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绝望》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解读绝望章节试读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10028007
作者:武志红
页数:274页

《解读绝望》的笔记-第70页

心理治疗中有一个著名的ABC理论。A是Affair(事件),B是Belie(信念),C是Consequence(结果)。通常,我们会以为,是事件直接导致了我们的一些行为或情绪,即认为A直接导致了C的产生,但其实,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信念导致了这些行为或情绪的产生,也即是B导致了C的发生。

《解读绝望》的笔记-第258页

所谓可靠的细节,即当事人对自己的描绘。所谓未必可靠的细节,是其他人对当事人的说法。 因为,理解是很难的。 当事人自己很多时候也会自欺欺人,但透过这种自欺欺人仍可以看到事实的根本。
怒赞。

《解读绝望》的笔记-P49——P68简录 - P49——P68简录

东方文化更倾向于牺牲幼儿的利益,而西方文化相对更容易忽视老年人。我们总是更容易向老人和成年人妥协,并且会将孩子作为妥协的筹码,痛苦的时候还可以打打孩子。杀婴,或牺牲孩子的利益,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集体无意识。这是一种“向强者认同”(一个人受到了强者的压制,他最终反而将其合理化甚至哲学化,认为强权有理,而弱者活该受罪。他不抗争,不寻求正义,而选择挥刀向更弱者)
说到东西方在老者本位还是幼者本位上的观念差异,不由想起鲁迅那篇《我们怎样做父亲》,写得极好。
我一直认同“冤有头,债有主”,自小受了父母的虐待,则应该正视对他们的愤怒,无论是“不原谅不报复”,还是打回他们,甚至杀了他们,都比将这愤怒发泄在下一代身上要好。仇恨应该限制在两个当事人之间,可惜我看到大多数中国人是将仇恨一代代传下去,冤冤相报何时了,sigh..
又想了下,“向强者认同”这种心理还真是非常普遍呢。譬如越是当年受过恶婆婆欺压的女人,在好不容易熬成婆婆后,往往会越加狠历地欺压新媳妇。再譬如重男轻女思想最严重的往往反而是曾受其害的婆婆而不是公公。

《解读绝望》的笔记-第1274页

第一章:富士康
在我的理解中,这种头疼,是因为别人的意志强行插入到自己头脑中,甚至貌似都成为了自己的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但真实的自我意识会对这种外来的东西进行抵制,而这种强行插入的和抵制的斗争,就成了头疼。
弗洛姆探讨的是广义的恋尸癖,这种恋尸狂会渴望其周围的人彻底丧失自我意志,而成为只具有行动能力的僵尸。僵尸是顺从的极致,完全失去了自我,可以毫无障碍地接受恋尸狂意志的强加,连头疼都不会有。
所谓权力空间,是工作中的概念,即一个员工在其岗位上说了算的空间。
所谓生活空间,专门针对工作而言,即不受工作污染的私人生活领域。
假若生活空间受到了工作空间的严重侵袭,那意味着自己的心将忽视甚至忘记爱与珍惜的滋味,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了权力,那时自己就会变得悲观、偏执乃至绝望。
生命的意义在于自由,而选择就是自由,如果你有选择的机会,那你就是自由的,你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但假若你没有选择的机会,你只是去执行别人的意志,那意味着你的生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这样的日子一长,你的精神生命会日益衰弱。
在存在主义哲学看来,做傀儡,被别人的意志所决定,没有选择权,那意味着生如同死,活过如同没活过一样,最后会想到死。
普通员工之所以失去了权力空间,那势必是中层们的权力空间扩张太甚,而中层们之所以喜欢扩张权力空间,是因为有意无意地向老板们学习。每一个公司的老板都是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的根源,他几乎势必会成为这歌企业的精神所在。
强奸是最大程度的意志强加,对于权力狂们而言,这很爽。
假若所有时间都放到了工作上,那意味着一个人的心无形中只信奉权力了。
叫做“习得性无助”,即一个人在环境中学习到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没办法,干脆就不抗争了。
第二章:胡益华
反社会人格障碍,“七无”: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
维持一段亲密关系不超过一年。
通常有非凡魅力:①他们没有了“超我”(内心所内化的父母与社会给我们设定的规则,这也是通常所说的道德规条。规条太多,就会极度压抑,做任何事束手束脚,缺乏吸引人的魅力,与之相处会感觉压抑),②与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似乎没有距离(与之相处,似乎心也跟着一起变得流畅)。被压抑的人常常会被反社会人格者吸引。
人际关系中最关键的能力:共情能力,即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感其所感、想其所想的能力。有良好共情能力的人,会对你的痛苦感同身受,对你的喜悦也感同身受,所以你会觉得被理解,你们之间很容易建立起一种联结感,并且,因为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有良好共情能力的人轻易不会给对方制造痛苦,因为那时他也会跟着一起痛苦。
如果能耐受痛苦并去观察痛苦,就会不断从挫折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于是每一次挫折反而成了生命的财富……而且,每当痛苦更深一层时,因为他的转嫁机制,他也会给别人同样程度的痛苦。
第三章:翟田田
在了解一个人时,他在听你讲话时给你的整体感觉,可以反映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这种混乱,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混乱。
罗斯福说,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一自由是值得捍卫的,也是成熟的法律体制必须捍卫的。
家人或恋人使用“恐怖威胁”,直接原因希望让你感到恐惧而不敢离开,如果满足这一需要,就是对我的鼓励,以后我会像吸毒上瘾一样不断重复这一策略,最终你会因再也受不了暴力之苦离我远去,那时我就会将“恐怖威胁”发展到极致——杀死你。
不要轻易地把一件小事上升到民族乃至文明冲突的层面,这种轻易的上升,是对了解真相这一艰难工作的逃避。
第四章:8.23惨案,门多萨
内在逻辑三部曲:我做了a,你要做b,否则c就会出现。c是惩罚性的信息。
支配者的三部曲:我很强大(a),你要听从于我(b),否则有你好看(c)。对支配者而言,最极端的c自然是取他人性命。
每个人只有一套内在逻辑,越是遇到挑战的事后,对这套逻辑就会越加执着。
犯罪中有一种人追求的是对被害人的权力感,他们严重伤害了被害人后,还以为自己可以和被害人做朋友。因为这种幻想,他们不会伪装作案现场,因为他们觉得这根本没必要,结果会被警方轻松抓住。
追求权力感的人,为的是逃避没有权力感的无助感,但是,这样导致的一个关系格局是,他逃避了无助感,但却让别人变得无助。
第五章:富二代
假若我的高价值感“我很棒”是建立在别人的低价值感“你很差”的基础上,这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所以,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才说:“他人即地狱”
假若父母的高价值感“我很能干”是建立在孩子的低价值感“你什么都做不了”的基础上,父母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这种关系越彻底,父母就越是孩子的地狱。
他们无法通过超越父母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后,他们就可能采取另一种方式——通过降低父母的自我价值感以缩小自己与父母的价值感的差距。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第六章:郑民生
这种意识和身体感觉的隔离,一般总是伴随着意识和情感的隔离,并且是意识和情感隔离很深很久后才会发生的事情。
“替死鬼心理”即“向强者认同”:一个人自己受到了强者的压制,他最终反而将其合理化甚至哲学化,认为强权有理,而弱者活该受罪。所以,当最终他们的心理奔溃时,他们更容易选择的是伤害弱者,而不是抗争,更不是去寻找法律和正义。
为何要拉垫背的?死亡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彻底的绝望,而是一种不甘心,一种不甘心生命的无力和失败,于是通过杀死别人的方式来追求一种强有力感。
第七章:杀幼案
替死鬼心理
第八章:女大学生刘伟
abc理论:a(affair)事件,b(belief)信念,c(consequence)结果
“每天压抑自己,想要出去喊,出去喊,可又不知道该向哪……”
刘伟抑郁含义:自己内在的动力太微弱,甚至微弱到连自己都找不到,都感觉不到这种内在的动力。
当精神上被杀死后,一个人就会觉得,他的动力消失了,他对一切失去了兴趣。虽然他意识上知道,必须学习,必须工作,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才算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发动机熄了火的汽车,已经很难启动了。
第九章:付成励弑师
一个情商高的人,会敏锐地捕捉到别人的心思变化,可以和对方很好地互动,最终建立良好的关系。
敏锐地觉察别人的心思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尊重自己的内心。
在极端情形下,他们的表现就会和内心出现彻底的分裂,这时,如果你看到他表现出a,就要明白,他们的内心真相是-a。
分裂的心理机制会导致一个问题:我表现a,而将-a压抑下去,但-a并未消失,而且它常常会被投射到最亲近的人身上。例如,香港肥姐沈殿霞,她至死都非常快乐,但她的女儿却显得相当忧郁,在我看来,这是女儿在承担妈妈投射过来的抑郁。
付成励意识上的a是“我不在乎,我不责怪你”,但-a是“我很在乎,我责怪你”
付成励追求做一个拯救者。
本来,失恋是在对自己说“你不行”,而转嫁给别人,则是在说“他不行”,这样心里就好受多了。
在关系刚建立的时候,奉献者很容易打动别人,然而,随着关系的发展,奉献者的魅力会越来越低,最后会成为阻碍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因为,奉献者会让对方有亏欠感,当奉献者不索取,或不给对方付出的机会时,对方的亏欠感就会日积月累成为不能承受的重量。最终,对方会生出逃离的努力。
……意味着付成励奉献者的逻辑彻底被否定,为替自己开脱,认为那个男人应该为他们的分手负责。付成励用这种方式,逃避了内心的痛苦。
第十章:示范高中为何吃人?
自我解梦方法:1⃣️自由联想,即找到你自己认为关键的细节,并沉浸在这个细节中,好像你还在梦中似的,然后看看这个细节会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接着又让你想到什么,接着又想到什么……2⃣️想象你是梦中的任何一部分,然后问自己,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话说。
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也是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所以他们很多时候主动顺从了父母的意志。
……好成绩是爸爸的意志,而坏成绩是自己的意志,于是,她会莫名其妙地意志学习不好,因为这是她的意志,这是她根本的生命诉求。
第十一章:董玉飞之死
郑立峰强调:1⃣️:家庭系统排列治疗不问性格等因素,而只关心重大事件,如自杀和亲人的意外死亡等。2⃣️:家庭系统排列治疗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对家人的爱的表达。
发现内疚是幸存者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内疚,可以理解为愤怒指向自己,当内疚积压太久且不能化解时,它就可能转化为抑郁,转化为自杀的冲动。
村上春树《挪威森林》: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
从另一个角度,意思是“死与生是并存的”,如果我们接受一个亲人从形体上离开了我们,我们就可以在心灵上与他们并存。
灾难发生后的3个月到半年时间里,心理援助最为关键的事后,这一阶段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大范围爆发期。
第十二章:邵东罗彩霞
和稀泥=转移注意力,逻辑要旨:事件的核心是a,但我不谈a,我谈b、c和d等一系列因素。因为bcd对我有利。
认真的逻辑:事件核心是a,那么我们就谈a,直到把它谈清楚为止。
父母打孩子(a),没有父母不爱孩子(b),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个貌似明显正确的东西,淡化了a。
宽容逻辑:a是a,b是b,我不会因为a而改变对b的态度。
偏执:要么只有a,要么只有b。如果我认为a正确,就彻底舍弃b;或我认为b正确,就彻底舍弃a。(幼稚逻辑)
一流政治家可以一边与对手斗争,一边与对手妥协,三流乃至不入流政客,一旦要好,就要求整个国家不能说坏话,一旦闹翻要求整个国家不能说对手一句好话。
偏执逻辑是三个月大的婴儿逻辑,因其不能同时处理妈妈和自己即好又坏的复杂信息,获得足够爱以后,明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接受事实的复杂性的能力就形成(宽容)。
宽容要义:自己活,也让别人活。两个层面含义,一个是利益层面,一个是感受层面。
第十三章:刘德华
心的实质是攀缘,心理学术语即投射与认同。
心的另一个实质: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做无效的事情。
我们投射事后,是将自己心中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所以对方的真实形象越是看不清楚,投射起来就越是容易。
所谓失望,通常是幻觉投射的失败。
所谓“波动影响”,影响力的另一种说法。
当我们渴求影响别人时,我们会去猜测别人希望在我们心中挂什么衣服,于是我们就按照这种猜测在自己心中制造了种种钩子。结果,貌似我们是在渴求影响别人,但结果却是被别人所限制住了。
我们有两次人生,第一次人生是活给别人看的,觉醒后,我们就可以有第二次人生,而这次人生,是活给自己的。
第十四章:谁逼死杨元元?
共生:指两个人无法离开彼此,他们之间或许会有很多痛苦甚至仇恨,但两个人就是无法离开,而要紧密地、病态地纠缠到一起。
全盘回顾人生是自杀者自杀前最常做的事情。
第十五章:怎样拜托病态纠缠关系
传递的方式形形色色,有时,女儿会和妈妈看上去很像,有时,女儿会和妈妈成为截然相反的人。后者之所以出现,有时是女儿对命运的极力抗争,有时是妈妈意识和无意识的“培养”。
相反,假若一个孩子获得的爱比较多,那么意味着,他能获得爱的方式也相对比较多,他对任一方式都不会太执著。能达到这一理想状态,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一个基础,但这仍然需要一个人去独自探索,他要找到自己内在的灵性,他体验到,他与其他人、其他事物乃至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孤独的存在。
爱的最高境界也是,两个人变成了似乎是一个人。但是,这种最高境界是融合,是我的真实存在与你的真实存在相遇,我发现,你也发现,我们的存在仿佛是一回事。
爱的最低境界也是,两个人变成了似乎是一个人。只不过,是这个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将对方的存在抹去。
不能因此就恨妈妈,因为妈妈在自己也是孩子的时候,一样没有得到妈妈的拥抱。所以她们既没有学会拥抱,内心中也有一种不情愿——我没有得到的,为什么给别人?
……“武老师,我有话要给你说!”
  看上去,这似乎有点不对……但这是她从小形成的与别人建立关系的方式。在她幼小的时候,当她使用这种方式时,她反而可以获得一定的爱,而她使用别的方式时,却未必。所以,她对这种方式很执著。她这样对我,并不是对我不满,相反,她是在传递一个信号——我想和你建立更好的关系。
任何行为都分为事实和态度。
第十六章:富翁杀妻
那些在被严重控制的家庭中长大的乖宝宝,多数是抑郁的,他们会有强烈的无能为力感,很容易看到事情的悲观一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而且越到危急关头,我们对这一套逻辑就越容易执著。
胡菁病危,是一个危急关头。在这个危急关头,文裕章会更冲动也更悲观,而胡菁的妈妈和姐姐则可能会更积极更执著。
假若你说了10件事情,其中1件事很可能是不靠谱的。这是非常正常的事。然而,从逻辑上讲,我并不能因为你在这1件事上不靠谱,就认为你在整件事情上“撒谎”。
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同一件事,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这既可能是因为有谎言在,也更可能是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幻觉中,所以看不见事实。
推理的一个原则是,一定要把当事人自己的言行当作推理的依据,而不能将其他人对这个人的描述当作依据,因为理解太难了。太多时候,第三者的描绘乃至推测都是不成立的。一个好的推理,需要对当事人言行的信任。并且,任何人都藏不住秘密,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言行发现他的秘密。相反,一个坏的推理,经常是“粘连式推理”。这种推理,是先有了一个结论,然后将所有和这个结论看似相符的细节粘连上来。一些不相符的细节会被忽视,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有多种可能性的解释,但做粘连式推理的人,会只看到符合自己成见的那种解释。
结论并不重要,重要是结论背后的情绪。对于胡家而言,先失去胡菁的父亲,再失去胡菁,这双重的痛苦实在太难承受了,这种痛苦和背后的爱需要表达。
第十七章:暴富诅咒
目标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是一个第三者,真正重要的是你与那件事情本身。
做心理咨询与治疗时,我会认为,技术是第三者,关键还是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如果一个治疗师将技术视为关键,而彻底沉浸在技术中,那就是舍本趋末。我在使用任一技术时,真正关心的,这会引发来访者什么感受,同时我会有什么感受,来访者与我通过这一技术,关系又有了什么变化。
真的,重要的从来不是得到什么,而是你学到了什么。
第十八章:灭门案心理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他的著作《灵魂的黑夜》中说,他只和能表达愤怒的人交朋友。
因为,不表达愤怒的人,通常并不是没有愤怒,而是压抑了愤怒。随着压抑的愤怒越来越多,这座可怕的情绪火山会不顾一切地寻找突破口,那时一个小小的事件就可能会引发可怕的暴力。
共同特征——非常内向
还有一个共同点:在事发前,邻居、朋友和亲人多认为他们性格和善,没有什么迹象显示他们会转眼间变成凶徒,所以在事发后他们通常会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
对此,可以通过托马斯·摩尔所揭示的道理来理解。
“自恋幻觉的ABC”。具体说就是,我做了A,你要回应B,否则我会做出C。
A和B变化多端,可以有无数种形式,而C则一定是怨气。
每个人执着程度不同。如果执着程度轻,那么一个人就有比较大的弹性,也就是说,他除了这个核心逻辑外,还有一些其他逻辑,如果核心逻辑不成,他愿意尝试使用其他逻辑。但假若一个人对自己的核心逻辑极其执着,那么这个人的为人处世就相当刻板。
假若一个人可以称为超级老好人,那可以说,这个人对自己的“老好人”逻辑是非常执著的,大多数情况下,他只有“老好人”这一套生存逻辑。
和性格极其内向的人打交道,不要逼他们太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所谓内向,假若不是一种气质,而是不愿意和人交往,那么这种内向中就是藏着自卑——“我之所以不敢和人交往,是因为我怕被人抛弃,我是没有人爱和关注的。”……他们认为自己本人是没有价值的,他们必须通过付出、顺从和委屈自己的方式才能获得一些关注。但这种做法必须要达到这个目的——真能获得关注与尊重,否则他们就会有怨气。很多时候,这会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老好人一直在给别人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你可以忽略我,我不重要。所以别人很容易忽略他们,甚至不管他们怎么付出都会忽略他们,所以他们很容易积攒怨气。
很多家庭中,如果父母中是母亲强父亲弱,那么也会形成女儿强儿子弱的局面,甚至会导致这个家庭中所有女性都比较强,而所有男性都比较弱,甚至家族中都是女性争气养家,而男性都不中用。
他制造自己家的灭门案更可能是蓄意的,而不是一个失控时的疯狂行为。因为,这种疯狂行为通常会随着杀戮行为而更疯狂,直到结束后凶手才会恢复一些理智。
假若你的至亲中有超级老好人,试着鼓励他学习直接表达,而不是逼迫他进行直接表达。同时向他传递一个信号:你可以忍让,也可以霸道一些,无论你怎么做,我都会爱你。
假若你的至亲中有所谓的败家子,那么,试着去从他那些败家的行为中看到他想证明自己价值的积极动力。更重要的是,看到他内心深处对爱与关注的深深的渴望。
假若你是一个超级好人,喜欢忍让。那么,要好好去认识自己的自恋幻觉的ABC游戏,尤其要去认识其中的怨气。认识到这一点后,试着去找一些合适的途径宣泄怨气。如果你发现自己心中藏着非常多的怨气,那你就很需要找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去转化这些怨气。
试着在生活中学习直接的表达,不再继续淤积怨气。本来自己以为,越忍让就越能与别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但通过这几次直接表达的经验才发现,原来表达得越直接,才越容易拥有真正亲密的关系。
彻底告别老好人的逻辑,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在继续拥有老好人逻辑的同时,学习拥有直接表达的逻辑,这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情。
第十九章:六岁女孩断指
心理学认为,在任何情景中,我们主动做出的行为都是在追求好处。
太多的妈妈,在自己是孩子时,其价值被否定,精神被打击,身体被虐待。可惜的是,等她们做了妈妈,有了孩子,她们不是终止那种曾经伤害自己的逻辑,反而是将重男轻女的逻辑继续延续下去。结果我们常看到,很多家庭中,妈妈溺爱儿子,但对女儿的方式大有问题。
这是一种“替死鬼心理”。传说中,自杀的人变成了鬼不能超生,如果他想获得解脱,就得令别人以同样的方式死去,这样别人就成了他的替死鬼。
在自己家内,让孩子做自己的替死鬼而重复自己童年经历的同样的苦难,这是极其常见的,而这也是最简单的办法,毕竟孩子没有什么反抗的空间。
相反,如果想打断这一轮回的链条就艰难多了,这不仅意味着要去直面自己内心被压抑已久的愤怒,也意味着要去挑战社会的成见。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是在追求一件事——听话。事情的对与错是不重要的,关键是“我永远是对的,你永远是错的”。
所谓倔强,其实是一个孩子在对父母说“你没有道理,我为什么非得听你的”。
我们应该真正重视孩子在家庭中的生存环境,而不是继续集体生活在“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幻觉中。
第二十章:女人请善待女性亲人
美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提出了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有一个痛苦之身,而女性的痛苦之身要比男性严重很多。所谓痛苦之身,也即过去一切痛苦体验在我们身上的储藏。托利认为,一个人的身上所储藏着的痛苦不只是自己这一辈子的,还包含着家族乃至民族的痛苦。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也有类似的意思。
这些传统所带来的一切痛苦,都会储存在女性的痛苦之身中,这引出了各种各样的身体和心理问题,例如痛经、怀孕的痛苦和产后抑郁症,在托利看来,它们不是身体痛苦这么简单,而是女性身体中深藏着的一些痛苦在这些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活动中被唤起。
M的内心中有一个“逃跑的内在的妈妈”和“被抛弃的内在的小女孩”,她不断在她的关系中将这个“被抛弃的内在的小女孩”投射出来,在恋爱关系中,她以这个角色自居,而在和女儿的关系中,她将这个角色投射给自己的女儿。
这一行为,表面上是这个女子和食物有一个病态的关系,但这种病态的关系其实有更深层的东西,它反映的常是这个女子和她最初的食物的病态的关系,而我们每个人最初的食物就是妈妈的乳汁。(暴食-催吐)
……这样一来,这个女孩从小就和妈妈的乳房和乳汁建立了一个病态的关系。她在饥饿时常常得不到吃奶的机会,所以一旦有了吃奶的机会,就会像吸血鬼一样狂吃,但吃撑了以后,她又会恨乳汁和妈妈的乳房,这种爱与恨最终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她与食物的关系上。
男孩被这样对待的时候就少很多,这不仅是因为男孩容易被一个家族所接纳,也因为男孩和妈妈的性别不同,他相对不太容易引起妈妈的投射,即妈妈难以将“被蔑视的内在的小女孩”投射到儿子身上。
要打破这种替死鬼心理的轮回,关键是去挑战男尊女卑的传统,同时直面自己内心深处那个“被蔑视的内在的小女孩”。相比起将痛苦投射给弱势的女性亲人而言,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不仅要去挑战家庭环境乃至社会大环境,还要去清理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痛苦。在男尊女卑环境中长大的女子,数十年如一日地承受着这些痛苦,当她们觉得实在不能承受这些痛苦时,她们会选择合理化这些痛苦,即承认男尊女卑是合理的,而她们活该受苦,仅仅因为自己是女人。
她们有多么讨厌自己的女性性别,她们有过多少伤害,她们就会把这种讨厌和伤害加害到这个可怜的女孩身上。
第二十一章:强健周
没有开悟前,活着就是受苦。
这一观点,许多哲人指出过。
之所以如此,在我看来,原因是我们生活在自恋的幻觉中——“我掌控着这个世界”。因为有这种掌控的渴求,我们会彼此强加,我把我的自恋幻觉强加给你,令你受苦,而你把你的自恋幻觉强加给我,也令我受苦……但你用行动打破了我们的幻觉,告诉我其实我掌控不了什么。结果,我也是受苦。
强部长对杨超说“你现在别按照你的思路,你跟着我的思路走”,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别用你的意志来左右我,你要跟着我的意志走。
第二十二章:金牌内定的权利和专业逻辑
摄影家吕楠的摄影集《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第二十三章:网瘾
孩子上网,通常有着许多正面的需要,如交友、实现价值感、找到自己做主的独立空间、为乏味的生活寻找一点乐趣等。如果孩子没有找到实现这些需要的更好的办法,而只是限制孩子的网瘾,那么孩子就会用更糟糕的方式来实现这些需要。假若这些需要彻底没有什么途径可以满足了,那时他可能会自杀,或向父母等养育者实施暴力。
第二十四章:贵族女嫁农民
矛盾的产生,原因有两点:第一,当事人忽略了自己矛盾行为下的另一个动力,而通常只看到一个动力;第二,当事人一直在追求一些“好处”,而这些好处的另一面就是痛苦。
例如,赵兴武不断给前妻钱财和帮助,是在追求至少一个好处―被人赞许。当地人谈起赵兴武来,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是“厚道”。被人赞许“厚道”就是一个好处,如果一个人太喜欢被人称赞“厚道”的感觉,他就难以拒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了。
“拖累症”。就是总想替别人扛责任,当别人遇到问题时,会有难耐的冲动,要向人家提供建议或安慰。患有拖累症的人,会总和失败者纠缠在一起。譬如一个女人嫁给了一个酒鬼,她觉得痛苦,离婚了,但接下来又嫁给一个酒鬼。她这样做,是因为她喜欢一边照顾酒鬼一边谴责他拖累自己的感觉。而且因为丈夫是酒鬼这种显而易见的“坏人”,那么她就是毫无争议的“好人”了,所以她会觉得“我已经这么好了,所以我们关系中的所有问题都该由你负责”。这种“我对你错”的感觉,通常是我们在关系中最容易着迷的好处,它会让我们陷入泥潭。
有拖累症的人,其特点是不能做“坏人”。这一特点发展到极致,就会导致这个人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大家认为正确的事,而一旦有人指责他,那么他会用更大的牺牲去显示:他的确是个正确的人,是个“好人”。
显然,隋晓雪是在用更大的牺牲去显示自己的确是个正确的人。
患有拖累症的人,在普通的关系中,经常会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因为他们会极力去帮助弱者……然而,在亲密关系中,拖累症会导致关系的严重失衡,而且会令当事人太喜欢“我是对的,我问心无愧”的感觉,从而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歉疚感。要化解歉疚感,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离开拖累症患者;二是忘恩负义,极力贬低其付出。
一个被别人所累的人,很容易会希望找一个比自己更强大、更富有牺牲精神的人,那样自己就有一个依靠了。
……好像无论她怎么做“好人”、怎么付出、怎么努力,都不如一个什么都不做而只知道索取的“坏人”更容易获得赵兴武的爱与关注。这是患有拖累症的人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第二十五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所谓自恋幻觉,我的文章中已经屡屡提及,其最简单的意思是,我是对的。
比较完整一点的表述是,如果我有一个想法,我就会爱上这个想法,并想把这个想法强加到别人乃至全世界之上,如果这种强加实现了,我就会觉得此生没有虚度。  
非理性暴力,追求的只是“我能掌控一切”的控制感,而为了实现这种控制感,最常用的是威胁,而威胁的含义是“我能毁灭一切”。
房龙说的“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意思是,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别人也可以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想法可以并存。
“师者王,朋者霸,徒者亡”,意思是,愿意尊别人为师并常向别人学习的人可以成王,愿意与人平等相处的人可以称霸,而喜欢别人听自己的人会完蛋。
第二十六章:陈琳
任何一个人,假若只是一味关注别人,而失去了对自己的关注,失去了和自己内在的联系,就不可能会很好地理解别人。
学心理学,首先是为了了解自己。除非你能了解自己,否则不可能了解别人。所以我从此很少发出“我很紧张你”的信号,于是别人也很少问我这个问题了。
第二十七章:韩国明星频频自杀
男权主义和好面子好像是联系在一起的。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一个家庭能够肆无忌惮地刻意去蔑视一个女人的价值,那么,这个家庭就是无视一个根本性的事实――这个女人和其他人一样有价值。如果在一个根本性的事实上撒谎,那么这种东西就会延伸到其他很多方面,表现就是在很多方面撒谎,也即在很多方面都不敢去碰触那些根本性的事实。这时,这个家庭就只能生活在一些肤浅的表面性的东西上,而名声就是最表面性的东西。譬如,一个严重的重男轻女地区的家庭,可以借债几百万,只是为了维持一个表面上的风光。
……如果炒股失败或事业不顺只是一个生活上或经济上的打击的话,这不会令一个人想死,但假若炒股失败或事业不顺意味着整个人的价值被否定的话,这个人想死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的男权社会还有一个特点:大家捆在一起,我活着是为了你,你活着是为了我。简而言之,我们活着都是为了家。这样一来,我失败就不是我一个人的失败,而是我们一个家庭的失败,这会给当事人更大的压力。
同时,因为大家都绑得紧紧的,又好面子,当一个人给家庭“抹黑”后,其他家庭成员更可能的选择不是宽容和保护,而是愤怒的攻击。
第二十八章:卢武铉
当下的行为模式是生存策略。
我们几乎总是在轮回,我们在当下的行为模式,也是我们一贯的行为模式。并且,当下的行为模式,总是体现在当下的人际关系中,而这种人际关系模式,也势必是在童年就形成的。
如果说,表达真实感受也是一种生存策略的话,那这种策略可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最好的策略,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
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尊重自己的存在,而真正能看到自己的感受的人,也会看到别人的感受。
人是“本自俱足”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内在中藏着无限的价值,我们不需要向外去证明自己的价值。然而,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这一点,我们都是在向外寻求自我价值的证明。
我们之所以形成某种策略,是因为我们认为,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别人就会亲近我们爱我们,而当我们不这样做时,别人就会远离我们讨厌我们。
他(卢武铉)将自己视为“大家所追求的价值的象征”……“大家”将决定他的价值感。如果“大家”照样接受他,那么他就觉得活着有意义,如果“大家”抛弃他,他就觉得活着没意思。
我们需要的,是心与心的相遇,而不是正确与正确的相遇。
第二十九章:校园杀手
所谓可靠的细节,即是当事人对自己的描绘。所谓未必可靠的细节,是其他人对当事人的说法。做心理分析的话,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因为,理解是很难的。当我们猜测别人的时候,经常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并且会依照自己已有的观点选择一些事实而遗忘另一些事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甚至会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而有意无意地去捏造一些事实。
关注当事人自己的说法,这比什么都重要。
处境越是艰难的人,常常对爱情越容易抱着极大的期望。
这种期望的含义是,我的生命已经不能被其他事情点亮了,我渴望爱情,这种看起来最有魔力的事情把我的生命点亮。
克雷奇默们为什么要杀掉他们所追求的对象?这一点,美国连环杀手艾德蒙·其普的一句话或许是答案——“这是唯一让她们属于我的办法,她们躯壳已死,但精神已长留我身。”
俄罗斯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表达过这种观点“为恶是因为想为善而不能”。他的意思是,很多人想通过好的方式来影响世界,其实就是影响别人,但发现这一点不能实现,于是他们转而使用了坏的方式。
我们付出A的时候,是在渴望得到B,否则就会有C。但是,形式上的B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形式上的B所蕴含着的意义。(自恋幻觉abc)
美国催眠治疗师斯蒂芬·吉里根的观点,他说,表面行为常常很有欠缺,但深层动力没有欠缺,问题只是,如何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表达这个动力。
第三十章:兽父帮凶
……但当发现,改变自己必须要去碰触一些自己不愿意去碰触的东西时,她有了犹豫。
这种犹豫很正常。当这种犹豫出现时,要接纳这种犹豫,而不是强迫自己必须去改变,关键是,能否对这种犹豫有一份觉察,看看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阻止自己改变。
我听到无数人说过这样的话:做了父母,就明白了父母的苦心。
听上去,这是一种理解,但很多时候,这意味着,这个家族的命运,又一次开始轮回了。
我们所谓的性格,其实就是“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的内在关系模式。当我们还只是孩子时,就会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父母身上,也即是以孩子的视角看父母,这时我们会知道自己做孩子时遭遇了什么痛苦,并会发誓,如果自己有了孩子,绝对不让孩子和自己有同样的遭遇。
然而,等自己做了父母后,就忍不住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看上去,这时我们是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其实是在说,我终于明白,当我做父母后,用那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因为,改变是痛苦的,改变不是要看到父母的问题并谴责父母,改变是要从自己开始,而当自己习惯了一种模式后,这种习惯就是一种平衡,打破这种平衡会带来不适应的感觉。
……作为父亲,他们最在乎这个女儿,但因为他们的内心是严重病态的,所以,当他们越是在乎谁,就越容易伤害谁。



《解读绝望》的笔记-谁杀死了女大学生刘伟,页74至76 - 谁杀死了女大学生刘伟,页74至76

【人的自由意志无比重要】学习是正确的,找工作是正确的,做有用的人是正确的,做一个好人是正确的……然而,当这一切是父母、学校、整个社会体系强加于一个人身上的意志时,就会收获两种结果:要么是他的精神被杀死,要么是他变得无比逆反。当精神上被杀死后,他就会觉得,他的动力消失了,他对一切失去了兴趣。虽然他意识上知道,必须学习,必须工作,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才算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发动机熄了火的汽车,已很难启动了。伴随着动力感消失的,还有存在感。你不是想出去疯,出去喊吗?那为什么不做?!去吧,寻找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尊重它们,实施它们。或许,它们一开始是有破坏力的,看上去是不好的。

《解读绝望》的笔记-第130页

“孝”这个字,拆开来可以理解为“砍孩子一刀,并将孩子埋在土中”。以前对“孝”字的理解只是“老”在上,压着“子”,显示着不平等的关系、严格的尊卑次序。这个解读更狠,直接暗黑系了。
综上,“孝”是一个霸道的、冷酷的、让人窒息的、散发着权力的臭味和血腥味的、极其重口味的字。

《解读绝望》的笔记-第66页

东方文化中的替死鬼心理
还可以看到的是,中年人的“杀幼案”基本上发生在东方国家,如日本、韩国和中国,而大多数又集中在中国。这一点也可以引起深思。
其实,很多西方人都概括称,东方文化有更倾向于牺牲幼儿的利益,而西方文化相对更容易忽视老年人。
我与数千人聊过,其中与数百人有过深聊,最后发现,我们的确更容易向老人和成年人妥协,并且会将孩子作为妥协的筹码。
譬如,很多人对我说过,父母对他们的纠缠太厉害了,他们因此想生一个孩子,他们相信,有了孩子后,父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三代身上,那样他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脱了。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一方面可以理解他们的压力,另一方面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为了父母牺牲孩子,这一点在经典的二十四孝中有充分的体现。孝子郭巨,其被颂扬的孝行竟然是“埋子养母”。一个8岁的男孩,为了不让母亲被蚊子咬,自己主动被蚊子咬。对这两个故事,我们的文化称赞备至,却不去看其中的辛酸与恐惧。
……
可以说,杀婴,或牺牲孩子的利益,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集体无意识。
……抵制强者是危险的,需要鲁迅那样的勇气,所以不如干脆认同强者的逻辑,苟且活着,而自己内心的愤怒、不满甚至仇恨,无妨向比自己弱小的人下手。
……
但这不也恰恰是我们文化的共同之处吗?我们宁愿苟且活着,痛苦的时候可以打打孩子。

《解读绝望》的笔记-忘了哪页 - 忘了哪页

在一个论坛上,一个网友想找女友,而他的一个朋友发贴子建议说,一定不要找那种一直在同一个城市出生、读书和工作的女孩,尤其是工作后仍然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女孩。反过来,假若是女孩找男友,这个建议也一样成立。

《解读绝望》的笔记-第12页

看到胡益华微笑的照片,我第一时间想起了我的两次经历。
一次是去一所监狱讲课,每当讲到悲惨的故事时,下面上千听众中会有相当多的人——我估计约有20%——哈哈大笑。
另一次是汶川地震后,我跟随一个心理救援团队去灾区,在一个镇上,我主持一个团队辅导,大约有40个孩子在一起讲讲彼此的悲伤,每当有一个孩子讲到自己的痛苦时,有两个孩子也会哈哈大笑起来。
听到别人的痛苦,而自己哈哈大笑,这是典型的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并且别人越痛苦,自己笑的就越是畅快。
这两次经历中的笑声,一样让我不寒而栗。
总是这样笑的人,很有可能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解读绝望》的笔记-第59页

至于南平惨案,我自己的感触是,这种惨案留给我的感觉,和马加爵、邱兴华和李磊等人留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他们的故事很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令我不寒而栗。
马加爵的杀戮发生时,我想,这是孤立的个案。邱兴华的杀戮发生时,我开始意识到,或许这是一种信号。郑明生的杀戮发生后,我已有些麻木,但同时更加明确自己的判断——这是一种信号。
这种信号,传递的信息是,我们整个社会都到了一种危局的边缘。马加爵他们的心理是脆弱的,但这也往往意味着,他们的某些感觉是敏锐的,他么率先嗅到了这种危局。
也可以说,这是越来越多人的生存遇到难以逾越的挑战的一种危局。尽管国家的财富似乎在增长,但越来越多的人的生存却到了找不到立足点的关头。找不到立足点,会让人有巨大的失败感和无助感,如果这种感觉自己吞下了,那就可能是自杀,如果转嫁给家人,那就是杀亲,如果准假给社会,那就是南平惨案。
至于郑民生们的“替死鬼心理”,心理学上的术语是“向强者认同”。它的意思是,一个人自己受到了强者的压制,他最终反而将其合理化甚至哲学化,认为强权有理,而弱者活该受罪。所以,当最终他们的心理崩溃时,他们更容易选择的是伤害弱者,而不是抗争,更不去寻找法律和正义。
但是,“向强者认同”,这不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目前的写照吗?中国特色的暴力拆迁,比果戈里的喜剧还要喜剧的躲猫猫、俯卧撑、梦死、心脏病猝死、喝开水烫死等发生在派出所或拘留所的种种悲喜剧,都在传递着这个信号——“弱者该死”。
有多少人接受了这一逻辑,就有多少南平惨案重演的危险。甚至,南平惨案还是比较轻的,因为郑民生必死无疑。但是,山西疫苗事件呢?地沟油呢?那些其实行使着和郑民生一样逻辑的强者呢?能有正义吗?

《解读绝望》的笔记-第9页

似乎是,我们无处可逃。
所谓无处可逃,换成心理学的术语,叫做“习得性无助”,即在一个人在环境中学习到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没办法,干脆就不抗争了。
我相信一定不是这个样子,哪怕在最恶劣的情形下,你也永远拥有可以选择的权利和空间,而这有待于你去争取,不能期待恩赐。

《解读绝望》的笔记-第73页

精神上被杀死的一代
从表面上,导致我们做事的动力分两种:从内而生的动力,外部传来的压力。
但实际上,真正驱动我们做事的动力只有一种——从内而生的动力。之所以外部的压力会看上去有效,是因为外部的压力会获得我们内在的认可。
譬如,父母给我们压力,我们看似是在父母的压力下去做事了,但其实,真正内在的动力是爱与恐惧。我们爱父母,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他们施加压力会成功。我们恐惧父母不爱我们,所以一样会在他们的压力下去做事。
……
其实,太多孩子的自杀首先是“精神上被杀死”。先是父母,然后是学校,随后是整个社会体系,不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头上,而给孩子们留下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少,他们的意志得以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少,这就是“精神上被杀死”。
当精神上被杀死后,一个人就会觉得,他的动力消失了,他对一切失去了兴趣。虽然他意识上知道,必须学习,必须工作,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才算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发动机熄了火的汽车,已很难启动了。
伴随着动力感消失的,是虚无感,是无意义感,会觉得做什么都没意义,而且会有不存在感。看起来,自己是活着的,但自己都感觉不到那种踏实的存在感了。
这个时候,如果外部世界再多一些压力,这个人就会走向自杀。但自杀只是这个过程的最后结果,而这个过程,已经进行很久了。


 解读绝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