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出版社:书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5508214
作者:王介南
页数:472页

章节摘录

插图:翻译馆与广方言馆同处一楼,关系密切,相互兼职情况很普遍。外籍传教士傅兰雅、林乐知等人一身二任,既是翻译馆译员,又是广方言馆教习。近代中国翻译西书,从林则徐便已开始。但由政府出面,设置机构,组织人员长时期系统翻译西书,以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为首创。所以,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设立,在西学东渐史上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翻译馆合翻译、出版为一体,书译毕,便付梓印行。初用木刻,后用活字版。刻书处、印书处为翻译馆之一部分。翻译馆译书主要是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从1871年开始正式出书,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江南制造总局自1867年至1894年的27年间,共生产各种枪支51285支,大炮585尊,水雷563枚,炮弹12万多颗。这些武器弹药除供应淮军外,还供应南洋系统及各地的炮台、军舰、各总督所辖地区的军队。这些产品由清政府统一调拨,不具有商品性质。该局的军火生产也不以营利为目的。江南制造总局从一开始便专设一个分厂专门制造轮船。1868年9月15日,江南制造总局自制的第一艘兵轮试航成功,轰动沪上,两江总督曾国藩亲自将其命名为“恬吉号”。这艘载重600吨的木壳轮船,虽然并不先进,但它毕竟是用“制器之器”建造出来的中国第一艘兵轮。其后,江南制造总局陆续建造“操江号”(1869年)、“测海号”(1870年)、“海安号”(1873年)、“驭远号”(1875年)、“金瓯号”(1876年)、“保民号”(1885年)等数艘兵轮。江南制造总局还生产了一批机器。1867-1904年,该局生产的机器有:车床138台,刨床47台,钻床55台,起重机84台,抽水机77台以及挖泥船、翻砂机等五六十种。这些机器一部分运到天津,北洋大臣崇厚利用这些机器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为制造枪炮、轮船、各种机器,江南制造总局于1890年向英国购买一座15吨炼钢炉办起炼钢厂。1891年冶炼出中国的第一炉钢。

内容概要

王介南,男,1943年生,江苏宜兴人,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缅甸语教授,硕士生导师。1961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缅甸语专业学习,1966年毕业。1970年在本院任缅甸语教师至今。教授缅甸语35年,并长期从事缅甸历史文化、东南亚历史和现状、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现为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江苏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译著有:《伊江扬子友谊颂》、《四个时期中缅关系》(合译)。专著有:《缅甸贡榜王朝》、《缅甸爱国诗人德钦歌都迈》、《中缅友好两千年》(与王全珍合著)、《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志》(百卷《中华文化通志》之一,荣获1999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外文化交流史》。发表论文6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一、中外文化交流是近代中国文化重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本质、主旋律、主力、基本格局和基本走向三、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四、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启示第一章 鸦片战争的失败及西方文明的展示一、鸦片战争的失败给国人带来的震撼二、澳门的西方文明展示三、香港的西方文明展示四、租界的西方文明展示第二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提出一、“开眼看世界”新思想风潮的产生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三、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首创者四、近代启蒙思想家徐继畲及其《瀛寰志略》第三章 西方传教士来华输入西方文化一、传播基督教文化和科技文化二、创办教会学校三、输入西医文化四、开拓近代报刊业五、向域外传播中国文化第四章 太平天国与中外文化交流一、拜上帝教是中西文化畸形结合的产物二、《资政新篇》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产物三、太平天国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第五章 对外文化交流态势的调适一、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二、派遣中国驻外使节三、国际法的吸纳四、游历使的出洋考察第六章 吸纳西方器物文化的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二、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三、围绕军事企业而兴办民用企业四、启用洋人赫德引进近代海关制度五、近代海军的筹建和洋务运动的破产第七章 维新变法:政治制度层面吸纳西方文化的尝试一、维新变法思想的发生与发展二、维新派译传西方进化论学说三、维新运动的理论宣传与近代社团的勃兴四、“百日维新”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二、外语课在各类学校的开设三、翻译出版机构的创立四、翻译出版的西书及其影响第九章 晚清四次留学潮一、百名幼童留美二、海军生首次留欧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留日潮四、庚款留美潮第十章 孙中山与中外文化交流一、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和三民主义的形成二、孙中山借鉴西方代议民主共和制三、孙中山学说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第十一章 民国四次留学潮一、留法勤工俭学潮二、留苏潮三、二三十年代的留学欧美潮四、40年代的欧美留学潮第十二章 近代中外教育交流一、教会学校向教会大学的升级与发展二、清末仿日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三、日本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四、仿美新学制“壬戌学制”的制定第十三章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一、军事工业技术的引进二、交通技术的引进三、农业技术的引进四、棉纺织技术的引进第十四章 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学科的建立一、天文学二、数学三、物理四、化学第十五章 中外文化交融下的中国文学艺术一、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二、新音乐舞蹈三、话剧四、电影第十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及其中国化第十七章 科研体系的探索和国家科研体制的初步确立一、民国初年的“科学救国”思潮和“科学共同体”观念的形成二、中国科学社-科研体系的探索三、国立中央研究院-国家科研体制的初步确立四、地方研究院的兴起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创办第十八章 西洋发明的传入及其影口向一、洋纱、洋布、洋袜、洋装二、洋火、洋油、洋灯、电灯、电厂三、洋灰、洋楼四、电报、电话五、无线电广播第十九章 风俗变迁一、服饰二、饮食三、住房四、行旅五、婚俗第二十章 华侨与中外文化交流一、华工下南洋及对双边文化交流的贡献二、各国唐人街与中外文化交流第二十一章 中国文化精华的外传及其影响一、《孙子兵法》二、《三国演义》三、《红楼梦》四、儒学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编辑推荐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全面介绍了明末清初以及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相互激荡、礼俗、语言、科技、实业、商贸、留学、经典译等诸多层面,资料翔实,汉文材料与境外材料相互印证,结构严谨,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来,交相辉映。

作者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明末清初以及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相互激荡、礼俗、语言、科技、实业、商贸、留学、经典译等诸多层面,资料翔实,汉文材料与境外材料相互印证,结构严谨,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来,交相辉映。

图书封面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普及读物,不过史观史料都比较“走向世界”那种,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没有俄罗斯总觉得是个很奇怪的事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