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者与他者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我者与他者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108034786
作者:许倬云
页数:158页

章节摘录

  1 史前时代  史前时期,考古学上在中国地区至少有五六个新石器文化系统,各自具有相当的文化特色,也在其所在地有过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的第一讲中,我曾介绍了)红山(约公元前3500年,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和辽宁、河北、吉林三省的交接地区,以内蒙古赤峰为核心)、大汶口-龙山(公元前4500-前2700,主要分布在今山东、苏北、皖北和豫东等地区)、良渚(公元前3300-前2250,主要分布在今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以浙江杭州良渚为核心)、石家河(公元前4600-前4000,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及仰韶文化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公元前2900-前2800,主要分布在今豫西地区、河南地区、晋南和陕西等地区)。这些文化系统,同时并存,各擅胜场。他们又彼此接触,有相当可观的商业交换与文化交流。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也必有“自一他”的相对观念。可是,当时还没有留下文字记录,以致我们无从知道其“自一他”如何界定。我们唯有从后世的观念回溯,或能找到一些线索。  中国历史上的“夏代”,我以为是周人接下了商人的地位,奄有当时的天下,遂追溯商以前据优势的诸夏,建构了夏、商、周的系列,号为“三代”,诸夏的地区,在晋南豫中至豫东一带。1930年代,商王国的存在,已由殷墟考古工作证实,古史学界即在寻找“夏”的遗存。现在河南二里头文化的大型建筑遗址,已为考古学界认作夏代的都城。我则以为夏人的领袖,自称“夏后”,不称王号,毋宁是诸夏部族推出的共主,并非王国,当然也谈不上是一个王朝。  ……

内容概要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出生,求学于台湾和美国,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学,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代表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

书籍目录

江山风雨晦,长河万古流
引言
1 史前时代
2 殷商时代
3 周代封建的天下
4 战国时代的列国体制
5 中国世界的形成
6 汉代的中国
7 帝国系统的衰变
8 族群“主”与“客”的转化
9 “我”、“他”的大混合
10 唐代的中国
11 宋代:列国体制下的中国
12 蒙古的时代
13 明代中国
14 满清帝国
15 近代的变化
16 国共两党的中国
后论
补跋
许倬云著作目录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源自在香港中文大学“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的一次讲演,演讲的主题即讨论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中—外”(我——他)关系模式。作者将演讲内容整理,重新著述成书。在书中,作者以治史数十载的深厚功力,摒弃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打破纯粹以疆域、族群的界定方法,同时结合社会科学角度,从世界文化的视野阐释由史前时代至当代,“我─他”关系于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历程、互动和转折。本书的主角——“我者”与“他者”,“我者”是指位居中原核心并掌握文字记录及丰厚资源的族群;相对而言,“他者”则被视为“非我族类”,僻处边陲。这种“我─他”关系除具身份问题的意义外,也涵盖多个范畴,包括:中国——其它国族、中原——其它族群、中央政权——地方社会、社会上层——平民、文化正统——新兴信仰、市场经济网络的运用等。这六个系统的变动、互相影响、内部的变化,会改变六个系统之间的相对功能,牵动各系统内部的调节与适应。经过与“他者”的不断冲击和交往,中国这个“我者”日渐壮大起来,内涵也更形丰富。作者认为,复杂系统的“内—外”、“我—他”关系,最重要的不在于族群之间的分合,而在于文化的认知。阅读本书,使我们既能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形成过程有更具深度的历史反思,也能对我们处身于其中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采取一个更宏观的视点,抱有更开放的态度,毕竟今天的中国文化,正是经过与历史上无数的“他者”的纠缠融合,推陈出新而形成的。

作者简介

《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内容简介:中国的历史,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历史而已;中国文化系统也不是单一文化系统的观念足以涵盖。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这一个出现于东亚的“中国”,有其自己发展与舒卷的过程,也因此不断有不同的“他者”界定其自身。到了今天,经过八次锤炼,“中国”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国。“中国”竟在几个古老文化体系之中,经历了最大,也可能最为彻底的变化过程,我们甚至可以提问:原来的“中国”是否还存在。

图书封面


 我者与他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时下学者对“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已多有议论,有关“经验是什么”、“模式是什么”的总结与争鸣蔚为大观,围绕着中国有何特殊性有何普遍性,各门各派聚讼不休。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中国是什么?”身为史学家的许倬云学贯中西,精研古史又常抱经世致用之情怀,其著《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一书,就是要从历史中发掘答案。一、“中国”的身份危机这种“我是谁”式的主体性反思古已有之,而“我者”之确认,往往需要外在的“他者”作为参照。如果说儒家长期以来的“内华夏、外诸夷”的夷夏之辨为过去提供了有效的“中国”认识,那么历经一百七十余年的欧风美雨后,“中国”身份再次模糊起来,我们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身份困扰。今日之身份危机固然没有鸦片战争后“亡国亡种”乃至被“开除球籍”般严峻,但于我们安身立命需要的迫切性依旧不减。亨廷顿说,非西方国家要成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推进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西方化,抛下自身传统模仿西方,努力向西方看齐;一旦在第一阶段里很好地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后,这些非西方国家又会强烈地回归传统,即过渡到第二阶段的“去西方化”和复兴“本土文化”中去。愈来愈多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处于两个阶段交接时期,官方文件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知识分子呼吁社会科学“中国化”,普通大众已经平常看待舶来之物,海外人士也努力调整心态重新审视中国。于是,“天下观念”、“朝贡体系”在讨论国际关系时不断被重提,“文明—国家”图式被想象成与“民族—国家”相对,“天人合一”被视为解决人与自然冲突的良方。只是往者不可复、他者犹难追,先哲的旧思想尚未创出合宜的新形式,外来的新思想也没完全被吸收内化,“当代中国”成了一个非古非西的观念,既无法用超国家体系的文明体来概括,也不能以民族自决的主权国家来描述,它所呈现出来的还主要是基于近代独立富强要求的政治共同体。以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为例,在理论上如何处理“中国”内部的“中华民族”与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即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前者主要发轫于民族危亡的政治召唤,而后者更多是对前苏联民族识别的效仿。早在1939年,历史学家顾颉刚就倡导“中华民族是一个”观点,反对盛行的“中国由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组成”的五族共和说;2003年,葛剑雄先生撰文坚决反对国家公祭黄帝,因炎黄不能代表全部“中国”;2004年,马戎先生建议将民族身份“文化化”,保留“中华民族”,改五十六个“民族”为“族群”,去除其政治意味;零八、零九的两起边疆事件使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整合与认同依然任重而道远。二、“中国”的历史解题许倬云先生说过,“历史的演变未必有任何天定的规律,却仍有若干找寻的轨迹”,“以史为鉴”之要义就在于认清自己,它也是治疗集体健忘症的药方。如果我们暂且抛开现世的纷扰而进入长时段的观测,回顾上下五千余年的历史,则这个“中国”在不断变动的内外分际中依稀可辨,“我者”总在众多的“他者”间显现,并且一脉相承。在许老先生的历史叙事中,“中国”是以文化为内核,以亲缘团体、精细农业与文官制度为三原色,又如有机体一般沿着“接触→冲突→交流→适应→整合”五阶段循环演进。“中国”这个“我者”靠着连绵不绝地吸纳“他者”,才会像梁启超所言,从上古的“中原之中国”扩大到战国时期的“中国之中国”,再到秦汉之后的“东亚之中国”,直至乾隆以降的“世界之中国”。各种文化间即便有政治与经济上的对立与斗争,也抵挡不了因频繁接触而引发的交流与融合。许先生正是按照历史中的我他互动思路,重新勾勒了“中国”主体的轮廓。先看文化之间的“我者”与“他者”。至史前时代起,华夏就不是“中国”之惟一,其与夷狄并非对立,而是相互转化,蛮可化华,华亦可变蛮。殷商是诸夏的“他者”,“楚秦吴越”是周人之“他者”,它们又先后融入中原,成为华夏文明的一员。秦汉是“中国”主体形成时期,隋唐则在一波长达三百年的我他大混合之后,成为“中国”之集大成者。自宋代以后,“中国”开始偏重内向凝聚,无法像往前那般开张堂皇。普世性的“天下”观念在汉唐时期或可有较具体意义,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仅为亚洲诸文化之一,“天朝上国”理想孕育的只是列国体制下的国族认同。及至近代经过八个项目的改辙转舵,“中国”看上去已是面目全非,以至于要问“原来的‘中国’是否还存在?”再看文化之内的“我者”与“他者”。即便是大一统时期,“中国”文化亦可按照中央与地方、上层与下层、正统与异端等方式分出异质性的“我者”与“他者”。许老先生认为,佛教传入前“中国”文化体系以儒家为主,佛教进入之后转为多元。陈寅恪先生曾言,“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现有伊斯兰文化、蒙藏文化等诸多“他者”同列“中国”之内,我他之分更是无法一言以蔽之了。“中国”地域广阔,中央之外的地方性文化总有空间发展,宋代就是地方小区的“他者”掌握着基层社会。另有一些山区、远地,虽已纳入“中国”行政版图,却始终扮演着主流之外的“他者”。况且,“中国”的重心也时常变更,永嘉南渡与靖康之变都使文化中心从中原迁至江南,“我者”与“他者”地位大为转变。也就是说,在许老先生看来,“中国”是一个变动不居且逐渐扩大的生成性概念,无论文化之间的“他者”,还是文化之内的“他者”,其最后都进入“中国”之内,熔铸出下一阶段的“我者”,老树开新花,此亦即每一时期我们所要寻找的“中国是什么”。那么当下的任务,当然是要在吸纳“他者”的西方文化后,得出中国“我者”的身份意识。许老先生好以江河汇流来譬喻文化之融合,对“我者”之“中国”持续接纳“他者”的能力赞誉有加,认为“中国”文化之要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而是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这也正是其如此推崇儒家思想之所在。然而许先生并非意在为保守主义张目。作为一名“学术界的世界公民”,他追求于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在自身文化与西方文化双双陷入僵化之期,试图为解决当前此起彼伏的“文化冲突”提供历史借鉴,而当前之要务,是文化大中国理念与人文普世价值的重建,以使中国“融入世界未来的共同文化,使其内涵更丰富,更开阔”。原作发表于新京报http://ent.bjnews.com.cn/2010/0918/33258.shtml
  •     虽说“我者”和“他者”本身就值得商榷,因为在各自的内部其实很难是同质的,而这样的称呼又恰恰容易误导读者。但放在一种动态的结构解释中,还是能比较清晰地展现行动者对于环境的变化作出的倾向上的不同反应。只是行动者的反应并非完全随外部因素而动的,如何恰到好处的描述内外不同的刺激物对行动者的影响,恐怕就不是“我者-他者”模式能够完全胜任的问题。正如书中所言,“我者”和“他者”是随时空变换的,与“内在普罗”和“外在普罗”用词差不多,一言以蔽之,这样的用语只能勾勒外廓,而不能描绘细节。
  •     读书要找准定位,此书作为一份补写了一二的讲稿,自不能以专著苛责,有观点似待商榷(如明朝防备帖木儿而下西洋云云),有些言语似嫌苛烈(很显然许先生对清朝极无好感,对其论述有点“新清史学”的影子,但又摆脱不了“满清”的定见,当然,这大概是为了服务于“我者与他者”的主题)但仍颇具可读性,先秦部分与近代部份,尤令我时有醍醐灌顶之感,譬如对中国城乡关系在晚清随着西方经济侵略而产生的疏离的提示,令我对黄仁宇的“国共上下层改造”的观点明晰不少。其将草根大众的种种反抗纳入一种身份的框架,看似有点“阶级斗争”的影子,却又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许老纵论中国之由来,我者与他者从来就是相对的,他者总是不断的成为我者
  •     言简意赅,读起来不难,书不大,携带方便。印刷质量好。
  •     “他者”概念颇可留意
  •     用我者与他者的细致分化与动态演变的框架串起中国历史可以算是独到的视野
  •     或许有些人觉得写的浅,但是写的浅不代表写的不好。整本书实在体现出了大师从新的角度提出的分析中国历史的方法。我觉得“我—他”的对比展现了以前读中国史不曾体会过的“世界性”、“总体性”的大气磅礴的感觉。
  •     这种书难写却好读,真好给交大理工男们扫盲用
  •     短小精海,包装可爱,内容很有趣味性,学到了一些知识
  •     这是一本讲中国如何认识世界,和周边彼此建立认知,和建立适应性的过程的书。许倬云的观点没的说,就是可能年龄大了,书只讲了大框架,没有太多细节的去书写。
  •     讲座整理,浅显但有启发
  •     囫囵读完
  •     大历史写法 外交史则是民族史
  •     在框架之下的历史阐述还是很有意思的。
  •     算是梳理了一遍中国古代史中内外普罗和我者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反思整个文化背景的深层意义,就是每次看到“见拙作”就想哭——还有多少书需要看啊!发现许先生和张先生的书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通顺连贯,一口气能读下来,即使有不懂的地方,返回去重读也不会痛苦。
  •     中国的历史,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历史而已;中国文化系统也不是单一文化系统的观念足以涵盖。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这一个出现于东亚的“中国”,有其自己发展与舒卷的过程,也因此不断有不同的“他者”界定其自身。到了今天,经过八次锤炼,“中国”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国。“中国”竟在几个古老文化体系之中,经历了最大,也可能最为彻底的变化过程,我们甚至可以提问:原来的“中国”是否还存在。
  •     没什么收获
  •     许先生这两年太喜欢写大历史了。读一两本还行,读多了不免感到大同小异。这本书就是好不容易知道个我者 他者的概念,恨不得应用到所有已知的历史时空上去。跳着看看就完了,通读的话学的整个一邪派历史
  •     我者之我的发展轨迹!
  •     太短了
  •     这是许倬云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重要演讲。这当中论述了历史上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关系,很多观点让我都受益匪浅。
    作为三联出的书,质量当然是没话说,价钱有点小贵,不过还是在可承受范围。
    总之这是一本极不错的书。
  •     虽然“我-他”的这条线脉络很清晰,但是书的确太薄了,每个朝代都草草讲几句,没意思。只见框架不见内容。
  •     大学者的大历史观,很好,很强大。
  •     是个大问题,面对六大关系,这本小书也只能是概论性质。
  •     感觉能够通贯历史的历史学家越来越少,老一辈还有一些。有些思维模式,和余英时先生很像,或许是那个时代海外历史学家的共性。
  •     缺了巴蜀一大块,三星堆、金沙。。。
  •     值得购买。值得购买。值得购买。
  •     已收到多日,还没看完。
  •     其实就是把民族对抗与融合的历史,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立,用“我者”和“他者”的框架套一套。没啥创新性观点。
  •     许大师的大作,以前就读过不少,这本必读
  •     许教授的书,没得说.字数不多,但内容丰厚,让我们对传统中国与外邦之互动的历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对于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步伐有较好的参照.建议研究历史/经济/社会以及关心中国发展的人士阅读.
  •     许先生的学识应该是公认的,这本书有提纲挈领的效果。
  •     题目很吸引人,内容包罗万象,老师胸中有宏大的历史棋局,轻松解释了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及中国和外部的关系。
  •     佩服
  •     短短几万字,写了中国与其他国族的互动,中国本部与边陲族群的互动,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互动。正是这种不断的交流、融合,汇成今日之中国。
  •     不裆
  •     翻了一下,感觉没买他的成名作《西周史》有些后悔。
  •     虽具通史气象,实为平庸之作。
  •     历史学教授的观点,迥异于流行,催人深思
  •     偶然知道许倬云老师大名,买其一本书,翻了几页,不错~
  •     喜欢这本书的名字,许教授的著作,在慢慢拜读,从智者的历史观照中获得启示。
  •     此书乃是由演讲稿扩充而来,所谈者浅白,所谓我他,无非是地理、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中原王朝与边陲的交往变动,然过于点到为止,切过于拘泥于“我者”与“他者”这两个名词,啰嗦之余,少了些趣味真知。
  •     老师介绍的 听说很好 很震撼
  •     大师的东西,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很喜欢!
  •     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
    我者的黄粱一梦——看起来很美
    他者的无论魏晋——陌生得听而不闻

  •     这本书很有内涵
  •     “我者”与“他者”,“内”与“外”的关系,说来并不复杂,却是理解中国历史的关键。
  •     东西很不错!很新,不像是盗版书。这是我第一次在当当网买东西!书的价格也很实惠!很喜欢!以后还会在这买东西!
  •     许先生的著作每本都有阅读价值
  •     书很小,但是内容拨打博大,正在学习
  •     一次有意思的讲座,纵论中国历史上的我与他。
  •     中国文化的一路演变/结晶化原来是个贬义词。。
  •     两点印象深刻,以疆域论述蒙元,认为中国只是蒙元一部分,蒙古不能算中国的朝代。认为西方打开中国大门后导致城与乡的二元割裂和“我”“他”倒置,这一倒置在此后屡次出现,影响到国共城乡争夺及之后大陆和台湾的改革。
  •     言简意赅 很有见地 还涉及到近代国共两党乃至之后的毛时代解读
  •     许先生是上古史专家,他的书是学术性的,许多西式的量化分析方法来研究史料。即便写的再通俗也不属于普及性的历史读物。写的纯粹喜欢历史的不建议买了。(岭南老叟)
  •     被老师连续六节课推荐的书。很独特的观点,条理清晰,足以给充满惯性思维的大陆人一点启示。
  •     你我的分别在于你是不是关注我。
  •     门外汉太需要这样的普及读物了
  •     做讲座真是不错。
  •     我者与他者这个议题很难写,从史前到近代,跨度大、篇幅短,各朝代情况各差异大、状况复杂,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定义不明、逻辑混乱的局面。但是许倬云先生在每一部分除了各朝代的鲜明特点外,都遵从在行政、文化和经济三个角度进行论述的原则,由繁化简,确实为大师手笔。尤其是对于近代以来的比较思考,很值得读者深思。尤其在当下,虽然经济一路凯歌,但是文化信仰体系却陷入真空地带,文化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重构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     很有啓發
  •     虽然是演讲,但是很有条理性。
  •     作者许倬云本就是非常著名的历史学家,所以,这本书还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有许多独到的观点,看历史就该看不同作家的书,挺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     作业要求…
  •     值得一看,不用介绍,不用多说。爱书者请。
  •     导师推荐的一本书,很有冲击力,另类的历史解读!
  •     书是轻薄短小方便携带,不过内容还是很有厚度的,大师之作哦
  •     许倬云先生的书,很不错,原版是香港出的,这个是经过修订后的版本
  •     这位作者很厉害,书的见解也很有水平,刚开始看前言,感觉内容很棒,不会很难懂。书不是很厚,文章不是很长,字也挺大,总体看来有启发作用,如果要深入研究还需阅读更多书目。
  •     真希望能做成像美国那样的口袋书,小小的便于携带
  •     呵呵
  •     浅显易懂,之后,恍然大悟。
  •     在飞机上10个多小时看完此书。感触颇多:中国从古至今面对那么多“他者”,有本族的“他者”,有西方的“他者”;有鹤山、相容的“他者”,有敌对、冲突的“他者”。无论怎样,只有强大“我者”才是硬道理!做人也是一样。
  •     各种矛盾解读的升级版。。。
  •     (南大图书馆)用装逼的叙述风格讲了一个说浅了没啥用说深了说不清的问题,一些与主旨无关的小观点倒是让人耳目一新,就这样
  •     这是一位上研的童鞋推介的,一开始是一点书序言就很留恋,现在看了一点儿,很入迷!!
  •     小书大思索
  •     视野很开阔,字里行间可见大师功力。可惜体量太小,很多问题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讨论。
  •     分析得很透彻,论述严谨,视野广博,使用了一些现在已经很少用的词汇和表达,很长见识。
  •     看完,真的是小书,普及尚可
  •     挺差劲的,没啥好说
  •     这本书对学历史的人来说可能就很快看的懂,可是对不太懂历史的人来说就很难明白。里面的内容很深奥,而且理论性很强
  •     易读的小书,尤喜最后两章,有启发
  •     书内容很好,就是书很脏
  •     历史讲述中融合了一些社会学识见,这是许倬云史学的特色。
  •     三星半。 简明通史的写法,自圆其说,可读性也不错。科普性书籍。本来讲座辑录与专著差别就很大,通俗为要,拿西周史等许老代表作来比的人是有多无聊自衿啊。 但单纯两元的我他之分纵使主旨在于阐述其界限模糊,也依然有待商榷。更何况“我者”“他者”比喻式含糊不清。 关于思想史的转化(周代封建天下一节中的儒,宋的内敛性,蒙元帝国的结构与政治组织)尤其关于近代中国和国共时期的探讨,都是传统仕绅之家国天下责任的具体表现。 PS:蒙古语创制跟通天巫阔阔出没关系啊…
  •     很好的书,许倬云
  •     演讲集内容梳理,简略、普及
  •     有些地方说的太浅、太简
  •     大家小书,篇幅有限,算是本普及类的书籍,比较浅的论述,易于理解。不过整体收获不太大,对于文化,政治上的内外,主客的分析有点僵,而且应该每章配上一幅疆域图。PS:大历史不好写啊
  •     听他说还行
  •     待重读
  •     台湾学者的大作,读来别有新意
  •     书不大,信息量不小。
  •     以一个旅居国外多年的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值得国人一读。
  •     历史比较着学是很好的方法,本书很精彩!
  •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     书很亲切,看了后收获比较多
  •     有点难以看下去的,不象小说那么吸引人,但是耐下心来,不是不错的
  •     也是几个月前看的,浪费时间。
  •     奔着“他者”这个概念去读的,但就像维舟说的,有点滥用的嫌疑。还有隐约提到的“网络”概念,也是如此。分析中国历史,未必要套西方惯用的学术概念的。
  •     被书名蒙骗了!原以为是对中国古史进行通盘式地"我-他"分析,其实许老把任何的变化都算作了“他者”!完全超出了人类学意义上的界定规范,整本书也就值通识读本的分量。可能是因为从讲演稿改订而来的关系,很多论点不具有实证的意义,理论本身也存在相当的漏洞与逻辑缺环,唯“经济网络渗出政治边界,起到了弥补分裂的作用”的假说,和“唐宋列国体制”论挺有新意。
  •     很好看的一本小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