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特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马尔特手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1
ISBN:9787532753215
作者:[奥]里尔克
页数:295页

章节摘录

  每当我回想起老家——现在谁也不在那里了,我就想,从前的一切一 定是另外一种样子。从前,谁都知道(或许仅仅是我的猜测),我们每个人 的死都一直裹藏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就像是一只水果里面包裹着它的果 核一样。儿童的身体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死,老人则有一个大的死。女人的 死是在她们的子宫里,男人的死则是在他们的胸膛里。每个人都拥有它; 这一事实赐予每个人以非凡的尊严和静穆的自豪。 很明显,我的祖父,老侍从官布里格,一直在体内蕴藏着他的死。那 是怎样的一种死啊!它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它的声音是那样响亮,即使在 庄园最偏僻的角落也能听得到。 那幢巨大而古老的庄园主的住宅太小了,盛不下这个“死”。它似乎 应该再增建两排厢房,因为侍从官的身体膨胀得越来越大,而且他还不停 地要求把他从一个房间挪到另一个房间;结果一天还没有结束,整座宅子 里就已经没有一间房是他不曾躺过的了;这种时候,他就会变得怒不可遏 。于是,一大队男仆、女仆和猎狗——他总是让这些狗守在眼前—不得不 跟着他爬上楼梯,在大总管的引领下,进入他那像圣徒一样的母亲过世时 住过的房间。这个房间一直完好无损地保留着二十三年前她去世时的模样 ;而且从那时起,没有一个人曾经获得许可踏入其中。现在整个队伍全都 拥了进来。所有的窗帘都被拉开,夏日午后的阳光粗野地审视着那些羞羞 答答的、受到惊扰的家具,笨拙地在匆忙揭去罩帘的镜面上游移。所有的 人也都是这样。那些女仆因为充满好奇,竟不知该如何摆放自己的手脚; 那些年轻的男仆目瞪口呆地望着屋里的每样东西;年长的仆人则不停地走 来走去,试图回想起曾经听人说过的与这间他们现在终于有幸置身其中的 “紧锁的房间”有关的各种传闻。 那群狗则似乎格外能觉察它们所逗留的是什么地方,一间屋子,里面 的每一件东西都有一种非常刺激的气味。那些体型高大、精瘦的俄罗斯猎 犬在扶手椅后面忙忙碌碌地跑来跑去。它们摇摆着身体,踩着长长的舞步 在地板上走过;它们还会像动物中的传令官一样,纤长的后腿直立,前脚 爪搭在镶着白色金箔的窗台上,同时把尖尖的、充满期望的嘴巴和皱皱的 脑门探出窗外,对外面的庭院东瞧西望。几条体型不大的德国种小猎犬, 毛色就像棕黄色的皮革手套,坐在一张靠近窗户的有丝绸垫的安乐椅上, 显出一副什么都很正常的模样;而一条短毛像金属丝、满面阴郁的塞特种 大猎犬,则靠在一张有镀金桌腿的桌子上,来来回回蹭着脊背,致使那些 放在油漆桌面上的塞弗勒瓷杯颤抖不止。 是的,对于这些昏昏欲睡、心不在焉的东西来说,这的确是一段可怖 的时间。从那些被漫不经心的人匆匆打开的书页间,玫瑰花瓣坠落下来, 被踩在了脚下;一些小而易碎的装饰品在即将摔碎的一刹那,被及时抓住 ,并很快摆回原处;也有很多装饰品被藏了起来,推到窗帷后面,或者甚 至抛到网状镀金的炉栏后面。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东西落下来,有的闷声闷 气地落在地毯上,有的清脆地落在坚硬的木地板上。不过它们碎得到处都 是,有的尖锐的噼啪一声就碎了,有的则碎得几乎没有声息。因为这些物 件,正如它们那损坏的样子,在那种坠落中是难以幸免不碎的。 如果有人想到问一问,这一切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是什么导致这个被 谨慎保护的房间遭受如此规模的摧残,那么答案只能有一个:“死”。 那是侍从官克里斯朵夫·戴特莱夫·布里格在乌尔斯伽德的死。因为 他躺在屋子中央的地板上,臃肿的身体把他那深蓝色的军制服撑得鼓鼓囊 囊,而且他再也没法动弹。在他的宽阔而陌生的脸上,没有人能再辨认出 这张脸,那双眼睛闭上了——他没有看到正在发生的这一切。起先,他们 曾试图把他放到床上去,但他坚持不肯,因为从他最初生病的那些晚上开 始,他就对床产生了嫌恶。另外,楼上这间屋子里的床也被证明太小,没 有别的办法,只能让他躺在地毯上,再说他也拒绝回到楼下。 所以,现在他就躺在那儿,而你可能认为他已经死了。当天色渐渐暗 下来的时候,那些狗一个接一个地从那半开半掩的门口溜了出去。只有那 条皮毛粗硬的塞特种大猎犬愁眉苦脸地蹲在主人身旁,并且把一只宽大的 、长着粗毛的前爪放在克里斯朵夫·戴特莱夫灰色的大手掌上。大多数仆 人现在站在外面粉刷得很白的回廊里,那儿比房间里要亮一些;那些仍然 留在房间里的仆人,则时不时地对屋子当中那巨大而幽暗的一堆偷偷瞥上 一眼,他们宁愿那只是一件硕大的长外套盖着一堆腐烂的东西。 可是还有其他一些东西。有一种声音。七个星期以前,没有一个人听 到过这种声音;因为这不是侍从官的声音。这种声音的主人不是克里斯朵 夫·戴特莱夫,而是克里斯朵夫·戴特莱夫的“死”。P12-15

前言

  我最早接触到里尔克是通过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作。那是在上世纪八 十年代末,我正在郑州大学鲁枢元先生门下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我和两 位师兄(张月、石向骞)以初生牛犊之勇莽,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翻译了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一部论文集。这就是1989年由当时的黄河文艺出版 社出版的《诗·语言·思》一书,这也是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中文版海德格 尔著作。在这部体现后期海德格尔思想和诗意运思理念的文集中,海德格 尔把我们正在亲历的时代称为“匮乏的时代”,因为原本由“天、地、人 、神”四者构成的世界中,众神退场了,而芸芸众生几乎认识不到他们本 身的必死性,也无力赴死。在这样的时代,痛苦、死亡与爱的本质被遮蔽 ,世界滑入了漫长并到处蔓延的“暗夜”,为此,特别需要有人敢于进入 “暗夜”的深渊,身历其幽暗,身受其熬煎。海德格尔找到了诗人,认为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更敢于冒险者”,他们“体验着病态的、不美妙的事 物,因而他们才投身于下界深渊,执著于神圣之物的踪迹。他们的歌飘过 大地,献给神灵;他们的吟唱充满景慕,欢呼着存在的完整大地”。海德 格尔把这样的诗人命名为“匮乏时代的诗人”;而在这位哲学家的心目中 ,里尔克是此类诗人的代表。 谲崎深奥的海德格尔对里尔克的读解,一方面散射着诗意的光明,一 方面又云遮雾绕,晦涩难解。但是,于我,不宣而至的里尔克却从此如同 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启示录、一片丰饶而持久的精神海洋,不断向我展开 ,不断向我馈赠。从杨武能先生翻译的《里尔克抒情诗选》(四川文艺出版 社1988年出版),到九叶诗人陈敬容翻译的《图像与花朵》(湖南人民出版 社1984年出版,此书收了里尔克的28首诗和波德莱尔的38首诗)、冯至先生 翻译的《里克诗十首》和《马尔特手记》的片断(收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年代出版的《西方现代派作品选》),再到诗人张曙光翻译的《给一个朋友 的安魂曲》、《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油印本)和台湾李魁贤先生翻 译的《杜依诺哀歌》、《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诗》(台湾田园出版社有限公 司1969年出版),以及卞之琳先生翻译的《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 死之歌》(收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西窗集》),等等。里尔克 的这些作品,有的像雷光闪电一般开启一片精神的天空,有的像春天初绽 的玫瑰一样散发温馨的芳香,有的则如云雾笼罩的崎岖山峰令人难以企及 和进入(比如他的两部像天书一样的巅峰之作:《杜依诺哀歌》和《致奥尔 菲斯的十四行诗》)。然而,正如许多喜欢里尔克的人所说,阅读里尔克的 作品,尤其是他后期的两部扛鼎大作,最好不要抱着细究其意义的态度来 阅读,随着时间的移转,随着阅读的继续,特别是在你的生命感到孤独的 时候,里尔克洋溢着求索精神的声音会不期然地闯入你的内心,让你迷恋 ,让你感动。 九十年代后期,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了台湾方瑜女 士翻译的《马尔特手记》(台湾志文出版社1974年出版,译名为《马尔泰手 记》)和里尔克其他一些散文作品。我发现,除了里尔克的一些短诗,他的 这些散文作品,尤其是长篇笔记体小说《马尔特手记》,从一种较易进入 的角度打开了他的丰饶的精神世界。里尔克的作品中颇多晦涩难解的地方 ,这一点早已为世界各国的翻译家所公认。作为第一个完整翻译《马尔特 手记》的前辈,方瑜女士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也许正是因为如此 ,她的译文免不了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地方。后来,我从一位朋友处借到 了英文版的《马尔特手记》,其中有英国著名诗人斯蒂芬·斯宾德撰写的 导言。为了更好地接近和理解里尔克,我从2001年初开始,一边时常阅读 各种版本与里尔克有关的作品,一边断断续续地翻译起了这部带有浓厚自 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到2006年5月份彻底翻译完的时候,时间正好过去了六 年。在“译后絮语”中,我已经表达过:花费六年时间来翻译这部篇幅不 大的作品,的确显得奢侈;但是六年中,这部作品像一场持久而珍贵的精 神盛宴,不断将我从各种杂务和生活琐事中吸引回来,并馈赠了各种让我 受惠终生的解悟和启迪,尤其是联想到里尔克本人创作这部小说前后也花 费了六年时间,就更是让人感慨。 作为“匮乏时代的诗人”,里尔克毕生的精神求索的意义远远超出、 并大于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的意义。里尔克的确是以写诗成名,人们通 常也总是从他的诗歌艺术的变化,把他一生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浪 漫主义的、主观印象式的抒情;中期受法国雕刻家罗丹和诗人波德莱尔、 魏尔伦等影响,以“咏物诗”为主的摈弃抒发主观感受,将流动的、音乐 的诗变成凝固的、雕刻的诗,把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物”的真实性从 日常生活的常规习俗所造成的偶然性、模糊性、流变性中提升出来,并赋 予其沉稳、坚实、可见的形式;晚期以《杜依诺哀歌》和《致奥尔菲斯的 十四行诗》为代表的登峰造极的玄想诗,或者说“心灵作品”。然而,在 孤独中漂泊漫游了一生的里尔克,不只是通过写诗来求索一种真实的有意 义的存在,他的数量浩瀚的散文作品,如小说、艺术随笔、日记、书简, 也都以不同的方式抒写着他作为—个孤独个体的内心感晤和求索历程。 从整体上看,里尔克绝对不是一个为写诗而写诗的人;当技术文明和 商品化的时代不断侵蚀人类生活、异化人的存在,里尔克是最早深刻体验 到孤独个体与真实存在相疏离的诗人之一。在给友人的书简中,他写到: “在我们先辈的眼中,一幢‘房子’,一口‘井’,一座他们所熟悉的尖 塔,甚至连他们自己的衣服、他们的长袍都依然带着无穷的意味,都显得 无限亲切—一几乎一切事物都蕴涵着、丰富着他们的人性,而他们正是从 它们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人性。”但是在匮乏的时代,这一切让人的生命和 存在丰盈、充实的体验都消失了。孤独、失落、恐惧、忧郁、迷茫,是包 括里尔克在内的一代欧洲敏感艺术家的共同感受;而对“匮乏时代”孤独 个体的深度体验的表达,对与人的真实存在密切相关的所有重要主题—— 孤独、痛苦、疾病、恐惧、死亡、上帝与爱,等等一的苦苦探索,犹如一 根执拗的线索,贯穿了他一生中的所有写作,因为“时代的匮乏性使他必 须对他自己的整个存在和全部的天职发出诗意的追问”(海德格尔语)。 在里尔克的所有作品中,具有浓厚精神自传色彩的《马尔特手记》最 为集中地抒写了“匮乏时代”的个人体验,诸如夜的体验、死的体验、爱 的体验等等,不一而足。就像阿尔贝·加缪在他的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的 神话》中开篇就写:“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 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马尔特手记》也是 带着生与死的问题开篇的:“虽然,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活着,我倒宁愿 认为,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死。”尽管受法国诗人、艺术家的影响,里尔 克在小说最初几章试图把孤独地漂泊在巴黎的丹麦诗人马尔特塑造成一个 “观察者”,借助马尔特的眼睛,来细腻刻画上个世纪初的巴黎物象—— 街道、医院、穷人、病人等;但是,极度的孤寂和北方人特有的偏爱玄思 的神经气质,使他很陕摆脱了外在物象的纠缠,转入了对个体生命中的重 大问题——生、死、爱——的缅想与玄思。各种各样的死亡被他敏感、纤 细的思维细胞咀嚼着:穷人的死,贵族王公的死,圣人的死,甚至还有狗 的死和苍蝇的死。他回想起,面对“死”这个庞然大物,自己曾经经历过 的难以驱逐的恐惧体验。他发现:“我们每个人的死都一直裹藏在我们自 己的身体里,僦像是一只水果里面包裹着它的果核一样。儿童的身体里面 有一个小小的死,老人则有一个大的死。女人的死是在她们的子宫里,男 人的死则在他们的胸膛里。每个人都拥有它;这一事实赐予每个人以非凡 的尊严和静穆的自豪。”为了超越“死”和对死的恐惧,马尔特从历史和 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孤独而坚定的女性身上发现了“爱”的真义。这些爱着 的女性“从自己的爱中排除一切‘及物性’的因素”,即便是面对上帝, 上帝也“只是提供给爱的一个方向,而不是爱的对象”。最后,他又从浪 子故事中解悟了生命与爱的真谛。浪子故事虽然取材于《新约·路加福音 》,但在马尔特的思维中,浪子的出走是因为不愿被爱。在漫漫的漂泊中 ,马尔特的浪子曾经爱过,但发现“他最大的恐惧就是害怕有人回应他的 爱”;即使他最后返回了故乡,他也以他独有的虔敬方式恳求他的亲人们 不要爱他。可以说,从里到外,他始终都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被孤独纠缠 的浪子。在一定程度上,浪子就是马尔特,浪子就是里尔克那段时间的精 神化身。 关于生与死、恐惧与爱等问题,里尔克在《马尔特手记》中并没有得 到彻底解决。写完《马尔特手记》后,他曾一度陷入精神和创作枯竭的危 机,直到多年之后,在《杜依诺哀歌》和《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诗》中对 这些问题有了更高层次的深思。在晚期的这两部晦涩高深的“玄想作品” 中,里尔克表达了生与死在本质上是一体的、超越传统基督教理念的思想 。在他看来:“真正的生命形态穿越生与死两个领域,最伟大的血液循环 流动在两个领域:既没有此岸也没有彼岸,只有一个伟大的统……”,“ 就像月亮一样,生命确实有不断背向我们的一面,但它不是与生命的对立 ,而是生命的补充,使它达到完善,达到丰盈,达到真正完满和充实的存 在之球”。但是,如果没有六年对《马尔特手记》的创作,后期的两部狂 思玄想之作就无从谈起。《马尔特手记》就像一把关键的钥匙,要想打开 里尔克的精神世界,就必须拿起这把钥匙。

内容概要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1875—1926)出生于布拉格。少年时期五年的军校生活使他的肉体和精神都备受摧残。他具有女性的气质,极度敏感、柔弱,狂热而忧郁。诗人二十岁离开故乡,从此开始一生的流浪、沉思和写作。早期的诗主要抒发个人的感受,纤巧华丽。中期则以“客观的描述”为艺术原则,偏重于写实的“物诗”在语言风格上已自成一体。《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这两部晚期代表作,是里尔克一生的经验和思辨的结晶,诗人从此对此在作出了独特而深刻的阐释,同时带给人一种悲剧韵味的美感。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附录
译后絮语

作者简介

勒内·玛丽亚·里尔克(1875—1926),20世纪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其作品浩瀚,题材涉及广泛,有诗歌、小说、书信、日志、传记、艺术随笔等;一生还译有大量英、法、美、俄等国的文学作品,可谓多才多艺。
《马尔特手记》为里尔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它叙述一个出生没落贵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某种程度上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小说由71个没有连续情节,又不讲时间顺序的笔记体断片构成,因为共同的主题——爱、孤独、恐惧、疾病、死亡、上帝、创造等,集中表达了作者终生关注的各种精神问题,在精神暗流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被誉为现代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
《马尔特手记》系译者花费多年心血精心翻译而成,也是国内唯一的全译本。

图书封面


 马尔特手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但凡我钟爱的男作家,都有着一颗柔软的最懂女人的心。可能是我比较狭隘,但当君看完这段话之后,便知引得多少英雌竞折腰:“命运总是喜欢发明一些模式和规划。命运的困难在于它自身的复杂多变。而生活的艰难却是由于生活本身的简单。构成生活的事物寥寥无几,但它们的宏大意义却是凡人无法测度的。拒绝命运支配的圣者选择这些与上帝相对的事物。而凡事总要顺应天性的女人,因为在与男性的关系上必须做出同样的选择,所以必然导致所有爱情关系中先天固有的宿命。女人站在变化多端的男性身边,坚贞不移,超越命运,犹如永恒的象征。正在爱着的女人总是胜过她所爱着的男人,因为生活比命运更伟大。女人总想让自己的献身变得无边无际,不可度量;这也正是她们的幸福之所在。不过,她们无可言喻的爱之痛苦也正在于此:人们总是要求她们对自己的无限奉献加以克制。”除了惊艳,别无他词。这位漂泊的记者,有没有以他的笔触稍微拨动了一下诸君的心弦?
  •     大概是有流浪情节吧,凡是跟“在路上”有关的文字总是能最先吸引我的视线,我想,这也是这类书籍之所以成为书店里畅销书的原因——想必像我这类傻呵呵地用想象在文字中神游的读者不在少数。《马尔特手记》一个流浪诗人的流浪小说,严格意义上说既不属于小说也不属于游记,更像是随笔,二十万字吧——基本上是喃喃自语。里尔克是诗人,将诗歌奉为至上,其文字也如诗句,字字重击,似乎不将自己逼入绝境誓不罢休。贫穷、恐惧、孤独、死亡……还有那些躲在生活最底层的东西,他偏要将它们翻出来,他写肮脏的街道、写汹涌的人群,写哭泣的孩童和街边的流浪汉,还有,那些擦肩而过的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就是马尔特,游荡在城市里,在最繁华和最肮脏的地方,胡子拉碴地坐在图书馆里,或是徘徊在塞纳河边的那些古老的店铺,看着周边最市井最底层的生活。他并不同情他们,因为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只是记录,记录下他们的丑陋和美。他写童年、写父母、写邻居、写爱着的女人和那些死去的人。想起书中对死亡的描述,真是冷静而残酷,象是坐在岸边看溺水的人在痛苦挣扎而无动于衷似的——看人死去如看一幅画或一场演出……他说:“我一直在采取行动以对抗恐惧”。难道,面对死亡也是他所谓的“行动”之一?真实悖谬啊,为什么越是热爱生活的人越是频频谈论死亡呢?比如歌德,曾经每晚将一柄短剑放在自己枕边,以测量自己同“死亡”的距离;比如海子,一边写着“春暖花开”的诗句,一边与死亡进行着拉锯战,最终也没能抵御死亡的诱惑……里尔克呢?他只是看着,在一间六层楼的阁楼里,在巴黎灰蒙蒙的下午,一个人思索着。他像一个年迈的老人那样回忆起以往走过的街道、遇见的人、那些石楠花丛生的山野、农场……他说:“我感到变老肯定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老了以后才能重新唤回这一切”。呵呵,我想,这个人真是活得决然,活得尽兴,一点也没有后悔的意思。好的、不好的,都成为经历过的种种被细心收藏起来,贫穷与孤独反而成为生活的馈赠,连“年老”也是。如果年龄也可以成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的话,那么,这个人该多么富有啊。茨威格曾说里尔克是“纯粹的诗人”,想想真是如此。他一生都在寻找在飘泊,体味着过程的痛苦与美丽。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耐心等待,“那么,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也许能够写出十行好诗来。”所谓“纯粹”大概是指这样的诗人吧。
  •     译文如此之美。随手翻到一页都可以就这样读下去,那些段落完全经得起反复的诵读。之后一个多星期,读什么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包括《米沃什词典》。只有林克的特拉克尔。今晚终于安静在博尔赫斯的小说集里。沉醉罂粟,那些清幽的声音。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上译版的精装本
  •     还不是德语直译的
  •     被爱,意味着被消耗,被燃成灰烬。爱,则意味着永不枯熄的明灯放射光芒。被爱是转瞬即逝,爱则是永存不灭。
  •     應該一讀再讀。
  •     虽然厌烦里尔克对出身血统的炫耀以及对贵族必有的纤细神经质的标榜,本书还是不失为一本特别好的小书。尤其看到他将我曾经的想像和心理写了出来,非常诧异,怎么会有人能找出词把它写出来,而我连用语言都无法表述。第一部分(游历)和第二部分(童年)整体好过第三部分(书籍、名人、向往之人等的回忆),但最好的文字却在最后,祈求不要爱他的浪子。但是爱与被爱,看多了也是烦躁。
  •     这本书可能很多人并不特别在意,但真的是每读一遍,必有崭新收获的经典。
  •     “他现在很难去爱;他觉得唯有上帝具有爱的能力。然而,上帝还不愿意爱他。”诗化的小说。
  •     生活无论如何也不会是简单的,相反,将会是非常烦心的、复杂的和困难重重的,但又—如果你喜欢的话—总会是有形可见的。
  •     写格言警句体现硬实力的时候到了,很强啊,不过我个人觉得没有卡夫卡强。
  •     精神导师之二
  •     几次想在网上买物理书都缺货,电子书读过一次。醍醐灌顶。期待入手物理书。
  •     商品完整。速度快。价格实惠。
  •     只有敏感的人,才看得入味。否则就是无聊
  •     真的好喜欢这种天马行空的文风!
  •     匮乏时代的诗人里尔克写的一部呓语小说,灵魂的泄密者。说是小说,其实跟传统小说又有区别,基本上没有什么情节,思辨的东西比较多。
  •     质量不错,价格实惠,活动给力
  •     这本书需要非常专注才能看的出味道
  •     太晦涩难解了。
  •     “看完后 我真真切切地明白了我自己永远成为不了一个诗人——美丽的风景 童年回忆 一个城市在清晨里醒来 这些都是我永远体验不到的 美好的灵魂与感情都不属于我 我只有空洞的灵魂 只有绝望 只有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痛苦”
  •     通篇絮絮叨叨不知道在说什么
  •     以生死开头,以爱结尾。琐碎的记述中浸透着对生、死和爱的思考。看完才知道跟之前的《布里格手记》是一回事,只有译者不同,但是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是一样的,完全都不记得了,像在看一本新书。
  •     马尔特手记
  •     译文什么鬼
  •     匮乏时代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
  •     我的妈,请不要再让里尔克写小说了 是不是所有十九世纪的诗人都认为自己是“古老贵族最后一名富有艺术使命的后裔”?他的诗很好,但小说还是精实干练的更有趣
  •     第二部开始阅读变得很艰难。。。强迫症患者如我是想通过看完以前不准翻开其他书的铁血政策来鞭策自己的,其恶劣结果是我特么这段时间啥都没看完> <对不起(到74%已经不知道在看什么了)!
  •     诗人的视角 始终感觉翻译有欠缺(好像我懂德语似的)
  •     冗长有余,精彩不足。
  •     关于死亡、恐惧、爱,里尔克思考了很多。中间偏后那几段写得很精彩,关于他的幻觉与反思
  •     这是一杯苦涩的咖啡,虽喝得慢,但驱逐的睡意的效果却很强。 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死亡的解读。一切都是这样,你来到世上,找到一种生活,这就行了,好好过就行了。当我们想要离去或者是被迫离去,我们就一走了之。不过,别费力气去逃避,先生,这就是死亡,既来之则安之。
  •     对不起……我是真的看到睡着……
  •     读了电子版
  •     10分,因为没全部读懂。这书应该买一本放在书架上,每隔一段时间翻一翻。
  •     一塌糊涂。生生将里尔克从一流降为三流。居然300多评价,8.6,对比程抱一的《与友人谈里尔克》(虽然不是一本书),后者不及此三分之一的人数评价,才8.5.。。。。
  •     作者的目光像自带腹足的软体动物,所及之处触碰所有琐碎,时间都会因此变得缓慢,粘滞。作者的敏感,从幼童时开始,敏感到神经质,不这样也无法写出诗了吧~诗歌越轻快,简短,这种随笔小说就越细碎漫长~读诗是诗人给的少,读者想的多,这个有点给得太多,密度太大啦,读得好累……
  •     一个诗人的自我呓语
  •     打四星是因为我看懂的那百分之一片段让我知道这里作者依然是真诚的而不是在胡乱呓语,但是一个作家的私人化的记忆炼成的黄金恐怕也不能获得广泛流通。高分让人忐忑大家都看懂了吗?我大部分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有些忍不住去标注的段落让我知道这确实是里尔克的文字,一如既往的绝对诗意,像针灸一样微微刺痛,那是真实的存在感,也就是悲哀。
  •     “当女人怀了孕,站在那里,纤柔的双手下意识地放在她们那鼓起来的腹部,那里面怀着两个果实:一个婴儿和一个死。”
  •     2015年漫长的江南行,出潼关时翻开,返程途中读完,记忆深刻。
  •     记住了孤独的人那段
  •     里尔克,名字真好听,读一次欣喜一次。
  •     我们现代的审美经验札记。
  •     如果15岁的时候有人让我接触这些而不是被动接受了刚刚是否我会产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而改变命运吗
  •     很难读啊
  •     并不觉得自己现在有什么资格来评论这本书……
  •     曹元勇版,译文不够好
  •     作为一个浪子的睿智
  •     加深忧郁的一个 想要读原著 奇异的阅读经历和巨大的共鸣
  •     写 就是放大 细节填满 观察共情通感
  •     一个诗人是如何诞生的 我还用这写过作文呢 很温柔几乎听得到它是如何呼吸的
  •     精神暗流小说。多读几次才能看懂吧...
  •     命运的困难在于它自身的复杂多变,而生活的艰难却是由于生活本身的简单,构成生活的事物寥寥无几。
  •     读得还是太草率了
  •     结束一本书犹如结束一场战斗。在与里尔克的《马尔特手记》接触的过程中,我无疑拜倒于他对从前故事的回忆之下。这本书中不乏巧思妙想,但是有时实在无法提起人们对他的兴趣。更有趣的事情总是掩藏在他对过去的追忆之中。在那里,我们意识到“死亡”,意识到某种类似于爱情的东西悄然生长。结束篇的浪子,是对纪德《浪子归来》的另一种解读,也是作者的发挥,不希望被爱,“觉得唯有上帝具有爱的能力”,何尝不是一个悲剧的结尾。浪荡一生的结局在一种不背理解中结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