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舌尖上的文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1
ISBN:9787560982526
作者:许石林
页数:24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苏东坡撰《潮州韩文公庙碑》,“使歌以祀公”,有两句诗:“爆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用潮州产的美酒、荔枝、香蕉祭祀韩愈。韩愈在苏东坡看来是上天的谪仙,是个神人,“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顾不上享用祭品,就急匆匆地赶回天上去了,没有停留,让祭祀的人泪如雨下。 由此可知,潮州韩文公庙碑是在荔枝成熟的季节落成的。抑或是荔枝在东坡心中是上好的果品,用来祭祀韩愈,表达对韩文公的无限景仰?其实,我读此文,感觉苏东坡是在祭他自己。 民间相信人吃了祭品是吉利的——这是个很好的讲究,它鼓励人对祭祀要重视,精心准备祭品、庄重地献祭品,认真地行礼,然后分享祭品。看孔府档案,每祭,如何准备祭品,祭完如何分祭肉,等等,有条不紊。这体现了礼的核心思想:敬。潮州人祭祀韩文公,用新鲜的水果,就是用自己当时最好的东西做祭品,表达的也是敬。祭如在,信则有,所谓心到神知。古人制礼,就是为淳化人心,使民德归厚。 礼之用,在于节——所谓夏商周三代之礼,夏无文字可考,很神秘;商有了甲骨文,可传递数千年前的信息,基本上,商朝的历代王,治理国家主要做一件事儿,就是祭祀,不停地祭祀。历代商王和商王的祖先及他们的夫人,即先王、先公、先妣,祭祀这些有身份的“三先”,一般用太牢,就是要全牛、全猪、全羊。商朝人祭祀,从早到晚,因为“三先”越来越多,商王赶场祭祀都来不及。商朝到了后来,祭祀越来越隆重,因为享受祭祀的先王先公和先妣越来越多,单是牛,就要用掉很多,全国养的牛,主要用来杀了祭祀,最多的时候,一次祭祀就杀了一千多头牛!可以想象,如果商朝再延续一千年,就是把全国都变成牛圈,养的牛也不够祭祀杀的。 所以,商朝的国力就支撑不下去了,然后周武王就灭了商。其实,从祭祀如此繁重,就可以推测,商朝的灭亡,跟老百姓的负担重、国家主要力量消耗在祭祀上有关。 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很快就去世了,继位的成王是个小孩儿。可是,周朝出了个伟大的能人周公。周公想啊:商王那么重视祭祀、那么敬畏鬼神,却没有得到神灵的护佑,还是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前言

这些文字既是写饮食的,又无不从饮食本身跳开。写到饮食之外去,我很怕对事件进行细节复述。我将写作的点。定在“自我感受”上,而不是定在案板炒勺上。因为我写的,毕竟不是一个厨师的掌勺笔记。    两年前的夏天,我在深圳中心书城做了一场讲座,讲三国历史和那本《损品新三国》的写作。台下左边第一排有两个人,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看得我甚至有点发毛。讲座结束后,这两个人拿着那本书排队签名,到了我跟前,却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一直看你在报纸上写的“尚食志”专栏。能不能咱们合作一下,你将你所写的那些美食都做出来,我们开个私房菜馆?    他们说得很认真,我才明白它们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是为了这件事儿。其实再往前一年,我主持深圳读书月首届阅读博客大赛颁奖典礼,活动结束后,有几个观众专门跑到台前对我说,一直在看你写的“尚食志”。这都是我当初想不到的事儿。    我知道,这些写饮食或跟饮食有关的文字,一直受到朋友的关注——工商局的曹全林先生去西安旅游,他说他按照我所写的文字去找西安的美食;人事局的李明先生经常给我打电话,说读后感,也提出意见;我的师兄刘中国先生,每看到一篇,就来电话,电话里,仿佛他说话在吃东西一样,一个劲儿咂摸嘴儿;我跟作家邓康延兄见面说话,总没个正经样子,有一回他电话质问我:“兄弟,你到底会不会写东西?一个调凉粉的方法,你在短短千把字里面,竟然一个字不变地重复了四五次?怎么这么啰嗦啊!”我说:“哥哥,听过碗碗腔《借水》那段‘姓桃居住桃花村’吗?”邓兄说:“咋咧?你说!”“‘姓桃——哪依呀啊——’好听吗?”我问。“好听!”“那再来一句:哪依呀啊——!再来一句:哪依呀啊——哪依呀啊——哪依呀啊——啊!就是这道理嘛,一唱三叹嘛。”邓兄哈哈大笑。    近年来,这种写饮食的文字,成了几乎所有报纸副刊的一个必备的重要选题,我供职的报纸,随笔版每天有一个整版的面积,十来篇大小稿件,总有一两篇是写饮食的,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你们这个版是“吃版”。    读者对吃很感兴趣,是个有意思的现象。    饮食,人之大欲;大欲所在,亦生之大伦所在。故观一方饮食。可知其文化历史。以前看某现代文学大家写中国的吃,说中国人从生到死,总离不开吃:喜事吃、丧事吃、生也吃、死也吃、万事皆吃云云。初读以为有趣,后甚觉其浅薄,无非讥古呲古而已。并未发现中国人无处不在的“吃”背后深层的文化隐情。过去有句话,即“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常见于报刊文章、讲话乃至于学生作文。近年看不到这种说法了。大概大家都明白:人口众多是事实,也是困扰和阻碍中国发展的压力和负担;地不可谓不大,但均之以众多人口,则绝不敢说大;至于物质资源,无论天然储藏或生产所出,均不够多,又因人口众,以小化大,即小之又小。所以,这句话显然不成立,不仅不成立,而且这话说得没心没肺,没有忧患意识,很不负责任,所以就没人再说了。    其实,中国古人就不认为自己地大物博,浏览历代典章文物,处处都是生之艰难的警戒,即吃饭一直是个大问题。凡解决了吃饭问题。则天下大定。    生生不息。正因为吃饭是个问题,吃饭问题不好解决,所以。一切文化都从吃饭上起,吃饭成了文化的核心。清代广州诗人陈恭尹,感中华数千年饱受蛮夷侵扰,野蛮的弯刀一次次割断文明的衣冠。造成华夏多少悲剧,发出“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之叹。中国的战争史,就是一个争夺吃饭的历史,故“五礼”有“凶礼”一项,即要主动周济他人他国,与其让其因为没吃饭活不下去来抢,不如以礼救济之,用今天的说法,叫:援助。    缺少吃的民族,最容易发明美食。此话何解?以理推之,大概因为吃不易得,得之则倍加珍惜,故有用心调制,使其入口增加滋味,增加滋味就是增加幸福,增加对食物附加价值的获取。    也因为吃饭不易,故人在解决了吃饭的基本需求以后,多出来的贪欲,必然是希望自己一餐能抵他人数餐,并以之为成功和享福,所以。享乐的文化又从此而出,《红楼梦》中的一个烧茄子就那么繁琐奢靡。    因为要获取食物,故需要强壮的劳力即男丁,因此产生多子多福的文化。    也因为食品来之不易,故食品极其珍贵,中国人将最好的饭食供奉祖先,所以中国传统的祭祀礼中,是以祭食分等级的。    现在出土了那么多上古的青铜器,作为礼器,都是跟饮食有关的。与后代的瓷器一样,都记礼乐文化的信息。也可以说,都是关于吃的。    吃背后的隐情可谓大矣。    这本书中的文字,可以说,从饮食的细节入手,试图去感知饮食背后那深宏莫测的文化隐情。错谬不免,乞读者指正。    作者    2012年6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一个厌食症者,我喜欢看许石林的文章,我厌食,但不厌许石林的文字。看了老许的饮食随笔,厌食症也好了,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尽管身体还瘦,那是万恶的过去。    ——张发财: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平面设计    许石林的文化随笔,除了让你想起周作人、梁实秋、汪曾祺的渊雅从容,还有他自己独特的尖新机敏,文笔纯熟,意态优游,调遣词句,常有神来之笔。    ——杨福音(作家、书画家)    写饮食随笔,许石林不陷入具体的饮食操作中去,他的特长是对史料探幽发微,联想、发挥、讽喻,撒得开又收得拢。他的文字趣味为首,思想为底。读者沾上了,就放不下。    ——张扬(荷兰海牙孔子学院院长)    人间风物,难分轩敞大宴;天下味美,不舍苍蝇小馆。生花妙笔,道尽市井街巷里的饮食和民俗,回首往昔,关照当下,他写的不仅仅是吃。    ——寇丹(作家、民俗学家、茶文化专家)    许石林涉猎极广,经史子集以及音乐、戏剧、书法、收藏等无不用心,有所收获,所以其行文看似不经意,却于雄浑处见极微,于繁密处见开阔。你不得不赞叹他打通各类艺术形式之间阻障的能力。    ——厚圃(青年作家)    故纸堆里埋藏着尘封的历史,许石林从中打捞起过去的饭局,古国典章,鼎鼐之事,别有意趣,他笔下的饮食文化,非常好玩,这是一个会吃又会写的人,非大才情不能为。    ——魏风华(作家、诗人、历史学者)

后记

给这些文字写个后记,感谢一下应该感谢的人,必须的。    这些文字当初发表的时候,我的同事陈溶冰给取了个专栏名“尚食志”,我和读者都觉得挺好的。现在结集出版成书,书名就用专栏名。陈溶冰当然是我要感谢的人。    我要特别感谢郭东林先生,没有他的帮助,我可能没有一种比较优游的心态,写出一些比较闲适的文字。    另外要感谢的人有李勇先生——那年我找他订两百份报纸,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说:“行!”这是迄今为止我遇到的最爽快的人,他是深圳老西安味工厂的老板。也因为和他熟悉,我才在深圳能吃到地道的陕西菜和小吃,也才能写出多篇与陕西饮食风物有关的文字,“尚食志”的专栏也因此而开。    这些文字陆续见诸报刊,我收到了不少朋友的信息反馈,意见都是赞扬和鼓励的,除了序言中提到的几位朋友,还有吴际云、刘万昌、陈新建、陈芳、厚圃、朱建斌、姚学斌、孔晓冰、王心泽、张之先、申晨、李悦、荣炜、张赫廷、方海星、齐阳、拜青鱼、夏运华、景妍、王宏志、倪宏宇等,都对这些文字的写作给予过帮助和鼓励,感谢他们!排名随意,不分先后,也有很多朋友此刻被我生理性遗漏,但一定会被我想起,我的领导和同事也不一一具名了,也谢谢他们。    这样鸣谢,好像自己做了多大的事儿似的。这些文字,写饮食,或与饮食有关,不过饾饤琐记,壮夫不为。然食色人之大欲,故这些文字,也还是怀着并不轻薄的心态写的。倘若能以琐屑文字见性情而窥人伦,则甚幸。    乡下主妇做包子,但求馅儿香美,多忽略包子外形,所以她们做的包子好吃,是给自家人吃的,比外面卖的包子好吃。    我从没拿读者当外人。    2012年7月19日补记

内容概要

许石林,陕西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集记者、评论员、专栏作家、撰稿人和电视嘉宾主持人等多重角色于一身。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杂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吟诵学会理事、深圳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撰写了两千多篇文化时评和随笔,作品 常常被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等推荐到首页,已出版作品《回归的脚步》(1997年)、《幸福备忘》(2001年)、《损品新三国》。

书籍目录

《尚食志》目录

第一辑
1、
鸡头米
2、
搅团
3、
甑糕
4、
水盆羊肉
5、
人体盛
6、
清俭
7、
趁热吃
8、
清明寒食
9、
酒厄
10、
祭食
11、
打包
12、
饯行
13、
罢宴
14、
茶道
15、
蒸饼
16、
馄饨
17、
蒸烙饼
18、
青菜
19、
地儿菜
20、
夜市
21、
一条娃娃鱼引发的悲剧
22、
放饭
23、
“再不到武家坡前去把那菜来剜!”
24、
“拌汤不喝人看上”
25、
“来了佳人马寡妇”
26、
“一蜿药面付奴手”
27、
“打下的婆娘揉到的面”
28、
一碗羊肉泡引发的战争
29、
妓女的菜
30、
饥不择食
31、
蛋大的事儿
32、
梁武帝
33、
避讳
34、

35、

36、
烧饼尚书
37、
曾经年少
38、
张大千——土匪菜传人
39、
螃蟹吃死了黄季刚
40、
砂锅居
41、
惜馀春
42、
郑子明点菜
43、

44、
挂面
45、
茵陈
46、
扁食
47、
呲儿
48、
面辣子
49、
油粉
50、
油糕
51、
胡辣汤
52、
米粉
53、
菜羹
54、
沫糊
55、
韭菜
56、
苜蓿
57、
刺蓟面
58、
麻婆豆腐
59、
欧阳修的宴会
60、
寇准嗜酒
61、
油炸鬼——秦桧遭报应
62、
苏东坡欺负人
63、
轮杯
64、
一杯世界上最贵的水
65、
驴肉
66、
旗鱼
67、
金枪鱼
68、
呛子
69、
葵之沦落
70、
宋朝与契丹的往来
71、
宋朝的元宵节
72、
川汤
73、
榆钱儿
74、
香椿
75、
莲菜
76、
苔子菜
77、
槐花
78、
汤水
79、

80、
头脑•八珍汤
81、
教你做艾
82、
烧卖•烧麦•烧梅•稍麦•稍梅•肖梅…
83、
一麦相承
84、
请女婿
85、
年夜饭
86
87、
88、
123、我们跟好玩的事儿绝缘了吗?
(未完)

作者简介

作为一个厌食症者,我喜欢看许石林的文章,我厌食,但不厌许石林的文字。看了老许的饮食随笔,厌食症也好了,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尽管身体还瘦,那是万恶的过去。
张发财: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平面设计
许石林的文化随笔,除了让你想起周作人、梁实秋、汪曾祺的渊雅从容,还有他自己独特的尖新机敏,文笔纯熟,意态优游,调遣词句,常有神来之笔。
——杨福音(作家、书画家)
写饮食随笔,许石林不陷入具体的饮食操作中去,他的特长是对史料探幽发微,联想、发挥、讽喻,撒得开又收得拢。他 的文字趣味为首,思想为底。读者沾上了,就放不下。
——张 扬(荷兰海牙孔子学院院长)
人间风物,难分轩敞大宴;天下味美,不舍苍蝇小馆。生花妙笔,道尽市井街巷里的饮食和民俗,回首往昔,关照当下,他写的不仅仅是吃。
——寇 丹(作家、民俗学家、茶文化专家)
许石林涉猎极广,经史子集以及音乐、戏剧、书法、收藏等无不用心,有所收获,所以其行文看似不经意,却于雄浑处见极微,于繁密处见开阔。你不得不赞叹他打通各类艺术形式之间阻障的能力。
——厚圃(青年作家)
故纸堆里埋藏着尘封的历史,许石林从中打捞起过去的饭局,古国典章,鼎鼐之事,别有意趣,他笔下的饮食文化,非常好玩,这是一个会吃又会写的人,非大才情不能为。
——魏风华(作家、诗人、历史学者)

图书封面


 舌尖上的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许石林的尚食志 朱晓剑  现在好像是美食家遍地走,不管在怎样的场合,都能遇见美食家似的,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诗人还要多。说许石林是美食家却不是过分,而且恰如其分,且不说他写的《尚食志》,就是做菜也是一流。第一次见是在深圳的华侨城边上,有王国华夫妇和女儿在座,许石林请饭。王国华以前在长春做媒体,后来南下发展,原想着能在长春见,却不料在深圳见上了。许石林带了一可乐瓶,里面装的是白酒,几个人边吃边聊天,快意。那天,王国华唱起了二人转,许石林也趁机来了段秦腔,我只有听的份。 过了段时间,偶然间许石林打电话过来,说了点什么事,然后就约着吃饭。他住在蜀汉路,离我家近,就在一品天下找了家馆子。对于酒楼,三两个人吃饭也没多大意思,占大厅的一角,也没个氛围。于是就找了家双流老妈兔头。来几样小菜,几个招牌兔头,又要了啤酒,边吃边聊,他说饮食掌故,聊起饮食经验,好玩的不少。就那样吃吃聊聊,天热,人多,话也有许多抖不伸展。酒喝的也不是很多,可能是在喧闹的地方是不大适宜喝酒的,按道理讲,陕西人喝酒也凶猛,哪里有那么多的斯文。喝了半天也 不过三五瓶啤酒,似乎都不在状态的样子。许石林再来成都,是约在红星路四段上的老码头火锅见。那天还有几个学生在,我约了今日阅读书店的老总向雪刚一起,人多,话题就聊得开。吃火锅不喝酒似乎永远是不相宜的。于是,就啤酒一打上来。因为跟石林兄在策划一个美食组织,约请全国的美食作家一起尝美食、写美食,也更好玩。那天的话题自然是跟美食相关的多一些,聊起不同的美食经验。有一次,我去上海,专门去吃一家馆子,经典。这样的故事在许石林看来,趣味多多,特别是寻访的过程,也有意味。他说有次专门去寻找一家菜馆,地名不太清楚了,只记住它在某一个区域,打车过去,找,还真在一条小巷里寻见。他说,藤椒油、花椒油,家里常备,做菜少不得放一点。木姜子也是,记得有次去吃贵州名吃酸汤鱼,离不了它。故事越说越长,正好适宜下酒。他又说一种蒸菜,把肉(鸡)切开,又不切断,然后抹上不同的调料,放半个小时,等到一切准备停当,切几块姜片,垫在电饭煲的底部,把肉(鸡)放进来,调料也一同放入,最好把电饭煲调到煮饭,等到“煮”好即可。这做法不复杂,却也有味,跟卤菜相 。他说有次专门去寻找一家菜馆,地名不太清楚了,只记住它在某一个区域,打车过去,找,还真在一条小巷里寻见。他说,藤椒油、花椒油,家里常备,做菜少不得放一点。木姜子也是,记得有次去吃贵州名吃酸汤鱼,离不了它。故事越说越长,正好适宜下酒。他又说一种蒸菜,把肉(鸡)切开,又不切断,然后抹上不同的调料,放半个小时,等到一切准备停当,切几块姜片,垫在电饭煲的底部,把肉(鸡)放进来,调料也一同放入,最好把电饭煲调到煮饭,等到“煮”好即可。这做法不复杂,却也有味,跟卤菜相似,却又有那么一点差异。我回家试着做了几次,果然是不同凡响。且说向雪刚这时也露了一手,说出几样做菜的方式,我则一笑带过,在我做菜这回事,虽然能做几样驾轻就熟的菜,却未必是多么美味,也算不上多么拿手。好在这都没关系。做菜固然是一种学问,且做门外汉,窥见几许春色,也未曾不好。但在许石林的眼里,所谓美食,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人不解南味美,南人亦不接受北方的口味,袁子才就很鄙夷火锅,认为啥东西都在一个锅里烫,致使“百菜一味”。他哪里知道火锅的妙处!许石林又说,现在川菜变得不像川菜了,粤菜化了,主要是为了能卖上价钱。这似乎也怪不得川菜这样,在这个奔向钱潮的时代,你不这样做,似乎就落伍了似的。
  •     与许石林兄相交于微博,此后闻名总要见面,于是有了第一回餐聚,无论是否靓菜美酒,一席总也欢愉。石林兄兴起吟咏,陈恭尹《崖门谒三忠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老音古韵慨然声腔,背椅微目自在态度,三月之后犹自历历,想来那时正值五月深圳文博会期。自此又与石林兄再三聚,二次会于一韩国小馆,烧酒泡菜榻榻米,老板娘迎送总殷勤。三顾即是前两日,石林兄新作《尚食志》行市,一堂济济为之喜,安徽菜谐配葡萄酒,纸书喷香大名签奉,墨畅笔滑文字尽雅。《尚食志》自是讲吃,谈吃之际吊古钩沉,一线文思枝枝脉脉,民俗风物历史掌故,款款随笔娓娓道来:“您知道“饥不择食”这个词儿的意思,但您不一定有切身体会。您观察饭桌上,宴罢,人饱,盘中有剩菜,但凡坐中有四十岁以上的人,其筷子不会彻底地停下来,总会不自觉地一口半口地夹菜吃。这就是挨过饿的人,看见食物,不忍舍弃。所以,这个年龄的人,您让他们减肥,往往过不了吃这一关(《饥不择食》篇)。”这便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讲到了几近末代天子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逃,饱汉不知饿汉的饥啊,太后皇帝最后都饿昏了,终于有臣子进上小米绿豆粥,只是没得筷子也,“还是慈禧发话了:门外头不有秸秆吗?折两根当筷子吧!”《饥不择食》玩笑是养尊处优惯了罹遭大难的太后皇帝老儿,另有《打包》一篇,正也说来人家的老祖儿雍正帝,却是别样一番风格:“人都说雍正皇帝为人峻刻,其实一般清廉的皇帝、官员自然就带着一股峻刻之气。雍正皇帝就很不喜欢浪费——过去人说宰相不亲小事,但是关乎吃饭,就是大事,所以连雍正皇帝也管得很细。他给内务府下诏,专门说后宫吃饭剩下的饭菜处理问题,如果印刷成现在的文件,就是类似《清国务院关于重视处理机关食堂剩饭剩菜问题的通知》,得算红头(黄头)文件吧?”石林兄文笔天然,字里行间充盈谑俗,然笔俗意不俗,《打包》篇最后结语:“人心惟危,您可以说这是雍正皇帝作秀,但是这个秀做得就是拨你心中这根弦儿:别浪费,吃不了的,打包。”轻打小敲中俨然正经一本,世间生存惟吃饭最为严肃紧要,“粒粒皆辛苦”,非止黄口儿浪荡背书豁齿应天。我与石林兄皆好食,所不同我乃因事记食:比如从前大漠会友,兄弟汹汹银川铁盖白酒佐以新疆大盘鸡;又北漂凄苦,食不起北京烤鸭5块钱购得俩鸭架;再是后来太太初识,日久温馨华强北赫赫名声“深井烧鹅”。石林兄则为“因食记事”:《馄饨》说的是宋高宗赵构的糊涂相声;《油炸鬼》(油条)必道“日受铁鞭一百”奸贼秦桧死后报应;《土匪菜》勾连出是张大千的土匪生涯;《鸡头米》得来全是工夫,追溯的却是唐明皇扪出浴贵妃乳——“软温新剥鸡头肉”,狗贼安禄山在旁起哄对曰——“滑腻初凝塞上酥”。“民以食为天”,历数《蒸饼》、《香椿》、《水盆羊肉》……各篇,落笔也多见“民食”,旧传旧法今时今食,不过家灶里炊,婆婆的案板婶婶的锅铲,随之锅沿磕碗边碰,杂杂拉拉俗人俗事迹。“治大国若烹小鲜”,更有《欧阳修的吃喝》、《郑子明点菜》、《酒厄》……各篇,醉翁亭上风流数、赵匡胤难时恶损、竹林七贤刘伶之醉机,大人大物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一笔笔吃喝细描,无外乎:小恩小惠小情小调小滋小味。“饮食,人之大欲;大欲所在,亦生之大伦所在。故观一方饮食,可知其文化历史(《尚食志》自序)。”石林兄与我一城同居,深圳这改革前沿所在,吃食自也被经济惯性催逼出一方异彩,大量苦逼的青壮,有限的口袋,却要无限的费用,从中调剂出“性价比”最为合适的胃口,中餐洋餐南北菜系难得适者生存,妥协兼容面目全非大同小异可见一斑。既然必然习惯也就释然,所以与石林兄三餐之聚,即便台面所呈不精不细,吃客总也沉着食脍不厌,酒酣耳朵热,叙情。更有《螃蟹吃死了黄季刚》篇,许石林明告:“把肉夹馍和阳澄湖大闸蟹放在一起,让我选,我选肉夹馍——您尽管取笑我土,我还取消你水哩!这就是人的味觉记忆,没办法,要不怎么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妈做的饭最香呢?”我是江浙人,从小小鱼小虾惯,定然首选大闸蟹,所以照例还是各找各妈各家旧锅油香。只是我与石林兄都一般,运命被绑定了特区这什么都特特的所在,老小的记忆味觉不复找矣。每天各色样特特的味觉轰炸,犹自一份老生活的寄存之心吧,所谓新鲜好吃里话旧炊,故此天派人意愿,成就了这本《尚食志》。水去先生2012年9月16日
  •     (转载)黄啸:给食物做传初秋出差,小回了趟北京三天,去姑姑家扫一些家族文献。去菜场买了10斤正当吃的四两公蟹拎去,跟姑姑说好给准备野菜馅饺子,家里阿姨在小区里采的荠菜,手擀饺子皮,全手工,肉馅是煸过的,有点老北京庆丰包子铺的味儿,吃了申请打包,用食盒装了,保鲜膜一层层裹起来,一起飞回深圳,怕饺子味熏着别人被投诉。大费周章的原因是鸭子最近吃饭都是一边吃,一边看许石林新作《尚食志》。她依次惦记的事还有,蒸榆钱儿、沫糊、艾面、蓟刺面、苜蓿芽纸卷儿……都是我完全无能为力的食物。对野菜更是向往不已,整天说想吃野菜馅饺子,我这五谷不分一人上哪儿认识野菜去啊,跑到后山上瞎采一起,再中了毒,所以逮到了野菜馅饺子,赶紧不远千里从北京背回来。满足一样是一样吧。其实许石林的《尚食志》还真不是个简单的现在市面比食物还多的食谱加文艺情怀类书,首先你如果认识许石林,你看这本书,可以想象在听他说话,唱念做打绘声绘色加上点小刻薄小幽默小轴吧大原则,怎么说就怎么落到字面上的,好懂。我一直认为口语化是写字最高境界,之一。莫言说,高密当地土话,说着通俗,写下来就很古朴雅致精妙,关中话好像也有这个神功。所有的寓意、诉求、主张、典故都说书似的娓娓道来,意深字不深,低阅读门槛高技术含量,这是境界。当然,您得说得有趣,口语嚼蜡,再如是落到字面上还是嚼蜡,不可能变嚼肉了。其次,这本书述而做,做而述的比例比较黄金,你如果像鸭子那样想被馋下子,这本书基本能把你馋得不思眼下饮食,惦记的都是找不着的关中吃食。如果你像我那样,想随时学两手,砂锅什鱼煲啦,肉糜也就是菜肉粥啦,我在书里折了好多页,可当属于操作指南。你如果看重阅读快感,文字分量,民俗民运民粹,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贾平凹说汪曾祺是文坛老狐狸,意思是文风老辣娴熟。那许石林的文风当个文坛中狐狸不用客气,文字娴熟的啊,怎么写,怎么有,好多深涩的典故,非经这样的文笔讲出来,才能脍炙人口。比如春秋公仪休去织拔葵的故事,给各级公仆们上了一堂多么以古讽今的廉政课啊。比如宋仁宗皇后向宰相吕夷简的夫人要江淮糟白鱼和秦桧老婆给皇后拍马屁送一百条子鱼,被秦桧换成青鱼保命的故事,多么博大精深古代官场进贡有术啊。总之你照着食物志买这本书的话,书中文史知识含量很超值,关键是你还看得进去。许石林的文字有种老派讲究,看似随意,庄重体面,看他写的《吃相》,我乐够呛,原来关中人不像段奕宏演的黑娃那样呼噜呼噜一边吃一边碗里沥啦着吃面啊。前两天许石林发了个微博说,作者在微博、博客上等等自媒体上,把自己的书讯等等链接,推介。您可以说是卖书,也可以说是服务。其实,其中内情,也不必尽诉诸外人。有人觉得你卖书就是不光彩的,随便你怎么理解都好了啦。显然有人对作者为书的发行做配合推广看不惯,才引发他感慨。这年头网络上的道德先生真是逮啥瞎监督啥,卖书不光彩,卖啥光彩啊,表叔房叔他们倒是不卖表卖房呢,他们卖权力啊,所以网民要集中火力,别见什么看不惯什么,尤其写书的人,没几个真赚到卖书钱的,不是好这口,千金难买愿意,势利眼点谁点灯熬油干赔本买卖啊。况且这本书的出版发行,真的有不为人知的内情,挺感人的,不是许石林嘱咐不必公开,事情做了,自己尊重自己的价值观,不需要别人理解,我还可以另外写一篇。会点会做会种会买会说然后会写,这是书好看的土壤。用许石林自己的话说,是那个味儿。这个炒作时代,不善包装和经营的好书珠玑被埋没家常便饭。《尚食志》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食物的书,友情大声吆喝几嘴我觉得挺体面的。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内容大多是陕西一带的食物,说古论今很有意思.
  •     中国人于美食之精,再无别国可出其右了。
  •     书很漂亮,文笔也好,喜欢。
  •     这一本书老早就决定要买的,一直等,直等到晓松老师的《如丧》方一起从当当网购回来。这本书是从《南方日报》读书专栏《阅读笔记》那看到的,上面推介说,“天生万物,各有其性。。。这儿供应的菜,不能有反季节的,反季节菜多没文化啊?什么时候该有什么,自己不能说了算,得让老天说了算,这叫心存敬畏,对自己管束。。。”,就光凭上面这段文字就不简单,故而定下决心**当去买这本书的。“吃饭是件守规矩的事”,原来,老百姓家中的家常便饭,一直以来都是有规矩的,只是国人不知不觉而已。。。
  •     看了黄啸的推荐买的,虽然我不太会做饭,但美食类的书籍还是很爱买的
  •     吃货的书.
  •     为这本书,深圳中心书城在读书月期间组织了一次活动,我带着书去现场听许老师讲美食的小故事,文如其人,有种独特的趣致洒脱。只是装帧设计书名美编等等有点差强人意。
  •     东西不错,质量也很好!给朋友买的他很喜欢!
  •     强烈推薦!此乃四好书籍--好看、好玩、好笑、好吃!于书间,遇见许老师笔下的美味,不免时感口舌生津。而融贯其中的华夏文化之美,又让人不由慨叹向往。这两日,此书几是时刻在身侧,偶为之废寝忘食。用心拜读,方才阅毕。真真爱不释手哉!见字如面,此书真乃美食也~
  •     吃饭是件守规矩的事儿王国华  我在深圳一家报纸上曾开过长达五年的专栏,有一次在同一块版面上读到一篇文章,留下了深刻印象。该文名为《韭菜》,讲的是作者的朋友想“弄一套公府菜”,要“让慕名前来就餐的人觉得有身份、体面”,问作者该怎么办。作者答,“现在是春天,您待会儿上盘包子,一定要韭菜馅儿的!为什么?‘初春新韭’啊!吃的就是时令。”“到了农历五月底六月初,就是有人想吃这韭菜包子,给多少钱您也别做!为什么呢?‘六月韭,驴不嗅’,驴都不吃,公府里还吃?要是我,四月底就不做了,只用春天的头茬儿!大棚扣的也不要!至于外面的餐馆酒楼还有那是他们的事儿,到了这儿,这个还真没有!客人到了这儿,自然就懂得了什么叫有钱买不到,钱到了这儿还真不是万能的。这叫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方显尊贵……还说这韭菜,为什么过了季节不吃?因为的确不好吃了。天生万物,各有其性……这儿供应的菜,不能有反季节的,反季节的菜多没文化啊?什么时候该有什么,自己不能说了算,得让老天说了算,这叫心存敬畏,对自己有管束……”  这一宏论,读来真是心有戚戚焉。于是记住了作者的名字:许石林。他在该版上的专栏叫做“尚食志”。我后来到了深圳,和许石林兄成为朋友,多次听他在饭桌上谈食论道,其中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韭菜》一文中谈到的:守规矩,存敬畏。如今,这个专栏结集成书了,《尚食志》一书中更是将这一主旨进行了全面的解释。  顾名思义,《尚食志》是一本所谓的美食书。里面有技术性的介绍,比如讲广州肉粥的做法,萝卜的做法,陕西烫面红糖油糕的做法等。但里面更多的是在引经据典,讲各种各种的饮食规矩。一般理解,吃饭不过是个拿起筷子送进嘴的过程,能有什么说道?但许石林讲起来就不一样了。他谈《醪糟》,顺嘴提了一句《邵氏闻见录》中记载的“宋朝祖制”,“不得取食味于四方”,皇宫里的人,只能吃汴京周围所产的东西,不能吃从五湖四海运来的东西。宋朝为什么订这么个祖训,文中没细说,或许是抵制长途跋涉不新鲜的食物?他谈鸡蛋,又提到清朝的祖制:不许帝后吃饭时对一道菜连续吃几筷子。理由是一来止贪,二来不让人掌握主子的喜好,免得投其所好,三者帝王家要公平对待万物,不能有所偏好。作者为文,引用什么不引用什么,总会透出作者的价值取向,而许石林对规矩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规矩来源于传统,有了传统便成文化。而文化常常通过仪式来强化。就拿饯行来说,许石林认为“所谓饯行,是古人的离别仪式”,隆重的,要摆酒席,简单的就是一杯酒,再寒酸的,一碗清水代酒,情谊未必不厚重。他还为此讲了一个范仲淹被贬,众人三次践行的故事。谈关中一带端午送粽子,重阳送糕,皆是娘家给女儿家送,舅舅给外甥送的习俗,他认为这些农业社会的人情往来,是按照许多规定的程式完成的,贯穿这个程式的核心就是“礼”,亲戚们在这个礼数的程式里,彼此遵守规定的动作,使彼此按照礼数维持,保持着亲情的温馨。  但规矩和传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先人多次实践的结果。中国人吃东西讲究趁热吃,此为“得其时”。许石林说,“关中人给你下一碗捞面,其面不是干捞,带一点非常合适的汤,搅拌起来有一种黏黏的感觉……不能等,再等就坨了,不好吃。四川水煮肉片,不趁热吃的话,就赶紧倒了吧”,为什么选择这种吃法,肯定有其道理,就像广东人吃海鲜,讲究生猛,“我说这是广东先民用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命换来的饮食之道——水产易坏,先民恐最初不知,不忍弃之,食而得病,医药又不发达,很多人因此丧命。”许石林推崇的规则,其实就是少走弯路,取世界即成之规,亦不必重新摸所谓的石头去过河。  饮食之道跟处世之道乃至治国之道一样,都是要守规矩。而许石林更强调人之为人所要自律的那一部分。即,人要懂得自我约束。顺便说一句,他对饮食的论述除了引用史料之外,还常常引用中国戏曲中的故事和唱词。他通过《尚食志》一书中告诉我们,好多好多学问,都藏在史书和戏曲中呢!  
  •     没事看着玩吧。
  •     看到舌尖,就有些犯晕。内容有些故弄高深之嫌
  •     这类小文,我觉得还是蔡澜的写的好一些。不过,总体而言,也还算是不错。
  •     许石林的书,买一本,只赚不亏
  •     许老师的书总是给人带来启发。
  •     重视内容,不侧重书籍包装。作者观点特别。
  •     一本不错的饮食文化的书,仔细拜读了
  •     很好看的书哦,买的值得
  •     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里面全都是文字,米有图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