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6334513706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页数:150页

作者简介

什么是'灵光'?
本雅明在书中为“灵光”下了个定义:它是“一种奇特的时空交织,一种独有的、无论离得多近都总是带有距离感的表象或外观”。作为具体体现,本雅明把它描绘为人参悟自然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夏日午后休息,对着天尽头的山峦或头顶上播撒树阴的枝条凝神追思,直至这个凝思的时刻与之所关照的事物的物象溶为一体——这就可谓吸纳了山峦或枝条的灵光”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辑录本雅明论艺散文四篇:《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全文讨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与量变,并讨论这种变化的过程如何渗透到文化的场域中,使文化场域中的权力重新被界定。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大家貌似都读懂了,我看到了多篇很专业的评论,但是我没读懂,我不明白他究竟都在讲些什么,可是我也要发评论,因为我的这种状况才是最广大的阅读感受。一个人一本书,能够持续的被关注多年,这其中的道理是无可争辩的,它有其自身延续的力量。但是这本书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究竟哪些人会去认真的感受它呢?本雅明是德国的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对于影像艺术的理解被后人总结为“灵光”,这来源于他的几篇论文。他并没有艺术家之类的称谓,他用他自己独到的哲学视角,来给予他所理解的影像一些论断和感想。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觉得生涩疏远,读起来不够流畅,大家的直观反映是翻译的尺度和精度,但不能忽略的是:这是一个哲学家惯用的哲学方式来评论艺术。而关注这本书的人,是影像艺术理论研究的群体,虽然哲学、文学、艺术都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但这其中的庞大的知识含量,能够做到合理的综合思考的人,毕竟少之又少。也一定有人能读懂它,可就算懂了,终究的目的是需要将理论转化成更具象的表现,或者能够让众多的艺术家赞同你的观点,否则一个理论又有什么意义呢?本雅明自己没有将其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因为他是哲学家,也没有其他的艺术家将本雅明的名字展现给大众并继而放大化,仅仅还是理论。那么我们不如更多的去关注些艺术家,从艺术的视点去观看其中的哲学。
  •     80年前,本雅明写下《摄影小史》,想必他认为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历史已经结束了。本雅明为摄影的“灵光”消逝叹息。“灵光”体现为艺术品的独特性,和观看它时的仪式感。本雅明对“灵光”的定义是:“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在这样的描述中,具有灵光的艺术品几乎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在场”而不是“被看到”,观看者无法拥有它,但在凝视间,却能与它产生精神的交流,而当一按快门就能成像、并随意复制的时代来临,那些照片就只能是“自在的存在”,一条记录,一件普通的物体而已。80年后的今天,摄影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恐怕本雅明不会料到,摄影本身都要终结了,并不是没有人摄影,而是摄影变得如此泛滥,像地上的泥土一样。Yahoo公司估计,2014年将产生8800亿张照片。由于人们不假思索地就会拿起手机拍照,来不及为照片注入任何想法,就算一个人自己拍摄的照片,有不少也埋葬在了内存卡里,在拍下之后就从来没被看过,因为照片实在是太多了,他没有时间看。在影像的海洋中,没有什么是可以被凝视的。包括这本书也是,也不会得到你的凝视。因为你没有时间凝视。还有8800亿张照片、无孔不入的广告、频频更新的电视剧、七嘴八舌的社交网络、征战不已的网络游戏和不断刷新的订阅资讯等着你看。注意力早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所有东西都在争夺你的眼球,对你喊叫:“看我!看我!”。还不止这些。街景地图、卫星照片和网络摄像头正在覆盖世界每一个角落,这其实也是摄影。它们不加选择地拍下所有东西,又展示给所有人看。如果一切东西都已经被拍下来过,我们为什么还要再拍一次呢?诺基亚的Lumia 1020手机摄像头具有4100万像素,拍摄者可以先拍下再裁剪出他想要的部分,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想要某些地方的照片,完全可以从街景照片里找到那个部分截取出来。在影像生产如此巨量的今天,同样一个场景,就会被不同的人拍过,甚至被同一个人拍了好几次。8800亿张照片在什么场景下产生,拍的是什么,几乎都可以通过计算预测出来。当然,由于根深蒂固的占有欲(本雅明说拍摄就像狩猎——shoot,是人猎获并占有的一种方式),人们还是要把那段影像据为己有。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可能会让这一情况变得很可笑:数字化、分布式计算和云存储技术的支持下,你的影像作为一段数据被存储在云端,如果你的数据和别人的数据一样,它们会被自动合并,在硬盘上只占据一个位置。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他的作品是重复的多幅名人或商品照片,这些作品用丝网印刷,可以迅速制作并大量复制,如今他的作品却可以拍出数千万美元的天价,不知道这是对本雅明的嘲讽,还是对工业文明的嘲讽?工业化400年来,人的生存处境已经从被自然包围变成被人造物包围,同样,我们的视觉也已经被人造影像包围。本雅明认为,摄影技术的机械复制能力,会把艺术品与观看者之间的距离消除,它们变得随处可见,人们不再凝视,使艺术品失去了“灵光”。而在本雅明之后,这种大规模复制愈演愈烈。甚至,影像已逐渐超过真实,影像已淹没真实。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说,摄影在篡改世界。“相机在美化世界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如此成功,使得照片而非世界变成了美的事物标准。”摄影者在每一个旅游景点匆匆走过,目的是努力拍下一张和他看过的照片一样的照片。当越来越多的拍照者都用美图秀秀为人像照美白祛斑瘦脸、都在PS里为风景照拉曲线提高饱和度对比度的时候,后来者也不得不这样做。与其说影像就像泥土一样,毋宁说影像就像大地一样。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认为,我们已经生活在人造景观之中,它向我们展示全部是“好的”东西,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自它们,因而我们的欲望和行为被它们所塑造。女人们在淘宝买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永远没有在淘宝页面上好看,但她们仍然乐此不疲、前仆后继。麦克卢汉说广告是一种洗脑,它通过潜意识影响人。广告向人们暗示:只要拥有这件产品,你就会实现你的愿望,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鲍德里亚则更进一步点明,“拟像就是真实”,在《消费社会》中,他指出消费社会的特点是:“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我们把产品当作产品来消费,那么,我们则通过广告来消费其意义。”在消费社会中,文化被大量复制,欲望也被大量复制。与其说影像就像泥土一样,毋宁说影像就像大地一样,就像世界一样。现在我们再说说这本书。你为什么要买这本书?这本书大约卖出了30000本,豆瓣有2636人读过。读书正在演变为一种行为艺术。在书店,人们更愿意买的似乎是本子和明信片、咖啡和茶具。你读书,你在豆瓣上标记“已读”,你在朋友圈展示你买的书,如果你是文艺青年你就读村上春树和米兰·昆德拉,你就读本雅明和马尔库塞,你就读广西师大理想国和磨铁铁葫芦,你在表演读书。此外你还去咖啡馆、研究占星术、拍胶片或拍立得、看小剧场话剧、听独立音乐、养多肉植物……其实你并不打算多问,就像你从拉萨千里迢迢买的藏银和绿松石饰品,其实它们是西宁的藏饰品厂流水线上造的,淘宝上就有卖的;就像你攒钱辞职千辛万苦蹬自行车去到的香格里拉,其实是前些年中甸县政府疏通关节才获民政部批准改的名字,目的是发展旅游业。今时今日,我们都在追求个性,却非常轻易地被别人、或给别人贴上各种标签:屌丝、富二代、理工宅男、文艺女青年、Geek、OTAKU、绿茶婊、凤凰男……鲍德里亚:“对差异的崇拜正是建立在差别丧失的基础之上的。”在无所不在的影像的塑造中,个性化的追求者只是进入许多细分的类型,在每一个类型里他做着差不多的一类事情,买了差不多的一类商品,去重演那些影像,这赋予了他一个确当的身份,人也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复制品。读书的人,我愿意相信你是真诚的,你真诚地希望装饰自己的灵魂,真诚地认为消费读书就能让你超越此岸世界的乏味和庸俗。但在装饰之外呢?在消费之外呢?你能否走到影像之外,重见灵光?
  •     早上重新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不知怎么回事这次看的时候总让我想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大概一个假期都在看这本的关系吧。两者相似之处相当明显,都在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的感知、感受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影响了其他事物(「机」中是艺术品、「肉」中是城市),究其根本则产生于科技的发展;且两个作者的结论也惊人的相似,人们对外界也越来越钝感。仔细想来到如今人们渐渐变成自己社会的过客,对于外界已经到了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虚幻真实化让我们更加远离本雅明所谓「灵光」(当然我在这里所指的不只是艺术品所拥有的「灵光」)。如今我们自己都已经成了机械复制的产物了,更何况我们的创作----它们的存在当然不会再激起神圣而敬畏的感觉。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两个作者对于政治与感受谁为因谁为果的认识;桑内特的观点是人们的感受方式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而本雅明--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发现他其实是认为政治会利用人们不同的感受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能说谁好谁坏吧,倾向性不太一样。整篇文章都在说绘画、摄影和电影,不过其实可以多角度理解。它的实际内容并不只是那么单薄----尽管由于时代的差异,我们读起来有些细节会另人感到很可笑。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艺术走下神坛,从宗教仪式变为政治
  •     “艺术从膜拜性质的凝神观照转变为侧重展示性质的自我消遣方式,从前是作品吸收受众,现在是受众将作品转化为自我表现的一部分”
  •     值得反复读
  •     略艰深,灵光的概念比较动人。
  •     加了两篇文章
  •     对于我来说是蛮新奇的。翻译一般。但是内容十分吸引人。算是增长见识入个门吧
  •     买的时候忘记看目录了,三分之一是去年的reading....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灵光从此不再。艺术品原先的崇拜与宗教意义被大众传播所取代,祭奠价值被展览价值取代。以及机械复制被政治美学所俘虏的终极目标,战争。
  •     能看得見卻摸不著的萬花筒。讀完書的幾天後我想到這個標題。可能這就是我所能代替“靈光”一詞的含義。尤其經過昨晚長時間的睡眠在夢中幻想的墮落被燦爛的玻璃光物隨行,驚醒後的不真實讓我一再陷入回想。僅有的“瞬間”也重新賦予新的意義。
  •     Aura!
  •     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以整个活生生的自身来行动,可是却不再有灵光,也不能把握自己的作品,这是新形式的焦虑。
  •     真特么难读。以后还要重读几遍才能消化吧
  •     本雅明虽然拗口,但确实很棒。可惜的是最后一篇对于中国绘画没有展开。
  •     灵光就是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拉近事物—更亲近大众。
  •     其实是英语作业论文想撸一篇关于“图像与记忆”的话题才翻了翻本雅明这本小册子。之前借这本书的人留下了大量的划线、问号、五角星之类的路标,虽然本身是很没素质的行为,和自己想归纳的笔记还有在思考的内容却莫名得高度一致 =_=~,倒像是让人更接近了本雅明的一股“灵光”.....
  •     需要重读。目前大家对灵光的理解出现了混乱
  •     摄影小史;摄影与艺术、绘画、电影,达达主义与布尔乔亚审美,摄影的灵光——艺术作品的独一性和历史性,复制与商业文化。有点散,东拉西扯。
  •     机械复制。。。。。
  •     本大叔的叨叨有点太扯了,翻译也有很多地方可以说的更像中文的地方。
  •     预言家
  •     许绮玲这版翻译的也不咋地啊 还是本雅明本身就够难理解的
  •     要写论文,才拿来看。其实我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这样其实不太好。
  •     没看懂,过几年再看吧,
  •     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随远,犹如近在眼前。
  •     绘画,摄影,灵光,电影,政治
  •     好爱的才者~
  •     一些成为我们“常识”的概念起源
  •     我所理解的“灵光”也许是一种“唯一性”,这种唯一性来源于艺术作品所基于的现实(自然之物或社会环境),也来源于艺术家个体的差异,还来源于艺术作品相对于时间空间的唯一性——能看到真迹的人永远是小部分。而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使得这种灵光消失了——摄影可以很好地复制自然之物与社会,相比于绘画,摄影的创作痕迹小了许多,而工业化的艺术品复制使得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欣赏艺术。这些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更多地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商品,它更多地迎合了大众的口味,而如电影这样的艺术作品更是将工业机械时代所特有的对艺术的控制力表现地淋漓尽致。艺术最终在机械复制的时代褪去了其神秘感,褪去了灵光,而变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PS.本雅明从机械复制时代最后拐到法西斯主义的艺术政策感觉略微突兀。
  •     小书一本。对“灵光”感性柔美的神秘描述可以令人明白为何这四篇文是“论艺散文”。根本做不到一口气读完,读罢后学习了几篇书评,大家都对《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津津乐道侃侃而谈,我却极喜欢最后一篇短文里对“墨戏”的论述。大概是触动了心底的柔软,亦是第一次遇见对书法的此般评说,忽然就懂得了字句间的世界。但愿我心心念念的,在终了的时候,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     不明觉厉感。给犹太富帅装逼打四星,实际三星半。试总结核心观点:机械时代复制的艺术损害了原作的“此时此地”,影响了其本质&技术的提升使得艺术走向大众,大众的广泛参与改变了艺术原有的崇拜礼仪价值,电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这话题很深。我认为艺术的受众通过机械复制惠及大众固然可能损害了一些原有的严肃感和崇高感,但这既没办法,也没关系。我相信艺术的核心价值是不会变的,况且如果不是机械复制带来的广泛传播,我这种普通草根如何得到原来贵族才能享用的艺术?如何领略艺术的好处?所以,机械复制必然是双刃剑,但不怕,在发展中会找到办法。再说现在也还保留了一些“此时此地”的东西,音乐现场、戏剧,都是。记得伍叁伍伍在一期节目里说过做戏剧的原因是认为这个时代“现场”的东西是很重要也很可贵的,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     机械复制时代。
  •     摄影/电影关系到对日常经验之无意识缝隙的探索。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从仪式价值这一副产品中解放出来,艺术品的两极性——祭仪价值与展览价值——日益凸显。 机械复制破除此时此地性,必然带来灵光的消解,但这一时代中灵光仍不时闪现,例如肖像画;关键在于遥远性的重获。随想:此时此地性自是包含了阶级性在其中的,而机械复制破除了灵光也带来了平权;在提及文学写作中作者读者界限的打破时他也提到了,“优先享受相关技术的特权因而丧失”。对于那一辈理论家而言,他们始终是以寻找革命性的眼光审视着一切变化。
  •     太有名了,但没怎么读懂,不知道是不是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的缘故,观点总是轻易地从脑中滑走,这就是所谓“散论”吗
  •     这个时代没有本雅明
  •     有些地方翻译得不懂啊
  •     艺术政治化,然而未必是真正地解决。自下而上的肯定性话语。
  •     在上图看的其中一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不知是翻译的功力还是本雅明原本就是这样写的,惊叹理论原来也能写得如此诗意盎然!
  •     “让艺术实现,即使世界得灭亡”
  •     鲜少接触到逻辑性钢钢的艺术论篇啊,很启蒙。
  •     文章也太少了
  •     不知道是我悟性太低,还是因为台湾译本的问题,没太看明白。总而言之,翻译差评
  •     林没有许译得好感觉
  •     醍醐灌顶。
  •     诗意地表达了对机械“大都会”的担忧与田园风光时代的叹惋!看这本书总让我想起透纳的“雨中的蒸汽火车”(脑洞过大)!
  •     这本肯定五星。^^
  •     那“此时此地”的灵光最是稍纵即逝 摄影到底是不是艺术 想到女神会坚决地回答NO 但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并不一定以绘画形式呈现 更别提现当代艺术了 且摄影的出现 机械性的复制也在一定程度把绘画从以前的局限性束缚中解救了出来 历史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接受艺术的不断突破
  •     没太读懂,以后再读
  •     别看册子小,绝不是走路书。但关于摄影的界定,好看的照片不一定是摄影。
  •     关于摄影主题的天才洞见!
  •     翻译缘故还是怎么的,感觉作者如此混乱没有逻辑,甚至态度摇摆。失望。 照片自是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