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三分》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闲话三分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545800616
作者:陈迩冬
页数:158页

《闲话三分》的笔记-第128页

曹叡把话挑明了,未必司马懿就能悬崖勒马,未必就能如孔明一样死而后已。司马氏有心代之,曹叡说什么也没有用的。反正曹家的天下也是来得不光明的。没有资格说什么的。

《闲话三分》的笔记-第116页

刘备是要存汉室,但是这个汉室要是他来主宰,不一定他要做皇帝,至少曹丞相的位置,他是想要的。汉献帝生的时候,他已而称王,献帝还没有死,他就自己当了皇帝,也不管献帝是不是真的死了。即使没有死,也不会再退位的。这就是皇叔存汉室的真实想法。
反曹不为汉室计,也是为自己计。

《闲话三分》的笔记-第86页

世上有几个人不喜欢戴高帽子?人之常情。戴高帽子也就罢了,不能认识自己,才会惹出大乱子来。往往要了人的性命。关羽丢掉性命,戴高帽子是一个因素,不能认识自己则是主要的原因。

《闲话三分》的笔记-第97页

子龙为刘备父子出生入死,但刘氏薄情,有点忘恩了。刘对于关张是为亲兄弟,故而不会忘怀;对于法正、马超、黄忠等,是为统战,故而也优待。但是于子龙,相对薄情寡恩。子龙矢志跟随刘备,为刘禅生而往死,刘备父子这般,恐怕是将子龙认为了自己的部曲,而非故人。

《闲话三分》的笔记-第56页

曹公夺下荆州后,声势确实了得。但是刘备未灭,荆州人心不定,这是曹操的最大的隐患。张昭看到了其一,而没有看到其二。

《闲话三分》的笔记-序 外行话《三分》 - 序 外行话《三分》

《闲话三分》序 —— 外行话《三分》
作者 端木蕻良
我对把陈涉年号列入正史,以曹魏年号纪年的史学家,都很佩服。因为从历史发展来说,保持刘汉传统,实在没有什么意义。这一点儿也不妨碍我对诸葛亮有特殊的好感。从曹操的《蒿里行》等一些诗歌中,就可以看出,汉末社会已经全面崩溃。人们厌弃军阀混战,希望能够再度出现大一统的局面,是当时的普遍社会心理。董卓暴尸街头,人们在他的肚脐上点蜡烛,作为他吸进民脂民膏的回报,正好说明这一点。当时份是致力于推翻董卓的人,都被看作义士,曹操也是这样得到义士的称号的。
那么,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为什么在“隆中对”时,就认定“天下三分”是必然趋势呢?而且,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文才武略,偏偏沾到刘备这片西瓜上去呢?
“使君与操”是最有头脑的人物,理该进入当代英雄的行列,这没有错。可是,曹操为人,唯才是用,诸葛亮为什么要舍曹附刘呢?这决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儿。取天下,是要看到力量和前景的,如果明明知道是死胡同,偏要去走,那就不成其为诸葛孔明了。诸葛亮早有分析,而且成竹在胸。
诸葛亮认识到:
一,在大变乱中,人民厌弃军阀混战,相比之下,人心思汉。刘备好歹可以扛起汉的旗帜来。二,诸刘多半庸劣,唯刘备担负复汉的任务,还是有成功的前途。否则就谈不上什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了。三,东吴有其世袭的文武系统,曹操早已和天下豪杰取得联络,诸葛亮无论参加到这两者的哪一边,都不会得到“言听计从”的待遇。四,诸葛亮受到刘备“三顾”之后,才答应出山,实际上也就是取得对他放心放手的信任,当然,他取得了这些。不过,这都是较好的条件。还有最不利的,那就是刘备没有一个地盘。因为刘备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中山靖王后”,其他什么都没有。所以,诸葛亮就使出“借地不拆屋”的锦囊妙计,为他弥补这个致命的弱点。这样,才完成了“蜀”这个历史角色,出现了真正三分的局面。
究竟兔死谁手,这就要看如何为了。说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从出山之日起,就以一个失败主义者自居,是不对的。道理十分明显,试想,刘备的儿子是“阿斗”,失荆州,斩马谡等等,他在隆中能够预知吗?当时,诸强蜂起,群雄并立,由于错综复杂的纷争兼并成为三股力量,然后再通过政治和军事的对比消长,才能达到统一局面,打开历史的新页。这就是一部《三国志》。但由谁来统一,还是个未知数!
诸葛亮定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也正是为了大一统而制定的。杜甫说:“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是对的。诸葛亮联吴伐魏,同时也是削弱吴。待魏被削弱,魏就自己纳入蜀的囊中,这时蜀便有力取吴了。诸葛亮的大一统,是绕着弯子来实现的。
也有人说,诸葛亮如果不插上一手,魏就可以早得天下,战乱期间就可以缩短。这实际是把诸葛亮放在历史之上了。我们如果客观的把他放在历史之中,这就不成为问题了。|
|
|
|
|
端木先生说话含混,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也不知道说的是哪个。这段看来看去,好像说的是《三国志》里的内容,而不是演义内容。这样我的问题就多了。
诸葛亮认识到:一,在大变乱中,人民厌弃军阀混战,相比之下,人心思汉。刘备好歹可以扛起汉的旗帜来。
——难道刘备的皇族血统比汉献帝刘协还正还硬?哪怕汉献帝是傀儡皇帝,名义上也是天子啊。如果诸葛亮一心要匡复汉室,他可以去中央,曹操可恶,可以搞宫廷政变把曹操搞掉嘛,上来就去依附刘备,还说要匡复汉室,那他的打算要么就是支持刘备当第二个曹操,要么就是想搞国家分裂。这话也有另外的含义,难道去中央做事情的人,统统不思汉,统统和曹贼穿一条裤子?其实思不思汉也得另说。
三,东吴有其世袭的文武系统,曹操早已和天下豪杰取得联络,诸葛亮无论参加到这两者的哪一边,都不会得到“言听计从”的待遇。
——那么我就要反问,诸葛亮到了魏、吴两地为什么得不到“言听计从”的待遇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诸葛亮没有可以得到“言听计从”待遇的智慧和能力。如果诸葛亮在荀彧之上,曹操能不喜欢他吗?如果诸葛亮比周瑜厉害,孙权能不重用他吗?更何况事实是刘备也不是每次都对他言听计从的。孙权也曾想把诸葛亮挖过来,说明孙权很欣赏他,之所以他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必然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心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那他一定就是爱上刘备了。
诸葛亮联吴伐魏,同时也是削弱吴。待魏被削弱,魏就自己纳入蜀的囊中,这时蜀便有力取吴了。诸葛亮的大一统,是绕着弯子来实现的。
——端木先生想当然。
也有人说,诸葛亮如果不插上一手,魏就可以早得天下,战乱期间就可以缩短。这实际是把诸葛亮放在历史之上了。我们如果客观的把他放在历史之中,这就不成为问题了。
——历史之上?那我要问,荀彧和郭嘉是怎么回事儿。现在叫曹魏了,但在曹丕即位之前,曹操一直是代表大汉的。在这个阵容中,至少荀彧和郭嘉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协助曹操尽快的平定天下,熄灭战火纷争,而且他们俩都是放弃了强大的袁绍,选择了弱小的曹操,难道荀彧和郭嘉的做法没在历史之中而在历史之上吗?
既然是要客观地看问题,就要尊重这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从个体性质上讲,荀彧、郭嘉、诸葛亮的选择没有差别,初衷都是想成就一番事业。从理想角度观察,荀彧和诸葛亮都想匡复汉室,即便一个是真心的,一个是嘴上说说,大体也是相同的。问题在于,客观就要用同一标准衡量每一个人,如果强调诸葛亮的种种因素,说他的选择是在历史之中,若选择曹魏就是在历史之上,这必然是对荀彧和郭嘉的不公允,更何况与荀郭二人有共同志向且投奔了曹操的的大有人在。
其实我对诸葛亮没有恶意,也不讨厌,当然也不是多喜欢,只是因为长久以来有那么一些人由于崇拜他,甚至是盲目崇拜,硬是把很多神奇加在他身上,还用很感性低能的方式为他辩护,我就讨厌起来了。
本来呢,诸葛亮不过是想找份好工作,有头有脸的。既然在国企大公司当不了总经理,那就去民营小公司当,反正都是总经理嘛。弄好了,效益比国营大企业还好呢。所谓匡复汉室,不过是喊喊政治口号,并没动真格的。他若真想匡复汉室,当时的汉室可在曹操那边,而且名正言顺,可不是刘备这样掺水的。哪怕他真想协助刘备匡复汉室,除掉曹贼,那在刘备自称汉中王的时候,他怎么没有表示反感?或许刘备以图大志,迫不得已自称了汉中王,那曹丕当了皇帝之后,刘备跟进也当了皇帝,一向打着匡复汉室旗号的诸葛亮怎么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或者动作呢?或许他也不高兴,但没有任何表示,只剩下埋头苦干。这样我就不知道他的决心和理想到底是不是匡复汉室。你看人家荀彧,曹操还没要篡汉呢,仅仅是有点趋势,荀彧就表示反对,最后以忧薨或自杀。荀彧的这种姿态,我就能断定他是一心要匡复汉室的。但在诸葛亮身上,我看不到这一点。
就像端木先生所说,诸葛亮不可能在隆中神机妙算多年后马谡失街亭,同理,他在隆中也不可能算出刘备哪天兵败,哪天会死,庞统、法正哪天不在,这样就能知道,当初在隆中见刘备,他只是为求一份首席谋士的工作,至于日后当丞相,都是机缘。用这个标准去看,他有自知之明,到曹魏一方不可能被列为首席谋士的。
从来没听说过诸葛亮隐居隆中的时候,去曹魏那边应聘。为什么连试一下都不试,我小人,只能认为孔明先生缺乏自信心。也是曹操身边高手云集。一面想当总经理,一面又怕被拒绝被嘲笑不被重用,在缺乏自信的更深处,是诸葛亮没有压倒性的实力。
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儿,无须为他戴上一顶高帽子,然后再左右辩护。


 闲话三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