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画员》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风之画员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
ISBN:9787020073238
作者:(韩)李正明
页数:380页

情欲画员申润福

要感谢韩国作家李正明先生,以他长期浸淫于新闻媒体事业中所锻造的洞察力巧妙地撬开一道历史缝隙,在读者面前摊开一幅天才画匠申润福的情欲画卷。谁是申润福?谜一样的人物,风一般地消逝,给世人留下无数风俗春画,凄美浓郁。申润福 (1758 ~19世纪初期)祖籍高灵,字笠父,号蕙园,与金弘道、金得臣并称朝鲜三大风俗画家。他不仅擅长风俗画,还兼擅南宗画风的山水画和翎毛画。据传,他因喜爱俗画而被逐出图画署,他的父亲申汉枰和祖父均为画员,但其本人是否为画员,则无从查考。但从流传作品上留下的《干纪》来看,国立中央博物馆所藏《戴帽子的女人》上标注的1829年应为最下限,由此可以推测他主要活跃在19世纪初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能留名者实属不易,可见申润福生命的痕迹并未完全被风吹散,至少留下了名号。除了名号与画作,后人所能洞悉的竟是无限的谜题。李正明先生抓不住风,却可以让风的轨迹刺透包裹在历史里的悬疑,把风一样的人物具象化成就了《风之画员》这本历史悬疑小说。书中罗列着申润福的几重谜题。润福姓申还是姓徐? 润福是谁家的孩子这个问题,历史记载他的父亲是申汉秤。小说里讲的那个趋炎附势,不择手段光宗耀祖的老画员,世代画员。为了延续并巩固画员世家的地位,视机攫取甄临御真的殊荣,申老汉从画员徐征惨遭横祸的家里领出了天才少年徐润福。申老汉把他视如已出,不惜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永福替润福顶掉有伤风化之罪,决不能丧失润福的画员身份。如果说润福真的是徐征的孩子,那么永福的奉献是那么地不公平,他不仅被革掉了画员身份,就算作为调色的丹青工匠还要为创造润福画作中的绚烂色彩尝尽甘苦。结尾时,润福说,我是屈死父亲的女儿,也是被欲望迷失又眼的父亲的儿子。不论故事如何编撰,历史终究还是雕刻了一个天才少年送给申汉秤老汉做儿子,他叫申润福。申润福为什么这么红?申润福是天才不假,世间被埋没的天才不胜枚举。就算天才,被碾碎于历史的车轮下比比皆是。时世造英雄,天才也要等机会才能脱颖而出。对了,申润福同志恰恰是受到了两位英主的恩泽,一个是朝鲜的“正祖大王”李算,另外一个就我们大清的乾隆爷。从润福的生辰时段不难看出他生在英祖、正祖朝代,也就是清朝的乾隆年间。英祖时期的“己巳祸变”就不再详提,这也是画员徐征引来杀身之祸的历史渊源。乾隆年间是大清的全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清朝的思想学说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等的推动下,讲求实事求,汉学进入了鼎盛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朝鲜也出现了柳得恭、李德懋、洪良浩、朴趾源、朴齐家、洪大容等实学家。朝鲜形成了最初的民族意识、民本意识和改革意识。这给申润福与金阳道的风俗画创造了生存空间和滋养画风的民族土壤。申润福的作品除了表现男女间的情爱,也有不少以巫俗(即巫风)或酒铺等平民社会的人情风貌为题材的风俗画。申润福的大部分作品都加上了简短的赞文,并落上了自己的款识和图章,在儒教道德观念盛行的时代,还敢在风俗画中光明正大地落上验明身份的落款“蕙园”,这种现象说明在那个时代对绘画的社会意识也开始有了变化。所以,天才申润福的迅速窜红要拜两位明主,正祖大王和乾隆皇帝所赐。申润福是男是女?从历史的角度,润福是男是女无从考证,他的性别也成了谜。正是因为这样,才给后世人广阔空间来编造故事。画风过于细腻,并不能成为女性画师的佐证。富商金朝年通过《月夜密会》的画面人物形象及关系推断润福为女子。作者李正明为了给金阳道一个摆脱“男人爱上男人的罪过”的不伦之恋的内疚感顺水推舟地给了润福一副被残酷压抑着悲伤的酥胸,却也让金阳道看清了裹在润福胸前的布条宛如束缚润福的残忍命运。如果说润福生来是女人,那么润福对艺妓贞香之爱又从何说起?润福甘愿吞噬“女人爱上女人的罪过”。润福、阳道、贞香铸成连环诱饵,在命运的巅峰向下坠落、坠落。润福解决三人关系纠缠难题的方法与他的作画方式完全相同,那就是颠覆,也就是推翻全部过往,拒绝所有模式,包括男女之间的情欲。他即爱男人也爱女人,他可以在黑暗中手触贞香的诱人躯体,以盛满情欲的《端午风情》作为对贞香温情迷恋的应答;他可以用笔下生辉的华丽色彩, 勾起金阳道莫名的欲望。他是他唯一的对手,也是他的唯一的同伴,也是唯一一对可以相互理解的天才。他,竟然希望成为他情欲的归宿。叫人又爱又恨的父亲,渴望追随却又必须竞争的弘道,深深迷醉却求之不得的贞香。。。。。。,这一切让申润福不能是男人也不能是女人,只能是天才画员。身为女人,却不能做女人;身为父亲的女儿,却要做另一个父亲的儿子;想要成为画员,却做不成画员;想要描绘灵魂,最终却只能描绘躯壳。天才申润福的情欲随风消散,空留传世画作的余韵由后人品味。阳道?作为讲故事的人,你是否真的爱过她?

画自己的女人

几年前,一次到朋友家玩,正好碰见他在看碟。屏幕上一个画匠在描绘一群河边洗澡的女人,裸露着胸膛嬉笑打闹。当时就笑朋友:“还看A片呀?”他立即纠正说那是讲述韩国一位画家真实事件的电影。我笑笑没再问,但记得当时的画面确实很美很性感。2010年末,我拿起李正明的小说《风之画员》翻看。看了几十页,突然间想起那部电影,没错,就是那个女扮男装的韩国画家的故事,而且居然是悬疑小说。这更让我大吃一惊,因为直到书读完我都没有悬疑的感觉。可能是我太迟钝了?不,实在是因为那些美得让人叹息的文字,那样华丽又单纯,用词造句精美得让人惊讶,好象无一字可以改动,让我完全忘记了是在讲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开篇是一位老者的喃喃自语,充盈着浓烈的爱意,敦促我进入他的故事亦或追忆,全然没有探究疑案的情绪。   故事围绕着一幅无脸图展开——就象世上很多珍贵且久远的画作,总是藏着秘密和玄机一样。李朝时代的图画署发生命案,留下一幅没有脸部的人物画,它成了破案的唯一指向。多年后,才被故事中的两位天才画家解答。一位是开篇那位的老者,倍首瞩目的宫廷画员;另一位是他的学生、对手、和恋人。如此多重的角色关系,蕴涵着无穷的感情牵绊,强大的爱情主题和无处不在的艺术氛围让我的心随之跌宕起伏,深深沉醉于作者描绘的色彩之中,悬疑淡了,画却更浓了。   十八世纪的韩国,女人只能假扮男人才能在宫廷画画,才能暴露在公众中寻找素材感受万千生活。这和当时亚洲其他国家的风俗何其相似啊。所以主角一旦是女人,她的感情纠葛和行事作风立即变得与众不同,连她的画风都是那么不屈不饶地只表现着世俗世界里的不同女性。压抑的身体和思想只能在画里复活,幻化成美丽性感的妓女、留泪相思的情人……那些至今珍藏在韩国博物馆、美术馆的精美画作适时地配合着故事的延伸,用饱含色彩的语言渲染着故事的真实和绚丽,强调着人物的心情。绘画的语言是如此强大,就象书中画家评说的那样:在普通人眼里,雾和霜并不重要,但对画而言却重如生命。些许的浓淡变化会彻底改变画的整体效果。凝滞,还是扩散,就在那一瞬间。    此外,我爱插画还没有爱到这么强烈过——几十幅插图精美雅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故事中。每一幅都凝结着两位主角的心血,恰如其分地帮助故事深入递进。共同展现了韩国各地的民风民情,并大胆开创了风俗画的先河。单只这一点,就足以让两位天才画家名留青史。随着案情逐步明朗,女画家的身份终于暴露。她的爱恨印在了画纸上,永不消失,但她的画风和性别决定了她的命运即将走向末路。所以她只能在精神上爱着她的老师,象风一样扫过这个世界却不得不离去。临别时她画下一幅美得让人窒息的仕女图,那是她一直珍爱的自己的原形:安静的神态,朴素的色彩。但那凝望的眼神却隐藏了多少忧伤,忧伤到让两人都变老逝去,忧伤到无数世纪后看画和看故事的人仍然会心痛到无言。    ——“我爱他吗?也许我曾经爱过。也许我从来就不曾爱过。”老人在终年的孤寂中体味着怎样的情感呢?被展阅了无数次的那幅画,还有那画画的人,也在叹息吧?

你看到了什么?

读的初衷是想回忆韩剧的,开始部分确实和电视剧一模一样,更准确地说是电视剧在开始部分严格遵循了原著.但到两名画员各自画相同题材的命题画时,我才真正发现了读书的乐趣.檀园和蕙园根据帝王的命题以各自的观察作画,附在书中的画乍看上去内容相似,但在作者的剖析下慢慢显露各自的特色和个性。高潮的部分是最后一次决斗,内容、颜色、人物肢体动作、画面平衡等等,第一次发现看画是很有门道的事情,看到作者通过笔下人物鉴赏和分析画作的时候,很有畅快淋漓的感觉,甚至能勾起人提笔学画的愿望。我把这本小说读成了画作鉴赏,算得上意外收获吧。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确实有两位画员数次对决,如果是作者把檀园和蕙园各自的画作挑出来创作了这样一本小说,那实在是构思巧妙。突然想到中央记录频道播出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也有同样的巧妙。通过表象延展到各层各面,跳出固有的思维,全书都透漏出这点,无论是画作的分析,还是蕙园的性别,檀园的视觉。我真正难以理解的是金朝年和大监的设定。金有卓越的鉴赏能力,他的成功最初是自身勤奋,后期是作奸犯科,千方百计洗脱自己低贱的出身,但是最后全部身家输给贵族出身卑鄙的大监。让人不禁惋惜,满不符合商业化的结局。作者通过这两人想表达什么?发现这篇东西不像书评,更像读后感了~

期待很久的一本书 感受纯粹悸动的爱

用了一年多时间缓慢地看完剧集又用了一年多时间静静期待译本的出炉我喜欢那书中温暖如玉的字如同那个单纯率直的大叔聪慧明艳的少年爱从来都是自家一个人的事情爱本来就应该无关乎性别无关乎年龄真实的爱也从不轰轰烈烈 爱倏忽而来倏忽而去 如同三春雨如同文中的大叔说的那样“我爱他吗?  也许我曾经爱过。  也许我从来就不曾爱过。 ”

超尘脱凡品画魂

在我少年时代,学过几年绘画。老师往案上放几个水果,简单讲一讲,便让大家自己构图作业,他在一旁指导。我悟性低,没什么创作灵感,上了高中便把画画荒废了。大学阴差阳错念了景观设计专业,画了四年设计图,毕业以后做的却是和设计完全不相关的工作。也许,我与绘画,有缘无份吧。《风之画员》里的金弘道和申润福,都是终生与绘画结缘的画坛巨匠。他俩大约生活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早期,共同将朝鲜风俗画推向顶峰。一个时代的两颗巨星,不仅同在朝鲜最高的绘画官方机构图画署工作,甚至创作过许多相同题材的作品。历史随风而逝,有关润福的记载寥寥无几,弘道与润福之间的关系更成历史谜案。于是,韩国当代作家李正明通过深入分析二人画作,演绎出这部超凡脱尘的历史悬疑大作。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李朝时代的朝鲜,女性地位低下,女子要想成为宫廷画员,是完全不可能的。李正明大胆地将画风细腻的申润福设计为女性角色,让她男扮女装进入图画署,和老师金弘道一起,通过探寻绘画谜题破解了一桩历史悬案,最终为父报仇。作家文风细腻优雅,如诗如画,颇有意境,与富有生活情趣的朝鲜风俗画相得益彰。虽然是想象的情节,但作者精心构建了完整的人物关系谱,情节与金弘道、申润福的传世画作联系紧密,几乎看不出虚构的破绽。绘画讲究天赋。所谓天赋,一方面在于画家的悟性,一方面则在于画家超越凡尘的心境。《风之画员》里的金弘道和申润福,都是不羁于世俗之人。弘道虽然不在乎物质上的利益,却无法抛弃最高画员的名誉。而润福,不仅超脱于自我,而且超然于时代。她大胆地抛弃图画署固有的简朴画风,使用鲜亮的色彩,取材世俗的情节,受到同僚排挤,被赶出了图画署。但她并不遗憾,因为画画是她表达自我思想的一种方式,不应该受到一堆传统的束缚。她的绘画,如一阵狂风卷走了朝鲜绘画封建的桎梏;她的人生,更像一缕飘荡在尘世之外的暖风,如歌如梦。她不属于君主,不属于画商,也不属于亦师亦友亦情人的金弘道。申润福这个人物形象,非常符合艺术大师在普通人心中的理想形象。小说中有令人惊叹的推理情节,但由于整部小说过于诗情画意,悬疑气氛反而大打折扣。不过书中有关绘画技巧的论述,倒是非常给人启发。书中还有35幅印刷精美的金、申二人传世之作,值得珍藏。

风样的女子

剧,耳闻已久,却没有看的兴趣,果然对文字的喜爱远胜于影像,果然对无感的演员确实勉强不来,果然二次改编与本体上肯定有着诉求上的倾斜。书,初拿到书,印制精美,一共35幅插图,全部引自申润福,金弘道作品的馆藏,这些画作与整本小说相得益彰,而封面更是基本保留了韩版图书的设计风格,只是对局部做了一些调整,枣红的底色,精工细微的人物呈于正中,只是把韩版的两卷本合二为一。应该说无论是基于文字或者影像而关注喜爱这本书的人,人文的这一版本确实很值得收藏,难得的华美,精致。我想这多少与书的主题:画,有着很大的契合点,因为书中要解画,所以引进的版本也就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书的风貌。谈完书之外形,要说说书之灵魂了,作品本身的魅力。바람의 화원,风的画员,风之画员,风无形,何以画之?想来了解全书内容的人自然知道这里所指是为申润福,一位不得不隐瞒身份以男装示人的画师,很喜欢书里描写申润福的笔法,总是隔着一层膜,冷冷清清的,没有多少细腻的内心旁白,只是借了他人的眼,在画里去品读,那一份处世的清淡,恰如无形的风。一个有着超乎寻常技艺的天才女子,摆脱世俗的藩篱,让实体幻化成影子,让影子随风摆动,用色彩留白,穿越了时间的悠远,谱写一段历史的传奇。这莫不是作者的立意所在呢?我读《风之画员》,读出的不是爱情,贞香是润福透过镜子对自身的凝望,在润福的笔下总是有女人,那是一种无奈的膜拜,而贞香代表了润福不能示人的另一个自己,至少在书里面,那样一种情感,超越了爱情本身,而是灵魂的透视。金弘道是眼睛,是画笔,风过留痕,他追随着那一份飘摇,全力捕捉每一处细微,用画作记录内心的澎湃,但最终也只是导师,知己,始终跨不过那一条鸿沟。所以这不是一本有关爱情的书,而是关于女人的书,女人用画笔去反抗这以男子为主宰的世界,以绝世的才华为后人留下华丽的篇章,不得不说这是在韩国为数不多的历史里难得可以被抒写的传说,作者披挂了一个小小的阴谋为外壳,重塑了韩国历史画卷上的两位天才画师,笔调清幽,介质温韵,在文字之外延展出的画作品读,带有强烈的艺术观感性,再融入历史悬疑的风格,使这本书也算有了别具一格的风采。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看过文根英演的《风之画员》,中毒、 大爱。所以一直就特想看看原作者写的小说。我还是最爱文字的,总觉得白纸黑字的东西最容易触动人的灵魂。没有任何加工处理,只有你和文字,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用文字创造出来的世界。那时的故事、人物就不单单是作者的创造物,更加入了自己的体会,仿佛置身于书中人物同时空的世界。更真实、更纯粹。看见封皮的刹那,心中大喜——暗红的页面设计、配上似乎随意一笔墨痕横在当中,肆意的笔风正应和了附于其上的“风之画员”白色标题。润福的“月下情人”排布在墨痕转笔的连接处,似乎随意的,却让人觉得那样恰如其分——正是脚下那似断未断痕迹,给人一种颤巍巍的感觉。“风”的意境从这近乎随性落下的一笔上尽显无疑。打开封皮,两页大红的柔软纸张很有质感的触动着指尖——我是个对细节很容易感动的人,总是自以为美的东西是个整体,有美的里,就一定先有美的表——当然,这“美”的定位见仁见智——对书的第一印象,更坚定了阅读的渴望。还很感谢排版上的小细节——标识每章开始的数字印在似乎提笔滴落的墨点中间。书的设计,通体给人营造出一种置身画卷之中的意境。很是美丽。有意思的是,故事的整体排布,也像是一幅描绘叶子背面的画,脉络清晰可见。润福就是叶子正中间的主茎,坚实、饱满、挺拔,蕴含着无可抵挡的勃勃生机,奋力的向上生长、生长、生长。贞香、永福、主上、金朝年等等人物就像是生长在主茎上的支茎。但并不是说他们是润福的附属品,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形象、性格。像叶面互相连接一样,他们同润福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使一片叶子的完整形象越来越具体。弘道则像是这片叶子的边缘,他用自己的讲述、自己的人生规整着整个故事的走向,也引领着我们一起去领略书中人物的生命。他用自己的一生,来爱护润福。爱护润福的才华,爱护润福的感情,爱护润福的女儿身……书中穿插了大量画作,作为普通读者,似乎很难倾听到画中的声音。而作者用简约却不失艺术美感的文字,细致入微的为我们讲述着每幅画作的精彩之处,揭示其中的秘密,从而使我们能窥探作画之人内心于万一。仅仅用文字来转化视觉上画的美丽与灵魂,不得不让人赞叹。以至于读到后来,再看到画作时,我也开始尝试着去揣摩画意,再比照着作者的讲解,居然也找到了一些鉴赏画作的头绪。书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润福情感世界的细致描写。“如今我已老迈,苟活于世无非是为了收拾他的遗物,证实他的名字。如果不是我这个衰老的画工,谁会在如磐黑暗之中呼唤他的名字……”开篇时,弘道喃喃自语道。谁会在如磐黑暗之中呼唤他的名字?“如磐黑暗”,短短四个字。但每每读来,都让人没来由的战栗,被那种久远深长却沉淀的爱所震撼……还有贞香。润福和贞香的相遇真的可以说是一种宿命。所以,他们、她们不可避免的相爱了。遇见贞香的瞬间,10多年来被自己必须刻意遗忘、拼命压抑的自己,就像贞香一样美丽的、现实的出现在自己眼前。因为贞香同那个被遗忘的自己有灵魂上的共鸣。都是女人, 都是美丽的女人,都是灵魂高贵,却在残破的现实中不得不被命运束缚的女人。并且,都是能用非语言的艺术来表达自己灵魂,至死也不向命运妥协的女人!故事的最后,润福画完美人图说,“这幅画……画的是我自己。终生埋没,却从不放弃。我一直都与这个女人相爱,今后也会继续珍爱作为女人的自己”。 生为女人,却为了珍爱的画画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天性,所以更珍爱本来的自己。在贞香身上,她切身体会着现实中的无奈、妥协和抗争。所以说她是真的爱贞香,因为贞香有着同为艺人的高贵灵魂,还有身为女人的完整——那是润福最珍视的东西。书中描写的爱,不是爱情。或者说,那不仅仅是爱情可以概括的,太狭隘。那种似乎是找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的震颤,让人心动、心疼。如果说电视剧是演员用灵魂的演绎,满足了所有感官的需求。而书,则是作者仅仅用浸满心血的文字,使读者单单凭借双眼,就能听见伽倻琴弹奏出的优美音韵,看见润福和弘道尽情的挥毫泼墨……用文字连接心灵共舞,虽是虚妄,却也是灵魂的饕餮盛宴。

读后感:不同的润福?

期待这译本都快一年了,终于展卷悦读,真是开心:))欣赏美丽文字的感受,期待一本小说的感觉,久违了。仿佛爽朗的初夏,朦朦胧胧的爱情。这本书需要慢慢品味。翻译文字功夫很好,:)现在读来,觉得原著写润福,太有间隔效果了。好像站在一旁看着润福,看她的动作,听她说话,但就是摸不透这个人心思的真相。感觉书中的润福,比电视剧里的润福,心思更沉稳,外表看起来更冷漠,内心深处却更加炽热。檀园有长长的自白;贞香也写了心理活动。偏偏就是润福,话语很飘忽,光有动作,心理不怎么透漏。作家大概是想这样描写风一样的画员吧?!五两气场强大呵。不论是书还是电视剧,如果删除了五两,那一定是黯然失色。再说作家的“狡猾”。作家明白地写道,润福只是将贞香视为创作的绝好对象,只是创作欲。残酷的第146页。但偏偏作家自己又言不由衷,诸多的描写,又让人明明白白地看到了润福与贞香之间的情欲流动。愉快的第87页-89页和第149页,证明了这一点。但末了作家还要来个自画像,让润福说自己是自恋。疑惑的第372页。作家擅长虐心。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自画像之后,贞香又出现。敢问作家您这下是不是没有办法,还得继续写五两的爱情?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人物有自己的生命,作家您也不能转变得这么僵硬吧。可能书写长了,作家难免走一下神。玩笑话了。:)

还未阅读

看过韩剧版的风之画员,不好意思的说也看过电影版的美人图画面确系都不错剧情的话,各有各的发展,各有各的商业需要艺术加工所以,回过头来想看看真正的原著是何等模样何等剧情看到前面发评的有说对剧集演员无感的,我就顺便推荐一下影视的其它方面吧就是,剧集和电影的OST都非常好听话说书里可是听不见实体音乐的最后,准备开书阅读,这本译作期待很久了


 风之画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