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特凡大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01
ISBN:SH10019-2813
作者:(罗)萨多维亚努
页数:173页

内容概要

米哈伊尔·萨多维亚努(1880年11月5日,帕什卡尼——1961年10月19日,瓦纳托利-尼亚姆茨)罗马尼亚最富盛名的作家、故事家、小说家、文学家、散文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罗马尼亚作家协会、作家联盟的创始人和主席,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罗马尼亚共济会领袖,1947年12月30日——1948年4月13日和1958年1月7日——11日两度代理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他一生创作超过一百多部文学作品,也是世界上创作量最多的作家之一。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于一九三四年创作的一部传记体历史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用编年史的叙述手法,生动地描述了罗马尼亚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什特凡大公不畏强暴,为反抗异族侵略、捍卫民族生存和独立而英勇奋战的一生。对于什特凡这个人物,作者给予了巨大的热情,把他当作罗马尼亚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什特凡大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暑假前,得到了一本旧书,是罗马尼亚著名作家萨多维亚努所著的《什特凡大公》(今天通常译为“斯特凡大公”)。书并不长,十二万四千字左右,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读完了。虽然读得很快,但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却令我时时回顾,在整个假期,常常会不自觉地打开书页,去翻看那些令人魂牵梦绕的篇章。这是一部历史小说,所写的内容是源自真实的历史。什特凡大公是罗马尼亚历史著名的英雄人物,摩尔多瓦大公(今天的罗马尼亚领土由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公国组成),在他在位的四十七年时间中他进行了近五十次抗敌斗争。他依托的是一个小小的公国和数万名由农民组成的军队,一次次地击退并消灭了远比他强大许多的敌人,开创了一个史诗般的时代。什特凡大公在位时间为1457-1504年,此时正是欧洲最为动荡的时期。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欧洲的大门彻底向其敞开,面对欧洲更大规模的侵略已经拉开了序幕;蒙古人所建立的金帐汗国虽然已经瓦解,但由其衍生的伏尔加汗国、克里木汗国仍不时用铁蹄践踏着东欧的土地,一次次将这里的人民陷入血泊之中。而此刻东欧的君主们面对强大的敌人,虽然也不乏英勇善战之辈,但大多目光短浅,只知道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全然不顾前方虎视眈眈的残暴敌人。什特凡大公所统治的摩尔多瓦正处于东欧的边缘,连接着巴尔干与中欧,此刻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他的对手不仅有残暴的土耳其苏丹,他可以因为一幅画需要模特砍掉一个侍童的脑袋,也会因为一个侍童偷吃一个甜瓜而剖开了几十个孩子的肚子。他一次次率领着几十万大军涌向摩尔多瓦,试图彻底征服这个小而倔强的国家。伏尔加汗是更加残暴的对手,当他的军队涌入摩尔多瓦时,疯狂地将地狱搬进了人间,矛尖挑着孩子的身体,被残杀人们的肢体被挂在篱笆上,这还被认为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作品中引用了《新约·启示录》中的话语,那里面关于末日的描述一次次地在这片土地上演。面对哪些凶残的对手,什特凡大公毫不畏惧,凭借着森林、沼泽和英勇的农民,他一次次将对手歼灭。他同样用残暴的手段对待暴虐的敌人,用掷地有声的话语回击敌人的鼓噪。我曾经反复观看了什特凡大公面对伏尔加汗使者的话语,这群残暴的侵略者仅在摩尔多瓦的土地肆虐了一天就被他全歼,汗的兄弟和儿子都被生擒。面对伏尔加汗使者的威胁,他抱以“微微一笑”,庄严地说道“那些丈夫被拉去充当奴隶、孩子被扎死的这一带的妇女跪在我面前要求伸冤;如果我不给作恶的人以应有的重罚,她们会大声埋怨和严厉诅咒的。”这就是正义的力量,面对邪恶时,只有用残酷的手段才能令他们颤抖。作者在这里写出了一个民族充满正义的声音,展现出他们的力量。我想起在安徒生在他的笔下也曾经描写过丹麦人荷尔堡的故事,他在大地下沉睡,当丹麦遭遇灾难时,他会愤然而起,全世界都将听见他挥动拳头的声音。这是一段令人振奋的传说,而在这里,萨多维亚努用千钧的巨笔描绘下了真实的历史,同样令人热血沸腾。当一个小国面对大国的欺凌时,委屈已不能求全,愤起反抗才能真正赢得属于自己的尊严。尽管什特凡大公的背后只是一个小小的摩尔多瓦,但他可以一次次击退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因为这里的人民不可征服。在书中,记述了当地农民的对话,虽然只有寥寥数笔,但却表现出了人民不可屈服的意志。我想起了二十几年前,面对枪口的罗马尼亚人民,最终结束了一个时代。什特凡大公面对的不仅是这些异教的敌人,他自己的盟友也同样是最凶残的敌人。波兰、匈牙利都曾是摩尔多瓦的宗主国,但他们在敌人侵略时无动于衷,却不时窥视着这片土地,妄图将之吞并。什特凡大公同样给予他们以致命的打击,让他们绝大多数的军队永远长眠在这里。但是,小小的摩尔多瓦是无法长时间抗衡那些强大的异教帝国,他一次次地向自己的宗主国求援,却只能孤军奋战。终于,在成功地抵御了对手数十年后,英雄向土耳其苏丹低下了头,送去了人质,在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独立的前提下向对手臣服。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如此描述:“基督降生后一千四百五十七年,博格丹之子什特凡回到弱小而无足轻重的摩尔多瓦公国,夺取王权”,在全书的结尾他写道:“完结的只是过去的一切,只是上帝召唤的那一刹那,而他的灵魂却摆脱了这人生的苦难。敏锐的外交家、威震于世的、谨慎的战略家,同这悲伤的一年的树叶一起陨落了。但他的神圣的精神永存于世,永存于人们的事业和心灵之中,并且依然在引导我们走向那未来的道路。”从开头的平淡无奇到结尾的雄壮大气,一个伟大英雄的形象已经站立了起来,但浓浓的悲凉感始终挥之不去,预示着这位英雄无奈的结局。这部书写于1934年,此刻的罗马尼亚同样处于纳粹德国与前苏联的夹击之下,国王在国内独裁,在外交上却软弱无能,成为了大国任意摆布的棋子。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欧洲之上,罗马尼亚的领土即将被分割,苦难将再次降临。作者在此时描写下历史上伟大的英雄,也正是预见了这一充满悲剧色彩的未来,呼唤着新一代英雄的崛起。读着小说的最后一段话,我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了辛弃疾所写的那篇脍炙人口的词“生子当如孙仲谋”。原先,读这一句时内心中豪情激荡,此刻,我才真正悟到了其中的悲凉。将希望寄托给无法预知的未来,而命运的走向已经如此明确,这真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之处。作者萨多维亚努是罗马尼亚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早在1935年鲁迅先生就译介了他的短篇小说《恋歌》,称他是“写散文的好手”,并敏锐地注意到了他对于罗马尼亚整个社会的了解。这部小说的题材主要源于历史事实,但作者并不是如历史书般平实地阐述历史,而是用一个又一个的战争串连起了什特凡大公波澜壮阔的一生,使之有了史诗般的壮丽色彩。在描写中,作者始终将什特凡大公与人民的联系作为小说的主线。在小说的第一章,他记述了摩尔多瓦长达三十年的混乱时代,表现了人民对强有力的领袖的期盼。在第二章的开头,他描写了什特丹与自己的父亲博格丹的一场对话,残暴的侵略者无论如此横行,终究会被死神带走,而他们所建立的一切也将灰飞烟灭,因此才需要有人以爱为旗帜来守护这片土地,用“至善堡垒”来抵御一切恶魔的进攻。什特凡大公的一生就是依照此而进行,这段对话也时时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尽管小说的篇幅不长,但作者亦亦时时用简略而传神地笔触来刻画那些人物,无论是摩尔多瓦的农民,还是国王、贵族都在他的笔下个性飞扬。他个人的情感也不是流泄而出,在第三章的开头,他用充满情感的语句描述了这片土地的一切,让我们看到了其富庶,也看到其人民的强悍。唯有这样的土地才会有这样的人民,也唯有这样的领袖也能在这片土地上奏响如此豪迈的史诗。这一切,萨多维亚努都凭借着自己的如椽的巨笔将浓缩进这一本不厚的书中。这是一部用烈火写就的小说,里面燃烧着激情,燃烧着不屈的斗志,历史铭刻下这位伟大者的生平,而作者则让他的精神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燃烧。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不光是一个勇敢的故事,有血有肉还有忧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