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元谈故宫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单士元谈故宫

出版社:湖南少儿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35846556
作者:单士元
页数:11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紫禁城有四个城门——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午门是正门,位置在紫禁城南面城墙正中,北面的玄武门则处在北面城墙的正中。南北两门正对着,与紫禁城外门端门、皇城正门天安门、京城正门正阳门、南外城正门永定门一同位于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午门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正面开了三个门洞,左右建两翼式城墙。两翼式城墙上还建了联檐通脊的廊庑,每面城墙的南北两端又各有崇楼一座,为阙上两观,与午门正楼合为五座,因而人称五凤楼。古代建筑喜欢在每座宫门前修筑两观,“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多少,故谓之阙” (见《古今注》)。所谓天阙,就是皇宫大门之意。两观的北端相对着各开了一个随墙的门洞,东观下的洞口名左掖门,西观下的洞口为右掖门。掖门的北面出口与午门正面三个门洞的出口平行,所以午门的门洞从正面看是三个洞口,从后面看则是五个门洞。这样处理是由于修建了东西两观城墙,因此不能像承天门和端门那样,在正面开辟五个平行的门洞,故而用左、右掖门补足。这样既能在数量上达到五个洞口,又能在使用时符合等级制度上的要求。整个午门城台犹如一个U字形,在外观上显得灵活而不呆板。 午门门楼高达35米。建筑面积为6583平方米。从古代建筑角度看,午门城阙是唐宋以来后宫正门形式的延续,两翼合抱,是出自对更加严密的防御的需要,也是为了突出皇宫的尊严。进入承天门以后,又经一道端门,沿路夹道两旁都是较低的朝房,到午门前才出现一个豁然开朗的空间。三面包围的封闭性的广场显得城楼格外庄严和高大,门禁也更加森严。皇宫的正门因此比其他城门显出更为高贵和尊严的气势。 雄伟的午门城楼和两观城墙上的廊庑亭阁形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四座亭阁式的崇楼各有一个镏金的屋顶,因此午门又带着华贵气息。它是皇宫千门万户中的第一个“高峰”,名义上是正门,实际上并不是专为出入而设,而是兼有朝堂的作用,所以也叫午朝门。按照封建王朝的规制,每年冬至,皇帝要在午门向全国颁发新历书,叫做“授时”。午门前有两座石亭,一边放日晷,一边放铜制的量具——嘉量。这两种器物,一种代表时间,一种代表计量法制,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不能缺少的两种计量工具。形成国家以后,这些便成了代表皇权的建筑陈设:日晷是测日影的仪器,用来制定历书以颁发天下,名为“授时”;嘉量则用于制订度量衡以颁发天下,象征立法。

前言

  在我国首都北京城区中心,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明代和清代留下来的宫殿,过去叫做紫禁城,现在被称为故宫。这座辉煌壮丽的宫殿始建于15世纪初期,那时正是明朝永乐皇帝时代。永乐皇帝名叫朱棣,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于1402年在南京登基。在他继位的第四年,即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他下诏筹建宫殿,对他原称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即北京)加以整饬,并分遣大臣采集木材。北京临时政权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在元大都宫殿废墟上筹建宫殿,到1420年(永乐十八年),主要建筑才建造完成,朱棣即下诏书迁都北京。据文献,新建的北京宫殿的规模仿照了朱元璋在南京所盖的宫殿,并且更加宏伟。若考其实,北京宫殿的蓝图,仿照的是明代中都临濠的布局,而南京宫殿布局也是临濠的摹本。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南北长960米,东西长760米,呈一个长方形,四周围绕着高达10米城墙,城墙外还有宽50米的护城河。这就是著名的紫禁城。紫禁城内各组大小宫殿都有高高的宫墙围护,官墙外密设警跸值房,明代名红铺,清代称朱车,月夜传筹,往来巡警,整座宫殿称得上是金城汤池。  这座宏伟的明清故宫是最典型的符合《倜礼·考工记》中王城规划的宫殿建筑,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明清故宫的建筑布局强调皇权至尊无上,其本身也是统治工具。紫禁城的前门是端门,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明代叫玄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在72万平方米的区域里,安排着若干座大大小小的殿堂、楼阁、亭台、轩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紫禁城四隅各有角楼一座,结构奇丽,俗称九梁十八柱。宫殿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殿堂都呈现出左右对称的格局。从午门进入,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上内金水河蜿蜒曲折,上面架着五座汉白玉栏杆的桥梁,形似玉带,因此得名玉带桥。广场的正北面是太和门,门内就是外朝部分主要殿座。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联称为三大殿,所谓皇宫中的金銮宝殿,指的就是这一组建筑。保和殿以北为内廷部分,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坤宁宫北面是御花园,花园正中坐落着钦安殿。御花园再往北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这些骨干建筑构成了故宫贯穿南北长约1公里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两边对称排列着其他一些建筑:外朝三大殿左右有文华殿、武英殿,为三大殿的两翼建筑;内廷三宫东、西有格局相同的东、西六宫,也就是旧日民间俗称的三宫六院。  重重殿宇层层楼阁,万户千门金碧辉煌。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紫禁城,确实是宏伟壮丽。走出北宫门,登上景山中峰,鸟瞰故宫的全貌,就像是欣赏一卷错落有致的长画。绚烂的屋顶在阳光照耀下霞光四射,好一个气象万千、金海似的琉璃世界。

内容概要

单士元(1907—1998),中国明清史专家、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北京人。青少年时期在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的中学读书,并在北京大学史学系听课。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单士元随文学院教授沈兼士等进清室善后委员会参与点查文物。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赓续在院任职。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治中国历史及金石学,主攻目录学和明清史。因有外国人说“中国人无本领研究自己本国的建筑文化”,顿生义愤之情,从此又同时投身古代建筑史的研究。

1930年受聘于中国营造学社,任编纂。同年始,在中国大学、中法大学、师范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公私院校讲授《中国通史》《明清历史》。建国后,历任故宫博物院建筑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研究员。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撰写发表《整理清代实录记》《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档案名称渊源》等有关明清历史、档案史和古代建筑史的数十篇重要论文,均为所涉学科的导航之作。参与编辑发行的故宫博物院《史料旬刊》《文献丛编》《掌故丛编》以及中国营造学社《营造汇刊》等,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遗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明清故宫——紫禁城  (一)数字的比较  (二)营建的四个时期  (三)午门与太和门  (四)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五)文华殿与武英殿  (六)故宫内廷第二章  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一)明代营建北京的前前后后  (二)明代北京皇城  (三)景山和雁翅楼  (四)元故宫的拆毁  (五)明代北京皇宫的营建  (六)明代北京皇宫的规划和布局  (七)备料和施工  (八)营建北京宫殿的劳动力  (九)著名建筑匠师第三章  故宫史迹杂抓选编  (一)明清王朝的乾清宫  (二)皇宫中的档案库与清军机处档案  (三)皇宫中的图书馆  (四)故宫御花园的堆秀山水法  (五)宗教势力在皇宫  (六)外国使节进皇宫  (七)帝后一餐饭,农民数年粮  (八)水源与采暖  (九)内务府与造办处第四章  故宫博物院  (一)溥仪出宫前夕的奢华生活  (二)故宫博物院成立

编辑推荐

《单士元谈故宫》是一套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品质文化读本、也是一套接近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说中国丛书。

作者简介

《单士元谈故宫》讲述的是在我国首都北京城区中心,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明代和清代留下来的宫殿,过去叫做紫禁城,现在被称为故宫。这座辉煌壮丽的宫殿始建于15世纪初期,那时正是明朝永乐皇帝时代。永乐皇帝名叫朱棣,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于1402年在南京登基。在他继位的第四年,即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他下诏筹建宫殿,对他原称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即北京)加以整饬,并分遣大臣采集木材。北京临时政权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在元大都宫殿废墟上筹建宫殿,到1420年(永乐十八年),主要建筑才建造完成,朱棣即下诏书迁都北京。据文献,新建的北京宫殿的规模仿照了朱元璋在南京所盖的官殿,并且更加宏伟。若考其实,北京宫殿的蓝图,仿照的是明代中都临濠的布局。而南京宫殿布局也是临濠的摹本。

图书封面


 单士元谈故宫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