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精英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 > 漂泊的精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1
ISBN:9787509736838
作者:常宝
页数:40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近代中国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如何理解族群认同的性质、构成要素及产生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关联着族群的归属和承认以及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一些学者主张“原生模式”(或原生型)。根据这一观点,族群归属感是族群认同的根基。这种归属感往往来自血缘关系、邻里、共同的语言或某种共同的信仰等原生的文化因素和情感纽带。共同血缘、语言概念以及宗教情感是族群认同的基本要素。“原生模式”主张族群认同应高于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没有资格同化或凌驾于族群认同之上;诉求国家认同必须以尊重族群认同为前提。一些学者则主张“场景模式”(或临时型)。这一模式强调族群认同的多重性和层次性。如巴斯(Frederick Barth)认为,虽然多元社会中族群关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由此引起的族群互动并不必然导致同化现象的产生。一些族群处于经常性的互动当中,不仅没有被同化,还可以与其他族群和平共存。换言之,人们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互动中转换其语言和族群认同;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矛盾。国家可以运用族群认同达到经济、社会、政治目的;同样,族群认同可以借助国家认同实现合作与双赢。为了适应多元社会中的经济环境,一个群体可以强调共享的国家认同作为增强协作的手段,将族群认同视为不同利益和地位群体的社会、政治、文化资源。一些持相近立场的学者甚至认为,族群认同是流动的和情境性的,它们终将消失。由于族群认同在现代工业社会的组织中具有不良的功能,就需要在多元社会中实行基于同化目标的政策,族群认同应置于国家认同之下。国家可以为促进特定的文化实践和价值观念而消除族群认同,并将少数群体融人到单一文化之中。显然,他们的主张有推销文化霸权主义的嫌疑。 无论是“原生论”所强调的认同的血缘关系,还是“场景论”所强调的结构性因素,甚至是一些学者提出的人为建构,都只描述了族群认同部分层面的构成。实质上,只有血缘或文化因素,是不会产生认同的。同样,没有文化的互动与共处,认同也无从谈起。这样一来,国家或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族群精英所进行的动员,就成为维持、强化、削弱甚至消灭族群认同的中介变量。毫无疑问,多元文化主义所强调的上述因素与环节,恰是近代多族群社会处理族群与国家关系时必须关注的重要变量。 对于游离于边缘的少数族群而言,这种基于差异而产生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有着极为微妙的关系。多元文化主义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完美的契合点,以维护多元社会中族群差异与少数权利存在的合法性根基。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族群认同属于文化范畴,国家认同属于政治范畴,两者大体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内容概要

常宝,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原哲里木盟)科左后旗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导师系著名社会学家马戎教授。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教师,副教授,社会工作系主任。曾在《中国人类学评论》、《中央民族学院学报》、《世界民族》和《西北民族研究》上发表了“‘纯洁’还是‘混合’——近代汉人学者的‘民族史’写作”、“牧业社区生态保护研究中的社会学视角”、“‘民族’、‘族群’概念研究及其理论纬度的探讨”、“中国地方与族群文化的多元化及其前景——兼评杜磊(Dru Gladney)论文‘民族国家是否建构了民族?’”等二十余篇学术论文。攻读博士期间(2008年)曾获得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正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课题1项、上海大学“高铁”项目子课题1项,另参与3项国家与省部级课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艺术社会学、族群社会文化变迁、族群精英等。
常宝,也是一位青年诗人和词曲作家。曾出版《苦味草》诗集(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把你带回我的草原”、“三十岁”、“离别拉萨”和“高原湖”等歌曲广为传唱。其中,一首“把你带回我的草原”在2009年内蒙古“新歌赞草原”大型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中被评为“十大金曲”第二。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方法论与框架
第二节 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理论及其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精英理论及其概念的界定
本书基本结构与使用的资料
第一章 制度性社会变迁:清末国家政策与社会矛盾
第一节 清末国家危机与对蒙古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从抗税、拒征到反垦:清末蒙古地区民众的“反叛”
第三节 清末蒙古地区社会矛盾激化及其结构性因素
小结
第二章 族群身份
第一节 族群身份研究的视角:宏观与微观
第二节 蒙古地方精英族群认同的形成
第三节 社会分层及清末民国时期蒙古地方精英社会流动
第四节 多族群国家体系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理论
第五节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困惑——以清末民初驻京蒙古王公精英政治活动为线索
小结
第三章 家族
第一节 蒙古家族的特征及其社会分层意义
第二节 近代蒙古族精英家族(家庭出身)状况及其类型
第三节 近代蒙古精英家族及其社会地位流动
第四节 近代传统家族的衰退及其后果
小结
第四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定义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第三节 近代新式教育影响下的地方精英流动模式
第四节 新式教育与近代蒙古地方精英的流动
小结
第五章 婚姻
第一节 婚姻的社会学认识
第二节 清朝满蒙联姻制度
第三节 个案:亲王僧格林沁家族与清皇家之间的联姻关系
第四节 近代婚姻观念的变迁及蒙古精英的社会流动
小结
第六章 社会关系网络
第一节 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与中国的研究
第二节 蒙古地方精英传统流动网络及社会资本
第三节 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衰竭与新型社会资本的生成
第四节 清末民初蒙古地方精英社会关系网络分类及分析
小结
第七章 民族主义
第一节 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与汉人“民族主义”思想基础
第二节 汉人地方精英的“崛起”
第三节 蒙古族:从“族群性”到近代民族、民族主义
第四节 “现代”和“传统”:蒙古地区近代“族群民族主义”两种叙述
第五节 蒙古地区“族群民族主义”的外部条件
小结
第八章 民族运动——以国民党改革为背景
第一节 国民党对蒙古地区的“族群观”
第二节 国民党国家权力的扩张
第三节 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地方“独立”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 “高度自治”的努力:德王等人的自治活动
第五节 汉人军阀与蒙古地区精英
小结
第九章 革命实践——以共产党革命为背景
第一节 蒙古地区革命道路
第二节 延安道路: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建立与革命性改造
第三节 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四节 地方政权的革命性整合:乌兰夫等人的革命活动
小结
第十章 总结与定位:国家、社会机制与地方精英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调整
第二节 社会流动机制的演变
第三节 国家、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定位
第四节 精英:从地方精英到国家精英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编辑推荐

《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漂泊的精英:社会史视角下的清末民国内蒙古社会与蒙古族精英》主要采取社会史的分析视角,结合族群社会学的认同意识研究、族群分层与流动理论、族群互动机制等分析工具,努力从这一历史时期内蒙古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活动变迁以及内蒙古与中央政府和其他地区之间的互动过程来理解内蒙古社会演变的宏观走向和主要特征,并试图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解读和分析蒙古族精英人物的人生轨迹和他们的历史作用。

作者简介

《漂泊的精英:社会史视角下的清末民国内蒙古社会与蒙古族精英》是对近代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与蒙古族地方精英流动的一项社会史研究。
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性关系出发,引入家族、族群身份、教育、婚姻、社会关系网络、民族运动和革命等社会流动机制,作者探讨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此时的蒙古族地方精英如何通过不同机制和策略实现其社会流动?在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和接轨中,其流动机制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和偶然性及权力运行过程中,地方精英的目的、行为和认同如何获得新的发挥空间并得以演变?
《漂泊的精英:社会史视角下的清末民国内蒙古社会与蒙古族精英》由常宝编写。

图书封面


 漂泊的精英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有图书馆真好——无论对作者而言,还是对读者来说均是
  •     太散了,搞社会学的搞什么社会史。搞社会史的自己都弄成一团糟,还去学人家。还不如认真把民国以来的东蒙行政变动写清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