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自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社会性自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301201909
作者:【英】伊恩•伯基特
页数:264页

章节摘录

塞夫受马克思影响,也相信,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人格心理学,其核心问题都在于:社会通过历史的整体运动与个体生活之间的中介机制。个体的发展始终会在某种社会逻辑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种社会逻辑由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后者形成某种活动母型,个体的生平轨迹在其中发生,自我也在其中形成。塞夫这里并非主张,单纯把个体视为社会结构的产物,在他看来:(一)我们这些生物都不是什么社会产物,但又受到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束缚;(二)我们发展出某种实践智慧,它从不完全顺从于社会意识形态,而是紧扣实践性的生活现实,紧扣其种种矛盾与问题。在这里,塞夫的观点与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前一章谈到巴特勒时我们简单提过)的立场针锋相对。阿尔都塞认为,通过意识形态的作用,人与其所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想象性的,意识形态将我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置入社会实践,使我们沦为社会结构的区区支撑。与此截然相对,塞夫希望打造一种科学的人道主义,既不落入本质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陷阱,即在理论上把人阐述成在世界上享有绝对自由,也不陷入结构主义的谬误,即将人化约为历史戏剧中的舞台道具。相反,按照塞夫的理解,人与社会之间处于一种“并置结构的”(juxtastructural)关系:始终困于社会关系之网,但又从来不会只是后者毫无思考的单纯产物。因此,要想充分理解人的自我,科学人道主义就必须揭示,对于特定个体生活的考察,必须始终扣合社会关系的背景,否则,个体就会从确立其生活的那个具体历史条件中被抽象出来。所以说,任何真正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应该是塞夫所称的“社会个体性”(socialindividuality)。我们不妨以上一章的生理性别为例,来说明他努力指出的观点:一方面,我们的生理性别化的身体,并不是真的被理想化的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的种种规范与幻想所生产出来的,因为如果每个人都遵从身体上和行为上的规范,在性的方面就不会有多少变异,甚至根本就不会有,也就不会有任何兼性人了;但另一方面,又的确存在兼性人及其他一些性的变异,规范和幻想只是创造出前提条件,我们在其中体验生理性别,兼性人也由此与自己的身体、与其本人和他人产生关联。这就是一种并置结构性关系。……

内容概要

作者:(英国)伊恩•伯基特(Burkitt I.) 译者:李康

书籍目录

第二版序言与致谢
第一章 社会与自我
第一节 社会性自我:挑战个体主义
第二节 西方有关个体自我的一些观念
第三节 社会学、社会世界与自我
第四节 自我心理学
第五节 社会个体性的观念
第二章 对话与社会性自我
第一节 实用主义与自我
第二节 推进实用主义自我观
第三节 自我的文化形成与历史形成
第三章 伦理、自我与展演性
第一节 伦理自我的社会建构
第二节 巴赫金论自我、对话主义与伦理
第三节 莱恩论分裂的自我与分裂的身体
第四节 社会关系、伦理展演性与无意识
第四章 权力、知识与自我
第一节 福柯与主体的历史主体化
第二节 重评福柯式自我
第五章 社会性别、性态与认同
第一节 作为认同与展演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第二节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生产中的展演、权力与背景
第三节 社会性别秩序、社会性别规制与辩证实用主义
第六章 社会关系、社会阶级与自我
第一节 社会关系、生平与自我
第二节 文化资本、社会惯习与认同
第三节 附论:社会性别、性态与阶级
第七章 当代社会中的自我
第一节 社会饱和与饱和自我
第二节 高度现代性下的自我认同
第三节 流动现代性与“新资本主义”中的自我
第八章 结论
中外专名索引

编辑推荐

《社会性自我:自我与社会面面观》编辑推荐:现代西方世界中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便是:我是谁?我们在自己生活中的关键时刻,似乎都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提及这一问题。是什么让我们成长为如今之所是?我们又为何会有如今之行事方式?与此相关的究竟是作为个体的我们,我们发现自己所处的社会,包括我们的社会位置、制度角色或家庭背景及教育背景,还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介绍历史上主导人文社会科学的那些有关自我的争论,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探讨当代西方世界中自我问题的不同方式,剖析了自我与社会性、权力、不平等、社会阶级、社会性别、性态的关系,深入探讨了“我是谁?”或更一般层面上作为人的“我们是谁?”这一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的一切作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我们作为个体自我,只有在由与他人的互动组成的社会世界中,才能界认出自己有何差异,看到自己与其他一些人有异有同。

作者简介

《社会性自我:自我与社会面面观》包括了西方有关个体自我的一些观念、社会个体性的观念、自我的文化形成与历史形成、莱恩论分裂的自我与分裂的身体、作为认同与展演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社会饱和与饱和自我等内容。

图书封面


 社会性自我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继续得瑟一下
  •     翻译好到不觉得是译著了,,,有一个本科生每页都划线勾重点写感想贴便签,他的“社会性自我”思考之旅已经扬帆启航。。。
  •     作者喜欢掉书袋,内容比较散乱,但是还是蛮有意思的。有几处翻译不喜欢。
  •     终于读了。原来这样写也可以拿社会学的博士。我不用后怕了!
  •     1√2√3√4√5√6√7√8√翻译是享受 328/617
  •     : B017.9/2242
  •     老师上课讲的,感觉很洋气
  •     感谢神奇的豆瓣把这本书推荐给我
  •     挺喜欢第三章的结束部分
  •     (1)、当再一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2)李康老师的翻译里面充满了“弯的”、“直的”、“吐槽”等等,让我继续泪流满面····果然宅男已经攻陷世界了么····(3)读后感吐槽:烧死丫的异性恋!!!
  •     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啊,我要买一本再慢慢品味梳理一下。
  •     最终是把一个“核心自我”建立在disposition和社会交往之中,但是其实这种具身性的东西还是很模糊啊。不过很欣赏作者的立场。提到的一些概念很有借鉴意义,比如中介态,以及劳动及劳动之外的时间规划
  •     Deetz推荐。十分好的书,尤其是前四章。做了好多笔记,启发了期末论文的写作,对自己的生活和重新理解"自我"也很有帮助。
  •     啊啊啊。没看懂。。。
  •     一帧画面:海滩上的漫步者,身后是明月照出孤影,面前是潮水涤荡,而各自又都在自己独一又彼此交叠的世界里。 还是有章节读得懵,比如二,三讲巴赫金和莱恩。。以及第一次觉得索引这么好用好玩。。
  •     社会性自我,即有可能既是一种社会存在,又是一个个体自我。 所谓拥有一种自我,就是有能力在社会世界中把握自己的方向,被他人承认,被要求为自己的行动给出说法,有能力应接未来。
  •     拖了好久。对第三、七章很有感触。
  •     翻译很潮……
  •     当年毕业论文的一个支点全靠来自大神的大译笔。。
  •     作者有注意到中国哲学中自我观可能不同,这种以注释或类注释的形式出现,往往代表着作者的缺点。此书便是。此书可能没自己的观点,把德国观念论下的先验自我与美国实用主义的实践自我以及俄国文化历史学派的历史自我放在一起,作者走的美国的路线,又采撷了些时尚的话题,如此而已。他对先验的拒斥有三人物关键:黑格尔、康德与卢梭,但如果他参照《道德奠基》一书,可能便会由此走进中国哲学中的自我。讲白了,在西方脉络下,自我是体用分殊,作为实证科学社会学自然只能是以用为论述场所,但东方脉络下体用如一又是否可能为作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呢?作者曾引用《我与你》作者的一段话,但可惜未对我与你,我与它作区别,如此一来,也丧失了对“超实践”(汤泰浅雄对中国的形而上学之说法)的说法,这种对内在性资源(于连)的忽视,便致使这书如此吧
  •     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的好参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