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2-1
ISBN:9787208076389
作者:凯文·威廉姆斯
页数:351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顽皮和下流的话”:英国大众传播的诞生可以说,现代大众传播源自于l5世纪末印刷出版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活版印刷术要归功于乔安•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他在1453年于美因茨(Mainz)首次使用这项技术印刷了《圣经》。这是一次突破,是自中世纪末期以来,许许多多技术发明的巅峰之举。“古登堡革命”(the Gutenberg Revolution)不仅改变了图书和印刷材料的制作方法,而且也改变了欧洲社会知识储存和传播的总体基础。在印刷术诞生之前,教会控制着书面文字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僧侣用手抄的办法复制文字作品。据估计,每年每位抄写者能够完成两本书。因此,复制作品的数量很少,而且价格非常昂贵,使得大多数人无法购买。绝大多数的复制材料由教会负责保管,它们在整个中世纪的欧洲,也基本主宰着哪些内容可以传播、可以被知道和相信。印刷术极大地推动了图书的制作。16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增长率是400%。这种巨大的增长带来了图书价格的大幅下降。这意味着,举例来说,手艺人可以买得起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作品,而其他的日收入相当的人也能够负担得起。

内容概要

凯文·威廉姆斯(Kevin Williams),现任英国威尔士斯旺西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Swansea)艺术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传播学研究。近期著作包括《理解传媒理论》(Understanding Media Theory,2003),《阴影与实质--威尔士传媒政策发展研究》(Shadows and Substance:The Development of a Media Policy for Wales,1997)等书。

书籍目录

前言
致谢
导言 读者、暴徒和煽风点火者:英国大众传播史介绍
第一章 “顽皮和下流的话”:英国大众传播的诞生
第二章 强权不是公理:激进派出版的兴起和衰落
第三章 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诺斯克利夫革命和大众出版的兴起
第四章 被流浪汉所拯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国电影
第五章 无线电的黄金时代:英国广播公司的早期
第六章 我们边走边唱:20世纪30年代英国社会的写照
第七章 他们的幸福时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国式的审查制度
第八章 安逸的双头垄断:英国电视业的发展
第九章 危机?什么危机?20世纪80年代英国广播的瓦解
第十章 继续前进:1945年以来的英国电影工业
第十一章 告别舰队街:战后英国报业的缓慢衰落
第十二章 新媒介,老危险:英国传媒与传播革命
后记

编辑推荐

《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英国大众传播史》亦因其精到的历时性回顾与分析,成为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大学读物。

作者简介

从15世纪的古登堡印刷机到21世纪的通信革命,本书详尽地叙述了英国出版业、报业、电影业、广播业、电视业等多种大众传媒与英国政府、经济、民众等多种社会力量之间波澜壮阔的互动过程及其运作逻辑。诺斯克利夫革命、英国广播公司的建立、舰队街的兴衰、新媒体的崛起,数百年英国大众传媒历史历历在目。本书亦因其精到的历时性回顾与分析,成为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大学读物。

图书封面


 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http://xies.blogbus.com/logs/30834530.html想一想,好像是的。其实,你可以肯定的回答,扎小辫的男售票员见过,秃子还真没有遇到过。我可以告诉你,不仅北京没有、上海、广州没有,伦敦也没有,不仅现在没有,一百年前也没有。至于,以后有没有,我几乎可以说,如果世界是秃子的,那没准。呵呵。至于为什么,问题先留给你,按下不表。且请往下看:换口气的功夫,我要坦白。今天要说的是像宋祖德这类(——且慢,不谈他)的事情,而不是社会学,也不是心理学或者生理学什么东东。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是,传媒这个东西从出生就遭人厌。大家都像讨厌宋祖德那样排斥传媒,你随便翻看任何一本正经的传播学著作——我是说,不要看中国著作者的。你都会发现到处都是口水:马修阿诺德说他是“轻浮而又愚蠢之物”,尼采呢,更是直抒胸臆:“乌合之众吐出他们的胆汁,还将其称作报纸。”尼采是恶心坏了,胆汁都吐出来了,几十年的胃口都没有了吧。幸亏,尼采那会没有电视,不然,我担心不要说胆汁,估计胆、心、肺都会被掏空的。呵呵,媒体不但控制了我们的大脑、世界,而且还替换了我们的五脏六腑。没有了媒体,我们还是我们吗?但我常常怀疑,这是说辞,这是面子上的、口头上的,是要做给人看的。而私下里,大家都嗜“媒体”如命。不要看那个广电总急的任谦大司长,作正义凛然状,没准宋祖德版谢晋艳史新闻,司长没少看没少传呢,说不定,司长电脑主页就是宋祖德博客呢。他可不是为了监管,而是一日不见只可生死以了。也没准,任司长浸淫宋博主多日,一直寻思报答恩主,终于找到了这种宋祖德方式,这是反哺。你可别不信。哈哈。好事不出门,坏事穿千里。东家长,西家短,蜚短流长,这可是比历史的滚滚车轮还要强大。如此之故,传播媒体才会成长为今天的森林,谁也灭不掉的彪悍之物,也差不多和灰尘一个意思了,无处不在,无所逃离。大家如果都像我这般开明就好了,也就不会做那么多蠢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叫不智且找死。你别误会,我没有批评时政,更没有指摘我们的真理部。我说的是老牌帝国主义英国,揭开盖子看看他的丑恶历史: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革命带来的印刷,在应该权威眼里这不过是一个“无害的新奇玩意儿”,很快,他们转变了观点,“按照职责教育自己的民族,同时揭穿那些低俗的谣传”,出版要审查,印刷得许可。看到了没有,这可是英国鬼子搞出的名堂,人家有专利。这些到了克伦威尔时期发展到一个历史新阶段,他不但禁止一切新闻书,而且靠军队来执行规定。为什么要这样呢?当时的真理部长作如是说:“民众过于熟悉他们上层的人的行为和商讨的问题,这会让民众变得太独断和爱挑刺儿,不仅会使老百姓蠢蠢欲动,还给了他们一种貌似有理的权力和管政府闲事的许可。”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肉食者谋之,你等就不要多言多语了。古今中外,这些大人们的心事真是会集八方,通鹜十极,惺惺相惜。很好。新闻书是否和谐了,我也不知道。但按下葫芦浮起瓢,那头报纸这个新奇怪异的劳什子冒了出来。说话间,一两百年都过去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大英政府有新招:征收印花税,报纸和印刷通通的拿钱来。你可不要以为英政府跟我们现在的有关部门想钱都想疯了,是个毛都要拔。不是的,人家可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目的:把报纸限制在有购买能力的人群中,让一大批报纸去死吧!历史是个毫无新意的家伙。我都懒得废话了,你一定知道去死的是这个知识税,以至于官老爷们不得不贿赂报纸,这个我们都很熟悉,如今的改名换姓叫着“封口费”。与之相伴的是,大批廉价报纸和激进报纸的诞生,革命,革命,星火燎原,熊熊大火,势不可当。那当口,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登场了,人家可是正宗的专栏作家。这些报纸的名称充满了诗意,随手撷取两个供你欣赏:黑侏儒(Black Dwarf)、蛇法女妖(The Gorgon)、穷人卫报(Poor Man'S Guardian),还有卡尔马克思的蜂箱(Beehive)。这个时期,还必须要记住两个法案《出版法》和《辱骂和煽动诽谤法》。当然了,不是这种法律终结了激进报纸的寿命,而是“报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知识税的废除。”哎,这太阳底下怎么就没有新鲜事了?泰晤士报一直以来都是高雅报纸,至今应该还在舰队街(Fleet street)上雄视天下吧。有一天——也有一个世纪了吧,伦敦街上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里跑了出来,旁若无人,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晃荡了半个多小时。大象屁股后来是一大群记者,跟追星差不多。稿件送到了泰晤士报副总编辑手中,可怎么也不能“找出其中的优点”。副总编辑皱着眉头,把稿件用图钉钉着封入卷宗。就这样泰晤士报错过了一个时代,那个传媒的时代,很不一天一宗谋杀案,充斥报纸的是性、暴力、丑闻和一些八卦的不能再八卦的东西。有份叫着《佩尔美二街日报》(Pall Mall Gazette),他们最富盛名的一次战斗,是揭露伦敦雏妓问题。第一条就叫《进贡给现代巴比伦的少女们》,这组报道展示了少女们如何买来,如何毁掉,又是如何向她们施暴的。史泰德创办的这份报纸,他把新闻从业人员比之为“无冕之王”,不过,这组报道也让史泰德付出了入狱三个月的代价。也不尽是如史泰德这样的倒霉事,阿斯奎斯政府倒台和劳合乔治成功赢得选举则让媒体风头出尽,以至于那些政治家们认为,自己即使不被这些报纸控制住了,就是被他左右了。甚至有人这样攻击传媒:“威胁现代民主最为糟糕的”。怎么样,那些ANTI-CNN的同学在哪里?你们,连那些已经死烂的资产阶级政治家都支持你吗,估计现在正从坟场动身中呢!男人除了关心政治和女人之外,而女人是最善于传播的宇宙动物。——女同学不要打我啊。报纸怎么能忘掉他们呢?所以,如此才成就了诺斯克里夫革命。资本、广告、新技术,报纸出版已经成功实现了最辉煌的转型。打了这么多的字,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我还是交底吧:我的问题就是来自于诺斯克里夫办的杂志《通知客户天下事》(Answers to Correspondens on Every Subject under the Sun),一个多么奇怪的名字,然而一个又是多么成功的媒体。他的问题还有:鱼能说话吗?狗会杀人吗?为什么犹太人不骑自行车?你知道答案吗?不知道的话,你可以去查询那份奇怪的杂志。当然,你也尽可以给出中国版本的回答。比如,我这这样回答,为什么公交售票员没有秃头。专家说,秃头一售票就长头发;政府说,秃头售票罚款;买票的说,秃头一卖票就留毛,截流;中科院说,不秃头卖票最负责。好了,你的中国答案又是什么呢?能不能说出来?最后,还得补上一句,《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这书有意思。我没看完,就赶紧推荐来了。呵呵。
  •     诺斯克利夫爵士(Lord Northcliffe,1865-1922)说:“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在1905年以前,爵士本来不是爵士,“北岩”当然也不叫“北岩”,他是穷律师的儿子,名为阿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斯(Alfred Harmsworth),17岁开始当助理编辑,23岁创刊了自己的第一份周刊。靠一系列花哨而赚钱的小报与杂志,他开创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出版公司。1896年,《每日邮报》问世,将近百万的发行数量,使它一跃而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发行的报纸”。此后是迅速的吞并过程,《每日镜报》、《观察家报》,尤其是1905年,他吞并了英国最有影响的老牌资产阶级大报《泰晤士报》。随着事业的发展,他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影响也与日俱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贵为英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对敌宣传总监,风头一时无两,人称“舰队街的拿破仑”。美国报业大亨赫斯特的人生秘密,在电影里被与“玫瑰花蕾”相联系。英国报业拿破仑的成功秘诀,则要明显得多,爵士坚信“反常的事物就是新闻”,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而“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将犯罪故事作为报纸的主要卖点,正好击中了大众的心理需求,想不成功都难。大众喜欢娱乐,在阳光之下,这不算新事。早在英国出版业早期阶段的都铎王朝,关于性和暴力的出版物在普通民众中十分流行,就如同今天一样。那些格外血淋淋的细节是一定会得到广泛和逼真的描述的。剧作家本琼生恼火自己的饭碗受影响,专门写剧本抨击那些“新闻贩子”,说他们为了迎合读者对感官刺激的需要,根本不在乎什么是“真实”。到了19世纪初期,关于谋杀和处决的报纸非常受欢迎,耸人听闻的头条,凶杀现场的图示,凶手的画像,这样的报纸适合“店童和数百万学徒,不适合体面的场所”。可是英国的下层阶级就是不喜欢“戴着大礼帽”的高雅出版物。《泰晤士报》那样的严肃报纸,铅字排印得密密麻麻,充满冗长复杂的政论,适合有钱有闲阶级,躺在俱乐部的沙发上,由佣人们将报纸熨烫好了奉上,伴着甜酒和雪茄慢慢消磨一个下午。大众喜欢的是1855年创刊的《每日电讯报》,头条主要是犯罪和性,喜欢的是1886年的《劳埃德新闻周刊》,有关谋杀、犯罪、其他耸人听闻的事件的报道占到总量的50%以上。有一个传说,马戏团的大象跑到了街上,这条新闻被《泰晤士报》的编辑弃置不用,他们认为只有娱乐性的新闻被拒之门外时、政治性的新闻才能得到发表的机会。听起来有理,可是坚持原则的《泰晤士报》怎么会被“一天一桩谋杀案”的诺斯克利夫报团吞并啊。哲学家尼采说:“乌合之众呕吐出他们的胆汁,还将其称作报纸”。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化是光明和甜美”,而“没文化”的新新闻事业自然是“轻浮而愚蠢之物”,重要的是,新新闻事业过于强调娱乐而不是教育,因此是文化标准降低的祸根。凯文•威廉姆斯(Kevin Williams)的《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英国大众传播史》(Get Me a Murder A Day: A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Britain)之区别于其他英国传播史的地方,乃是将“大众”与“大众文化”放置在核心地位。他说,“对大众传媒(mass media)的恐惧一直伴随着对大众(the masses)的恐惧,而大众又是随着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的发展才逐渐变得强大的。在某种意义上,大众传播的历史就是惧怕大众的历史。”精英与大众的区别与对立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有之的现象,所以话语权、媒介权、传播权的争夺,填充了昔日称为“新闻自由史”的每一个角落。传媒忽焉被视为独立自主的“第四阶级”,忽焉被视为被收买的社会控制部门,忽焉成了反应公众舆论的公器,忽焉被视为以低俗垃圾谋求利润的印钞机。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观点迥异,而都无不偏颇。凯文•威廉姆斯试图解释:“历史说明,无论何时,大众传媒的作用都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最为关键的是要打消这样的念头,既不要把大众传媒看成是公众、舆论、和民众的代表,也不要将其视为受国家和社会中其他权力机构控制的部门。”最为关键的,是正视“大众传播”中的“大众”。毋庸讳言,知识分子、道德卫士、政治家和那些掌权者总是对“人民”或“大众”怀有强烈的戒备心理。在启蒙思想中,传媒是精英对大众进行教育的绝好工具,即便开明如托马斯•杰斐逊,也从未将新闻自由本身当作目的,在他的思想中,新闻自由通向一个更伟大的结果:受过教育的选民。所以,在精英看来,“大众传播”更像是“面向大众的传播”。正是因此,对大众掌握和使用大众媒介,精英们总是忧心忡忡。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文化水准的降低;对于道德卫士来说,黄色新闻是导致民族道德沦丧的根源;对于政治家来说,大众传媒强迫政治家们对舆论做出迅速反应,深思熟虑的政治让位于媒体作秀的政治。于是,他们诟病传媒,认为社会暴力的加剧、青少年犯罪的增长、足球流氓、旧城骚乱、恐怖主义、宗教虔诚感的丧失、教育水准的下降、政治冷漠、还有其他社会问题,都可以归因于大众传媒的“神奇力量”。特别是那些媒体大亨们,售卖低俗的文化产品,却自诩为“为社会进行了公共服务”——比如媒体巨鳄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提出,在法律限度之内,任何人提供了公众希望并以可能支付的价格得到的文化产品,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务。正是这些媒体巨头,使大众从“公民”“堕落”为“消费者”,因此上,穷了民主、富了媒介、娱乐至死、大难将至。精英们大概会喜欢保守的BBC早期领袖约翰•瑞斯(John Reith),他将电影工业的产品视为垃圾和俗物,原因在于它们“只想取悦公众”,“开发如此伟大的科学发明只是为了追求娱乐,这实在是对广播力量的侮辱,是对人民的品格与智慧的亵渎。”瑞斯深信自己知道什么对于英国公众来说是最好的,他与马修•阿诺德一样,相信向英国民众提供道德、文化和精神价值观的知识,可以使群众转变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这种知识的培养会弱化对于激进社会变革的需求,并且确保社会能够以更加有效和理性的方式运行。瑞斯的广播之梦就这样奠定了BBC“公共服务广播”的理念。他所认为的道德标准就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严格的基督教教义、贵族文化和学校细致周全的道德要求。” 有趣的是,20世纪30年代,乔治•奥威尔,BBC的一名员工,正是以瑞斯的BBC为原型,在著名小说《1984》里设计了那个专断的“真理部(Ministry of Truth)”。更有趣的是,90年代的调查表明,英国人还是把BBC视为大都市和中产阶级的电视台,没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节目以适应社会中的所有群体,而BBC的那些商业敌人正在攻城略地、赢取越来越多的收视率。问题在于,英国因大众传媒而堕落了吗?从都铎时期小报上的性与暴力新闻,到现在《太阳报》的封三半裸女郎,“乌合之众”通过选择性购买,一路追求着休闲娱乐的权利。而太阳照常升起,政治换了众多形式,依然在正常运行。也许还是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说得对:其实没有大众,只有将民众视为大众的方法。与阿诺德博士不同,我们认为“文化是日常的”,无权阶级对于有权阶级的抵抗,有着符号的和社会的两种形式,大众传媒上所体现的大众文化,何尝不是大众对于霸权的一种抵制和周旋的艺术。与詹姆斯•卡瑞(James Curran)等人的《英国新闻史》(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the Press, Broadcasting and New Media in Britain)不同,此书学术性并不强,“类似于基本的历史教材”,但是又没有将笔墨花在对历史背景和人物的介绍上。然而,此书难得地摈弃了精英角度,没有写成一部保守的“传者史”,也没有写成一部刻板的“媒介史”,而是使“受众”的影响成为潜在底色,凸显了大众传播之大众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不愧是一部适合大众的好书。
  •     香港電台很早便已經是一塊令政府熨手的山芋了,連同最近民間非法廣播、處長學歷降格的事炒起來,就更加熱氣騰騰。作為港台的忠實擁躉,除了大呼疾喊維護公共領域的理想口號,我認為也應該對制度的過去、技術的變革和城市的願景有一番通盤了解,才可更加說服自己的判斷。既然港台是港英的產物,那就先去讀讀有關英國大眾傳播的書。曾引發英國媒體革命的咸斯禾夫(Alfred Harmsworth)一句教曉人打造成功報刊的名言──get me a murder a day──成了威廉斯(Kevin Williams)著書立說之名。這本短短的英國傳播史,雖然野心勃勃的聲稱給讀者來一個數百年的廣播綜覽,唯於我而言最有趣味的,當然是佔內容大半、常被捧為港台典範的BBC。BBC成為公營廣播的鼻祖,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漫長的歷史裡,它當過貴族精英的教化工具、瓦解全國大罷工的宣傳機器和批評政府的第四權,也接受過二次大戰、消費主義、新自由主義與政府委員會的挑戰。究竟它如何在使命與市場、教育與取悅、左與右、公與私的千絲萬縷中取得平衡?威廉斯沒有複述苦澀無味的廣播制度,而是把它置放於不同時代與意識形態之下,審視整個公營廣播如何跟不同派別的政客角力。最令港台粉絲會心微笑的,大有可能是BBC跟戴卓爾夫人交惡的八十年代──它幾乎天天都被批評對政府充滿偏見、胡亂揮霍、節目水準低落。有關香港電台的公眾咨詢現在無限押後,是命運遙遙無期?還是孕育新公共廣播的好時機?怎也好,哪管是纏擾我們的殖民史幽靈,抑或指引香港媒體生態的路標,英國的廣播工業似乎都是我們不能越過的一頁。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极好的新闻史
  •     实在是太,流水账了。。。
  •     强烈推荐!!
  •     传媒业与政府过从甚密的写照~后半部基本都要扯上BBC...
  •     翻译不行啊……
  •     也许是离校久了,对这类大众传播国别史的流水账已经无感了。本书的角度和写法也没有一些人说得那么神奇,什么受众角度、什么平实风格,说白了,这都是作者无法把历史写得深刻又有趣的证据。想起当年从英国回来给我们上BBC研究专题的师姐,比这样大而化之、一概而论的记叙文有意思多了。而编者还试图用一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和词汇从序言到后记把它装点得很深刻、很丰富、很有高度,这反而折射出本书在这些方面的乏力,以及编者对它的过分拔高和不谨慎的态度。这就是一本普通文献,梳理出了英国大众传播史的脉络,有用,但并不见得高明。
  •     英式的高贵冷艳,翻译略拗口。。
  •     大学时看过的关于新闻学的书。【英国媒体】
  •     学术性较强
  •     得需要一些英国传播史的基础才能看得津津有味
  •     标题爆栗党
  •     好有意思的
  •     真是太牛逼了
  •     我能说令我震惊的是本书的译者么...那个上课永远红唇粗眉的刘琛老师。我能说这本书译的很生硬么....而且刘老师这么日理万机的...
  •     每次看这种书就觉得我是个文盲。。。太难看了看不动又看不懂!
  •     将此书内容与中国大众传媒之现状和历史对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     终于把您拜读完了。这就屁颠屁颠去写读书报告去~看了这个我更加的喜爱bbc了。
  •     媳妇儿评价很好
  •     通史教材,写得很好玩~
  •     之前看过原文的部分章节,内容翔实丰富,但条理清晰且有趣。在博雅堂看到了现在出的中文版,立即欣喜地买来阅读。>_<
  •     好书!好看又有信息量
  •     该书回溯了英国大众传播业(包括出版业、报业、电影业、广播业、电视业等)的发展历程,讲述大众传播业自印刷革命开始,在不同政治环境约束下对大众文化产生的影响。
  •     读的时候要有耐性
  •     对新闻史的介绍别出心裁!
  •     好书。对媒体工作者有帮助。于我而言,这是英国历史的侧面。
  •     传媒发展史参考书,被标题吸引而选来读的= =内容倒是比标题枯燥多了,但是不算艰深。不仅是英国大众传播史,也是对传媒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的精彩剖析,十分引发思考。
  •     4.5
  •     用平静的心情每天读一个章节象是浏览一个产业的发展兴衰她是本对我有帮助和启发的书,值得读。
  •     其实还没有认真的看完书了
  •     粗粗翻完难过得不可自拔。过阵子重读的时候再整理了,太多观念要清晰化和重建。
  •     标题很夺人眼球,其实内容很平实。不过关于BBC最早兴起那部分,算是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英国会有象BBC那样处于美国完全商业化和苏联完全政府掌控之间的公共公司,包括后来他们报道的风格走向与内容提供的取舍标准(标榜标准与高雅,以教育民众为己任)在这本书里都找到了答案。
  •     翻译的很好,但是作为入门又不够趣味,作为补充又不够全面,长处在于条理
  •     【题目=噱头】系列代表作
  •     对近代英国新闻业的梳理面面俱到,尤其是BBC与独立电视台的明争暗斗,与王室政府的若即若离,大小报间竞争的此起彼伏这些线索的描述生动有趣。本书对BBC发展史着墨颇多,对瑞斯、格林、伯德等BBC历任主管的不同管理风格亦有详细撰述。
  •     学习西方新闻学不错的入门书籍。
  •     看到书名,让人觉得是写有关英国新闻史上的“黄色报刊”的历史,看完后发现这一段历史也就不过几页。相较于中国新闻史的枯燥写作风格,这本书算是比较生动了。从研究的视角来看,作者采用的是中观的视角,分别讲到报刊、电影、电台与电视的发展历史及其身涉其间的英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但对于宏观层面讲述的不是很多,这个欠缺可以从科伦的《媒体与权力》的第一部分中或许可以得到弥补。威廉姆斯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正确解释现在发生的一切”,这不仅适用于英国,中国现在新闻界乱象丛生,或许从英国新闻历史的曲折过程中,找到一些启示,比如中国媒体商业化的问题。
  •     看完部分有所思考吧,特别是传播学的横向和竖向传播,应该尝试用绵连性看新旧媒体关系。而新闻自由,是用来摆脱阻碍的一种工具
  •     很有见解的一部历史书,很有思想。不过一些学术细节与国内的有些不同
  •     蠕动老师推荐的哼唧!!!!!
  •     啃得头痛欲裂
  •     开口小点再小点,很多时候你是无法驾驭材料的。英国人有时候也购丧心病狂的。
  •     英国大众传播史 BBC的介绍很多
  •     远不如《英国新闻史》
  •     英国的大众传播史很值得现在的我们借鉴。而我也在想,那种能真正跳脱出传媒影响的人,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吧。大众传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太久太深了。
  •     把报纸出售给读者,把读者出售给广告商。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英国大众传播史
  •     我是标题党,然后努力看了一大半,剩下的怎么也看不下去了,英国人和他们的BBC一样,保守又严肃,一点也不好看
  •     读得累死我了,那么大的信息量,怎么写论文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