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文献学思想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文献学思想卷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211062034
页数:36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孙诒让说:“综论厥善,大抵以旧刊精校为据依,而究其微旨,通其大例,精研博考,不参成见。其是正文字讹舛,或求之于本书,或旁证之它籍,及援引之类书,而以声类通转为之馆键,故能发疑正读,奄若合符。及其蔽也,则或穿穴形声,捃摭新异,冯月乙改易,以是为非。乾嘉大师。唯王氏父子郅为精博,凡举一谊,皆墒凿不刊。其余诸家,得失间出,然其稽核异同,启发隐滞,咸足饷遗来学。”孙诒让所总结的校勘方法包括:首先选择版本,以旧刊精校为据依;其次是归纳义例,不掺己见;接着通过版本比勘,正文字讹舛;最后运用文字音韵学修养,发疑正读。孙氏所言比顾氏虽然明晰一些,但仍然失之笼统,不便操作。 与顾广圻、孙诒让不同,吴承志、叶德辉、朱希祖、梁启超以及陈垣等人对校勘方法进行了更为准确的总结,真正使自己总结的内容迈进了方法的门槛,对后世影响极大。特别是陈垣先生“校勘四法”的提出,广泛为学界接受,为现代校勘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校勘方法上,吴承志提出“改字五例”:据善本校改,据古本校改,据注文校改,据本书校改,据义校改,并说:“总此五例,校雠之方大略尽矣。”其实,这只不过是论述了校勘改字的依据,与王引之的“三改三不改”没有什么两样,还很难说是比较全面的校勘方法。 对于校勘方法的重要,叶德辉进行了深刻论述,他说:“顾知校书之善矣,而不得校之之法,是犹涉巨川而忘舟楫,游名山而无篮舆,终归无济而已矣。”由此,他把校勘方法分为“死校”和“活校”两种,叶德辉云:“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本。”在他看来,顾广圻、黄丕烈校书就是死校。“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别为丛书,板归一式”。在他看来,卢文昭、孙星衍校书就是活校。叶德辉指出,死校和活校并非清代“校勘家刻书之秘传”,而是有着悠久的传统,“实两汉经师解经之家法。郑康成注《周礼》,取故书杜子春诸本,录其字而不改其文,此死校也。刘向校录中书,多所更定,许慎撰

书籍目录

绪论:史学思想视野下的历史文献学思想
一、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特点及理论贡献
第一章文献、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思想
第一节文献与文献传承
第二节文献学的发展与历史文献学的架构
一、中国古代的文献整理与校雠学
二、文献学的提出及文献学学科体系的论争
三、历史文献学的架构与思想趋向
第三节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内容
第二章“信而好古,广收博采”:文献搜求和典藏的思想
第一节文献搜求与典藏的理念
一、“读书为乐”的意识
二、“遗金满籯,不如一经”的观念
三、“藏书私秘,世代永保”的心态
四、“以传布为藏”的思想
五、其他一些藏书心态
第二节文献典藏的价值论
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典藏与资政教化
二、“欲读书者,必先藏书”:典藏与读书治学
三、“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典藏与文化传承
第三节文献搜求与典藏的方法
一、“盛聚”与“大厄”:对文献典籍聚散规律的总结
二、求书之道
三、措理之术
第三章“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文献分类叙录的理论
第一节“盖有目录,以为纲纪”
一、弘道设教
二、崇经重儒
第二节“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一、“剖判条源,甄明科部”,“辨其真伪,核其异同”
二、“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
三、“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第三节“审正旧疑,详开新制”
一、总结得失,评判优劣
二、损益旧制,另开新篇
第四章“实事求是,订误存真”:文献校勘的观念
第一节对文献致误原因及形式的认识
一、对文献致误原因的分析
二、对文献致误通例的归纳
第二节丰富的文献校勘理论
一、对校勘目的及校勘重要性的认识
二、实事求是的校勘原则论
三、段顾之争的若干问题及乾嘉时期校勘理论的发展
四、对校勘家的要求
第三节文献校勘的方法与方法论
一、“求古”与“求是”相统一的版本价值观
二、校勘的方法及方法论
第五章“疑古惑经,正讹考信”:文献辨伪的思考
第一节中国古代疑古辨伪思想的发展
一、“考信于六艺”与“疾妄求实”
二、“疑古惑经”
三、“考信求真”
第二节中国古代疑古辨伪的思想成就
一、对伪史、伪书等产生原因的论述
二、对作伪手法、作伪类型以及辨伪原則的分析
三、对伪书范围、类例及复杂性的认识
四、对伪书价值的评判
第三节作者、文本及流传:中国古代文献辨伪的方法体系
一、作者
二、文本
三、流传
第六章“传注训解,疏通疑难”:文献阐释的特色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发展及特点
一、“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
二、“言意之辨”与“疏不破注”
三、义理阐发与训诂考据
四、中国古代丈献阐释的特点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理论
一、文献阐释的必要性
二、文献阐释的目的
三、文献阐释的可能性
四、文献阐释的原则
第三节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方法及方法论
一、以训诂注疏为王的文献阐释方法
二、以义理发挥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
三、训诂注疏和义理发挥两种方法的融合
第七章“求实致用,证经考史”:金石学与文献考证的成就
第一节金石分类的思想
一、对金石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二、对著录体例的探讨
三、对金石分类的探索
第二节金石义例之学
一、金石义例的重要性
二、关于历代金石义例的论争
三、对金石义例的探求
第三节与经史相表里
一、金石与文献考订
二、金石与教化经世
三、金石与文字正定
第四节金石证史的观念对20世纪历史文献研究的影响
一、金石证史、考古资料与二重证据法
二、简帛佚籍与文献研究的新局面
第八章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数字化:古籍整理的新方式
一、古籍数字化成为古籍整理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方法的变革
三、古籍数字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观念及相关学科的新变化
一、古籍整理观念的新变化
二、古籍数字化与文献学相关学科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从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实际出发,梳理了文献典藏、分类、校勘、辨伪、注释、考证等方面的传统,探讨了文献典藏的理念、价值论和方法论,归纳了文献分类中所蕴含的思想,发掘了文献校勘的理论和方法论,分析了疑古辨伪思想的成就、特点和方法体系。发覆释疑,见微知著,结论令人信服。作者王记录还注意研究金石学在文献考证中的作用和特点,并以阐释学的方法,分析历史文献传奇的特色,阐发新见。《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中还论及数字化与古籍整理的关联,数字化对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的多重影响,从而使《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文献学思想卷》透出时代的气息。

图书封面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他很用心的写了这本书,但是目前看来关注度好像不高吧!挺遗憾的
  •     我的导师所写,乃其厚积薄发之作。买到此书后感觉纸张不是很好~
  •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文献学思想卷》,系统探讨了历史文献学的有关问题,归纳探讨思路清晰,发覆释疑甚见功力。
  •     我喜欢在当当网买书,物美价廉保质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