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301105986
作者:严文明
页数:456页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15页 - 中华文明史的分期

第一期,先秦。
第二期,秦汉魏晋南北朝。秦汉,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分封制的废除和郡县制的建立,文字的统一。
第三期,隋唐至明中叶。隋唐,国家再一次由分裂走向统一,南北文化在统一的国家中相互补充,中外文化在开放的局面下广泛交流。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文官制度的完善,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四期,明中叶至辛亥革命。明中叶,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世俗化、商业化、个性化成为一时之风气。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158页

政治制度的转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春秋前中期,为尊王攘夷与五霸迭兴时期。第二阶段在春秋中后期,为弭兵会盟与民族融合时期。第三阶段在战国时期,为七雄并争与中央集权制度萌芽时期。中央机构的改革,国君依据宗法用人的旧原则为选贤任能的新原则所取代。地方制度实行郡县制,是从设县开始。社会制度的转型,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即由国有制转变为私有制。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361页 - 教育的发达与学术的昌盛

私学和士人之间,呈现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士人的兴起促成了私学的出现;另一方面私学也促进了士人阶层的壮大。他们二者的结合,则是诸子学出现的直接土壤。
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关注。礼乐秩序和教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范畴是仁和义。是一个重视和突出人道的学派。
道家,以虚物为本,以因循为用,以刑名学说为主的治国和以神形说为主的治身。以道为本,无为。刑名学的核心,其实是以道为基础,在人间社会建立起适当的秩序,君无为而臣有为。对生命的重视,贵己,全生。齐物和逍遥。齐物的关键是要使自己从具体的事物中超越出来,回到万物之初也就是道的状态来观照万物,为此需要去除自我,即对自我的破除。齐物,万物在道之中齐通为一。齐物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由齐物就可以达到逍遥,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202页 - 辉煌的青铜文化

高度发达的青铜工艺和纷繁多样的青铜艺术形式。以中原青铜器为主体的青铜文化体系。青铜器和青铜艺术形式的相对稳定和延续时间绵长。
中国青铜时代的青铜艺术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的、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等级观念和权力观念的一门艺术。青铜器被当时的人们视为沟通人神联系的重要中介物和贵族等级关系的重要标志物。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267页

《考工记》强调礼制和等级。周代王城的规划礼制,王宫建中立极,表现了周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朝、祖、社三位一体,集中反映了当时政治、族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识形态。
《管子》强调因地制宜和使用。临淄,立国都和城市规划考虑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保卫过度要靠开垦土地、发展生产;城市的规模适应于周围土地面积的大小、肥沃程度及人口的多寡。阐明了城市与国防、城市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136页

宗法制度最主要特嗲是嫡为大宗,庶为小宗。在阶级社会中,国家形成,君权产生,宗法理论成为指导政治的思想原则,形成了以宗统为模式和灵魂的宗统和君统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就是后来的封建制度。
宗法制度不仅是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也是规范社会秩序、整齐生活习俗的指导思想。立子立嫡之制,庙数之制度,同姓不婚之制。在中央行国王制,地方行分封制。国王将国土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统治区。以国王所居京师为中心,四周五百里之内为王畿,称内服,由国王或朝廷直辖。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称外服,就是分封诸侯的地区。君统中的王统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王室姬氏亲族,功臣,友邦冢君与古帝王之后。
土地所有制是国有制,实际上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家系所有制。井田制,一为自然性质,即田地划分的形式,状如井字。二为社会性质,就是土地所有权问题,土地归国有。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12页 - 中华文明的演进

多元一体格局最晚在西周就建立起来了。
民族的融合。
外来文化的吸收。就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至少表现为五点:从此有了三世观念和三界观念,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想象世界,扩大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促进了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扩大了汉语的词汇。使文学观念更加多样化,例如真与空的观念、心性的观念、境界的观念、象和象外的观念。
物质文明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一些具有进步性的制度的建立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精神文明的发展对整个文明也起到推动作用。
每一次雅化与俗化都可以视为文明的一次演进,雅与俗的互动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425页 - 文学艺术的兴起与繁荣

诗经:赋就是铺陈,通过正面的描写、记述、议论,来直接铺写物态,阐明事理,抒发情感。比,即比喻和比拟。兴,先咏一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对后世影响深远。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诗经创立的比兴手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殷人以尊神事鬼、崇尚巫术作为文化特色,周人以敬天保民、崇尚礼乐教化作为文化特色。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314页

从原始文字到完整的文字体系,必要的社会条件是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对文字的需求程度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另外两个条件,要在这个社会上有一群独立地、脱离体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在这个社会中使用的语言应当比较容易用符号记录下来。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1页 - 中华文明发生的地理环境

雄踞东亚的神州大地
依托大陆与面向海洋
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内部复杂的自然环境
典型的季风气候
黄河与长江,农业的温床和文明的摇篮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6页 - 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

1.阴阳观念。用阴阳来概括两种相互对立的或相互消长的方面,从而形成阴阳观念。阴阳的交替变化,有序而调和就是治,就吉祥;无序而不调和就是乱,就有难。
2.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的尊崇。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和祭祀那些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中华文明是以人为中心的文明,以人为主体的文明,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
3.崇德尚群。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这可以称之为道德意识或人格意识。尚群即崇尚群体利益,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群体的发展先于个体的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群就是公,天下为公的理想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的一部分。尚群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众人群居为乐事,以合群为美德。群体的力量超过个人的力量,众人只有和成群体才能生存并得到充分的发展。
4.中和之境。执中就是把握住平衡点,不走极端,平正通达,无往不利。和为和谐、和顺、和协、和衷、和畅、和平、融合、祥和、调和、温和等意义。中和是中和文明的精髓,以中和为天地得以安置、万物得以发育的根本。中和又是执政的准绳。中和还是为人的标准,为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使这两方面达到和谐。中和还是审美的追求,中和之境也体现在对外关系上。
5.整体思维,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任何一个部分都反映整体。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1页 - 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

文明可以分解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对应着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社会组织方式,以及人类的心灵世界(思想的、道德的、美感的)。
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祖先崇拜有利于文明的延续。深化祖先的能力和功绩,把他们奉为神灵进行祭祀,祈求护佑,崇拜自己的祖先,祖先就是神,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发挥着巨大的维系文明的作用。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炎黄二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的保持了连续性。祖先崇拜的底蕴是强烈的本根意识,就是对自身本源之探究、认同、尊重与返归。归根、守根与现在常说的寻根,都体现了同一种本根意识,这是维系中华文明使之延续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祖先崇拜相关,以家庭和宗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模式,家庭、宗族与国家的同构性,以及宗族作为国与家的中介,都发挥着协调关系、维系国家、延续历史的作用。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的笔记-第55页 - 走向文明的不同道路

燕辽地区红山文化
江浙地区良渚文化
长江中游屈家岭-石家河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文化
多元一体格局的初步形成与中原地位的逐渐突出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