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日本物哀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46338842
作者:[日] 本居宣长
页数:380页

内容概要

本居宣长(1730-1801),18世纪日本学者、思想家,日本国学的集大成者,著有《紫文要领》、《石上私淑言》、《源氏物语玉小栉》、《古事记传》、《初山踏》、《词之玉绪》、《玉胜间》等涉及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政治学等领域的著作近百种,后人编有《本居宣长全集》全23卷。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作家,著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400万字,2007年版)及各种学术著作单行本19部;译有《日本文论选》(古代卷、近代卷)及井原西鹤等日本古今小说名著多种,共约100余万字。

书籍目录

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理解文学的一把钥匙(代译序
紫文要领
——《源氏物语》概论
石上私淑言
——和歌百问百答
初山踏
——国学方法论
玉胜间
——治学随感
译后记

编辑推荐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了解“物哀”就不能把握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难以正确深入地理解日本传统文学以及日本文学的民族特色,也很难全面地进行日本文论及东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本书是日本复古国学大师本居宣长通过注解《源氏物语》等日本经典著作,全面深入地阐释物哀论之代表作品,对理解日本文学及文化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

李长声 叶渭渠力荐──日本的《文心雕龙》
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扛鼎名著首次中文引进
理解日本文化,从《日本物哀》开始
站在《菊花与刀》的另一面看日本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了解“物哀”就不能把握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难以正确深入地理解日本传统文学以及日本文学的民族特色,也很难全面地进行日本文论及东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本书是日本复古国学大师本居宣长通过注解《源氏物语》等日本经典著作,全面深入地阐释物哀论之代表作品,对理解日本文学及文化意义重大。

图书封面


 日本物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考据功夫,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真是看得我哭笑不得。所谓物极必反,儒学发展到清末完全阻碍了中国人吸收先进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当日本明治维新已经开始实行,中国人还在为引进机器的问题争论不休。“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人家都打到头上来了还在摇头晃脑引经据典的估计也只有中国人了。但是,本居宣长用“物哀”代替了“汉意”,依然摆脱不了以先入之见看待文化,与其说是文化的发展,不如说是民族主义的抬头。这种看待事物的方法和禅宗的“澄怀味像”还差得很远。本居宣长不遗余力地驱走汉文化,提倡不受伦理制约的物哀之情,现在看来已卓有成效:日本人在美国文化的笼罩下喜滋滋地生活。AV事业蓬勃发展。如果他老人家还健在,看到这番情景会怎么想。
  •     反正写书评的人说好话的多,我就挑觉得不好的地方写吧。虽然通篇都是“私以为”这样的字眼,结尾处也及其恭谦的提到了“并愿读者勿以作者为无名小辈”,但终究还有句自信满满的“便对本书观点弃而不顾”——感觉第一篇对《源氏物语》的解读中,自信的傲气和礼节上应有的谦虚交杂得异常混乱,即要表现出谦逊的良好学者态度,又难以压抑自己颇为得意的心理。“知物哀的是好人,不知物哀的是坏人”——真是个简单粗暴的鉴别方式。倒觉得,紫式部在写书的时候并没有单一的以次为标准,只是像《源氏》这样的书是写给上等阶级们大发时间消遣用的,自然多以人物的性格作为评判标准,“风流”者多洒脱尔尔。紫式部本身也是中上阶级的人物,自然不会去写到太乡土的故事——所以单纯的用《源氏物语》和中国的英雄故事所比较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前者不接地气的紫式部写给宫廷里的消遣故事,讲究浪漫气质,你给天皇多说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者是说书先生在茶摊里唾沫横飞讲述给底层百姓听的英雄主义故事,自然要多一份耿直气,激得那群喝茶的小贩穷书生们胸升豪气,才多有生意。基本生活又保证了,就想象着飞黄腾达;身份地位兼具了,又想象起红袖香帐。杜甫李白抱怨的是雄心壮志难酬,纳兰容若思慕的就是逍遥闲致的田园山光。一方面,作者抱怨中国的故事中侠客剑士们临死前都满胸大意,一点也没有念想家人妻儿,显得人物很单薄;另一方面,作者又表示“对于好人,就专写他的好事”“对于恶事,则专取那些稀奇的事情来写”——虽然如此是为了表明《源氏》是日本独立的、特有的故事,不像某些评论家所说是从中国故事改编而来的——对此我不了解,暂且不提,但是对于人物刻画的方向上,这真的是我见过最牛逼的双重标准。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源氏》满满的爱意和对以此为代表的日本文化的喜爱之情。喜欢自己国家的文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便成了“褒扬它的我都要赞颂,批评它的我都一律挞伐”就已经是种畸形心理了。我把这样的心理单纯的理解作一种不合适的骄傲。最后,作者开心的表示“孔子若知道有此书,必放下‘诗经三百篇’,而将此书列入‘六经’之中。而了解孔子之意的儒生们,也不会以我的这番话为夸张之言了”……且不说《源氏》里面乱伦之类的情节,但以诸多关于鬼神之说的描写就可以让“子不语乱力怪神”是孔子避而远之了罢。放置了好久,终于看了第三章。内心表情:妈的智障.jpg如果说之前的两章里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自己本国文化的无比自豪,那么第三章里,更多的给我的感受却是偏偏要去用一个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文化去对比去用力褒扬自己的本国文化。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一样觉得你是个智障。上来就说和歌和汉诗是相同的,而和歌只是为了歌咏物哀,汉诗却是为了政治而服务,天朝人喜欢自命圣贤喜欢教育别人……甚至举了个刽子手要杀完全无辜的人被两种方式劝解的莫名其妙的例子。通篇里面,只能认同那句和歌仙也非全能全材之人,把他们所有的话当做教点既歪曲了和歌仙的意思也对不起和歌本身。然而敢洋洋洒洒写出一大篇通过贬低汉诗来褒扬和歌的,大概也就是个自以为很了解所有文化而觉得其中一种在其他所有之上的人吧。
  •     书评/本居宣长的“物哀”论作者/十生[日]本居宣长著,王向远译.日本物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10月.(一)紫式部的“物语”观“物语”这种体裁样式大致就是如此。它将世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写下来,使读者产生上述的种种感觉,将从前的事与眼前的事相对照,在从前的事情中感知“物哀”,又在自己与物语中人物故事的比照中,感知当下的“物哀”,从而慰藉心灵,派遣忧郁。22物哀的作用,慰藉、宣泄。阅读物语,还是应以“感知物哀”为第一要义。感知物哀,首先要懂得“物之心”,而懂得“物之心”就要懂世态、通人情。23对心灵的要求,物哀的前提敏于物细于情。感知物哀,故情动于心,而完全不存在所谓劝诫之意。27对所见所闻,感慨之,悲叹之,就是心有所动。而心有所动,就是“知物哀”。《源氏物语》除了“知物哀”之外,别无他求。32所谓“感动”,世人通常的理解会有偏差。实际上,对于所见所闻的一切事物,觉得有趣、可笑、可怕、稀奇、可憎、可爱、伤感等一切心理活动,都是“感动”。对于这些事物,好的就是好,坏的就是坏,悲的就是悲,哀的就是哀,就是要让读者感知这些事物的况味,感知“物之哀”,感知“物之心”,感知“事之心”。《源氏物语》就是让人们感知这一切,所以才强调好事坏事之分。33不以好坏善恶为目的,即使按照世俗意义上来看写了好坏善恶,也只是为了表现情深情浅。人心这种东西,实则是本色天然、幽微难言的,忽视这些特性,所看到的只能是贤愚是非。而真正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其实任何人都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外国人写的书,将人心的这些根本的东西隐而不表,只表现和描写那些堂而皇之的、表面的、是非贤愚之类的东西。而我国的物语,如实描写出真的内心,所以看上去人总是无助的、稚拙的。35物哀何以好,人心本天然物语中的所谓“善”之人,就是能够“知物哀”的人;所谓“恶”之人,就是不知物哀的人。39(二)古来注释书的谬见(三)《源氏物语》的善恶观念与“知物哀”将人情如实地描写出来,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人情,这就是让读者“知物哀”。像这样呈现人情、理解人情,就是“善”,也就是“知物哀”。看到他人哀愁而哀愁,听到别人高兴而高兴,这就是通人情,就是“知物哀”。44“物哀”既写善也写恶,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善恶好坏在人的容貌、姿态、衣服、器物、居所等一切事物中都存在着。即便是脆弱的器物,制作精美者也让人观之而喜,这就是感知“物之心”,也是“知物哀”的一个方面,万事无不如此。而描写滑稽可笑的事、恶的事,就是见恶事而知其恶,这也是感知“物之心”、感知“物之哀”。物语放弃善恶的判断,只追求“物哀”,对此需好好理解。46《源氏物语》并非将淫乱本身作为好事,而是以“知物哀”为善,为此实无论对淫乱还是其他恶行都不回避。要强化“物哀”,势必要夹杂对淫乱之事的描写,因为色欲与人的感情关涉最深。不描写好色之事就不能表现出深深的“物哀”,所以好色之事就写得很多。47不把他的悖德淫乱作为评价标准,仍然把源氏写成好人,是为了表现人情,让人“知物哀”。不仅是源氏,这部物语中全部的“好人”、“好事”,都是从这一宗旨出发加以描写的。47源氏所说的知“物哀”、懂“情趣”,这两点可谓人情之枢纽。两者合起来说就是“物哀”,“懂情趣”也属于“知物哀”。分而言之,“物哀”主要指忧郁哀怨的一面,“情趣”主要是指有趣而喜悦的一面。53“物哀”有两面,然而更侧重前者。(四)“雨夜品评”与《源氏物语》的女性观要能深深地“知物哀”,同时又不至于轻浮,那才是“恰如其分的状态”。55(五)《源氏物语》的写作宗旨就是“知物哀”世上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这就是感知“事之心”、感知“物之心”,也就是“知物哀”。如果再进一步加以细分,所要感知的有“物之心”和“事之心”。对于不同类型的“物”与“事”的感知,就是“物哀”。例如,看家异常美丽的樱花开放,觉得美丽,这就是知物之心。知道樱花之美,从而心生感动,心花怒放,这就是“物哀”。.....再如,看到或听到别人因亲人的不幸而悲伤,能够体会到他人的悲伤,是因为知道其悲伤所在,就是能够察知“事之心”。而体味别人的悲伤心情,自己心中也不由得有悲伤之感,就是“物哀”。在万事万物之中都可以感知物哀。尽管其中有感受的深浅强弱之别,但世上一切事物中,都有“物哀”在;尽管所感动的事物中,有善恶正邪之别,但心灵对一切事物都会自然地生出感动。有时候对自己的心灵感受都无法加以控制,对道德上认定的恶事也会有所感动。......物语则对一切事物都主张知其物之心、事之心,并以此为善,而不管道德上的善恶评价,在这种感动中,就有了“物哀”,并以此为根本宗旨。67实际上,“知物哀”也有种种不同的情形。世间一切事情,都有其“物哀”,所以《帚木》卷有云:“在家务方面,颇知物哀。”说的是在持家过日子当中,也有“物哀”存在。具体说来,持家度日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倘若知道这是不必要的浪费,那就是知“事之心”。对于这种浪费,心里意识到“啊!这是浪费啊!”的时候,这就是在家事方面知“事之心”、“知物哀”。相反,想不到这是无意的浪费,而随意花钱散财,心里却浑然无感,这就是在家事方面不知“物哀”,所谓“知物哀”可以此类推之。家务方面的“物哀”也有种种不同,但家务方面的“物哀”也属于“物哀”的一种,其道理与一般的“知物哀”相同。......两者即使道理相同,但因事情不同,而有表里之别。......防寒煮食的时候,火是有益的;但放火烧屋,则会酿成灾祸。67“物哀”的等级不同,有些是低级的,有些是高级的。不知“物哀”者,看见空中景色,枉然无感觉;“知物哀”的人则悲时见悲,艳时见艳。68“物哀”根本上是与己相关的。实际上,佛心也是深知“物哀”的,因众生为现世恩爱所累而不能摆脱生死轮回,佛心以为可悲,于是就要人成为不知现世“物哀”的人,实则是因深知“物哀”之故。儒道的观念也与佛道相同。因此,儒佛两道的“知物哀”,与普通人的理解不可相提并论。儒佛之道让人不知物哀,但毕竟根源于深知“物哀”。71《源氏物语》中描写出家而深表“物哀”者举不胜举。每卷都写佛道之事,特别是深知“物哀”者,往往最终都厌离人生,出家遁世。这都是因为世事无常,诸事不遂,而不堪其苦的缘故,这就是所谓“知物哀”。总体而言,佛道比儒道戒律更为严格,他要求舍弃人情,然而佛道却也比儒道更加感动人心,也与“物哀”有更多的关涉,并且多有温馨细腻之处。71所谓“过度”,就是对万事万物均做出“知物哀”的样子,卖弄风情、装模作样,则过犹不及。这不是真正的“知物哀”。......《薄云》卷有云:“女御以深知‘秋之哀’的样子回答源氏,也有点不知廉耻。”72“物哀”不可假装。下卷(六)“知物哀”与恋情紧密相连“好色”者最感人心,也最知“物哀”。......物语要表现种种“物哀”,并且要使读者由此而知“物哀”,不写“好色”则不能深入人情深微之处,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出“物哀”之情如何难以抑制,如何主宰人心。7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色之情胜于万事万物,最难克制,任何人都难以淡然处之,因而,在“知物哀”方面,没有比恋情更刻骨铭心的了。77恋情的“物哀”最深最大最广泛最能理解。“知物哀”者就是这样对情欲不可抑制,而对别人也同样不加苛责。......紫式部的本意是要表明:风流好色乃人情所不能免,情欲难以压抑,因此,朱雀天皇才不责怪源氏,源氏才对柏木也给予理解同情。《源氏物语》并没有将风流好色作为好事加以欣赏,而是将“知物哀”作为好事加以欣赏。.....爱“物哀之花”的人,对恋情之水的清洁污浊,并不过于理会。84不过,所谓“知物哀”,并不是指从一而终。在有些时候、有些场合下,各方都难以割舍,无法坚贞不二。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但不能说同时与两人相好就是轻浮。85源氏与很多女人交往,虽不能说事事处处都“知物哀”,但对任何一个女人都是带着同情爱怜之情,因此他不是轻薄的男人。85(七)物语不是对好色的劝诫(八)写“乱伦生子”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物哀”看到一个人长相姣好就心有所动,这也是“知物哀”。因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高而对他敬仰爱慕,也同样是“知物哀”。105(九)作品如实表现了当时的风俗人情一般而论,真实的人情就是像女童那样幼稚和愚懦。坚强而自信不是人情的本质,常常是表面上有意假装出来的。如果深入其内心世界,就会发现无论怎样的强人,内心深处都与女童无异。对此引以为耻,极力隐瞒,是不正确的做法。中国人写的书就是极力装潢门面,而忽略了对真实的人情描写。看上去、听上去似乎冠冕堂皇、威风凛凛,实则是装腔作势、色厉内荏。......中国人写的书,仿佛是照着镜子涂脂抹粉、刻意打扮,表面上华丽堂皇,但实际上是有所掩饰,丑态难以显露。对人情的自然状态如实加以表现,其深处则是人的愚懦。若极力改变之、掩饰之,将它写得智慧而刚强,就掩盖了真情,就不是本然的人情。儒佛之教,只是助长人情中善的一面,将恶的一面加以压抑与改造,这样恶之人情会变成善之人情。而和歌、物语则不对人情的善恶加以区分,只管写出自然真实的人情,将种种人情真实地呈现出来,使读者了解人情世态并“知物哀”。107“物哀”主真实的人情,而真实的人情一般认为是幼稚、愚懦、悲伤、脆弱。如果不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则缺乏感染力。万事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有深深的物哀之感。......描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之事,才能感人至深。110创作者表现“物哀”要深则应有亲身体验。(十)和歌与物语本质想通,欲知“物哀”必读《源氏物语》情有不同,对物哀的感知也会有所不同。因而,需要深入了解古代中等以上阶层对物哀的感知方法。114阅读古代和歌与物语,就会发现古代人热爱花月之心,以及由花月而感触人生、感知物哀之深,与今人有云泥之差。114如果长期浸淫于《源氏物语》,朝夕赏玩之,并以其境界咏歌,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悟得古人风雅之情,心也自然与古人有所想通,尽可能远离俗人之心,则见风花雪月时,也与俗人所见有异,而能深深感知物哀。正如听到陌生人的事情与听到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朋友的事情,感受有所不同,同是感知物哀,熟悉者与不熟悉者则有很大差异。115欣赏者感知“物哀”要深则应对所感之事熟悉。儒教有儒教的本意,佛教有佛教的本意,物语有物语的本意,将这些加以混同、一概而论,就会胶柱鼓瑟、牵强附会。只有站在和歌、物语的立场上,深明其本意,才能得出正确结论。122以道德教诫的眼光看待《源氏物语》,就好比要看樱花,却将樱花树砍掉当柴烧一样。122《石上私淑言》众生各有其能,对于事物的实质都有所分辨,或以物喜,或以物悲,因而有歌。但其中对于事物的辨别与认识,有程度深浅之别。禽兽浅薄,与人相比近于懵懂不辨,而人则优于其他众生,能了解事物本质,并感知“物哀”。人也有深浅之差。与深知“物哀”的人相比,也有人近乎完全不知“物哀”,其间差别甚大,通常不知“物哀”者为多。当然并非绝对不知,只是深浅有别。而歌只能从深知“物哀”的人当中才能产生出来。145文学创作对人心灵的感知能力要求更高。“阿波礼”(あはれ)这个词是深有感动之词,后世多以为它只是就可悲哀的事情而言,于是用汉字的“哀”字来标记。实际上,“哀”仅仅是“阿波礼”的一种,“阿波礼”不限于“哀”。146“阿波礼”(あはれ)这个词有各种不同的用法,但其意思都相同,那就是对所见、所闻、所行,充满了深深的感动。通常以为它只是悲哀之意,其实大谬不然。一切高兴之事、有趣之事、悲哀之事、爱恋之事,大都兴叹为“阿波礼”(あはれ)。159就“阿波礼”而言,悲哀只是情感中的一种,是对情感加以具体区分之后的一种形态。凡是从根本上涉及人的情感的,都是“阿波礼”(あはれ);人情的深深的感动,都叫做“物のあはれ”(物哀)。160对那些事物的情致、体性有所感知,值得高兴的事情则高兴,可笑的事情则觉得可笑,可悲的事觉得悲哀,可怀恋的觉得怀恋,这种种的情感活动就是“知物哀”。而对此无动于衷。心如死灰,就是“不知物哀”。160须知有趣之事、可喜之事,都属于“物哀”,和歌正是从“物哀”中产生出来的。163“知物哀”者,遇到可哀的事情即便极力平心静气,也仍然禁不住感到可哀。正如耳朵灵敏的人,听到雷鸣努力克制畏惧之心,但仍然感到可怕,是一样的道理。当被“物哀”所打动的时候,虽然极力控制自己,但心中依然不能自已,这种情况就叫做“不堪物哀”。164感知“物哀”是一种能力,如人的视力有好有坏,可以从5分记录法的5.3直到盲人这样的范围,也就是说如果“物哀”用一种数值来表示,每个人的得分是不一样的。沉溺于恋情为人情之所难免,为恋情而魂不守舍、心旌动摇者,无论贤愚,均属常见,且多有出轨之事。若身为国君,则导致国破家亡;若为常人,则身败名裂,为后世人所讥评,此等事自古及今数不胜数。谁都知道此事不可为之,对离经叛道的恋爱也深以为戒,然而人非圣贤,不只是恋爱,在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一念一想均合情合理,固然可贵。但在种种恶事当中,情爱一事虽极力克制压抑,但也难以奏效,所以常常不由自主,情难自禁,虽然明知有悖伦理,但也越轨而为,此等事例为世间多见。何况在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心世界中,谁又没有意中的情人?即便表面道貌岸然、严于律他的人,其内心深处也不可能没有情欲之念。尤其是陷于不伦之恋的时候,自己明知不可为之,但心里却又跃跃欲试,终致郁郁寡欢、难以排遣,而理性则对此无能为力。于是此时便会咏出感物兴叹之歌。职事之故,恋歌于道德多有不合,这是自然而然之理。228过分张扬人情。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万物有灵,心思细腻的人与万物共存,为之喜,为之忧,所谓物哀,不仅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生活的参悟
  •     对于了解日本文化很有帮助,很不错值得读
  •     请把名字改成源氏物语概论及和歌百问百答——本居宣长、、孤以为出版社取名为日本物哀的行为是严重的消费欺诈问题!!
  •     もののあわれ。
  •     作者三星,译者加一星。
  •     第一部分 非常重要
  •     很好,很早就想买这本书了。看着还不错。
  •     美学。
  •     这本书的弱点 或者就是那个“骄傲气” 是它最有趣的地方
  •     本来毕设想做这个的
  •     读不懂啊读不懂,快哭了。比文学概论还难懂。
  •     既然汉文化那么落后请不要使用我们的汉字、不要学习我们的汉服、把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书法、茶道、插花、香道全部废除!你们没有资格学习汉文化,一个拥有华夏外表的蛮夷贱邦。
  •     第一篇紫文要领百来页,但是你造“知物哀”三个字来来去去用了多少次吗……
  •     美丽的樱花、激烈的大相扑,日本的文化给人那样多的神往!本居宣长的物哀观念,真的是道尽了日本文化的内涵精髓。就本人度过这本书之后的感觉而言,只要你喜欢日本的文化,愿意了解日本人的真实内心,那么,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阅读佳品!
  •     狹隘軟弱者無法理解,而偏要扭曲、惡意揣測內心強大者的真意。
  •     冲着讲物哀与和歌的内容,可以一读。但之后连篇累牍地反复论证“和”如何脱于“汉”又优于汉,誓不与其“同流合污”又处处不痛快地引以为证,自相矛盾强词夺理,妄自尊大的嘴脸真是看够了。试图追寻民族性的努力可以理解,做到这份上真是欲盖弥彰,文人的热情一点也不可爱了。
  •     淡淡的哀愁。
  •     艰深
  •     本居宣长作为研究日本古典文学的大家,从那个时代出发,对《源氏物语》作出深刻解读,与《菊与刀》交相辉映
  •     “呈现人情,理解人情,就是善”
  •     对于学日语的人来说 的
    真的很有
  •     找个机会重读
  •     被“哀”字误导为“悲哀”。其实“物哀”只是一种文学理念
  •     想起小津安二郎
  •     刚拿到手,整体感觉还不错。
  •     好书,说得很全面
  •     文学站了立场,其生命力就显得更加“顽强”了。
  •     我们老师译的书,支持~~~~~
  •     物哀是日本文学中一个独特的理念,喜欢日本文学的人对物哀一般也都有浓厚的兴趣。第一次读到“追扑蜻蜓时,今日又将去何方”这样的句子时,一种触动心弦的感觉油然而生。不过,以前只是读到很多体现物哀的语句而对其有些直观的认识,但还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这本书可以算作物哀文学理念的一个科普性质的理论梳理,可以引人入门,但真正的物哀,还需自己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     要了解日本还是应该了解其文化中的精髓之一的物哀
  •     很厚实翻译也很肃重认真,就是本居宣长这人写作内容啰啰嗦嗦有点受不了= =还是很好的,一下午攻下来觉得真头痛也真舒服啊。
  •     对自己的文明有多自卑的人才能写出这么一本夜郎自大的书凸(`△´+)
  •     世人多以伤感名其民族性,而“物哀”者,礼教之外,感物触怀、通达人情也,以此为文化本源或大和魂,其举国上下怎乏温情?礼教多为外在修养,相较之,知“物哀”者更显纯、真、直、白。以“物哀”为论唤起古朴的民族意识,拔除“汉意”的根植影响,本无可厚非,但有些论据确也未免有失偏颇。
  •     说到心里去了。
  •     呵呵!好奇!日本人的感觉竟是如此的细微!
  •     傲娇矫情的很啊!图书馆的书好处有一个,干货都被画出了
  •     用来写论文的 资料非常的丰富 翻译的也不错 对章节和小标题的规划十分满意
  •     买的时候比较贵,但是王老师的书,毫不犹豫下手了,翻译得很流畅,不错
  •     王向远翻译的书一般都挺好的
  •     书是好书,敢不敢字体再大一点!
  •     讲了好多源氏物语,物哀讲的不多
  •     真学者,真学问。
  •     此书可以作为日本古典美学经典来阅读。想了解日本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同学必不可少。
  •     给学生上课时用,喜欢
  •     18世纪平民阶层扫盲+去中国化,于是显得很啰嗦
  •     挺好的,一直想买的
  •     作为专业学术参考挺好的
  •     很艰涩
  •     2次
  •     大部分很有道理但也会怀疑是否有过于强调物哀而牵强解释的部分。物哀涵括的范围和情感太广阔,个人感觉研究物哀只能证实无法证伪。
  •     “知物哀”极具美感,宛若一丝清风都能掀开心底惆怅的面纱。然而此书本身的渊源就来自于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排斥以及大和名族标新立异的思潮,日本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太深,故多少有矫揉造作之感。抑或许是本人没有理解。若他日读毕《源氏物语》,学好日语,兴许会有他感。
  •     粗读一遍。马之忙后再读。
  •     了解日本文化的好书~
  •     通过 这本书 你会对日本 和日本人 有更深的了解 我没有很系统的看 只是每天下班回家 翻几页
    每每都有收货 日本地方虽小 但真有 值得我们 学习 和尊敬的地方
  •     本居宣长熊熊燃烧的八卦魂&原来光源君被带了绿帽纸,对老婆和柏木之间的感情进行感知,并深表同情叫做“知物哀”,又打开了新世界~\(≧▽≦)/~
  •     有点啰嗦,正如大部分人啰嗦但未曾表达的那部分,所以也真实
  •     我觉得中国,不,是人都有这种物哀心情,可是日本人把它具体化了。
  •     为了了解源氏物语的价值,我读了这本书,这本书带有民族主义,复古主义色彩太强,说辞太具主观,不带有科学和逻辑的分析,一味得把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文化)剥离开来,强调日本独有。但也并不是说不值得一读,还是要看看人家是怎么自圆其说的。
  •     可惜…… 每周五晚读前,总爱借着低落的心情读它
  •     书的质量和外观都没得说,但是看着太累了,我看两页就想睡了。。。
  •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还不错,喜欢日本文学文化的可以买来收藏一本O(∩_∩)O~
  •     日本的国学大师本居宣长门户之见也很重呢。
  •     向远桑的书,内容没的说
  •     喜欢日本文化的人的首选书。
  •     讲的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是部不错的作品
  •     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把钥匙,获益匪浅。
  •     学日语,看看日本文化!
  •     装帧很漂亮,看完再评论。
  •     喜欢《紫文要领》。以及本居宣长的基本立场大抵是“我国的物语是特殊的文学形式,与来自外国的儒佛之书大异其趣”,那些不考虑这一点大谈物哀的人简直是乱来。
  •     这样的话语文老师也这样跟我们说过,日本的文化一向是低沉悲恸的,想了解一下,希望这本书没有写的太深奥。
  •     如果你喜欢日本文化,热爱那个民族细腻的情感,那么可以读读这本书

    书中大量的讲解《源氏物语》中人物对“物”的情感

    就是用词遣句稍嫌啰嗦
  •     不忍卒读。作者为了宣扬物语及和歌如何如何美妙提出物哀这个观点,然而动则要以中国文化为反面教材,要剔除汉意,正说明倭国文化受汉文化影响之深。其观点之偏颇谬误实在不值一驳。其行文结构之散漫用心之简慢实于中国同时代之学人文章有天壤之别。
  •     对源氏物语和物哀的解读值得一看。至于文化的渊源,与其他文化如何融合,本居的观点非常单纯,产生的影响是一种社会意义,即推动明治维新,学术意义几乎没有。
  •     这本书非常好,准备好好看。
  •     封面设计很好看 排版舒服
  •     真无聊...
  •     让我大开眼界。
  •     读到了传说中的本居宣长的书。
  •     只读了源氏物语部分,不得不说民族之间还是有太多的不同 视角新鲜
  •     日本民族就像一朵凄艳的花
  •     很不错,当当的书一如既往
  •     包装不错,质量也很好,还没看呢。
  •     想了解日本的朋友的好选择。至少提供一个在现代中国人看来新的途径接触日本的思想性内容。
  •     获益匪浅
  •     另一个角度全面解析源氏物语,看来,哀伤的美学可以成为通感~
  •     我感觉作者要被大中华文化的入侵给逼疯了,摸头~
  •     务必先读古代物语再读此书。
  •     很难懂,但却是日本文学的纲领性总结
  •     书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 喜欢日本文化
  •     自大
  •     书籍质量挺好的,喜欢日本文化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     大学听过一回译者的讲座(关于宫崎骏的动画),对于日本文化的精神很感兴趣。“物哀”是了解日本文学与文化的一把钥匙。
  •     学日语的同学要看看,对日本文学,日本人的颓废主义,日本人的悲观色彩都有更深的了解,尤其的日本文学的加深理解,推荐
  •     值得表扬的书。对了解日本有益。
  •     看不懂 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但还是坚持地读完
  •     阅读该书可以了解很多日本人不为人知的一面。虽然作者有点狂,有的观点明显以点概面,但这代表一部分日本人的真实想法。
    通过该书可以更好地理解《源氏物语》。值得购买!推荐!
  •     本居宣长对物哀的定性。
  •     权为《紫本概要》那一章读的,因为断断续续在读《源氏物语》,对从“物哀”的角度理解《源》是有收获的。
  •     讲真心话,日本文化之于中国文化早就不是什么师徒关系了,日本人更加注重探索内心的文化倾向,在这部作品中袒露无疑,然而其细碎的记述手法并不高明,显得过于随性,也许是作者可以想要将知物哀的态度表达在写作上,就如同在作品中不断地去强调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别。可以说日本很多的所谓“道”,将知物哀的抽象理解过于具体于形式中,反而造成了日本人在文化的局限。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日本之所以有魅力的原因之一。
  •     一个月前看了大半,夜里把剩下一点补完。读物哀论还是颇有感触的,然而现在几乎忘光……印象较深的,是民族文学与民族主体性形成的关系(想到白乐晴),学者对经典的再阐释与其说埋首故纸堆中咬文嚼字,毋宁说是做当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而主流的阐释不仅表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也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的状况(是某种思想引导潮流的前提)。本书著于18世纪,虽然日本历史不了解,但对江户时代闭关政策略有耳闻。作者对儒教与儒学的批判,洞见颇多,臆断也不少,但总之是顺应了当时独立文化形成的需求——这也决定了在论述中国问题时不能完全以理喻之。另一方面,作品也带有转型时期的印记,心知不如中国,又欲与中国一争高下,好比作者说什么,孔子若读过源氏物语,也会把它列为六经之一,总还是言必称孔孟,总还是书礼乐易春秋比不过吧。
  •     接触了一部分日本电影并且了解了一下日本的花道和茶道,偶像说道“物哀”所以想要进一本了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