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究中国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 > 如何研究中国人

出版社:重庆大学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62449041
作者:杨中芳
页数:306页

章节摘录

  今天我很高兴能被邀请参加这个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学术研讨会。中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刚刚起步,实验社会心理学可谓仍在襁褓之中。我今天之所以选择要和大家谈谈中国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本土化,主要也正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学术领域尚未起步之时,如果能够及时抓准方向,比将来走错了路再改要来得容易得多。我认为实验法应该是研究社会心理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在验证由理论所推衍出来的假设方面,最需要这种严谨的研究方法。但是,在做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也面临许多一般实验研究所比较少面临的困难。如果我们能早些认识这些困难,并想办法去克服它们,那么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就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人的社会行为。  美国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经过KLewin的大力推展,使“实验法”已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方法,至今历久不衰。但是,在60年代末70年初,有部分心理学家有鉴于“实验法”被滥用而提出了相当严厉的批评(例如,Ring,1967;Smith,1972),令社会心理学界开始反省并改进他们的实验设计。我想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界这次反省的重点,是可以让我们在发展自己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时作为借鉴的,因此我想今天和大家把那些重点说一说。我之呼吁实验社会心理学本土化也正是因为美国的这一次大检讨揭示出,对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解释,一定不能脱离研究情境及研究对象的“文化/社会/历史”脉络,因此,中国学者在建立中国人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时,必须注意要在中国当地的文化/社会/历史脉络中,来理解中国受试者在实验中的实际心态与行为,并用之作为解释结果的基础。不然,研究结果对推展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只会起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中国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另一个原因,是反观近年来内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我发现无论在构念及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过分依赖西方的成果(详情请参阅:杨中芳,1987a;杨中芳,赵志裕,1987),而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方面也有将西方的实验程序照搬的现象。有关照搬的一些弊害,我曾在前面所引两文中详细说明,在此我仅就与实验社会心理学有关的部分做一些详细具体的说明。

前言

  本书自从1986年初版面世不久就一直想出简体字版本,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拖就是20年,所以首先我要感谢重庆大学出版社,能让我这个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  20年后再出简体版,我也有些疑虑。学问,尤其在现时的社会里,是一个赶时髦的东西,本书记载的是我们一批心理学工作者早年参与及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所关注及争论的问题,对年轻的一代学子,还会有价值吗?  这几年在内地看到于丹、易中天等学者在大众传媒的走红,儒家经典在书店的热卖,孔子学院在国际上的建立,都让我觉得中国的崛起,除了让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之刮目相看,连自己的老百姓也对自己有了信心,想要到自己的后园子里去找宝藏。2009年6月22_23日,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由人民大学主办的名为“现代中国情境中的传统价值观(主要是指儒家思想):多学科的解读与构建”的会议。参加此次会议讨论的学者包括儒学学院的住持,哲学家,宗教学、政治学及心理学研究者等。这个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展开讨论:受到西方文明及文化价值观冲击的今时今日,传统价值观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以什么形式存在?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这些价值观对当下的世界能作出什么贡献?  更重要的是,在这次会议中,大家把讨论及争议的焦点放在:传统文化是什么?要如何去测量它?要如何去研究它在现代中国情境中所起的作用?我和与我一同赴会的、台湾大学心理学系黄光国教授,都不自觉的在会上说:“你们所提出来的问题,我们本土心理学研究者在20年前就已经讨论过了,请大家看我们多年来所累积的著作吧!”

内容概要

杨中芳,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及广卅I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现任北京北大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小组客座研究员。长期游走海峡两岸三地,从事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著有《中国人、中国心》、《如何研究中国人》、 《如何理解中国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情感与信任》、《本土心理学研究论丛》等。现今主要研究兴趣是对“中庸”实践思维的构念化及实证检验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什么是本土化
第一章 中国心理学本土化概论
一、前言
二、概念的澄清
三、什么是“本土化”的研究
四、中国心理学为什么要本土化
五、什么是中国本土心理学
六、如何做“本土进路”研究
七、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应该先做些什么
后记
第二章 从中国“社会心理学”迈向“中国社会心理学”:试图澄清有关“本土化”的几个误解
一、前 言
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几个误解
三、对误解的澄清
四、什么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
五、如何使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
六、由中国“社会心理学”迈向“中国社会心理学”
后记
第二篇 研究思路的本土化
第三章 试论内地社会心理学研究之发展方向
一、前言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趋势
三、台湾心理学近三十年来发展的经验
四、内地社会心理学发展方向之我见
五、社会心理学会可以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做些什么
六、结论
后记
第四章 试论中国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对以“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为研究架构之反省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
二、西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自我反省
三、中国受试者在实验室内的社会心理
四、现有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立论基础
五、本土化的理据
六、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如何本土化
后记
第五章 中国人真是不用普遍性原则的吗:对道德思考发展研究的本土反思
一、前 言
二、“Wilson困惑”的前提
三、过去对中国人道德思考的处理
四、中国的道德文化
五、以本土的视角来开解“Wilson困惑”
六、道德认知结构发展到底能否在中国社会找到普遍性
后记
第三篇 研究方法的本土化
第六章  中国受测者所面临的矛盾困境:对过度依赖西方评定量表的反省之一
一、前 言
二、为什么要对量表的应用做反省
三、中国受测者所面临的矛盾困境
四、结论
后记
第七章 “好恶度”在人物观感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对过度依赖西方评定量表的反省之二
一、“人物感观”研究中的系统化偏差
二、造成系统偏差的原因
三、不同语文之间语意“好恶度”的差异
四、语义准确性的改变
五、语言对评定标准的影响
六、结论
后记
第八章 频率副词在测谎题中的作用:对过度依赖西方评定量表的反省之三
一、实证研究综述
二、西方测谎题背后的先决条件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一)
五、研究(二)
六、研究(三)
七、综合讨论
后记
第九章 “自我概念”研究的“以偏概全”问题:对过度依赖西方评定量表的反省之四
一、西方研究对“自我概念”的定义
二、在中国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中重新思考“自我概念”
三、西方“自我概念”量表内含的假设
四、研究中国人“自我概念”的测量问题
五、研究中国人“自我概念”的理论问题
六、“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七、结论
后记
第四篇 本土心理学发展之评价与展望
第十章 欲速则不达:试论发展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
一、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
二、我们要如何开展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
三、结语
后记
第十一章 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学研究:兼评现阶段之研究成果
一、绪论
二、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学研究
三、整理现阶段本土心理学研究之架构
四、现阶段本土心理学研究之本土性
五、如何将文化/社会/历史放入本土研究思考架构之中
六、回应对本土化所提出的质疑
七、今后的发展方向
后记
第十二章 看来,“深化”的时机尚未成熟
一、可否请叶教授也“拟情”一下
二、经验的分类与理性的分类
三、更正对黄光国教授论点的误解
四、深化、本土化、中国化及宏观化
五、澄清我的观点
六、少扣帽子,多谈实质
七、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如何研究中国人:心理学研究本土化论文集》收集了作者在1986-1991年所写的有关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论文。这些论文过去散见于两岸三地的期刊,作者系统地将其加以整理,借以阐明她对本土化的构想。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
(1)对什么是心理学的本土化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本土化的解说;
(2)对当前各中国社会中心理学研究的批评与建议;
(3)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之评价及展望。

图书封面


 如何研究中国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我看来,这本书大部分从原因层面上阐述为什么中华文化下(即两岸三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要进行本土化的工作,也浅层地提供了如何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建议和具体方向;之所以浅层,是因为杨中芳老师当时对这个问题也依然在探索之中作者作为中华文化下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认为如果中华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继续维持现状,即以西方心理学的范式来研究国人的心理,会无法对国人的心理有真正的了解,同时无法形成适应中华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西方社会心理学构念、理论的发展,根植于西方文化,因而如果把源于西方文化的构念、理论直接引入中华文化圈内,仅仅把研究对象从西方人变成国人,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最严重的问题在于这样的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仅仅是西方文化视野下的国人特点,极端来讲得出的是国人西方化的程度如何,而非国人实际上具有何种心理特点。直接援引西方研究范式的另一个缺点在于,目前所做的研究工作散乱而不成体系,只是在小范围地对西方理论在国人身上能否得到验证进行研究,而没有系统地建立根本上符合国人心理特点的理论体系,无法建立中华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体系。具体来讲,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目前中华文化圈内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西方量表的滥用,以及构念(construction)如“自我”的直接援引,这些现状。对于量表的滥用,在美国以实证主义为主流的心理学里也有同样的状况;原因在于其研究的便捷性,但其代价是分离了人的态度和行为,使得以问卷为基礎的研究有很低的外部效度。而中华文化圈下的研究同样滥用西方量表,除了低的外部效度,更重要的缺陷在于其文化适应性。从价值观、编制、施测都完全根植于西方文化的量表,直接翻译后在中华文化下使用,而没有考虑在不同文化下的国人,是否具有和西方人同样地心理构念。后者更为严重地影响了量表在中华文化下研究的效度。而谈到构念,中西方文化关于“自我”的构念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西方心理学家对于“自我”的定义,是包括自己对自己有系统、有组织及多方面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程度;自己在日常行动中自觉的程度等。而作者认为,中华文化下的“自我”需要分为“公我”和“私我”,其中“公我”是适应社会文化的性格、行为表现的集合,而“私我”则和西方定义下的“自我”相类似。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在她“妥协论”的框架下,作者认为中华文化下的个体在应对其日常生活时,一方面会主动地去顺应“文化/社会”环境的要求以适应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会去满足个体需求。国人在一个压抑自我的环境下,依然有表达和发挥自我的意愿;这是和西方社会鼓励表达个人不同的情况。因而如果直接用西方文化下的“自我”来对国人心理进行研究,定然会水土不服。作者所相对认同的研究思考模式,是“内在环境论”思考架构下的“历史瞬时观”。“内在环境论”视“文化/社会”为一个必须整体思考的大环境,所以必须较宏观地把“文化/社会”与“个体”放在比较抽象的层次上来考虑。持“历史瞬时观”的研究者相信,任何具有跨时间性的过程的发生都是不按任何规律的,也是不会重复的;因此每一个跨时间的现象都是暂时的,必须从其各自当时的特殊背景来理解才行。两者综合之下,便是研究某一个时间点的“文化/社会”环境对下一个时间点的个体的影响,以及研究在这一下一个时间点的个体,如何可以用于创建地去将原有环境改变为再下一个时间点的新环境。个人对“文化/社会/历史”环境所带来的改变是不容忽视的,而这些对当时环境造成重大改变的个人往往也可能是在某一个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中才会出现(丁兴祥,1992)。作者提出的本土化研究需要着力的具体方向,有成就动机、道德观及其发展、“集体主义”(不能当作解释中西方差异的万能构念)、权威服从;另外是需要重新界定国人的“人”的构念,研究面子、人情、关系的交互作用,研究国人“与外界妥协”的行为,进行对家庭及“孝”的研究,进行对“孝”以外的人际情感的研究,研究现代化与社会行为的关系。另外在书中没有提到,但作者在此后的研究生涯中所着力的,是“中庸”这个构念。以上是我在自己的主观理解下,对书中部份内容的简单梳理;文字后半部份多直接摘抄书中内容,前半段多自己总结。简单来讲上面的内容我的主观观点不多,而在结构组织、书中内容选取上带有主观的痕迹。下面的,是个人对于书中一些内容的主观看法;这些看法之所以会出现,和书中的论文发表于1986-1991不无关系。作者在书中一直强调的,是国人在中华文化下所被塑造出来的性格特点,和西人在西方文化下被塑造出来的性格特点,有巨大的差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的特点,例如:更严重的态度和行为分异(言行不一)对于社会要求的态度/反应(更重视为达社会要求而努力,并以此要求自己)对于权威的态度(服从不仅仅来源于负性结果的预测,也来源于对权威附属能力的信任和上对下的关怀)对于道德的看法(中华文化下的最高道德是符合社会要求,西方文化下的最高道德是以个人准则进行判断)对于成就的看法(国人认为朝着社会希望的方向去做是成就,西方人认为达到个人目标是成就)对于表露自我的看法(国人不愿意在陌生环境下表露真正自我,西方人则相对愿意)对于社会赞许性的看法(国人以自谦来达到社会赞许,西方人以把自己描述得更好来达到社会赞许)我对于上述的部份差异有所存疑,觉得国人并没有在其中的某些方面和西方人有如此强烈的差异。例如对于社会要求的态度/反应,对于成就的看法,对于权威的态度,对于社会赞许性的看法。在我看来,我之所以和作者有不同的看法,源于成文时间的不同,而时间差异背后,是社会文化的变化。书中论文发表于1986~1991,本文成于2012。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中国社会在这20多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社会的巨大变化必然影响身处其中的人。因此,在当时存在的中西方差异,在现在的中国可能就发生了变化。我认为这是我们在参考书中观点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另一方面,作者提到了中华文化下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工作,需要从“基礎研究”做起,需要好的根基以建立其理论体系,日后才能有好的发展。在我看来,这里存在一个矛盾。以基礎研究对学科进行理论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恰恰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十分大。当我们用10年的时间进行基礎研究,建立起适合当时(很有可能是10年开头的那一年)社会文化的理论体系,但时间已经过了10年,社会文化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幅度并不稳定,例如1985-1995年和1995-2005年,这2个十年社会文化的变异在我看来是极大的。在这种情況下,从基礎研究做起,是不是对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最好的选择,我留有疑问。但要是让我提出更好的建议,我现在是提不出来的。当然,这种看法的得出,是基于我同样认为社会历史文化脉络对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的时间段里,对于同一个课题的研究,在我看来是有可能得出不同结果的。这和作者提到的历史瞬时观有类似的地方。最后看来,我自己所能发表的观点,要比总结书中的内容篇幅要少得多。再附带一句,除了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里对语言的研究,同样是需要本土化的,然而似乎这得到的注意要更少。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中国人编的心理学的书,我至今还没有看到让我满意的。——7月5日
  •     该书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一些研究,以及对主要的几位本土心理学倡导者建议或者意见的答复。其中,对于“本土心理学研究量表使用的反省”和“心理学本土运动的评价和展望”这两个方面比较有看点。
  •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经典书籍!
  •     这一套台湾学者的牛逼作品,力推!台湾学者
  •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国人是一种独特的群体,这本书对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很有帮助
  •     看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会喜欢上它,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     在各领域的发展与研究中,都在强调自己的原创性和“本土化”,在书中的本土化的诠释中,原来“中国特色”其实就是一种本土化的另一名称。而今天,在质性研究中,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极大,这也就是我们的研究需要真正的本土化。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对我的硕士论文的帮助很大,让我的研究有了新的想法和新围度,真的值得一读,受益匪浅。
    对自己有帮助的书才是好书,对自己有用的书才真的值得一读。
    建议写论文的同学们,买一本,有帮助!
  •     这本书真地可以读到泪流满面,弥漫着相见恨晚之感。当然也要承认里面有一些相当模糊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搞清楚。因为年代也有点久远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更明晰的方向和进展。西方社会心理学本就有一大堆一大堆概念,本土化又会产生一堆新的,这些概念真的不一样吗?还是像物理中的“以太”一样是空想出来的概念?也许又到了认知神经科学出来解决的时候了…
  •     对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这是本好书。书是第三版了,里面引用的研究虽然比较老,不过内容和立意在如今看来仍然值得咀嚼和反思。国内心理学的现状仍然是依附于欧美心理学,书中所提的心理学本土化的意义、进路、思路等非常有启发意义。个人觉得,本书不可多得的一点在于,让我在学术OEM的现状与真正能够解析中国人、为国家有实际贡献的理想之间,找到了一些联结点。
    由于是学术论文合集,消化得较慢,目前才看了一半,但书中关于本土化应该是怎样的、中国人在实验室中的心态等内容对我自己的研究已经有所帮助。
  •     难得的好书!专业书鲜有这样语言通俗且有深度的。
  •     我们始终都切切不可忘记心理学不是生长于中国文化和知识的土壤上的。而用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就必须本土化。杨中芳对目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盲目向西方看齐,有很深刻到位的阐述,推荐诸位研究者阅读以清醒排毒!!!
  •     后记显示了自己回看自己的重要性
  •     :C955.2-53/4954-1
  •     之前对杨中芳是只闻其名,没有认真读过其作品,这本论文集虽然发表年代比较早了,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但其反思的问题对大陆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杨早年对台湾心理学的系统性批评与反思,不幸被大陆心理学学科又重新演绎了一遍。
    什么是本土心理学?如何进行本土心理学研究?为什么要提本土心理学?
    这几个问题,杨都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极具启发性。我很赞同其所说的,要通过本土研究进路才推进学科本土化的路径。
    如何研究中国人,这是个大问题,也是极有意义的大问题。研究中国人,不是为了文化比较意义上,证明或证伪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异同,也不是急于提出一套普世性的社会科学理论,而是首先为了认识、理解中国人。如何认识、理解呢?请看杨的这本书吧,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场学术运动中来,如此,则中国社会科学幸甚,中国幸甚!
    再次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
  •     如题 对研究国人很有帮助,就个人来说,对我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