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氓时代》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群氓时代章节试读

出版社:江苏文艺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539932477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页数:225页

《群氓时代》的笔记-警示微言 - 警示微言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原名梅毅,天津人,中国国家协会会员,致力于西方资本市场的研究工作。
目录:
第一章 欲望在膨胀——从4380港币的钱包到近百万的奔驰 【第一宗罪 奢侈】
第二章 “自我”的焦虑——从“势利”的角度考虑我们“丢失”的身份【第二宗罪 势利】
第三章 在荒谬中成长——处心积虑地“垮掉”【第三宗罪 焦虑】
第四章 作为“消费品”的文化——精英主义的消亡与大众趣味的变更【第四宗罪 恶俗】
第五章 回归,抑或虚假的反叛——那些被歪曲的“传统”【第五宗罪 虚假】
第六章 纵欲后的惆怅——互联网性爱与性文学【第六宗罪 纵欲】
第七章 当跟风成为时髦——解读“跟风时代”【第七宗罪 跟风】
摘录:
1、法国学者莫斯科维奇讲过:“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他们沉醉于从过度兴奋人群中爆发出的那种神秘力量,然后又逐步进入易受暗示影响的状态。别人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别人做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
2、法国哲学家曼德维尔从市民人文主义的角度对奢侈行为进行了辩护,他在《蜜蜂的预言》一书中惊世骇俗(当时)地指出,享受那种“极为雅致而舒适的生活”是一种美德而不是罪孽,认为奢侈“是人作为一种生物要生存下去不直接必需的所有东西”。
但是,真正把“奢侈”二字从道德贬义词中摘出来“平反”的,当属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作为思维缜密的哲学家,他对先前的“古典”概念进行了理性地批判,对人的欲望做出了大胆的、积极的评价。他认定,“积累财富,是大部分人认为和希望改善其条件所采纳的方式”(《国富论》)。
3、最早对人性中势利因素做出历史性判断的,当属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1835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他这样写道:
“由皇室和贵族统治的国家尽管有其缺点,但在那样的社会里也有一些乐趣,是现代人难以相见的。由于从来没有构想过另一种社会形式,每个人仅仅了解他自己的身份,而从来没有想过还会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们绝对不会产生和自己的上级或主人平起平坐的期望,因而那时的人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有任何怀疑••••••他们相信一切都是天定,他们只能接受•••••尽管不同阶层人民中间的命运如此迥异,但各个阶层之间并无恶意。”
所以,在那样的社会中,底层人民和各个阶层的人都能享受一种安天乐命的宁静感觉,很少有改变自身命运的焦躁感和紧迫感。
正式所谓的“民主”的潮流兴起后,舆论突变,平等的概念风起云涌,即使最底层的人,也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会爬上社会金字塔的顶尖,能成为亿万富翁、大将军或者大总统。这种盲目的乐观和过高的期望带来的一个负面后果,就是让人群中不断产生对于他人高于自己而发的嫉妒和仇恨,进而使得人们变得沮丧和消沉,产生对自我身份的无比焦虑。
社会等级和阶级的藩篱,从那时起全部被拆毁了。从理论上说,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其实这也埋下了一个祸根:所有底层的人或者从事底层劳动的人,都再不会安于他的本来身份。在追求平等过程中,日渐产生了骇人听闻的不平等。
4、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头人,马尔库塞是现代研究社会心理问题的一代宗师。他所概括出的“单向度的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象征之一。
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是指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丧失了否定和批判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沉溺于物质的舒适,不会去思考如何超越和改变自己的生活。因为,当代社会,发达的科技和工业,使得某种新型极权社会得以产生,人们心中固有的反抗、否定、批判的能力,在这样的社会中几乎完全被压制。
5、所有的田园都在沦陷
我们这个时代,只存在旅游,旨在炫耀的旅游。展开心灵放飞的旅行已经消失,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据我与卢为为十多年的交情,我一直认为他是个总以情调和品味自诩的资产阶级,喜好繁华,喜好美食,喜好美女,我不相信他对僻远、贫穷之地情有独钟。
“这你就不懂了!欧洲、美国、日本,我都去过多少次了,烦,讨厌,没意思。现在,要去旅游,就得去东非、柬埔寨、尼泊尔这样的地方,没别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蓝天,晒晒太阳,吹吹风,发发呆,长长头发,思考一下来世什么的,你知道,尼泊尔可是佛国啊••••••”卢为为抚摸着他的光头说。
哦,原来所谓的旅游“反潮流”,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炫耀的势利表现,另一种形式的媚俗而已。
是啊,无论去尼泊尔还是巴马,作为猎奇者,我们这些表面上反物质的物质主义者,城市的客人(好多人在不久前还在山沟里面吃红薯,肚子里面的红薯屎还都没拉干净)纷纷上山下乡,窜入各种少数民族聚居地,把贫穷和落后当成猎奇的对象,在大秀自己“品位”的同时,内心深处最多的是一种庆幸:这么原始的生活,这么贫穷的物质环境,自己可以作为一个纯正的旁观者和旅游者来感受,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更可笑的是,背包旅行(Backpackers)是最被中国人误读的一个国际消费符号,类似我的朋友卢为为一样,他把背包旅行变成一种时尚,甚至无端炫耀。其实呢,在国外,一般的背包客都是花不起钱的学生和穷人,参加旅行团的才是有钱人,到了中国,一切都拧了个儿。
6、这个类似荒诞剧的场景,怪异、不真实,让正常人几乎无法相信,但确实是我们的“艺术”。在场者,虽然有我这样的怀着恶意的看客,但肯定有不少算是受到暗示心理作用的受众。半是好奇心,半是受催眠,我们人类那些理性的、有意识的本质,在荒诞的盲从和跟风过程中全然得到了消解。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进入某个群体的个人,仿佛成为某种自动的心理装置似的,驯服地回应外部机械的刺激,并且轻松地附和,接受指令一样做出相应的反应,慢慢变成了偏嗜和习惯。
7、无论我们读了万卷书,无论我们行了千万里,精神的偏狭,都决定了我们依旧是井底之蛙。
很多文人大嗓门,叫嚣“金钱买不来幸福”。其实,他们只是不知道去哪里购买幸福而已。
融入,是幸福感的来源。夸耀性的物质消费所带来的快感,与真正的幸福感,是大相径庭的。
在“群众”的声音引导生活潮流的时代,精神总因散漫而消亡,所有高贵的知识,都被商人们处理到某种平均的智力水平,这一切都是源于卖钱的冲动,从而使得文化变得日益浅薄和普遍降格,进而导致我们的价值观普遍贬值。
事情发展下去,所有的一切,恰恰应了雅斯贝斯的论断:
“人们迅速厌倦于他们已经听说的东西,所以不停息地猎奇求新,因为没有其他东西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凡是新奇的东西,都被当做人们正在寻求的最重要的知识而具备欢迎,但随即又被放弃,因为人们所需要的,都只是一时的轰动。渴求新奇的人,充分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新世纪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历史不再被考虑的世界里。因此他老是不断地空谈‘新事物’,好像‘新事物’就因为其新就必定是有效的。他谈论‘新思想’、‘新的生活观念’、‘新体育’、‘新的客观性’、‘性经济学’,等等,等等。任何东西,只要是‘新的’,必定具备肯定的价值;如果不是新的,便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
8、希特勒《我的奋斗》:
“(群众或读者)就像女人••••••宁愿屈从坚强的男人,而不愿统治懦弱的男人;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不宽容的对手的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足于慷慨大方的高尚自由••••••他们既不会意识到对他们施以精神恐吓的冒失失礼,也不会意识到它们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剥夺,因为他们决不会弄清这种学说的真实意义。”
无论是帝国的建立者、宗教狂人、杰出的政客、网络事件的煽动者,还是黑社会的小头目,自觉或者不自觉,他们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对于群氓心理,他们都有着发自本能的理解和利用它们的能力,能根据把握群氓心理而成为领导人或者“带头大哥”。
9、其实,在教授们被以每次数万元的报酬拉到各个公司、论坛、企业家私人聚会去演讲的时候,他们其实应该知道,在这个势利的商业社会,你自己不过是个唱堂戏的表演者,只负责向出钱人提供娱乐。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金融大鳄或者地产老板请你来是向你倾诉他们青年时代如何不能实现自己文学梦想的,千万不要去深究“永恒的自尊心”等等那样高深的字眼,也不要怀疑老板们暧昧笑容背后的东西——你只是被拉来助兴的戏子,平时你在电视上口吐莲花的夸夸其谈,就是你能被“牵”出来炫耀于众的本钱而已。只要你在电视和媒体上的形象趋于黯淡,只要有更有名的人取代了你,光芒过后,一切都归于平淡,你就不得不依旧回到书斋去爬格子。
10、公共事件,在电视观众看来,逐渐成为了类似戏剧的东西。所以,神舟上天和陈冠希,对于坐在电视机前的群氓来说,其实没有什么不同。我们这些电视人群,不过是一群消费群体。与商品稍有不同的是,电视人群消费的不是具体的钱包、食品或者羊肉串,而是在消费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真实的生活事件。
杀戮、伤残、流血、灾难、事故,等等,仅仅是类似肥皂剧的镜头,从前骇人听闻的影像,如今变得让人无丝毫怜悯心。作为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一分子,那些曾经能让我们热血沸腾或者为之发指的事件,如今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最多只会让我们感到胃口不舒服,再没有任何震撼力。特别是对于战争和灾难引发的饥荒、大规模死亡事件等等恐怖的画面,我们完全就是昔日鲁迅笔下表情呆滞的看客,甚或,一些人心中还会有某些幸灾乐祸——我们自己非常安全。
只要我们轻轻按下按钮,画面就会转入天壤之别的欢乐场面,黑暗、肮脏、血腥、饥渴就会被笑出眼泪的欢快所替代,充满了祥和和平安,没有任何躁动和危险。痛苦,距离我们太遥远了,远得甚至不需要我们进入道德的心理认知。即使世界越来越不稳定,只要我们手中有着遥控器的魔杖,轻轻一点,我们可以随时随时堕入美好的乌托邦。
作为电视群氓,我们的胃口十分旺盛,刚刚吞食了一大堆油腻的新闻,就迫不及待地等着新的让我们神魂颠倒的事件和画面。一切扑朔迷离的人生、百感交集的奇遇,不用费工夫,我们坐在这里就能看着别人实现,可以感同身受••••••
11、网络时代,网民群体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质就是情绪的及其夸张,一种单纯的夸张。在某个事件中,人们的情绪受到虚拟的传染,迅速扩张开来,连中间的过渡时段都没有,哄然而起,蜂房效应使得虚拟群体的力量有若巨潮般强大。在这种夸张的情绪中,没有任何对自己所加入一方的怀疑和不确定,厌恶的过程都没有,直接转化为强烈的仇恨。
当然,在这种网络事件中,那些生活中的失败者、弱者或者平素心怀嫉妒而不能释怀的具有某种病态人格的个体,可能会暂时摆脱卑微无能的感觉,在群体宣泄中体会到某种具有快感的强大感觉和控制能力。
在网络群体事件中,还有某种模糊的意识在起作用——法不责众。个体,特别是网络虚拟的个体,能隐约感觉到他们只是巨大的、异质的群体中的沧海一粟,任何虚拟的攻击和谩骂似乎都不会因此受到惩罚(也不容易让人找到证据)。在体会人多势众的力量感的同时,群氓中的个人还能感觉到某种犯罪后侥幸逃脱的乐趣。
一般来讲,普罗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激情与冒险,平素的从众心理本来就有自我保护的作用,服从大多数显然不会消耗体力和精力,又能够最大限度的简化认知的过程。
12、华文也笑了。“你看看外面的行人,蚂蚁一样,奇形怪状,走近了就会发现他们眼露幽光,气味浊臭,毫无目的地行走在街道上,丝毫也不可爱。可是,如果真看不见他们,感觉不到他们的焦灼、恐惧、欲望、邪念,又会寂寞得要发疯。人,真是奇怪的群居动物。”
13、与西方寓言中的唐璜不一样,那是个引诱者,是个享受欲望的人。而我们的唐皇,只是欲望的执行者,陌生肉体的占有者,缺乏思维层次上的意义。在他的身上,只会感受到性的发泄,得不到性的快感。他那种“不断的结束”和“常新的开始”,绝非情感意义上的爱情探险,只是动物层次的心理快感。
“(人们的)私密生活,邮递员、铁匠师傅、工程师、国库审计官,在夜阑人静的时候,莫不有自己孤独的寻欢作乐方式,吞噬一切的情欲附在他们身上,瑰丽的烈火在他们体内燃烧••••••一些人在资产者的爱情中看到了向上帝发出的绝望的呼唤:难道还要比通奸更无私、更令人心碎的事情吗?而人们性交后嘴里老是一股苦涩的味道,这难道不是他们否定性本身,不就是对所有享乐的异议吗?”萨特说。
14、佛洛依德曾说过:“(群氓)从没有如饥似渴地追求真理,他们需要幻想,没有幻想是万万不行的。他们经常认为不真实的东西优于真实的东西;他们受到不真实的东西影响几乎与受到真实东西的影响一样强烈。他们显然倾向于对这两者不加区分。”
15、当然了,一个白领的话最直截了当:“我不在乎我喝的是什么,我只在乎别人看到我喝什么!”
这,才是奢侈品饮用水真正内涵所在。
16、莫泊桑:“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思想平面,也就是一大群人的平均智慧。每个人都成了由他的伙伴组成的群氓的一部分。而这时,他自身特有的素质——如智力的主动性、自由的意志、聪明的反思,甚至还有洞察力——都随之消失了。”
在这个盲从的过程中,氓民似乎连推理的过程都省略了。暗示和催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特别是我们这种正处于转型过程的社会中,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无论智力层次如何,太多的人属于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纽带联结的人众,在看似全新的认识论中,他们往往会自信地跟从社会群氓的主流,成为流行或者时尚的一个中介传播器或者一个部件。
莎士比亚预言的景象:“这是时代的苦难,这是疯子给瞎子引路的时代!”

《群氓时代》的笔记-第1页

I don't know what I want, but I want more!


 群氓时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