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风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鞑靼风云录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229014247
作者:(日) 司马辽太郎
页数:464页

章节摘录

  写给文库版  我从小就喜欢“鞑靼”这个词,它既是民族名,又是地名,但是在现实中这个名称已不存在。  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形象在我脑海中闪着银色光芒,像夏日的白云,逐渐膨胀高大起来。人们的打扮都很特殊,有时看起来甚至很奇怪。但是他们的动作敏捷,像飞鸟儿一样一刻也不停留,而且人人都很勇敢。  按照明朝的辞书《字汇》上说,鞑靼的鞑来自“挞”字,表示鞭打的意思,是根据扬鞭策马的形象创造出的汉字。这个汉字最初出现在《唐书》的“沙陀传”中。  蒙古的元帝国灭亡,明朝兴起。《明史·鞑靼传》中写道:“鞑靼即蒙古,故元之后也。”这是汉族对蒙古人的称呼。据说这一称呼始用于8世纪到13世纪初蒙古的一个部族塔塔尔(Tatar),后来泛指全体蒙古人。  顺便说一句,塔塔尔这个词以波斯语为媒介传到欧洲,那儿叫塔塔尔或塔尔塔尔。  总之,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流域游牧的塔塔尔族的名字,变成了北亚全体游牧民的称呼,进而发展成泛指13世纪成吉思汗的民族。  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出现的民族,不是曾出没于世界史的百老汇大剧场舞台的鞑靼(塔塔尔——蒙古人)。  这里把散居在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山间和河畔的一个质朴的小民族叫做鞑靼。提起他们,蒙古人会说:“啊,那些养猪的家伙啊!”  汉族自古以来把他们称作女真人,有时也称作满洲。  他们依靠在山里狩猎或下河打渔维持生活,而不像蒙古人那样游牧。糟糕的是他们一直经营蒙古人蔑视的粗放式农业,所以要养猪。游牧民族不养猪,也瞧不起养猪的民族。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不能带着猪在草原上疾驰的缘故吧。  如今他们虽然在中国被埋没,但是我给这个光辉灿烂的小民族大胆地冠以“鞑靼”的名称,这是因为我沿袭了日本江户时期的称呼。  居住在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越过长城,进入中国内地是在1664年,东方史称之为“满清入关”。  这在日本相当于江户初期。当时的日本人知道中国明朝,却不知满清是什么。  日本人在这一年漂流到此地。  越前三国码头的船长竹内藤右卫门等五十八人,乘船向松前即北海道航行,途中遇难,漂流到女真地沿海州泡谢特湾(现为俄罗斯领土)。十五个幸存者受到“清朝”的热情保护,所以能够目睹这一世界史上的事件。  后来他们被带到刚刚被清朝定为首都的北京,第三年经由朝鲜被送回日本。根据他们的讲述写出了有关漂流和见闻的记录,这就是《鞑靼物语》。书名有时也写作《异国物语》或《鞑靼漂流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女真人的兴起到他们入关前后,人和事都很坎坷曲折。  在写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完全被他们那种气势所折服。  ——著名历史小说家 司马辽太郎  司马辽太郎的小说有一种从天空俯瞰大时代动态的特质,这与他毕业于蒙古语科有很大的关系。沙漠民族为了辨识方向、寻找水源,更关心视界以外的世界,因此总是将视点如老鹰般高悬在天空中某一点往下俯瞰。  他晚年的代表作《鞑靼风云录》便是运用“俯瞰法”进行创作的典范。该书以一个日本人的视野见证了在“马背上的民族”的领导下,大清的建立与崛起的曲折过程,为明末清初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范本。  ——文学评论家 吴洛

内容概要

司马辽太郎,(1923~1996年),日本历史小说家。生于大阪。原名福田定一,其笔名乃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1943年毕业于大阪外语学院蒙语系,1946年入京都新日本新闻社,丽年后任产经新闻社记者,同时发表作品。1961年开始专业作家的生活。司马的小说,把历史上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人物放在革新与守旧势力尖锐斗争的环境中,从各方面来歌颂他们的“励精图治”和“文治武功”。多卷本历史小说代表作《龙马行进》,叙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明治维新从酝酿到胜利的全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黑暗政治以及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赞扬进步阶层的反抗精神和变革愿望。司马善于以历史事件构成波澜壮阔的艺术画面,并采用多线索推进的写法,叙述长达数十年的历史,前因后果比较清晰。在他的小说中,经常以冷静、理性的历史观来审查主观的、非理性的意识形态。因此,有人称他的历史小说为“非意识形态”的历史小说。司马辽太郎一生的作品无数,而且37岁之后,几乎年年碍奖,宛如为他的作品设奖似的。70岁时获颁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

书籍目录

上卷平户度岛怪事老财神鞑靼公主出航北上皮岛漩涡天祥先生波涛彼岸满鞑子之地走向大汗之都去沈阳宁远城大汗之死沈阳城大汗皇太极澡塘子征尘再向北草下卷偷袭水门围困北京城闭关锁国清朝问世清帝驾崩睿亲王人质郑成功苏州夜雨福良睿亲王的房间北京的妖怪们明帝自杀使者唐通陈圆圆向东派遣密使使者往来大会战进入北京城北京的五月三千世界女真人的来龙去脉写给文库版

编辑推荐

  日本有史以来历史小说销量排名第一作者  司马辽太郎长篇小说巅峰收官之作!  首次以日本人的视野精准解读明亡清兴历史大变局  见证大清帝国建立与崛起的曲折过程

作者简介

《鞑靼风云录:大清崛起》是司马辽太郎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以前所未有的新颖角度——从一个普通日本人的视角,解读了明末清初的中国历史大变局。在《鞑靼风云录:大清崛起》中,“鞑靼”一词是指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
生于日本平户的武士桂庄助,奉主人弥左卫门之命,将从海上漂流来的满族公主艾比娅送回国,想借此开辟平户与女真的贸易交流。历经艰难险阻,两人终于到达女真人的首都沈阳,但迎接他们的却是索取性命的三尺细绳。为保护心爱的女人,桂庄助假称是艾比娅的丈夫,随后被任命为日本差官,和清朝的上层有了密切接触,目睹或亲历了宁远之战、皇太极即位、大清入关、定都北京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司马氏以桂庄助的所见所闻为基础,运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关于满蒙的知识,又加之以对满蒙文化和汉文化的好奇心、憧憬和遐想,气势恢宏又笔法细致地描绘了明末清初的中国历史,刻画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郑成功、睿亲王多尔衮、陈圆圆等,是一部独特的明亡清兴史。

图书封面


 鞑靼风云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首先,翻譯如此垃圾,讀來十分不暢快,書中中國人的名字莫名其妙,不是作者不知中國人取名之特點就是翻譯自己積澱太少。其次,書中看待滿清崛起這一事件的思路不能和中國人的思路很好契合再次,缺乏生動感,與高陽的清史小說相比,司馬遼太郎此作大多是遠觀之臆想,沒有情景感,人物方面也狀如白紙,缺乏形象感。
  •     这本书描述的最多的就是日本人、朝鲜人、女真人、汉族人这几个民族的不同点。从小说的角度讲,司马辽太郎令人欣赏,张弛有度,不能说他这本是他的oooxxxx之作(其他书的我还没看过)。但能看出这位作者对文章有相当的控制力,是位好的创作者。(这个给五星)历史的角度。我记忆力已经被摧残殆尽,历史的那些细节的东西早就不记得了,明朝的历代皇帝,清朝的历代皇帝,都如浮云般在我脑袋里消散。所以“嘉靖”错了我也不知道。可能司马辽太郎对日本史了解的更透彻,日本民族的优缺点也熟于心。对开创帝国的女真人,他只说了一个缺点,就是爱用累赘、华丽的奉承之词,用到令人恶心。然后满眼尽是崇拜,可能因为他们是主角吧。相对于朝鲜人和日本人的单纯简单,他口中的汉族人就像一团浑浊的迷雾,他看不透。倒是朝鲜人,写尽了他们的愚昧无知,不过他只是在阐述一些客观的事件。(以上言论,往极端想的,就代表你本人很极端)他作为写历史的作家,已经相当的温和中立,做到这一点的自古就没几个人,伏尔泰一类的,还是谁谁谁谁,在论述异族的文章上,简直像个骂街的泼妇。偏颇难免有,对不了解的事、民族还是什么,都往往带着藐视或者质疑的态度,这是人。看历史看的就是人,各种人眼中的各种人。不是吗?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 I313.45/1673-11
  •     翻译不能算信达雅,读起来有点费劲,特别是满洲话部分。第六页有错误,嘉庆三十一年应该是嘉靖三十一年。小说有点儿尊清贬明的感觉,经常使用插叙历史的方式,大局观更好看了。书中最后的代跋关于康雍乾是宋明两朝没有能与其中一人相比,还真不敢苟同。我觉得两宋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海陆对外交流还是比清好。
  •     来自大海的闯荡性格。劝君莫愁无归路。
  •     难看的一塌糊涂,加入的第三视角太生硬,对话也同样生硬,做作的历史观偏离了客观,让文明的承载者与受害者反倒失去了平等发言的机会。作者似乎用手指着说:看吧,是你们的自作自受。
  •     翻译的跟屎一样。
  •     司馬遼太郎,我比較喜歡的日本右派作家... 咳咳,他竟然畢業於大阪大學蒙語系?!當初得知時小小震驚一下,目前蒙語在內蒙已經處於尷尬的地位了...
  •     看日本人写的中国史比看什么中国通史史记清史稿好看,天朝自唐朝后,或者更早就已经开始黑前朝= =这种光荣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如果跳开中国人的惯有思维,避开棒子的意淫,由日本这个特殊又与中国渊源颇深的国家角度解读后金还是很有看头的。本身中国人就不怎么喜欢清朝,多数认为清朝历史对于汉族是耻辱,鞑靼风云录又是从汉满相接的源头写起,加上司马辽太郎本身强大的功力……反正我从不看这种书我都看完了…但是貌似还是写三国和源义经更出彩点
  •     说是历史吧,干货少点。说是小说吧,主人公和历史人物比较脱节。看在女真公主有点可爱的份上,打四星吧
  •     当作人类学+文化比较作品读来趣味盎然
  •     小说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展现满清入关前后的历史事件。手法不可不谓独特,但也突出了外国人认识他国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是又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不一样的思维方法,及不一样的民族价值观所造成的。文明的兴起与灭亡是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其原因错综复杂,而作者由局外者的视野,提出了从诸如海运商贸、食物供给、官僚政治、多国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思考明朝灭亡而满清兴起的新观点,这些对于理解文明的发展和政权的延续无疑是有很大助益的。
  •     看着消遣挺不错
  •     也许是出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整个书贯穿了对不同民族间差异的思考。但整个故事读起来感觉非常不连贯,也许是觉得上部有点进展缓慢,下部剧情的急速发展导致了主人公的存在感过于稀薄,艾比娅最后完全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造就了一部算不上历史却又让人读起来不像小说的作品。三星就算给上部了。
  •     平淡无奇。
  •     刻板式的墨迹
  •     包装破损,内容满载
  •     用日本人的眼光来观察皇太极,庄妃,多尔衮,洪承畴,袁崇焕,吴三桂等历史人物。是不同的视野。
  •     看开头以为是以日本人眼光写清朝的小说呢,所以以为文中多是野史,但几乎都是正史,只是孝庄下嫁多尔衮有待商榷,以这样的方法写历史的我是第一次读到
  •     以前看過一遍再看一次,認真看
  •     由于开放性史观,估摸这本非常不中汉文化爱好者法眼,但某很中意它。司马氏的最大特点就是宛若穿越者一般的观察视角【事实上这本的主角也确实是出现在他不该出现的地方才能从近距离观察同期几个东亚民族的特征、当然也存在和历史互动不足的缺点,但某反而觉得这样比较真实】【不过最后那段大义觉迷录的记录是错误的,促膝长谈是哪里的事哟】
  •     作为小说来说可以打五星的,不过对司马先生还是有不好苟同的地方╮(╯﹏╰)╭
  •     鞑靼风云录:大清崛起
  •     看太多司马辽太郎的书后,觉得这个“辽”还真是恰如其分
  •     书很好翻译不很好
  •     从日本人的角度旁观明末清初的30年~
  •     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溯源的研究令人赞叹 佩服作者为这部小说所花的功夫 角度新颖 写作视野相当开阔 后面的代跋也值得一读 比较客观 很有诚意
  •     翻譯問題頻出。
  •     能把汉粉们气死吧?
  •     作为小说,品质颇高;作为历史小说,很多地方有待考据;作为翻译作品,达不到专业作品的水平
  •     纯当小说来看,其实还不错
  •     翻译渣,对明清历史的了解最多高中生水平,纯科幻小说
  •     垃圾 人物视角错乱 翻译就更加不提了 看的一头雾水 不出15分钟 我一把将这书扔的老远。 第一次认识司马辽太郎这作者是看了 源义经 镰仓战神 觉得还不错 尽管情节方面不连贯 但还值得一读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 借了此书后 觉得真是在浪费时间!
  •     閱讀此書時已完全被司馬先生的氣勢所折服 在讀到的每一個轉動歷史的時刻 司馬先生似乎總能找到一個新鮮有趣又耐人尋味的切入點 快哉
  •     好书
  •     明人、女真人、朝鲜人、倭人、蒙古人.....这是活生生的比较文化研究阿!日本人当时离这场变故是最远的,跟周边国家也只有一些贸易往来,接触到的从事海上贸易的明人大多是福建和浙江人。后来就彻底进入了德川锁国时期。 "历代王朝的存在对民众来说一种必要的恶(伦理学概念,即虽然不好,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管理中,不得已而必要的事物)。平民百姓一心想逃避苛捐劳役,对王朝忠心耿耿的几乎为零。对帝室的盛衰或忧或喜的,只有官僚和读书人而已,勤王理应与民众无缘." ——这是民众对待寄生阶层的方式么? "文明老化,就成了文化。" ???
  •     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来看大明国的灭亡和清国的崛起。就像附录里写的,司马君善于用俯瞰的视角来书写某一段的历史,书中用各种小事串联起整段时空,并且穿插了很多作者自己的见解评论。上卷比较晦涩让人容易放弃,但是到了下卷一气呵成读着很舒服。翻译比较差,而且里面述说的,与平常接触到的有不少不同,建议还是比照历史,见仁见智。作为小说来读,还是不错的
  •     淡淡道来
  •     再次加深对儒教尤其是朱子的厌恶和反感!!耶!司马辽太郎还是一贯的啰嗦啊!!他是有多爱插播回顾篇和前情提要啊啊啊啊!!!硬是搞得尊么厚,有必要么!!!
  •     一个架空的日本武士,奇妙的17世纪的中国之旅,用第三者的旁观视角,去讲述那段明清演义,和东亚三国的关系往来!
  •     不是太好看,等于作者借庄助来说出自己对明末清初的人和事的看法。主人公与历史事件结合不紧,因此始终是在一边带看带想。
  •     一个日本人的视角看明末清初的大时代,太奇葩了!!
  •     宛如拿着高倍变焦相机在那不停拉风箱拍着风景与人像作品。以倭人为引线,这种近乎于戏说的风格,让我在读的时候时不时联想到《碧血剑》和《鹿鼎记》。
  •     从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很一般,只不过了解一个外国人对这段历史的看法也不失为一件有意思的事。
  •     独特的视角
  •     从日本人视角看明朝的覆灭和清的崛起 视角比较新颖 故事般般 司马辽太郎的各种吐槽比较有趣
  •     可能是以日本人的视角去写的吧,对明朝和清朝的评价还算比较公允。读完觉得值得一看。但我还是比较喜欢他写的日本战国题材的作品。
  •     好久没那麼一气呵成读完一本厚卷书了~ 因为翻译很棒所以读的过程中非常有画面感读完下来好似庄助是身边的友人一般
  •     我读过的第一部司马辽太郎的作品,日本人看中国的视角果然不一样。真得很希望自己能斩断文明的羁绊,无所顾忌地追求自由与荣耀!
  •     满鞑子真是有意思,满洲不是地名是民族的名字。完整的这片土地的历史要从旁观者的历史里找。
  •     想给个三或者四,有点犹豫。翻译有硬伤,嘉靖做嘉庆。。视角宏大且独特,但总体感觉平,不够跌宕。一般人对明末清初不那么热衷恐怕不会太有兴趣。确有批判明朝和汉人的意味,但也不无道理。
  •     以一个不能说太小的小人物视角讲述明清鼎革的事件,写作还是很厉害的。不过也有一些现在读起来还是很严厉的批评,比如中国人不讲卫生,大声喧哗,等等。
  •     不能苟同司马辽太郎的史观
  •     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明衰清兴的过程,顺带有两个点值得关注:1朝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度2武士是种什么精神。必读
  •     一颗星给司马辽太郎,一颗星给我竟然读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