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像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灵魂像风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800578557
作者:马丽华
页数:194页

内容概要

马丽华,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先后毕业于山东临沂师院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1976年进藏,历任《西藏文学》编辑及西藏文联和西藏作协副主席。2003年调至北京,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涉藏题材文学作品17部,含诗集、散文集、论著等。其代表作为长篇纪实文学“走过西藏”系列的《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曾在港、台分别出版海外华文版及英、法文版等。其合集《走过西藏》于1997年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另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也较有影响。专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于1998年获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老拉萨——圣城暮色》于2003年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等。

书籍目录

总序:山上宁静的积雪,多么令我神往李敬泽一九九四年作家版序言 周星开篇第一章 查古村的岁时祭祀从田野上古老的春耕仪式开始农妇尊珠旺姆和她的家人农事歌谣和望果节进城的年轻人和身后远去的歌声寻访土地女神,神话消失走进查古村的寻常日子小伙子再也不回查古村第二章 山环水绕的雪绒山谷雪绒河畔的异人奇事直贡堤寺的昨日辉煌和随遇而安幽闭了十一年的苦行僧人西藏最著名的天葬台空行母化身丹增曲珍直鲁噶举:一次为灵魂举行的盛大仪式灵魂像风第三章 边缘风

编辑推荐

马丽华自一九七六年进藏,多年间遍访西藏各地,写作出版了诗歌、散文、论著和长篇小说等多部作品,其中《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2007修订版)》《藏东红山脉》的采写,时间跨度为二三十年,是对这片世界高地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自然和文化风光既广且深的展示。前三部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结集为《走过西藏》,畅销海内外,被评论界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坛稀缺之物”,“在文学与人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作者由此享有作家兼职类学工作者之称,这四部长篇纪实亦被视为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开山之作。

作者简介

《灵魂像风(2007修订版)》记录了西藏中南部拉萨、山南诸地传统农业文化现象种种。通过对这一地区历史的追溯和对当下农村、寺院的农民、僧人、朝圣者等多类人群的追踪采访,直指传统观想的核心——灵魂。是灵魂的歌吟,也是对灵魂的质询。由于观察和思索的深入,在又寸众多现象和人物不乏精彩描写的同时,尤其引人思之再三。

图书封面


 灵魂像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三毛一直是我最喜欢和欣赏的女作家,马丽华说起来也算这种奇女子,在西藏呆了二十多年,不管以什么样的原因,现在任藏学出版社的总编辑,确实出了许多好书,也算功德一件。她没有继续坚持了,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把一生都奢望于来世,可是要是没有来世呢,她感到心痛,认为应该珍惜。周星等人在作序的时候都说震撼于她的胸怀,与一般人相比,她确实是不错了,可我突然就想起了一个访谈,一个留学生在德国留学多年,看到许多人在卖柏林墙的砖,主持人问到这个问题时,他说,“我太震撼了,他们怎么知道别人卖的不是假的柏林墙砖呢?”有一个评论说,“我也太震撼了,他怎么不知道德国人从来不会卖假东西呢?”,不理解一个文化永远也融不进当地文化,马丽华无法理解西藏人的来世观,注定她只能回北京,要不然熬不过内心的煎熬。基督教徒信上帝,可大家基本都知道,上帝不存在,西藏的来世观同样如此,即使他们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可他们心灵平静无悔,在我们心里,不是圣人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吗,可大多西藏人达到了。这并不表示我信西藏的来世观,而是入境随俗,不要试图去改变什么,即使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为借口。幸福和更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意识形态请靠边。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感觉写得一般
  •       三毛一直是我最喜欢和欣赏的女作家,马丽华说起来也算这种奇女子,在西藏呆了二十多年,不管以什么样的原因,现在任藏学出版社的总编辑,确实出了许多好书,也算功德一件。
      她没有继续坚持了,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把一生都奢望于来世,可是要是没有来世呢,她感到心痛,认为应该珍惜。周星等人在作序的时候都说震撼于她的胸怀,与一般人相比,她确实是不错了,可我突然就想起了一个访谈,一个留学生在德国留学多年,看到许多人在卖柏林墙的砖,主持人问到这个问题时,他说,“我太震撼了,他们怎么知道别人卖的不是假的柏林墙砖呢?”有一个评论说,“我也太震撼了,他怎么不知道德国人从来不会卖假东西呢?”,不理解一个文化永远也融不进当地文化,马丽华无法理解西藏人的来世观,注定她只能回北京,要不然熬不过内心的煎熬。
      基督教徒信上帝,可大家基本都知道,上帝不存在,西藏的来世观同样如此,即使他们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可他们心灵平静无悔,在我们心里,不是圣人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吗,可大多西藏人达到了。
      这并不表示我信西藏的来世观,而是入境随俗,不要试图去改变什么,即使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为借口。幸福和更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意识形态请靠边。
  •     雪宴姐姐推荐的书 灵魂和血脉缠绕而成的生命
  •     读的是藏学出版社的版本
  •     作者的困惑也是我的。
  •     时效性等于失效性
  •     此生不肯安分,必定是此一灵魂使然。看起来想要改变也难——它早已被规定。 灵魂像风。 灵魂如歌。 灵魂疲惫不堪。 灵魂无处逃遁。 沉默,行走,漂泊,遁世,被错误的人引诱——也许这些都是灵魂注定的历练or 劫难?
  •     灵魂像风。灵魂如歌。灵魂疲惫不堪。灵魂无处遁逃。2013-1/200
  •     觉得文字一般,不过对理解西藏应该会有些帮助,但内容远没有标题那么富于诗意。
  •     内在的思考
  •     像资深驴友致敬。
  •     算是一本西藏的田野调查吧,不过二十多年后的今日,不知又有何种变迁。老派的语言,作为文学作品差强人意。
  •     马丽华在西藏待了20年,无论如何她写的东西都是值得看的。这本书的写作主要是在乡间,而且大多是写当地的神话崇拜,对现实的人写的比较少。 灵魂这种东西我本来是不信的,但是如果查古村或者整个西藏的这种传统消失,那我就会觉得西藏失去了灵魂,而且因为失去了灵魂,我就会认为西藏不再有吸引力。我也相信,如果不是存在着某一种灵魂,朝圣者不会虔诚至此。
  •     惊叹好文!!!!
  •     在青稞的晚上没事干找来看
  •       深夜,阅读法国人类学家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每一个人身上都拖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他继续说道:“从此以后,可能把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沟通起来。经由预想不到的方式,时间把生命与我自己之间的距离拉长:在我能够回顾省思我以前的经历之前,必须先经过二十年之久的遗忘期。以前我曾在世界各地到处追寻那些经验,可是当时并不了解其意义,也不能欣赏其精华本质。”
      
      
      
      
      如我现在写西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知道书写的艰难,因为我讨论的是西藏。作为一个过客,西藏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实体,一个多维立体空间,有无数个通道,每个通道又包含着诸多的可能性。生命的有限性,注定我只能进入其中一条通道,而不能将其展开为平面剖析。西藏与我,存在着巨大的宗教文化,地域环境,经验意识的差异。如同楚河汉界,相互对伺的两级。“西藏超出我们的经验,成为梦想与遥望与寻觅之地,寻觅不是印证我们的“有”,而是为了印证我们的“无”。在历史和时间之外,在难以逾越的高山中幸存的这片土地,成为我们精神的异域”(马原语)
      
      
      
      市面上关于西藏的书,有这么两类。一类是旅游攻略书。千篇一律,翻来覆去的景点介绍,简单,实用,具有参考性。但毫无新意,平白肤浅。只适合游客,走马观花的行动指南。第二类是,以文化为主,进一步阐述西藏地域文化,宗教。在他们的笔下,西藏不再是单调的意象,他们构筑了不同的西藏,在客观的西藏下,为自己的灵魂寻找到一个栖息的臆想西藏。西藏,被各种各样的叙述手段,置于大众浪潮的视线内,展示它丰富多彩,斑斓灿烂的内部结构。天生的相对文化主义者,马丽华。“用人生中最宝贵的二十年时光,奔波在高天阔地的山野间,是漂泊地,亦是归宿地。”她笔下的西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西藏的书写,从激情走向理性,从浪漫主义走到社会人类学。“总是不相宜的看到美丽风景背后的东西,从而煞了风景”或许,美感的产生,需要站立在事物的一定距离之外。于是,当她逐渐深入西藏的内部,身在现场的发现所见之西藏,已非意识中的西藏。文字里的激情澎湃,缓缓退潮,她开始吝啬赞美,而转向沉默。这是一个关注灵魂书写的作家,在叙述西藏时,脑海里的多种文化价值观,相互抵触,冲击矛盾的过程。
      
      
      
      
      阅读马丽华,从刚开始的激情书写,到后来极力表现出来的克制优雅。她认识西藏的过程,亦是修正内心,认知自我的过程。她开始犹豫,一方面她为藏民族身上,存在着唯物主义者无法理解的宗教信仰行为而感动。一方面又为藏民族的“灵魂幻想”,将生命付诸于一场无法预知的来世,生命存在的虚无和徒劳,让她感到焦虑和沉痛。著名的人类学家斯特劳斯,对此作出阐述。“当人类只有一种文明作参照时,人类的灾难也就开始了。”桑杰端增在《藏文化与藏族人》一书中,对藏族人格与佛教皈依进行多元分析。“佛教,在藏区成为主导地位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静止和无为,是其最高,最终,最完善的道德思想,也是佛教追求的最终目标。其价值目标取向,行为类型,以及理想信念,千年来直接引导和支配着民族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道德标准。藏民族将生存理想,寄托于来世。与世无争的观念,渗透人心。久而久之,形成藏民的基本人格,重来世轻现实,重精神而轻物质,重圣人而轻凡人,重忍让而轻抗争,听命意识强,而个人发展弱。进而惰性思想使藏民族处于沉思默想而不善行动,减弱了藏民族原有的积极进取心,磨钝了人们奋发向上的锋芒,助长了民族的惰性心理。于是,人们的生活被限定在最底层的物质需要,把自己限制在虚幻,麻木的心态中,过着无所事事的,怠慢的日子,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西藏社会发展的步伐。
      
      
      马丽华的遗憾,在于认识列维•斯特劳斯太晚,他的一本《忧郁热带》让马丽华,从那个感性自我的泥淖中走向理性的社会人类学。她开始用多元价值观分析西藏,用相对主义眼光将事物一分为二。行走二十年,她用身体抵达神圣,用文字放声歌唱,用精神抵达神灵的指尖。尽管她将西藏永久的封存在浩瀚的文字里,她的内心仍觉得失落。
      
      
      
      “深夜拥被独坐。海脑和心怀一派空虚。忽然间,一个念头不期而至——你何时才能结束心灵的流浪?”“在心灵的这一特定空间,时间丧失意义,无论相隔多少年,它依然让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咀嚼到被洗劫,被放逐,被遗弃的滋味。心灵从未寻找到实在的归宿,它一直在浪迹天涯。”
      
      
      
      远行者是孤独的,马丽华的内心亦是孤独的。书写西藏的艰难,让每一个人在面对庞大的西藏,因自身渺小而甚感沮丧。一个觉醒的灵魂,总是i以一种出走的决绝姿态,突破生命过程中不可能的阈限。一个尼采,马斯洛的信奉者,崇尚人,信仰人本主义的局外人,在整个藏民族的一元价值体系中生存,并理解,给予慈悲。注定了身份的孤独,灵魂始终游离在出世与入世之中。
      
      
      灵魂像风,飘无定处,无影无踪。书写西藏的人,漂泊,是生存最本质的状态。
      
      
      我想到列维•斯特劳斯,一生致力于人类研究。他生活与工作的情境,使他不得不远离自己的社群一段又一段长久的时间;由于曾经经历过如此全面性、如此突然的环境改变,使他染上一种长久不愈的无根性;最后,他没有办法在任何地方觉得适得其所;置身家乡,他心理上已经成为残废。《忧郁的热带》)
      
      
      一个具有高度人文主义精神和以研究文类发展为使命的人,必然会对家的概念出现模糊。天涯何处是吾家,生命于是漂泊在无垠的空间,流浪,漂泊是生存之本质状态。我想到祝勇的一句话,我对家的理解,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空间物理,而是存在于我的脚里。家的意义,对于一个发现者而言,它的内涵已经超越了表面的实体意向,而趋向于精神,那个看不见,没有绝对的归途的灵魂之家。城市高楼大厦里安放的,是一个行尸走肉的可怜虫。房子的存在,只是为了安放一具死亡的躯壳,完成吃喝拉撒等动物性形而下的生存内容。而精神家园的存在,为了让孤独的灵魂,寻找到栖息之地,以便与神灵对话。它注定无法通过肉眼视线,灵魂只能独行。显然,这是形而上的,并与此分出灵魂质量的轻与重。
      
      
      
      做个假设命题,一个有家之人和流离失所的流浪汉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一所房子。那么,毫无疑问,我绝对是那个流离失所的流浪汉。但区分一个人是否具备灵魂,在于是否重视精神价值的取向。那么,尼采,特劳斯,他们虽没有现实意义上的家园,但他们的精神家园,已经遍布全球。而且,成为我们极力仰望的天堂。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马丽华之孤独,即使在西藏,亦无法安放动荡不安,颠簸流离的灵魂。
      
      
      书写西藏之艰难,是一场自我精神意义上的朝圣。以孤独为纸,历练而墨,手执流浪。万里征程,三步一长头。
      
      
      这本书,不是最后一本,而是早上8:00
      
      
      
       2009.12.06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