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史诗

出版日期:2015-11-1
ISBN:9787532157326
作者:卢文丽
页数:380页

内容概要

卢文丽,1968年生,杭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任编辑,文学创作一级。1987年高考落榜,招工进邮局,1988起写诗并发表作品,1991年赴复旦中文系作家班进修,1992年7月调入杭州日报当记者,现为杭报集团《都市周报》副总编。著有《听任夜莺》、《无与伦比的美景》、《亲爱的火焰》、《沙漏的舞蹈》、《温柔村庄》、《我对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诗100》、《西湖诗雨》等诗歌、散文集。曾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浙江省鲁迅文艺奖提名奖、中国女性文学奖入围奖等。

作者简介

诗人卢文丽写起小说来语言泼辣,活色生香,柴米油盐处,人间烟火起,丝毫没有诗人腔。可是当我们读完小说,发现卢文丽依旧是个诗人,而且是个抒情诗人。
——李洱
卢文丽说,她这辈子只写一部小说,献给把她养大、已远在天堂的外婆。丰盈的细节透出亲情的暖意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一部怀念之书,也是一部愿望之书。
——艾伟
读卢文丽小说,如八月桂子飘香,初味淡雅,再闻浓烈。闻着香,吃着甜,杂有丝丝苦。亲密的人物关系,自始至终的饱满情绪,沾染别样的乡愁。
——叶弥
南方的爱情,家族史的叹喟,交织在西湖山水化育出的灵性文字中,如风中火焰,摇曳出一段萱草花般的华美人生。
——赵柏田
这是一部以作者的外婆为人物原型的长篇小说,讲述了“雪舫蒋腿”创始人蒋雪舫的曾孙女蒋小娥,这位中国普通劳动妇女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小说以纷繁复杂、时空交错的多角度、多线索的结构,细密沉着而又不乏幽默的语言,描述了中国近代风云变幻的百年历史,揭示了小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弘扬了面对苦难不屈抗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外婆史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自身的无限渺小和爱的浩瀚无边——卢文丽长篇小说《外婆史诗》读札黑陶卢文丽的《外婆史诗》,首先是一部向下的抽汲之书。全书的结实与饱满,让我对这位当代卓有影响的女诗人,有了重新的发现和认识。在习见中,卢文丽是属于城市的,然而在这部书中,我们看到了同样属于诗人的、原先隐秘不彰的另一世界——中国南方乡村的深厚土壤,从更深意义上,承载并滋养了叫“卢文丽”的这一株植物。书中的每一个汉字,都使劲向下生长,经由白生生的旺盛根须,抽汲灵气和营养。这些根须的名字是:铜瓢。六谷糊。篾匾。八仙桌。油布伞。红漆小木碗。酒瓮上的黄泥盖。金橘饼。辣蓼草。回汤豆腐干。索粉。阵头雨。《女附马》。麦角。硬木条案。稻草结。蒲垫。油毛毡。罗口灯泡。空心毛竹。柴灶。用棕丝、油纸和箬叶编成的笠帽。用桐油、石灰和糯米浇铸的三合土……连她几乎所有的比喻都是有根的,远离了飘浮和空虚:“廿四间落了雪的门堂里,响起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听上去就像一匹布被猛地撕开,又像一条足够分量的鲫鱼鱼鳔,被一双千层布鞋底猛然踩碎的闷响。”中国南方乡村的人事、器物、劳作、饮食、民俗、风景,交融混杂所形成的能量团,让城市的、灵动的卢文丽,获得了地气和来处。在向下抽汲的同时,《外婆史诗》又是一部向上的超拔之书。书中主人公“蒋小娥”,这位东阳火腿世家的传人,既是作者挚爱的外婆,又是虽历尽人世苦难,却始终未改坚韧、未改达观的中国南方底层女性的象征。对于生命的短促、人生的无常,卢文丽异常清醒,正如此书题记所言:“此生迅速消逝,恰似钟声掠过湖面。”如此,人生的意义何在?写作的意义何在?通过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诗人告诉我们,生命可以短暂,自身可以渺小,但是,日常岁月中我们每个人所遭逢的爱、美感与深情,却浩瀚永存,足够安慰我们的人生。书中的故事是“形”,而超拔于“形”的全书之“神”,就是讴歌平凡艰辛人生中的爱、美二字。“倘若文学不能记录真善美,倘若艺术不能为人世带来梦想,写作又有何意义?”由此,我们获知了此书的精神内核。无法不提及这部书突出的语言特色:准确、精致,而又恣肆、幽默。有位外国作家曾经如此表示,诗人进入散文或小说,绝对是诗歌的损失,却毫无疑问又是散文或小说的福祉——似乎就是针对卢文丽而说。书中,诗人对于文本的“进入感”十分强烈。卢文丽的语言,像微型炸弹,她的语言,是语言流——不是单发的炸弹,而是连环引爆,像宏大的交响乐,酣畅淋漓,活色生香,让人读了感觉过瘾!譬如,自己出生与十月革命攻打冬宫交杂混写的片段,与表哥矮脚合伙偷吃霜糖的片断,全书中类似精彩的例证,触目皆是。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卢文丽小说语言的“准确”性。一般而言,诗人属于浪漫写意,然而小说语言中的卢文丽,除了才情勃发的奔腾抒写外,也十分注意精确功夫,譬如,她这样写外公赵金川的抽烟:“头也不抬地摸了摸胸口,掏出烟壳,抽出一支,用拇指和食指撸了撸,又搁在烟壳上弹了两下,塞进自己很少出声的薄嘴唇。”——像工匠般严谨精准。而正是这种严谨与精准,为《外婆史诗》的成功,打造了坚挺周密的内在骨骼。因为《外婆史诗》,著名特产“金华火腿”和中国南方“东阳(廿四间)”这样一个地理空间,正式而又隆重地进入了当代汉语文学。这是卢文丽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一大贡献,对养育她的故乡的贡献。我的一位民间太极拳老师曾这样教我看太极图:太极图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圆圈中的黑白阴阳鱼图案,是内;圆圈外的广大世界,是太极图的外——由此,太极图包涵全部世界。读《外婆史诗》,我也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这部书的内与外——内,是令人歌、哭、欢、伤的南方人世故事;而合上书本之后,我读到了它的外,读到了属于作者私人的辽阔、寂静、怅惘,以及在热闹之下最为沉默不说的生命痛感。2015.12.17
  •     诗情飘荡的生命讲述——读长篇小说《外婆史诗》彭程习惯了一种文体的写作,换成其他式样时,前者的印迹通常会依然鲜明。卢文丽起步于诗歌,且长时间也以之作为主攻,因此她的长篇小说《外婆史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也体现了浓郁的诗性特质。这种浸润是自然的,仿佛盐溶解在水中,对作品作为叙事文学的审美属性并未造成不恰当的打扰。它们体现在语感、节奏和意象之间,语言摇曳而富有弹性,流淌着音乐感,阅读时仿佛感受到裹挟了栀子花香的轻风的吹拂,水气的氤氲与迷离,老旧的宅子里飘荡的阴郁潮湿的气息。一种江南的情调跃然纸上。在这样的地域背景之下,一个女人平凡而坎坷的一生,如画卷一般缓缓展开。主人公原型就是作者的外婆。作为著名的浙江东阳名牌火腿“雪舫蒋腿”创始人蒋雪舫的曾孙女,蒋小娥生命最初的几年曾经快乐富足。但她的父亲因为生下的几个孩子都是女孩,在宗祠里受到羞辱,听信了过继出去一个女儿可以生下儿子的说法,忍痛将童年的她送给别人,从此小娥由凤凰变成了草鸡,过上了贫苦颠沛的日子。其后她的全部生命历程,命运的一幕幕场景,在作者的叙述中次第展现:第一个丈夫新婚后不久病死;后来嫁给了裁缝,养育了几个孩子,有的活下来有的夭折了。历经坎坷活到晚年,又照料作为高考借读生从省城杭州回到乡下的外孙女的生活——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的日夜相伴,“我”得以了解外婆生命中的许多隐秘和无数细节,她的形象变得前所未有地丰满和生动。小说关注的是真正的日常性。涉及到的重大事件,日军的暴行、大跃进及其随后的大饥荒、文革浩劫等等,在小说中都是作为外婆人生中已然遭逢的部分被娓娓讲述。作者无意于发掘和表达个体生命之外的时代主题或意义,她一心只是要把外婆的故事讲好。仿佛透镜将光线聚拢于一点产生热能,小说心无旁骛地聚焦并讲述生命本身——生命的磨难,生命的创痛,生命的无奈,生命的坚韧。总之,是生命的百般滋味。通过外孙女“我”的视角描绘的故事,真切感无疑会得到放大和强化。在此之前,“我”的童年岁月的关键时期也是在乡村与外婆共度的,那个年龄的鲜活记忆生动地留住了当年外婆的形象,又与此刻的青春期女孩敏锐而又时常显得乖戾偏激的感受相结合,拼接出了外婆的立体形象,造就了一种镂刻般的质感。外婆的音容笑貌,达到了一种工笔画般的效果。江南小镇和乡村的气氛,无数繁琐的生活细节,也无不栩栩如生,读来恍若身临其境。在溽热的江南夏夜,祖孙两人并肩躺在乡间的雕花床上,外婆讲述自己的一生经历,以及从命运中悟出的道理:“塌鼻啊,勿苦勿难勿承认,十苦九难方为人,阿婆这一身世,阎罗殿外都转了好几圈”、“种麻得麻,种豆得豆,自己的路,只能靠自己去走,后头的路,不管好走还是不好走,总归也是横在前头,日子就是这样一点点熬下来的。人的一生,就像手上的茧子,磨厚了,就好使了。人的一生,也像腌咸菜,石头越压,咸菜越香”。这是乡间老媪朴素却又扎实的生命感悟。有了这样的“重”,小说便获得了稳定性和方向感,仿佛被一只有力的手掌所操控的风筝,不会断线飘走。对自传性题材的写作,不是每个作家都能作出恰当的对待和处置。因为写作者与所描写对象的关系的特殊性,时常会受到某种顾忌的约束拘限而放不开手脚。但《外婆史诗》确如题目所示,将个人经历给予了诗化的表达,把现实中人物的身世变成了艺术呈现中的身世,以至于使读者在阅读中,常常会忘记主人公本来是有原型的。仿佛照相,面对镜头的五官清晰的正面照只是证件照,而要成为艺术照,要有姿势的变动、角度的选取、用光的虚化等。在由真入幻、由实入虚的过程中,真实的人物成功转换为了艺术的形象。在这一点上小说运用了多种手段,作者第二、第三人称的纯文学的叙述,保证了这部小说的品质。我特别想提到的还有结构。故事从外婆的葬礼写起,又收笔于外婆的葬礼。在这个颇为规矩的闭合式结构中,却显现了艺术表达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叙事不是单一的线性的延伸,而是几条脉络、几种叙述语气的交织和穿插。以“我”和外婆的叙述为主,加上外公的叙述、以及嵌入外公叙述中的始终不曾出场的、终生痴恋外婆的国民党军官方世雄的叙述,补足了这个故事。其间的伏笔、延宕、暗示、断和续、藏和露、放和收,显示了作者结构经营布设的苦心和功力,也的确产生了繁复诡谲、跌宕迂曲的效果。读作品时有一个鲜明的感觉,就是叙述的调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外婆的口吻,鲜活、生动而又自然,泥土气息浓郁,完全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外公回忆当年在上海滩做裁缝时的奇异经历的口气,特别是经由他转述的对外婆痴恋终生的方世雄的语气,华美、优雅、铺陈、梦呓般的色彩,与外婆的语调风格大为迥异。我猜想这是作者的主动追求,借以获得对生活的丰富性、人生的多样性、审美的某种宽阔度和复杂性的表达。应该说,这个目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不过和外婆的口气中显露出的那种与生活、土地的血肉牵连相比,这样的腔调总还是显得有些夸饰。此外,有些想象性的段落描述过于放纵恣肆,有种涨满感,倘能适当节制,留一些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充和回味,效果当会更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