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魔种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32743865
作者:[英]奈保尔
页数:280页

章节摘录

  1 卖玫瑰花的人  这种生活很多年前就已开始,在柏林。另一个世界。他借住在妹妹萨洛妮那里。这是他离开非洲后的全新生活,再不必担惊受怕,几首像个观光客似的,无忧无虑,心满意足。当然,这种新生活早晚会结束,有一天萨洛姬妮对他说:“你已经住了六个月了。我没法儿再为你申请签证延期了。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你恐怕不能再待这儿了。现实就是这样。你没法儿跟它对着干。你得考虑换换环境了。有没有想过去哪儿?想过做点什么吗?”  威利说:“我知道签证的事。我一直在考虑呢。?  萨洛姬妮说:“我知道你所谓的’考虑‘是怎么回事。无非是置之不理罢了。”  威利说:“我不知道能做点什么。我也不知道能去那儿。”  “你从来就没觉得自己能做点什么。你也从来不明白男人得为自己打天下。”  “你说得对。”  “别这样和我说话。压迫阶级才这么想。他们只要自己坐稳,就以为天下继续太平了。”  威利说:“你这样牵强附会,帮不了我什么忙。你很清楚我的意思。我觉得以前总受命运的播弄。在印度那会儿,我又能做什么呢?一九五七、一九五八年在英国那会儿,我又能做什么呢?在非洲又能做什么呢?”

内容概要

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英籍印度裔作家。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8岁赴牛津大学求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定居英国。曾任BBC“加勒比之声”栏目主持人3年。游走世界各地写作多年,批判发展中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语多辛辣诙谐。主要作包括《灵异推拿师》(约翰·卢埃林·里斯纪念奖),《米格尔大街》(萨莫塞特·毛姆奖),《黑暗之地》,《印度:一个伤痕累累的文明》,《自由国度》(1971年布克奖),《河湾》,《半生》,《魔种》等。1990年获英国皇室封爵;1993年,成为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首位获奖者,该奖旨在表彰“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2001年,因“作品中兼具犀利的叙述与正直的洞察,迫使我们正视那些被压抑的历史的存在”,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编辑推荐

  《魔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然而,现实更像是一出离奇的荒诞剧,他处处碰壁,理想的泡沫次第幻灭。当他终于从时空的怪圈中突围,回到出生地伦敦时,等待他的,究竟是精神的彻底虚无,还是某种绝处逢生的救赎呢?

作者简介

《魔种》是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英籍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的封笔之作。一部简洁而灼热的小说,关于身份认同、理想主义以及它们塑造或毁灭我们的能力。主人公威利半生漂泊于世界各地,从非洲到德国再到印度,最后回到英国。他在各种革命抵抗组织的台前幕后穿梭,希望能藉此接近解放全人类的真谛。然而,现实更像是一出离奇的荒诞剧,他处处碰壁,理想的泡沫次第幻灭。当他终于从时空的怪圈中突围,回到出生地伦敦时,等待他的,究竟是精神的彻底虚无,还是某种绝处逢生的救赎呢?

图书封面


 魔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书中最让人难忘的是幻灭感,理想主义的幻灭感。译者的后记说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是从小说的叙事视角说的,故事从柏林展开,在伦敦结束,整个作品是从主人公威利的角度展开的,关于思想活动的叙事特别多,相比之下,故事不是那么紧张、好看,就是在这冷冷的叙事下,威利参加印度革命期间的几个故事显得特别恐怖——比如杀死摩托车手拉贾,比如威利杀死的另外一个农村富农,革命从来都是血淋淋的,和理想主义相去甚远。书中关于印度的革命,让我总是想到中国曾经的革命,革命——看起来有时候很像传销——佛家也曾经说过,民众是可以欺骗的,但是不能被劝说、说服。这部书中关于革命的思考特别深刻,至于方法——或许那个名叫马科斯的黑人外交官的策略是正确的,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生一个白皮肤的孙子,最终他成功了。告别革命,告别理想主义,这让我想到萧瀚,“污点国父”的提法是有思想的。谁说过,爱你的敌人——用包容去改变,正如佛家的普度。理想主义最后的归宿是乌托邦,而这个世界甚至世界的每一个局部从来都不是完美的。魔法的种子应该是怀抱这希望,用最大的耐心和宽容去改变、去培养,如果一代不行,就两代、三代人,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恐怕不成。所以作者在最后说,“不应该抱有理想的世界观,那是一切灾祸的原因。解决也由此发端。”
  •     只看到三分之一,但是我已经被里面的世界所蛊惑了:这是怎样的世界?为了心中的理想,甘愿抛弃一切。对于思想的力量,我一直不怀疑。也因为如此,我无法让自己踏入某一种思想的领域--那里过于深沉,我怕自己承受不了。我愿意远远地看着它们。我不知道最后结局是如何的,但是对这本书的评价,结局和主人翁的自我审视是最关键的吧。
  •     比起十九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黑塞的《在轮下》,我还是更喜欢二十世纪的奈保尔的《魔种》。可以清楚地看见文学的进步。十九世纪的时候似乎因为浪漫主义在作祟,作家们总是喜欢找个僻静的地方一呆就是几年,不与城市做什么交流,满心恬静地种草散布,觉得这样的生活完美无缺,对自己那受到伤害的心灵是种美好的治疗。可惜我怎么都觉得这样的避世是一种矫情。这种眼不见为净的想法,实在是让我非常无语。灾难就是灾难,不因为你看得见看不见就有任何改变。我始终觉得,文学或者说哲学,是在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人类是什么,而世界又是什么。虽然这样的命题,的确对作家是个考验。《魔种》里面的世界,荒凉得几乎让人感到绝望。从一个文明的世界换到另一个原生态的国家,失去了空调,交通工具,用强制的心情逼迫自己去适应,逼迫自己拥有不存在的希望。世界换了一个模样。根本无法想像的巨大差距盘桓在所谓的文明世界与不文明的世界之间,难以逾越。即使自己的期待小得如同一颗无辜的种子,也始终抵抗不过现实的暴风骤雨。参与了革命又怎么样呢,甚至连革命的阵营都搞得错了位。也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每天只是在失望的泥潭里反复沉沦,不知自己的未来通向何方。明明是同样的世界,为什么又是凭什么就要有如此大的差别。威利知道自己躲在安全的地方不是正确的选择,听从了妹妹萨洛姬塔的建议,前去印度参加革命。从伦敦到印度,不但是环境上有距离,在心理上也有距离。他逼迫自己相信革命的希望,逼迫自己容忍生活的不堪与无聊,逼迫自己参加那些仅仅是看起来有效果的作战。而其实,那些参加作战的人们,所拥有的根本不是革命的精神,而是自私自利,革命动机仅仅是对抗无聊的生活。他的容忍和坚持越发像一个笑话。在不断涌现的背叛和敌意里,在不断变换的失望与希望的折线图上。所认识的领导们也都是华而不实的上司,算不得任何力量。炫耀、命令和自私似乎已经描摹了整个革命的画卷。最后威利也与“爱因斯坦”一起到警察局自首,带来了长时间的监禁。而她的妹妹继承了父亲的静修所,与过去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极端。当他终于在妹妹和朋友的帮助下出狱时,他依然发现自己的面前无路可走。呆在朋友家,看到朋友与他的妻子无可逆转的处境,似乎看到了自己悲哀的未来一样绝望。找到了一个看似不错的工作,并且对建筑感了兴趣,可结果仍旧是自己的年龄已经成为枷锁,让他无法再成为自己所想像的样子逆风飞翔。所以到底还是最后一句话。“不应该抱有理想的世界观,那是一切灾祸的原因。”其实又回到了原始的问题上。我们到底该对世界做怎样的想法,真的不抱任何希望就可以吗?主角反复碎碎念般的思考各种可能性,结果发现每一种都是新的绝望,都是新的危机。虽然这些危机并不会像原子弹爆炸般的剧烈,可仍然存在在那里占着内心碍眼的底盘,让人透不出气的压抑。先是信仰危机,然后信任危机,人权危机,财政危机,婚姻危机……把世界搞得危机四伏,扑朔迷离。即使融合了多种文化也依然解决不了那些巨大的危机,于是值得继续沉浸在失望的泥沼里,无法自拔。文字能带来的也只能是那么多。作者的悲观可以透过文字清晰地传达过来,虽然他自己也未必知道答案在什么地方,但写出来的话,一定会有更多人去想吧,这就是文字最大的力量了。魔法的种子。不是藏着苍天大树,而是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作者也许想说,我这本书本身就是一颗种子,我这一生就是一颗种子,我已经把我能做到的都写了进去,现在请你们离开我,成为一颗具备魔法的种子吧。带着那无限的可能性,去继续作者永远未完成的路途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喜欢。
  •     奈保尔的后半生
  •     大师的经典之作!高中后看的第一次,近来闲时重翻。
  •     奈保爾!!!
  •     太熟悉奈保尔了吧。 在书的结尾很有意思“不该抱有理想的世界观。灾祸正是由此产生。解决也是由此发端。但是我不能把这些写给萨洛姬尼”因为妹妹还没有向现实屈服,虽然她已经遇到了现实中不如意的事。看过的流浪汉小说大都如此,看似是一本小说,但书中明显会被分成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看似又有一些关联,但也不算大,这本太明显了。 前半部分,威利进入了曾经离开的家乡,仅仅因为看了甘地传,以为在丛林里的游击战才能够拯救印度人民,也能让自己的人生不白白度过,但是在丛林里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空虚,只有孔雀的诉说才能让人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后半部分,威利又回到了伦敦,其中遇到了一位地产商,才让自己知道原来自己从来没有家,那么,应该如何安放自己呢。还有,心灵瑜伽只是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把心放空,让时间在周遭溜走,自欺
  •     每次惊心动魄地说有某种改变,没过一会儿又厌倦了,什么都没改变。 真实啊真实!
  •     中学的时候和友人在咖啡馆遇到的漂书就带了回来,以前一直没看懂也没再看下去。今年的十一去stu本想在火车上解闷的,怎料第一章劈头盖脸的就把我近些年来的疑惑给解答了。然后节奏越来越慢。和1984有像到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觉得。可能是因为政治题材小说吧,然后你会愈发地对印度感兴趣。总之,recommended~
  •     憎恶压迫者,但更惧怕被压迫者
  •     个人修养不够,对于那段历史没有什么了解,所以这本书没有什么很深刻的体会,甚至说几乎没看懂……
  •     真的需要耐心
  •     奈保尔总归不及拉什迪的才华
  •     主题很直白:激情支撑的人生可能只是个空虚的罩子,要对激情有所保留。
  •     感觉怪怪的,看完就卖,我的书摊。http://shop.kongfz.com/181215/
  •     《半生》的另外半生
  •     不该抱有理想的世界观。灾祸正是由此产生。解决也是由此发端。
  •     现实破灭理想,挣扎改变和无奈放弃。
  •     理想主义的破败
  •     能看到奈保尔的悲哀
  •     意外的越读越顺
  •     很好的书
  •     有些段落妙不可言,但绝大多数都……总之睡着了非常多次
  •     “理想主义的幻灭”
  •     读的时候完全把《浮生》忘了= =
  •     混乱
  •     读的早,连剧情都忘了。
  •     封面图案略夸张了点 黑爷爷牵白孙子只怕已为经典
  •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游击队式的地下革命真是太无聊了,放过我吧。
  •     fo的作者……总之他的所有书我都会找来看的
  •     种植可能性就是强奸可能性
  •     理想主义塑造了我们的生活,也给了我们毁灭般的结局。这样的一生挺不错。
  •     去北京的火车上,威利从柏林到了印度,在北京时威利从丛林到了监狱,回魔都的火车上,威利回到伦敦。虽然是主角,威利更像是旁观者,看着从殖民地走出来的同胞,看着闹革命的游击队员,看着事业情感双重危机的英国中产。
  •     感觉作者对人心理的把握十分细腻且精准
  •     奈保尔似乎是想把自己想说的东西一股脑地塞进去,于是总是借人物之口来讨论,使得整部小说显得空洞乏味。
  •     一旦我开始理解现实世界,我的乐观精神就从我心里溜走了。
  •     2011-69
  •     不该有理想的世界观。灾祸正是由此产生。解决也有次发端。但是我不能把这些写给萨洛姬妮。 ——不理想的理想的世界观。
  •     奈保尔最后两部小说(不出意外的话),为前后衔接的同一个故事。表面仿佛“流浪汉小说”,内里则是找寻个体身份的灵魂奥德赛。但是否有所谓“个体身份”这种东西存在呢?恐怕只有山寨货:非洲的葡萄牙混血儿模仿金发碧眼的白肤公民的生活;印度的宾馆金玉其表败絮其中,主人公拎起的电话是没声音的,电梯修到离地面几英寸所以需要你高抬贵腿才能走进去的,甚至连革命都抄袭自列宁、托洛茨基和毛泽东。那么,作为“底本”供别人模仿的西方文明是否就是原创的呢?那就更不是了:牛津剑桥的学术传统承自古希腊罗马,莎士比亚则“借取故事,借取背景,从不直接运用自己和周围人士的亲身事件”。大家就这么抄来抄去,而有人还真把抄来的东西当成是原创的(并睥睨别人的模仿)。奈保尔用一句金句表达了主人公的困境:“我这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哪儿都不是家
  •     《魔种》是《浮生》的续作......没看过《浮生》。。非洲印度柏林,威利的经历丰富啊,但也感觉很心酸,没有根,多余人。小说里也有不少对历史和现实政治的评价。总体不错,但有时候真的想睡觉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顆魔種,只有極少數人的種子開出了花,但大多數人的種子永遠不會發芽.
  •     不是奈保尔的一流作品,个人以为不如《浮生》。写游击队的部分还不错,后面写伦敦生活就不太好了。翻译也远逊浮生。
  •     诺贝尔奖水分真大,可惜这不是西瓜,可惜这不是柚子。
  •     这盖棺之作实在是太乏味了。。。
  •     某种程度上主人公的际遇正是我当下精神状态的写照,于是,於我心有戚戚焉。在灵魂的热望和生存的空虚之间,我们只能努力的做自己
  •     读完了才知道是《半生》的续作,如果先读《半生》,可能会更有感觉。
  •     罗杰的回忆一章不错
  •     前面是主角离开英国参加到印度人民闹革命的运动中,后面看得不知所云,偶尔出现的毛XX和林X的名字感觉好穿越啊..
  •     逻辑没跟上,河湾我看懂了,这本看的云里雾里
  •     有关理想有关革命,最后几章匆匆扫了一眼……(中图)
  •     有奈保尔的味,但没有当初《米格尔街》带给我的惊艳。。。
  •     过去是如此可怕;过去必须被消灭被抹去。但过去仍然是那么完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