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热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 > 忧郁的热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
ISBN:9787300110073
作者:[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页数:522页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如是说

一个人类学者的专业中应该不包含任何探险的成分。一种文明的结束,另一种文明的开始,我们所在的世界忽然领会到或许我们的世界由于人口太多已变得太小。p20:当代人类的皮肤似乎被我因此而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物质与知识交流弄的越来越不耐烦一旦社会人群所拥有的空间开始紧缩的时候,愚蠢、怨恨和容易轻信受骗便会像脓一样的产生。p30一片忙乱迫使我们压抑我们的欲望,使我们注定只能去的一些受过污染的回忆。西方世界最有名的成就是它所显现出来的秩序和协调,在其中孕育着一些前所未有的复杂结构,但为了这个秩序与和谐,却不得不排泄出一大堆有毒的副产品,目前正在污染毒害整个地球。我们在世界各地旅行,最先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垃圾,丢掷在人类的颜面上。p31目前肥沃土壤中丛生的野生植物,由于到处滋蔓,看起来似乎相当可怕,但事实上由于其顽强的生命力可以使受精心培育的花卉植物能够式样繁多,而且可以再增强生命力。可是人类选择只种一种植物,目前正在创建的一个大众文明p32为了使我们可以接受,记忆都得经过整理选择p33进行这些历练(自残),会使他们进入一种精神恍惚、身体虚弱、神经不稳的状态,他们希望借此可以和超自然沟通p37我开始希望我活在能够真正旅行的时代里,能够真正看到没有被破坏,没有被污染,没有被弄乱的奇观异景的原本面貌p38不同的人类社会之间交往越困难,就越能减少因为想无接触所带来的互相污染,但也同时使不同社会的人减少相互了解、欣赏对方优点的机会,也就无法知道多样化的意义。我所看到的一切都令我大起反感,同时我又一直不定地责怪自己没有看到那么多我应该看见的现象。p39逐渐消失的形式越来越清晰,混乱渐渐被排除。原因是时间不停地流逝。遗忘把记忆一波波地带走,并不是将之腐蚀,也不是将之变成空无。遗忘把残剩的片段记忆创造出种种繁复的结构,使我能达到较稳定的平衡,是我能看到较清晰的模式。时间把生命与我自己之间的距离拉长;在我能够回顾省思我以前的经历之前,必须先经过20年之久的遗忘期。以前我曾在世界各地到处追寻那些经验,可是当时并不了解其意义,也不能欣赏其精华本质。p51把知识的增加与知识结构的复杂化加以混淆,我觉得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危险。p54文科的学生有个特征,他们又拒绝群体要求的态度倾向。研究工作的伟大和不幸,在与研究工作是一种避难所,一种传教站。p55人类学家的无根性:他没有办法在任何地方觉得适得其所;置身家乡,他在心理上已成为残废。人类学,极少数真正的召唤之一p65黎明|黄昏,前奏曲|序曲,回忆往事是人类最大的快乐之一,但是记忆真正照本宣科什么都重新来过的话,很少有人会愿意去在再经历一次他们所津津乐道的疲倦与痛苦。记忆是生命本身,但是是另外一种性质的生命。p95通常,人都把旅行视为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是时间和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三个坐标,空间本身有三个坐标,五个坐标。p96旅行不仅仅是把我们带往远处,还使我们在社会地位方面上升或降低一些。它使我们的身体交换了空间,同时,不论是更好或更坏,也使我们脱离自己原来的阶级脉络不论是到美国还是印度,现代旅行者觉得惊奇的程度小到他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地步。追求异国情调,结果只是在追求一个他早已熟悉的发展形态的不同阶段而已。新世界的大城市,缺少过去的痕迹,却少沉思与回想对象的建筑物圣保罗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这些地方是如此的新,而是这些地方过早地老化。50年,足以踢狗一个可以对那一闪即逝的青春眷恋不已的机会了。p131(机械的进步)把隐私权大举屠灭以后,说不定会重新建起一定程度的孤独与默默无闻。p134每次改名都代表着城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p144诗人艺术家的作品,就像野蛮人的深化和象征一样,也应该被看做是我们人类真正都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知识。p159印度的贫困:一个人的态度强迫你去否认他会有那些你非常想承认他具有的人性质量。他们不愿与你成为平等。差距越大,所期能乞得的就越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堕落到这种地步。这个文明,一张祈祷用的跪毯就代表整个世界的文明,地上划个方块就是膜拜之地。他们生活在街上,各自展示的货品就是各自的宇宙,人人满足地专注于自己的手艺。p175自由是个人及其所占有的空间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的结果,一种消费者与他所能应用的资源的客观关系的结果。一个人必须很天真或不诚实,才会认为人们能够完全不受其生存处境的影响去选择其信仰。p176强制劳动、食物配给和思想统治|解放,形式化|真实

忧郁的热带还是忧郁的你

“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这是列维斯特劳斯开篇的第一句话。我不知道斯特劳斯是以怎样的心情开始他的美洲之旅的。在这个极富有观察力的人类学研究者细腻的笔法之下,热带的一切以及由此引发的他的思考都被生动而完整的保存在书中。尤其是在对风景的描绘上,他驾驭文字的功力丝毫不逊于一个专业作家。无论是长达五页的对海上日落的描绘,还是对热带丛林闷热环境的记录;列维斯特劳斯笔下的热带风情画,读来总让人惊赞不已。列维斯特劳斯生动的记录下了他在旅途中经历的那些动人心魄的时刻:当他第一次在帕拉那邦强忍恶心吃下当地人递来的椰子味的白蛆时,他说自己终于完成了“成人礼”;当他的马匹脱离队群狂奔令他孤身一人在丛林中不知所措之时,他心中无比绝望恐慌;当他和南比克瓦拉族人一起凑在熄灭的火堆边席地而睡度过黑夜的时候……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描绘了无数类似的时刻,这些都刷新了我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认识。然而,自始至终,无论遇到怎样的风景或故事,列维斯特劳斯没有表现出一丝过分的激动与兴奋。他努力的在用一种平淡甚至略有冰冷的语调叙述着他所经历的一切——在旁人看来无比跌宕而精彩的一切。我确信在这冷静的观察、迷人的风土背后,一定有个不同的列维斯特劳斯。虽然列维斯特劳斯将这本书定名为《忧郁的热带》,但读到最后,我还是没有明白热带为何是忧郁的,而我知道列维斯特劳斯自己一定是忧郁的。罗素有句话说得好: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 我相信列维斯特劳斯的心中一定也有着与其相似的激情,所谓“眼冷心热”吧。无论是在他的祖国还是在南美异域,那些最深处的激情无时不刻的敲打着他、提醒着他、折磨着他,使他在绝望的边缘徘徊挣扎。作为一个人类学研究者,不,作为一个思维细腻的普通人,他关心所有人的命运:那些由于西方人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印第安人,那些生活在偏远角落的不曾被关爱过的印度贱民,那些与他拥有完全相异思维方式的伊斯兰教的信徒……他所看见的一切使他困惑:眼看着同侪们在巴黎升官任教,而他远离故土在热带埋头调查, “自以为已放弃文明世界,却发现自己原来是在用一种相当复杂的方式要重回文明世界,不过那种方法把他本来相信要面对的选择意义与价值都摧毁了” ,于是他思考自己来到这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面对不可恢复的远古废墟和现代不可理解的原始部落, “我在抱怨永远只能看到过去的真相的一些影子时,我可能对目前正在成型的真实无感无觉” ,他思索人类学的意义又在哪里?他所见到的一切令人惊奇和欣喜的事物,最终只会把他的思维拉回到现实世界: “我的探险生涯,并没有向我展现一个新世界,反而是造成把我带回到原来的旧世界去的结果,那个我一直在找寻的世界在我的掌握之间消失于无形。”思考永远是一件伴随着痛苦的事情,列维斯特劳斯的思考和他最深处的激情从未放过他,他的生活充满了痛苦的思索与忧郁的情怀: “人类学家比别人更无法忽略他自己的文明,更无法认为自己和自己社会的错误缺点毫无关系,因为人类学家本身的存在除了是一种去救赎的努力以外根本就无法理解,人类学家是赎罪的象征。” 所以,也许忧郁的从来不是热带,而是列维斯特劳斯这个对世界怀着满腔热爱而又充满悲悯的无比忧郁的可爱的人类学家。【过了几个月回头看看,这篇写的实在太鸡血了…】2013年8月我读完了列维的传记《实验室里的诗人》,对他的人生经历有了一些了解之后,回头再读忧郁的热带,看到的就不只是那些炫目的异域风情和田野调查里的跌宕起伏了。。对列维生活背景的了解其实会让人对忧郁的热带中的很多情节和思考有更深的理解与感受,很多是我第一次读忧郁的热带的时候完全没有认识到的,所以书真是常读常新啊。。

无意义的意义跟没必要有意义的旅行

列为斯特劳斯的这本本来是当做教材参考书,或者说装X的目的而展开阅读的。因为是前男友的礼物,所以读起来障碍大了点,虽然这种障碍跟书本身木得关系。读完之后长舒一口气。好书。对意义的探讨是人们在谈论这本书的时候最多使用的视角。其实我想说的是,佛教的无意义之意义,对于社科研究而言同样有意义。对我而言,这种无意义的意义体现在研究立场上。价值中立是一个长期困惑我的东东,我一直赶脚不太好理解,这世界上到底有木有真正的价值中立,这种客观性到底怎么来证明自己是客观的呢。列维给了我答案。不做评判即为中立。虽然窃以为他自己还是有价值评判在里面的。咳咳咳~这种无意义的意义还体现在研究对象上。“每一项志在了解的举动都毁掉那被了解对象本身,而对另一项性质不同的物件有利。而这第二种物件又要我们再努力去了解它,将之毁掉,对另一物件有利,这种过程反复永不止息,一直到我们碰到最后的存在,在那个时候意义的存在与毫无意义之间的区别完全淌失:那也就是我们出发之点。”对对象本身而言其实不需要去了解,而重在观察。这种无意义的意义还体现在对三大宗教文化的对比上,其实更多是伊斯兰教与佛教的对比上。伊斯兰教无偶像,佛教重偶像。伊斯兰教的男性化,佛教的女性化。伊斯兰教的集体化、隔离化,佛教的融合。伊斯兰教的巴普洛夫式的焦虑与自满自足,与佛教的宁静淡然。我本身非常喜欢的就是佛教哲学,无意义,去价值化。看到这段文字简直觉得遇见了知音。当然本身而言,书本描绘的南美风情及印第安人社会生活才是重点,不过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结尾处的篇章。看得出确实作者不喜欢旅行。咱们又何必非为旅行找个意义呢。对吧陈绮贞。艾玛,作为资深吃货,对里面提到的各种食物表示本能呕吐。

别走马观花,别轻薄生活

看的书不多也不少,但好像没怎么认认真真的写过一篇自己的评论或者说读后感。不去给自己一段时间好好消化,不把心中的想法诉诸笔尖,似乎进步就不太明显。之前没看过列维的任何一篇文集,这本是补卷,但列维的文采与幽默已可见一斑。书柜里看来是要给列维留一片地方来。【忧郁的热带】也正符合最近的自己的心绪,如果可把我的心比作一片热带的话。前途未知,诸多烦恼,很想远离逃离现世生活的地方。所以看到列维说:“我们的青春期男女,同样也能自由地去追求从孩提时代起整个社会从四面八方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刺激,他们也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逃避当代文明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规范。逃避的方法有时是往上爬,去爬山,有时是往下掉,掉入地球的内部,有时是平面行走,到遥远的国际旅行。还有他们所追求的极端可能是心灵上的或道德上的,像有些人故意把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其严重的程度,以目前的知识水准来看,几乎是不可能活下去的。”有些豁然开朗,同时也对生活中的朋友的一些作为有了重新的认识与了解。在旅途中,每一片初看之下混乱的景观,却在我们自己自由的臆幻之下赋予任何我们自己想要追求的意义。在追求这种极致体验的时刻,所有的快乐与光荣都升华了吧。但是,千万不要把旅行作为生活的借口,不管逃离与否,作为世界生活的构成者,我们都需要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让生活rape你,应该是你去rape它。时间就这么荒芜的过去,世界是否在进步,也许这个话题夸夸其谈,但每个人或许都应该将此作为生命存在的使命,那么才能充实。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在深更半夜惊喜,恐惧日后的死亡,恐惧离去的亲情友情甚至于爱情。之后,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偶尔还会潸然泪下。我是否和书中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印度人一样“一张祈祷用的跪毯就代表一整个世界的文明,地上画个方块就是膜拜之地”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之中,充耳不闻,闭目不见外面的变化。回到刚刚所说的话题,我质疑的世界是否在进的确是针对印度所说,作者所经历的印度和郑宸的罗摩桥相差无几,还是那么的阶层分明,还是那么的脏乱差,同时举头三尺有神明也一如既往的虔诚。所以,世界进步了吗?就像这次伦敦奥运会白岩松的解说里反复提到:世界会更好吗?明天会更好吗?这是对世界的提问,也是对自我内心深处的提问。不敢深思,我就把自己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去逃避这一切,在那里我找到自我释放的方式,找到自我疏通的环节,在书的世界里游览,在文字里舒缓纾解,似乎也是旅行的另一种极致。当然,也许这又只是我“一张地毯”的独立世界,恰恰也能说明我是如此的懦弱与不堪。其实,如果不想那么多,能够获得更多实在单纯的快乐。我记得小时候很喜欢摆渡,每次去舅公家,都要摆渡,船家把船引过来,爸爸牵着我,上船,水面似乎触手可及,船在前行中拨开水纹,恍恍惚惚的听到桨橹摇水的吱呀声,水面打在船身所带来的安详与宁静,移动本身似乎创造出一种本质上比静止更完美的静止,那个时候我还没看过许多诗词,今天我倒是可以说出: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已经是八月了,一年中一大半也将消逝。过去的伦敦,往来的巴西可笑的成为自我奋斗的动力目标,或许在一转身就能听到夜莺的歌声同时成千上万的不同的鸟给她伴唱又能找到那种比静止更完美的静止。说了好多自己的废话,还是点点这本书吧。前片列维也是对各式各样的旅行书旅行者作了批判,文字不乏沉闷,还带着少许的愤怒。但是越往后越逗,什么自己吃了凤梨引起别人的道德崩溃啦,香烟盒子里的钻石啦,prostitute的尿液治愈鳐鱼毒变梅毒啦,fumo所代表的无信仰无法律无国王啦,为了骗一个落网的印第安人给他们现实找树的蛆虫的方法不得已吃下粘稠带有椰子味的蛆虫啦…你都会想,这个人类学家怎么会这么搞笑=。=!但是人家正经起来,却又不可亵玩:哲学不是科学研究的仆人与帮手,哲学只是意识对意识自身所做的某种美学上沉思。……其实,我觉得这本书是本很好的旅行指南,只是时过境迁,印度或许没什么变化,但无主之城的BRA可能会有些变化吧,那么就把四年之后作为旅行的目标,重温忧郁的热带,探访印第安人有意思的神迹吧。最后,说一句对现世有益无害的话:有些缺点并不构成我们对他们加以谴责的充分理由,相反的,我们该为他们在有此种缺陷下仍能取得那么多成果而尊敬他们。----------------------------------------------------------------------------------------------over。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就是罪魁祸首

德军入侵法国的时候,跑了不少法国知识分子。他们去了纽约,在美国人创建的一所社科学院工作,其旨在吸收对美国来说有利用价值的法国人文学者。本书作者曾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任教,且对巴西社会有着充分了解和广泛的人脉,为了达到“收拢对巴西有影响力的法国人,并让他们为美国服务”的目的,斯特劳斯被列入美国拯救法国学者名单上的成员之一。在美国究竟做了什么,他自己并未做出过浓重解释,只是淡淡一提,在美国避难的日子并不好过,内心无时无刻都与遭沦陷的同胞在一起。云云。但他的同胞却不这样看。我第一次知道施特劳斯这个人并非是因他在人类学上所作出的巨大成就,而是看到了他的同胞对他的各种讥讽与揭露他与美国当局合作的各种阴暗背景。不过也有点奇怪,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应该是很清晰的,在那个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却被美国救出,应该还是有点猫腻吧!“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就是罪魁祸首“这题目其实和此书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只是突然想到了这句哀怨的话。虽然此书的翻译水平很差,对于一些基本的地名都能错语连篇。但瑕不掩瑜的说法还是很实在的。作为人类学著作,此书更多体现了情感主义的风格。内容易懂但不肤浅。确有大师风范。不知你的巴西和我的巴西有何不同。也不知你的印度与我的印度有何不同。无论如何,此书已成为对人类学初显兴趣的基础。

一本好书

我完全不知道什么叫人类学,至今还是这样。所以这是一篇对人类学爱好者完全没用的书评,你在其中基本上看不到和人类学有关的任何知识。因为只是我看这本书的流水账而已。春节期间去花农家吃饭,问他将书架上的人类学有关的书都指给我瞅瞅,最后从他借了这本斯特劳斯的自传,感觉自传大概会不那么专业,以我的层次,尚不至于打击兴趣。结果才翻了第一章,就大呼好看好看,马上还给他了,自己买了一本。现在看书有个习惯,就是夹一根铅笔头,随时涂涂画画。看了大概三周,断断续续看完了,就想写点什么,但总有许多事情打断,不能完整的考虑这个书评。现在孩子在睡觉,孩子她妈和她妈的爹在看《源代码》,我终于可以写点什么了。我在写这个书评前,才第一次去维基上查了斯特劳斯的页面,主要是想搞清楚他作为中学青年哲学老师,是在哪一年被派往巴西参加文化考察进而开展田野研究的,答案是1934年,也就是他26岁那年,也就是弗雷泽80岁那年。其实我在刚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感叹,相对于弗雷泽,斯特劳斯老师真的是人类学的新一代呀,因为就我仅了解的这两位人类学家而言,我大概是知道弗雷泽比斯特劳斯大好几轮的。不过后来,在五六七八部论述四个印第安部族时,他提到了一大堆我完全不认识(这不是废话么)的人类学家,感觉比弗雷泽要老得多!但是有一位我却认识,就是卢梭。我现在身后的书柜里放着一本高中时候买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空白页上写着一句话:“伟大的著作何止改变了历史,它改变了人类的思想和思想方式”下面没有落款,只有一条小蛇一样的签名符号(难道,难道是我自己扯的不成)。第二页空白页上记录了购书时间:1997年8月9日,购于合肥新华书店。而这本书从一九九七年看过一次之后,我就再也没碰过。我对卢梭的了解这么多年来唯一留下来的知识,就是弄清楚了他和罗素不是一个人。斯特劳斯在全书的最后一部《归返》中的38章“一小杯朗姆酒”中对卢梭在人类学上的开创性研究给予极其崇高的评价。而全书看到这里,即便你像我一样对斯特劳斯同样完全不了解的话,你也会感到,这位跨世纪的大宗师,他的思想范畴的立意是跨学科的,试看这段话(我用铅笔在旁边打了三个五角星,可见十分重要):“在那个神秘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并不比目前更自由;但是使他们成为奴隶的只不过是他的人性。由于他对自然的控制力量仍然相当有限,他也就受到做梦这个安全垫的保护,也在相当程度上从奴役中解放出来。当这些梦都变成知识以后,人类的力量也就增加,变成是值得自傲的原因之一。然而这个力量,把我们向宇宙渐渐推近,自然只不过是我们在主观上意识到人类与整个物质宇宙正在渐渐合成为一体罢了,物质宇宙强大的因果决定性的规律,已不再是遥不可及、令人惊叹了,那些因果决定性的规律现在正利用思想本身来作为居间的媒介,正在替一个沉寂无声的世界把我们殖民化,而我们自己已经变成是那个无声世界的代理人。”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斯特劳斯在本书中对人类学的意义,以及作为人类学家的意义的思考,是在1955年,也就是他真正的学术成就黄金期开始前完成的。他的《结构人类学》、《神话学》四卷,都是在其后20年内完成的。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他人生走到一半路程时的一次集中追问,写给大众看是小的方面,写给自己看,才是主要目的吧。而这本书之所以说有可能让看了让年轻人对人类学产生召唤感的全部秘密也就藏在“一小杯朗姆酒”和“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第6章)这两章之中。前者无比清晰的说明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以及更重要的,个人生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勾连性质(此一勾连之后贯穿全书,成为一条暗线,到达第37章“奥古斯都封神记”这个他在巴西高原上中写的剧本梗概里达到高潮)。整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显然是Caduveo人,Bororo人,Nambikwara人与Tupi-Kawahib人的研究记录和珍贵的照片,特别是后两者,所跨越的时间和篇幅都很长。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7章中描写Nambikwara的朴素而纯质的爱情生活的片段(记录来自于作者当时现场在火炬的光芒下所记)。同样无比美妙的片段,就是1934年他在大西洋的船上所记载的日落片段,文笔优美,辞藻华丽,犹如绘画一般精致。他父亲是专业画家,可能在色彩方面从小就有熏陶。写到这里,我不禁深感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比冒险游戏还好玩和好看的简明百科全书,作者的触角非常广,无论是心性层面,思想层面,历史层面,还是地理层面,在讨论印第安人文明史时(24章,失去的世界),他居然找出来斯堪的纳维亚、东北美洲、印尼之间的三角关系。斯特劳斯在最后两章自然而然的把目光投向当代(写书时的1955年),也就是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开始前后。他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对伊斯兰教进行了批判,这里面的精彩文字,简直摘也摘不完。他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进行一个统括性的思考,让人耳目一新。另外,我刚刚才意识到一点,真的,我是后知后觉的代名词。斯特劳斯本人是犹太人,这至少让他可以稍微站的远一点,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客观评价这三大宗教。最后,我想查查这位译者的背景,有时候实在会被他的译文噎住(不限于那些需要转个弯才明白的专有名词,比如蒙兀儿人,翡冷翠,杜步西,喀拉嗤),然而居然被敏感词了,原来此人与西敏寺上刻着的苗族牧师同名(文革时的殉道者)。百度百科上有12个与他同名的人,可是,就是没有那个牧师……那么我们能总结出一条规律,凡是百度百科不收的,就是敏感的。扯远了。按,蒙兀儿:莫卧儿。翡冷翠:佛罗伦萨。杜步西:德彪西。喀拉嗤:卡拉奇。@陈灼

更好的阅读发现

列维斯特劳斯文集这个系列https://book.douban.com/series/465很可惜现在很难买全了,有些没有再重印了封面质感很好外观上看去是平装经过一段不暴力的工序后就可以实现平摊了PS:这种装帧线装后再上胶的书,不是全部都可以这样操作的,有些书的胶会太牢固分不开,有些书的胶则会散成一块块..请谨慎操作 .手上这本是2014年9月第7次印刷的.

那永恒的两难的境地

《忧郁的热带》,忧郁二字真的散发出全书的味道。它不仅仅是本游记,让人对上个世纪40年代的巴西的气候地貌、大小城镇、远近历史,有个既浅又深的了解。它还讲述深入南美内陆的印第安人的社会:饮食起居、婚姻繁衍、生产狩猎、制作创造,如此古怪又如此合情合理。它讲那些性格各异而悲剧如影形随的各种人物:拓荒者、新教徒、庄园主、淘金者、寻钻者、采橡胶的人,绝望贯穿始终。而那真正忧郁的乃是:人性上的、宗教上的、存在上的、那永恒的两难的境地!

应该再仔细读一遍

读的第一本列维斯特劳斯的书,他给我的印象是那种敏感,犀利,甚至有些刻薄。他写印度的那个部分真让人感到忧郁。这本并不能算学术著作,更像一本随笔,一杯朗姆酒那个章节既是前面部分的总结,又是后续两节的核心,也是一个人类学家绕不开的心结。这本书值得我花更完整的时间再仔细读一遍,也值得一个更好的译文

成为“熵类学”的人类学?

自十一假期临近,一股脑读了三本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台译名李维-史陀):《忧郁的热带》、《我们都是食人族》(可参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7616129/)和《月的另一面》(http://book.douban.com/review/7616137/)。都非纯学术性的文本,题目有趣、观点别致,且每篇短小精悍,所以读起来轻松又饶有兴趣。《忧郁的热带》早已是无论“圈内圈外”都大名鼎鼎的一部作品,除丰富的民族志资料可以满足不同人群或猎奇、或研究的心思外,它偏偏有这样一个明媚而忧伤、别具文艺气息的名字,相信为其在全球的畅销和传播增色不少,据说在湾湾更是被列入“文青”必读书单。然而,它不过是Levi-Strauss在1954—1955年间对其二、三十年前在巴西多次探险和调查经历的“不忍”回顾,拖沓犹豫了十五年还迟迟不肯下笔,究其原因,他说得倒也坦白:“每次都因为一种羞辱与厌恶之感而无法动笔。”之所以如此,可以说是他对积累了如此之多日常的琐琐碎碎,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对事无巨细、有时还不得不(指情境被迫或遭遇不可控因素)冒险的田野调查的质疑:“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把这些无足轻重的情境,这些无甚重大意义的事件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呢?……探险……只会使人类学者平白失去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有效工作时间;有时因找不到报导人而浪费好几个小时……把光阴平白消耗掉,毫无结果……单是和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接触,就必须花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然而,如果说这只是一种无奈的情绪的话,也就过于莽撞了——不如理解为他对宇宙真理寻求的渴切,亦是他对人类学怀有这般累觉不爱可是又放不下的特殊情感的表达:有郁闷、有寂寞,有不耐烦、有失落,但在见识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之后,还是忍不住对本文化和现实社会感觉不满、吐槽、批判。在书的开篇,他即毫不留情地表达了对自身所处的“文明”社会和国度的斥责: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他是在已经没有“真正的旅行、见不到真正的当地文化”这个意义上,使用的这两个词。其中《六、人类学家的成长》这篇,追溯了他自己学习哲学、然后转而进入人类学研究的历程,叛逆地说哲学其实并非“真爱”,只是因为“对截至当前所选修过的其他科目都不喜欢”。而对人类学的兴趣,则可说是一种气质上的相投:人类学研究的文明(即所谓的“古老文明”)和他的思考方式有一种“结构上的类似”,他形容自己是如同“新石器时代式的”智力方式,以至于让他“没有兴趣明智地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年复一年的耕耘收获”。这种论述我想应该会契合很多人类学的研究者心理,甚至还有很多莫名拥有此种“情怀”的人们。对他们而言,这些“意义不甚明确”、还有点被他人不能理解的活动,自己却深感有如使命“召唤”一般地热爱。他即犀利言之:这些研究工作就好比“一种避难所,一种传教站”,而人类学则是尤为极端——明明是人类的一分子,却总是想从非常高远的观点去研究和评判人类。然后则更加无情地一语道破很多人类学研究者的处境,当然更是他从自身体会中的感悟:(人类学家)不得不远离自己的社群一段有一段长久的时间,使他染上一种长久不愈的无根性;最后,他没有办法在任何地方觉得使得其所;置身家乡,而在心理上已成为残废。(用词好狠...)除了对人类学及其自身透彻的体察,让我惊喜的是,他于最后《四十、缅甸佛寺基荣之旅》中展示了他对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的思考,得以浅窥他的宗教观。其中写伊斯兰和佛教的篇幅更多一些,佛教尤甚,或可解释说毕竟这是一次缅甸之旅,但或也可看出Levi-Strauss对佛教的崇敬;而对基督教的态度似乎有点难以揣测,却也依旧语出惊人:“很不幸的是基督教没有能晚一点出现。如果基督教出现得更晚的话,就能在佛教与伊斯兰教中间达成一项综合。不幸的是基督教出现太早,没有能成为前两者之间的调和者,而事实上成为两者之间的转型过渡者。”并断定说“基督教命定要朝着伊斯兰教的方向发展”,以及开篇即指出的“法国已开始越来越像一个伊斯兰国家的程度”。他通过对三种宗教于产生、历史与地理、主要教义等方面简洁的区别比较,试图寻找的是这三种宗教可能实现融合却时常背离而行之的“退步”;以及其背后对社会结构乃至宇宙真理探索的心灵深处的“一”,把整个人类文明视为一个整体,如同物理学中为了创造“熵”这种东西,人类学则是“熵类学”,是研究最高层次的存在、继续存在和解体过程的学问。书出版已早,评者已不少,其他就不再多说,读者尚可自行品味。

确实有点忧郁

[读书笔记]

第一部 结束旅行一、 出发二、 船上三、 西印度群岛四、 追寻权力P30:一个四处扩张、兴奋过度的文明,把海洋的沉默打破,再也无法还原了。热带的香料,人类的原始鲜活性,都已被意义可疑的一片忙乱所破坏变质。一片忙乱迫使我们压抑我们的欲望,是我们注定只能取得一些受过污染的回忆。P32:说故事的人再诚实也无法提供真实的东西,因为真实的旅行故事已不可能了。P33:进行这些历练,会使他们进入一种精神恍惚、身体虚弱、神经不稳的状态,他们希望借此可以和超自然沟通。他们相信一种神奇的动物,被他们所受的强烈痛苦和他们的祈祷词所感动,不得不在他们眼前出现;会看到异象显示是他们明白,他们日后的保护神是谁,他们可以依照该保护神的名字取名,因此得到特殊的能力(权力),并因此而决定他们能享受的权力,决定他们在自己社群中的地位。P34:他们可能觉得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是冒险进入那些危险重重的地区,在那里社会规范完全失去意义,社群的要求和保护性的规划也不具有任何作用;直接进入平常的、有秩序的生活边缘,进入身体能力无法承受的边缘,接受身体与精神折磨的最极限。处于这种不稳定的边缘地带,一方面是冒着走过头以致永远回不来的危险,另一方面则可能从环绕于有组织的社会四周广大未被利用的力量里面,取得自己可以利用的力量。把一切都豁出去的人有可能因此取得力量,可以修改一个除此以外无法改变的社会秩序。P35: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做的过程本身,而非这样做可能有的什么目标。P36:我会不会是唯一的除了一把灰烬以外什么也没带回来的人呢?P38:不然就成为现代的旅行者,到处追寻已不存在的种种遗痕。P39:夏多布里昂《意大利之旅》12月11日条:“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P39:时间把生命与我自己之间的距离拉长。第二部 行脚小注五、 回顾六、 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P49—50:罗德里克,S.F.I.O.=人工国际法国支部,伯格森主义和新康德主义。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天真的信念和这么贫乏的知识能力结合在一起,蔚为奇观。他的课堂上我第一次学到,任何问题,不论多么微不足道或严肃重大的问题,都可以用同一种方法解决。这种方法就是把对那个问题的两种传统看法对立起来。第一种看法利用常识作为支持的证据;然后再用第二种看法来否定第一种看法。之后,将以上两种看法都证明未不够完整,而用第三种看法说明前两种看法的不足之处。最后,经由名词的搬弄,把两种看法变成是同一个现实的两个互补面:形式与内容;容器与容物;存有与外表;延续与断裂;本质与存在,等等。P57:可以同时在岩石上面发现两个菊石的遗痕,看到它们微妙的不对称的回纹,这些回纹以它们自己的方式证明两个化石之间存在着长达几万年的时间距离,在这种时候,时间与空间合而为一……思想和情感进入一种新的层次,在那当中,每一滴汗,每一片肌肉的移动,每一息呼吸,全都成为过去的历史的象征,其发展的历史在我身体重现……不同的世纪,间隔遥远的地方在相互问候,最后终于用相同而唯一的声音说话。P59:我反对现象学的理由是它企图假设经验与现实之间存在的某种延续性。我同意现实但不包括经验在内,而且可以解释经验,但是我从前述三个灵感源泉学到:现实与经验之间的过渡过程是一种非延续性的、断裂处处的过程;我也学到,为了掌握事实,得先将经验排除在外,然后再把经验重新整合进一个不带任何感性情绪的客观综合里。至于后来汇集成为存在主义的那些知识运动,我不觉得它们可以算是一种正当的思考活动,原因是存在主义对主体性的种种幻想过分纵容。把私人的焦虑提升为庄严的哲学问题,太容易导致一种女店员式的形而上学……存在主义容许人们对哲学的任务采取随随便便的态度的危险。哲学的任务是:了解存在于它自身的关系,而不是了解存在于我自己的关系。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不但没有取消形而上学,反而给形而上学提供了两种辩解的方法。p62:我在这里所称赞的不是一个知识传统,而是一种历史情境。七、 日落P64:对一个城镇、一个地区或一个文化这么匆匆一瞥是很得力的训练观察力的方法,因为停留的时间很短暂便不得不尽力集中注意力。P66:回忆往事是人类的大快乐之一,但是如果记忆真正照本宣科什么都不重新来过的话,很少有人愿意去再经历一次他们津津乐道的疲倦与痛苦。记忆是生命本身,但是另外一种性质的生命

探险的忧郁

开篇第一句: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油然觉得肯定是个可爱的研究者呀。列维•斯特劳斯本学哲学,改行人类学,说自己没有兴趣在同一块土地上年复一年的耕耘收获、耕耘收获。真是个适合干这行的人,好奇驱动冒险,观察力惊人,还有各种知识积淀,大宝库似的,于是也掌控得了各种比喻,描述个城镇都能想到乐曲,评价个海、山、森林,都颇文艺又不矫情,再不喜欢哲学,哲学的缜密思维也是他的底色。想自己当年也YY各种冒险,不过看着喝沼泽水,吃各种奇怪食物,睡吊床于天地间的经历,我大概还是修炼不到,起码目前。。。他应该算是个科学人文主义者,描绘都是细致的,观察都是入微的,白描都是颇有文采的,但文采也不是那种压着人的虚浮的矫饰,而是收敛着情绪又融入其中的因热爱而生的一种方式。写植物生长,写自然景观,他都可以调用非常之多的词汇和形容,我其实不太能欣赏风景描写这件事儿,没有耐心读,再怎么写我觉得也提供不了一种应该亲身去体验的东西。不过他的日落描绘应该算经典吧,科学主义的美感都能生出来了。写衣食住行,写风俗礼仪,毫无猎奇感,毫无高姿态,和那些在原始部落的人一起生活,观察别人的和谐与冲突,学着交易和沟通,是个想得很透的人,看到各种两难的困境,记录注定要消逝的文化,不流水账却点滴在录,有观有思,有时候会觉得像戴维•洛奇的小世界,深处其中自知冷暖亦自求自救。引个句子吧:“每一项志在了解的举动都毁掉了那被了解对象本身,而对另一项性质不同的物件有利。而这第二种物件又要我们再努力去了解它,将之毁掉,对另外一种物件有利,这种过程反反复复永不止息,一直到我们碰到最后的存在,在那个时候意义的存在与毫无意义之间的区别完全淌失:那也就是我们的出发之点。” “我的探险生涯,并没有向我展现一个新世界,反而是造成把我带回到原来的旧世界去的结果,那个我一直在找寻的世界在我的掌握之间消失于无形。”比较原始与现代,比较伊斯兰教和佛教,比较美洲和印度,城与乡,时代更迭的变迁呈现在不同的空间之中,穿越于这些空间的人所生出的断裂感和漂浮感,想必人类学家感触最深,“人类学家自己是人类的一分子,可是他想从一个非常高远的观点与研究和评断人类,那个观点必须高远到使他可以忽视一个个别社会、个别文明的特殊情境的程度。他生活与工作的情境,使他不得不远离自己的社群一段又一段长久的时间;由于曾经经历过如此全面性、如此突然的环境改变,使他染上一种长久不愈的无根性;最后,他没有办法在任何地方觉得适得其所。” 其实这书,早在本科的时候老师就推荐阅读,哪知都拖到了今日才读。瞅了瞅今年上半年读的书,似乎比大学时期某一整年读的书都多,不知道自己当年是如何逍遥安逸了,但也想不出是逍遥安逸来得好,还是紧张充实来得好,大概不同阶段的不同面向吧,都是人生该品尝一下滴。。。斯特劳斯在书里引了夏多布里昂的一句话: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 、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这话也是够真谛啊。我这叫读书流水账吧,嗯。


 忧郁的热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