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评书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我为评书生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101084115
作者:贾建国 连丽如 口述,吴欣还 整理
页数:41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次亮报儿说《三国》:我叫连丽如团里总挤兑贾建国,不想让他学说书。他觉得我为什么不能当演员,就只能给人伴奏呢?这时正好赶上征兵,他就应征入伍去部队了,想从另一个方面发展自己。贾建国1961年8月走的,在回民中学集合,我去送的。9月1日我亮报儿说书,在天桥刘记茶馆说《三国》-你们不是说我搞对象耽误学习吗,我就较这个劲。学评书不容易,条件好的,没有五年时间根本不会上台说长书,我才学了一年半,说的又是书中之王《三国》。本来团里不同意,我爸爸说:“让她说去吧。”领导也不好驳我爸面子。我说:“凭什么不让我说?”人家说:“你没出师呢。”我说:“你们培养我,不就是让我说书吗?非得全会了才说啊,那怎么练啊?”贴报儿!我叫连丽如!实际上“连丽如”是我自己起的。我不爱叫那个连小如连少如的,和爸爸商量,我说我要叫连丽如,“您不是喜欢丽堂姐吗,我就叫丽如”。我爸说:“这个好!”他可喜欢王丽堂了——女孩子能说书,说《武松》。我上团里说去了,领导说:“那不行,你叫连桂霞,你改名是继承右派衣钵。”这是什么话?我管爸爸不叫爸爸,难道叫右派?又问:“你户口本上有这名儿吗?户口有,就能亮这个报儿。”他们知道户口不能随便改。我说:“有,我爸爸早就给我起好艺名了。”其实没有。我胸有成竹,我聪明啊,中午拿着户口本我就上椿树派出所了。派出所所长叫张广才,我说:“张叔,您给我改户口,添一名儿。”把经过一说,张叔说:“我给你添,没这么欺负人的。”户口本里写上了曾用名——连丽如。张广才是解放前国民党当政那会儿,我们家那一带的老巡警,人特别好,就像《四世同堂》里那个老巡警。那时我爸爸的广告社旁边住着一个王老师,是地工(地下工作者),对外联系总偷偷上我们家打电话。张广才我从小就管他叫叔,后来才知道他也是地下工作者,解放后当了派出所所长。户口本上写了连丽如,领导没话说了,亮报儿:连丽如,《三国演义》。1961年9月,我第一次登台说《三国》。说评书的女演员我是头一个,唱大鼓的、说评话的女的都有,但评书我是第一个。不是争这个,你第一个第八个,说得不好也没用。我穿的就是和王丽堂一样的,爸爸花50多块钱给做的那件衣裳。后来听众告诉我:“老连先生来了,在窗户外面,看你说书。老爷子流了眼泪,走了……”怹就听过这么一次,放心了……差点儿成了反革命(贾建国口述)地震那天,我是夜班,正推着车送西红柿。这一箱西红柿四五十斤,一铲车就是六箱,我推那个车就觉得颤悠。再抬头看,我们厂子那大烟筒,40米的大烟筒,晃,确实晃。可是我当时没想到是地震,只觉得那地不平整啊,怎么跟跳舞似的?第二天早晨,我下班之后回到家,连丽如说她们晚上在床上来回滚,就好像元宵在那笸箩里似的。有两天的工夫,大家就都上食品厂住了。到那儿住大家没什么事儿,那时候有一个副科长就撺弄我,因为我们一块儿出过差,还算熟,他撺弄我:“老贾,您给说段书吧,咱们在那儿待着,闲着也是闲着。”我一想,说点儿就说点儿吧,说段书也不算什么,咱张嘴就来。可没想到,我选书选得不太对,我选的是《薛刚反唐》,因为这书我熟哇,没多想。内容大概是说薛家,从打薛礼卖豆腐开始,然后有薛仁贵、薛丁山,薛丁山有四个儿子-勇、猛、刚、强,三儿子薛刚正月十五花灯会踢死太子,惊崩圣驾。太子是武则天的儿子,第二天就拿薛家,抄斩满门。当时薛刚跑了,从此要反武则天,为薛家报仇雪恨。我从薛刚给他们家上坟开书。天天围得这人哪,太多了。因为防地震,大家伙就在食堂那儿吃饭,吃了饭晚上沏上茶之后,围在那儿听书,还不花钱,顶多给我一盒烟,我还挺高兴。说来说去,军管革命委员会办公室就找我来了:“不许说了啊!”我一看,麻烦了。说书这是副科长撺弄我说的呀,大伙儿也高兴,不让说就不说了。第二天革命委员会把我叫去了,说:“老贾,你这说书可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你不知道吗?你从两方面去检查。第一,你继承你岳父的思想,说的这些东西对党不利,你影响了深入批邓-那会儿邓小平还挨批呢-大伙儿净听你的书了,大字报不写了,批判邓小平不批了,你影响了深入批邓。第二,你为什么反对女皇?”这个可厉害了,我一听就明白了。当时七个誓死保卫:誓死保卫党中央,誓死保卫毛主席,誓死保卫中央“文革”…ˇ第七个誓死保卫就是江青,那是周总理亲手批准的。反对女皇,好家伙,可了不得,真害怕!当时,有一个人打天坛那儿偷了两盆花,给判了。他偷的这两盆花不是什么太好的花,但这是周总理第二天准备送给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的。这就怕踩上点儿,沾上政治。我就怕这个,因为说书再给我判了,当时有点儿傻。

后记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完,因为只要生命在延续,工作就不会停止……    就在整理本书文稿快要结束的时候,11月8日廊坊电台交通长书广播推出了王玥波的现场评书《聊斋》。打开收音机,听着胖小子的《黄英》,我心中无比喜悦。    第三天,长书广播节目总监李老师打来电话,并发来一份传真,是一份节目听评稿:    花费了几年的心血,终于见到了成果。    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没有我们的努力,没有孩子们的刻苦,没有喜爱现场评书的听众,又怎么会留下这么多的现场录音资料?    感谢广播电台和热心听众,他们帮助我们录制、整理、剪接、制作,从而奉献出高质量的现场评书录音,这是中国广播评书史上的一个“之最”,使我多年的梦想成为现实!更要感谢大鹏、继彤他们在北京文艺广播每天的《开心茶馆》中开创现场评书播出的先河。    回忆从上世纪30年代父亲和北京电台联姻,到今天的现场广播评书,看见王玥波、吴荻他们飞速的进步,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叫累了。    如今我们仍然在忙碌着,三本书——《江湖丛谈》(注音注释典藏本)、《醒木惊天连阔如》(修订本)和我们俩唠叨的这本《我为评书生》,年底就要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了,正好赶上中华书局百年局庆,我想这也是缘分吧!这段时间我们师徒天天忙到深夜,编辑的压力和繁重的局庆工作,把小小的梁彦都累哭了。我告诉他:“这是磨练你的意志,我都70岁了,还这么干呢!”    前几年也出版了几部书,但今后的任务更重。今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父亲在上世纪30年代留下的长篇评书《三十六英雄》,明年还要挖掘整理老人家的其他几部大书,《三国》、《东汉》需要重新校订,增加挖掘整理出来的新内容,使其更加完美。想到这些工作,我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但看到孩子们的成长,盼着每个周末到书馆和听众朋友们见面聊聊天儿,却又觉得十分快慰。    听众可爱极了!他们当中,有些年轻人陪着年迈的父母来听书,告诉我“这是孝顺”;有些年轻人结伴而来,对我说“听书能忘记一周的劳累”。在这里,我想给读者朋友们介绍两个小朋友,因为他们的母亲很了不起。男孩子叫陈哈里,出生在捷克;女孩子叫任梦琦。两个母亲一样,都是在孩子2岁时就带着他们听我的评书。哈里的妈妈说:“哈里从评书里学到了我们中国人的优良品质。”他现在回国读书,每周日下午到东城书馆听《三国》,我们都非常喜欢他。任梦琦于2008年夏天6岁生日时,在宣南书馆说了一段《击鼓骂曹》,真大气!让孩子们通过评书接近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的母亲真伟大!    说到这里,我想告诉读者朋友们,我虽然70岁了,但仍有理想,而且这个理想已经开始实现了——北京连派评书有了第四代传人,李菁的徒弟张硕。这小孩挺不错的,刚24岁,师大爷、师叔们都喜欢他,我们俩替李菁带他。我希望再有一个,再多一个,他们和张硕一起把北京评书继承下来……    我还有梦想,这个梦想在脑海里很多年了。我在国外推广北京评书的时候,总是希望看见喜欢评书、又肯学习的外国人,在理解了评书之后,用流利的英语说评书,而不是背诵那些翻译过来的单词和句型。天降于我一个美国年轻人,他叫邵逸青,是犹太人,特别聪明。他拜我的大徒弟吴荻为师,学习中国文化。我们娘儿俩聊得挺投缘,想到一处了。他现在正在准备(《羊左之交》。他说:“听了吴老师的这段书,我感动了。”他还喜欢中国的书法,拜张充和先生为师,写字时用的是明朝的墨,屋里播的是我说的《红楼梦》。我期待着听他的英语评书!我梦想在未来多少年后,世界上有一些人在用英语说中国的才子书《三国》,但愿梦想成为现实。    在这里,我向欧阳中石先生深鞠一躬,感谢中石先生为我父亲和我的书挥毫题字;还要感谢李滨声先生的鼎力扶持,滨声先生的画使《江湖丛谈》、《评书三国演义》和即将再版的《康熙私访》大放异彩。两位先生和我父亲都是忘年之交。    再有就是感谢北京评书的听众们,你们和我们都是北京评书的传承人。    这篇《后记》是我写的,贾建国没有审批,我只想对他说:“下辈子我还嫁你!”我更想对女儿说:“妈妈欠你的,我爱你!”    最后,我想对父亲说:“爸爸,得以告慰您在天之灵的是,江苏泰州要建立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您的听众和后辈会到那里,在您的塑像前,聆听您的声音……您和妈妈、哥哥、姐姐们过得好吗?我想您和妈妈!”    就说到这里吧。不能再说了,泪水遮住了我的双眼……    连丽如    2011年11月30日    于和平里国如轩

内容概要

  连丽如,北京人,满族,1942年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书代表性传承人,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60年加入北京宣武说唱团,随父亲连阔如习学评书,是连派评书唯一的传承人。曾在电视台、电台录制播出了十几部长篇评书,被广电部评为“优秀演播艺术家”。曾四次出访新加坡,二访马来西亚,2002年又出访美国,传播评书艺术。近年来致力于书馆建设,为传承北京评书艺术尽心尽力。主要作品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康熙私访》《鹿鼎记》《智圣东方朔》《大隋唐》《珍珠莲花灯》等。
  贾建国,北京人,满族,1942年生。1959年加入宣武说唱团,1961年入伍,服役三年,1985年由宣武说唱团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曾跟随北京评书的代表人物连阔如学习评书艺术,继承了其台风潇洒,神完气足的艺术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深厚的表演功力。现在仍活跃在当今曲坛,致力于评书传承教学工作。2007年收义子王玥波、李菁。王玥波表演的《隋唐》和李菁表演的《史更新刀劈二寇》等评书书目都是由贾建国传授的。除此二人外,连丽如其他四个徒弟也多由其授艺。此外,贾建国还对相声、快板、三弦演奏等其他曲艺艺术颇有研究。
主要音视频作品有:改编中篇评书《山岛克敌》,策划、编撰60集大型电视艺术片《听书、看戏、话三国》。

书籍目录

一、评书世家
小时候这些事和说书好像没什么关系,但冥冥之中又好像很有关系。
1. 三十多口的大家庭…………001
2. 会抽烟的七姑娘…………006
3. 曲艺戏曲界的邻居们…………009
4. 想考北大数学系的中学生…………015
5.“爸爸不让我接触评书”…………019
6. 六岁登台贾建国…………023
二、第一个评书女演员
我是“咬着黄瓜尾巴”来的,刚生下来比较甜,没几年就不行了,但这
对我的性格养成也有好处。没有“反右”,我说不了评书,这么多年有
这么口气一直顶着我,支撑着我。
1.“为什么把我爸爸打成右派”…………033
2. 退学听书…………039
3. 新书小组与宣武说唱团…………044
4. 不太适应环境的新学员…………049
5. 团里不同意我和贾建国谈恋爱…………052
6. 凤凰厅一个月,一辈子得父爱…………059
7. 第一次亮报儿说《三国》:我叫连丽如…………063
三、懂多大人情说多大书
19 岁的我问爸爸:“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评书艺术家?”爸爸说:“要想
成为一个艺术家,你再聪明,再能干,再能说,可是有一样你记住:说
透人情方是书,懂多大人情说多大书。心眼儿窄的人绝说不了肚量宽的
书。你将来懂得人情世态了,必能成家。”
1. 懂多大人情说多大书…………067
2. 贾建国当兵三年…………070
3. 为结婚一“闯”部队…………075
4. 与命相争…………080
5. 为孩子再“闯”部队…………084
6. 团里要开除我…………086
7. 夜里哭着唱单弦…………090
四、十二年没上台说书
彭俐先生写的《醒木惊天连阔如》里有这么几句话:“当一个人的尊严
被无情践踏的时候,心理的压抑和愤懑会凝聚成一种力量,一种反弹,
性格越是坚强,反作用力就越是巨大,有时会持续一生,缔造辉煌。”
虽然说得有点儿过高,但是我觉得自己确实是这样的人。这12 年不光
是我个人受到打击,评书界也受到了巨大打击。
1.1966 年,还不知道说唱团就要解散…………095
2. 去北京食品厂当工人…………097
3. 父亲走了—“也不知道你们还能不能说书”…………099
4. 放不下的曲艺…………106
5. 差点儿成了反革命…………107
6. 王张江姚连?!…………109
五、1979 年
北京宣武说唱团1979 年9 月12 日恢复,9 月16 日我就上地演出。从
1967 年7 月转业去北京食品厂收汽水瓶子,到1979 年回到宣武说唱团,
整整12 年,我快38 岁了,已然不会说书了。
1. 已然不会说书了…………113
2. 从查资料开始…………115
3. 恢复宣武说唱团…………117
4. 看到“连丽如”三个字,眼泪下来了…………120
5. 为父亲跑平反…………124
六、为北京评书闯关东
回首看人生,沧桑一生情。壮志成大业,只身闯关东。如果当时不是两
进哈尔滨录《东汉》,就没有人知道连丽如是谁。全国几十家电台连播
连丽如的《东汉》,使我名声鹊起,这是头闯关东。
1. 刘兰芳进北京…………131
2. 北京的评书太弱了…………133
3. 寻找机会上电台…………134
4. 到东北说书去…………136
5. 哈尔滨电台录《东汉》…………138
6. 录完《东汉》,母亲哭了…………142
七、盛极一时 电视评书
要说录电视评书,可能连丽如录得也不晚,但现在大家印象中的第一次
电视评书是田连元的《杨家将》。为什么没有人知道连丽如的电视评书,
而知道田连元的电视评书?这就是一个人要打算成事,天时、地利、人
和,缺一不可。
1. 李鑫荃一句话错失良机…………147
2. 最早的电视评书…………150
3. 千山书荟交益友…………152
4.《东汉》、《三国》上电视…………160
5. 两部《三国》一“打架”,错过北京电视台…………162
6. 被更多的电视观众认识,从《康熙私访》开始…………167
7. 和电视台的官司打赢了…………172
八、永远的书馆
从1979 年宣武说唱团恢复以来,没有现成的书馆了,我和贾建国就一
直在打地、开荒,再打地、再开荒……录完电视评书《康熙私访》之后,
我说:“我还得回书馆,这一辈子我就是书馆情结,我离不开书馆!”
为什么?为了评书的传承,也为了舍不得扔掉的评书演员的真功夫。
1. 没有现成的书馆了…………179
2. 木板房里把地扎…………181
3. 鼓楼的回忆…………183
4. 去农村开书馆…………187
5. 宣武公园,说《隋唐》,摘“鬼脸儿”…………189
6. 差点儿死在天桥…………194
7. 地坛庙会贾掌柜…………198
8. 我图什么…………206
九、转折点上—调入煤矿文工团
原来在宣武说唱团,为了说评书,我得想办法挣工资,养家糊口,我得
为一场演出补助那两毛五活着。而调到中国煤矿文工团,我没有这种精
神负担。王昌厚老团长希望把我们调过去,就是希望我们没有这种压力,
全身心地研究发展北京评书。
1. 遇上王昌厚老团长…………209
2. 下煤矿…………211
3. 石嘴山贾建国说书再惹事…………215
4. 评上国家一级演员,贾建国说“咱们离婚吧”…………221
十、一个人不叫评书界
一个人不叫评书界,只有大家共同在评书领域中努力奋斗,才叫评书界。
1. 永远不参赛…………225
2. 全国评书评话艺术座谈会没我…………227
3. 田连元说:“你真是在这儿奉献呢!”
单田芳说:“你太刚强了!”…………229
4. 我参加的几次书荟…………234
十一、把评书带向世界—新加坡、马来西亚
连丽如出国只有一个目的:推广中国评书艺术。在新加坡,国际广播电
台第一次专门为评书开了专场,面向全世界华人广播;在马来西亚,当
地人第一次听到了现场评书,他们说“听连女士说《三国》好像是一阵
风潮”。中国评书开始走向世界。
1. 去新加坡,第一次走出中国…………245
2. 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开书场…………251
3. 狮城客串主持人…………257
4. 马来西亚疯《三国》…………264
十二、把评书带向世界—美国
在美国,评书走进了哈佛大学等众多名校,连听不懂中国话的外国人都
被吸引了,说:“你的声音和你的表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抑扬顿挫,
有一种音乐感。” 在洛杉矶侨二中心,第一天,很多年轻人开车陪父母
来听书;第二天,本来都不知道评书为何物的儿女主动问父母:“您还
去不去了?我们还想去。”
1. 结识常春藤名校教授白素贞…………273
2. 北京评书进哈佛…………277
3. 把曹宝禄的录像从美国带回来…………289
4. 华盛顿史密森尼“洋庙会”…………292
5. 书馆开到洛杉矶…………295
十三、书“外”的功夫
无论是开古玩店,还是小说朗诵, 参演电视剧, 客串主持人,我都感觉
是评书给了我文化底蕴,没有评书的积累,我做不好这些。反过来,在
做这些的同时,又加深了我对评书的理解。
1. 开古玩店的说书人…………299
2.《康熙私访》与《康熙微服私访》…………306
3.《鹿鼎记》—小说朗诵与评书…………310
4. 新的尝试:动漫评书与音像制品…………318
5. 父亲的三段绝版录音和遗著…………321
6. 连丽如书场…………326
7.《采桑子》里的大福晋…………332
十四、连派评书
启功先生曾为连派评书题词:辞气力与宋元角,史通学补谈迁疏
欧阳中石先生曾为连派评书题词:敬亭遗韵
1. 重“评”才叫评书…………339
2. 连派评书的“文”…………343
3. 连派评书的“精气神”…………346
4. 评书与京剧…………348
5. 说透人情方是书…………351
十五、传承
我现在把自己摆到一个传承的位置,我觉得我摆得很正。
1. 再开书馆—小梨园和月明楼…………357
2. 北京评书的非遗传承人…………366
3. 收徒…………368
4. 宣南、崇文、东城—年轻人的舞台…………382
十六、弟子儿女说
老两口对评书的爱,一辈子对评书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是我们谁也比
不了的!
1. 王玥波:“我为评书生”,人家敢这么说,人家就是这么做的… ˇ391
2. 李菁:连派第四代都是连先生亲自带着…………395
3. 吴荻:敬、 爱、传、 承…………399
4. 贾林: 师父现场的控制能力太强了…………401
5. 祝兆良:老两口像父母,比父母还操心…………404
6. 梁彦:如师父所说,做一个能登台说书的曲艺研究者…………407
7. 贾琳、郑昕:爸爸妈妈跟徒弟说的话比跟我们说的话多多了…………410
附录一 贾建国、连丽如出版评书文本目录…………413
附录二 贾建国、连丽如评书音像制品目录…………414
后 记…………415

编辑推荐

《我为评书生:贾建国、连丽如口述自传》编辑推荐:作为一个晚辈,能听老辈人讲他们的人生故事是非常幸福的事儿,作为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能把听到的故事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是更幸福的事儿。听的时候,我跟着哭,跟着笑,五味杂陈;看的时候,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我是“咬着黄瓜尾巴”来的,刚生下来比较甜,没几年就不行了,但这对我的性格养成也有好处。没有“反右”,我说不了评书,这么多年有这么口气一直顶着我,支撑着我。19岁的我问爸爸:“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评书艺术家?”爸爸说:“要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你再聪明,再能干,再能说,可是有一样你记住:说透人情方是书,懂多大人情说多大书。心眼几窄的人绝说不了肚量宽的书。你将来懂得人情世态了,必能成家。”一个人不叫评书界,只有大家共同在评书领域中努力奋斗,才叫评书界。无论是开古玩店,还是小说朗诵,参演电视剧,客串主持人,我都感觉是评书给了我文化底蕴,没有评书的积累,我做不好这些。反过来。在做这些的同时又加深了我对评书的理解。我现在把自己摆到一个传承的位置,我觉得我摆得很正。

作者简介

本书以著名评书艺术家贾建国、连丽如夫妇从艺五十余年的艺术人生为主线,通过他们对生活的真实还原,从而为读者展现出一幅评书艺术传承发展的美丽画卷。本书共16章,自“评书世家”起,包括呕心沥血的说书人的坎坷经历、北京评书艺术的起起伏伏,以及各种人情世态,对父母、对亲朋、对同行、对徒弟,有亲情、有爱情、有道义、有恩怨,最后至“传承发展”结束。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夫妇二人对评书,乃至对传统文化的那份执着和挚爱。全书语言尽量保持口述人的风格特色,专门术语和北京方言均加以注解,各阶段照片资料丰富,可读性极强。

图书封面


 我为评书生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书是正品,快递也不错,书的内容值得一读,需要慢慢体会。
  •     到家看到 @书香北京 正在播出 本期节目是连老师的《我为评书生》还有@王玥波 老师 不容易 不简单!@吴梦庵 老师也该适当的露露脸儿
  •     好书,还可以得到签名,哈哈!
  •     连派评书应该传承,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     一个字:喜欢,二个字:非常喜欢。之一
  •     热爱评书,热爱连派评书艺术。连先生真不容易
  •     里面的照片很好,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评书名家
  •     很喜欢连丽如老师。从这本书中可以比较全面了解连丽如老师及连派评书。
  •     不错,不错,就是本书封面破了!
  •     说透人情方是书,懂多大人情说多大书
  •     原以为此书定价过高,看到书,厚厚的纸张,彩色的插图,40多元的价格,应该还是值得的。很不错!
  •     听评书的一代都是你们的粉丝
  •     老太太为传统艺术的奉献是不可否认的,只是感觉在国内有些艺术家确实无法做到心如止水地面对过去的成就或历史的印记,自夸的情绪和高人一等的道德优越感穿插在整本书中,不知道是作者没有在成书的时候处理好这个问题,还是主角本身如此,难以掩盖。不过,看完书对评书多一分了解,是好事。
  •     说是性子直,还是不敢说,自夸有点多
  •     续本看好三皮老的《我为评书狂》 : ~
  •     书到手,看了一下,图文并茂,纸质好,资料详尽,不错。比单田芳出的书要强!
  •     冲着连丽如买的,了解一下老人家的人生经历
  •     珍贵的评书资料,连丽如大师的经典自传
  •     内容还算充实,但如果能更多的介绍一些评书知识和其他前辈名家会更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