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心灵》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苏联的心灵章节试读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544711470
作者:[英国] 以赛亚·伯林
页数:258页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96页 - 人为的辩证法:最高统帅斯大林与统治术

不能预判变化无常的路线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是最大的失败。轻则打乱他所有的个人计划;重则把他整个人彻底毁灭。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22页

看这本书感觉和中国的经历惊人的相似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3页

共产主义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斯大林所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任务,亦即,对人进行调试,使得人们只会提出很容易获得答案的问题,让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因最小的摩擦而顺其自然地适应所处的社会……好奇心本身、个人独立探索精神、创造和思考美好事物的愿望、寻求真理本身的愿望、追求某些目的的愿望(这些目的本身确是人类的目的,能够满足我们天性中某些深层欲望),都是有害的,因为他们会扩大人们之间的差异,而不利于一个整体性社会的和谐发展。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1页 - 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

她回答说当那些了解我所说的那个世界的人都变得老态龙钟或行将就木时,这首诗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它将伴随着她以及她的那个世纪一起变为历史;它不是写给永恒的未来,甚至不是写给子孙后代的:唯有过去对诗人才有意义——尤其是童年——那是他们渴望重生、渴望复活的情结。预言、对未来的颂歌,甚至是普希金致恰阿达耶夫的伟大诗篇,都是一种慷慨激昂的浮华辞藻,用冠冕堂皇的观点来吸引眼球,是诗人用眼睛在端详模糊难辨的未来。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25页

当然,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专制体制下,艺术也有过繁荣,无疑这其中一定有它的道理。只要荣誉与地位是对成功的奖赏,如果说在禁锢的环境中没有哪类知识天才或艺术天才能够获得成功,这或许是一个机器不切实际的道德误判。
都是这手。这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75页 - 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让她自杀?她一离开卡列宁,一切都变了。她突然变成一个堕落的女人,一个“茶花女”,一个妓女。是谁在惩罚安娜?是上帝,不,不是,是社会,是托尔斯泰一直批判的这个伪善的社会。最终他告诉我们安娜连沃伦斯基也抛弃了。托尔斯泰在撒谎。他比谁都更清楚。安娜.卡列尼娜的道德观念就是托尔斯泰那些在莫斯科的姨妈的道德观念,满脑子低俗下贱的陈规陋习。这一切都与他个人的命运波折有关。当托尔斯泰还沉浸在结婚的幸福中的时候,他写下了《战争与和平》,颂扬家庭的意义。当他开始对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怀恨在心,但又迫于社会的谴责,可能还会招致乡下人的耻笑,不能和她离婚的时候,他创作了《安娜卡列尼娜》,并因安娜离开她的丈夫而惩罚她。当他上了年纪,为自己还对乡村姑娘怀有强烈的性欲冲动而感到内疚的时候,他完成了《克莱采奏鸣曲》,主张完全的禁欲。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7页

他(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作者)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所谓“白银时代”的最后一位也是其中最伟大的一位代表。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很难在想出一位在天赋、活力、无可动摇的正直品性、到的勇气和坚定不移方面可与之相比的人。
伯林对帕斯捷尔纳克推崇备至。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25页 - 编者序言

他们操控下的行政官员或普通老百姓对这样一个让人如此神经紧绷同时又如此易于让人遭受不测的体制所带来的重负能忍受多久这样的问题或许是一个不该提的伪问题。一旦军队生活的条件和军队的纪律被强制实行,人们忍耐这种体制的时间比起待在表面上看起来更舒适更惬意的国家还要长得惊人;如果他们没有真切地体验过被杀戮或被伤害,农业人口对于对他们人身的统治或专横很少会表现出反抗的倾向。18和19世纪的俄国农民不得不忍耐在军队中服役数十年,这使得严重的叛乱绝迹并带来了农奴的解放,而在不到一个世纪前它的心理影响不及普遍的猜测或文明人所期待的那样。因紧张而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在一个一切都服从于一条僵化路线的体制里,比起一个将根本责任置于一帮神经紧张、手忙脚乱的警察手中的体制要小,尽管前一种体制既效率低下又付出了生命和财产的高昂代价。
这也可以解释朝鲜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崩溃。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16页 - 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

在西蒙诺夫之后还还有其他许多同类的作家;描写发生在集体农庄、工厂或前线的英雄事迹的小说家;反映爱国主题的打油诗和戏剧的作者,这些作品嘲讽资本主义世界或挖苦俄国原本就有的古老且名声败坏的自由文化,与现在完全被标准化了的那种意志顽强、充满热心、才华出众、坚决果断、专心致志的年轻工程师或政治委员(“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或军队指挥员,害羞、少言寡语而又充满男子气概的恋人,重大事件的执行者,“斯大林的战鹰”,由满怀爱国激情、道德完美、英勇无畏的年轻女性簇拥着,所有的五年计划最终都是依靠这些人来实现的。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2页

阿赫玛托娃生活在一个可怕的时代,但如娜捷日达·曼德尔施塔姆所说,她表现得非常英勇。她从未公开地,或对我私下地说过一句反对苏联政府的话。但她的一生,如赫尔岑描述俄国文学状况时曾经说过的,在不断地对俄国的现实进行控诉。今天在苏联,对她的怀念和崇拜虽然没有公开表达却非常广泛,据我所知,无人可比。她一直坚持抵制她认为对她的祖国和她自己来说是可耻的事,使她(如别林斯基曾经对赫尔岑的预言)不单成为俄国文学界的重要人物,而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79页

所有外国使团的人在斯大林看来都是间谍。当然,他说,那个老头子之前已经换上了疑心病,有些神志不清。在牛津他对我说,她确信正是我们惹得斯大林暴跳如雷最终促使了冷战的爆发——我和她不经意间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不会吧!!夸张了诶……
不过斯大林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63页 - 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

他(帕斯捷尔纳克)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跑来要他在一封声讨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公开信上签名。帕斯捷尔纳克拒绝了并解释了拒绝的原因,那人听后失声痛哭,说诗人是他见过的最高尚最圣洁的人,还热烈拥抱了他;但随即他便径直去找秘密警察告发他。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4页 - 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

“苏联思想在1928年之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震荡。早些年的确是由反叛和挑战西方艺术的精神所激发,以为是对资本主义最后的殊死搏斗的那种思想,如今则被强大、年轻、唯物主义和务实的无产阶级文化扫荡出艺术和所有其他的各条战线。”
——无产阶级政权在建立之时的确需要一种批判的艺术,这种批判的艺术如同一把利剑成为无产阶级政党打败敌人最有力的武器。然而这把利剑在打击敌人的同时当然也可能伤及自身。当这种批判对准内部的某个部分,就再也无法被容忍了。所谓的务实得无产阶级文化,也许它的确为社会的生产和建设凝聚了力量,但这种被阉割了批判性的文化最终无可避免的变成了歌功颂德的吹鼓手。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31页

根纳季·莫伊谢耶维奇·拉赫林是一个矮小瘦弱、长着红头发但略微有些秃顶的快活的犹太人,既絮叨又精明,真的是非常的和蔼可亲,而且他可能还是全苏联信息最灵通、读者最喜欢,也最具魄力的图书销售商。
在后面,作者说他是文艺的仆从,个人觉得未必,他真可以算是那些诗人、文学家的保护者、避风港了。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页

“高尔基的逝世使知识分子失去了他们唯一强有力的保护者,同时也失去了与早先相对比较自由的革命艺术传统的最后一丝联系。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幸存者如今都默默无闻,战战兢兢,唯恐犯了某条违反党的路线的死罪,至于是什么路线,无论是战前的大批判时期还是之后,都不是很清楚。”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4页 - 导言

与多元论相对的是一元论。一元论主张像我们是谁,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统治和被统治这类问题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一旦掌权者声称对真善美拥有绝对的解释权,邪恶便会产生。一元论是历史上引发巨大灾难的各种主义的共同理论基础,包括20世纪的两种极权主义。一个与希特勒的名字相连,另一个则与斯大林有关。
……
在思索这场实验最终将向何处去时,伯林反对历史必然性的观点,因为在他看来这本身便是一种一元论。相反,他坚信所谓多元的可能性。其中一种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国将会打破自身的历史羁绊。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45页 - 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

他的一些最具讽刺力量和最文雅的诗歌是在他被流放和迫害的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创作的。尽管专制政府制造出所谓的“国内流亡者”,但他们却能像苦中作乐的圣人一样,使自己超然于那个人间地狱,以流放生活本身为素材,建构自己安谧的内心世界。曼德尔施塔姆为了坚持自己做人的尊严,付出了常人几乎无法想象的代价。他欢迎革命,但在1930年代,据我们所知,他又是对革命所必然产生的后果最不妥协的一个。我真的再想不出还有其他哪位诗人比他更坚决地抵抗这个敌人。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5页

尽管伯林本人的思想贯穿几个世纪,关照整个人类,但他终其一生从未间断过思考、阅读、聆听、谈论、写作与俄国有关的问题,不仅把它当做一个伟大文化的发祥地,也把它看做是一元恐怖实验的试验场。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91页 - 苏联为什么选择隔离自己

我们最好把苏联看成一个教育机构。它不是监狱-——那是一种曲解。它的公民好像学校里面的孩子,而学校的主要目标就是尽快吧俄国人培养得和西方人一样。很重要的一点是,通常俄国的官员也承认,俄国人是尚未开化的野蛮人,他们不得不弄明白西方的文明和文化价值。这在一所拥有两亿学生的学校里仅靠和颜悦色是不可能做到的。它遵循着与传统的英国中小学校长一样的原则:要把这些乳臭未干的孩子培养成人,就必须经常地敲打他们;否则他们就会被他们的成年伙伴带坏。
在苏联,为大多数普通人所坚持的简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像公立学校的校训,只有极少数人真正信奉,而其他人都是被动接受的。苏联的出版社所追求的目标可是说是和学校的刊物一样,是为了更高的一致性,到苏联的访问者大多被看成陌生人,在学校里晃悠和孩子们聊天。因为陌生人未必就一定是在腐蚀孩子们的心灵,所以访问者也不总是被怀疑成在刺探情报和图谋不轨——但却怀疑他们通过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浪费他们的时间。要是你和一个俄国人谈论其他的政治或文化的价值标准,则会被认为是转移他们对目标的注意力,浪费他们的精力。考虑到所处的 背景,苏联当局设想他们正处于一圈满怀嫉恨的敌人的包围中,在一场与假想的与时间的竞赛中努力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这样的设想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错,但是从后来的冷战和苏联的遭遇看,很难认为这种敌人和竞赛仅仅是“假想的”。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76页

于是她又谈起了她所深深挚爱的帕斯捷尔纳克。在曼德尔施塔姆和茨维塔耶娃死后,他们都成了孤身一人。得知对方还活着而且还在创作对他们两个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他们彼此自由地批评,却不允许其他人这样做。在苏联有无数热爱他们的男男女女传抄着他们的诗歌,用心去体会他们的诗歌,这一点足以让他们感到自豪。但他们俩却都还在被流放。流亡的想法他们俩都无法接受。他们渴望去西方访问,但如果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能回国,他们也不会去。他们深深的爱国之情不带一丝民族主义的色彩。阿赫玛托娃不打算离开。无论将遭受怎样的苦难,她也绝不抛弃她的祖国。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5页

艺术家不是牧师,也不是美好物品的提供者,而只是公开说一个直接基于他们切身经历的真理;面对这个真理,他只不过更有感触,更有反响,只不过是一个比普通人更有洞察力和表达能力的评论者和阐释者。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45页

果戈理小說《套中人》中的那個小公務員
翻譯大哥,連線題做錯了吧。。。
估計原文是《外套》吧,譯者自作聰明改成了《套中人》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4页

然而,他(伯林)确然也有自己的一个大观念——他个人刺猬的一面——这(也是恰如其分地)有些自相矛盾,那就是对大观念的戒备心,尤其是当这些观念为政治领导人所利用的时候。
习惯性地戒备这些大观念,才会可观清醒地看待各种观念。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1页

我问她(阿赫玛托娃)是否会为那首《没有主人公的长诗》作注:那些不熟悉它所描述的那段生活的读者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各种典故;难道她希望让它们一直不为人所知吗?他回答说当那些了解我所说的那个世界的人都变得老态龙钟或行将就木时,这首诗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它将伴随着她以及她的那个世纪一起变为历史;它不是写给永恒的未来,甚至不是写给子孙后代的:唯有过去对诗人才有意义——尤其是童年——那是它们渴望重生、渴望复活的情结。预言、对未来的颂歌,甚至是普希金致恰达耶夫的伟大诗篇,都是一种慷慨激昂的浮华辞藻,用冠冕堂皇的观点来吸引眼球,是诗人用眼睛在端详模糊难辨的未来。她瞧不起这样的装腔作势。
这样看来,某某人的“用文字打败时间”是多么的狂妄和短视。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9页 - 苏联为什么选择隔离自己

俄国对西方感到不安有一个特殊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对于自己对待欧洲,尤其是对待大不列颠的传统的解释方式.......他们认定英国采取的每一项他们始料未及的措施,都是某项长期计划的一部分......俄国人也就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俄国人的防范措施又导致了英国的防范措施,因此相互误解的恶性循环就延续下来了。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27页 - 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

假如以赛亚伯林所描绘的对象不是苏联而是红色革命后的中国,我想将会与本文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本篇所描述的俄罗斯艺术,无论哪个时期,无论哪一种特点,我们都能够从中国红色革命产生以来的艺术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在这篇报告中,伯林对苏联的艺术进行了分期,1900——1928,,1928——1937,1937——今(1945)。无论是大清洗时期还是卫国战争,每一个阶段的艺术特色都能从中国找到他的近亲。
可以理解革命时期艺术的迸发,诚如伯林所说“.....是由反叛和挑战西方艺术的精神所激发......”这个时期的艺术是以其对革命对象的批判性而存在的,这种批判性对于革命是有利的。而且由于这种批判似乎基于一种单纯的艺术信念和热情,而不失为真正出色的艺术。譬如中国红色革命早期的左翼文学,以及很有批判性的影视、戏剧作品,即便如今看来也相当出色。当革命成果得到稳固,这种批判性的艺术之所以逐渐不再被容忍,是因为这种批判性对革命本身可能带来的伤害。苏俄与红色中国的体制好像是一种持续的战争体制,尽管整个社会似乎是在建设之中,但对于这种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则是战争时期所采用的——权力高度集中。追求自由的艺术精神对这种体制的批判几乎是批判性艺术的天性,而这种批判必然受到压制。就像战争中需要进行动员一样,这时候体制则要求对全民进行持续的建设动员,这就是对于艺术的要求。这也就是伯林所谓的那种“强大、年轻、唯物主义和务实得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文化”。
而目前中国艺术的情势在伯林对苏联艺术的描述也完全可以找到。“当局会热切的欢迎技术领域的发明和发现,”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却从未实现,因为当局“似乎未意识到自由研究的不可或缺,研究的自由不可能被指定在某些前沿上。”结果就是创造力的匮乏。看看当今中国,我们也许可以说在技术上有所进步,但人文社科领域的落后却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羞愧难当。
由于思想观念所具有的巨大的影响力而被视为“危险品”,任何与正统思想产生冲突的思想都有可能给艺术家带来政治迫害。这样的结果是,艺术家避谈政治,或者避免与正统思想产生冲突。他们转而创作不那么敏感的古典题材。这在中国是完全找得到的,例如电视对于清代宫廷传说不厌其烦的演绎,例如戏剧舞台上对各种传统题材和民族题材绞尽脑汁的形式创新(假如这算是创新的话)。我们走进书店,到处堆满了中国的古典名著和成套的外国文学名著,而中国当代真正有创造性的作品即便有也已被阉割。
战争所产生的主题似乎弥补了实属题材的狭窄,然而这些艺术作品所刻画的战争和英雄人物是如此庸俗。以至于伯林痛批到“经历战争在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只有通过一种更有力、更感人、更精致的艺术形式才能展现这段重要的历程,而时下出版的大多数战争小说,自诩是描述士兵和老百姓的苦难经历,实则是对士兵和老百姓生活得粗暴扭曲和莫大侮辱。”看看时下电视上播放的那些战争剧,伯林的话是对他们最好的批判。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艺术家或者选择向国家卑躬屈膝而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或者保持彻底的沉默,甚至这种环境竟然造就了一种扭曲的意识“觉得无论如何,dang和国家总的来说对他们的还是高度关注的。”当然我们似乎可以讲这理解为艺术家的自嘲。即便如此,伯林并未对苏联艺术绝望,他说:“尽管眼下舒服它的重重锁链给它造成的损害骇人听闻,但在利巨大的物质资源,以及出于同样的原因,同时在艺术和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上,他仍旧显示出比当代其他社会更大的潜能。”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这么乐观的去憧憬中国的未来呢?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19页

或许有人会问,那些年轻作家呢?没有哪一位苏联文坛的外国观察家不为苏联老一代与年青一代之间的鸿沟而感到震惊。老一代作家忠诚中带着一丝忧郁,对这个从各个方面都可谓超级稳定的政府来说不可能有任何威胁。而年青一代作家下笔如飞,似乎思考本身还赶不上写作的速度(或许是因为他们中有太多人根本就不思考),而且亦如此赤诚的忠心和充沛的精力不知疲倦第重复相同的写作模式和公式,几乎无法想象有什么真正的疑团让他们感到困惑,无论他们是作为艺术家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68页

阿赫玛托娃曾经对我说她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推崇契诃夫。他的世界完全是灰暗的,从未闪耀过阳光,没有刀光剑影,一切都被可怕的灰雾所笼罩,契诃夫的世界就是一潭泥淖,悲惨的人物身陷其中,无依无靠。这是对生活的扭曲。帕斯捷尔纳克说,阿赫玛托娃大错特错。“你见到她的时候告诉她——我们无法像你一样能随意到列宁格勒去——是我们这里的所有人对她说的,所有的俄国作家都在对读者进行说教:连屠格涅夫都告诫我们说时间是一剂良药,是一种可以治愈伤痛的药物;契诃夫却没有这么做。他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完全融入艺术——他就是我们的福楼拜。”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8页 - 苏联为什么选择隔离自己

“我用‘隔离’(insulate)而不是‘孤立’(isolate)这个词”
伯林指出了苏联在处理与西方国家关系时的真实态度
“她乐于参与国际交往,但她希望别的国家不要干涉他的内部事务:也就是说,她把自己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离开,但又不把自己孤立起来。”
这篇文章伯林试图说明苏联的处世态度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但是我们不得不把苏联同中国进行对比,因为中国目前实际上多多少少也还是在施行某种隔离吧。改革开放,不是还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吗?互联网、出版物不是还是严格封锁、审查吗?
中国乐于参与国际上的许多事情,担负所谓的大国责任,但她同样不会允许别国对自己的事情指手画脚。这是所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是实际上中国从来就没有做到过,比如朝鲜战争中国的出兵。所谓“抗美援朝”这种称呼,企图掩盖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中两个政权展开的内战。它故意略去韩国而强调中国与美国的对抗,至于对战争发生别国的事实则以“援助”掩盖。再比如,联合国安理会不也是专门用来“干涉”别国内政的机构吗?
问题时,不干涉别国这种政策是否正确?如果可以干涉,它是否需要一个标准?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95页 - 人为的辩证法:最高统帅斯大林与统治术

整篇文章只用开头这个小故事就足以说清楚了:
“曾经有个人在海船上找了一份招待的工作。有人提醒他,当船在恶劣的天气里左右摇摆时,要想不摔坏盘子就千万不要走直线,而要尽量走Z字型,那时老海员的经验。那人说他明白。坏天气如期而至,而随即听到摔碎盘子的刺耳声音,那位招待连他所端的美食一股脑的都摔倒地板上去了。人家问他为什么不听从别人的建议。他回答:“我听了,我是照他说的做了。可是当我向左走的时候船却向右摆,而我向右走的时候传又向左摆。”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2页 - 导言

所有了解伯林的人,无论是直接与他本人接触还是通过他的著作,都会把他和一种品质联系起来,那就是思想开放。他不仅仅尊重他人的观点,而且尊重现实的复杂性——包括道德的复杂性。“多元主义”,在他的词汇中,是少有的几个带此后缀而具有积极含义的词语。其他的各种“主义”不是让人怀疑就是令人厌恶。……
因此,对他而言,一切有意思的问题都是两难选择。唯一比犯错误还更糟糕的是认为你不可能犯错误。他确信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那些我们不情愿看到的、有可能带来危害的结果,尽管我们确信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
但他并没有让我们面对这样的困境。他指出选择虽难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必做选择。即便意识到是一个悖论但也不能作为我们含糊、迟疑或不作为的借口。我们必须权衡利弊并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别人就会做出决定,而这样做的那些人,他们的行动很可能是建立在这种或那种致命的主义基础之上的。总之,他相信,做出选择,尤其是做出艰难的选择,乃是“人之为人”的实质部分。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15页 - 编者序言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在我看来是一部天才之作,它的出版是我们这个时代无与伦比的文学和道德事件。这部书在意大利出版的特殊背景,特别是,铁幕两边出于政治宣传目的对该书粗俗而又可耻的滥用,或许使人忽略了这样一个更为重要的试试:它是俄罗斯文学传统主流中一部伟大的史诗性的杰作,或许是这个传统中的最后一部,同时也是自然世界以及根植于他们那个时代历史与道德的社会的产物,是一份绝对直率、高贵和深刻的个人说明。
一些评论家一直倾向把这部小说的巨大成功归结为好奇心,或归结为因它的出版而引发的丑闻。我觉得这种观点毫无根据。它的主题是普世性的。与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该书的主人公处于社会的边缘,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命运密切相联,但又不与之同流合污,在面对各种毁灭社会、摧残和消灭许许多多其他同类的残暴事件时,仍然保持着人性、内在的良心和是非感。
概括俄国小说的传统真是太好了。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6页

吹毛求疵一處:維亞切斯拉夫、伊萬諾夫、巴爾蒙特、梅列日科夫斯基……
第一個頓號應該為“·”符號。看人物表(189頁)是沒問題的,估計又是譯者不同使然吧。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51页 - 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

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将所有这类作品都清除得一干二净,作家本人也在清扫之列。东方欲晓,光明不会遥远,到那时,新一代的俄罗斯人将会知道,在苏维埃共和国早期那段饥渴而又荒芜的年代里,还曾
经存在过一个怎样丰富而不可思议的世界;而且它没有自生自灭,而是仍然在渴望着充实和完成,从而不让自己湮没在某一段不可挽回的历史之中。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1页 - 导言

“以赛亚·伯林相信观念起着非凡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知识分子头脑里的产物,而且是制度的创造者、治国的指南、政策的制定者,是文化的灵感和历史的引擎。”
此处“观念”一次对应的原文中的英文词汇是什么?所指是否是意识形态或者某种思想体系?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8页

我用“隔离”(insulate)而不是“孤立”(isolate)这个词,因为虽然“孤立主义者”准确地描述来历史上那段美国的主张,希望自己与外部世界断绝一切往来,但这不是苏联的态度。她乐于参与国际交往,但她希望别的国家不要干涉她的内部事物:也就是说,把自己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离开,但又不把自己孤立起来。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2页 - 导言

“正是出于这种精神(开明和宽容的精神),共同体——比如大学的公共休息室,聚居的市民和民族——才会欢迎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真、善、美观念存在。”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1页

共产主义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斯大林所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任务,亦即,对人进行调试,使得人们只会提出很容易获得答案的问题,让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因最小的摩擦而顺其自然地适应所处的社会……好奇心本身、个人独立探索精神、创造和思考美好事物的愿望、寻求真理本身的愿望、追求某些目的的愿望(这些目的本身确是人类的目的,能够满足我们天性中某些深层欲望),都是有害的,因为他们会扩大人们之间的差异,而不利于一个整体性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段反复被引用反复被提起反复被忽视的话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88页

苏联为什么选择隔离自己(1946)
我们都知道俄国之所以对西方不信任主要是因为她从未长期融入过欧洲,也不经常与欧洲各国打交道,所以她觉得不安全,低人一等。值得一提的是,可能出了屠格涅夫之外,没有哪位伟大的俄国作家不受排外情绪的影响,有时甚至达到了对西方的极端仇视。俄国觉得她占领的这块土地上的“西徐亚人”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这种尴尬的地位在她内心产生了一种永远难以克服的恐惧症。经济的落后又大大加深了她的自卑感,但是我觉得或许还有比这些更复杂的原因。
--------------------------
想起一个新闻,说是一个中学生,因为小朋友都不带他玩,所以把身边的几个小朋友都杀了。
在我看来,苏联自觉地发展出了什么所谓的马克思理论,一方面想弄个什么西方人都无法理解的理论才显示自己不用跟上你们的步伐,我们已经高人一等(当然,长期的熏陶导致他们自己也已经这样认为)。另一方面,一些小弱国肯定会很欢迎这种故弄玄虚的理论,会来迎合他们,参加到这个阵营中来,他们的自我感觉会进一步的良好起来。他们的确成功地当了一回苏联老大哥。
但是回顾历史,在这种迎合的过程中,苏联对那些小弱国并没有表示太多的友好。
其实这也是一种自卑感的体现。这么轻易地跟你们结盟了,我们作为这种理论的发源地,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所以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们总是变来变去。一会左倾一会右倾,一会清算这个一会清算那个。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17页 - 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艺术

老一代作家提出的最常见的批评——这类“自我批评”是允许发表的——包括:从浮光掠影的创作和粗陋的标准化英雄崇拜的正统理论中,不可能诞生真正的艺术作品;战争中的的英雄人物本身就值得进行更细致、更新颖的剖析;经历战争在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只有通过一种更有力、更感人、更精致的艺术形式才能展现这段重要的历程,而时下出版的大多数战争小说,自诩是描述士兵和老百姓的苦难经历,实则是对士兵和老百姓生活的粗暴扭曲和粗暴扭曲和莫大侮辱;最后一点(这一点从未公开发表过过)内心的冲突——唯此就能成就一位艺术家——已被人为删定的政治提纲的过分简略的条文非常轻易地抹除掉,政治提纲不允许对最终的目标有任何的怀疑,也不允许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太多的不一致。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73页

一陣靜默之後,她(安娜·阿赫瑪托娃)問我是否願意聽聽她的詩。但在讀之前,她說她要先背誦兩章拜倫的《唐璜》給我聽,因為它們與後面要讀的詩有關。雖然我對這首詩很熟,但我還是無法說出她選的是哪兩章。因為儘管她的英文讀得非常流利,但她的發音至多只能讓人聽懂一兩個單詞。她閉上雙眼,憑著記憶申請地念著詩句。我站起身來朝窗外望去好不讓她看出我的窘迫。我後來想,這也許就是我們今天讀希臘和拉丁的古典作品的樣子。我們一樣也被那些文字所感動,但我們讀它們的時候,他們原來的作者和聽眾或許也一樣完全聽不懂。
笑死我了。附送一個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0OTg1ODQ=.html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77页

我问她如何理解文艺复兴——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还是一种理想化的幻象,一个想象的世界?她的回答是后者。她怀念那个世界——正如歌德和施莱格尔曾经构想的,它渴求一种曼德尔施塔姆所说的普世的文化―—渴求那些已经变成艺术和思想的东西:本性、爱情、死亡、绝望和牺牲——一种不受历史限制,没有任何例外的(放之五湖四海而皆准的)真实。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39页 - 访问列宁格勒

该篇文章系1945年伯林对列宁格勒访问的记录,文中涉及不少话题,但却又都简单带过。伯林进行访问时,大约列宁格勒还没有从德军围城的巨大破坏中恢复过来,虽然许多建筑得到修复,但物资却极度匮乏。本文即对这种状况下生活在列宁格勒的作家们的状态进行了概括性的记叙。从伯林的记叙中可以看出,列宁格勒的作家群体显然要比莫斯科的作家们不驯服的多,也更加对西方,特别是西方的文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然而苏联的自我封闭政策将国内与外部世界隔绝起来,这使得了解西方世界成为一项极为困难的事情。令人惊讶的是,伯林1945年对列宁格勒所做的这次访问,竟是自1917年革命以来外国人第一次真正访问这里。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91页 - 苏联为什么选择割礼自己

我们最好把苏联看成一个教育机构......他遵循着与传统的英国中小学校长一样的原则:要把这些乳臭未干的孩子培养成人,就必须经常敲打他们;否则他们就会被他们的成年伙伴带坏。......在苏联,大多数普通人所坚持的见哈的马克思主义就像公立学校的校训,只有极少数人真正信奉,而其他人都是被动接受的。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17页 - 《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谈话》

关于爱情,伯林这一段评论很喜欢。
爱情是多数小说的主题。尽管如此,伟大的法国小说家们所提到的爱情经常指的是痴迷,一种发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短暂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相互戏弄。在俄罗斯文学中,在普希金和莱蒙托夫那里,爱情是一种浪漫激情的迸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爱情是苦涩的,并交织着宗教的以及各种其他心理的情绪;在屠格涅夫那里,是对黯淡结束的充满失落与痛苦的昔日爱情凄婉的描述。在英国文学中,在奥斯汀、狄更斯、乔治·艾略特、萨克雷、亨利·詹姆斯、哈代、D.H.劳伦斯那里,甚至在艾米丽·勃朗特那里,有的是满足了的或是没有满足的追求、渴望与期待,有的是上帝之爱、自然之爱、财产之爱、家庭之爱、可爱的同伴之爱、信仰之爱,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魅力之爱。然而那种充满激情、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毫无保留的,把世间万物都抛诸脑后的两情相悦的爱情已经难得寻觅了,我几乎只是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而不是在《战争与和平》或其他名著)那里,接着便只是在这部《日瓦戈医生》中,才找到了这样的爱情。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3页 - 导言

“唯一比犯错误更糟糕的是认为你不可能犯错误。”
——这句话送给那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全能型政府吧。
“他指出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那些我们不情愿看到、有可能带来危害的结果,尽管我们确信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指出选择虽难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必作选择。”
——譬如当下中国的政改,我们很清楚政改可能导致许多种后果,包括可能使我们饱受痛苦的结果。但是畏葸不前或者装作什么也看不见,试图逃避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会使情况变得更好。正如上面这句话后面提到的“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别人就会做出决定,而这样做的那些人,他们的行动很可能建立在这种或那种致命的主义之上的。”我的理解是这里暗示了革命,那么我们岂不是走上往复循环的悲惨道路?
“狐狸多机巧,刺猬仅一招。”
——这里“狐狸”和“刺猬”各有何种特质?当做何种理解?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17页 - 编者序言

爱情是多数小说的主题。尽管如此,伟大的法国小说家们所提到的爱情经常指的是痴迷,一种发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短暂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相互戏弄。在俄罗斯文学中,在普希金和莱蒙托夫那里,爱情是一种浪漫激情的迸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爱情是苦涩的,并交织着宗教的以及各种其他心理的情绪;在屠格涅夫那里,是对黯然结束的充满失落与痛苦的昔日爱情凄婉的描述。在英国文学中,在奥斯汀、狄更斯、乔治·艾略特、萨克雷、亨利·詹姆斯、哈代、D.H.劳伦斯那里,甚至在艾米莉·勃朗特那里,有的是满足了的或是没有满足的追求、渴望与期待,有的是不幸爱情的悲伤,有的是占有欲引来的嫉妒,有的是上帝之爱、自然之爱、财产之爱、家庭之爱、可爱的同伴之爱、信仰之爱,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魅力之爱。然而那种充满激情、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毫无保留的、把世间万物都抛诸脑后的两情相悦的爱情已经难得寻觅了,我几乎只是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而不是在《战争与和平》或其他名著)那里,接着便只是在这部《日瓦戈医生》中,才找到了这样的爱情。正如那些曾经真正经历过爱情的人们所熟知的那样,这部小说反映的是一段真正的爱情经历;自莎翁以来还从未有人把爱情表达得如此充分、生动、细腻和恰到好处。
太妙了,法国小说和英国小说的特点。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92页

面对俄国人普遍采用的一套虚构的简单公式来解释英国人的状况,英国人用以解释苏联动机的方式同样也容易造成误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SSR)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加上一个东方的价值观。
once again 东西方的交流,就像聋子之间的对话。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25页

当然,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专制体制下,艺术也有过繁荣,无疑这其中一定有她得道理。只要荣誉与地位是对成功的奖赏,如果说在禁锢的环境重没有哪类知识天才能够获得成功,这也许是一个极其不切实际的道德误判。

《苏联的心灵》的笔记-第51页 - 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

本文是对俄罗斯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生平及文学成就的总结。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Осип Мандельштам,1891—1938),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天才诗人。著有诗集《石头》、《悲伤》和散文集《时代的喧嚣》、《亚美尼亚旅行记》、《第四散文》等。另有大量写于流放地沃罗涅什的诗歌在他死后多年出版。1933年他因写诗讽刺斯大林,次年即遭逮捕和流放。最后悲惨地死在远东的转运营。
  在俄国诗歌的谱系中,他是最另类的一个,阿赫玛托娃对他极其推崇,布罗茨基则认为曼氏比他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1928—1973年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被官方打入死牢。1974年,他的选集在前苏联一经推出,立即销售一空。”(人物简介来自网络)
对于像曼德尔施塔姆这样几乎被湮没于历史中的作家们,以赛亚伯林用下面这段话慰藉了他们的灵魂:“东方欲晓,光明不会遥远,到那时,新一代的俄罗斯人将会知道,在苏维埃共和国早期那段饥渴而又荒芜的年代里,还曾经存在过一个怎样丰富而不可思议的世界;而且他没有自生自灭,而是仍然渴望着充实和完成,从而不让自己湮没在一段不可挽回的历史之中。”


 苏联的心灵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