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葡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愤怒的葡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3
ISBN:9787532741762
作者:[美]斯坦贝克
页数:461页

章节摘录

  null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的作品,发表于一九三九年。这部作品描写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反映了惊心动魄的社会斗争的图景。小说饱含美国农民的血泪、愤慨和斗争,可以说是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也是美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名著。  斯坦贝克是加利福尼亚人,生于萨利纳斯谷地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  他自小生活在乡野,在牧场劳动过,对于山区的自然景色和贫苦的农民十分熟悉。他还当过助理药剂师和筑路工人。他家里有不少藏书,他喜欢看欧洲和美国现代作家的作品。他断断续续读完大学之后,依靠自学进行创作,最早的小说描写英国历史传说中的故事,但并不成功。后来他以他所熟悉的山区农民的生活为题材,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斯坦贝克的成名作是《煎饼坪》(1935)。作品突出流浪农民无忧无虑的心情。这些农民喜爱宁静的生活方式,并不向往财富,不愿意“为所有制的责任感所压倒”,讨厌“背上有财产的压力”。斯坦贝克还歌颂流浪汉之间互助友爱的情谊。这一切与贪婪倾轧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对照。属于这一类的小说还有《小红马》和《人与鼠》。《小红马》于一九三七年发表,包括三个短篇,一九三八年收入短篇小说集《长谷》时增加了第四篇。这个中篇小说以少年儿童乔迪为主人公,描写西部的牧场生活。小说始终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世界;通过对马的生、病、老、死的描写,表现一个少年儿童的成长。小说中对乔迪的父亲、母亲和牧场工人贝利等三个人物的描写也十分逼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人与鼠》发表于《小红马》的同年,是一部优秀作品。两个流浪农业工人莱尼和乔治是一对相依为命的朋友。莱尼力大无比,但智力不全,饮食起居全靠乔治的帮助。他们梦想将来能有自己的小农场,“有一间房子”,“养几只小动物”。斯坦贝克说这“不是精神失常,而是代表所有的人的模糊而强烈的愿望”,但这样低微的要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农场主的儿子多次侮辱莱尼,他的妻子又去勾引他,莱尼无意中掐死了农场主的儿媳。乔治含着眼泪亲手打死莱尼,不让他惨死在压迫者的枪下。《人与鼠》突出下层人民的梦想和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又把他们的不幸放在阶级对立的背景之中,增加了作品的悲剧效果。《人与鼠》像《小红马》一样,人物的思想极其单纯善良,情绪和愿望都是单一的,对自然景色怀有深深的眷恋,这一切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成斯坦贝克早期创作的艺术风格。  《相持》(1936)描写农业工人的罢工斗争。某苹果园条件恶劣,工资低廉,工人十分不满。共产党员麦克前去领导工人进行斗争。果园主使用种种手段破坏罢工,麦克等人商量对策,使斗争坚持下去。小说结尾时双方“胜负未决”。小说表现的斗争是激烈的,对统治者的揭露也是充分的,但对共产党人的描写很有保留。麦克被写成一个粗暴的、不关心群众疾苦的罢工组织者,惟以煽动群众情绪为乐事。作者把人道主义的同情与罢工斗争对立起来,通过一个医生的口声称“我关心的是人,不是事业”。  这多少削弱了主题思想的鲜明性。这一缺陷在《愤怒的葡萄》中有所克服。  一九三七年,斯坦贝克访问过一次北欧和苏联,回国后,继续在西部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到过欧洲战场,后来担任过国防部顾问。一九四七年又访问了一次苏联。四十年代,他除了通讯报道之外,发表的小说主要有:《月亮下去了》(1942)、《罐头厂街》(1945)和《珍珠》(1947)等。《月亮下去了》是反法西斯作品,写北欧一城市被德国占领后的故事,小说在北欧获得好评,虽然美国批评界有所保留。《罐头厂街》和它的续篇《美妙的星期四》(1954)回到他早期的乡土风格。麦克等一伙流浪汉身无分文,日子却“过得比总统还惬意”。小说颂扬那种开朗、乐天的生活方式,以对照社会的倾轧与狭隘,但小说渲染的诙谐、抒情气氛显出夸饰的痕迹。  《珍珠》是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根据墨西哥一个民间传说改编。印第安渔民奇诺在海里捞到一颗“晶莹明亮、光彩夺目”的珍珠。他满以为他的一切愿望(孩子有钱治病,穿着新衣服去上学,他自己买一把新的鱼叉等等。)都可以实现,结果是商人们串通一气,说它不是真货。晚上他家里受到袭击,房子被烧掉。他与追捕者搏斗时,他的儿子中弹而死。珍珠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招来横祸。他和妻子回到海边,把珠子扔进大海。奇诺刚毅不阿的性格、他斗不过强大的恶势力但决不向他们低头、他抛却财富但求安宁……像是清新的空气,驱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污浊气味。  五十年代初,斯坦贝克离开他熟悉的加利福尼亚,迁居纽约。他五十年代的创作不甚成功。晚年的重要作品有《烦恼的冬天》(1961),描写社会道德的沦丧。从这部作品里,看得出作者对美国社会精神面貌的忧虑。  正如斯坦贝克在一部游记里所说,战后的美国社会是富有了,“见不到三十年代那种咄咄逼人的、可怕的贫穷”,但产生了“一种厌倦的情绪,一种消耗性的病症”。  一九六二年,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九六四年,获“总统自由奖章”,以表彰他在“和平时期的贡献”。他于一九六八年去世,去世后他的《书信集》等遗作相继出版。  一九三七年秋,他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亚。他沿途见到流浪的农民处于绝境,感到非常震动:“有五千户人家快饿死了,不光是挨饿,是快饿死了”,“问题非常尖锐”。这时他觉得他过去写的书是“多么拙劣,多么渺小”。他要描写农民的悲剧,要为他们说话。这是他创作《愤怒的葡萄》的动机。  《愤怒的葡萄》以经济危机时期中部各州农民破产、逃荒和斗争为背景。俄克拉何马和邻近的得克萨斯、堪萨斯、阿肯色各州的农民负债累累,土地被大公司没收,无家可归,只得向西迁移,想在加利福尼亚州寻找出路。但是,加利福尼亚州并不像宣传的那么美好,等待他们的仍然是失业、饥饿和困苦。那里的农场主利用过剩的劳力压低工资,各种地方势力又横加勒索和迫害。  作者描写的乔德一家是其中的一户。这家人被“拖拉机”赶出祖祖辈辈耕种过的土地之后,将家中一切变卖掉,换来一辆破旧汽车,一家十三口人坐车向西逃荒。途中年老的相继去世,年轻的离散。到达加利福尼亚州时,一家只剩八口,处于贫穷无业的境地。  小说突出描写这些破产农民的互助友爱的精神。互不相识的难民只要走在同一条逃荒路上,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就可以在同样困苦的人们中间得到支援和接济。作者通过人物的口强调说:“你如果遇到困难或者受了委屈,你就找穷人去。除了穷人,谁也帮不了你的忙。”这与奢侈的有产者扔出来的一点点布施有着本质的区别。  斯坦贝克笔下的农民并不停留在互相支援这一点上。他们以切身的经历表现出阶级觉悟的提高,体会到团结战斗的重要。小说有三个人物形象显示出农民身上“闪着一股越来越强烈的怒火”。  凯西是一个牧师,随乔德一家人流浪到加利福尼亚州。他在大批农民破产、逃难的形势下,思想发生变化。他口头上虽说“人人都有罪”,心里却感到这是一件连“自己都弄不明白的事情”。他代人受过、被捕入狱之后,懂得只有团结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他成了一个罢工组织者,教育新老工人团结起来,警惕资本家的分化瓦解。凯西虽然不久被警察打死,但他所宣传的道理、表现出来的英勇的行为使许多人受到教育。乔德便是其中之一。他因为不慎打死了人,蹲过监狱。出狱之后,他随家里人西迁,成了全家主要的劳动力。他性情耿直,见义勇为,敢于同欺压人的现象进行斗争。凯西被警察打死,他打死了那个警察。他经过几次斗争,总结出一条真理:“一个人并没有自己的灵魂,只是大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他走上凯西的道路,表示“凡是有饥饿的人为了吃饭而斗争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凡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  第三个人物形象是乔德的母亲,她是家庭的主妇,也是一家人的灵魂。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许多人发生动摇,她却始终满怀希望。她不仅照顾好家里人,而且从不拒绝别人的请求。她同意凯西随一家人逃难,帮助比他们更饥饿的邻居的孩子,表现出劳动妇女无私的高尚品质。这位劳动人民的母亲不仅善于体谅别人,而且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她劝说乔德,不要单枪匹马去对付警察,要参加集体行动。乔德打死警察、准备外逃时,她坚决支持他的行动。她认为,穷人的路“越走越宽”,因为“我们干的事情,都是为了朝前走”。这个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是本书写得最好的人物。  斯坦贝克通过这三个人物形象充分地表现了从“我”到“我们”的主题,反映美国一代破产农民怎样向工人阶级转化。  《愤怒的葡萄》出版之后,引起美国各州统治集团的恐慌。许多州禁止小说发行;有的议员出来指责;俄克拉何马州阻止电影公司去拍电影。  有一个人还发表了一部小说,取名《快乐的葡萄》,内容是说一户流民初到加利福尼亚时生活很贫穷,后来银行给他们贷款,农场主欢迎他们,给他们土地,他们经过辛勤劳动,变得富裕起来。据说这是为了“揭穿”斯坦贝克的“谎言”。事实究竟怎样呢?据到那里去拍电影的人说,流浪农业工人的苦难远远超过斯坦贝克的描写。所以,《愤怒的葡萄》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它的积极影响并不因为抵制、禁读、诬蔑而消失。  《愤怒的葡萄》也是左翼文学一部重要的作品。左翼文学是美国本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主流。一般说,凡是反映了当时群众斗争的作品,都属于左翼文学之列,包括党员作家和像斯坦贝克那样的非党作家的作品。迈克尔·高尔德的《没有钱的犹太人》(1930)、亨利.罗思的《称它为睡眠》 (1935)、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1930—1936)、詹姆斯’法雷尔的《斯达兹·朗尼根》三部曲(1932—1935)和理查.赖特的《土生子》 (1940),分别反映了二三十年代犹太人、工人和黑人的斗争。斯坦贝克以其切身的生活经历描写了经济危机期间广大农民的苦难和斗争,代表了左翼文学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们说,《愤怒的葡萄》可以列入三十年代左翼文学的范围,不等于说斯坦贝克是一位无产阶级作家。斯坦贝克同情破产的农民,支持他们团结起来,为改善自己的处境而斗争,但是他把主要责任推在州政府的身上,并且把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对立起来,借用人物的口赞扬联邦政府的收容所,说那里“有洗澡间和热水”,“没有警察”,“大伙儿自己当警察” ,因此,流浪的农业工人“喜欢这个地方,大家在一起过得挺好”。  作者把联邦政府的收容所理想化,是由于他不懂得造成广大农民破产、流浪的不是个别的农场主,不是警察,也不是个别政府官员,而是维护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正是这个制度给了大公司侵占、没收个体农民土地的权利。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联邦政府多办一些收容所,农民的处境会得到根本的改善吗?退一步讲,即使这些收容所能容纳上百万破产的农民,这也不是劳动人民应该容忍的生活条件。斯坦贝克目睹这些惨状后,曾向政府提出给农民“分配小块田地”、“确定工资标准”和 “不准镇压”等三项要求,但是资本主义农业的现代化是以牺牲广大个体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根本不讲什么人道,所以,这些要求无法实现。如果书中描写的那些农民能够各自占有“小块田地”,他们又何苦流浪?他们破产了,流离失所,也就是说,劳动力过剩,超过市场的需要,这就不可能“确定工资标准”。斯坦贝克的本意无疑是善良的,真诚的,出自人道主义的同情,但他的解决办法是调和的,妥协的。正如有一位批评家所说:“仔细读来,《愤怒的葡萄》的中心意思是要求有产阶级放规矩一些,聪明一些。它不是要工人阶级改变自己的状况。”(彼得.里斯卡著《约翰 ·斯坦贝克的广阔世界》)或者如另一位所指出的:在斯坦贝克看来,“解决的办法不是革命,而是爱和谅解。”(J.R.布赖厄编《美国现代文学十六家》) 在艺术风格方面,《愤怒的葡萄》不同于作者的早期作品,它没有那么浓厚的泥土气息,却满怀同情和愤慨,充分地、真实地写出一个饥馑的三十年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所擅长的抒情描写变成激情洋溢的文字,在强烈的对照中见出义愤:腐烂的气息弥漫了全国。  咖啡在船上当燃料烧。玉米被人烧来取暖,火倒是很旺。把土豆大量地抛到河里,岸上还派人看守着,不让饥饿的人前来打捞。把猪宰杀了埋起来,让它烂掉,渗入地里。  这里有一种无处投诉的罪行。这里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这里有一种绝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一切的成就都垮台。肥沃的土地,笔直的一排一排的树,坚实的树干,成熟的果实,全都完蛋了。患糙皮病快死的孩子们非死不可,因为农场老板得不到橙子的利润。验尸员在验尸证书上必须填上“营养不良致死”,因为食物只好任其腐烂,非强制着使它腐烂不可。  人们拿了网来,在河里打捞土豆,看守的入便把他们拦住;人们开了破汽车来拾取抛弃了的橙子,但是火油却已经浇上了。于是人们静静地站着,眼看着土豆顺水漂流,听着惨叫的猪被人在干水沟里杀掉,用生石灰掩埋起来,眼看着堆积成山的橙子坍下去,变成一片腐烂的泥浆;于是人民的眼睛里看到了一场失败;饥饿的人眼里闪着一股越来越强烈的怒火。  一九六二年,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授奖者赞扬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像的创作,表现出蕴含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锐的观察。”这一评语点出了《愤怒的葡萄》的特色。  董衡巽

内容概要

“人类已被证明具有伟大的心灵和精神——面临失败的勇气,勇敢无畏的精神,宽恕和仁爱之心。作为一名作家,必须宣扬和赞颂这些。我认为,一个作家如果不能热忱地相信人类有自我提高的能力,就不会献身于文学,也不能算是文学界的一员。”这是约翰·斯坦贝克在1962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金时所说的话。约翰·斯坦贝克的许多作品以美国的土地和人民为题材。他替穷苦人说话,为被压迫者申辩。他的小说刻划了富于同情心和人情味的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生活时世的广阔壮丽的图景。
约翰·恩斯特·斯坦贝克于1902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小镇萨利纳斯。他的父亲是个磨坊主,母亲曾经当过教师。正是在母亲的熏陶下,小约翰有了对读书的强烈爱好和对写作的兴趣。学生时期,他很早就读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还经常给他中学的报纸写文章。不过,他的许多课余时间却是在室外度过的,或在农场干活,或在加州的山岭谷地中漫游。这些地方后来就成为他的小说的背景。 1920年,约翰毕业于萨利纳斯中学,入加州斯坦福大学就学。由于生性好动,加之对自己的职业举棋不定,他还长期离开学校到农场、制糖厂和修路队去干活。
最后在1925年,他没有获得学位就离开了斯坦福大学。年轻的斯坦贝克决意要当作家,并认为纽约市是自己起步之处,因而启程东行。在纽约,他做过各种工作,包括在《纽约日报》当记者。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对记者这种职业感到失望和厌烦。于是,他返回加州,投身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斯坦贝克的第一部小说《金杯》发表于1929年。这是一部描写十七世纪加勒比海海盗的历史小说。这本书虽然不成功,但毕竟为他挣得一笔钱,足够他1930年和卡罗尔·亨宁结婚的开销。不久以后,他又写了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比起前一部来,更为逊色。不过,巧遇良机,其中名为《天堂牧场》的那一部为他的作家生涯奠定了根基。有一天,一位乘火车出门远行的纽约出版商帕斯卡尔·科维西,偶然间买了本《天堂牧场》在火车上看。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他立即与这位年轻的作者取得联系。他得知斯坦贝克还写好了另一部小说,但是已经有七家出版商拒绝给他出版,科维西便把小说要去看了。这部小说就是《煎饼坪》,1935年由科维西出版,这本书成为斯坦贝克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1936年,他又发表了《胜负未决的战斗》。这是一部描写加州采果工人罢工的现实主义小说,饱含着辛酸苦楚。
斯坦贝克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人与鼠》发表于1937年,写的是两个流离失所的农业工人的故事。斯坦贝克开始动笔时写的是剧本,但后来改变了主意,写成了一部小说。大获成功之后,他又把小说改编成剧本。斯坦贝克因《人与鼠》而获得1937年纽约戏剧评论家奖金,被誉为“触及了真正扎根于美国生活的主题。”这部小说使斯坦贝克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
两年后,斯坦贝克写的又一本书《愤怒的葡萄》给他带来国际声誉。这是他的杰作,是一部饱含着愤怒的长篇小说,写的是贫苦农民从风沙迷漫的俄克拉何马州平原流落到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谷地的悲惨故事。1940年,《愤怒的葡萄》作为当年的最佳小说,使他获得普利策奖金。但是,对斯坦贝克个人来说,这部小说也带来了成名之后的苦恼。他喜欢过简朴安静的生活,不喜欢参加文艺界聚会、应邀讲话和亲笔签名。他觉得与农民、采果工人和工厂工人这样的普通百姓在一起最自在。
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坦贝克以《纽约先驱论坛报》战地记者的身份去过英国、北非和意大利。
斯坦贝克战后写的第一部小说《罐头工厂街》又是以他的故乡加利福尼亚为背景。随后,他于1947年发表了《不如意的公共汽车》。但是这两本书都不大成功,于是斯坦贝克就把注意力转到写作电影剧本和戏剧方面去了。
其后,他在1951年发表了《伊甸园以东》。他自认为这是他一生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伊甸园以东》是一部长篇小说,写的是在加州开拓新生活的两家人在美国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
在五十年代,斯坦贝克继续写作。但是,评论家们认为他这一时期的大多数作品都不是上乘之作,有些人甚至说斯坦贝克大概已经开始从作家生涯的顶峰走下坡路了。
然而在1961年,斯坦贝克却随着《我们不满的冬天》的发表而东山再起。在这部小说里,他描述了一个出身于新英格兰世家的男子如何由于为安全问题提心吊胆而背弃了他的理想主义。这本书博得许多评论家的好评,尤其给瑞典文学院的评选委员们留下深刻的印像。正是这些评选委员在1962年给斯坦贝克颁发了闻名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金。
同年,斯坦贝克发表了《同查利旅行》,描写了他和爱犬在美国的游历。这是迄今对美国最生动的描述之一。
1966年初,斯坦贝克作为纽约报纸《新闻日报》的战地记者前往南越。
斯坦贝克返回美国后,继续在家中写作。但是,在1968年5月,他的身体开始垮下来。1968年12月21日,他因心脏病发作逝世,终年六十六岁。

编辑推荐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发表于一九三九年。这部作品描写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反映了惊心动魄的社会斗争的图景。小说饱含美国农民的血泪、愤慨和斗争,可以说是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也是美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名著。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The Grapes of Wrath

作者简介

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愤怒的葡萄》是他的代表作。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作家曾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一路流浪到加利福尼亚,沿途所见使他震惊不已,“五千户人家即将饿死,情势尖锐紧迫。“他以写实的笔触,在书中详尽透彻地展现了美国历史上那一段令人无法忘怀的特殊时期。作品一问世便引起当时各州权贵阶层的恐慌,许多州禁止小说发行,甚至有一本名为《快乐的葡萄》的小说出版以示针锋相对。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愤怒的葡萄》的巨大影响,时至今日,它仍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图书封面


 愤怒的葡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上世纪三十年代,一场经济大萧条席卷美国,中部各州的无数农民破产,逃荒,俄克拉荷马的一家农民大家庭还不出银行的贷款,土地被银行收走,又听信了传单,变卖了家什,换了一辆旧货车,一家十几口,挤在货车上,日夜兼程,去加利福尼亚找活路,年迈体弱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死在半路上。他们吃尽辛苦,到了加州,却受农场主的盘剥,辛苦一天还换不到一天的伙食钱,幸亏联邦政府免费提供的营地给了他们一个能落脚的地方。这家人家虽也有年轻人经不住这样看来没有希望的煎熬,偷偷溜走另去谋出路,然大多数人在母亲和大哥乔德的带领下,抱成一团,和许多同他们命运相似的人们团结一致,绝不动摇,坚持谋生。有个做过牧师的凯西,通过自身的经历而觉悟,和乔德一起带领大家和被资本家雇佣的警察艰苦斗争。凯西被警察打死,而打死警察的乔德受母亲的鼓励而逃走。“愤怒的葡萄”这本书就是这样,既写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让人心惊肉跳的场面,也写出了农民如何向工人阶级转化的过程。今天读来,仍感到极有意义。
  •     有芒果街上的小屋的装帧颜色,我抱着葵色的暖意期待来读。胡仲持的译本带了较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情绪,我只能尽力屏蔽译者有意无意地渲染点。背景音乐随机播放的一句被拿来当标题吧,懒得去想了。一路看下来觉得一般,情节是有真实感觉也够惨烈逼迫下隐隐的力量,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些的话跟一本革命册子没什么区别,“美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大量农民被迫转为受雇佣的工人”,一部资本主义发家史的小片段。最后一节把注意集在罗撒香身上时,闻到了一个年轻母亲的味道,急需依托,急需在拯救中被拯救的。甚至能想象出她神秘的微笑。在困厄的时代下这个和别人一样困厄甚至内心比别人更困厄的孤单的年轻的妈妈,完成了一生中再不能比这次更大的转变。
  •     其实看这个名字真不知道到底讲的什么,尤其还是看得手机小说,看了20%以后才搞明白这是讲30年代美国农民的事儿,不觉掉了很多兴趣,但是看了大半以后,我却被这个故事给吸引了,想想都觉得不大现实,我这个少女小说都看不进去的人居然被这个充满着饥饿,劳动和痛苦的故事给吸引了。我这人有个毛病,看了人家的小说看见个书名就觉得好,就想拿来看看。本来最近根本没把这个《愤怒的葡萄》提到阅读日程上面来,但是斯蒂芬金这个家伙着实的表扬了斯坦培克这位老人了很久,反正也是闲时的阅读,看看也无妨,但是看完了却平添了很多感慨。看着这群被迫背井离乡的农民,不觉让人想起了中国现在的农民。什么菜贱伤农,什么倒奶事件,总觉得身为农民,辛辛苦苦劳动,却总是得不到社会的回报。其实看到最后,约德的妹妹给老人吃奶的时候,我总觉得还没结尾一样,就这么结尾了么?其实这结局看似开放其实早已注定了其必定以悲剧收场,除非约德能真正参透牧师那一番话,带动大家反抗压迫。不过在金钱面前,人总是自私的,就想妈妈说的那句话,最慷慨的永远是穷人。看完葡萄,想想其实没怎么涉及葡萄的内容,它只不过是约德他们这群社会底层的人的代称。每次看完小说总有很多感慨,可是提起笔又不知道写什么,慢慢来吧,一点点写,时间久了就能有秩序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家人的逃难记,压抑虽有母亲一个正能量的支撑,可是不断有人死去逃走丢失,悲剧接连不断,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机器的进入不仅带来了文明也带来了灾难,妹妹最后神秘的微笑引人反思
  •     人奶
  •     看完之后蛮多感慨的,心头堵得慌,就觉得难过。我要夸一下胡仲持的翻译,简直太棒了,信达雅一个都不缺,文字准确又有力量。冲着这个翻译我就想给十颗星!
  •     美国梦的破灭与重塑。
  •     叙事拖沓
  •     感叹当时农民的艰辛,资本家的狡猾。外国文学总能够给当政者许多警示。书末的结局比较抽象。
  •     怪州政府不好,白宫该换人了,虽然眼里有一股越来越大的火,但也就是火而已,怎么样才能燎原才是正经事。。。不过配合美国历史看,这本小说提供了丰满的细节,类似的还有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土生子等等。。。
  •     从未恐惧未来,只是遗憾逝去
  •     凌晨在素万那普机场候机看完 看着行人倦色匆匆 奢侈店灯火通明 像一张大口
  •     2016-05-01 7.4
  •     字字皆血泪,句句牵心肠。
  •     一家人勤恳的生活?好久前读的
  •     美国版《活着》
  •     意识形态略重,一般般。
  •     只要恐惧能变成愤怒,那就永远不会泄气
  •     为什么
  •     很久之前读过的一本小说、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农民破产举家逃难,作者亲历所以很富有批判性,但是不折不扣是一本经典,超级稀饭
  •     读的电子版,所以不知道谁译的,凯西译成凯绥,汤姆的小名是汤美的版本。甚至有可能是胡仲持的缩写后的普及本。语言非常流利,完全没有翻译腔,同时也没有尴尬的中国土语,没有那样过度本土化。内容上,原作语风不像前沿那么愤世嫉俗,卖不出价格的葡萄、橘子、土豆就烧掉卖掉,在地里烂掉,倒进河里冲走,这不是阶级斗争,只是经济原理。母亲的形象真是坚强伟大,三次抄起武器保护家人,还被自己吓着了。还有跟死去的奶奶在车后坐了一整晚,只为了一家人能度过沙漠。精神方面,(前)牧师的感想, 人类的灵魂属于一个大的整体。(可是依然彼此争斗。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考研政治后遗症。)
  •     善良的愚民的悲剧
  •     想吃
  •     图书馆借的
  •     生活的希望是最伟大的
  •     喜欢那个文化背景
  •     太惨了。看似很平淡的叙述,却讲出了震人心魄的故事。
  •     生的绝望与倔强,让人敬畏。
  •     人压迫人还好说:你可以选择留下来,也可以选择离开。人吃人就很恐怖了: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这辈子看不到希望,下辈子也休想翻身。
  •     结尾不错,仅此而已。
  •     读的略缩版 看了开头的原书 就挺一般的感觉……
  •     看这部小说总会想起老一辈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大饥荒,但不同的是,疯狂的葡萄在讲普通人如何在坚强中走过那段日子,在困难也是生活,也热爱生命,也期待,更像是平民的日记,多年之后再看,不记得多艰难,只记得过么不易的经过。
  •     剥削者利用被剥削者的贫困和忍让将剥削的本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因为有钱 所以希望更有钱 而人们在恫吓之下只得对奋起反抗的少数人加以漠视和背叛 聚则成 散则弱 那些站出来抗争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但如果只是自己一味蛮干 终将只是飞蛾扑火
  •     实在太忙,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在从瑞士回比利时的途中,有八个小时空闲,终于读完。好书!28.03.2017
  •     “愤怒像葡萄一样在他们心头生长成熟,等待着收获时期的到来。”
  •     完美得像钻石一样的小说,元气沛然,充塞天地,闪耀神光。越到后面越有力道,最后一部分跪着看完。
  •     看了一大半,到了加州之后的情节看不进去..
  •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极少数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每个人都做了应该做的,农场主和警察看似可恨,也是形势所逼,大家都是可怜人,这一点跟《金瓶梅》是一样的。不过,这里遇到了一些好人。结合当下中国,产业正在升级,曾经工厂里的农民工不正像约德一家人吗?所以一定要向远看,不断学习。
  •     结局很6,意味深长。“妈”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     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能明白命运何其艰难,但好的是他们纯良。
  •     人权的不存,法律的无效,书中的种种对现实的反应让人为之深思,不免联想菲菲。
  •     上学时,政治老师讲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说资本家把牛奶倒掉也不会给人民——所以葡萄愤怒,唉。
  •     被抛上六六公路上逃荒者的旧车 跟着约德家飘零 一路向西 一路盼望 可到了加州 日子更坏 老者死得其所 绝不生离 但年轻人却只能向前 “回乡能过活吗?” “不能。可至少能饿死在熟悉的乡亲们中间,不会饿死在那些恨我们的人中间。” “一个人要是肯苦干,也没有办法?”
  •     这书让人有一种看名著缩写本的感觉。虽然描述的现实很凄惨,但是都一带而过,没有细节,所以读者感受也不深。人物都面目模糊。
  •     笔法枯燥乏味 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     读来痛苦的故事,这里的美国似乎和我们所知道的是两个国度,两个星球。翻译不够好
  •     一定要听Audible上Dylan Baker朗读的英文原版的有声书!悠长的、带着尘土气息的Oklahoma口音。。。
  •     这么好的书,怎么没人再版一个?
  •     果然“贫穷”也是分阶级的。
  •     用冷静的笔调描述一路急转直下的境况,和余华《活着》有诸多可以共鸣之处,不一样的时代背景和空间背景,一样的物质匮乏,绝境之下体现出的人的最原始的精神,逆来顺受,勇敢无畏,长存希望,仁爱之心,把逆境之下的人生,活成人类发展的史诗。那些嗜血的资本权贵,历史会以另一种方式来给予他们以惩戒。作品中的核心人物母亲,用强大的精神和勇气带领一家人在灾难中生存,刚产子的女儿在极度痛苦之下,汲取母亲的无畏精神和仁爱之心,用乳汁哺育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母性,得到传承和延续,在无尽黑夜里熠熠闪光。
  •     愤怒的何止葡萄
  •     本以为是今年的简答题的 结果出我意料又考了莎翁的王子复仇记 话说回来 这本书记录了西进路上Joad一家以及oklahoman人被驱逐,影射了大萧条。明白了,不管社会形态是资是社,老百姓都要从苦日子过起…本书作者也挺有意思的…这本书当时在美国也是一本禁书哈哈 因为政治不正确嘛…
  •     虽然我对作者写作时“立场观”持保留态度,但我还是被深深感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