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508040882
作者:罗赞诺夫
页数:172页

书籍目录

中译本前言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

作者简介

本书是杰出的俄国思想家罗赞诺夫对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大兄弟》中的关键一章“宗教大法官”的解读。
《卡拉码佐犬兄弟》是一部规模宏大而有社会哲理内容的小说。作品的思想十分复杂,作家的创作意图也很深远。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在这部作品中对自己的一生探索做个总结,想要在书中探讨他认为人生与社会最重大的 “全宇宙的问题:有没有上帝?有没有灵魂不死?”探讨善与恶、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探讨“怎样按照新方式改造全人类”。一八六九年他在一封信中明确写道:“将贯穿令书的主要问题——它使我自觉不自觉地苦恼了一辈子——足上帝的存在问题。”他要把自己的信仰和怀疑通过艺术形象统统表现出来,让世人来评说。
而这些问题,最集中地体现在“宗教大法官”这一章里。
与其他解说小同的是,正如刘小枫在其中译本前言里指出的,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陀思妥耶大斯基和柏拉图在精神方式上的相似之处,即,他们都献身于一种纯粹的观念,以及他们的作品所面对的重大主题的相似性,比如:“罪犯”的法律问题,哲学与爱欲问题……等等。根本问题是:在启蒙的现代之后,人类面临的将会是什么样的“终末论”审判!?
中译本前言
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图书封面


 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 12:24)1作为俄罗斯文化史上"白银时代"最著名的代表思想家之一,20世纪初俄罗斯"新宗教意识"(或新基督教)的创始人,罗赞诺夫无疑是一个独特的、个性极强的思想家。而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法官”》也不同于同时代的时的思想家别尔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或者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这种将陀氏思想条分缕析归纳的大部头专著,而是通过细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论宗教大法官”一个重要章节,进而来诠释陀氏的整个思想,可谓非哲人不能为。 作者认为《论宗教大法官》可以看做是一部独立作品,并且完全可视作是陀氏《卡拉马佐夫兄弟》乃至所有作品的核心。(p4)借用马克思评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话来说, 《宗教大法官的传说》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的真正伟大秘密之所在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圣经”. 近代俄罗斯是苦难深重的,饱经苦难的大地孕育出了一批典型的俄国知识分子。十九世纪后期与二十世纪前期思想界出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索洛维约夫、托尔斯泰、别尔嘉耶夫、罗赞诺夫、洛斯基这一批思想家们都面临着社会精神危机,追问信仰的合理性。在所有这些人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早的发问者----他一生都被这一问题所折磨,直至濒临疯狂。 在基督教思想传统中,他将这一问题提升到最极端最尖锐的程度。如果基督教是以最后的天国、最终的和谐来补偿人间的恶与苦难的话,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要问的是:为什么人要付出这样的代价?付出这样的代价又是否值得?罗赞诺夫认为,“在这个《传说》里,正是这个恶以无可比拟的伟大力量被表达出来了。”(p63)“无论美的世界有多么吸引人,还有某种比它更吸引人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心灵的堕落,生活的奇怪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深刻地淹没了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和谐的音符。人类几千年的命运就发生在这个不和谐的各种形式中,而任何其他人的视线都没有如陀氏般如此深刻地指向这种不和谐的原因。”(P29)陀氏作品的病态基调以及不和谐的形式结构之中恰恰蕴含着其对于世界上的苦难的深刻思考与追问,“对他来说主要的和决定一切的是:人的痛苦及其与生命的一般意义的联系”。(p36)他带着全部兴趣关注恶,这恶隐藏在历史地产生的生活的一般建制之中;他对企图通过个别的改变而改善什么东西的一切希望的厌恶和蔑视就由此而来,他对进步党派和西方派的敌视就由此而来。由于只观察一般的东西,他便从现实直接过渡到思想中的极限,他在这里找到的第一个东西,就是这样一个愿望,即借助理性建立人类生活的如此完善的大厦,以便它能给人以安慰,结束历史,根除痛苦。(p36)而“历史的根本之恶就在于其中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不正确的关系”。对这个思想的批判贯穿着他的所有作品,但这个批判第一次而且是最详细的表述在《地下室手记》里----那位“地下室人”是个走进自己深处的人,他痛恨生活,恶毒地批判理性的乌托邦分子的思想,其依据是对人类本性的精确知识,他从对自己和历史的孤独和长期的观察中获得了这个知识:就自己的完整性来说,人是非理性的存在物;所以对人的彻底解释是理性所无法达到的,它也无法实现对人的需求的满足。无论思想的工作是多么的顽强,它永远也不能覆盖整个现实,它将适合虚假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人。在人身上隐藏着创造的行为,正是这个行为把生命带给他,也给他带来痛苦和喜悦。2对最终理想的可能性的批判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应该完成的任务的前一半。展示了人的本性的非理性,因此也是终极目的的虚幻性之后,他出来保卫的不是人的个性的相对价值,而是绝对价值,——保卫每个给定的个体的绝对价值,它永远也不能仅仅成为手段,无论为了什么目的。-------两大中心问题:终极目的的虚幻性、个性的绝对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系列宗教思想都与此有关。“在其对人的本性的公正分析的结果和斗争任务所需要的东西之间出现了巧合,这个巧合是出色的和幸福的。前者在展示了人的本质的非理性之后,揭示了其中神秘的东西的存在,这个神秘的东西无疑在创造的行为自身里向他显现过。这一点与如下的必要性完全一致----即必须把人看作是比我们关于他所想的无比高尚的东西,看作是宗教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东西。在承认了人的神秘的来源和神秘的本性之后,我们在他身上发现的完全是另外的东西:他具有自己的造物主的反光,其身上有上帝的面孔,它不会暗淡,也不会服从任何东西,但却是珍贵的和应该受保护的。”因此,只有在宗教里才能显现人的个性的意义。在法律中,个性只是功能,是约定的义务都针对它的那个必要的中心,是财产的归属性等等,个性的意义在这里没有被显现出来;在政治经济学里个性完全消失:这里只有劳动力,针对劳动力来说,人是完全不需要的附属物,仅仅具有相对性。宗教给这个相对性,及动摇和犹豫都设置了界限:每个活生生的个性都是绝对的,是上帝的形象,是不可侵犯的。3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人类心灵天才的分析家在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向我们展示了新生命从行将死去的旧生命里的再生。根据无法解释和神秘的规律,整个自然界都将获得这样的再生;如果死不发生,那么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用来作为自己最后一部作品的题词,在这里可以找到自己的解释:“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粒来。”(《约翰福音》 12:24)(p61)“堕落,死亡,瓦解——这只是新的﹑更好的生命的保证。我们就应该这样看待历史;在看待我们周围生命中的瓦解因素时,我们应该习惯于这个观点:只有这个观点才能拯救我们于绝望之中,当对任何信仰而言仿佛已经出现了终结时,只有这个观点才能给人以最坚定的信仰。只有它才符合现实的和强大的力量(这些力量支配时间的流程),而不是我们理性的微弱地闪烁的光,也不是我们的恐惧和忧虑,我们正是用这些东西填充历史,但根本不是在支配历史。”-----“大法官”所宣布的人的本性与历史进程的“真相”就被完全颠倒了过来。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大法官”的传说》中表现了对人的弱点的深刻意识和对历史上宗教的深深迷惑的话,那么,罗赞诺夫在他对这一传说的解释中则重新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宗教的价值并让自己的心安息在耶稣基督所启示的真理之中。 “真理﹑善和自由是主要的和永久的理想,人的本性在其主要的因素中——理性﹑情感和意志,就指向对这些理想的实现。在这些理想和人的原初组织构造之间有一种一致性,由于这个一致性人的本性不可遏止地追求这些理想。因为这些理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被认为是愚蠢的,那么人的本性在其原初基础中也应该被认为是善良的和美好的。”( p149)号召所有的人在爱里紧密结合,让人自由地效仿最好的东西,它以自己的全部意义最深刻地符合人的原初本性,透过千年的罪恶重新唤起人的本性,这罪恶用沉重的和可恨的桎梏压迫者人的本性。(p150) 4伊凡•卡拉马佐夫是以个性的名义否定了永恒生命与最后审判,而“大法官”则是借所谓人类的本性来抹杀自由的追求。的确,自由与其说是上帝交给人类的一件轻松的礼物,而不如说是一项沉重的使命。所以,“大法官”断言:只有少数选民会乐意接受自由,而大多数人会弃之如敝履。“我们修正了你的事业,把它建立在奇迹、秘密和权威之上。人们也很喜欢,因为他们又像羊群一样被人带领着,从他们的心上终于卸下了如此可怕的、给他们带来了众多痛苦的恩赐。”《大法官的传说》实际上是对人性的弱点及其表现的讽刺性寓言性描述:人类要么拱手交出自己的自由,要么滥用了自己的自由。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前一种情形是中世纪天主教所一手导演的。中世纪天主教没有接受耶稣基督所启示的真理,而接受了魔鬼的诱惑,依靠奇迹、秘密、权威来进行统治。后一种景象则是近代以来反宗教运动的成果。但这样概括的两幅图景也许并不是人类历史实践的全部事实。所以,罗赞诺夫要接着说:“在看见自己时代的堕落和卑鄙并使愤怒成为合法的之后:谁能诽谤整个人类历史,谁能否定在自己的整体上这个历史是神圣的和高尚的显现,如果不是显现人的智慧(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那么也是显现对真理的无私的渴望和实现某种真理的无力的愿望?”在肯定了历史整体上的神圣性和高尚性之后,罗赞诺夫进而肯定人本性原初的纯洁性,“真理,善和自由是主要的永久的理想,人的本性在其主要因素中——理性、情感和意志,就指向这些理想的实现。”在认知方面,真理是在先的,谎言是在后的;“讳言的来源在历史里,真理的来源则在人身上。”在情感方面,“善是人的情感迷恋的第一个东西,恶则总是次要的和来自外部的东西。”在意志方面,人倾向于自由,而真正的自由就是人的意志与人所追求的伟大理想处于一致之中,而决不是任意妄为。如果这些理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被认为是愚蠢的,那么人的本性在其原初基础中也应该被认为是善良的和美好的。对本性的坚持和理想的追求是否过于艰辛与沉重呢?不是,耶稣基督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30)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对尘世一切的放弃呢?也不是,耶稣基督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至此,“大法官”所宣布的人的本性与历史进程的“真相”就被完全颠倒了过来。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大法官”的传说》中表现了对人的弱点的深刻意识和对历史上宗教的深深迷惑的话,那么,罗赞诺夫在他对这一传说的解释中则重新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宗教的价值并让自己的心安息在耶稣基督所启示的真理之中。5故事还没有完。罗赞诺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站在一起,反抗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在人的意识里,下面这两个东西哪一个在先——是谎言在真理之前,还是真理在谎言之前?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它的解决还将为整个人的本性问题的必然解决奠定基础。我们在这里不能动摇:谎言自身是某种次要的东西,它是对真理的破坏,明显的是,在被破坏之前,真理应该先存在。这样,真理是原生的,一开始就产生了的东西;谎言则是带来的,后来出现的东西。谎言的来源在历史里,真理的来源则在人身上。”正如卡尔•洛维特在《从黑格尔到尼采》中所揭示的:历史理性最终是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罗赞诺夫则反其道而行之,捍卫个人的价值。如此一来,罗赞诺夫的这段看似惊人的话就不难理解了:“在这个意义上,即在对待我们的历史生活的态度方面,传说是最具毒性的一滴毒液,它终于从我们已经走了两个世纪的精神发展阶段中流了出来,分离了出来。”(p169)当代的“宗教大法官”就是启蒙知识分子们,他们不再像苏格拉底般站在被告席上,而是成为了人类的立法者与“监护者”。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表达的正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要批判的。人性中的弱点以惊人的方式表现在这个《传说》里。而阿廖沙,这个“庞大的腐烂着的生命种子里的一个小萌芽的真正化身”,则仿佛是被恶的强大的宣传,被“荒漠里聪明的、死亡的和破坏的魂灵”的坦白给伤害和压垮了。他惊慌失措,找不到生命的支柱;然而,“他却在我们所无法认识的、神秘的生命之美里找到了这个反对恶的魂灵的支柱 现在完全是孤独一人,只有自己的弱点,自己的罪,在自己的心灵上还有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克服这个黑暗,帮助这个光明——这就是人在自己人间旅途中所能做的一切,是他应该做的一切,以便安慰自己惊慌的良心,这良心如此地沉重,如此地病态,它已经无法再忍受自己的痛苦了。清楚地认识,这光明是从哪里来,这黑暗是从哪里来,这最能用希望巩固人,因为他并不是注定要永远成为光明与黑暗争斗的场所。”
  •     之前,我一直认为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经过长时间独立思索得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无论这些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站在怎样角度的都不重要,这世上原本也没有哪一种观念是绝对正确的);失去信仰的人的灵魂是孤独的,心灵是痛苦的;而没有信仰的人则根本没有灵魂,只是一具具“行尸走肉”。读完《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我忽然觉得自己醒悟了,或者说是应该醒悟了。或许,没有信仰的人才是幸福的,没有信仰的人的灵魂不会孤独,因为他们是一大群人,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世纪;没有信仰的人的心灵也不会痛苦,因为一切可能引起痛苦的问题在他们那里都不再是问题。没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失去信仰的人是幸运的,不再信仰的人是该恭喜的,执迷不悟仍然保持信仰的人才是不幸的。我一直以来的自以为是是可笑的,因为心灵经常觉得痛苦的正是我自己。“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以为上帝之所以笑是因为生活中本就不缺少痛苦的人类还在自找苦吃。其实我也不能说是忽然醒悟了,这问题我以前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只是我一直不愿承认它的存在,一直不愿妥协罢。我不应该高估自己,更不应该低估别人。愿意思考的人与不愿思考的人本质上或许真的没有什么不同。反而,思考的人往往不能摆脱俯视不思考的人的心态;思考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折磨自己的心灵,不断地忍受着思考带来的痛苦的煎熬,这种自虐性未尝不是一种心理变态。我对宗教没有什么兴趣,对基督教的了解只是皮毛,打小儿接受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让我很难对唯心的思想产生好感。但没有好感并不意味着排斥,“虚怀若谷”的包容心我还是有的。我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还包括本书作者罗赞诺夫)对基督教(东正教)的坚定的信仰以及对信仰的力量的肯定,但他们对信仰丧失的忧虑让我觉得悲观。我还是很矛盾,时而悲观时而乐观,时而觉得人应该有信仰,时而又觉得有没有信仰或许并不重要。“真理、善和自由是主要的和永久的理想……因为这些理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被认为是愚蠢的,那么人的本性在其原初基础中也应该被认为是善良的和美好的。”我个人相信人性本善,用有现代感的话讲,是遗传基因直接决定了人的本性,后天因素起间接作用。我觉得真正善良的人大都就是安于平凡生活的人,但是即便生活多么普通平淡,那颗有爱的心却不会变。爱身边的人,爱大自然,爱小动物,爱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这世界上真正的好人确实不多,人在遇到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时大都心冷似铁;然而也总是有一些人的心像豆腐一样柔软易碎,或许早已碎成豆腐渣,还仍然把自己碎裂的心一块块地掏出来献给别人。(这句是在模仿乔瑜的小说《大生活》中的一句)这世界就是如此架构的,像金字塔那样,他们才是站在人类世界的顶峰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讲,在遇到与自己的利益无关的事情时,大多数人可以说还是好人。
  •     从开始总觉得作者在有意或无意地复杂化,试图把陀套进自己的理论中去。看了一半,终于发现了他的解释就是以无法辩驳的宗教说教让人无从下手,可惜愚钝的我最恶心那种“神说”什么就是什么的陈词滥调。卫道士罗赞诺夫在殚精竭虑试图应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质疑时显得力不从心,只能给出一些模棱两可十分牵强的解释,这些解释根本无需陀思妥耶夫斯基再多费口舌,重读原著就会发现这本书中所极力维护的宗教说辞是多么苍白无力。的确很失望,不过还是希望在这本书里能看懂点什么。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复活了!是的,复活了,耶稣复活了。可是,他早就在神职人员面前死了,至少是不希望他复活。为什么呢?神说有了光。影子就出现了。
  •     若天主教是对基督教罗曼人的理解,新教是对基督教日耳曼人式的理解,东正教是对基督教斯拉夫人的理解,那么“爱国会”等一定是对基督教汉族式理解了。。。
  •     激情澎湃,出自一位真正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
  •     白眼翻上天。麻烦起个小标题吧,唠唠叨叨一堆,一百页开始真正切题了,各种摘抄引用,真是比我还会省事。
  •     不知道是不是对宗教了解too少。总觉得有不靠谱的赶脚。一个半小时在等试验做的时候读完的w
  •     “《传说》自身——是人的这个痛苦的哭泣,因为他失去了贞洁,被上帝遗弃,他突然明白了,现在完全是孤独一人,只有自己的弱点,自己的罪,在自己的心灵上还有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克服这个黑暗,帮助这个光明——这就是人在自己人间旅途中所能做的一切,以便安慰自己惊慌的良心,这良心如此的沉重,如此的病态,它已经无法再忍受自己的痛苦了。”看看这段还不知道这本书有多么出色么,罗赞诺夫站出来,回答了老陀一生遗留下来的问题。
  •     解释的文字也可以写的这么激荡心灵,对陀氏思想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     像一个为经典注疏的古典学家,罗赞诺夫也以煮字的功夫对《宗教大法官》进行着极为翔实的“注疏”——但他不能令我满意。全然斯拉夫做派,把陀氏的思想揉进正教与天主教、新教的优越性对比中,把伊万对恶的质问、对生命的饥渴统统归结于原罪及其被逐渐消解的可能性中——对于所有“君子风度的受难者”来说,短的是清洁,长的是罪性,没有救赎,峻拒和谐。打动我的并不是罗赞诺夫的思考,毋宁说是他和所有相承一脉俄罗斯文气的思想家的严肃性:对严肃问题的严肃思考。
  •     我还不懂
  •     不能更好了。
  •     真心是对陀氏思想比较系统的阐述,而且理解各种戳我心脏呀。
  •     之前,我一直认为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经过长时间独立思索得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无论这些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站在怎样角度的都不重要,这世上原本也没有哪一种观念是绝对正确的);失去信仰的人的灵魂是孤独的,心灵是痛苦的;而没有信仰的人则根本没有灵魂,只是一具具“行尸走肉”。读完《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我忽然觉得自己醒悟了,或者说是应该醒悟了。或许,没有信仰的人才是幸福的,没有信仰的人的灵魂不会孤独,因为他们是一大群人,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世纪;没有信仰的人的心灵也不会痛苦,因为一切可能引起痛苦的问题在他们那里都不再是问题。没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失去信仰的人是幸运的,不再信仰的人是该恭喜的,执迷不悟仍然保持信仰的人才是不幸的。我一直以来的自以为是是可笑的,因为心灵经常觉得痛苦的正是我自己。“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以为上帝之所以笑是因为生活中本就不缺少痛苦的人类还在自找苦吃。其实我也不能说是忽然醒悟了,这问题我以前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只是我一直不愿承认它的存在,一直不愿妥协罢。我不应该高估自己,更不应该低估别人。愿意思考的人与不愿思考的人本质上或许真的没有什么不同。反而,思考的人往往不能摆脱俯视不思考的人的心态;思考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折磨自己的心灵,不断地忍受着思考带来的痛苦的煎熬,这种自虐性未尝不是一种心理变态。我对宗教没有什么兴趣,对基督教的了解只是皮毛,打小儿接受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让我很难对唯心的思想产生好感。但没有好感并不意味着排斥,“虚怀若谷”的包容心我还是有的。我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还包括本书作者罗赞诺夫)对基督教(东正教)的坚定的信仰以及对信仰的力量的肯定,但他们对信仰丧失的忧虑让我觉得悲观。我还是很矛盾,时而悲观时而乐观,时而觉得人应该有信仰,时而又觉得有没有信仰或许并不重要。“真理、善和自由是主要的和永久的理想……因为这些理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被认为是愚蠢的,那么人的本性在其原初基础中也应该被认为是善良的和美好的。”我个人相信人性本善,用有现代感的话讲,是遗传基因直接决定了人的本性,后天因素起间接作用。我觉得真正善良的人大都就是安于平凡生活的人,但是即便生活多么普通平淡,那颗有爱的心却不会变。爱身边的人,爱大自然,爱小动物,爱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这世界上真正的好人确实不多,人在遇到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时大都心冷似铁;然而也总是有一些人的心像豆腐一样柔软易碎,或许早已碎成豆腐渣,还仍然把自己碎裂的心一块块地掏出来献给别人。(这句是在模仿乔瑜的小说《大生活》中的一句)这世界就是如此架构的,像金字塔那样,他们才是站在人类世界的顶峰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讲,在遇到与自己的利益无关的事情时,大多数人可以说还是好人。研究、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著作目前就读到这里,暂告一段落吧。
  •     在图书馆拿到纸版,二读,感觉后半部分的反驳有点缺乏说服力
  •     仿佛重新回到伊万的躯壳里看世界,又自虐了一遍。刘小枫的序写得好奇怪哦,感觉和罗赞诺夫的文本不在同一个和声里……反正目前为止没有懂。
  •     真爱如此。
  •     好东东哇 比较深 建议看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再说
  •     也就第十章有些亮點吧。
  •     在基督与基督教之间,罗赞诺夫选择了基督教,无怪乎别尔嘉耶夫说他是“天才的市侩”。首先,这本书真是相当好看的,罗赞诺夫语言天赋极佳(也感谢译者),然而,他的许多观点实在令我不敢苟同。他认为让无辜的孩子承担苦难是可接受的,因为父辈会把他们的罪孽遗传给下一代,荒谬至极……此外,又以同情的名义站在那几百万选择面包的人之侧,而抛弃了选择真理的少数人,这就是别氏所说的“市侩”、“婆娘气”吧,他身上缺乏有光辉的东西。书开头部分对果戈理和屠格涅夫的评价我认为是非常精辟的,总地说来,罗赞诺夫大概是判断力尚佳而逻辑性不足吧。
  •     “宗教大法官”的传说“是最具毒性的一滴毒液,它终于从我们已经走了两个世纪的精神发展阶段中流了出来,分离了出来。巨大的悲伤、巨大的绝望,我们还要补充说,在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基础的否定里的伟大感,这一切我们不但从来都没有体验到,而且我们也不会体验到......”
  •     俄罗斯的良心
  •     读下来比较失望,罗赞若夫无法使我从宗教大法官的巨大绝望之中解救出来。他着重于被他证明的永远指向理、善和自由的理性、情感和意志,以那么一种天真的姿态,一反之前分析宗教大法官对人类的巨大的热爱和巨大的轻蔑时的洞彻。之后的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以及其民族的分析更是不知所谓,直白的说,读最后十页的时候差点睡着4次…… 关于翻译,有多拗口我就不吐槽了,豆瓣上居然还有人说翻译的好的,囧。 刘小枫的序看上去很神奇,但仔细一读让人不但怀疑他没有读过这本书,还怀疑他没有读过或者好多年没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了。
  •     罗赞诺夫大作,喜欢老陀,喜欢俄罗斯文化、宗教哲学的不能错过
  •     罗赞诺夫著,张百春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也算是名著名译了。 “有三个伟大的、神秘的行为,它们是宗教直观中的支点……这就是堕落的行为:它解释的是,什么存在;还有救赎的行为:它在人所是的东西里巩固人;最后是为善和恶而进行的永恒的报应行为,是真理彻底胜利的行为:这行为把人引向未来。”
  •     读得我恍惚不安啊...这书,读一遍基本是不可能读懂的...
  •     ……………………………………
  •     当然了,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是不能错过这本书的。
  •     毕竟图样,到底该如何领会啊?
  •     深入理解老陀必备
  •     “克服这个黑暗,帮助这个光明——这就是人在自己人间旅途中所能做的一切,是他应该做的一切,一遍安慰自己惊慌的良心。”书很好,译得也很好,就是小枫叔的序言不及义莫名其妙。
  •     前半段很好看
  •     太赞了。
  •     我看完了,但是我几乎完全没看透~~(滚去准备论文)
  •     关于伊凡的迷题
  •     薄薄一本书,读了好几个月,几度精分。很多地方还是觉得说服力很不够啊,又拗口,尽管你描绘的图景让人感动得掉泪。也许正如你说的,宗教情感的天赋的获得可能比其他所有天赋的获得都难。
  •     翻译的不顺畅,很大程度上大概因为原文行文风格,但有些地方本可以更顺畅。
  •     耶稣的祷告和陀笔下的一吻,来自于一个力量。结局收于东正教有一些到最后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微妙的奇怪..作者果然真爱,激动溢于言表,罗曼和日耳曼那段很赞。
  •     激情洋溢之作
  •     如果死不发生,那么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粒来。(约翰福音12:24) 死亡,瓦解,堕落,成为新的,更好的生命的保证。(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P63) 新生命便从即将死去的旧生命里再生!德米特里的新人,新生命的觉醒,在地底下唱起了赞歌。 献祭成为必须,需要自愿被献!牺牲成全了爱
  •     注:后半部分读得比较潦草。
  •     有真知灼见,但是这里没有包含罗赞诺夫真正天才的主题
  •     我只是随便读读的
  •     经典解读 对于了解陀氏又多了一些资料
  •     是否接受无辜孩子的眼泪,是陀之《宗教大法官》中关于信仰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基督信仰或虚无主义。加缪《鼠疫》拒绝接受无辜孩子的眼泪,他和伊万一样,思想必然堕入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无法超越虚无主义的。罗赞诺夫认为罪恶来自遗传,这句话不能按照人之常情来理解,而必须在十字架上理解。因为人类始祖一人犯罪,罪就入了这世界。照样,因为基督一次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着生命。根本上讲,世上没有无辜的人。离开基督的十字架,洛扎诺夫的“遗传说”,就是荒唐可笑的。
  •     遣词造句气势十足,可以掩盖分析立论上的不足。将普遍性与罗曼人/天主教会、个体性独特性与日耳曼人/新教联系,还有许多可阐发的余地。
  •     我并不能完全懂作者的旨意。然而今天读道德经上一句话: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我好像对它理解多了一些。
  •     个人觉得最能展现陀氏写作缺点的就是《卡拉马佐夫兄弟》,太罗嗦。这段宗教大法官,看不明白,啰唆死了
  •     哲学的东西我不懂,尽管结合了文学,我仍是一片茫然
  •     这是一本充满感情,十分严肃的著作,受陀氏原著基调的影响还显出了忧郁。罗赞诺夫追溯「大法官」中陀氏思想的根源,又寻找圣经和历史与现实的依据。作者在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关于孩子的那部分,关于对人本性的理解,同大法官的辩证法不一样。作者还区分了罗曼族和日耳曼民族的特征。
  •     这倒真是人类文明的永恒悖论,为了这几千万几亿的 羔羊,我们以你的名义站在他的一边,为了给予羔羊面包而剥夺他们的自由,然后我们将为了这么做而下地狱,只有你能审判我们,只要你能只要你敢。
  •     候机室里一下子就看了1/3,从来没有这么有效率过~上海期间重读了一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后,在候机室里再次看这本书时,有一种奇妙的违和感,一时间找不到感觉,几十页过后终于又跟上思路了。最后的几页,突然转入了一种奇怪的语境——罗曼人的基督教如何如何,日耳曼人的基督教如何如何,而我们斯拉夫人则二者皆非却又可二者兼备blablabla,完全是不着边际的抒发情怀,与宗教大法官全没什么关系。。。
  •     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是对自己完美的剖白,但这个时候却是困惑的,怀疑自己的卑劣,不相信整个人类如此。
  •     契约关系中,人是附属品,可以被尊重,也可以被藐视,重要的是契约本身体系。而宗教里,每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是绝对的。文笔很好,不过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分析还是停留在梳理情节层面,内容上浅了些而且受时代所限,将种族因素归因太大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文本本来可以伸展开来的空间也被局限了。而且论述上多决定论色彩,讲真是失望的。
  •     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     "你们没有听说过一位疯子的故事吗?他在天光亮的早上,点起一盏灯笼,跑到市场上去,不停地大叫着:'我要找上帝!我要找上帝!" "上帝到哪去了!"他叫道,"让我来告诉你们。我们已经把他杀死了--是你们和我,把他杀死了。我们大家都是谋杀他的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太痛苦,审视整个人类的灵魂深渊。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与俄国作家相比起来,欧洲的作家更像花花公子.你必须有所信,才能有所依靠,才能交付。可你要信什么?这世间真有所谓彼岸的至善吗?如果实现善要使用恶的手段,那这算是善吗?不用恶的手段如何铲除恶?连耶稣自己都说,我带来的不是和平,是战争。这是一个悖论。可我还是相信来人世间走一遭,若发现人生并非虚无那我就拥有了结果,若发现人生的真相是一无所有,那我就拥有过程,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     翻译不错,很顺畅
  •     可问题来了,论评的究竟是作者意图还是时代背景。
  •     文学解读该怎么写?本书前半部分是文学史,后半部分是对宗教大法官传奇的注解,虽然翻译亦能感到文笔优美。但总觉得没说出什么新东西,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