间》
  •     不要被封面的噱头给蒙蔽了,这三个故事都不过是一种追寻,保罗觉得语言是晦暗不明的,自己是晦暗不明的,人生也是晦暗不明的,而只有最后的死亡才能对所有虚妄的一切做盖棺定论,可是结局都是开放性的。他没有告诉你答案,因为正如他所相信的只有死后才能对所有作出评判,而现在他还活着。保罗叙述故事的语言有着纽约似的速度感,可在描写内心与感受时又有着欧洲作家的反复与晦涩,却也相合得很好。
  •     保罗奥斯特的书不是那种能让你一见钟情的,需要慢火煨才能品出其中味道。
  •     最后串得不错 虽然故事本身很无聊
  •        最后的答案
      在玻璃城的一个锁闭的房间里有个幽灵他偷来了时间,塞满了书中书。像子弹时间般找到结局的名字。并且笑着对你说,嘘,你念错了,那不读siwang。再念一遍,再念一遍。你就找到后面的答案了。
      
  •     除了有些地方有点啰嗦比如在锁闭的房间第三章最后那页有一段翻成 自我和非自我感觉直接写成:我和非我或者 自我和非我 就足够了
  •       I will have to say the beginning is quite creative and very attractive. I enjoyed the first part, especially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Babel and langu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mortal and human being. The part with Don Quixote is in fact the main line of the story, the way by which the writer look in to the deep inside of writers. It is quite funny, just like you have the same 2 mirrors A&B face to face, where you get the reflection of A in B with the reflection of B in A with reflection of A in B and endless like a nightmare. While once you get in to observe them, the endlessness would be broken or we may say limited by the observer itself.
      
      But the case is when I finished the second part, I saw a weaker story than the previous one and really get a little bit disappointed. Not much more is told, compare to the first part, only to repeat, or maybe to strengthen the same idea.
      
      Anyway, perhaps I need to finish the whole thing before I make any comments. I hope I could see something more general for humanity instead of self-pity writers only.
  •     被奥斯特耍得团团转,但是服。
  •     说实在,这不是一本读起来轻松愉快的书。喜欢他的读者,还是建议看〈幻影书〉吧,比这个好看,容易读下去。
  •     因为读了《幻影书》才买了这本,结果感觉没有《幻影书》好。
  •     并没有想象那么惊艳,讲述的是关于迷失的故事
  •     【补评】将自我从外界中直接剥离出来存在,观察他人与监视自我的回环隐喻。你在观看他,你在成为他,你就是他,你同时丢失了他和你。“对他的效仿就是分享他的秘密,但这也可以理解为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他。”也算是对现实的呼应了。
  •     跟着跟着把自己丢了的故事。以为是侦探小说,结果是个意识流。
  •     保罗·奥斯特的迷宫和博尔赫斯的迷宫有何不同?
  •       这本书被归类为侦探悬疑小说,但个人觉得他更像是探索人存在意义的哲理书。
      前两个主人公被侦探这个职业与世隔绝,第三位则一直生活在对好友的探索和仰望当中。要说贯穿整本书挥之不去的便是这个既定的窥视他人生活的隐身衣。三个部分情节都十分简单,相比起当今塞满银屏的后宫剧,家庭剧,读这类书真身一种解脱。
      但是亮点就在这里,能够用一句话概括的情节,在作者的笔下赋予了摄人心魂的魔力,奥斯特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广博的学识把文章的线索像一束光一样发散到远方呈现在你面前,而又不会因为把边缘拉得太开而让你感到乏味。
      不过这本书吸引我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心境的相似,文章往往以一个旁观者的口吻讲述事情的发展,用旁观者的眼光观察人物的动作。这样一种手法给人一种探人隐私的压抑和紧张。这一点似乎也契合现代人倾向于自我封闭的社会现实吧。而当主人公终于与“目标”见面,以陌生人的身份相互试探交流,又让大家的窥探心理有一种开诚布公的机会,压抑得到缓和。而这期间的话语又是极微妙和耐人寻味的。
      看到结尾,不难发现这本书的黑色幽默基调。很难接受前面那么多猜测,那么多付出,甚至抛弃自己本身植入别人的灵魂,到最后却发现,这些只是自己送给自己的一场闹剧。
      书评写道这里,突然有什么东西竭力想要从我的躯体里挣脱出来,我想大声哭喊,想破口大骂,想跳进沼泽,那样的挣扎应该不比现在的感受更加歇斯底里吧。
      回归,书中还有一个亮点不得不提,那就是作者借助人工以外的人物所玩的文字游戏,无论是小彼特·斯蒂尔曼口齿不清但是韵律丰富的求救的陈述,老彼特·斯蒂尔曼听到Quenn联想起来的各种相同韵脚的词汇,布鲁乔装成流浪智者时含沙射影的谈话,还是肖恩留下来的《乌有之乡》等等,所有这些都让你有大快朵颐之感。
      是的,每次接近目标,好戏就开始了。最后,告诉你《瓦尔登湖》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够读下去的。
  •     奥斯特的所有作品都是精品。他是我见过的最为厉害的外国作家,文笔之流畅,思维的华丽跳跃简直超乎想象!他是我心里的一声惊叹!
  •     感受保罗·奥斯特的魅力。感受纽约。
  •       一口气看这完了这三个情节类似的故事,只有头疼和恶心的感觉,就像好莱坞拍摄的恐怖片一样,没有恐惧,只有“恶心”——讨厌美国。
  •     致郁三部曲
  •     不要被封面的噱头给蒙蔽了,这三个故事都不过是一种追寻,保罗觉得语言是晦暗不明的,自己是晦暗不明的,人生也是晦暗不明的,而只有最后的死亡才能对所有虚妄的一切做盖棺定论,可是结局都是开放性的。他没有告诉你答案,因为正如他所相信的只有死后才能对所有作出评判,而现在他还活着。保罗叙述故事的语言有着纽约似的速度感,可在描写内心与感受时又有着欧洲作家的反复与晦涩,却也相合得很好。
  •     最喜欢锁闭的房间,范肖有月亮与六便士主角的范儿,可劲造玩命作的追逐自己想要的。另,说句题外话,奎恩,是不是一个蛮有名的侦探小说的主人公也是这个名字?
  •     绕来绕去
  •     一开始觉得文敏翻译得不好 后面觉得其实是拿捏得很传神的 尤其看了她写的译后感之后 的确是费了一番心思 另外不能当作侦探小说读 会大大失望
  •     更多是形式上的美感。对于注重情节的人来说,阅读起来不是很适合。
  •       《纽约三部曲》实在是一本太过文艺的“侦探小说”,或者说,它可能不算是推理类读物。作者提供了过于冗长的场景和感官描述,又有太多的线索没有解释,而结局的出现又是那样的突兀。或许,这里面存在着许多作者对于纽约这座城市的理解,喜爱和批判,这些文艺范儿。但若是将它视为一本推理小说,无疑会让读者非常的莫名和失望。
  •     相比于更加成熟的《幻影书》,我还是喜欢《纽约三部曲》多一点。《幻影书》的故事讲的太好了,少了一些深层思考的空间。三部曲本质上是同一个故事,关于人自身的存在与虚无,同时内在的自我追寻,整个故事如同一个找不到出路的巨大的迷宫。尽管保罗奥斯特不怎么喜欢被称作像博尔赫斯,他确实很像。
  •     奥斯特的成名作,可以理解为何此书使他一举成名。不过幻影书更能代表奥斯特ps为什么都说奥斯特有艾科的影子呢?我看是完全不同的路数嘛!
  •     未完成阅读计划1。琉璃城好看极了,保罗有博尔赫斯和艾柯的遗风(刚好今天艾柯逝世,唉),叙事有极其强烈的节奏感,在叙事的视角转换上布满了精巧和天衣无缝的设置,在奇遇的到来之际,不会让人感到突兀的同时却让人倍感惊艳。在设计的领域上,他可以称之为当之无愧的当代大师,并且在主题上有自己独特的内核,在作品集上也有一脉相承之感,我爱保罗奥斯特胜过恐怖尤恩。只不过,国内认真研读他的朋友,可谓少之又少。
  •     谁说奥斯特是写侦探小说的T_T,三个故事都是被 被跟踪人控制进而一步步迷失自己,读起来太虚妄了,好难受。真是任性的作者,都不考虑读者的感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