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食足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地方美食 > 京味儿食足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108041791
作者:崔岱远
页数:13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4. 丝瓜架是四合院里常见的景致。盛夏的日子,浓绿色藤架上黄灿灿的丝瓜花和院子里火红的石榴花、缤纷的月季一起把青砖灰瓦下不大的地盘儿点缀得五彩缤纷。待到黄花凋落,果实结成之时,条条悬垂的细嫩丝瓜不仅给院子里带来了田园般的气息,还在餐桌上添上了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 吃丝瓜讲究个鲜。经典的做法是用羊肉汆着吃。摘比大拇指稍稍粗些的鲜嫩丝瓜洗干净切成薄片。把腌制好的羊肉片挂浆,用滚开的水略微一汆捞在汤盆里。再用葱姜水把丝瓜片焯熟浇在上面。别看做法简单,却完好地保持了羊肉和丝瓜的自然之鲜,尽显简单清净之味。 所谓“鲜”大体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肉之鲜美——对于南方人来说是鱼肉之美,而对于北方人而言则是羊肉之美,所以才有了由“鱼”与“羊”合成的这个“鲜”字。还有一种意思是说果蔬之鲜——现摘的、细嫩的蔬果充盈着大地的灵气。滑润的羊肉,清嫩的丝瓜,融合在清可见底的鲜汤里,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羊肉之鲜和菜蔬之鲜。人们可以坐在丝瓜架下悠闲地品着这滑爽清鲜的至鲜之汤,任滋润的感觉触摸着肠胃。清风拂过,汗出涔涔,松弛了肺腑,也松弛了劳顿的心绪,怎不让人迷醉于院落中嫩绿的色调和素朴悠闲的境界里。 5. 四合院里常种的瓜果还有瓠子。还记得盛夏时节,浓绿的藤架上爬满了大大的心形叶子,不仅使整个院落都弥漫了凉爽,也让烈日下的青砖灰瓦充满了勃勃生机。入夜时分,雪白的瓠子花开了,那素雅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宁静的夜色透着惬意。过不几天,藤架上白花凋谢处,枝叶间蹿出了一个个表面上挂着一层乳白色绒毛的小瓠子,羞答答地躲在浓绿的叶子后面,淘气的和藤架下乘凉喝茶聊天的人们捉迷藏。天气转凉,翠绿的瓠子也渐渐长大,外形酷似葫芦,只是中间没有亚腰,也比葫芦细,比葫芦长。这可是做糊塌子的上品呀! 从藤架上绿叶间摘下两个一尺来长胖乎乎的瓠子清洗干净,用礤床礤成细细的丝,放在盆里,和上面粉,再打上两个鸡蛋,加些清水,用筷子拌成浓稠的糊。微火烧热了饼铛,点上几滴素油,拒上一勺面糊,薄薄地摊成一张大饼。随着刺啦刺啦的响声,一股焦香中混合着清新的气息扑鼻而来,整个厨房都弥散着瓠子特有的清香味儿。过上一两分钟用铲子一翻,刚烙好的一面焦黄间隐约可见清嫩的绿丝,稍等片刻,再一翻,一张糊塌子就烙好了。 烙好的糊塌子如果就这么直接吃有些可惜,因为还没蘸作料呢。糊塌子要蘸特定的调料,这可是吃这口儿的点睛之笔。真正的吃主儿小料不全不吃,再简单的吃食也不能将就。

前言

京城的味道从哪来    大凡饮食繁盛发达的地方,几乎都是物产极其丰饶的地区。比如黄河三角洲诞生了鲁菜,长江三角洲诞生了苏菜,珠江三角洲诞生了粤菜……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是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山上长的,到河里游的、海里潜的样样齐全。川菜的诞生地虽然远离海洋,却是自古就号称天府之国是富饶所在。    可北京城产什么呢?除了树上的香椿、院子里的石榴等等几样可怜巴巴的鲜货,京城里几乎什么都不产。况且,即使是香椿树和石榴树现在也是越来越少见,越来越稀罕了。    然而,京城里却几乎什么吃食都不缺,有道是“饮食佳品,五味神尽在都门”。几百年来北京城从来都是百货云集、名肴汇聚。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这里是中华大地的“首善之区”。    京城里云集着来自东西南北的物产,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精英,更凝结了中华文明的精粹。难怪百余年前的法国作家维克多·谢阁兰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之后来到北京,激动地给音乐家德彪西写信发出这样的感慨:“整个中华大地都凝聚在这里。”    几百年来,北京不仅是中国的政治之都,更是中华文化的中心。而饮食习俗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更是一种文明发展历程中最生动、最鲜活的生活展现。这么说来,仔细琢磨一下北京人怎么做,怎么吃,也就能对我们的文化窥见一斑了。    要说北京的吃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那首当其冲就得说是大菜小吃里无处不在的宫廷的影子。这听起来好像有点玄乎,可却一点都不夸张。不是吗?就连卤煮火烧、麻豆腐这样的粗蔬粝食追根溯源都和御膳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甭提白煮肉、烤鸭、涮羊肉了。    所谓宫廷菜,确切地说就是清代紫禁城御膳房的菜。清代的宫廷菜有这么几个来源:一是继承了明代御膳房的菜肴,其中大部分是山东菜;再就是满族、蒙古族特有的风味菜;还有一部分从各地民间传进宫里经过精雕细刻的各地民间菜和风味小吃,就像豌豆黄儿、肉末儿烧饼等等。宫廷菜从来不是养在深闺人不知,而是被那些接近宫廷的达官贵人以及他们的跟班、随从们所追捧和效仿进而影响到整个京城的饮食风尚。特别是清王朝的灭亡使得原来那些宫廷御厨们流落到市井街巷之中,而这些人几乎全都凭着自己的手艺在市面上谋生,也就自然让宫廷的口味融入了京城里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菜是给人吃的,可京城里五方杂处,天南海北哪儿的人都有。即使是所谓老北京也并不能说是祖辈世居,只不过是早些年迁进来,或者晚几代移过来而已。北京的文化有着某种奇特的融合力,不管您是从哪儿来的,只要在这住上几辈子,就会被这座城市特有的情调所感染,所融化,进而也就成了老北京了。这种奇妙的融合力体现在吃上就是可以满足八方口味,让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人士都能在这里享受到口福。    一说起吃,就不能不聊聊下馆子。京城里常下馆子的自然不是平民百姓,可也并不是王公贵族。王公贵族的府里有自己的家厨,请客吃饭并不上街。在京城里经常下馆子的是那些在京为官的、来京办事的、进京谋前程的人,还有他们的随从、跟班以及形形色色在京城里走动的人们。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因素,烹调技法全面、风格庄重大气的山东菜不仅口味中庸,而且和京城的文化氛围非常融合,因此得以在京城的馆子里风光了几百年,成为北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北京当地的清真菜、清末民初大量流入北京的江南菜,以及个别四川菜、广东菜、福建菜等等各地佳肴起到了很好的补益。不过,这些菜传进北京后也已不再完全是原先的口味,而是兼容博采,有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就像北京化了的鲁菜融进了江南菜的口味,一些清真菜也借鉴了鲁菜和苏菜的手法。在京城里各地菜肴彼此交融、重组、创新,其中的“我”和“你”只是相对而言的。这些菜肴有一些红火了两三年即被淘汰,而另一些得以长久保留下来。保留上半个多世纪,也就演变成了京味儿菜。    然而,皇宫大内也好,百年老字号也罢,都并不能囊括京味儿菜的神韵,真正地道的京味儿深深地融化在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家常便饭中,融化在胡同深处那些走街串巷的吆喝着卖小吃的推车里。    北京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社会相对稳定。红墙底下生活的大多数人过着简朴而温暖的日子,一过就是三辈子五辈子。作为一座大型消费城市,这里的老百姓大多是直接或间接为各级衙门或文化机构服务的。耳濡目染之间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这就形成了北京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比如在吃上,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挑剔却并不奢侈,实诚而又讲究品位,简朴里透着尊重与体面。他们过着平凡的日子,也追求着朴素的享受。兴许一顿可口的饭菜就能让他们觉得日子有了奔头儿,给他们平淡的生活添上几分乐趣。尽管这座城市的主宰者不断更迭,然而平民百姓永驻。正是这些普通人家活生生的生活,给北京留下了最宝贵的遗产,同时也把自己的个性融化进了这座伟大的城。    如今,人们的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饮食习惯也在不断演变着。那些朴素、典雅、精致的美味有些还在,有些已经似是而非,而有些已然随风而逝了。人们缅怀那悠远的芳香,因为那些饭菜难以抵御的魅力记叙着最真切的日子,记叙了温馨、醇美的流光。那些街头巷尾绚丽多姿的市井生活之精彩绝不逊色于红墙里的那些巍峨的宫殿和庙宇。毕竟,对美味的体验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而这种热爱正是支撑生命的不竭动力之一。    现在人们每每惆怅,井喷式的发展已经让北京的京味儿越来越淡了。那么京味儿到底是什么?所谓京味儿不仅仅是故宫、胡同、四合院,也不只是京戏、相声、吆喝声,更不单单是烤鸭、涮羊肉、豆汁、焦圈儿等等大菜小吃。京味儿是一种生活——一种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她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骨子里,成为北京的精气神。作为北京人我们怀恋她,爱惜她,不希望她随风消散,那么我们首先就应该努力赋予她新的生命。    饮食是艺术。早在《四库全书总目》里,有关饮食的书籍就与琴棋书画归于一类。饮食更是文化,是悠久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文”就是传统,就是规矩;而所谓“化”就是把那些规矩融人现实生活之中。我想,文化的真意莫过于此。我们为什么不寻找发掘,让那么些充满人间烟火、经过几辈子人形成的规矩、文化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服务昵?文化魅力在让生活更幸福,并在活生生的生活中走向未来。正基于此,我想用文字留住北京民间最根本的味道,因为那里包含了太多的质朴与隽永,饱含着从容而醇厚的温情。    我从不否认今天城市发展的文化意义。恰恰相反,我们的每座城市都正形成着新的文化特质。但对于那些积淀了几百年的优秀传统,是否仍有一些值得守望?也许并不是一定要保留某一两样大菜小吃,要保留的只是一种值得留住的情调韵味。若能如此,我们的生活岂不更有滋有味?    对于现在您手上的这本小册子,您不必抽出大块时间太正儿八经地阅读,也不必非得一口气把它看完。您可以在下班途中的车上随便翻开一篇,或者在午后的闲暇时光里沏上一杯香茶,在茶雾缭绕中读上一两段,然后咂摸咂摸嘴,品品味儿,就像是尝一道小吃,或是看一幅画儿。也许看着看着,就能让您想起点儿什么,或者回味出其中若隐若现的味道吧!    崔岱远    2011年初冬

后记

2009年最末一个月,我来到三联书店,从责任编辑张荷老师手里接过了《京味儿》的样书,当时的感觉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能够在文化人心目中的殿堂出版拙作,算是了却了一桩夙愿;忧的是这么一本从内容到语言都具有很强地域色彩的小册子能有多少人喜欢看?毕竟,地道的北京人现在不多了。    转眼两年过去了,这本小册子带给了我太多的感动。    曾有一位江南读者按书中的方法亲手腌了腊八蒜,才相信蒜真的可以变得绿如翡翠。尽管她很少享用书中的那些吃食,但她说她喜欢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味道。曾有一位留洋博士回北京探亲一周,在最冷的一天顶风冒雪穿越了大半个北京城,只为能和我见上一面。因为这书让她在欧洲想起了中学的时光,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的饭。更有我素未谋面的台湾著名作家叶怡兰女士由于心折于本书“字里行间款款流露出的那些生活样貌与情致况味”,将本书推荐给博雅书屋出版了繁体字版,让宝岛上的读者也体味到北京生活之乐、之美、之独树一格。    而北京人对《京味儿》的青睐就更不必说。仅举两例:有一位小伙子买了20多本作为春节礼物送给他身边的朋友,并在节前特意赶来送给我一件他亲手制作的艺术品——一片镶嵌在精美相框中的秋叶,后面还题写了自己作的小诗。还有一位老者特意打电话给我说:“这本书让他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现在天天陪老伴儿按书里写的菜做饭吃。”那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    事实证明喜欢《京味儿》的并不仅仅是北京人,也有东北人、上海人、广东人、台湾人、香港人乃至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仅仅来过北京一两趟或者从没来过,而对于书中所描述的那些吃食,甚至压根儿就没听说过。可这些并没有妨碍他们喜欢这本小册子。    我觉得,人们热爱生活,因为生活是不可复制的。即使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对于生活的体验、感受和品味也不尽相同。如果说《京味儿》引起了人们共鸣,那只能说在读者的生活中也着有某种类似的东西。这种东西也许不是美食本身,甚至也不仅仅是北京人所特有的生活态度和对于固有习俗的坚持,而应该是书中无所不在的那种对渐渐消逝的城市原生文化的眷恋吧?    伴随着城市高楼大厦的林立和常住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许许多多固有的原生文化在逐渐消逝。原本抬眼能见的老建筑不见了,原本习以为常的老味道消失了。人们留恋那些往事,那些故人,更留恋那些打小儿就浸润于衣食住行之间,并潜移默化影响自己一生的文化习俗。这种情感、这种文化,从来都是和吃食瓜葛在一起的。回荡于唇齿之间的不仅是儿时的美味,更是对纯真年华和温暖亲情的记忆。尽管各地人们所喜好的吃食不同,而这份情感是相通的。    不是吗?人们最爱吃的东西,是他小时候吃过的东西;而吃得最舒服的那顿饭,必定是和最亲近的人在一起享用的。不管是北京人、上海人,还是台湾人、香港人,都如是。    于是,在众多读者的鼓励和期盼下,我再次不停地敲击键盘,写下了这本《京味儿食足》——为着我无限眷恋的北京,就算作《京味儿》的姊妹篇吧!    至于为什么写成“食足”而不是“十足”呢?我想既然可以说“丰衣足食”,也可以有“酒足饭饱”, 那么对于一本写吃的书,叫做“食足”也未尝不可吧。而对于北京的吃食,这两本小册子的内容加起来也不过是“牛的一毛”,着实离“十足”相去甚远。    如果您捧着这本书来到北京城,希望寻找书中的美味,可能会发现有些还在,但有些确实无处寻觅了。那么,您也别遗憾。其实是否品尝到某种大菜小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味到那淡淡的人间烟火中所蕴藏的浓重味道——童年的滋味,故乡的滋味,家的滋味。如能品出这些,一碟麻豆腐与一碗阳春面,抑或一份卤肉饭又有什么区别呢?    借此机会,衷心感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为这两本书的出版发行所付出的辛苦。衷心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张荷老师,假若没有她的努力,我不可能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衷心感谢我亲爱的读者们,是你们的真诚和期望,激励着我继续写下去。

内容概要

崔岱远,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地道的北京人,打小儿在紫禁城边儿的南池子长大,做过工程师,现为某出版社编辑,编辑过百十来本书,在《光明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怀念北京的文章。2007年出版了《看罢西游不成精》一书,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连播。

书籍目录

京城的味道从哪来(代序)
四合院里
滋润莫过家常饭
天棚、鱼缸、石榴树
今晚的月光分外明
单背儿我喝蜜
一面一世界
好吃不过饺子
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
下馆子
下顿馆子解解馋
乾隆遗风江南韵
人间有味是清欢
川菜未必麻辣烫
茶余饭后
礼轻情义重
京城三千碰头食儿
酱香蕴百味
京城之素
送君一壶香片
后记

编辑推荐

《京味儿食足》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作者简介

这是继《京味儿》之后,崔岱远又一部介绍北京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的作品。说北京,自然让人首先联想到四合院。《京味儿食足》自然少不了四合院里的吃食、风情,四合院里的香椿芽、槐花、石榴、瓠子,配上天棚、青瓦大鱼缸,中秋的要拜的“月光码儿”,那些个今天住楼房的人再也享受不到的京味儿,真叫人留恋;说京城的吃食,就不能不提到京城的“馆子”,去饭馆餐厅用餐,北京老话儿叫“下馆子”。北京的“八大楼”是鲁菜的馆子,“长安十二春”则是江南风韵,峨眉酒家、四川饭店虽立足京城较晚,经作者描绘,仍让人垂涎。当作者把饮食文化与百姓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构成京城百姓的生活图景,不禁令读者食指大动之余,另有一番感慨。

图书封面


 京味儿食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认识老北京的美食,老北京的文化,从《京味儿》开始;而在微博上知道崔老出新书了,第一时间在当当下单,而书到手之后,竟然开始了超级频繁的出差,以致于在书柜里静静的趟了好几个月;这次出行带了,可惜只是翻了几页,而崔老的书,需要一读再读,里面写的是小吃美食,而传递的却是文化。稍后,看完补上笔记!
  •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读过的众多美食相关书籍里,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的一本书。其实一个人对于美食的酷爱,除了确实美食本身口味甚佳,引人流诞之外,很大程度上会和美食与他的旧时记忆相关。美食不仅是美食,它更是一种文化。如果一个人喜欢一种美食,那一般不仅仅是这种吃食本身的味道,更在于它引起了他的共鸣,引起了他的回忆。相信喜欢这本书的人也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北京城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四合院胡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越来越多固有的原生文化在消逝。原本常见的很多美食小吃逐渐不见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留恋那些古人,那些往事,甚至于仅仅是过去时光中某一个非常短暂的片段,也更加留恋于原本就浸淫在衣食住行之间、并潜移默化影响自己一生的文化习俗。这种文化习俗一向是和饮食纠缠在一起的,从来就分不开。回荡在嘴边的,远不止从小记忆中的美味,更是对纯真年华和温暖亲情的回忆。也正因为此,才有了这样一个词:妈妈的味道。这本书没有过多在美食本身的味道上着墨,而是更多的发掘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与情感,看来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而某种意义上,心里也许还会有些酸酸的。而针对各种美食背后隐藏的文化传统或习俗,作者也努力甚多。让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深深感到一种身为北京人的自豪与深厚底蕴。可是作者所说的,老北京人日常生活中的闲散恬淡,何时能够再现呢?现在的北京人,永远都是每天行色匆匆,忙忙碌碌。甚至于逢年过节,也都奔走在看望家中老人或者亲戚朋友的路上,鲜有真正懒懒散散的时光。我相信,将来我的这个小不点儿,谈起美食时,他想起的会是『爸爸的味道』!做爸爸,我自豪!哈哈哈哈!
  •     看似写给吃货们的书,细细品来,却感受到了蕴藏在菜的味道里的思想,大道至简,在品尝美味,饱口腹之欲之时,其实还可以收获更多。出生在北京,却忽然发现其实对这所城市了解的很少,从饮食文化的演化,能够更真实的体会城市的变迁和它的性格。感谢作者!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可坐茶余饭后的精神休闲小食品。读来轻松惬意,回味悠长。喜欢作者的京味儿十足的文字,如面对面与你聊天儿,特亲切~无论封面设计还是纸张,都很满意,三联的书,一贯不错,值得收藏。
  •     非常有营养的书。既长知识又长见识,还有文采。
  •     地道的北京味兒,無論食品還是語言。比第一本稍遜。
  •     童年的滋味,故乡的滋味,家的滋味。
  •     很好,一边看一边沾沾自喜于自己曾经是伏帝魔。
  •     看过唐和梁对京派饮食的描写,唉,只能给崔三分,原因是前面几篇特别大众的饮食
  •     看得我啊。。。馋....
  •     爽死我了!尤其是在国外的时候看这本书,满美国找吃的啊!
  •     吃与近代名流,往事,与日渐淡薄的传统及记忆。
  •     他的书不单纯是一本食谱的范畴,因为蕴含的感情,所以每道菜的描写就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美食盛宴在读者脑海中徐徐展开,滋味犹在舌尖
  •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喜欢的关于食物的书啦,感觉是真的行家哈哈。
  •     “单背儿我喝--蜜”,果然京味儿食足,再见小时候,再见老北京
  •     看得我这叫一个饿得慌,将香椿鱼儿,冻柿子的时候真是给我带到了小时候,怀念以前四合院的日子...
  •     继京味儿之后的又一本好书,最喜欢这类书籍了,饿的时候看尤佳,哈哈,看到里面的一些吃食,想起了小时候在胡同里的生活,美好的童年啊!
  •     好吃的!
  •     部分介绍了菜系传承和饭庄馆子
  •     三联的书质量还是可以的。
  •     发现很多写食物的书都是这样的套路,介绍食物,讲讲由来,还要配上儿歌之类的。没有勾起我对食物的向往。
  •     较之于《京味儿》,此书又带你我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将你我带入那滋味年代,共同再次回味历久弥新的浓郁京味儿,既近又远,既芬芳又淡抹。。。。。。
  •     慢慢快消失的京味儿只能在书里体会
  •     文章轻松,大家手笔
  •     喜欢,好
  •     Kindle 在北京的地铁里读完了这本书,感受更微妙。
  •     喜欢这口的人自会喜欢
  •     绝对值得收藏起来一遍一遍的读,看着都特过瘾....
  •     美味呀
  •     写得不是简单的食物,是老北京的文化,是胡同四合院的生活,更是难以忘怀的童年,无法回去的故乡。
  •     写出了老北京的很多已经绝迹的小吃,引人入胜
  •     <京味儿>的姊妹篇,让我们更深的了解了老北京的传统饮食,学习了.
  •     总觉得,崔岱远的文风,很有老舍的风范,亲切绵细,京味儿十足。
  •     这本书里表面是介绍吃,实际是在介绍一种文化。每件吃食背后是如何由来,代表着什么意义,其内核就是文化。书里的吃的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接受那个口味,但是绝对是介绍得味道十足,在口水欲滴的同时,也品着那着遗韵。
  •     "单背儿我喝--蜜!"想念首都。
  •     因为出差,有了一趟匆忙的北京之旅,没吃多少东西,却留了不少带着寒冷与苍凉的回忆。
  •     挺好得介绍了北京 的石榴 枣子 柿子 水缸 兔儿爷 团圆饼,还有扁豆焖面也写得让人咽口水,但是形容词很是红色,觉得是在看教科书里的文章。
  •     跟前一本京味儿比,大同小异,没有更多惊喜感,所以两本有一本就够了
  •     那些饭菜难以抵御的魅力记叙着最真切的日子。多少代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给这个城市留下的宝贵遗产,已经融入在性格里。
  •     京味!很多东西已经消失了,只能在文字里追忆!
  •     北京人喜欢的东东
  •     值得购买!很不错的书!
  •     大晚上馋得我快哭了
  •     三联的书,总是令人回味。崔先生的书,透着浓浓的京韵。希望上海的出版社能跟进。
  •     在北京呆过一年,对北京很有感情。崔老师的这三本《京》系列让我更好地了解北京。好书,超赞!!
  •     书名、书的装订和书的内容都十分的简朴,京味儿十足呀
  •     美食的书读来有味,但有虚耗生命之感,不如读宋明理学
  •     等我年纪大了,应该没有那么多食物值得回忆的
  •     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内容非常好,每篇都能让人回味到老北京气息。
  •     饮食文化类散文中的普通书吧,一般。
  •     好看,把其他的书也买回来了
  •     了解北京饮食文化的好书,值得一度,力荐!
  •     京味儿十足,愈发喜欢。
  •     好多场景历历在目,好怀念~~
  •     娓娓道来 更多食物背后的情感
  •     喜欢北京的小吃,不错
  •     关于北京的,因为要在那儿生活一段时间,所以看看
  •     有四合院煮食的寻常热闹,下馆子知己相聚的雅兴, 茶余饭后分享小吃的闲情。饮食居于生活的点滴,文化旨在点滴的沉淀,正如书后所述留驻的是京城饮食的韵味。北京人读的是回忆,外地人读的是人情。是值得推荐的好书。
  •     娓娓道來,津津有味。。。
  •     从字里行间想象老北京的味道
  •     这书可以作为一道前菜,却不能作为主食。很多美味都随着城市的变化慢慢消散了,希望那些还在的熟悉的味道能够绵延持久。
  •     真的很难说,是物质匮乏但精致平和的年代好,还是现在物质充盈但浮躁的年代好,人们往往都是一边享受着物质带来的便利,一边怀念着那回不去的慢时光
  •     文字很好,平实有趣,京味十足,可惜有些东西都应该找不到了。
  •     京味食,足京味十足
  •     写得很好吃的样子
  •     《京味儿》的续篇,依旧是茶余饭后值得一读的散文小品。增加趣味,增加知识。
  •     老崔的饮食文化书,绝对不是哪些大路货系列的所谓美食书,庞引博证,深入浅出,十分有味
  •     晚上在沙发上猫坐看
  •     很好的书,介绍了好多老北京的传统饮食文化
  •     少买了一本。上书《京味儿》。看了这本,才知有上一本。我是天津人,北京吃食不是多了解,还有书里提到的一些小吃,比如萨其马,一直以为是大米花来着。看了书,才知晓其原由。吃了这么多年的饭,还真是胡吃海塞来着。好书,好吃食。再收《京味儿》
  •     读起来很轻松,很有味道
  •     一本很薄的小册子,但露真情、吊胃口。作为新北京人,我学得甚多!
  •     在第一本基础上的加深,讲到了胡同里吃什么、怎么吃,很讲究的。
  •     在电视上看到这本书,回来就在网上搜,还真在当当上买到了,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就俩字:高兴!书好、菜好、一定要顺着书路去尝遍京味儿美食......5星
  •     这本是生日礼物,非常感谢!易读,文字流畅,对食物的描写足以让人流口水。
  •     虽然文字吹吹老矣,但其内容实在有料,边看边馋
  •     这种书读起来还是很舒服的,满满的回忆。
  •     其实那些小吃都很简单粗糙,但作者写得确实深有感情
  •     想去北京住上一段时间
  •     京味儿的后续,写的依然很好。
  •     第一眼就被封面吸引,书名也很喜欢。写老北京平民生活里的各种记忆片段。有时候,平平淡淡也可以很感人。
  •     美食承载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时间和情感的回忆。故人们总说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     相信三联出版社 大致翻阅了一下 还不错 透过美食看北京
  •     好好看 看了好喜欢 只是去北京旅游还不能感受到书中带来的北京味道
  •     说实话这本书是我在书店里面看到的,就因为读了几页所以很喜欢,但是书店老板不给我打折哦,所以就来当当咯 嘿嘿 接着有买了几本 都很不错哦
  •     在回忆里重品老北京吃食,找不回来的情景。
  •     书展上收入的。完全冲着三联去的,买了很多。关于吃的书,大多我都喜欢。
  •     吃的东西不在于多贵,在于那一份情感。在家里吃的是最舒服的,看这本崔老师的书,可以勾起儿时的回忆。
  •     吃不过上本。精神层面。
  •     浓浓的京味,是本不错的休闲读物
  •     想了解北京,热爱北京美食的好书
  •     很好啊,这样地道的本土风格的文字,很难得见了,这本书会长久保留。
  •     京味儿的续,北京的吃食和风土人情,读来亲切。
  •     崔岱远所著《京味儿》的续集。
  •     恰好一段梦里
  •     京味儿续篇,延续经典!
  •     品位风情北京,回味记忆中的点点滴滴,隽永而深刻
  •     看完觉得没一样想吃的,狭隘地同情了一下北京人民…
  •     岱老师的小文很有意思,老北京
  •     还好吧,小品小文,品味久远的京味。
  •     不赖,北京风物志
  •     崔老师会写,文章有味道。这两本书的封面也好,淡而有味。
  •     饿
  •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特别是北京人或者想了解北京的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