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儒道佛合解《菜根谭》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108042514
作者:闵建蜀
页数:28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却被乐心引在苦处;达士以心拂处为乐,终为苦心换得乐来。 一般人能满足自己的心愿就当作快乐,然而却往往被这种快乐引向痛苦:豁达的人以乐观态度对待不如意的情况,最终将痛苦转换为快乐。 心愿得到了满足未必一定就快乐,因为人的欲望有无止尽的倾向,新的欲望将随之而来,得不到就会陷入痛苦。豁达的人虽未能达到原来的心愿。却已感到满足,将应该失望的痛苦转换成了快乐。 敲器乃古代用来汲水的尖底陶罐,为一装水的容器。当无水时,敬器就会倾斜,装一半的水,敲器就会直立,一旦装满了水,敲器就会翻倒。古时君王把该敲器放在座位的右侧,作为警惕自己的言行不要似过满的器具。鼓器盛满了水就会倾覆,扑满[存钱的陶罐]空时才能保全。所以君子处在“无”的境地,也不要处在“有”的境地,宁愿日常生活欠缺一些,也不要过分圆满。 一个人必须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批评,不自满,不骄傲。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的人,自以为是,不思进取,故步自封,终究自食其果。 物极必反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做任何事都要留个余地,不要做绝,这样造物者就不会嫉妒我,鬼神也不会伤害到我。如果在事业上要求圆满,功业上要求登峰造极,即使内部不发生变故,也必然会招致外来祸患。“不求满”的主要思想乃是“物极必反”,这乃客观规律或“天道”,忽视客观规律,必然遭到损害,从《易经》的哲理来看,这乃“阴阳循环”的道理,阴长阳消、阳长阴消乃“天道”的客观规律。 主观性的“满” 人的欲望不论“正欲”或“妄欲”都有追求。满”的倾向,“满”既可是“正欲”也可是“妄欲”,两者的分野乃视本身的能力而定,有能力去从事这一“求满”行动的乃“正欲。,能力不足而强求者乃“妄欲”。两者都有达到“求满”目的的可能,“能力”固然是一因素,而“机遇”这一偶然性因素也不可排除。两者所面对的问题是“满”这一点在何处。

书籍目录

前言 天理与人心 “心”的修养 品德与才能 真诚 朴实 满与不满 由 和 谦、让 恕 宽厚 藏、忍 健 去妄欲 “不”之道 内省 除智巧 慎道 磨练 自然 静 时空与心境 其他 《菜根谭》人生哲理的摘要 《菜根谭》乃“内圣”之书 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易儒道佛合解》最突出之处是用了《易经》的哲理与阴阳卦画的方法来解析《菜根谭》,增加对原哲语的了解,有助提升思考。

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齐家的格言和警语集,融合了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以及作者个人的观点。文辞优雅,朴实平和,以淡见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本书先根据儒道佛关於人生的哲理予以分类,例如道德、真诚、朴实、中、谦、恕、宽厚、藏忍、健、去妄欲、自省、慎道、磨炼、自然、静等类别,然後把《菜根谭》相关的哲语置於各类别之下,读者就能清楚了解《菜根谭》哲语与儒道佛思想之间的联系。本书最突出之处是用了《易经》的哲理与阴阳卦画的方法来解析《菜根谭》,增加对原哲语的了解,有助提升思考。


 易儒道佛合解《菜根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诚如本书作者所言,《菜根谭》将儒释道三家的人生哲理融合一起,有三教合一的思想。延着作者的思路,我想对《菜根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做进一步梳理。关于世界的本原,三教皆持一元的观点。儒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天”或“理”,道教认为是“道”,佛家则认为是“心”。所以,人和世界是联为一体的,即所谓“天人合一”。通过认识世界(当然包括自身)的活动,人最终能够与世界的本原相融合,使自我臻于至善。在《菜根谭》中,“心体”指人的“内部世界”,“天体”指人的“外部世界”,“太虚”指世界的本原,两个世界在本原上是相契合的。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我们可以凭直觉得出这一结论。“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对于自然现象和心理状态,我们虽采用不同的形容词语,但其间似乎暗藏着某种联系。在感性上,我们会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把此种联系展现出来,然后,凭直觉,我们可能会得出“天人合一”的结论。接下来,人所要做的就是“随起随灭”了。关于“随”,应有两种理解,一是随顺自然,二是随性。既然自然和人性都是“太虚”所生,两者便都要“随”。但是,人怎样才能做到“随起随灭”?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自然与人性之间的关系,而这关系其实反映在“太虚”的性质中,这性质即为“对立统一”。儒家和道家都信奉“阴阳”学说,阴和阳同生于“太极”,彼此相生相克。而佛家并没有此种辩证学说,通过彻底否认外物的存在,佛家将所谓的“外部世界”统摄到了“内部世界”中,自然变成了人性的一部分,一切只能向内求。佛家的“随缘”似乎也意味着承认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过更多地是指对待其他的“心体”。我认为,自然和人性在某一层面上似乎确是对立之物,我们很容易感觉到此种对立,但通过更高层次的认识活动,我们总能发现对立背后的统一成分,通过不断地否定和完善自己的行为,最终可以达到超越的效果,实现自然和人性的统一。这同样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获得启示,“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人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忘我”,因为“我”作为辩证的一方已经消融在了世界的本原之中。没有了“我”,便可以做到“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了。故云:“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菜根谭》中包含“对立统一”思想的哲语还有很多。比如,“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菜根谭》认为,“动”与“静”或“寂”即为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们只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才有意义,执着或否定任何一方都有碍于人完成自我的超越。那么,道家所强调的“清静”是否也只是一相对概念呢?我认为,此处的“静”和道家的“静”是完全不同的。此处的“静”是作为“动”的完全相反的一方而提出,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意会为“反动”。而道家的“静”则是对“道”的体悟,包含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意思,它是超越时空的,或许可以理解为“动”与“反动”的中间状态。再如,“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菜根谭》认为,“空”与“相”、“欲”为相对的概念。佛家强调“空”,提倡“破相”、“绝欲”,是否也是执着于相对概念呢?其实,佛家不可能只说“空”,否则无所依附,问题是佛家根本不认为“空”与“相”、“欲”是相对概念,而是隶属于不同层面的东西。佛家的“空”是从时间维度揭示“相”与“欲”的暂时性,与其相对的应该是“恒”。而此处的“空”是从空间维度表达“存在”的意思,与其相对的应该是“无”。“相”与“欲”不是永恒的,但在一定时空条件中确实是存在的,两者并不冲突。再如,“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菜根谭》认为,“延”与“促”、“宽”与“窄”彼此都是相对概念,分别对应着时间和空间。如果我们的心性已经达到了超越时空的境界,即已经“与太虚同体”,便不会再受任何时空条件的限制而能够自由驰骋、安然自适了。要想彻底地把握万物的对立统一关系,须有更高层次的认识活动作为保障。我们要对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影响做出综合、全面的考察。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很难拥有圣人的心智,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圣人的思想来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从而做到问心无愧。首先,我们应该拥有开阔的胸襟,开放的思路。“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蔽?人之心体亦当如是。”既然我们身处的“外部世界”如此缤纷多彩、变幻无穷,我们就应当意识到自己的“内部世界”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够彼此容纳,合而为一。 自然如此,社会亦是如此。所以,“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大千世界,众生百相。我们要理解,而不要排斥,“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超越。其次,我们应该尊重客观规律,随时空条件的变化而采取相应行动。“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人的生存毕竟需要从外部获得能量支持,所以对别人的态度应当积极,这样才能促进彼此的交流,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当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再所难免,更何况人是一种善变的动物。“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罥矣。”理解了人情变幻只不过是自然现象,也就完全可以看开一点。“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认识到别人的不足,“以此相观对治”,便不会因为“不齐”、“不顺”而怨天尤人了。了解到人认识世界在客观上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并有一定的局限性,就不会自得意满、自作聪明。故云:“鱼网之设,鸿则罗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最后,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流于枯寂。唯善操身心的,柄在手,收放自如。”道家将人与天、地并列为“三才”,人可以通过修炼而成仙,与日月同寿。儒家认为“人人皆可成尧舜”,只是“性相近,习相远也”。佛家认为众生皆有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当我们完成了自我超越,便可“与太虚同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此时,便不再受相对物的束缚,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当然,要达到“以我转物”的境界,前提是要经过不断的磨练,并掌握一定的方法。“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屋漏室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从临深履薄处操出。”“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堪,堪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由此可见,磨练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否则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这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也是相关的。“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关于磨练的方法,《菜根谭》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将心融入自然,可以更好地感受天地的造化,调养气息。当然,磨练的目的可能更多地是为了应对人事的变化。我们应该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故云:“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三教如何能够合一?我认为,儒家和道家的结合点是“阴阳”学说,两家都奉《易》为经典。“阴阳”反映的是变化的客观规律,即“对立统一”。儒家和佛家的结合点是“心学”。王阳明等儒家人士“援佛入儒”,发展了儒家的心性论思想,提出了“致良知”学说。道家和佛家的结合点比较隐蔽,或许可以概括为一个“无”字。两家的思想都是非常超脱的,原因就在于打破了时空的束缚,把相对物看空看无,直指世界的本原。儒家正是在宋明时期借鉴了这两家的学说,才得以完善自家的本体论思想。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好书,读此书忘却世间烦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