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堂语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药堂语录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1
ISBN:9787543443532
作者:周作人
页数:104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药堂语录》在形式上与中国古代之笔记和题跋颇有相似之处,盖周作人对古人此类作品一向留意,可谓烂熟于心。 “本来照儒释两家的老规矩,语录是门人弟子所记师父日常的言行,杨于云王仲淹自己著书,便很为后人所非薄,我们何必再来学步呢。这所谓语录实在只是一个名字相同而已,内容并无什么近似处,这是该得说明一下的。我不懂玄学,对于佛法与道学都不想容喙,语还只是平常说话,虽然上下四旁的乱谈,却没有一个宗派,假如必须分类,那也只好归到杂家里去吧。”

书籍目录


太上感应篇
文海披沙
科目之蔽
女人三护
习苦斋画絮
鼠数钱
琐事闲录
跨鹤吹笙谱
九烟遗集
如梦录
存拙斋札疏
姚镜塘集
汴宋竹枝词
五祖肉身
七修类稿
辛卯侍行记
舌华录
夷坚志
麻团胜会
划水仙
张天翁
洞灵小志
耳食录
洪幼怀
药酒
落花生
入都日记
许敬宗语
销夏之书
绕竹山房诗稿
宋琐语
南国记
郢人
燕窗闲话
七夕
朱詹
澹�文存
松崖诗钞
武藏无山
指画
如梦记
日本国志
钱名世序文
曲词秽亵
读诗管见
曾衍东诗
右台仙馆笔记
方晓卿蠹存
夜光珠
中秋的月亮
后记

作者简介

周作人与鲁迅兄弟二人共同作为文学大家著称于世,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绝不多见。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平和恬淡,清隽幽雅,小品文闲适幽默,古雅遒劲,与鲁迅的风格截然不同。本书名曰"药堂",有作者陈一家之感言,供各位读者品味之意。或为一剂苦口良药,或为一杯清暑汤茶,但凭读者品评。

图书封面


 药堂语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药堂语录》后记云,“近数年来多读旧书,取其较易得,价亦较西书为稍廉耳,至其用处则不甚庄严,大抵只以代博弈,或当作纸烟,聊以遣时日而已。……读过之后或有感想,常取片纸记其大概,久之积一二百则,有友人办日报者索取补白,随时摘抄寄与,二三年来原稿垂尽矣。庸报社索去有四五十则,日前来信云拟搜集为一册,亦便答应”,止庵《关于<药堂语录>》云,“一九四一年五月由天津庸报社出版,集中五十篇文章,大部分发表于一九四〇年,个别篇目则前此一年问世,写作大约就在这时,亦或更早一些。在《庸报》连载时,曾用“药草堂随笔”及“药草堂语录”作为总的题目。”查止庵《周作人传》,一九三九年三月,周作人受聘伪北大文学院筹备员,八月文学院成立后出任院长。自一九四〇年一月起发表在《庸报》上的药草堂诸篇,还属于自视为“不说话”的笔记之列。关于书名,作者自序中云,与儒释两家门人弟子记录师父日常言行不同,“这所谓语录实在只是一个名字相同,内容并无什么近似处”,“语还只是平常说话,虽然上下四旁的乱谈,却没有一个宗派,假如必须分类,那也只好归到杂家里去吧。”可算作是对“语录”二字的脚注。“至于药草堂名本无甚意义”,十分要去求它,大约则“只是摊数种草药于案上,如草头郎中之所为,可以摆列点药就是了,针砭却是不来的”。药草“若是一样样的看来,差不多是些植物标本”,其间也有有味而使人难忘的,则“吾语岂能有此等药味,但得平淡过去,不求为良药,故无须苦口,吾乡人家夏日常用金银花夏枯草二叶煎汤代茶,云可清暑,此正是常谈的本色,其或庶几近之,亦是本怀也。”周氏自编文集,中期题名多含苦意,如《苦茶随笔》《苦竹杂记》《药味集》《药堂杂文》《苦口甘口》等等,所取的意思大约不外于此,总是一种平淡而深永的滋味也。《药堂语录》内容既多是“看书仍记”,五十篇中,所录之书十之有九为古代笔记小说,又三四篇关于日本书或与日本有关之书。篇幅短小,多五六百字一则。若从内容与形式上说,与之相当接近的大约要算《书房一角》。作者虽自言“针砭却是不来的”,《书房一角》序里却说:“随时写些小文,多少还是希望有用,去年在一篇文章的未尾曾说过,深信此种东西于学子有益,故聊复饶舌,若是为个人计,是好还是装痴聋下去,何苦费了工夫与心思来报告自己所读何书乎。”则实际于剪裁取用之间,几百字批评以内,作者的意见已明了矣。至于所记书多为笔记小说,时贤眼里看来难免要不登大雅之堂的,《夜读抄》后记里于此有一段话似可看作解释:“如我来鼓吹休明,大谈其自己所不大了然的圣经贤传,成绩也未必会更好。忠臣面具后边的小丑脸相,何尝不在高明鉴察之中,毕竟一样的暴露出真相,而且似乎更要不好看。”《药堂语录》的具体内容,说来约略也可分为以下几种。《太上感应篇》《文海披沙》《科目之蔽》《五祖肉身》等篇,大抵言士人之陋习多源于科目,热中功名,而多谈休咎因果,以行善为曳取科名之手段,奉《阴骘文》《棘闱夺命录》一类书,而终堕入戒牛肉惜字纸之卑鄙琐屑,以求冥佑。《科目之蔽》云:“余尝谓读书人笥中不妨有淫书,但案头不可有《阴骘文》,《棘闱夺命录》一类善书,盖好色尚是人情,只须戒邪淫便是合法,若归依道士教,已止去白莲教一间,无以愈于吃菜事人魔矣。孔子论人事只讲仁恕,正是儒家的本色,孟子说义,便已渐近法家了,老庄觉得仁恕也济不得事,凡事想到底自都不免消极。总之古来圣人何尝说及那些怪语,则后来士人津津乐道,此正是儒之道士化,盖历汉唐宋明而遂完成,其源流不自外来,其影响亦不及于外国,与女人缠足的历史很有点相像,此一节亦甚可注意者也。”《女人三护》一篇乃是周氏一贯的对女子问题的关注。此处将《华严经音义》中“女人志弱,故借三护。幼小父母护,适人夫婿护,老迈儿子护”与《仪礼》之“三从”作对比,以为一是利他的,一是利己的。又《鼠数钱》《药酒》《落花生》《七夕》《中秋的月亮》诸篇可算作是草木虫鱼及乡土风物系列,从笔记中引来话题,遂记及故乡习俗,文字简净可亲,记录之外又出以通达的见解。如《七夕》篇云:“吾乡无七夕之称,只云七月七,是日妇女取木槿叶揉汁洗发,儿童汲井水置露天,次日投针水面,映日视其影以为占卜,曰丢巧针。市上卖巧果,为寻常茶食之一,《越谚》卷中云:‘七夕油(火甲)粉果,样巧味脆,即乞巧遗意。’此种传说,如以理智批判,多有说诳分子,学者凭唯理主义加以辨正,古今中外常有之,惟若以诗论,则亦自有其佳趣。”与此大略可归于一处的,尚有《绕竹山房诗稿》一文,因诗稿作者记改“枫树”地名为“丰市”,因吴语“树”与“市”音同。周氏以为大不必,云“我们读《诗经》,觉得最特别处是其所谓兴,也最有风致,孔子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只是赏识些动植物也大有意思。读书人不能领解此等旨趣,更无怪商工纷纷以兴隆丰盛命名,招牌满街,全是吉利语矣。希望三多九如,本亦是人情之常,但这只可是一方面,今若使其统率一切,把对于自然的趣味都消灭了,学问便无从发芽,此损失不小也。”这话是我所喜欢的,因此不惮文抄公之讥将它都录下来,反正自始至此,所做工作也只是文抄而已。周氏如得见今之地名街名,无论何城何市,无处不南京路北京路上海路,其无想象力与生动气可谓极矣,而商店之名可堪悦目者更少,更有自装帧至内容极尽俗媚之书与文字极恶之腰封,不知将以何言来对才好呢。此外诸篇,大抵或言版本,或取笔记内容之一端而发挥之,而以此类型为最多。因为是笔记小说,自然不免涉及志怪,作者也多处谈及对笔记小说的看法,《洞灵小志》篇比较《阅微草堂》与《聊斋》:“谈鬼怪殊有佳趣,但须以艺术出之,东坡居士强人说鬼,云姑妄言之,甚能得此中三昧。为说鬼而说鬼,第一必须说得好才行。文章宜朴质明净,六朝唐人志怪最擅胜场,传奇文便已差了,则因渐趋于华丽雕饰,《阅微草堂》与《聊斋》之比较亦正是如此。第二必须无所为,即不讲因果以至譬喻。讲到这里,《聊斋》却又要胜一筹,盖其记狐鬼艳情中有别无用意者,而《阅微草堂》于此全无是处,只是文尚佳,故或可一读耳。”《耳食录》一篇又云:“大抵志怪之书要在无所为,若《还冤志》,《金刚经鸠异》,标明宗旨者,别是一类,亦无妨碍。”“纪晓岚工于文而主意太显露,使人觉得如吞糖衣丸药,若能味橄榄或萝卜,虽是和意在润喉清火,亦可吃得有味,……鄙人常说说鬼要无所为,其实重要的还是在于文章与态度,假如二者皆诚实质朴,自有其美,虽有所说示,有如个人的宗教倾向,读者亦可以礼相接,或赞或否,均无所嫌也。由此观之,写文章本无一定的规律,无所为固然最好,却亦可以有例外,大抵作者的趣味与见识乃是必要的两重基本,即态度之所从出,古人云,士先器识而后文章,语虽陈旧,实颇有理,盖文章与器识本来是一物之表里耳。”话说至此,则不仅是关于志怪之文的态度,而是为文的态度了,周氏“文章与态度”要“诚实质朴”的意思,与他自己写作文章所追求的境界正是一致,大概归结起来还是“文章立其诚”罢。最后值得单单提出来讲的,是《许敬宗语》一文。文记《舌华录》卷三《冷语第六》云唐太宗征辽,作飞梯临其城,城中矢石如雨,而无人敢为先登。“英公指谓中书舍人许敬宗曰,此人岂不大健。敬宗曰,健要是不解思量。太宗闻而欲罪之。”周氏按曰:“贤哲设教唯恐人不解思量,英雄则恐人解思量,盖如此便不易得健者借驱使,俗所谓愚民政策无他,实只是使人毋思量而已。”这里实在不得不使人联想起最近那一位许君的遭际,时间虽早已过去千载,“所谓愚民政策无他,实只是使人毋思量而已”的精神却始终如一也。孔文举嵇叔夜既已不得其死,则吾朝之欲罪许君,不也宜乎。
  •     周作人《药堂语录》中《麻团胜会》之末云:“麻团不知是何种食物,以芝麻着团子外,抑或以为馅乎……吾乡捣糯米饭裹芝麻白糖或豆沙成团,名曰麻餈,又作汤圆外着芝麻,用香油炸之曰金团,恐二者均未必是也。”这两种食物江南一带多有,前者吾乡径呼为糯米饭,后者则唤作麻团(音tuon)只是与周氏所说的有小异罢了。糯米饭,小时候走到临街的地方就有卖的。小贩坐在小凳上,前面一张小桌子,放着油条、白糖、腌豇(读如刚)豆之类,糯米饭则放在一个带盖的竹桶里。有人来买的时候,才会揭开盖,用覆在上面的麻布抓起一把热气腾腾的糯米饭放到桌上,擀平,随着个人的意愿加糖、油条等,再顺着麻布一卷,拧紧,装到袋子里,就可以了。拧糯米饭颇费力气,劲儿小了,吃不到嘴就散开了。此外还有一种糍粑,用糯米粉团成饼状去炸,外面金黄,蘸着白糖吃。平步青《霞外攈屑》卷十:“今越中冬日有麻餈,以秔稻粉为之,馅以糖,而外傅麻子,故名。”与周氏所说又有不同,更近于金团了。而金团,吾乡唤作麻团,周氏说如“汤圆外着芝麻”,有点怪,细想却也是。麻团比汤圆大不少,糖馅或豆沙馅,不像汤圆那样满,要空一些。外面多裹白芝麻,一炸,是浅浅的金黄色。宋人《东京梦华录》中记着脂麻团子,似乎即是一物。《随园食单》则记了作法:“蒸糯米捣烂为团,用芝麻屑拌糖作馅。”芝麻屑又作了馅。想来食材不外是这几种,在内在外的组合却很多,各地又多不同,因此名目繁多也是当然了。人总是喜欢怀旧的,虽然并没有多少旧可怀,不过糯米饭似乎很少见了,麻团虽还有卖,也很久没吃过了,有点想念。读周氏的书,偶然想起,也就记下。
  •     九月十月都在尽力收大部头,反倒变得很困窘,见着自己欢喜的书也不能买,于是久久地蹲在书店里到关门。由此想到王充,心里有些安慰。时至今日,我仍觉得书之不易得,还似洪水猛兽,岁月的愈甚而愈见无奈,仿佛知道了命运的耍弄了。先前几年略有起色,似乎想读的书尽在掌握,只消掏钱罢了。这多亏了网络。曾经每每思量书籍的不易得,可恨门前泛泛而已的书店,知晓欲广见闻且需天下行的道理;然后是网购,虽则购之不尽,但绝已非从前那般难觅踪影,无处寻求,则人也益现浮躁夸阀之气。所以犹信寻觅即是品行的道理。于是追逐旧纸堆,于是读旧籍,于是就有书目之读。我以为最好的书目是“四库全书”那个,大部头得不到,好在一向有一部《简明目录》。但这还是不够,正因为简明。我所希望的,是融入主人辛酸苦辣的读书记,就是那种有感而发的,间而讲述读书趣事的。一直在找。而十一月初,为我空空的钱囊与空空的皮囊填补空白的是《夏济安日记》(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38078/)和此书。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的这套小书煞是可爱,灰色素面的封皮,简洁的搭配画,而更为重要的是不高的价格。我似乎依稀还对他们出的《维特根斯坦全集》(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82468/)还有印象——某位仁兄为此以一个月的伙食费作为代价得到一部(详细内容请见这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205692/,慢慢找)——想来也不会错。现在读周作人是适宜,他所谓的闲书,真正是让人大开眼界;而他读书的闲情,也真真让人艳羡。除了这册外,“自编文集”中的其他几种也多与购书找书爱书有关,再加上周平和的笔调和不俗的心境,实在让今日能读书的人倍感庆幸。而有如再路边亭子里小憩一下后,更有奋发前行的意志,如此不止。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读书而能发以自家意见,在古典解读中,加以个人情趣,出入自如,实在是上乘文字也。
  •     正看了一下,再反看了一下。
  •     虽然不是什么人生教诲 但得知一些可读之书也是很好的
  •     提到的很多書沒有看過,但是不妨礙讀起來的趣味,偶爾自己狹窄的閱讀面撞上真是驚喜也更覺趣味
  •     读周作人真是需要一个语感适应的过程。
  •     故纸堆中过活,淑世之意若隐若现,知堂究竟是儒生本色啊
  •     对郝懿行评价较高
  •     《药堂语录》内容既多是“看书仍记”,五十篇中,所录之书十之有九为古代笔记小说,又三四篇关于日本书或与日本有关之书。
  •     78.销夏之书。
  •     “读一部书了,偶有一部分可喜,便已满足,有时觉得无味,也不甚嫌憎,对于古人何必苛求,但取其供我一时披读耳,古人云只图遮眼,我的意思亦止如此“
  •     2005-33
  •     其实就是周作人将其五十余篇读书札记结集出版,彼时他已“落水”。一直设想从周的这些随笔札记中窥测他事敌时的心态,但至少目前还找不到合适的入口,仅于零散的片段里偶尔发现周对秦桧抱有“理解之同情”。他的文化批评思路基本上还是一以贯之的,对致知于乱翻杂书的趣味也念念不忘、一再提及——君不见周作人用了多少处“可喜”?我以为倘能将这些“可喜”做个统计,倒不失为研究知堂先生的好材料,倒在床上这么胡乱一想,我也颇感“可喜”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