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一路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一路走来一路读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540431716
作者:林达
页数:299页

内容概要

林达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书籍目录

走路
上帝安排的通信
国家重新联合之地――阿波马托克斯
将军归葬之地――访弗吉尼亚的一个小镇莱克辛顿
最后一次内阁会议的缺席者――访佐治亚州的华盛顿小镇
战争不知道浪漫――美国国家战俘博物馆记之一
南北战争的最后一个受难者――美国国家战俘博物馆记之二
一个医生的故事
眼泪之路的起点――访切诺基因首都“新艾菲塔”
“石头城”的故事
洗不掉的血迹――塞勒姆小镇和审巫案
美国的摇篮――访殖民时代威廉斯堡
寻访高迪
斯密森的神秘礼物
当沃尔玛来到小镇
费镇的重生
老家的歌――那切兹镇法院地下室的新发现
栗子树的故事
居所
重新审视猴子审判案
弗利梅森――自由的石匠

读书
瞬间华彩
国王,请恪守你的诺言
英国下议院议会厅随想
美国的镇国之柱――联邦最高法院
劳动节春秋
九十年前的今天
会少规矩多
对罪恶的集体记忆
面对生命和信仰的两难处境
美国政府和大卫教派的较量
为你的敌人争取他应有的权利
大法官的思路
读一本禁书
真理和事实――漫谈翻译与文化
历史无禁区
基督徒读《古兰经》
关起门来,民主就死了
“在上帝之下”还是“和上帝无关”
极右派――民主体制下的必要邪恶
坦自从宽也要言而有信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一件检辩交易案的裁定
佐治亚州的希望工程

后记

作者简介

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开拓初期的日子里,又惟求能速速安顿,因而村镇都因陋就简,也就始终少有东方和欧洲的巍峨古迹。可是,逛得多了,觉得症状国也有它特别的韵味。它的开拓者中有着一批来自欧洲的思想者。他们从欧洲传承的思想,到了北美的荒原上,褪尽精美修饰,却有了实实在在的精神。这是林达最新的一本关于美国、欧洲的风土人情、历史、文明和社会的书。作者延续一贯的创作风格,对美国及欧洲几十个著名的城市与乡村、人物与事件作了贯穿历史的透视,以轻松的阅读来深刻理解欧美的历史和社会。林达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风光无限的旅程――知识与思考、智慧与大度造就了善于观察和阅读的眼睛。通过作者犀利的目光和委婉的笔触,一个个发生在异国的故事透射出了历史文化、战乱风云、文明发展和社会演变的信息。随着作者的引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新境界徐徐展开。

图书封面


 一路走来一路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1条)

  •     算来看这本书也很久了,从给我开始我就一直断断续续地再看。分了三次吧。头两篇故事我都快能背了。我想我知道你推荐给我这本书的理由。我对美国的历史实在不算了解,在打算出国以前我完全没有想到我会和这个国家扯上除开旅游以外的关系。然而《一》这本书给我呈现了另一种游走美国的方式,让我对美国有了灵魂上的触碰。说到美国我应该最先想到的是经济政治和好莱坞。作者完全没有明说,可他却一直在说明一个仅拥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能一时称霸世界的原因。我想所有新事物都具备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出现伴随着吸收历史教训,所以他们已经具备当时的最先进的批判思想和革命精神。而这样的思想和精神从最开始一直保持到现在。我想这才是美国势力长久不衰的原因吧。这是我目前的个人理解,但我心里明白过于片面,可一时又想不到如果描述心里复杂的想法,我想等我想到明确的表述时再来修改吧。如果说这是一本历史书我想作者会生气。从某种角度来说,作者试图强调人物的内在思想和行为对历史的推动。而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并不算多。作者的名字是某天在高铁上看封皮才发现原来是两个人。把笔名合二为一这样的事情简直太浪漫了。我想象着夫妻俩奔走于美国历史上重要的每个角落,用心地搜集史料,而后坐在一起以一致的思想写出一本书。这件事本身多让人羡慕。这才是灵魂上契合的伴侣吧。两颗独立又有着强烈共鸣的灵魂,试图用他们的眼睛带我看一遍美国。我能从现在安静祥和的小镇中看见一百年前战争的纷扰,从美国政治变革中看出美国人民对自由的渴望,从历史的进展里看到后来美国危机的零星导火索。我仿佛还能看见林达在写书时因为意见不合的争吵,以及有大的进展时真心的喜悦。这些细碎的火花才是我看到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想象着我和蠢博也能有一起做一件我们爱着的事情,中间的争吵和每一次突破的惊喜才是我们最大的宝物。我一直都在想一件我们能一起做的事情,可是现在除了嘿咻我们好像就再也没有了。这件事很让人难过。我想问题是在于我的。说回到书,这样的书对于我而言可读性更强,读起来流畅不吃力。历史是死的,可鲜活的历史人物,以及人物的思想让历史变得生动起来。只是我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没有系统的概念对于整本书来说我现在看到的还只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难以串成串。一直觉得美国很糙,美国的历史文化也如此。但在看过这本书以后好像有了不同的看法。细细读来惊觉书名取得极好,一路走来一路读,带着悠然轻松的心情去来读懂美国。
  •     林达《一路走来一路读》。可恨他们写了恁多书,我在国内多少想看,未遂;到如今,也才只看到这一本。好看啊,透彻啊,难怪国内买不到,难怪听说还有过“封”“禁”的传闻。文革后第一批上大学的两口子,90年代去了美国,没有钻进大学做学问也没有跑到唐人街洗盘子,而传奇地“半工半读”——半年的时间,做做手工艺品,赚够了下一年的生活费,就退回森林中的小屋,静下心读书。林达,也是夫妻俩的共同笔名。 写美国的书,拉拉杂杂也看了不少,小学时我就翻过我们家书架子上的《美国纪行》(还不知道是哪一年版的),从各个角度谈的都有,可是我要说,深入浅出又穷根究底,从一个老百姓的视角而不是“政治经济学”或是任何一本政治教科书的角度,意图找出美国立国之本——美国的民主制度和公民意识的形成的原因的书,目前为止我只看见过这一本。一点都不枯燥,一点都不干巴巴——我想,这跟两位作者“自我放逐”、自愿居庙堂之野、自愿“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姿态,是分不开的——有多少人,去了美国,会安于清贫、真正把那里当作一个读书的乐土?又有多少人去了美国,还会真正心怀中国、虚怀若谷地跟中国的读书人“分享”而不是“传授”他们在美国的所读所见所想?更让我叹为观止的是,这两口子的胸襟——没有看见一句半句要“偿还青春”的叫嚣,也没有“给我民主”的嚷嚷,他们理智地不像愤青——可是你也能清楚地感觉得到,这样,也许才是最好的。他们,默默地做着他们作为中国稀缺的“公众知识分子”的本分。林达的书,值得见一本买一本,见一套就全部“斩仓”。
  •     旅居美国的林达夫妇撰写的《一路走来一路读Reading On the Road》分“走路”和“读书”两部分,以实地采风和书卷寻史的形式,介绍了美国发展史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契合“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意味。作者虽然压低了调门,字里行间还是显露出朝圣的心态,这一点令民族主义者不是很舒服,但总体而言,不失为一本可读性极强的书。掩卷长思,联系时下的国际形势,想到书中不曾提到却不乏例证的四个字:退场机制。该书的首篇《上帝安排的通信》介绍了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恩恩怨怨,由于推崇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的分歧,两个人公开决裂,后来恢复通信14年,写了158封信,探讨不同的政见。林达这样评价两个人晚年的行为:“他们用这些书信向后代表明,功绩可以不是资本,权力可以不是私产,政治对手可以不是死敌,政治家可以仍然是光明磊落的有道德的绅士,政治理念和实践之对错可以公开讨论,政治可以不是肮脏的交易。”《国家重新联合之地》介绍了南北战争后期北方的格兰特将军和南方的李将军在阿波马托克斯谈判受降事宜的历史。李将军提出,败军不受辱,必须保证每一名放下武器将士的安全和个人尊严。格兰特将军前述了28231份证明书,“南方士兵在战后没有受到追究和查处,没有被逮捕和坐牢,没有因“反叛历史问题”而承受任何压力,都立即开始拥有了一个普通平民的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将军归葬之地》则进一步介绍了李将军的命运,到华盛顿-李大学担任校长。《为你的敌人争取他应有的权利》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1993年得克萨斯州政府人权委员会为了反对歧视的目的,要求白人激进组织三K党递交这个组织的成员名单。三K党为保护成员不愿交出名单,向“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求助。由于三K党在历史上是人权记录声名狼藉的组织,ACLU虽然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也不会赞同三K党组织的诉求,但这一次,他们决定帮助三K党,并指定了自己的一个律师安东尼•格列芬负责此案。这一决定有点引人注目,因为格列芬是一个黑人。当格列芬决定为三K党辩护时,“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非常震惊,因而取消了格列芬的成员资格。格里芬对发出疑问的人这样解释:“这个案子和种族分歧没有联系,这个案子涉及三K党是否拥有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权利。给我们所喜欢的组织以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权利,这是非常容易的,这使我们感觉良好。对那些令我们愤怒的人,那些我们恨不得令其闭嘴的人,实行同样的原则,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宪法第一修正案不是为了针对某些人,保护另一些人,而是为了针对政府,保护我们大家。举例说,如果你开始剥夺三K党的第一修正案权利,那么接下来吃苦头的就是我们黑人了。那些强迫他们沉默的法律就会把我们团团围住,强迫我们沉默。”《坦白从宽也要言而有信》介绍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一件检辩交易案的裁定,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受到检察官指控的人有保持沉默的权利,检察官不能用“抗拒从严”相威胁。当检察官需要被告配合和帮助时,就会出现检辩交易,被告用认罪或交代来换取较轻的控罪,相当于我们熟悉的“坦白从宽”。但不一样的是,嫌犯是通过他的律师和检察官谈判的,是先谈判好了,讲好交易,然后才坦白,而不是先坦白了,看你坦白的程度、坦白的态度、坦白的成绩,然后酌情来给你从宽。文章中提到的赫伯案,就是独立检察官斯塔尔与克林顿总统的好友赫伯之间的检辩交易,斯塔尔没有从赫伯交代的文件中发现克林顿的问题,但是发现了赫伯偷漏个人所得税的证据,想据此起诉赫伯。联邦法院驳回了斯塔尔的起诉,理由是这一私诉是直接或间接建立在赫伯交出来的文件的基础上,而赫伯交出这些文件的条件是得到了豁免。说好了坦白从宽,就得言而有信。书中还有一些案例,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政治对手不必老死不相往来,战场上的敌人不必斩尽杀绝,犯罪者,不同的价值理念并非不可调和,犯罪者也并非不可饶恕……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就有价值理念的冲突和利益的争斗。如果不尊重对手,不给对方生存的空间,那么那些被逼到墙角的人肯定要做困兽斗,做鱼死网破式的反扑,施加出去的压力变成反作用力,没准就伤到自己。所谓的民主社会,其实就是退场机制健全的社会,让政治家可以无忧地退位,争斗者可以也放心地缴械,失败者可以有尊严地退场,犯罪者也可以体面地受罚,不同的价值理念者也有容足的地方。在某些人看来,这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美化的模式。人心总是有险恶之时,思想总是有肮脏之处,这个世界上的确没有完美的模式,但总是有可供借鉴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范式。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要再读一遍的书。
  •     涉及美国的很多方面,很有意思的一个一个小故事,特别适合上班路上读
  •     我还得再看一遍
  •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旅行方式:先是将自己放到那地方去,然后顺着历史的轨迹慢慢发掘出一则则特有的故事。
  •     书是好书,读的人却不是好人。陈丹燕要是能有这本书十分之一,写出来的游记也不会那么猫力。
  •     今天bellevue读书会的书,精读,因为每篇都自成体系逻辑点不好扫,总体感觉不错,发现来美国这么多年这么多东西都还不知道,惭愧
  •     很喜欢这种风格的作品
  •     林达系列之一,本书内容比较杂,相对也短一些,看着不费劲,不过看完也容易忘。美国的法律文化,契约文化,真是体现在每个细节里。
  •     感觉每篇文章都有所指,有所对照
  •     简单易懂,流畅自然,喜马拉雅听的书,女主播的声音也是相得益彰。从小处见美国之伟大,虽然不深刻但依旧让人感慨和动容。喜欢这样的文章。
  •     很喜欢里面关于美国历史的讲解,更喜欢对于美国法治理念的介绍
  •     大学读过,很不错,有种开眼界的感觉。
  •     两代父子总统出生的昆西小镇,李将军最后栖息的莱克辛顿,有切诺基首都之称的新艾乔塔,定格在殖民时代的威廉斯堡等等,有故事、有血泪、更有重视历史的态度和勇气!
  •     小政府大州权,原来小镇自治才是美帝民主的常态
  •     读完后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纠正了我很多关于美国的表面认识:才知道美国原来是由小镇组成的国家。也对法制与民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当然,更主要的是,本书语言需要浅显易懂,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     “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保存历史格外在意” 被美国民主精神和法治精神所震撼 喜欢李将军 喜欢西班牙民主化过程中的领袖人物 喜欢作者流畅优美的文笔 一路走一路读 应该是人生最快意的事了吧
  •     跟着作者俩一路走一路读。看人,看景,看这样那样的事。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     以介绍历史和政治体制发展为主的游记,其中大部分都是零散的美国历史。无事时可以看看
  •     林达夫妇把美国的法律制度当作艺术品一样解读,不自觉地就带着一种爱意和深情。历史数度眼前重现,散发着令人动容又迷恋的光辉。
  •     《走向世界的起点》这篇特别喜欢!
  •     和作者一起回顾美国的历史和政治文明
  •     很佩服作者,走走停停最后成就一本书。书的内容比较杂,但主要介绍的是美国的一些历史,更多的是美国的法律相关故事及内容。还算不错,学到很多东西,对美国的法律也了解到了一点点。
  •     跟前几部的风格相类似,一路走一路将民主的来由及这个制度的形成过程。比《西班牙旅行笔记》好看。
  •     说美国是最没有历史的国家,但其处处充满历史。《独立宣言》的起草,南北战争,一个个重要历史的转折点,有传奇人物的平凡生活,也有小人物的传奇故事。
  •     温暖的文字,以平和的叙述方式将美国复杂的政治、法律制度娓娓道来,以前碰到这些都是直接跳过的。透过这本书可以真正看到民主的细节。
  •     受益良多的一本书~ 通俗易懂
  •     确实是近距离看美国,一路走一路看,不是简单的旅行,而是一路耳闻目睹加脑袋思考,通过一个个比较有代表性却又不那么轰轰烈烈的不大不小的历史故事,很好得把美国的文化的根本表达出来了。这种写法很有意思,比纯粹的介绍美国文化要读着有意思的多。
  •     在客栈一下午翻完了,和之前的一本比不怎么样。
  •     正如短评中所言,这是一本很解渴的书。作为同学眼中的异类,我多么想推荐他们能看看这样的文章,对西方的民主政治不要急于下结论,你对他足够了解吗?对不同的想法多一些容忍吧。 再者,我们的社会为何原地踏步?对新闻事件总是习惯性遗忘?司法何时能走程序正确的道路?似乎能在本书中窥得一丝亮光。
  •     看完真是一种非常动人的感觉。对。就是动人。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
  •     文字清新隽永,见解深刻。知古才能通今,美国人的规则法制意识着实让人佩服,大概这才是真正的先进文化
  •     文人写这种文章看起来就好幼稚
  •     前面很好看,但是后面就没什么意思了。
  •     前面的还可以,后半本相对比较闷
  •     很喜欢「走路」这一部分 去到一个地方能了解它的历史和故事可以给旅行增添很多意义
  •     美国还真是一个爱打官司的国家!
  •     非常棒了解历史的读本,语言精炼而生动,每个事件读起来都令人兴趣盎然
  •     这样包容又斤斤计较的人民啊,骄傲的American
  •     19 大一
  •     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刚开始根本不了解主要内容,但是看了第一章上帝的通信后就觉得,嗯,这就是我喜欢的内容。讲讲历史,讲讲见闻,从那些可能并不著名的人物、事件中去了解一个国家,一段历史,去感受一种思想,一种制度,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     讲美国历史这个作者的书还是值得一看的,能把复杂的美国法律讲清楚这点就很不错。
  •     对我了解美国历史很有用
  •     林达书籍的一贯风格,各种路途旅行随笔合集,走过一个地方写下一篇感言,当然都是以小见大的政治感言,一如既往的吹捧美国,虽然有一些颇有道理,但看多了有些审美疲劳。
  •     历史一再证明,今天看来是危险的思想,明天却会成为常识。
  •     一路走来一路读
  •     1.容易遗忘罪恶的社会,必定会一再地姑息罪恶。 2.历史一再证明,今天看来是危险的思想,明天却会成为常识。 3.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我只知道,看一看世界,对我而言比一切的一切都重要。
  •     大快人心、苦口婆心
  •     主要说明美国历史,一些旅游景点的背景 对自由,政治和法律 都有介绍 比较客观,对文化及政治历史都有所了解了
  •     认识美国,感动美国。美好的美国。
  •     看看他国的历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