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青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模范青年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1
ISBN:9787511009081
作者:阿乙
页数:107页

赘肉的惩罚

几天前那个注定记忆犹新的下午,我花了几个小时,读完了阿乙的《模范青年》。中途跟一起租住的哥们聊了一会,但没有涉及这本书,大概一直在谈电影,海阔天空说各种事。之前他看着随书一并寄来的单子流露出的鄙夷更多过惊讶。我发现自己已经很不习惯他的有些自大,但也无心反驳。他有过阿乙老师的赠书,那本《鸟看见了我》,愉快地写着赠xx老师,并签上艾国柱这个对于读者或许还有待扩散的名字。我想,也许他觉得前者不如后者好也未可知。不过最有可能的是,它们都不怎么理想。这个答案我认为也最接近作者的想法。谦虚与狂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多数时候却很难区分开来。我曾经说看小说很奢侈,说这话时更多的是想到自己。也无需推己及人,因为看书不是一件应该强迫的事,虽然我自己的阅读在旁人看来多少有些自虐倾向。尽管这样,我也不是来者不拒饥不择食,起码是文从字顺,有故事的书。你知道,在偌大的书山文海里,就是这个曾经最基本的要求,也已经变成一个相当高的门槛。你可以用这把斧子砍掉绝大部分的垃圾书。有时候觉得买书是一瞬间的决定。阿乙这本书就是这样。他们这些写小说的,包括曹寇,绝少装x,有时候你读着感觉像是小学生刚开始学写作文,很具体,文字没有多大的跳跃性,多叙述,绝少抒情,这样的好处是首先就堵死了感情泛滥的后路,有事儿说事儿。把故事写得惊天地泣鬼神,那才叫本事。文字蘸着故事或浓或淡的墨汁发散开来,来影响读者。但阿乙老师这本小说显然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他足够克制,却没有成功。所以我说,这部小说对阿乙个人的意义会更多一些。其实我觉得什么这部中篇小说,根本算不上故事,笔至末尾,都给人有做作的怀疑,似乎在刻意追求小说的故事性,而且行文的感情也在变得复杂暧昧,这其实读完小说,再想想书名,两相对照,就很明了,有说不出的忧伤,但混杂了看来必不可少的讥诮。这对于一个聪明的小说家,实质是很危险,也不是那么明智的选择。或许,连这种选择也是阿乙不自觉的行为。文字方面,是亦正亦邪的那种,平实下可以随时随地爆发种种危险。这种文字比翻译过来的小说要好读得多,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能看到作者模仿的痕迹,觉得阿乙他还在生成之中,但看得出来,他在向大师看齐。我想到那哥们曾对我说起,阿乙读过很多外国书。这几天在读美国作家罗恩.拉什的《赤焰燃烧》,是曹寇推荐的短篇小说,还记得那晚读第一篇《艰难时世》的激动,第二天,把整个故事又跟我哥说了一遍,当然,再次满足一下自己的激动情绪。这个作家脑袋中装的故事,太不可思议了,按照他谦虚的说法,那是美国南方阿巴拉契亚山民的“杰作”。但这种兴奋也不是一直有增无减,回家,林肯分子,信仰美洲豹,就觉得来说相对普通。除了多数是无疾而终的故事,小说字里行间还氤氲着浓郁的压抑情绪,寒气逼人,好像匍匐在冰上,想要逃走,却又蛊惑于那种黑暗的美丽中。兴许,你也会喜欢这些书。2012-7-12

出走的命运图景

  知道阿乙这个名字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但真正开始读他的文字是从去年的冬天开始。当时读的是他写的非虚构作品《模仿青年》,当时的感觉是陷入一片惊惶,仿佛心里的一根弦被挑动,开始命运的持续共振。      我的惊惶和共振,就是那个始终没法走出县城的青年的命运,他的挣扎、无奈、病痛,都让我无法从容地再看一遍。好几次我都带着庆幸,最终,我走出了乡村,也并没有落入县城窠臼,被日复一日的琐碎掩埋。可是这庆幸又没有持续多久,即使在这个精彩纷呈、变幻万千的城市,这些图景与我又何干?没有人为此给出答案,似乎也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      阿乙就是用故事去描划出这样的命运图景,然后在一边看着那个缠绕终生的命题:出走?我们能出走到哪里去?是啊,我们能逃脱得了这个周围的一切么?这一切包括:琐碎、无聊、孤独、不公、悲哀……一泡尿,就可以将这些东西揉在一起,然后被人命名为:命运。 (小刀周逺)

残酷

阿乙的小说陆陆续续度过几本,从最初的<鸟,看见我了>到现在的这本,他总能把人之将死的衰老,残酷,悲哀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内心抗拒但又无法不直视.脆弱如我,有种看恐怖片想闭眼的冲动但又很好奇接下去会说什么,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看完了.....模范青年,受困于条条框框最终没有选择自己的梦想,到头来,会后悔吧......

父辈发起的战争

曾经在其他的地方看过阿乙的短篇,因觉得与阿乙有奇异的共鸣,故特意记下了名字以便日后找个机会阅读他的作品。这是我读阿乙的第一本书。整部书的故事分为两个部分,即我的出逃,与周琪源的等待。估计读者很早就看出来,整个故事几乎没什么人物,他们大致能粗略地分成三类——我、上层者、同辈或无关者。“我”是主人公与周琪源,他们是同一命运体的两面;而上层者则包括长辈、上司与世俗制度;同辈或无关者指的则是其他人物。阿乙在书中不只一次暗示自己与周琪源的关系其实是硬币的两面,甚至在一些地方直接借主人公之口说了出来。两个怀抱出逃欲念的人,想要逃出烦琐无聊的小镇,奔向更辽阔的自由;这不仅仅是梦想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的故事。而是更深沉的,一个关于欲念的问题。出逃的欲念是先于理想的,他们知道他们要离开这里,而出逃方式其实只是一个后续动作。这个方式不约而同地都是写作,这当然有作者的原因,没有比一个写作人更适合去写写作人的了。而他们出逃的障碍无疑就是上层者。来自上层者的压力促使他们无法成就自身的理想,它们是世俗观念与制度的化身,他们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即使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几乎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将面临这样的问题——该将父亲置于怎样的位置(下文我都将上层者称为父亲),他对自己又有多少的控制权力。不放弃些什么就无法得到,这是等价交换的原理。故事中的我勇于去冲破父权,追寻自由。尽管在前面我们能看到,他和周琪源有一样的苦恼,一样的痛苦,而且他的突破也并非是全然的勇敢,而是一种“别管那么多干了再说”的情绪。当两个人都被父权压得无法透气的时候,一个选择抛下一切直至没有退路,一个选择等待时机。两种价值观:当我们面对内心的欲念时,该是从规则开始玩起,还是破釜沉舟呢?这个世界正因为通行的不是等价交换原理,故正如文中提到,有些人是失败的,即使他们试图抛下一切去突破小镇的囚禁。无力感都是有来源的,我们并不总是鼓励主人公的做法,即使我们表面上是赞同的——终有一天你也会这样对待你的儿子,而你的儿子也会这样对待你的孙子——因为这就是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本质在于父亲与我是处于两个时代,两种地位的差异;这种本质就在于父亲浪费了时间,而我没有。父亲用一生去验证的人生真理,如果在下一代里被验证是荒谬地、无聊地、腐朽地,那父亲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呢?即使有,那也是要减半的。基本上,父亲(上层者)会以世俗观念、规章制度、爱的名义去教授你生存之道。然而人是要进步的,如果我们相信历史是进步的,那人的观念则必须是进步的。进步意味着舍弃,舍弃一些人,告诉他们世界已经远离他们了,不受他们掌控了,而是留给下一辈人去开发创造。这就是时代残酷的地方。回到文中,上一辈人的价值观是安全的价值观,他们追求稳定,追求完满的家庭与不出风头;而这一辈人当中,有一部人是不甘于平庸的,他们追求的是自由,是自我诉求与自我实现。他们需要一个自己的世界,而父亲需要的却是一个大家的世界。阿乙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不能说我知道,但我能说一些看法。他或许想告诉我们,事实在于你不做就什么都得不到,而你做了也可能什么得不到。事实在于这完全是一个概率问题,而不是一个有得有失的问题。阿乙或许想表达的只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态度,即斗争是持续的,硬币的两面都是要受苦的,问题是你的选择是什么。这没有什么答案。就像最后父亲知道周琪源的真心之后哭泣,也并非是周琪源的本意。周琪源从来都不需要谁向他惭悔,正因为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即跟着规则走总有出头天,即等待的等待,他认为这一切值得才去做。我想他没有在恨任何人,他只是有点遗憾,或许他能做点别的,做点不像周琪源会做的事,但谁知道呢?没有人能活第二遍。评分时我一直在懊恼,是三星还是四星。因为这本书里的我,其实有一半与现实中的我重叠了。但后来我还是打了三星。我觉得阿乙能写得更好,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后半段,但我觉得他不应该给读者如此之多的提示,也不该把前面写得如此苍白。我觉得他能写得更好,如果是阿乙的话,一定还能把故事写得更好。

你不是高更,我也不是

4.8万字的中篇,断断续续,用了整个下午方看完。看到将近尾声的某处,突然一颤,「毛姆」,脑海里冒出这两个字,全文看到一半的时候,还没有这个感觉,前半段基本是阿乙这小半辈子的回顾,后半段着力点则清晰地指向了周琪源,让我不免想起毛姆脍炙人口的<月亮与六便士>,同是第一人称叙述,同是罹患恶疾的倔犟男人,不过一个传世,一个悲戚。生命最后时刻的周琪源和害了麻风病依旧疯狂作画的高更,在精神上,何其相似。壮志未酬,是对周琪源短暂多舛的一生最简总结。有人说,模范青年,我和周琪源分别是两个标准下的模范青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模范青年,则需读者自己判断。我不同意这种解读,我认为本书主角只有一个,即周琪源,他是一个模范青年,也是一个模范悲剧。起初作者写到周琪源交了"坏朋友"时,我以为是他自己选择了堕落,他的心死了,读下去才发现并非如此,原来这个坏朋友是他无法摆脱的病魔,是不可抗力。如果说,在周琪源炒股、升职、结婚生子的时候,他的理想真的曾奄奄一息过,那后来不期而至的病魔,既杀死了他,也救活了他。死的是身,活的是心。弥留之际的周琪源,眼神依然不灭,是出走的理想,是出走不成的愤怒,点燃着他的灵魂,他不服,他不甘。虽然周琪源的一生以悲剧告终,但他的心从未死过,数十年来,他忍受着极大的孤独,强大的内心和简单的愿望--出走,一直支撑着他。所以,我认为周琪源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模范青年,他的内心如出走成功的高更一样强大,只不过他的运气没有高更那么好罢了。

厌倦的小镇出走记

期望高而后失望 不喜欢 结构上觉得后面散掉了 自顾自地说周的生活是想说理想派和现实妥协派么。但“我”有种自以为是的了解和自大,很奇怪地激怒了我。而这老生常谈的调调和对比,实在让人厌倦。周的故事倒本可以更细腻地拓展,“我”的视角混杂其中让人生厌。

未读先评

所有毕业后的青年都在经历挣扎,创还是窝?这是个大大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本书,如《北京青年》一样,为我们做出了选择。有时候,舍弃也是获得重生的机会。第一次在豆瓣上写书评^_^,貌似写得有点傻···

走不出去的斯特里克兰德——阿乙《模范青年》读书笔记

走不出去的斯特里克兰德阿乙的《模范青年》,讲他的同学兼曾经的民警同事周琪源的故事。这个故事包括里面的人名、地名都是真实的。在他的随笔集《寡人》中,以《于连》为题写过回忆,可作对照。这是一个与顾长卫电影《立春》里的王彩玲命运相似的悲剧人物。这个三线厂矿人的后代,循规蹈矩、志存高远而又显得孤僻落寞,“跟我们管作‘生趣’或者‘男人娱乐’的东西绝缘”,躲在偏远小县城灰暗的机关杂物间里埋头研习英语、论文以及考研材料,“偷偷经营自己”(P23),虽曾发表过几二十篇论文并考上过研究生,却终为俗世和病痛所累,“壮志难酬、黄钟长弃”(P41),终究成不了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德。正是这样令人唏嘘的悲剧性,让阿乙的感叹——“人生寡淡,不过如此”(P26)、“他们认真地活,却是已站到死亡门槛”(P47)、“他做这一切,只为着出走”(P106)——有了振聋发聩的力道。(我通过知网查询,还能看到周琪源发表在吉林、福建、云南等地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的论文)相比之下,一直计划着从没有一滴柏油的洪一乡出发,去镇、去县、去市、去省城、去沿海、去直辖市、去首都、去纽约的阿乙,倒真凭着他辞掉公职的决绝勇气与四处打拼的毅力,一步步地走出了那个封闭的县城。《模范青年》,阿乙著,海豚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15.80元。推荐指数:★★★★。图片来源:豆瓣。

周骑源 是个让人心碎 纠结的人物

周骑源 是个让人心碎 纠结的人物,很努力,很认证的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壮志未酬,郁郁而终.............他所做的一切,只为出走......谁才是模范青年?.........................................................................................................................................................................

我是一个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徘徊的孩子

我是一个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徘徊的孩子一    一本小说,能让我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前后读两遍的本不多见。而且一本五万字的中篇小说,读完后回味无穷,觉得值得珍藏的更是不多。这就是阿乙2012年的新作《模范青年》,回味良久,产生共鸣,总觉得小说写出了我现下的处境——一个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徘徊的孩子,再想的多些,发现这其实是所有青年共同的处境。    《模范青年》结构简单,线条清晰,但文笔略有迟滞。书中写了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艾国柱,是出走的代表,大学毕业后,辞掉了分配地稳定工作,远走他乡,在郑州(省城)——上海(直辖市)——广州(沿海)——北京(首都)的轨迹上徘徊,成长为一个职业编辑;另一个是周琪源,是回归的代表,在分配的故乡小城公安系统勤奋克己,卧薪尝胆,与人为善,坚持考研,学习英语,发表数百篇报道,最终病死故乡。两条线索,对比效果明显,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是远走他乡追寻梦想(出走),还是勤奋克己坚守责任(回归)。其实作者本不必用这篇小说回答,作者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阿乙,原名艾国柱,就是书中的艾国柱的原型,他在书中几乎勾勒了自己的人生足迹。    正像书名《模范青年》所暗示的,作者是在讨论,自由放荡远走他乡追寻梦想的艾国柱和勤奋克己为责任而放弃梦想的周琪源,究竟谁是模范青年。作者在书中为我的人生设想了两种可能。     二    最近火了一把的电影《致青春》,其编剧李樯出生在河南安阳这个小城,与我同乡。他的成名作《孔雀》中,讲述了一个怀有跳伞梦的姐姐,渴望通过参军走出小城的梦想未能实现;而弟弟却阴差阳错的因为青春期的好奇被迫离家出走,当他再次回到家中时,却发现时过境迁,面目全非;于此相对,他们还有一个傻兄弟在家中安稳幸福的生活。    这其中不能说没有李樯自己的影子。李樯先通过参军作为文艺兵离开故乡,后不甘现状又考取中央戏剧学院学习,之后历经十年才于《孔雀》一举成名,这中间他两度辞掉安稳的工作,远走他乡,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徘徊。由于这种艰辛地出走的经历,李樯对故乡安阳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既不是热爱,也不是憎恨,这是一种介于爱与恨之间的感情,或者说是既含有爱也包含恨的复杂成分的感情。这从李樯接受采访时,为数不多的提到故乡时的极少言语中可以感觉到;而且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文字中极少提到故乡的是不多见的,文字工作者一般都把故乡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李樯只在剧本《孔雀》的序中有聊聊数语提到故乡安阳,这也可以证明上述推断。请原谅我对他的感情的妄加揣测。    《孔雀》中也有安阳的印记,姐姐的跳伞梦或许来源于滑校。安阳有一个日占时期使用的飞机场,现在是安阳国际航空运动学校,当地人多称其为滑校,其所谓航空运动既指滑翔跳伞。我小时候经常在校园中仰天观望花花绿绿的降落伞,有时候在教室中可以听到飞机低空飞行巨大的噪声。    李樯后来的作品《立春》中,也讲述了生活在小城中的几个从事文艺工作的青年渴望出走北京的故事。我看过电影后,曾经发问:怎么看待李樯走过的路,要试试吗?《孔雀》《立春》是每个小城人不可逃脱的宿命吗?    三    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徘徊,这是所有青年共同的处境。很多的小说都涉及到这方面。《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是出走的代表,在远方努力工作,学习数理化,追求进步与梦想;孙少安则是回归的代表,在家乡创业致富。路遥的另一部作品《人生》中的高加林机缘巧合出走县城,离开土地,又回到土地,诠释了在出走与回归之间的徘徊。    在《白鹿原》中鹿兆鹏、鹿兆海和白灵是出走的代表,他们或为革命理想,或为共产主义而出走。就连白孝文和鹿黑子也短暂的被迫出走县城,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他们都是在绝望之时被迫出走的。    在《长恨歌》中,阿二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只是因为阿二给人呆呆的感觉,是他的单纯,纯洁,纤尘不染。阿二就是这样呆呆的出走,去了那神往的上海,书中没有描写他到达上海后的情况,只留给人无限的想象。    巴金在“爱情三部曲”的第一部《雾》中描写了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周如水,他虽然已经离开故乡,但依旧徘徊在回归与出走之间。同样是巴老的作品“激流三部曲”中有了更多出走的人,先是觉慧的坚定出走,又是淑英为逃婚的被迫离家,最后是觉民和琴的在徘徊后的出走。书中的大哥觉新是回归者,他苦苦支撑那个颓颓欲倾的家,最后只是走向死亡。    这是文艺作品中的,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徘徊的人。    四    现实中有更多的人面临了出走与回归的选择。    巴金不仅在作品中这样表现,他的人生也是这样的。他离开家乡,到达上海,都又赴法勤工俭学,才开创了自己的作家之路。鲁迅的外出求学,赴日弃医从文,是极富挑战的,他代表了他那一代留学生的出走。毛泽东的离开湖南那个山村,先到长沙,又赴北京,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但他首先面对的是对父亲挑战。    在古代,韩信的忍辱出走,成就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在现代出走的人更多,这是中国城市化浪潮的必然。《中国在梁庄》的作者梁鸿通过考学走出河南南阳一个小村庄,定居北京从事教育工作。就连我爷爷的出走,也决定了我可以在城市接受教育直至现在;在七十年代,离开土地外出,到达离家二十余华里,却很多人从未去过的安阳县城,这也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    我有两个远房表叔,一个在远方上的大学,毕业后分配,想尽办法回到安阳,后下岗失业,现在勤勤恳恳从事一份工作,养家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另一个在安阳上的大学,他毕业时学校已不分配,远走他乡,十多年来游走于广州、中山、嘉兴,最近定居上海,买房,结婚,生子。    这是现实中的人,他们已经做出自己的选择,而我是一个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徘徊的孩子。    五    我即将大学毕业,面临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始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我需要选择在哪里工作,这可能会影响到以后一生的情况。我不想完全接受那一种在故乡的稳定生活,又害怕有一天会厌倦在远方的漂泊,我又有些想逃离家中的琐碎,所以我是一个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徘徊的孩子。    人生是由一个个选择组成的,选择在构成了人生的无限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意味着要为自己的选择的可能后果负责。所以处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我显得慎重、徘徊、犹豫……我在读完《模范青年》后曾经发问:书中的周琪源的校园生活跟我一样,我们是拥有相同特质的人,但又有些不同,我身上又有些艾国柱的躁动,我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或许绝大多数人都介于他们两人之间吧。    我一直认为,在面对重要的选择的时候,听从内心的声音,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人可以预料未知的将来,在不能看到清晰的未来的时候,追随我心是不后悔的最好的保证。我清楚的知道我内心的需要,我不愿意走那条平淡无奇的道路,故乡的一切都已经太过熟悉,我称这是一种可以看到人生道路尽头的生活。梭罗希望每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的方式,而不要简单地因袭和模仿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生活方式。我内心还想逃离一种人情世故的琐碎,我曾经给自己留言说:为什么我这么不能接受最具生活气息的东西?世俗的娱乐,世俗的消费,世俗的交往,乃至轻松的幽默?真的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吗?一个笔友后来留言告诉我:感觉我总是心里向往着理想,注意,行动上却深入日常琐事,其实这根本不矛盾,关键是我很喜欢。我对他的说法,若有所悟。    我内心的选择倾向已经十分明确,但面对最终的结果却仍有犹豫,这大概是人类在面对将来,面对未知,面对不确定时所必然的心态。面对可能的终其一生的漂泊、无定、奔走、游荡……我不得不谨慎一些。    六    选择出走还是回归,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事情。爷爷从一开始就表明了反对态度,父亲则用不成功就会身败名裂的论断重磅出击。好在我用一年的时间融化了坚冰,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对峙。最终,爷爷同意了我出去尝试一下的说法,父亲恢复了一贯的沉默状态。无论当初的反对多么激烈,在我就要离开的这几天,家里开始准备一些东西,父亲开始询问一些具体情况。    我一直在思考出走的代价。阿乙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二00二年,我因为一个河南的电话离开家庭,我走得那么轻松,从来没想到父亲会连手也不伸出来拦一下,他只是像失势的狮王眼冒怒火,死死盯着地面。我就那样超越界线,从此无君无父,浪荡江湖。”这是作者对自己与父亲的冲突的描写,若干年前,毛泽东和巴金,包括李樯,离开家庭时一定也面对了相同的挑战。在书的28页作者用更大篇幅描写了全家的阻止,好在我已经把这种可能的冲突消于无形。    阿乙出走了,朋友中有两种评价,当面时大家的说法千篇一律,“佩服你的勇气”,但有一天他听到一种更真实的看法,“大家其实觉得你很傻”。阿乙曾这样总结自己“自由放荡,随波逐流,无君无父,受尽老天宠爱”,这其中既包括阿乙对自己出走的骄傲,也包含他对自己现下处境的思考,还有对父母的些许的愧疚吧。    阿乙这样描写他现下的生活状态:若干个城市/若干家单位/若干间租住房/若干任女朋友/始终保持在一万元左右的存款/毫无意义的累加/生之疲乏。我们无需评价阿乙是否成功,《瓦尔登湖》的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啊,不要用世俗的成功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吧。用世俗的眼光看,这样的一种出走的状态自然令人嘲讽;但在理想主义者的眼中,出走本身或许就是一种成功。    七    阿乙在《模范青年》中描写了两个不同的人生,但这未必是两个不同的人,这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众多可能中的两个可能。这两个可能是两个极致,代表了一个人众多可能性中的两端,大多数人可能是他们两者的综合,在两个极致之间,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徘徊。虽然一个人有众多的可能性,但一个人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只有一次机会,不能重来,选择了一条路就会错过另一条路上的风景。    书的第八节中写到:“我听到一些周琪源沉沦的消息,比如早已结婚、生子,后来还买了房。对多数人而言,这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对一名理想主义者来说,它意味着辎重。”书的结尾写到周琪源走了,但深思作者的深意,死掉的不是周琪源的肉身,而是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周琪源。具有理想的周琪源走了,让他丧失理想的是那些辎重和一切细小的责任。    出走,本身就意味着是一种挑战,这是一种对现有秩序的挑战。而后的一切生活都需要打破原来生活的常规,这是通常社会所不允许的。我那一个远走他乡的表叔,三十四岁才成家,结婚生子,这已经严重挑战了我们那个小城所能接受的极限。出走,如若不能衣锦还乡,在他们眼中便意味就是深深的失败。他们不知,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伙伴,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生命的另一种鼓点,遵循的是生活的另一种节拍。    八    去远方,过一种漂泊的生活,我只能使自己蹒跚的脚步愈加坚定。漂泊,无定,奔走,游荡,意味着我只能一人踽踽独行,在没有人陪的日子里,我只能愈加坚强。    去远方寻找梦想,是青年最美好的状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应该选择最精彩的道路,去演绎人生无尽的可能。放下担忧,去尝试,这是年轻唯一具有的时间资本。等度过迷茫的青春,再回看,当初的一切艰辛,其实都微不足道。    放下包袱,舍弃徘徊,用一首诗为自己送行,在未来,在远方,将与我相伴: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是新的中篇集?

请给个目录---------------------------------------

一代人的精神困境

表面上看,我是在逃离,逃离贫穷、落后,以及旧道德的束缚。其实我是在寻找,寻找精神上的故土,不然自己也不会在农村里痛苦迷惘,在大都市里也迷惘、痛苦。表面上看,周琪源也在试图逃离,逃离那些贫穷,落后以及道德的桎梏,实则还是在寻找,一个局外人穷尽一生在寻找身之本源,从小说里几次提到周琪源母亲的故乡即可窥见一斑。所有的逃离都是寻找!所有的寻找都是在求得精神上的安宁,只是偌大的中国,在前进途中,一路支离破碎,让所有的人无依无靠!阿乙写尽了一代人在中国经济大发展中,所产生的精神困境!

一个青年

兩周以前讀的,本想來個长长的感想。沒想到不知如何下筆,只有兩眼淚水和一聲長歎。我並不慨歎周琪源带有遗憾的走了,梦想不能完成。我只是为人能如此软弱和悲惨悲伤不已,也恐惧不已。青天白日下,一个迂回作战的模范青年被迫离开。凄惨到无以复加。就这样。

心向远方

阿乙的作品《模范青年》一本107页的薄薄的小说,花了2个小时左右时间看完。故事架构非常简单,讲述时下很多人讨论的关于逃离的故事,读完却沉思良久。同样生活在小县城的我,是否也想选择逃离呢?答案必须是肯定的。时下真的很奇怪,生活在乡村的人渴望大城市的繁华,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而大城市的人们,说自己喜欢乡村的宁静,平淡的生活,清新的空气。但是其实从内心来讲,如果让城市人天天生活在乡村,这生活肯定是他们无法忍受的。乡村的青年一个个接踵而去,到梦想中的大城市,留下来的人慢慢的野心被困死在乡村,认命的过完一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艾国柱最后对周琪源的父亲说:“他做这一切,只为着出走。”周琪源与艾国柱是一对“隐形”的好友,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二人皆明白对方所想。艾国柱是实践者,因着一句“你过来,马上上班。”便放下公安局稳定的工作远赴郑州,开始去往大城市的奋斗史。周琪源也是实践者,只是他一直固守家庭来践行。他撰写论文,自考拿到南昌大学法律本科文聘,考中过研究生,最终在家庭与出走之间,他选择了家庭。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两种选择没有对与错,也没有那种更好之分。只是大多数留下的人们不免心生羡慕,总在自己心中无限遐想出走后的人生。其实很多人都说,事在人为,有想法的人不如去做。但是, 人内心的惰性甚是可怕,仿佛一个巨大的黑色漩涡,将人的精力尽数吸走,只留下呆呆面对电视的一句躯壳。每个大学刚毕业,被父母夺命追踪电话催着回答家的人,都雄心壮志信心满满。想着暂时深居家中,先做着父母安排的职业,心中想着考研,想着有一日找到更好的工作,想着攒点钱去大城市闯荡。可是,安逸的生活慢慢的磨去了所有人的这些想法。我的一个远房表妹,曾在要去偏远乡镇做特岗教师的时候到我家来聊天,她豪言壮语的表示,想考研,要考公务员,想出去发展。我默默听着,不时鼓励几句。一年以后,再也不见她提及此事,只怕此豪言如棒球一般,被现实击飞,现实拿到本垒打。其实生活在小县城也好,生活在大城市也好。物质与精神层次的差别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只是小县城的问题不在于落后,而在于小而封闭。一个人生活范围太小,眼界过于狭窄,生活波澜不惊,很容易对细枝末节斤斤计较,开始在无聊的攀比中寻找安慰,人心也慢慢的变得浮躁而狭隘了。这可能是这里生活的最大的问题,人们热衷于追寻虚无的成就感,讨论他人的生活,炫耀自己的生活。其实,冷暖自知,他人过的如何也许只有自己知道。不需要过多的羡慕,要去闯世界就去,喜欢安逸就留下,只是不要停止心灵的摸索。生活在小县城其实并不是失败的代表,不必那样极端。现代信息网络发达,生活在小地方,不要将自己的心也禁锢于此便好。

出走是一种救赎。

对于鸟来说,落地即是毁灭。不同的鸟有不用的毛色,唯一的共通点是飞翔才是出路,飞翔需要勇气与耕耘。最后,我还是哭了。悄无声息的,悲痛的泪。

这一生呼吸困难

这是我首次读阿乙,语言风格和心理描写独到。他把我们内心狭隘、易妒的一面刻画出来,但也捕捉到我们对于周琪源这种“模范青年”的钦佩与欣赏。周琪源患的病导致他呼吸不畅,我宁愿这是作者的一种隐喻。一辈子准备,一辈子想追。然而终生背负这包袱,最终郁郁而去。我不懂周琪源为何没有坚持出走,这可能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关,甚至整个乡县的传统观念和舆论环境都给这出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阻碍。回到作者本身,从乡县到郑州广州北京,甚至差一点实现去纽约的夙愿。一个无父无君潇洒自流的我,貌似也没有多少快乐,只是不断的在离开,远离了破败的家乡,却也并没有在都市丛林中找到些许归属感。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都没有获得世人所追求的幸福。但我想,活着本来不易。如若不直面内心的想法,不追求想要的人生,可能这一生都呼吸困难。

不适之地

作家阿乙有着很重的小城镇情结。在我看过的作品里,故事的背景都发生在南方的小镇。他笔下的南方不像很多作家写的那样,像个水灵的十六七岁的姑娘。阿乙的南方是个肥胖的,面目模糊的中年妇女,她脸上挂着无奈的表情,胸部干瘪,腹部隆起,毫无美感可言。可是他的南方小城让我感到真实,就像他的许多小说一样,每次我读着都觉得这些事情曾经发生过,或许在未来,相同的情节还会再次上演,就像《模范青年》。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无以数计的人像周琪源一样在准备着出逃,有不计其数的人背井离乡,像艾国柱一样反抗父辈的指令。小说的主角是周琪源与艾国柱(“我”,也是阿乙本人),两人有相同的梦想,却落了不同的结局:一个成功,另一个是悲剧式的惨败。周琪源像一只蛰伏在土里的蝉,还未破土就已遭遇寒冬。尽管《模范青年》不像阿乙惯写的那些犯罪故事,有着曲折的发展和意想不到的结局,我们还是可以从看似平铺直叙的小说中感受到阿乙一如既往的冷峻文风和故事的绝妙布局。他就像一个冷漠的观众,毫不留情地回忆过去,用嘲讽的口气剖析着自己。故事前半部的主角表面上是艾国柱,可是周琪源“像个雾中的影子”,出现在每一个事件中。周琪源就像是艾国柱想象的另一个艾国柱,当然也可以说,艾国柱是周琪源理想中的自己。而且,周琪源的病也是蓄谋已久的,小说里详尽地描写了周的鼻子及他儿时被误诊为鼻咽癌的经历,似乎是在暗示他日后的结局,他没有勇气违抗父亲的命令,逃离故乡,而是选择了在小镇老老实实地工作,结婚,生子。周琪源一生都想要离开那个地方,至死眼里还泛着出逃的渴望,模范青年最终变成了模范悲剧。不过这个故事最能触动我的,不是周琪源悲哀的一生,也不是那句“他做这一切,只为着出走”,而是艾国柱的出逃。他的出逃体现了阿乙每一部作品中都有的情怀,一种对死亡,对父辈,对故乡的无可奈何。在《模范青年》中,这种情怀算是达到了之前没有的高度。作者花费了很大的笔墨去描写小说里的人物衰弱,苍老,死亡的过程,并且在仅四万多字的故事里,就写了三场葬礼。周琪源病情在反复中不断恶化,他最终面目全非,变成一具“小的不能再小的尸身”。周水生成了迟暮的老人。在艾国柱奶奶的葬礼上,一家人站在山岗上送葬,艾看着躺在坟墓里的祖辈,站在身旁衰弱不堪的父辈,竟发出了“我们三代就像排着队去死亡”的感慨,而且还提出了自己死后,也要葬回岗上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艾国柱这个想要葬回岗上的愿望,体现着他对父辈和故乡的复杂情感。与父辈的矛盾是贯穿整部小说的线索,作者在小说中写到,他们这一代人,父亲像是残暴又仁慈的君主,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艾和周的父亲都为他们安排了警察的职位,并希望他们能在小城里安安稳稳度过一生。优秀的周琪源屈从父命,结局是在癌症中绝望地去世。艾国柱难以忘怀自己在出走之前的那次天津和南昌之行,不是因为那时大城市让他无所适从,而是他归来时看到了父亲控制不住的笑容和“慈悲又嘲讽”的眼神。他不顾一切地跑了,出逃是对父辈命令的顽抗。可是当他完成理想回到故乡寻找周琪源时,又是那么的惴惴不安。艾国柱说:“好累,以后将我葬回到岗上。”他年迈的父母满口答应,觉得儿子至少还没有完完全全地背弃故土。可是他们不知道,艾国柱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要背弃,他似乎是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去爱着故乡。他深知自己的故乡正在日益衰败破旧,变成一块不适之地。可他对此无能为力,只有选择出逃,去寻找新的精神家园。《模范青年》里的艾国柱从江西小城一路逃到北京,同阿乙很多作品中仓皇的年轻人一样。故土从此成了一块心病,会怀念,可是不会再回去。他们在离家的那一刹那把归属感也抛弃了,变成了被故乡放逐的尤利西斯,表面上目空一切,骨子里却极度自卑。阿乙写出了异乡人最隐秘的世界,他用一种静静的力量痛击了很多人的心脏。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比当今很多作家要显得深刻的原因。曾经看过一篇文学评论说他是中国的加缪,我觉得捧得太高反而不好。“我仍旧走在黑夜中,我仍珍惜这黑暗,即使黎明迟迟不来。”他在另一部作品中的这句话,或许是最好的评价。我第一次看阿乙写的小说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本封面蓝得可憎的《鸟,看见我了》,陪我走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我愿意去读他写的那些发生在肮脏南方小城里的故事,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他们的欲望活得比生命还要漫长。我曾居住在那个城市最苍老的角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逃离那块不适之地。每当长辈们问我今后是否想要回去时,我总是转过身回避着他们的目光,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在若干年前就已经把霍桑《红字》里的一句话铭刻于心了:“倘若世世代代都在同一处不再肥沃的土地上反复扎根,人性就会像将马铃薯种在这片土地上一样无法繁茂茁壮。”那只是一块不适之地。对不起,母亲。

阿乙的比喻(二)

后半部分重点是周琪源和他的父亲母亲。他像一条豺(chai)狗,毫无尊严、寡廉鲜耻,始终、默然地跟在人后头,等待你犯错,只要你出现哪怕一点衰竭,他便凑近慢条斯理地舔你还活着的尸身。以前就不怎么热闹,如今更寂寥,就像空掉的糖果盒放在橱柜上头,蒙了灰尘。我继续行走在北京的路上,越来越觉得世界光明,就像原有的光明还不够,往光明里又过滤出一层光明----美女胸部和腰部露出的皮肤、汽车漆过的车身、大楼的墙体甚至植物的叶面,都像冬阳照耀的白雪,放射出失真的光。我意识到有人正永远地行走在漆黑的下水道,黑得不能再黑。我再也感受不到内心的那种力了。我那蠢蠢欲动的柴油机早就锈迹斑斑、不堪运转。他们认真地活,却是已站到死亡门槛。不久会轮到我。我们三代就像排着队去死亡。棕黄的枪套像巨肾挂在腰外。不过每当有触目惊心的细节冒出来,他们便像无声的抽水机,悲不自胜。眼神直勾勾,脸就像火山到临前的地表,因为压抑不住愤怒而颤栗。他像呆鹅走回去,跟儿子说,事情不大。他们一时觉得世上欢乐都不像现在这么多。就像站在苦难尽头,看见无边无际的冰川被太阳照射,已经消融、远去。就像天上在下密密麻麻的光明的雨。我们是游得最快的精子,莫名其妙做了多年警察。随后车辆沿省道狂奔,在经过无数竹林、油菜花地和刷白漆的树木后,它像摩托艇,劈波斩浪,扎入海洋一样宽广的武汉。在那里,房子无限繁殖,没有边界,街道连着街道,公交车像蛆虫在巨大胎腹里蠕动。像虫子一样缓慢而坚决地啃书本,脸色越来越苍白。我曾在此挣扎五年,每见火车穿城便心如刀绞,而周琪源一直在等待。后来我想,周琪源其实有不少机会出离县城,但最终总是受困于亲情。当他顺利成为必须对上下辈负责的中年人,留给出走的其实只有一条路,便是来自上级的指令性调动----这意味着一荣俱荣,不像别的道路会带去牺牲和抛弃。他们都是伟大的演员。都在心如刀割地向对方提供假象。他被放疗和化疗弄得不成样子。只有眼神,时常充盈着对人们的仰视与渴望,那就像是一双悲伤的羊的眼睛,或者一双悲伤的被隔离者的眼睛,我没有资格和你们待在一起,我感到羞耻,而窗外鲜花开放如此之盛,孩童的笑声像银铃一样串来串去。楼下的声音像是从溶洞深处发出,在封闭型的建筑物内游来游去,偶尔有清晰的滴滴声从院外传来,到处是圣洁又可怖的气味。在中国,(强悍)这种品质和荷尔蒙无关,它仅只关系到活着。他们最终在上帝剥夺走大部分希望的情况下,依靠极小的条件最大程度地活着。最终我看完了周琪源和阿乙的一部分人生故事。唏嘘不已。模范青年,他俩都做到了,只是轨迹不一样。我总是想,一个人自己的命运自己一直都是看不清的,只有到最后再回顾的时候,才可能知道,哪里是曲折,哪里是幸福。当时发生的事,自我的鉴定总是容易被亲人、朋友及周围的人所影响,又怎么能认为是好是坏呢。最终还是阿乙对周琪源父亲周水生说的那句话:“他做这一切,只为着出走。”

失败人生

第一次写书评。我喜欢很阿乙,我几乎看过他所有已出版的作品。我也从小县城里出来,经过了在城市里短暂的适应后,我几乎是跟时常联系的每一个人都讲了,也许只有落叶归根那一天才会回去。在阿乙最新的书《模范青年》里描述了两个以不同方式试图努力离开那个逼仄压抑的地方——小乡镇。一个成功了,一个差不多也成功了。这书的前半部分几乎是阿乙的自传。离开瑞昌到南昌,上警校会瑞昌下乡镇但警察会市里辞职去郑州去广州去北京写小说——书里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他在写他自己。但似乎不够,于是他写了令他印象深刻的周琪源,这确有其人其事,你百度,你仍可搜索他的发表的文章散落在网海,这些文章毫无意义,写的毫无意义,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这样的。但对于周琪源来说,他意义重大,他需要这个来证明自己,他需要这个来维持总结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这些豆腐块来叠加使自己有朝一日能离开瑞昌市公安局政治部。他写了近一千篇已发表的文章,但幸运之神在死神光临之后才姗姗来迟。他一辈子都离开那个瑞昌市公安局。那个有着几平米的办公间。他在那里写字看书吃饭思考擦那弄死他的鼻子。你会觉得很悲哀,为周琪源悲哀。但他很勇敢,他对世俗反抗了许久,终于在结婚上妥协了。最后,他其实可以离开那里的,但迫于各种世俗的压力,他还是没有走。于是等着被死神终结。书里的另一个主角——作者自己。无疑,作者相当的幸运,各种乱七八糟的神都垂青于他。我不知道作者认为谁是模范青年,但在我心里作者和周琪源都是模范青年,他们走的都是少有人走的路。但周琪源失败了。电影《天堂电影院》里老放映视对多多说离开这里,到外面去看看,不然你会以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PS:文中很多地方我都如此熟悉:肿瘤医院,北京东路,学院路,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青云谱,桃胡小学, 八一大桥。周水生买的房子应该是在北京东路二建公司这个小区里。那个福建千里香混沌店不知道还在不在,改天去看看。贴诗一首:深黄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于是我选了另一条,不比那条差,也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因为它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其实讲到留下了来往的足迹,两条路,说不上差别有多大。那天早晨,有两条路,相差无几,都埋在还没被踩过的落叶底下。啊,我把那第一条路留给另一天!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上另一条,将来能否重回旧地,这就难言。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我将叹一口气,提起当年的旧事: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阿乙的比喻(一)

看到阿乙的文字,总是特别沉静地去开始进入他的世界或是我的世界。看到阿乙的比喻,总是觉得修饰地太精湛了,精湛的再无法比喻。周琪源就像雾中的影子,或者一个刚结束的梦,存在过,却想不起来。很多孤独、喜欢自我消化的人都这样。他们是写作者的难题。他像修士低着头,提着开水瓶,以一种急促的节奏走过去。他的表情像石尖一样坚硬,脑子沉浸进一种思考。其中一次爱上的只是一件来自北京的风衣,她不穿它,她便不再神圣。然后他从一卷卫生纸扯下一段,擦拭鼻孔,就像擦拭一件金贵的机器零件。~~~后天每天我都会在纸篓看见一堆像花骨朵的纸团。我是真喜欢她,甚至是恶狠狠地喜欢,就像喜欢是一种寄托。没完没了地喜欢一个人就像没完没了地喝酒。我只为跟你说最后一句,以后就是你找我,我也不要你了。来往走过的人有时光凭脚步声就知道是谁。都认识--没一个不认识--没有概率--也没有奇迹--死气沉沉。我慢慢出点眼泪。不一会,湖面起波,整个地皮像被什么耕了起来,隆隆作响。一列火车声势浩大地开过对岸,通红的车窗倒映在水中时,辉煌得像只巨大的红泥鳅。他躲在灰暗的杂物房偷偷经营自己,就像是要发明飞机大炮,或者在那里修一条通往智慧之巅的隧道。有时能写十几页,看得出来那样写时,他就像冲浪选手在轻盈的浪潮间跳跃,或者像纵火犯,就是将自己烧进去也在所不惜。它装着茶色玻璃,有二十层高,像冷漠的雕像或上帝,审判着下边渺小的我。就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深渊。一个地方永远回不去了。我失魂落魄。外边很黑,他应该像鬼魂一样融了进去。我陷入在爱情的神圣里,以为她的挣扎只是处女的不安。直到她侧过头,鼻子清晰地嗅了一下,我才悲凉起来。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爱情恐怖主义。许巍的故乡。对故乡而言,我已经野了,或者说忘本了。但我仍旧是周琪源的隐秘朋友。我们属于霄汉,懂得穿州过府对人生的意义。然后像历史上的任何时刻一样,我们无话可说。她仍在用当年的茶缸喝茶,喝一口,光线就暗了。她像时光之水里的桩子,周琪源也是。暂时总结到这里。模范青年其实是个中篇,我曾经看过一半,却放下了,平铺直叙地语言总让我坐立不安,是太欣喜。所以后半部分还是一口气读完,再做集锦。总结这些比喻也是为了模仿,把一些表情,人物,东西,表现为另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喻物,像修士,雕像,红泥鳅,鬼魂。另外阿乙也提到了我喜欢的作家和那首歌。还有不可知的各种可能性的人生。


 模范青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