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下海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上海下海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224102086
作者:(日本)内山完造
页数:194页

章节摘录

  上海内山书店  出门旅行了半年,妻子独自在家甚是寂寞,与其说寂寞,不如说是觉得虚度时光。考虑到未来,两人开始盘算着做点什么,最后决定开间书屋,于是马上给远在京都的恩师M先生写信,拜托他当介绍人。不久,就收到从银座尾张町警醒社书屋寄来的一箱关于基督教的书籍。现在依稀记得其中有:  《逆境的恩宠》,德永规矩著;《求信录》,内村鉴三著;《每日的力量》、《每日的祈祷》、《天路历程》,松本云舟译;《圣战》,松本云舟译;《信仰日记》等。  书店开在北四川路魏盛里169号,没有书架,只是普通的民居而已。两层的柜子摆了不足一百本书,价值八十余元。全部是有关基督教的书籍,自然客人也多是信教者。其实当时的上海,几乎没有几家书店卖有关宗教的书籍,所以这间书屋首先取悦了信徒们,有买的有订的,生意做得很顺利。书架的第二层是摆在桌子上的两个啤酒箱盖子,显得有些寒酸,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到汗颜。不管条件如何,生意还过得去,经常有包裹寄到,妻子会亲自去取,再用黄包车拉回来。五十元也好六十元也好,往往手头一有钱,我们都赶紧换了日元汇过去买书。每天的销售额都会记在本子上,我记得第一个月应该是八十四元二十钱,第二个月就达到了一百二十元,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妻子也渐渐忙了起来。附近正金银行和三菱银行的职员开始频频惠顾,哪些书好卖、哪些书可能会滞销,他们经常会给一些建议,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心存感激,将岩波书店的哲学丛书上架也是听取了他们的建议。月销售额达到五六百的时候,店里摆了二十几个啤酒箱式的书架,都是我亲手做的,很粗糙。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雇了一个中国孩子,叫做宝良,是内山书店的元老,大家都叫他老王。他现在叫王瑞栋,而当时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很可爱,但是对日语一窍不通,每天和妻子之间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有些误会事后才能反应过来。宝良负责去邮局取货或是打打杂,妻子就专门在家看店。我们觉得不能将就下去了,于是找了工匠做书架,为了利用现成的啤酒箱,我们根据需要把书架做成两层或是三层的箱式书架,一层大概能摆三十本书,一层一层往上叠,横着也能摆。刚想着销售额要是达到千元就装部电话,说话间就突破了千元,于是赶紧去申请,交了十元保证金,不到一周就接通了。“好方便,真应该早点装。”妻子说。“这不正是时候嘛!”我们两人都为此感到开心。  ……

内容概要

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岗山人,小学四年时辍学,而后做过学徒、店员,于1913年来中国上海,1917年在上海创立内山书店。1927年鲁迅第一次光顾内山书店,两人的友谊从此开始,内山完造及他的书店也因此而被载入中国文学史册。抗战结束后,内山完造回日本,1959年9月,内山完造来中国访问,因病逝世于北京,按其遗愿,他的一半骨灰葬于上海万国公墓。著有《活中国的姿态》、《花甲录》等。

书籍目录

上海内山书店
狡猾的家伙
关于文化交流
我的广告策略
中山大学日本系
日语学会
旅行和独立骚乱
真正的慰问
悲愤的眼泪
宽容的房东
关于日语
双面性
不再犯错
生活真谛
无限感激
砍树者栽树
创作的价值
正视现实
中国落后吗?
强行灌输行不通
双重记忆
异议
猴子的叹息
日本人说不出的话
局部与整体
老人的唠叨
请参考
反反复复的通货膨胀
可怕的将就
南昌太郎之记
上海漫谈(一)
上海漫谈(二)
上海漫谈(三)
上海漫谈(四)
上海漫谈(五)
上海漫谈(六)
上海漫谈(七)
上海漫谈(八)
上海漫谈(九)

编辑推荐

  上海,旧城的南边叫做南市,北边即旧法租界叫做北市。那么有上海就应该有下海吧?果真下流的杨树浦有个下海庙,那一带叫做下海。因此虽说是用了“上海”二字,但其实“下海”也包含其中。  对民国的关注,不是行注目礼,更是寻求还原,寻求真实。不管热血与极端,也不管沉郁与凉薄,这既是叙述对象的真实,也是原作者的真实。

作者简介

1911到1949年,正是中国社会最动荡的时期,恰此期间,内山完造居于动荡中心的上海。作为鲁迅先生的挚友,他得以有机会接触影响那个时代、甚至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风云人物。一个出身日本底层的小人物,在那场战争前后,他身边的日本平民、居于中国的日本人是怎样的状态与心态?在他与那些风云人物的接触中,又有着哪些史书记录之外的有趣细节?对于内山完造,鲁迅先生说其“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故他的平民视角看中国、看日本、看大事件和大人物,颇具看点。作为一个永久的文化符号,无论内山完造,还是内山书店,都不应该被忘记。

图书封面


 上海下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类别:人文历史 浏览量:103 版次:GB19 版名:南方阅读 历史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10-21 作者:王绍贝 原创 媒体人,深圳(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这两个名词一下子触发了我小时候读过的一篇语文课文的记忆———阿累的《一面》,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爱国的左倾青年,在内山书店因为喜欢一本左派小说却没钱买而苦恼,这时他偶遇了在内山书店的鲁迅,鲁迅慷慨折价销售两本书给这位青年的故事。然而折价销售也花了一块钱买两本书,一块钱是这个青年和他的工友们好几天的伙食费,可见当时的书着实不便宜。《上海下海———上海生活35年》是内山完造撰写的关于自己在中国上海生活的回忆散文集。“下海”是当时上海地区的一个地名,但今天则很容易理解成“下海经商”,似乎这个书名也可以理解为内山完造在上海经商的故事,而其实内山完造并没有这个意思。内山完造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务工,1913年为了生活而从日本到中国上海从事药品销售工作,后来他以妻子的名义开办了“内山书店”。刚开始的时候,内山完造是抱着试水的态度开办的这家书店,所以对外宣称书店是家里的“副业”。由于内山是基督教徒,一开始卖基督教的读物,慢慢扩展到日本原版图书和中国图书的销售,书店由于资金不多,设备也是因陋就简,用二十几个啤酒箱做成的书架,书店最初开设在偏僻的小巷子里,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经过内山的苦心经营,加上当时卖日文原版的图书的书店很少,而留日回国的中国人和学生越来越多的缘故,内山书店营业额居然持续增长,1929年小巷子里的书店搬到了沿街大马路上。然而任何时代的书店经营都是不易的,何况在战火纷飞的20世纪上半叶,内山完造能在上海经营好一家书店,并隐隐然成为当时书店行业的龙头,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生意经了。上海租界犹如国民党党国体制下无法完全渗透和控制的飞地,内山完造的内山书店不仅依靠特色经营日文图书来占领市场,而且售卖大量国统区的禁书也是他们的优势之一,譬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左派社会主义读物(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日本的翻译出版物是大头),还有鲁迅出版的进步刊物都通过内山书店代理销售。但凡专制体制下都要管制言论自由和人的思想,有些书不被禁可能还无人问津,被禁了反而越多人想看,人有好奇心理,于是专制者一旦把某书列为禁书,大家马上要想办法从地下渠道弄到这本书,反而刺激了禁书的销售,这样愚蠢的禁书政策其实是给禁书做了免费宣传。本以为在民国时代,书店的营销方式应该很有限才对,读了这本书之后发现,原来我们今天出版社、书店所采用的营销方法那个时代基本上都有了。内山完造为了吸引顾客,每次到新书就印制新书简介寄送读者,并称之为“诱惑状”,他后来更是把新书简介变成类似今天书店印刷的《书讯》一类的刊物。而且,内山精通传播之道,努力通过书评、新书介绍等不花钱的方式在报纸做宣传。为了吸引中国本地读者,内山完造采取了更加“狡猾”的手段,那就是规定“中国人和朝鲜人可以赊账”,从而依靠口碑宣传来争取中国读者。这些办法果然非常见效,关注内山书店的中国读者越来越多,最后许多著名的作家和文化人,比如鲁迅、郭沫若、戴季陶等,通过他们在报刊发表文章经常提到内山书店,无形中“利用了”他们为书店做宣传。不仅如此,内山完造深通宣传之道还表现在,即使是对他个人的人身攻击(诸如内山完造是日本间谍之类)和负面报道,他也照单全收,认为都是对书店有利的宣传,“我对那些毁坏我名誉的人依然心存感激。”因为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攻击你的书店,而是遗忘你的书店。事实证明,那些无端的污蔑非但没有伤害内山书店,反而使内山书店得到更多知名度。内山书店的品牌经营的成功成为当时上海书店的一个典范,大家纷纷效法内山书店,从书店内部图书的布置、阅读区的开设,书店名称也从原来古雅的名字改成平易近人的“××书店”……1923年,日本发生了东京大地震,整个日本的出版业几乎遭遇史无前例的破坏,几至瘫痪,图书的出版销售陷入困境,这时候内山书店居然成为了当时日本出版社的一个新增长点,中国读者挽救了日本出版社的困境。(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虽然在内山先生的回忆录里面没有提及当时书店是否有“作家签售”之类的活动,但那时的书店已经开始通过举办活动来吸引读者了,比如内山书店就开办了日语培训班,这大概是今天“新东方英语”之类的外语培训的始祖了,还有发起开办文化讲座活动也是内山书店的业务之一,真乃今日实体书店铺天盖地的读书活动之鼻祖也。内山书店经营的又一个成功经验是坚守自己的品牌和定位,不会为了抢占市场而盲目扩张,而且内山书店最大的成功在于时时刻刻为读者服务、以传播文化种子为自己的责任,为了介绍一些优秀的医学图书到中国,他宁愿零利润经营医学书,在日本侵华如火如荼的岁月里,他始终不愿意接受日本政府资助他扩张书店的计划,他坚定地守护文化不受军国主义政治的影响,这些做法都为他赢得了当时中国人的高度评价。(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http://gcontent.oeeee.com/a/a0/aa00b07e9b911a4c/Blog/a66/210b39.html
  •     最近,在广播新闻里,流行起用当地的发音,称谓人名和地名。黄河听起来像ホワンが,扬子江听起来像ヤンツウ,而淮河听上去就是ワイが了。这些读法是否正确,我是存有疑问的 。我认为,黄河念成ホワンホウ,扬子江读作ヤンツウチャン,淮河念成フワイホウ,该是正确的。当然,严格说,这也是与当地人的发音有区别。战争时,上海有一个叫闸北的地方,当地人的发音是ザボ,而日本人就念成ザホク。这是照汉字的书面训读,日本人的念法。日本人口头上好像很喜欢说中日亲善,但又总是被人叱责成做伪。这其中大的道理不说,只从一个看似的小问题上说下。据说,扬子江上的镇江,和对岸的古瓜洲渡口间,曾经有一座扬子桥。那一片江域,似乎曾被叫做扬子津。因为有了这座扬子桥,才有了扬子江的叫法。扬子江,这条著名的大江流经蜀地时,被叫做蜀江,流经楚地时,则被称做楚江。“天门中断楚江开”,从《唐诗选新释》中的注解看,楚江,即是长江上游的岷江。我并不知道长江的上游就是岷江的说法。只是听说,长江上游有条叫岷江的支流。上引书中,从“洞庭西望楚江分”的诗句看,洞庭湖上,极西远眺,岷江入湖的美景,似乎历历在目。这或许是诗人化境的想象。岷江,是在四川境内并入长江的支流,流入洞庭湖而被称为岷江的河流,该是不存在的。再说,如果长江的上游被称做岷江,洞庭西望去,目力所及,也是看不到这条大江的。扬子江,流经了吴国,就成了吴江。过去的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境内有一段江流,也被叫做楚江,但实际上更以浔阳江而著名。浔阳江者,古以美之。“浔阳江头夜送客”的诗句中,大致可以体味出古境的意蕴。旧语说:兔之生角,有乖情理。浔阳江,本是楚江的一段,扬子江,也便是吴江的一段。长江的叫法也好,大江的说法也罢,其实,这些称谓,无非都是沿袭过去西洋人的错误,笼统地把一条大河,简单地叫成“江”了。过去,日本的地理学者,除了迷信英文写作的书籍,不相信任何的知识。这种陋见,即使今天,依然在学界中有着传染力。似乎除了英文、德文、梵文、俄文等语种,世上就再没有承载知识的文字了。不说麻将是美国舶来,广东人的木屐,也是从美国浴场引进这样的无稽之谈,只说学人欲解中国地理,却漠视中国溯元,反而去向西洋文本中寻求答案的悖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文同种的中日之间,会有误用“长江”之名的问题了。好在这种令人羞耻的现象,据说,最近有了一些好转的迹象,这多少让人有些心安。上面谈的这些,与最近广播里地名的读法,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上海被叫做シャンハイ也好,香港被叫做ホンコン也好,当地人,究竟是否真的这样发音,或许要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听到的香港土人,是说ヒョンコン的(不一定准确?),而上海人,是把上海说成ソソヘエ的样子。(用日本假名注音,似乎不准确)。还有,旧上海的城南叫做南市。南市靠北,是当时的法租界,再往北是英租界,是被叫做北市的地方。我想,既然有上海的说法,理应还有叫“下海”的地方吧?在黄浦江的下游,接近入海的杨树浦附近,过去,确实有座下海庙。那一带就被称作“下海”。其实,从“上海”两个汉字上,是不难看出,有个叫“下海”的地方曾经存在的事实。这便是《上海下海》书名的缘起了。ソソヘエ、オオヘエ,沪言名之,长谈成序。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封皮>内容
  •     民国时期,作为鲁迅好友的内山完造居住在上海的30多年间,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看法。兼听则明吧。
  •     很诚恳。我也喜欢作者的态度。
  •       类别:人文历史 浏览量:103 版次:GB19 版名:南方阅读 历史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10-21
      作者:王绍贝 原创 媒体人,深圳(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这两个名词一下子触发了我小时候读过的一篇语文课文的记忆———阿累的《一面》,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爱国的左倾青年,在内山书店因为喜欢一本左派小说却没钱买而苦恼,这时他偶遇了在内山书店的鲁迅,鲁迅慷慨折价销售两本书给这位青年的故事。然而折价销售也花了一块钱买两本书,一块钱是这个青年和他的工友们好几天的伙食费,可见当时的书着实不便宜。
      
       《上海下海———上海生活35年》是内山完造撰写的关于自己在中国上海生活的回忆散文集。“下海”是当时上海地区的一个地名,但今天则很容易理解成“下海经商”,似乎这个书名也可以理解为内山完造在上海经商的故事,而其实内山完造并没有这个意思。内山完造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务工,1913年为了生活而从日本到中国上海从事药品销售工作,后来他以妻子的名义开办了“内山书店”。刚开始的时候,内山完造是抱着试水的态度开办的这家书店,所以对外宣称书店是家里的“副业”。由于内山是基督教徒,一开始卖基督教的读物,慢慢扩展到日本原版图书和中国图书的销售,书店由于资金不多,设备也是因陋就简,用二十几个啤酒箱做成的书架,书店最初开设在偏僻的小巷子里,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经过内山的苦心经营,加上当时卖日文原版的图书的书店很少,而留日回国的中国人和学生越来越多的缘故,内山书店营业额居然持续增长,1929年小巷子里的书店搬到了沿街大马路上。然而任何时代的书店经营都是不易的,何况在战火纷飞的20世纪上半叶,内山完造能在上海经营好一家书店,并隐隐然成为当时书店行业的龙头,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生意经了。
       上海租界犹如国民党党国体制下无法完全渗透和控制的飞地,内山完造的内山书店不仅依靠特色经营日文图书来占领市场,而且售卖大量国统区的禁书也是他们的优势之一,譬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左派社会主义读物(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日本的翻译出版物是大头),还有鲁迅出版的进步刊物都通过内山书店代理销售。但凡专制体制下都要管制言论自由和人的思想,有些书不被禁可能还无人问津,被禁了反而越多人想看,人有好奇心理,于是专制者一旦把某书列为禁书,大家马上要想办法从地下渠道弄到这本书,反而刺激了禁书的销售,这样愚蠢的禁书政策其实是给禁书做了免费宣传。
       本以为在民国时代,书店的营销方式应该很有限才对,读了这本书之后发现,原来我们今天出版社、书店所采用的营销方法那个时代基本上都有了。内山完造为了吸引顾客,每次到新书就印制新书简介寄送读者,并称之为“诱惑状”,他后来更是把新书简介变成类似今天书店印刷的《书讯》一类的刊物。而且,内山精通传播之道,努力通过书评、新书介绍等不花钱的方式在报纸做宣传。为了吸引中国本地读者,内山完造采取了更加“狡猾”的手段,那就是规定“中国人和朝鲜人可以赊账”,从而依靠口碑宣传来争取中国读者。这些办法果然非常见效,关注内山书店的中国读者越来越多,最后许多著名的作家和文化人,比如鲁迅、郭沫若、戴季陶等,通过他们在报刊发表文章经常提到内山书店,无形中“利用了”他们为书店做宣传。不仅如此,内山完造深通宣传之道还表现在,即使是对他个人的人身攻击(诸如内山完造是日本间谍之类)和负面报道,他也照单全收,认为都是对书店有利的宣传,“我对那些毁坏我名誉的人依然心存感激。”因为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攻击你的书店,而是遗忘你的书店。事实证明,那些无端的污蔑非但没有伤害内山书店,反而使内山书店得到更多知名度。内山书店的品牌经营的成功成为当时上海书店的一个典范,大家纷纷效法内山书店,从书店内部图书的布置、阅读区的开设,书店名称也从原来古雅的名字改成平易近人的“××书店”……1923年,日本发生了东京大地震,整个日本的出版业几乎遭遇史无前例的破坏,几至瘫痪,图书的出版销售陷入困境,这时候内山书店居然成为了当时日本出版社的一个新增长点,中国读者挽救了日本出版社的困境。(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虽然在内山先生的回忆录里面没有提及当时书店是否有“作家签售”之类的活动,但那时的书店已经开始通过举办活动来吸引读者了,比如内山书店就开办了日语培训班,这大概是今天“新东方英语”之类的外语培训的始祖了,还有发起开办文化讲座活动也是内山书店的业务之一,真乃今日实体书店铺天盖地的读书活动之鼻祖也。内山书店经营的又一个成功经验是坚守自己的品牌和定位,不会为了抢占市场而盲目扩张,而且内山书店最大的成功在于时时刻刻为读者服务、以传播文化种子为自己的责任,为了介绍一些优秀的医学图书到中国,他宁愿零利润经营医学书,在日本侵华如火如荼的岁月里,他始终不愿意接受日本政府资助他扩张书店的计划,他坚定地守护文化不受军国主义政治的影响,这些做法都为他赢得了当时中国人的高度评价。(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http://gcontent.oeeee.com/a/a0/aa00b07e9b911a4c/Blog/a66/210b39.html
  •     心得体会:1.内山完造和我想象的很不同嘛,比我想的油滑多了。与其说是促进中日交好的国际进步人士,还是逐利的商人属性更重些。2.书店老板这么能写?!很出我意料。3.上海漫谈的知识性趣味性很强,值得一读。4.上海话和日语的确很近。“打相打”,太亲切啦。不过那个“相骂”是不是译成“吵相骂”更准确,上海话日常说法是:“吵相骂”或“行相骂”。那个“酒钱”,翻得看不懂-_-|||,如果是上海话的话,大概是“酒钿”,钿也是di音。
  •     应该多了解日本
  •     这是译的还是写的
  •     没啥文采 一般 真的是一般中的一般
  •     文字缺乏条理,而作者终究是日本人
  •     【上海漫談】幾段用日本人那種非常平實細膩的語句寫出了民國和抗戰時期中國上海普通民眾的生活,而前面幾段隨筆式的東西大概就只是交代出作者的來頭吧。一點點有趣,一點點憂民憂國,一點點對時代的反思。事實上不關下海什麽事。
  •     厉害~
  •     民国时期一个日本贫民在上海的平民生活,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小日本在上海的下海生活。此人的书读一本足以,目的是了解民国时居住在上海的日本人而不是中国。
  •       最近,在广播新闻里,流行起用当地的发音,称谓人名和地名。黄河听起来像ホワンが,扬子江听起来像ヤンツウ,而淮河听上去就是ワイが了。这些读法是否正确,我是存有疑问的 。我认为,黄河念成ホワンホウ,扬子江读作ヤンツウチャン,淮河念成フワイホウ,该是正确的。当然,严格说,这也是与当地人的发音有区别。战争时,上海有一个叫闸北的地方,当地人的发音是ザボ,而日本人就念成ザホク。这是照汉字的书面训读,日本人的念法。日本人口头上好像很喜欢说中日亲善,但又总是被人叱责成做伪。这其中大的道理不说,只从一个看似的小问题上说下。据说,扬子江上的镇江,和对岸的古瓜洲渡口间,曾经有一座扬子桥。那一片江域,似乎曾被叫做扬子津。因为有了这座扬子桥,才有了扬子江的叫法。扬子江,这条著名的大江流经蜀地时,被叫做蜀江,流经楚地时,则被称做楚江。“天门中断楚江开”,从《唐诗选新释》中的注解看,楚江,即是长江上游的岷江。我并不知道长江的上游就是岷江的说法。只是听说,长江上游有条叫岷江的支流。上引书中,从“洞庭西望楚江分”的诗句看,洞庭湖上,极西远眺,岷江入湖的美景,似乎历历在目。这或许是诗人化境的想象。岷江,是在四川境内并入长江的支流,流入洞庭湖而被称为岷江的河流,该是不存在的。再说,如果长江的上游被称做岷江,洞庭西望去,目力所及,也是看不到这条大江的。扬子江,流经了吴国,就成了吴江。过去的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境内有一段江流,也被叫做楚江,但实际上更以浔阳江而著名。浔阳江者,古以美之。“浔阳江头夜送客”的诗句中,大致可以体味出古境的意蕴。旧语说:兔之生角,有乖情理。浔阳江,本是楚江的一段,扬子江,也便是吴江的一段。长江的叫法也好,大江的说法也罢,其实,这些称谓,无非都是沿袭过去西洋人的错误,笼统地把一条大河,简单地叫成“江”了。过去,日本的地理学者,除了迷信英文写作的书籍,不相信任何的知识。这种陋见,即使今天,依然在学界中有着传染力。似乎除了英文、德文、梵文、俄文等语种,世上就再没有承载知识的文字了。不说麻将是美国舶来,广东人的木屐,也是从美国浴场引进这样的无稽之谈,只说学人欲解中国地理,却漠视中国溯元,反而去向西洋文本中寻求答案的悖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文同种的中日之间,会有误用“长江”之名的问题了。好在这种令人羞耻的现象,据说,最近有了一些好转的迹象,这多少让人有些心安。上面谈的这些,与最近广播里地名的读法,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上海被叫做シャンハイ也好,香港被叫做ホンコン也好,当地人,究竟是否真的这样发音,或许要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听到的香港土人,是说ヒョンコン的(不一定准确?),而上海人,是把上海说成ソソヘエ的样子。(用日本假名注音,似乎不准确)。还有,旧上海的城南叫做南市。南市靠北,是当时的法租界,再往北是英租界,是被叫做北市的地方。我想,既然有上海的说法,理应还有叫“下海”的地方吧?在黄浦江的下游,接近入海的杨树浦附近,过去,确实有座下海庙。那一带就被称作“下海”。其实,从“上海”两个汉字上,是不难看出,有个叫“下海”的地方曾经存在的事实。这便是《上海下海》书名的缘起了。ソソヘエ、オオヘエ,沪言名之,长谈成序。
  •     弃之。。。很是无味
  •     内山先生,写的很一般,他有好心,但是他了解的不够深
  •     里面的文章大约写于上世纪3、40年代。现在的中、日两国,跟当时都已不可同日而语。此消彼长,颇令人唏嘘。 这本书似乎并没有很深刻的思想性,作者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和亲历者,描述他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他的预设读者是日本人,他想通过他的文章,纠正一些日本人对中国的误解。 这本书单独来看,并没有引人入胜的魅力。但如果能结合一些既有掌握的历史知识和对两种文化的理解来看,就会平添许多趣味。
  •     完蛋货,写的本来就没啥逻辑,翻译还这么次
  •     内山完造挺厉害的,这一整本读下来,我居然几乎读不出一点八卦,只能感觉到这人是个好人,有点天真,除此之外啥八卦也没有!白瞎了丫认得这么多人……(恨
  •     他的文字我喜欢
  •     那个。内山先生只是一个书店好老板。
  •     角度独特的回忆录,虽有出于国家角度的认知上的不同,但总体上描写细致,感想中肯又充满感情。作者特殊的身份和交际圈也让人从新的角度了解为人熟知的近代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     做选题资料时草译的
  •     他是个基督徒,他是个能够平实客观看待问题的人,然后他才是个日本人~
  •     从一个清醒的日本人的视角看中国和日本。是不是翻译的缘故,语言很疙瘩,但还是推荐,另一个角度了解民国和国民。
  •     欣赏不能。。。
  •     以书肆为津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