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5
ISBN:9787539937380
作者:傅国涌
页数:300页

章节摘录

  徐致靖由“斩立决”改为“斩监候”,原来是李鸿章“重托荣禄”,才保住性命。徐、李两家渊源很深,外人不知。他幸免在狱,读书养性,并没有后悔自己卷入维新运动,对前去探监的侄婿言謇博说:“我们主张变法改制,效法明治维新,可谓对症下药,虽然没有成功,但我相信,将来还要走此路,这是大势所趋,少数人阻挠不住的。”狱中,《祭六君子文》《续正气歌》的腹稿都打好了,等他到杭州住下,才默写出来。在狱两年,精通中医的他常为犯人治病,救活了不少人。八国联军进京,全部犯人释放,他不愿走,“我是大清国的犯官,判我绞监候,现在外国人开监放囚犯,我不能听他们的命令”。一直等到监狱的伙食都停了,他才肯出来,并请刑部尚书贵恒代奏请命,两个月后,得到西安来的赦旨,才经天津航海南下,在杭州姚园寺巷定居。这个房子是徐仁铸在戊戌事败母亲病故,扶柩南归后的定居之所。这年8月等到父亲出狱南下时,他已患肺病去世,“徐徐云尔”,父子终于未能见面。当时有人集一联:“不孝男徐仁铸,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昧死臣谭嗣同,末学新进,罔知忌讳,干冒宸严。”  徐致靖晚年常说:“我应该跟六君子一起走,留下我有什么意思?”

前言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  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中国民谚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胡适最喜欢题写的话之一  18世纪,伏尔泰如此说:  “倘若伟大是指得天独厚、才智超群、明理诲人的话,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杰出的人,才是真正的伟大人物;至于政治家和征服  者,哪个世纪也不短少,不过是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我们应该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20世纪中叶,波普尔在传世之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指出,人们平常所说的人类史往往就是指政治权力史,“没有人类的历史,只有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无数的历史。政治权力的历史是其中之一,而它被提高至世界历史”。在他看来,“这是对一切得体的人类概念的冒犯”,“再也没有比把贪污史、抢劫史或放毒史当作人类史更糟糕’的事。因为权力政治学的历史不是别的,而是国际犯罪和集体屠杀(它当然包括某些掩盖它们的企图)的历史。这就是在学校中讲授的历史,有些最大的罪犯被颂扬为历史的英雄”。为什么人们会把权力史看作是人类史,而不是选择宗教史或诗歌史?他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权力影响每一个人,其他的东西比如诗歌只影响一部分人。第二,人们有权力崇拜的倾向。第三,是掌权者喜欢受人崇拜,并且能将他们的意愿强加于人,许多历史书本来就是按掌权者的意志书写的,是在皇帝、将军和独裁者的监督下写作的。权力崇拜往往导致对恶的崇拜,这是人类最坏的一种偶像崇拜,也是人类的一种奴性,是牢狱和奴役时代的一种遗迹,这种崇拜产生于恐惧。这种根源于恐惧的心理,导致我们长期以来只以成败论是非,只以成败论英雄,也就是以权力的是非为是非,从而将文明史简化、畸化为争夺权力的历史。  文明的过程是一个从神到人的过程,古老的专制者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神化。

媒体关注与评论

  百年中国,多少悲壮剧,前人创造了历史,却有多少被遗忘。傅国涌勤奋博学,百年寻梦,追寻传统,笔底波澜,为后人找回财富,激人奋进。  ——钟沛璋 原中宣部新闻局局长《东方》杂志总编辑    傅国涌的文章有内容,有观点,视野开阔,文字晓畅。,有些地方用墨不多却意味深长。  ——章诒和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傅国涌在尘封的史料中勤奋爬梳,揭示了近代中国不少历史真相,以新的视角给读者新的启发,实现了学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袁伟时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傅国涌的文字之所以可信,在于他的理性、道义和人格力量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崔卫平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内容概要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并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在多家重要报刊开设评论或历史专栏。评论家李静说:“傅国涌的写作堪称独树一帜,他总将庞杂的史料钩沉与高度的现实关切水乳交融,平静的史家调子里,暗淌着壮怀激烈的焦灼与隐痛。他使用史料的方式是轻柔自然的,没有学问家的卖弄和僵硬;语言也是简洁温暖的,以确切为限但绝不粗陋。”

书籍目录

前言 增量历史观:重读百年中国史/002
第一篇 龚自珍、魏源:告别“衰世”/015
第二篇 “维新公子”陈三立/032
第三篇 不悔与悔:“戊戌第七君子”徐致靖/045
第四篇 “开国会以便人民实地练习”——汤寿潜与晚清立宪运动/063
第五篇 宋教仁登南高峰/074
第六篇 火一样燃尽自己的师复/090
第七篇 烟霞洞中日月短——“新思潮”的代言人胡适/103
第八篇 寄一袋西湖边的桃花给徐志摩/118
第九篇 “应笑书生不自量”:——“中间势力”代言人张东荪/131
第十篇 “昌明教育平生愿”——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149
第十一篇 “拨伊铜钱”:一代银行家蒋抑卮/167
第十二篇 “棉纱大王”穆藕初筑庐西湖/183
第十三篇 胡氏三兄弟的科学报国梦——兼说“中国科学社”/197
第十四篇 登临吴山:邵飘萍的不归路/219
第十五篇 “纸头敌不过弹头”——史量才为守护“报格”而死/234
第十六篇 陈布雷为何“悔之晚矣”?/246
第十七篇 “我们的校长”——经亨颐与浙一师风潮/261
第十八篇 “书傻子”校长——竺可桢与浙江大学/272
第十九篇 燕京大学:一个“实现了的梦想”——司徒雷登与我比邻而居/285
后记

编辑推荐

  他们为当代注入灵魂  胡适和毛泽东关系不错,却为何跟蒋介石去了台湾?  竺可桢为何被称为书傻子?邵飘萍怎样为言论自由而死?  龚自珍为何要告别衰世?司徒雷登如何成为杭州荣誉市民?  “我们应该尊敬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作者简介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内容简介:我们常常被告知中国没有这样那样的传统,何谓传统?传统总是从一个人、一些人、从某个时间开始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这些人出现了,我们的出版业就有了传统;蔡元培、张伯苓、竺可桢、梅贻琦出现了,我们的大学就有了传统:黄远生、邵飘萍、张季鸾出现了,报业就有了传统:蒋抑卮、陈光甫出现了,金融业就有了传统。

图书封面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这本书本来是打算好好做一下读书笔记的,然而因为过年的缘故——也许很多人眼里这根本算不上个借口——不仅没有心态和书桌记录,连阅读进度也一拖再拖。在回老家前不多的时间里记下来的仅有这几句:“没有人类的历史,只有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无数的历史。”“只有少数的社会建构是人民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而绝大多数的社会建构只是‘生长’出来的,只是人类活动的未经设计的结果。”“没有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就没有近代文明…人类的有限性注定了我们的生活本身才是目标…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反过来人为物役,这是近代的发现。”然而仅仅是这一些就足够显示出作者的态度了:这是一本讲述历史的书,却并非帝王将相史;这是一本为小人物立传的书,却从这些小的角度颠覆了我来源渠道狭窄的历史印象;这是一本从增量历史观入手的书,却不拘泥于增量,也揭示同一个人的丑恶面。所谓非帝王将相史。开篇作者即引用伏尔泰的话,讲政治家不过是哪个时代都有的、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然而历史,中国的历史,尤其是我们所见的历史,却恰恰多是帝王将相史。这看来合理得很:天下这么大,百姓这么多,怎么可能一一记述下来?然而我们一样可以反问:我们漏掉的不是正是过往的年代里最精彩、生动的部分?除却政治以外,值得关注的东西是不是还有很多很多?古代史里这样的东西被叫做野史多多少少地保留下来,那么更为纷繁复杂、容易被带上党派色彩的近代史里,小人物的历史也许正能折射出更多的真相,更需要被揭开被保留。所谓颠覆。读这本书的过程于我而言是颇有些新奇却又多少有些枯燥的。这源于我历史知识的缺乏,尤其近代史。这种缺乏很大部分是主观上的原因,因为觉得其复杂混乱而不愿去细读,却也有着不可抹杀的客观原因:对一个少年而言,能轻易找寻到的史料实在太少。就如百日维新而言,历史课本上的东西往往只有那么一块豆腐干,顶多有语文课本上一些散文、回忆文章做补,我们所接触的那段历史,往往是从幸存者那里得到的,这里即是康有为、梁启超。“成王败寇”,这句话的应用面绝对不止战场,在政道与史书上的作用尤为精妙。康、梁在多数人心中的地位全然是正面的,包括无知的我。我们当然不能抹杀他们的功绩,然而从另一些时人留存下来的资料看,他们或许也正是失败的导致者。我从来不曾细细了解当时改革、革命、立宪等诸多派系的立场与行动,只能凭最终的结果有个模糊印象。因此这本书的前几篇给我的感觉便是颠覆性的。翔实的史料、平实的论述让人不得不承认主流史带来的误导。历史与新闻一样,都是一门选择的艺术。真实二字在这一现世、一过去的两门学科中,绝不仅仅是不说谎就够了的,那么多的现象、事件,不同的选择性记述便可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不敢说这本书所说的历史就是经过不偏不倚的选择了的,但是起码,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所谓不拘泥与增量。即是公正地评述人物,褒贬同存。这一特点予我印象最深的是邵飘萍一篇。同时展示了两个不同方面的声音:一是其为报业、为自由而死;一是其实则为金钱而亡。“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邵飘萍也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不归路是他人生一个突如其来的句点,却封存了“真伪”。这也让我想到了张居正,想到了他改革政绩与几十人抬的大轿的奢侈生活的同存。也许是专业学习的原因,我对于不同角度意见的同时展示很是敏感,也认为这很是重要。本篇便罗列了当时不同党派、不同界别人士对邵飘萍的评价,也不作过多的评述辨析,留与读者和时间来评判。在长长的近代史、这个时间上的片段中,本书截取空间上的一个节点——杭州,来剖析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不得不算是一个不错的横断面。也许有人会说把这许多“知名的‘小’人物”联系在西子湖畔牵强了些,然而就出发点而言,作者想必只是为了从一个较小的切入点缀连一些史料、并使之具象化些,而绝非是要夸大一座城市的历史意义。而作者这么做的原因,除却他本身是耶稣堂弄附近的一名杭州人外,也许还因为杭州是个适宜生活、颇有闲情雅致,却远离政治与官场的城市。也只有从这样一座城市入手,才能写出一部“非君非诸侯”的历史来——这是我私自的揣测。
  •     难得的一本纵横开阖的好书。佩服作者<傅国涌>信手拈来的历史掌故,以及非常的驾驭文字和从繁密的历史中寻找线索的能力,读史当如此,何其蔚为壮观哉! 看过这些在新旧交替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前仆后继的人物,对自己深陷浮躁的现代、没有信仰,终日为稻粱谋的日子,无比汗颜!读过这本书,才知道西湖周围如此多的名人墓葬,想想每次去西湖,只顾欣赏西湖的美景,无暇凭吊他们,感觉惭愧,但了解到很多失修的英冢,也自觉当代人心不古的无奈,前段时间听说齐白石的墓葬竟然快成了厕所,也无比的愤怒,查了下西湖周围的名人墓葬,现一一列举出来,再有机会,一定前往凭吊,追思英魂!1、北山街:从断桥开始一直往西,依次是孙惟信墓、陈文龙墓、岳王墓2、孤山:林和靖墓、秋瑾墓3、西泠桥:苏小小墓4、鸡笼山:这里设有西湖文化名人墓地,包括苏曼殊墓、林启墓、徐自华墓、马东林墓、史量才墓等人墓在这里可以寻访到。5、龙井、南天竺一带:这里设有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徐锡麟墓、陈伯平墓、马宗汉墓、陶成章墓等革命志士的墓都在这里。6、南山公墓:这里的名人墓和烈士墓相对集中,有黄宾虹墓、都锦生墓、马一浮墓、马寅初墓、沈干成墓等。7、虎跑梦泉:李叔同墓8、烟霞洞:刘师复墓、胡明复墓9、九溪:陈三立墓、陈师曾墓、陈布雷墓10、半山安贤园:司徒雷登墓、张闻天、吴寅墓等11、灵隐:刘大白墓、瞿鸿禨墓12:三台山:于谦墓、俞曲园墓、陈夔龙墓他们的故事孙惟信:字季蕃,号花翁,宋时开封人,居婺州(今金华),光宗时辞官隐居西湖,善于雅谈,尤工长短句。著有《花翁集》一卷,今已不传,唐圭璋《全宋词》存其词十一首。 晚年辞官后曾隐居西湖。虽然当时孙花翁的文学成就比不上同时代的周邦彦和姜夔,但当年他住在西湖边时,也是名噪一时。 据史料记载,当时江浙的不少达官贵人,都以请到孙花翁为座上客为荣。听说他来了,有人连鞋子都穿反了。他的墓在北山街坚匏别墅右侧的坡地上。陈文龙:宋末民族英雄》1277年元军入闽,陈文龙领军抗元于闽南一带,因寡不敌众被俘。在押往临安途中,他要求拜谒岳庙,瞻仰先烈塑像时他悲恸不已,当晚气绝,随后葬于西湖智果寺。后人将他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忠肃”。他的墓在北山路葛岭居民区中。林和靖:林逋,字君复,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一生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 宋真宗赐号“和靖处士”,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故后世称他为“ 林和靖”。林和靖的一生是隐居的一生,也是他刻意学术的一生。他写的诗,风格独特,清新自然,尤多奇句。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称赞他:“风格固若厚,文章到老醇。” 他的墓在孤山放鹤亭。徐自华:秋瑾的挚友。1906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缺少资金,她偕妹妹捐赠1500金。秋瑾组织的浙江起义缺少军饷,她将自己的全部首饰约黄金三十两作了捐赠。秋瑾在绍兴遇难后,徐氏姐妹冒风雪渡江去绍兴,将停厝在文种山的秋瑾灵柩护送至杭州,觅地安葬于西泠桥畔。这件事在革命志士中引起极大的震动,以为徐氏姐妹之高义不让须眉!她的墓在鸡笼山的马坡岭。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辛亥革命运动中为民族解放、民主革命英勇斗争的杰出战士。他们的墓地在南天竺原演福寺旧址。吴寅:浙江省著名古建筑专家,青年时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上海南洋路矿专门学院,攻读土木建筑。抗战胜利后任杭州市工务局副局长等职,从事杭州的市政建设。解放后,吴寅与苏联专家一起对杭州城市建设设计了总体规划方案,至今杭州仍然以此为基础。他曾先后参与钱江海塘建设、六和塔、灵隐大殿、苏堤、白堤、湖滨公园、西山公园及大量市政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并且是首届西湖博览会的设计者之一。吴寅墓位于安贤园。刘大白,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东度日本避难,加入同盟会。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等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他从五四运动前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墓位于灵隐法云弄杭州雕塑院内。陈师曾:民国初年声震画坛的领袖,著名诗人陈三立(陈散原)长子,历史学家陈寅恪之兄。他的墓在九溪牌坊山黄泥岭。俞曲园:近代著名书法家,清末著名学者。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博通经学、易学、文学,有经学大师之誉。俞曲园与杭州具有密切深厚的血缘关系。他的母亲是临平人,他便是杭州人的外甥,后又成了杭州人的女婿。更有趣的是其女儿嫁于城东横河桥许家,儿媳娶于塘栖世代药商姚家,连曾孙俞平伯先生也是杭州人的女婿。他的墓位于三台山东麓之右台山。陈夔龙:字筱石,号庸庵,贵州贵阳人,清光绪进士。庚子年(1900)任顺天府尹,后历任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清亡前夕,陈夔龙以病告假,退隐上海,1948年8月去世,当年下葬杭州。陈夔龙墓位于俞樾墓南侧,占地约十几亩,呈半圆形,规模较大,从前至后依山势逐渐升高,颇有气势。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原有的墓碑、砌石和台阶等均已无存,周围杂草丛生。2004年经过改造,恢复了墓主体及墓道,并在墓前复原了牌坊,基本恢复了旧时景观。他的墓位于右台山麓。“倘若伟大是指得天独厚、才智超群、明理诲人的话,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杰出的人,才是真正的伟大人物;至于政治家和征服者,哪个世纪也不短少,不过是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我们应该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1841年就已经去世。而1876年才出生的司徒雷登,以燕京大学为发展基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被学生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校训(李慎之),担任校长的司徒,又怎么会扯在一起?本书以西湖为线,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人物一一书写。从他们的思想、行为解读他们的人生。作者所写并不是大家都耳闻能熟的人物,有些已经被慢慢淹没在俗世中,不复那么追忆。但是在作者的笔下看来,他们都曾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了厚重的一笔财富。对于本书来说,内容当成故事来读。但是本书的后记让我重新思考了历史。作为历史系毕业的研究生,对于历史这个概念一直处于有点迷茫的状态,也在追索,历史是什么?对于近现代来说,又有什么重要性?当今浮躁的社会,笑贫不笑娼的年代,历史这个“明智”的作用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看历史书找寻答案?有时候有些解答显得很苍白,也许对我们这些还未入历史学科门槛的人来说,也只能是追随别人的脚步而慢慢前行。书中提到胡平先生说的话“对于缺少宗教的中国人,如果历史不再神圣,那么还有什么神圣?如果中国人的人生失去神圣,那将是怎样的人生?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对历史心怀虔敬。”还有“到了近代,历史承担的已不是单纯的道德功能。”对于我们来说,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感染,将中国的历史观继续的延续下去。

精彩短评 (总计89条)

  •     这些凭借真理的力量来打动人心、推动历史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人!
  •     风云际会
  •     非常喜欢杭州!
  •     拨伊铜钱
  •     也就是浮在上面的一层。
  •     这本书该叫做《近代百年中国之实干家与西湖》。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不大痛快。倒是前言、后记,酣畅淋漓,极有力量。
  •     总的来讲还行!
    这类书现在太多了,作者也是很有思想洞见的。
    不过,硬是往西湖边上扯,有点勉强吧?!
  •     无需我多言,数千年历史最伟大的一页就是产生了这样的人们和这样的精神
  •     不错的历史,轻松阅读,感悟沉重
  •     原来这么多人,都曾经做过这些事。
  •     喜欢傅国涌老师的著作
  •     本书读了大半。还可以。
  •     留给这个时代的依然是精神的高贵!
  •     大师们的精神遗产不废江河万古流,而权倾一时的军阀政客都早已成过眼云烟。司徒雷登,一位值得用中文语境下的MASTER来赞誉的美国人!当某人当年向司徒雷登告别,也选择了向真正的文明告别!
  •     序很对我味口,但后面的人物只感兴趣少数人,所以正文反而跳读了。
  •     如果能用连贯的故事串联那段历史那就再好不过了,虽然以杭州西湖为线索,但是没什么吸引力,读了之后就没有了。还是再去读多一遍《北京法源寺》,双十节快到了
  •     两天一口气读完的,好书
  •     非皇非帝非君非诸侯的杭州人物传记
  •     活了三十多年,在象牙塔里呆了十几年,还是愚钝的很,真是悲哀。百花齐放的年代已逝去,那是特遥远的春秋战国。在进步还是倒退?我们不该忘记历史,真实的历史,真正对人类文明做过贡献的人。向他们致敬!感谢作者,让我这后知后觉者,还能有机会认识些真实的东西。
  •     此书前言尚谓精彩,正文部分完全是流水帐,史料选取毫无特色,完全不能展现人物风采,间杂少量鄙俗词汇,很怀疑前言和正文部分是否出自一人之手。
  •     讲述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非常好。
  •     傅的作品 文字流畅 材料扎实 态度认真 思想则一味的浅薄 唯其浅薄 反而增加了故事性与可读性
  •     有点酸
  •     文笔不错。围绕西湖挑选的近代大师,蛮有趣的。还有两个跟浙大有关的人物,胡刚复和竺可桢~还是觉得宋教仁最可惜啊,真是政治家的范。
  •     能读到的好书越来越多
  •     如果你肯留心,会发现在历史的长河里,你浸泡的水也曾浸泡过这些不平凡的人。很幸运能了解到他们。
  •     同为年轻人的傅国涌,文史功底尽人皆知,这本书给我意外之喜。就是以西湖为主线,备述西湖岸边的近代中国,其中对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述评,与我心有戚戚焉。
  •     一般,距经典差远了
  •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国人,可以多看此类的书,让我们了解历史的另一面。有时候我们会很感慨,历史人物并不是非敌即友,非英雄即狗熊的两极面孔,人性有时是复杂的,就像一碗清水中可以过滤出杂质,一堆**中可以提取出养分或肥料一样。
  •     实力派
  •     西湖旁的百年中国。
  •     评价这本书很难。只能TAG啦:1.是历史而非帝王将相史 2.增量历史观 3.从细微末节处颠覆我原先的印象架构 ;是本好书。可惜从我的能力看略微累了也枯燥了一点点。
  •     西湖版的百年中国史~好吧,我选择尊重徐志摩的真
  •     很深刻,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谈,好食物养身,好书养智
  •     书很值得,快递也给力!
  •     It&#39;s so interesting for me to read it ,You can know many history about that time.
  •     通过文人了解历史的不同侧面
  •     充满了热情来呼唤和赞扬代表着近代以来文明进步方向的人们
  •     希望好看.很早就想买这本书了!
  •     不错,历史蛮重要的。
  •     有些人物以前没怎么看过,有些看过,但总体感觉写的比较浅,没怎么深入
  •     My father mentioned this book a certain period ago,I choiced the book as one of the gifts to my father,hope he would enjoy re***** .
  •     民国史的著作很多,这又是一本,先睇睇!
  •     中规中矩 是自己看的历史太少 想象中的文人就该这般吧 有血有平淡
  •     一部西湖史,半部文人史。”我们应该尊敬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     文人的历史,而非帝王的历史,还原历史的另一面
  •     了解不一样的近代史
  •     所提供的史实不严谨,但足让读者震撼,原来历史是很大的增量,不可小看。
  •     杂凑
  •     我很认同傅国涌先生写史的基本思路和价值取向。过往那些历史教科书几乎都以政治为轴,太狭隘也太片面地扭曲了历史的全貌,实际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地底下”,从波谲云诡的权术斗争中解脱,去看看那些脚踏实地的普通而又伟大的人们,他们才是推动历史进程的真正的主体。
  •     前言后记不错,其他的感觉文笔晦涩,读来并不快活。
  •     别样的民国史。虽然如今细想有些观点未必正确,但是我爱死了这本书在高中时给我作文带来的灵感。
  •     选了几个点,作为回复历史原有面貌,很有意义! 但是缺少由点到面上升到一定高度的努力, 和南渡北归一样, 已经觉醒,但还不够深入,或许不能深入
  •     一家之言,可作印证之文字,善哉。
  •     了解近代史的书,就是400客服服务太差
  •     杭州的故事。文笔感觉有点生硬,或许是看多了。不过前言“增量的历史观”写的真是漂亮!
  •     书边完全都切歪了 什么水平
  •     送货很快,未拆封,看扉页感觉还不错,正在看。
  •     历史不是英雄人物创造的,但是某些特殊人物对历史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在清末社会的风絮飘摇中,多少人在摸索中磕磕绊绊的前进,历史最终因他们的执着而留下沉重一笔。
  •     对于喜欢历史的同学们来说 这本书能补填你对于某一段 历史细节的不了解,我们学过的历史教材是笼统 这本书就有这样的好处
  •     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
  •     那些人终究值得人记住
  •     多年前在《经济观察报》看过他的一篇文章《别了衰世:重说龚自珍魏源》,当时就很震撼,特意在网上搜索打印下来,这次买了他好几本书
  •     通古观今,百年轮回。
  •     宋教仁死得可惜,陈宝箴祖孙三代都是大写的悲剧
  •     希望可以读到不同
  •     “事实上,站立在华表柱头的从来是那些日夜为文明进步而苦心焦虑、不避斧钺的人。那些阻碍了这一进程的人无论多么显赫、显赫多久,终究逃脱不了被时间钉在历史墙壁上的下场。”
  •     今天收到了书,看着不错,可惜没有看到传说中的赠品,可惜了
  •     已购
  •     书记推荐的,第一遍看得不够认真,以后接着读
  •     刚刚一起买的《管教的智慧》又脏又旧,怎么回事?这次书评没让评论这本书,所以写在这里了。
  •     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的近代史著作~~~~马马虎虎
  •     还原近代史重要历史人物的细节和内心,还原我们应当知道的近代史史实,引人思考,非常好。
  •     很好的书!都很让人满意!
  •     理想主义的光辉
  •     好 书,心灵深处的颤动
  •     一些历史的小细节。。
  •     沉甸甸的百年史
  •     一群有理想、有风骨、在杭州生活过的人
  •     很喜欢的书,“百多年来,先辈们引入新文明的努力”,当年的公知比现在的靠谱太多了。另外要记下这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     具有殉道精神的人物总是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样的牺牲,也正因为有了人类这种恒久的殉道精神,人类才每每获得从利欲的渊薮中超升和跃进的激情。
  •     讲了近代以来一些大家,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个人的性格经历有一定帮助
  •     经典不必多说,赶紧看,激动中
  •     看过
  •     凑单帮同事买的。内容我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应该说这本书的品质还是不错的。
    从装帧到版式,再到书名,看得出来编辑都很用心!
  •     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叫《杭州与近代历史名人》才比较贴切,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种生拉硬套的学术作风
  •     文字越來越成熟,可喜可賀。
  •     1948年,钱昌照问胡适对于共产党的看法,他说过一句:“两害相权取其轻,我愿意留在蒋的一边。”
  •     个人感觉这书一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