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经典作品》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汪曾祺经典作品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09006344
作者:汪曾祺
页数:283页

汪曾祺:淡茶回甘

最早开始看汪曾祺,是看他写吃。一种食物,从形状到色味都描述得让人口水直流,恨不得立刻跳进书里去尝尝,到底是怎么个滋味。后来陆续看了几篇他的散文,一直觉得很喜欢,文字不造作,像是空气里嗅到的淡淡檀香味,就很想看看他的书集。后来,也有幸读了他的这本经典作品集。其实说想看他的书,可能最喜欢的还是描述吃食的吧!他有本专门写吃的散文集,名《五味》,可惜还未曾阅读过。但看过他经典作品集,里面也大略的涉及一些食物的描写,写的也是细腻、生动,一副老饕的姿态。他很喜欢着墨在吃食、物件、花草等等的细节上,文字不浮夸,但读来却极有愉悦感,是个写散文的大家。汪曾祺文字朴实,看似都不经雕琢,想些什么就写什么。之前看他写夏天,完全就是很随性:开头写夏天早晨“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他在写草上挂着露水时,生怕读者不了解蜘蛛网上也有露水,非要在后面加上这一句才能作罢。然后写道夏天的花草,写栀子花香得不得了,不讨文人雅士的喜爱,他还拟人似的为栀子花配语“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妈的管得着吗!”可爱得不了的。所以每每读他的文章,总会觉得这个男人打趣得紧,又隐隐觉得他有点强迫症的嫌疑——总是要事无巨细地讲清楚,这点在他的小说里体现得尤为明显。相对于汪曾祺的散文,我却更喜欢小说。他的小说有点像纪录片,类似于中央台常会拍得那种《走遍中国》或者是《人物》那种栏目,有旁白,也有自叙,烟火气很足。前阵子宁财神的《龙门镖局》里有一段,是江湖月报的文莺让美食栏目记者程晓卿去写龙门镖局的稿子,他说要写“刀尖上的江湖”,结果拍拍就偏到“舌尖上的江湖”去了。读汪老的小说,也会有些许这种错觉。他在小说《异秉》中写到开熏烧摊子的王二发家的故事,常常文章写一写就写到王二的卤味是如何做的,色香味如何。如他写王二的熏烧摊子上卖着三样食物: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大多数作者一般就此打住,汪曾祺就偏不,他一定要把这三样如何做,怎么卖都写出来。如写蒲包肉“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 ”常常看到这里,我都会要深吞一口唾液,因为实在是简洁、生动得很,让人不忍遐想那种香味如何之美妙。这大抵,也是中国食文化的一个特别之处。汪曾祺写文,还很爱把很多作家喜欢卖弄的“道理”、“人生”统统藏起来。他的文风,是喜欢在袅袅的云烟中,抽一口旱烟,吧嗒吧嗒地吐烟雾,眯着个眼睛,脸上慈祥地笑。像他在《寂寞与温暖》中,沈浣因为一些事情在整风运动中被打成右派,遭遇了一些人情冷暖,他不说沈浣人如何聪慧、如何善良,也不说陷害她的人有多阴险、恶毒,他只是淡淡地叙述一些寻常事实:沈浣就是个单纯、朴实的大学毕业生,遭遇了世间最寻常的事情;在整风中批斗她的胡支书以及中伤她的技术员们,也不是多么可恶的人,像胡支书也会热心地帮忙,也会懒散地摆官架子,有时候大环境需要了,讲一些虚头巴脑的话,亦不是十恶不赦的人。但是当人们伤害到一个无辜而善良的人时,却总会高亢、激昂地去表达自己的愤慨,以为自己多么正义,但事实上,却无形中害了一个真正的好人。这一切,汪曾祺都未曾提到,他从头到尾都是淡淡地叙述,不夸大不掩盖,却愈发让人却不自觉地深思。这一点,我觉得比沈从文要好太多。且不论沈从文的文学造诣,因着他当初疯狂写情书给张兆和且拼命去纠缠,就会让人有一种“你必须要知道我是多么高贵冷艳又高端大气”的感觉,事实上,他自己也曾经斥责自己的读者“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行文者在写作时,本身就会隐含很多的深意,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内心深意是最无法强求他人理解的,一味地要求别人去领会,未免有点太强盗逻辑。汪曾祺从来都是淡然的,这点他完全不同于其师沈从文。他的淡然,不是那种行文可以营造的淡然,而是他良好的家教和多年的博学所带来的骨子里的清雅。这种低调,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文人身上的干净与清澈。他自己也说“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格,对画,对文学,都如此。”读汪曾祺,如同品尝第二泡的西湖龙井,香气渐渐隐没,但是喝下去再回甘,才知道是多么难得的好茶。

人参果要慢慢吃

【为什么这次想到用问答的形式来写呢?】我一直都想用,因为这种形式我觉得很好,比自说自话好太多了(虽然现在仍然是自言自语)。如果效果好的话,以后都尽量用这种方式。【汪曾祺是谁?】如果你不认识汪曾祺,下面的内容——还是可以继续看的,没关系。汪曾祺是现当代著名作家,一九二〇至一九九七,受过批斗,被打为右,经过文革,衣冠下河,写得了小说、散文、剧本。其它我就不知道了。【为什么你不知道?】这是我看汪曾祺的第一本书,也可能是最后一本书。【怎么?不好看吗?】好像这本书里都收录了他的最著名的作品了,看完这本就够了吧。【他有哪些著名作品啊?】小说最著名的就是《受戒》《大淖记事》了。散文就比较零散。【剧本呢?你不是说还有剧本什么的吗?】这本只收录了十篇小说和三十二篇散文,没有剧本和其它文体。小说都是短篇,散文也都很短的,所以才能一本里面收那么多。【他的小说和散文凭什么出名?】这个问题我答不了,我也不知道。但好像汪曾祺被引用得最多的是他有关吃的那些文章。这本书当然也把那些文章囊括在内,都是散文,讲各种吃的。【他写吃为什么有名?】我不觉得写得有多好。可能因为我本来就对吃兴趣不大。他这些文章写得好可能是因为他写得很细很具体,或者说写得津津有味。文笔好的人不一定喜欢吃,喜欢吃的人文笔不好写出来也不会好看,汪曾祺是又喜欢吃又写得好,所以成就了这些文章。【那小说呢?】小说也是很细腻。他写各行各业,就像在给每个从业人员画像,又像是在拍纪录片。你可以感受到镜头从人物的着装、手法,到器具、材料一路走下去,每一点都拍得很精细,配上通俗搞怪的旁白,但每个步骤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镜头如羽毛轻弗,娓娓道来,你不一定懂他的方言,但你连他表述的层次量化也能明白。【能不能举个例子?】例子很多,一时也难以抽出来。提一个吧。“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这些比喻和描述你可能闻所未闻,但你转念一下就能想象出来。【不是很明白。】汪曾祺的文章就是看他的文字语言。他不是卖情节卖逻辑的。文笔这东西,你能感受到就是好,感受不到就享受不了。汉字在他笔下,就像大黄鱼那样鲜活乱蹦乱跳,但他随手拈来,带给你不同以往的风味。【那是不是就代表很好读?】这也不一定。因为他的文字方言化很重,普通人不一定吃得了,如果尝不了方言里的味,感觉就差很远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他的文风,可能会不太习惯。【有没有什么方法?】多读。他的文章就像绵长的甜糖,你要慢慢的在嘴里含着嚼着,一字一句的吃也完全可以。但文章味道有不同,不一定每个味你都喜欢都吃得惯,挑你喜欢的吃就行,不一定别人说哪个好你就啃哪个,好吃就吃,不好吃大可换人。小说尤其要重读,没读过的时候会老想着剧情发展,重读的时候就能撇开情节看语言描述了,然后你才能真正体会文章的好处。【具体推荐哪些文章?】还是小说吧。散文真的太散了,而且口味不对。【为什么不喜欢?】可能我是属于理性的,他的散文是属于感性的,这就是很大的差异了。小说不一样,故事就很有逻辑性,人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事情为什么会发生,都写得很合理。即使是小说,但大部分都是从他的亲身经历而来,很真切感人,有鼻子有眼。【为什么会挑这本书看?】因为一直以来都略有所闻,说汪曾祺文笔好,所以要看一下。文笔确有特色,只是有些吃不惯。不过多尝尝各种味道总是好的。而且多看他的书文笔肯定能有长进。

书随想

前小半部分是小说,后大半部分是随笔散文。一开始我读着小说没有意思。最初拿到这本书先随手翻了一页,发现是讲述笔者小时候住过的院子以及各种我不知道的花花草草,虫儿啊鸟儿的,挺新奇。临睡前会翻看小说,一页一页地读,不觉烦躁也读完了,笔触灵动淡薄,一点即透,很舒服,就这么伴我入了梦乡。后来,我在读每个人写的小说时,都分外急躁,不是情节无味,我急于想知道这故事跟作者生活之间的关系,小说有千丝万缕的线,我想破脑袋也要织成一寸布出来。这是个不好的毛病,直接读传记不就得了,不是倔,我就是太好奇了。读完书,感觉老先生是个单纯的人,品美食、喝酒、抽烟、泡茶馆、赏花,就跟呼吸睡觉一样自然,一眼望去,一口下去,什么都可以玩味,什么都有不浅的造诣。特别喜欢后面随笔,给我普及了相当的生活常识,菜谱更实用,半夜读到此处总是匆匆合上书:明儿的早饭还早呢。


 汪曾祺经典作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