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老人与海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532751167
作者:(美)海明威
页数:236页

章节摘录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八 十四天,没逮上一条鱼。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 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男孩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终于“倒了血霉 ”,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男孩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 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男孩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 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 叉,还有收卷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像 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 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所造成的良性皮肤病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 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勒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 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般古老。 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 喜洋洋而不服输。 “圣地亚哥,”他们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时,男孩对他说。“ 我又能陪你出海了。我家挣到了一点儿钱。” 老人教会了这男孩捕鱼,男孩爱他。 “不,”老人说。“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跟他们待下去吧。” “不过你该记得,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跟着有三个礼拜 ,我们每天都逮住了大鱼。”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没把握才离开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孩子,不能不听他的。” “我明白,”老人说。“这很在理。” “他没多大的信心。” “是啊,”老人说。“可是我们有。可不是吗?” “对,”男孩说。“我请你到露台饭店去喝杯啤酒,然后一起把打鱼 的家什带回去。” “那敢隋好,”老人说。“都是打鱼人嘛。” 他们坐在饭店前的露台上,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老人并不生气 。另外一些上了些年纪的渔夫望着他,感到难受。不过他们并不流露出来 ,只是斯文地谈起海流,他们把钓索送到海面下有多深,天气一贯多么好 ,还谈起他们的见闻。当天打鱼得手的渔夫都已回来,把大马林鱼剖开, 整片儿横排在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的两端各由两个人抬着,摇摇晃晃地 送到收鱼站,在那里等冷藏车来把它们运往哈瓦那的市场。逮到鲨鱼的人 们已把它们送到海湾另一边的鲨鱼加工厂去,吊在组合滑车上,除去肝脏 ,割掉鱼鳍,剥去外皮,把鱼肉切成一条条,以备腌制。 刮东风的时候,鲨鱼加工厂隔着海湾送来一股腥味;但今天只有淡淡 的一丝,因为风转向了北方,后来逐渐平息,饭店露台上可人心意、阳光 明媚。 “圣地亚哥,”男孩说。 “哦,”老人说。他正握着酒杯,思量好多年前的事儿。 “要我去弄点沙丁鱼来给你明天用吗?” “不。打棒球去吧。我划船还行,罗赫略会给我撒网的。” “我很想去。即使不能陪你钓鱼,我也很想给你多少做点事。” “你请我喝了杯啤酒,”老人说。“你已经是个大人啦。” “你头一回带我上船,我有多大?” “五岁,那天我把一条鲜龙活跳的鱼拖上船去,它差一点把船撞得粉 碎,你也差一点给送了命。还记得吗?” “我记得鱼尾巴砰砰地拍打着,船上的座板给打断了,还有棍子打鱼 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朝船头猛推,那儿搁着湿漉漉的钓索卷儿,我感到 整条船在颤抖,听到你啪啪地用棍子打鱼的声音,像在砍倒一棵树,还记 得我浑身上下都是甜丝丝的血腥味儿。” ‘你当真记得那回事儿,还是我不久前刚跟你说过?” “打从我们头一回一起出海时起,什么事儿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人用他那双常遭日晒而目光坚定的眼睛爱怜地望着他。 “女口果你是我自己的小子,我准会带你出去闯一下,”他说。“可 你是你爸爸和你妈妈的小子,你搭的又是一条交上了好运的船。” “我去弄沙丁鱼来好吗?我还知道上哪儿去弄四份大鱼饵来。” “我今天还有自个儿剩下的。我把它们放在匣子里腌了。” “我给你弄四条新鲜的来吧。” “一条,”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他的信心从没消失过。这时可又像微 风初起时那么鲜活了。 P3-5

前言

  《老人与海》的多层次涵义 吴劳 一九五○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郊区他的别墅“观景 庄”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是一部写“陆地、海洋 与天空”的长篇小说的第四也是结尾的部分),到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八周。四月份开始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 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 一部作品”。由于原文全文仅两万六千多字,只好算是一篇中等长度的中 篇小说,而且故事完全是独立的,才考虑到单独先发表的问题。利兰·海 沃德建议请《生活》杂志先在一期上刊出全文。一九五二年三月初,海明 威寄出原稿时,在附致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编辑的信中谈到了这些打算, 并说“现在发表(《老人与海》可以驳倒认为我这个作家已经完蛋的那一派 批评意见”。原来在海明威上一部小说《过河入林》发表后,评论家们评 价不高,有的甚至很苛刻,认为他的文才已经枯竭了。 一九五二年九月,《生活》周刊刊出了《老人与海》的全文,售出了 五百三十一万多份,后来的单行本也很快销到了十万册。书评家和评论家 们一致好评,亲友及读者纷纷来信祝贺。本书终于使海明威获得了一九五 三年度的普利策奖金,并且主要由于它的成就而荣获一九五四年度的诺贝 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 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 他的小帆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但 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这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一九三六年,海明威曾在《老爷》杂志四月号上 发表一篇不长的通讯,名为(《在蓝色海洋上》,就是报道这件事的。十五 年后,他一气呵成地写成了这部小说,出版后评论家们就纷纷指出这简单 的故事富有象征意味,是一则多层次的寓言。尽管海明威在一九五二年九 月十三日致侨居意大利的美国艺术史家伯纳德·贝瑞孙的信中写道:“没 有什么象征主义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男孩就是男孩, 鱼就是鱼。鲨鱼就是鲨鱼……人们说什么象征主义,全是胡说。”但他又 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实的老人,一个真实的男孩,真实的大海,一 条真实的鱼和许多真实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 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的确,从书中很多内证来看,作者显然有意 煞费苦心地把多层次的涵义融合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中。 首先,拿这故事本身来说,这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作者在这里跳 出了早期作品中的那个“人被一个敌意的宇宙毫无理由地惩罚”的自然主 义命题。《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杰克·巴恩斯在大战中肉体受到创伤,不 能像正常的人那样跟他所爱的人相爱,最后只能认命,说一句:“这么想 想不也很好吗?”《永别了,武器》中的弗雷德里克·亨利,逃脱了战火 的摧残,却眼看爱人难产身亡,无能为力,只能像跟石像告别那样离开了 她的尸体,走向雨中。他们在厄运面前,至多表现得能“勇敢而富有风度 地忍受”而已。老人圣地亚哥呢,尽管一开头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八十四 天没捕到鱼,认为“倒了血霉”,而别的渔夫都把他看做失败者,他“消 瘦憔悴”,手上有“勒得很深的伤疤”,没钱买吃食,得靠那男孩给他送 来,然而他的英勇正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第八十五天上决心“驶向 远方”去钓大鱼。等到真的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明知对方力量比他强, 还是决心战斗到底。“我跟你奉陪到死,”他说,因为当渔夫“正是我生 来该干的行当”。等到鲨鱼一再来袭时,他用尽一切个人手段来反击。鱼 又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用短棍。短 棍也丢掉了,他用舵把来打。尽管结果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 残他的英勇意志。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想:“然而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道出 了本书的主题。从这方面看,本书并不是什么寓言,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 力作。海明威忠于他一贯的写作方法,细致地描写人物的行动,诸如出海 前的准备工作,出海后如何下饵,鱼上钩后如何跟它周旋,最后如何把它 杀死了绑在船边,以及如何和一条条鲨鱼搏斗的整个过程,都丝丝入扣地 用白描手法细细道来,使这些外在的事件表现出内在的涵义,不用解释, 也无说教。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 程度,描写人的心灵的尊严,而又没有把心灵两字用大写字母标出来。” 作者的手法在这里确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海明威在原来的故事中加了一个男孩。他五岁起就常陪老人一起出海 钓鱼。但这次老人是独自出海的。他最后在深夜回进了港,系好了小船, 回窝棚摸黑上了床。第二天早晨,男孩来找他,作者通过男孩的眼光,看 见有个渔夫在量那死鱼的残骸,从鼻子到尾巴足足有十八英尺长,这一点 烘托出老人这次捕鱼活动是多么了不起。随后老人和男孩计划用旧福特牌 汽车的钢板来改制鱼叉的矛头,再一同出海,这加强了本书的乐观色彩, 而老人的精神胜利还表现在末一句“老人正梦见狮子”中,因为作者在本 书中屡次提到老人回忆年轻时看到非洲的海滩上有狮子出没,通过狮子来 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这男孩马诺林除了用同情和崇拜来使读者觉得老人的伟大以外,还提 供了作者当时极感兴趣的另一更复杂的主题:回归。②男孩带回了老人失 去的青春,使他见到他过去的自我。所以,独自在海上的那三天里,他经 常念叨着:“但愿那男孩在这儿就好了。”每说一遍,他就能重振精力来 应付这艰苦的考验。小狮子也起着这同样的作用,他“爱它们,如同爱这 男孩一样”。 其次,这是一部希腊古典悲剧类型的作品。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 人公“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老人圣地亚哥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常说的“我出海太远了”。 因为出海远,才能钓上大鱼,因为鱼过分大,才被它拖上三天,杀死后无 法放在小船中,只能把它绑在一边船舷外,于是在长途归程中被鲨鱼嗅到 了血腥味,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向死鱼袭击,把鱼肉都咬掉,只剩下一 副骨骸。这就是古典悲剧主人公所必然会受到的报应。所以当第一条鲨鱼 来袭时,作者写道:“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鲨鱼一到,老人和 鱼合二为一,同样成了牺牲者。这是老人的意志和一切反对他的强大力量 之间的搏斗,而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敌对力量的代表,成为复仇之神。这 是不可避免的命运,而老人正是他自己的悲剧的制造者。 老人杀死了大鱼,把它绑在船边时,看来他是胜利了,但他知道要有 报应。所以他说过:“如果有鲨鱼来,愿天主怜悯它(指这条大鱼)和我吧 。”这捕鱼的经过,加上后来老人和鲨鱼搏斗的过程,就是亚里士多德关 于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中所说的行动。而杀死大鱼后更清楚地显示了他这行动是犯了致命的错误 ,他必然要受到惩罚。 同时,根据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所述,“悲剧行动的真正内容, 是由存在于人的愿望之中的一些实体性的、自身合理的力量所提供的。这 些力量决定悲剧人物追求的各种目的。”“于是个人的行动,在特定情况 之下,力求实现某一目的……势必会引起和它对立的激情来反对自己,因 而导致难以避免的冲突。”所以本书又可被看作两个致命地彼此冲突的目 的或存在的悲剧。那大鱼也是这悲剧中的一个主人公,它失败了,被杀了 ,但是还得挨到被鲨鱼残害的命运。老人看来胜利了,但知道要受到报应 。整个搏斗过程中,老人明明知道双方都在绝对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它选择的是待在黑暗的深水里,远远地避开一切圈套、罗网和诡计。我 选择的是赶到谁也没到过的地方去找它。”“不过它似乎很镇静,他想, 而且在按着它的计划行动。”正因为老人对鱼的行动理解得这么清楚,他 才对它怀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你要把我害死啦,鱼啊,老人想。不 过你有权利这样做”,但另一方面却接着这样想:“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 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 谁害死谁。”但接着就埋怨起自己来了:“你现在头脑糊涂起来啦。”因 为尽管“这条鱼也是我的朋友……不过我必须把它弄死”。他所追求的目 的是绝不动摇的。 本书中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说明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 做基督的化身,在故事的全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被钉十字架的过程。第一次 是老人钓上了大鱼时开始的,他和小船被鱼拖着走,把钓索勒在背上,感 到疼痛(喻指耶稣扛着十字架上髑髅地),才用一只麻袋衬垫在钓索下(耶稣 身上穿着袍子),而紧扣在头上的草帽把额部勒得好痛(耶稣头上戴着荆冠) ,双手被钓索勒得出血(耶稣手上钉着钉子)。而出海前男孩给他送来的吃 食,喻指耶稣的“最后晚餐”。 第二次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是从鲨鱼来袭时开始的。他用鱼叉扎死 了第一条来犯的鲨鱼。后来,等他看到另两条鲨鱼中首先露面的那一条时 ,不禁“Ay”了一声。作者描述道:“这个词儿是没法翻译的,也许不过 是一声叫喊,就像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进木头时不由自主地 发出的声音。”这不是明白无误地表示老人又被钉上了十字架吗? 再说,圣地亚哥这名字是圣雅各在西班牙语中的拼法。圣雅各原是个 渔夫,是耶稣在加利利海滨最早收的四门徒之一。所以老人同时也具有耶 稣的门徒或一般谋求圣职的信徒的身份。他在钓鱼过程中一再吃生鱼肉, 喝水,这喻指信徒领圣餐。鱼肉代表圣饼,基督的肉体。老人一声声叫唤 那伟大的棒球明星迪马吉奥酌名字,拿他当圣徒看待。最后老人回到家, 摸黑躺下。作者写道:“他脸朝下躺在报纸上,两臂伸得笔直,手掌向上 。”耐人寻味的是海明威没有写明这两臂是朝上伸出(这是教士领受圣职时 的姿势),还是向两旁伸出(这是基督被钉十字架的姿势)。作者分明暗示这 主人公是人又是神,兼有人陛和神性的双重身份。 本书开头时提到老人曾一度八十七天没捕到鱼。根据耶稣的事迹和基 督教的节期来看,这个数字似乎含有深意在内。按耶稣受洗后,曾被圣灵 引到旷野,禁食四十昼夜,受到魔鬼的试探。(本书开头描写老人双手上由 于用绳索拉大鱼而留下的刻得很深的伤疤时,作者特意写道:“它们像无 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这无鱼可打的沙漠即喻指“旷 野”。)这四十天加上基督教大斋期的四十天再加上复活节前的“圣周”那 七天,刚好是八十七天。这次老人在海上一连八十四天没打到鱼,接下来 在海上待了三天,刚好等于基督从受难到复活那三天。老人在这三天中经 历了大磨难,最后获得精神胜利。 这两个八十七天的过程,似乎表明了人生是循环的,是无休止的一系 列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以前发生过,现在重复经历,今后还是会不断发 生。老人圣地亚哥代表着所有的人的形象,经受着最强烈的放之四海而皆 准的苦难的历程。这是符合海明威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悲剧的观点的。 另一方面,这大马林鱼被钓上了,在拖着船走的过程中,被嘴里的钓 钩勒得好痛。这时鱼也成了基督的化身。所以老人自言自语地说:“你现 在觉得痛了吧,鱼,老实说,我也是如此啊。”他不禁替它感到伤心,并 且认为它“也是我的朋友”。等到把它绑在船边,在归航途中遇到鲨鱼一 再袭击时,这双重基督的形象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为了突出人生是一系列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作者在最后写到老人独 自深夜返港,背起卷着帆的桅杆爬上岸去,一再摔倒在地(这一点又和传说 中耶稣背着十字架上髑髅地时跌倒的故事交相辉映),第二天男孩来看他时 ,老人提起夜间“吐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 ,这是暗示基督被罗马兵丁用长矛刺身,流出血水来。而最最生动的一点 是老人扛起桅杆时,曾回头望那绑在船边的鱼的残骸。这一个静止的镜头 显示老人作为一个基督,正在开始另一次苦难的历程,而那鱼作为另一个 基督,正绑在十字架上。作者就这样把上十字架的全过程浓缩在一起了: 基督上髑髅地、基督被绑在十字架上、基督死去。这着重指出了所有生物 的共同命运是一系列上十字架的磨难。而那条大鱼的残骸,作者最后描写 道:“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这等于暗示,所有 物质的东西,包括人在内,都是注定要毁灭的,只有人的行动,和对行动 的记忆才是永存的。所以全书的末一句是:“老人正梦见狮子。”他保持 着完好的对美好事物的记忆。 最后,《老人与海》作为寓言,还阐明了海明威对作家和写作的看法 。文中用多方面的象喻来表达他本人创作生涯的种种细节,完整地说明了 艺术家的艰苦的创作过程。作者把渔夫比做作家,捕鱼术代表写作艺术, 而大鱼则是伟大的作品。作为这个性质的寓言,海明威写得层次分明。下 面且来一层层地说明。 首先,作家应离群索居,锲而不合。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 上的《书面发言》中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所以,《老人与海》开端第一句就是:“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 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而作家的使命正是写作,不能想别的(因为当渔夫 “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而且只能靠自己(大鱼把船拖着走后,老人 时刻想到有男孩在该多好,但事实上是不可能有人来帮助他),必须完成这 杰作(和鱼搏斗,宁死不屈),等到发现这杰作的伟大(他第一次看见鱼长长 的身影时,还不大相信竟会那么大),更坚定了完成的决心(杀死了绑在小 船一边),事后依旧保持着对创作的忠诚,转向新的挑战(鲨鱼一次次来袭) ,要全力保卫它,但一次次的努力都无济于事(无法不让评论家来糟蹋), 最后尽管感到哀伤,杰作被毁,但获得了一个崇高的悲剧英雄的幸福感, 知道这伟大的创作永远是属于他的。 其次,作者用钓鱼术的细致描写来印证技巧的重要性:出海前仔细准 备(平时小心保藏钓鱼的家什,小心准备鱼饵,把备用的那几圈钓索连接在 一起),使四根钓索保持在正确的深度和位置上,比别人更精确。而技巧和 灵感的关系可以从作者对老人的双手的描绘上看出。刚钓上这大鱼时,他 的左手抽起筋来。老人不禁责怪起这只手来,并连连吃生鱼肉,盼望它早 点复原来帮助他的右手。有一条谚语说:“左手是个梦想者。”它代表着 灵感,是虚弱而难以捉摸的,所以老人认为这左手的抽筋“是对自己身体 的背叛行为……是丢自己的脸,尤其是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右手则是又 坚强又忠诚,代表着训练有素的写作技巧。他当初在卡萨布兰卡一家酒店 里跟那个大个子黑人比手劲时,坚持了一天一夜,最后就是靠那只右手取 胜而赢得“冠军”这外号的。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和艺术品逐渐合二为一。老人把鱼绑好在小船 一边,在归程中想道:“我们像亲兄弟一样航行着。……是它在带我回家 ,还是我在带它回家昵?”这说明这时他和死鱼已成为一体,杰作成为作 家的一部分了。所以当鲨鱼摧残死鱼时,老人“感到就像自己挨到袭击一 样”。而杰作的命运正跟这死鱼的一样,总要受到摧残,只有艺术家心明 眼亮,早看出了这一点,但又明白只要完成了杰作,它就成为一个既成的 事实,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永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对待这种杰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作家中有些同行,将理解它 的重要意义正在于为他们树立了榜样,给他们以启示。有个渔夫量了这死 鱼的残骸,叫道:“它从鼻子到尾巴有十八英尺长。”这使在场的渔夫们 认识到老人这场搏斗的艰巨,受到磨难之深。而另外有些不知好歹的人, 却附和着批评家的意见,用言语来糟蹋杰作。本书最末页上,作者特意通 过一旅游者之口,说什么“我不知道鲨鱼有这样漂亮的、形状这样美观的 尾巴”。她把大马林鱼的残骸错当为鲨鱼时,混淆了是非,把破坏杰作者 当做杰作本身,竞反而尊崇破坏者。这是个莫大的嘲弄。 一个作家对事物的远见,海明威认为是最最重要的,是作品的来源。 在本书中他以狮子为象征。老人开头时处于失败的境地,被人蔑视,靠梦 见狮子来做精神支持,在磨难最难熬的关头,他想,“但愿它(指那大鱼) 睡去,这样我也能睡去,梦见狮子。”后来,在海上最后一个夜间,他终 于睡着了,又梦见了狮子。作者就是用这种形象来说明艺术家必须保持个 人的远见。他在《书面发言》中写道:“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 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 在本书中,鲨鱼主要代表一切破坏性的力量:被人蔑视、忽视,缺乏 自信以及悲观绝望等等。鲨鱼也泛指书评家和评论家,但作者对他们是区 别对待的。他最痛恨的是那种“食腐肉的”鲨鱼,因为它们“朝鱼身上被 咬过的地方咬”。这是指那种人云亦云的评论家,他们全是懦夫。但作者 对首先来袭的那条大灰鲭鲨,却说它“生就一副好体格,能游得跟海里最 快的鱼一般快,周身的一切都很美……”。“它不是食腐动物……它是美 丽而崇高的,见什么都不怕。”这是指那种有真知灼见的伟大的评论家, 和伟大的作家匹配,同样伟大。这种真正的评论有益于作家对事物的远见 ,正如那老人跟大多数渔夫不同,并不厌恶鲨鱼肝油的味道,因为他知道 喝了“对眼睛也有好处”。 最后,作者还通过书中一些细节描写,阐明了艺术家在创作杰作的过 程中如何维持生计的问题。老人出海前,男孩送来食物,在海上和大鱼搏 斗的过程中一次次吃生鱼肉,都强调了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重要性。肉 体必须得到营养,脑力劳动才能进行。海明威在文学生涯中常靠新闻写作 来贴补生活。他在本书中用捕海龟的活动来比作新闻写作。圣地亚哥早年 曾在尼加拉瓜东部海岸外捉过多年海龟,为了长力气,他常吃白色的海龟 蛋,“在五月份连吃了整整一个月,使自己到九、十月份能身强力壮,去 逮地道的大鱼”。这是说搞新闻写作不但能使自己活得下去,也能给他以 磨练,去创作地道的杰作。在这方面他是有过顾虑的。在一九三八年发表 的《与首辑四十九篇》的前言中,海明威写道:“在你不得不 去必须去的地方,不得不干必须干的工作,并且不得不看你必须看的事物 的过程中,你把你用来写作的工具弄钝。”但是弄钝的工具可以重新磨快 。主要还得靠写作实践。所以那男孩说:“你……捕了好多年海龟,你的 眼力还是挺好的嘛。”这里,眼力是指作家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远见而言。 实际上老人是长于此道的。“他对海龟并不抱着神秘的看法。”这等于说 海明威能现实地对待报纸和杂志上的新闻写作。他蔑视一般平庸的新闻写 作(“他还对那又大又笨的蛸龟抱着不怀恶意的轻蔑……”),赞美他好友 们的出色的报道文章(“他喜欢绿色的海龟和玳瑁,它们形态优美,游水迅 速,价值很高……”)。 综上所述,《老人与海》在短短的篇幅中融合了如此复杂的层次,把 它们交织在一起,可以说做到了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作者是颇有自知之 明的。他在交稿时致出版社编辑的信中不但提起“这是我这一辈子所能写 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还说本书“可以作为我全部创作的尾声,作为我写 作、生活中已经学到或者想学的那一切的尾声”。这话不幸而言中了。从 当时直到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自杀,海明威再没有发表过什么重要的作品 。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在一九八四年发表的《 现代小说:九十九本佳作》中关于《老人与海》写过下列这几句话:“这 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 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它 的作用,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这看法似乎并不言过其实。 一九八六年八月

书籍目录

老人与海
中短篇小说精选
>>印第安人营地
>>拳击家
>>大双心河(一)
>>大双心河(二)
>>杀手
>>没有被斗败的人
>>乞力马扎罗的雪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

《老人与海》内容简介: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励志小说。作品描写古巴老渔夫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鱼,他在海上与大鱼搏斗了三天,终于将它杀死,在归程中又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这是一个篇幅短小但含义丰富的故事。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必读的励志作品。
《老人与海》还收入了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若干,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海明威小说创作的风格。

图书封面


 老人与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无亲无故的老渔夫,在长达84天连续无鱼可获之后,第85天他终于钓到了一条梦寐以求的大鱼——大马林鱼。但这条鱼太大,比他的小船还要长,于是他和这条鱼在大海中殊死搏斗、对峙了三天三夜,终于战胜了它,踏上了归家的路。与此同时,巨大的血腥味引来很多鲨鱼的跟踪,它们虽被老人打死、打伤,但依然悉数消灭了这条大马林鱼的鱼肉,最终只剩下了一个鱼头,外加一条鱼骨和鱼尾,证明老人确实钓到鱼。老人在海上,靠生吃从大海里钓上来的鱼,以及从岸上带来的水壶的水。在与大马林鱼抗战的这三天里,钓着鱼的钩索从未离开过老人的手,双手不堪重负,割伤流血、又麻痹又抽筋,加上他的睡眠时间极少,完全是凭借着一股意志力在战斗。无人可以说话,尽管老人已经习惯这种生活,并不害怕孤单寂寞,但他依然需要交谈,他自言自语,一个积极的自己和一个悲观的自己对话。但即使是在最危险最紧要的关头,关于奋力迎战的念头,却始终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屹立在他心中。“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我们可以永远是失败者,但必须是一个打不倒的失败者!全文的基调都散发着“失败”的气温,老人这一生,都是建立在这样的一种调调上。但浑身散发失败味,并不能谓他是一个意志消沉之人。老人散发出的就像一款香水,可以说“失败”的调是前味,“坚韧”是中味,“优雅”是后味。在不利的环境中,挥洒自己的姿态,活出自己的方式,这一点都不差,他是另一种胜利者。另一方面,老人在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中,他觉得他是在为自己作为渔夫的尊严而战,所以是光荣的。他敬佩他的对手,这条大马林鱼,它也在用它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后胜出的是老人,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只不过是我的工具更有利。”在这深海里,一种鱼为另一种鱼之食,大鱼吃小鱼,生命循环不息。海鸥在大风大浪的海面上觅食,它到如此远的大海中,本身已经成为大鱼的或者鹰的食物而被虎视耽耽,但它还是听从召唤,无畏无惧来了这里,为了的它作为海鸥的尊严。大自然之中,真是如此神奇,我们听从召唤,捍卫自己的尊严。海明威是新闻记者出身,他的笔锋尤为简练,有种洞悉一切的漠视感。而主人翁桑提亚哥(Santiago)流露出的气质,也淡泊异常。几乎看不出他对生活的抱怨,对命运安排的痛诉,他安心平静接受所有发生的一切,自省,感恩。书中主要集中是描写老人与大马林鱼斗争搏斗的过程,这画面在我脑海里总联想到了少年π的那个海,虽然事实上是不同的海域,风光应该极为不相似,可我想到一个人在茫茫大海上,孓然一身,该有多可怕,还要面对一场不知尽头,不知结果的搏斗,他们在某一程度上,是一样的人啊。我对钓鱼一窍不通,所以其实看的时候有点不好理解,我试着跟着文字比划动作,但好像不得要领。百度一下,居然还是有电影的,所以还是再看看电影,加深印象。合上书,老人的形象又浮现——身体随时准备死去,但意志不能被打倒!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硬汉必读之书。海明威听到了上帝的声音才能完成这样好的作品。
  •     儿子挺喜欢这本书,就是皮有些软。
  •     人永远不会被打败 那时候二十岁了
  •     海明威细节描写的很逼真,很生动,序写的很棒,要不都读不到这么深。然而海明威的故事我真的欣赏不来,恕我天生愚钝。
  •     看完和加西亚的信一样,没什么感触没什么想法。平凡的世界能引起我的思考,文学也分国籍吗?
  •     给了我很多勇气
  •     买回来还没怎么看呢,因为孩子课文有节选片段所以买来让他感受原著的魅力,看来只有等假期了。
  •     初一升初二那年暑假 看了不知多少遍
  •     失意的时候,我会读第一段,巨大的悲悯扑面而来,会获取力量,热泪盈眶。indian camp那个故事好震撼。
  •     第一次看海明威的书 老人与海呢 在序言里因为剧透了好多= =什么耶稣然后日期然后就不懂的地方就懂了= =嗯 寓意很深刻 和大鱼搏击的地方和鲨鱼搏击的地方描写的也好棒 耶 哈哈 后面的几篇 --读懂的很少 还是自己太浅薄
  •     这个译本好。
  •     这个象征的森林,早就长在那儿,海明威以一个老人的视角,发现了它
  •     One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很多教师把它作为英雄主义教育的教材,推荐给广大学生,使之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是,老人在把鱼骨架带回来后是否内心是否得到了满足呢?附带的几篇短篇小说中也表达了实现内心追求的欲望。
  •     以前一直觉得就是和鱼搏斗有啥好看的。读了才知道海明威简单的句子中画面感太强!一下午就好像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而是跟着圣地亚哥在海上漂!
  •     名著值得看,很好
  •     人哪,要奋斗。
  •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生命的抗争,值得一读
  •     老人与海确实不错。不过海明威的短篇不怎么样。
  •     经典名著,为了典藏的。版本不错。
  •     隐喻真的有序说的那么多哦吗?我只是读出来桑迪亚哥的坚韧不拔,坚韧不拔态度,与鱼的生死搏斗,还有经典的句子,人不是为了失败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败。
  •     是叫做“美国精神”吗?
  •     一个对抗孤独,逃避现实的人。一直希望正明自己,得到别的认可人。
  •     一部经典,质量不错,物流也不错
  •     半价是买的,物超所值,故事短小精悍。
  •     孤独地被毁灭,但是他被打败过吗? 再来一个87天
  •     听同学说蛮好看的,于是就买来看看,还不错
  •     同样是上译的经典,绝对的好书,这本书是中短篇小说的合集,我就是冲着老人与海去的,老人与海本来就是一个不长的故事,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大块头。书的质量很不错,不是精装本,方便阅读,字体大小正合适。置于快递,赶上了双十一,总体算来,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比上一次的情况好很多,上次买的第二性书脊都裂开了
  •     还不错 是正版的 书的质量很好
  •     名著经典,老人与海和乞立马扎罗的雪我早就想看了,现在正在拜读
  •     简直就是文字版的 命运交响曲
  •     孤独又坚强
  •     对老人与海印象倒不深,但是后面两个故事更有意思。“自从他对自己说的话不再当真以后,他靠谎话跟女人相处,比他过去对她们说真心话更成功。”“事实是,他们有些人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孩子,威尔逊想,有时候,他们一辈子都是。……害怕一下子消失了,像动手术割除的。别的东西长出来,代替了它。这是做一个男人的主要东西。有了这东西,他就变成了一个男人。”
  •     自己慢慢欣赏吧。
  •     星星都是打给同名中篇的
  •     这个名著翻译系列,一律收藏。可以一直留给后代阅读。
  •     包装破损,书籍外露,书是正版的。上海译文的这个新版本比老版要好,字体加大了,纸张也好些了。
  •     名著,欣赏而已
  •     一个人究竟可以有多坚强?这本书会给答案。
  •     书的描述充满正能力==能量
  •     一次买了五本,这本没来得及看.我想看一直没时间,等有时间给儿读.
  •     好书,重读收藏,又买了海明威的另一本书:永别了武器
  •     名著值得看
  •     精神可嘉
  •     新年快乐, 很好的啦,呵呵
  •     书的质量和版本都挺好的,只是字略微小了点,不过还是挺喜欢的。
  •     没有再比这个书更好的啦,不过像这样的人还是太少啦
  •     电子 短小有力 逆境中最需要的是勇气
  •     仅仅通过对话就能勾勒出丰满的故事人物。虽然阅读时有些难以理解,但回头仔细品味时才赞叹不愧大家
  •     美国精神
  •     真正的硬汉
  •     百年书架经典啊 老人与海 那位老人 那片海
  •     书很好,很励志,值得看
  •     噢真糟糕!你能想象吗,这简直狗哗不通!噢我是说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烂的翻译了,我发誓。
  •     这是一本有《老人与海》的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此集子还收有一篇常被人提起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人们都说这篇小说写的好。我也觉得好,可是我没读懂。为什么开头部分,有头豹子冻死在了雪山上,它到这么高的雪上干什么来了,作者在整个文中并没有解释。这让我很迷惘,这是为什么呢?我一直很想知道。难道豹子恋爱了?
  •     精巧的小说
  •     虽然被震撼了一把,却感觉到深深的孤寂感,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害怕这样的孤寂,好似人生
  •     很喜欢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     版本不错 世界名著 好看
  •     老人与海部分太少,拼凑的太多。不是我想要的版本
  •     文字比较简洁,不拖沓啰嗦。
  •     还没开始看,但手感不错?
  •     这篇小说的确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某一阶段的普遍模式
  •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     一直都很喜欢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这一系列图书,老人与海,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坚强、勇敢,什么事真正的硬汉。。。。
  •     好的读物
  •     译文流畅
  •     捕鱼如写作需要孤独,越是孤独越是专注,越是没有旁枝末节的干扰,纵使免不了诋毁与攻击,最终将自己的付出全都付之东流,而那些过程里的经验与汗水,会在你的辛苦而增添光荣与下一次努力的力量。失败是别人眼里的,我们的意义是在孤独中战胜了困境与自己,醒来时,依旧是雄狮。
  •     书的印刷质量和装帧质量都很好。
  •     前两天买过一本老人与海,听别人说上海译文出版社吴劳翻译的比较好,所以又买了一个。因为孩子喜欢。
  •     百读不厌
  •     能写出这样小说的作者最后却选择了自杀,有时候这确实会让我感到文学很多时候是无力的 PS:译林的翻译还是相当靠谱的
  •     很经典的一本书,点个赞
  •     孩子很满意,质量不错。
  •     年轻时候的不服输会惯性的被年老的身体所继承。
  •     比想象中的短,后面大部分都是其他的
  •     海明威的文字最吸引人的特点是精准和神秘。
  •     对我来说,这是讲述一个人在困境中可以有多大能量的故事。
  •     上海译文的作品,译文中的经典,很给力!
  •     平凡中见伟大,坚持就是胜利。
  •     推荐孩子们多看看
  •     很经典的书,不仅有老人与海,还有其他的短篇
  •     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也与成书年代有关。还有就是搞文学评论的人确实厉害,至于怎么个厉害法……反正自从读过《文学部唯野教授》之后,我就不再先读序了。读《老人与海》,我对那可能包含的层层涵义一点也不感兴趣,个人觉得还是多关注其文字比较好,要不然还不如去研究为什么门前有两棵树呢,至少不会整天和宗教扯上关系
  •     这本书不错是中小学生必读的书,也是中学老师推荐必读的课外书籍。
  •     用懒人听书在上下班的路上听的,应该有删减。动人心弦。只是,应该留下鱼骨做纪念嘛~~
  •     从小就知道海明威,但他的作品都没读完过…这次一次性把特别想读的几个短篇(当然包括《老人与海》和《乞力马扎罗的雪》)读了一遍,收获颇丰。海明威还是适合年长一点来读啊,老人与海与其说励志,倒不如说有宗教意味,隽永深刻,不是初中的我能理解的。海明威的写作手法,估计我永远也学不会了。
  •     你梦中那头雄狮还醒着吗?
  •     每次买书都是在当当网,便宜,质量好,一如既往的好
  •     青少年读物还是得青少年读啊。老人捕鱼和海边生活的场景还是感觉比较有趣的。
  •     给孩子看看,增加点韧性。
  •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     海明威的书 无需多言
  •     推荐给每一位成长中的男孩子,因为这是一本谱写硬汉精神的小说!
  •     五颗星星是打给老人与海的。 只看了《老人与海》《印第安人营地》《拳击家》《乞力马扎罗的雪》《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其他短篇暂时没有兴趣和欲望。
  •     这是学校要求学生看的书,我觉得挺好的,小孩子放假看多点书是很好的,快递很快,质量也很好小孩孩没看这书,等他看完了再追加评价吧!
  •     全中文全塑封 还没看 很不错
  •     除老人与海外,还有多个故事。还喜欢奇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和后面的那个打猎的故事。
  •     深深的记住了一句话:英雄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     重压下的优雅,现代人以为可以逃开的品质,其实恒久珍贵。征服,但对被征服者保有敬畏,才能实现复杂的真善美。
  •     收藏用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