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0
ISBN:9787800501579
作者:詹姆斯·S.科尔曼
页数:1140 页页

章节摘录

  以上各种形式都有实例予以说明。政府提供的服务包括免费教育、公共住房,在一些国家实行的免费医疗以及只存在于少数国家的免费食品供应(指贫困者排队领救济品)。政府向私营部门提供的补助金通常集中于住房和食品部门。票证被应用于食品(食物券)、住房(住房津贴凭证)和医疗(使用特定的医疗证在指定的医院就医)。在少数地区(如荷兰),政府还提供教育卡,那是入学的凭证。第四种形式是指政府向无收入或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现金福利补贴(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支持低收入的试验是试图找到向所有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的可行方案。参阅里夫林和廷潘,1975;罗西和莱尔,1976)。  研究这四种形式得到的最大启发在于:从第四种形式到第三种,再到第一种形式(第二种形式在性质上与第三种相当),货币在其中的作用逐渐减少。在第四种形式中,货币的作用体现得最充分。在第三种形式中,货币以票证形式出现,因此货币的作用只在某些部门(教育、食品或住房)得以发挥。在第一种形式中,货币持有者对购买行动的控制权利被进一步限制,这种权利在这里仅表现为享受某种向全社会提供的服务。与第四种形式相比,在第三种形式中,政府控制了以票证形式出现的货币在任意领域从事购买行动的权利,只给消费者在特定领域进行选择的权利。在第一种形式中,政府控制了货币持有者的所有权利,只给予消费者享受某种服务的权利。  十分清楚,货币持有者拥有的属于私人消费且可分割的权利,在这里被政府集体性地予以控制。把权利分割为集体控制部分和个人控制部分的方法,各不相同。一种极端的方法是一切提供服务的问题均由集体决定,个人仅有享受服务的权利;另一种极端的方法与其相反,即一切有关问题均由个人决定。  通过设想一种不具备再分配特点的票证系统,可以阐明票证既不同于投票选举又有别于货币的特殊性质。假定有这样一个国家,它确定了一系列的活动领域,其中不仅包括个人消费领域,而且还包括非个人消费领域,例如公共管理和国防等。这个国家决定以两种货币支付工资,其结果,个人收入中的一部分货币仅可应用于某些消费领域-医疗、食品、住房等;另一部分货币-可应用于任何领域。国家禁止个人在银行进行两种货币的兑换,但允许生产单位兑换,因为这些单位往往只收入一种货币,可它们必须向雇员支付两种货币。在这样一个系统中,票证,即仅限于特殊领域使用的货币,和货币十分相像,所不同的是它们的作用被限制在特殊领域内。在这个系统中,以工资为收人来源的人们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一种权力,即按个人意愿在不同领域内分配个人收入的权力,因为票证只在指定领域内才具有货币作用。  …… 

内容概要

詹姆斯·S.科尔曼,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社会科学的解释重点
第一编 基本的行动和关系
第二章 行动者的资源,利益和控制
第三章 行动的权利
第四章 权威关系
第五章 信任关系
第二编 行动的结构
第六章 社会交换系统
第七章 从权威社会到权威系统
第八章 信任系统及其动态特征
第九章 集体行为
第十章 对有效规范的需求
第十一章 有效规范的实现
第十二章 社会资本
第三编 法人行动
第十三章

编辑推荐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封面图片为单册,套装图片请以实物为准!

作者简介

卓越的社会理论需要又坚固的基础,而社会的基础是随着人类的进化而有所变化的本书就充分认识到重建社会需要相应的社会理论,并力图使书本内容满足这一要求,在为社会理论提供基础之时,也为行动提供了基础,而不仅仅是理解行动。

图书封面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前两天集中精力读了James Coleman的《社会学理论基础》。刚读序言的时候非常兴奋,因为他宣称解决了微观到宏观层面的结合问题,分析社会问题时采取的是由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方法,并且还批评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他没有指出资本主义发展是众多个人经济行为的结合。还有些社会学家以为无法断定新教精神是资本主义兴起和繁荣的原因,因为也许二者仅仅是同时出现而已(这个有点像GRE写作文挑毛病的惯用手段啦!)Coleman的书读了十几章以后就十分失望,因为他并没有很好地解释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过渡问题。令我惊讶的是,他的理论体系似乎是由经济学的市场经济体系扩展而来的(包括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也跟经济学一样——理性个体),但很明显,他尽量不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人际间的互动问题。他试图从基本的权威关系和信任关系出发进行分析,进而推广到更大一些的权威系统和信任系统,使用的几个关键概念是“控制”(有点类似韦伯的“支配”概念),“利益”,“实力”,“价值”。按照我的理解,“控制”对应于经济学的“禀赋”概念,“利益”对应“效用”(他说这两个概念是微观层面上的概念),“价值”对应“价格”,“实力”对应“禀赋的市场价值“。另外我还觉得他的很多结论下得非常仓促,并没有深入分析。略举几个例子:第一,他认为很多理论家没有将理论基础置于理性人(有目的有责任感的个体)的假设之上是不好的(比如涂尔干等)。第二,在分析信任关系时,我认为用博弈论的方法比他的文字说明更有说服力。比如吸烟还是不吸烟的决定等。第三,他说为了解决联合企业内各个部门搭便车的困境,正确的组织方式应该是使企业各部门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可是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各个部门的独立性和协作之间的trade-off一直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     今天看完了上中下的上集,来说点什么。科尔曼是理性选择理论的主张者。科尔曼的理论的推进,靠的是大量的实例,他喜欢问为什么这样。而不是先有理论推演结果,再去找实例。不过二者也有交叉运用的时候。他从行动开始,贯彻理性选择理论,一步步解释权利、权威、信任、交换、集体行为、规范、社会资本等概念。行动:二个理性的行动者互相交换资源。权利:行动者主观掌握的,受影响的其它人都同意这一点的资源。资源:行动的权利。权威:拥有控制他人行动的能力。信任:委托人让出权利给代理人,由代理人向第三方进行交易。交换:行动者实力、价值的交换。集体行为:理性活动者交出一部分权利,以获得更大的益处。规范:社会共识将权利置于行动者之外的其他人的手里。社会资本:理性行动者在彼此交易中构建的社会结构资源。有人说,他的理论中的利益是固定不定的,此点不妥。我觉得是。我认为,他在某些涉及心理学的方面研究不够吧。又有人说:理性选择理论的假设不好,事实上,人的理性有限,有个人偏好,有的行动非理性。又有人说:科尔曼把微观与宏观连在了一起,而且对传统理论有兼容性。这点很好。特纳说:科尔曼把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看成是完全由“放弃个人控制资源、用以交换所需资源的德行”建立的。个人间要建立团结,是因为出于节省时间与精力的考虑,明细的规则与小的团队,鼓励会让制度很良好。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读的是三卷本初版,没读完,也读不懂了。
  •     理性选择理论必读书之一
  •     简洁,锋利
  •     因为涉及经济领域,所以有的读起来很困难。但作为经典著作,里头的很多东西都给了我不一样的思考
  •     虽说澄清了很多逻辑,但1000多页理性选择真的是很乏味...
  •     只读了一册,已经受了内伤,暂缓
  •     很重要但不太好懂
  •     读了一百来页直接写了导师的读书笔记,好在蒙混过关了,感觉自己在学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     运用“宏观——微观——微观——宏观”的分析框架,科尔曼重新梳理了经济和社会理论研究中的基本观点、原理和行为准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