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出没的世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科普知识 > 魔鬼出没的世界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5
ISBN:9787544332415
作者:卡尔·萨根
页数:403页

多点理性,少点盲从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即使在读完之后我还是感觉没有获得很多,只是了解到一些皮毛,尽管有些章节有过重复性阅读。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完之后的感受,如实记录。1. 外星人的传闻只能算是传闻,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不管是言之凿凿的外星人报道,还是神乎其神的飞碟、UFO揭秘,都是这个娱乐时代集体非科学态度的盲从,或者是宗教神鬼传说与时俱进的改装,人的认知能力及其局限性造成了人的幻觉等认知错误,宗教的宣传披上科学外衣之后也在极力宣传外星生物。总之,社会的娱乐大众本质,媒体极力吸引眼球的目标,公民集体的科学素养低下,造成了这种局面,对新奇诡异事物的好奇与轻信。2. 国家和政府在科学素养普及方面做得很不够。学校教育在科学普及与宗教宣传之间徘徊,灌输给学生们简单的结论性知识,而没有教给学生真正去发现问题、探索世界的科学认知观。具有怀疑精神的、理性思维的教育没有得到良好的普及,统治者似乎不希望民众怀有这种民主气质的品格,这是美国民主社会进程的倒退,会严重损害美国民众的民主基因。包括父母在内的当代公民,应该教给后代一些基本的、重要的科学认知素养,这样的青少年才能在科学发现中做出更大的成就。3. 尽管在我的印象中,卡尔·萨根是一派科普作家的形象,因为高中的时候语文书本上就有他的一篇文章,叫做《宇宙的边疆》,可是,我要强调,与其说这是一本科普书籍,还不如说这是在探讨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世界、辨别真伪的科学哲学书籍。因为本身全篇并没有像阿西莫夫或者霍金在其科普书籍中所做的那样介绍科学常识和宇宙运行机理,而是在告诉读者怎么去认识科学事实和伪科学事实,怎么去辨别看起来似乎是正确的东西,怎么去思考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真理性常识,等等。总之,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在魔鬼出没的世界走好自己的路,不被魔鬼吞没的书。4. 卡尔·萨根给我一副典型的公知形象。萨根对社会现象很不满意,对政府作为极力批判,他自己也认为这种批评是必要且重要的。他的批评并不是情绪的发泄,他是在用自己的知识、用科学的态度、用无可争辩的数据事实阐明一个个道理。萨根列举的美国的教育及社会状况,在我国并不少见,甚至更为严重,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把“公知”这个词语丑恶化了,可那些专注于造谣的公知实际上不能算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可是像萨根这样的公知我认为对一个社会是非常必要的,“不满意”才会有改变,“批评”才会有进步。5. 道理是越辩越明的。在科学层面上的坦诚交流才能够把事情讲清楚,把道理说明白。以一个科学的态度认识事物,需要客观的了解事物的方方面面,用严谨的态度分析事物,辨别真伪。预先抱有成见的、一知半解式的、怀有宗教信仰偏见的认识态度都无法真正了解到事物的真实情况。回想电视上经常播出的博取眼球的官怪陆离的新闻事件,我感觉萨根所宣扬的这种态度是极其珍贵的,因为人们很容易就相信了道听途说的事情。

强奸萨根意的“对…科学…的执着会导致迷信”

虽说本译作早就被揭露有很多翻译错误,但是我想再怎样,看了书的内容,都知道其主题根本不是“对任何事物(包括科学)的执着都会导致迷信”,而是对伪科学泛滥成灾(不是对伪科学的“执着”)的担忧,以及用科学及科学精神来揭露伪科学的错误。(不执著于科学,怎能有揭露为科学的动力?)     所以我看中译本编辑要么是根本没看这本书,只是凭着文科界一贯的不懂科学兼反科学的立场,强奸萨根之意,胡乱标上“执着于科学就导致迷信”。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一个在世或去世的CSICOP的会员坚持“执着于科学就导致迷信”的反科学立场,而且也没有“执着于科学就会导致迷信”的任何机制。执着于科学顶多只会导致一个人在这个不科学的世界里常常与人发生争执,这也只是个人际交往问题。如果中文编辑读了这本书,还觉得本书的主题是这个,罗素对这种人评价得很恰当:      “A stupid man's report of what a clever man says is never accurate, because he unconsciously translates what he heard into something that he can understand。”

读之不畅,不吐不快

自从读过萨根先生的《宇宙》一书后,便心心念念地想读一读他的其它作品。后来,我庆幸借到了一本由李大光先生翻译的《魔鬼出没的世界》。何为庆幸?其一,书中传达的要将怀疑精神与好奇心相结合的科学态度,让我受益匪浅。其二,庆幸我又省了一本买书的花费。萨根的书值得收藏,只是译文的不顺畅让人不吐不快。不明白译者为何不能请位中文教授帮其润色呢?就像考研英语翻译一样,虽然句子没有错误,却失去了这本科普读物本身的有趣之处。跟这本书死嗑了10天,每天两三章,需要对每一句话再三的润色,转成自己习惯的句式。天哪,这哪儿是寓教于乐的科普读物,明明是一本杀死脑细胞无数的教材。本来这本书我应该再读一遍,但是经过前三章的摧残后,我还是放弃了。看到书后,译者自夸本书是“改革开放30年30部优秀科普翻译书籍”之一。看到这句话,我暧昧地笑了。

看不见的龙

大家都很严肃地在说,那我就轻松点讲吧(我可不是念物理的,可以的话这个作为通俗的指南好了):首先,如果你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请一定不要放过它!理由如下:1,态度严谨,经验丰富,立意高尚,但是浅显清楚,所以卡尔萨根的科普书和节目才会经久不衰,这一本尤其是。2,热情和童心,美妙的想象力,这是我读过的科普中最有趣的之一,它无压力地可以被当做侦探小说或者SF来读,我想读过的人对于里面许多段子(比如证明剃刀原理那个)一定印象深刻!,3,我总觉得这本书是不是有个很早的版本因为里面好多段我都感觉以前读过...现在我自己长大选择了工作时再读到它,倒是被一个人对他的工作一直到老都充满真诚和热情而非常动容,我羡慕他,也佩服他,读的时候真是有种治愈感,哈哈。4,我小的时候就认识卡尔萨根,好吧,因为我老爸喜欢他。我一直感觉他是个十分和气的非常喜欢龙的宇宙学家,啊,宇宙学是比较无聊的(量子永远是最狗血十足的!)但是他是个好人。

这本书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最好回答

一个社会的人都有科学素养,才能培养出顶尖人才.科学是人类通往自由和光明的唯一途径.这本书剖析的很深入,有层次有逻辑.让人对科学有了全新的认识.科学没有那么难,它更多地是一种思维..力荐,希望更多的人去读.

[不吐槽会死]想象的共同体,科学宗教哲学,仁慈的异教徒

很早以前从枫哥那里拿到一本书,女巫——撒旦的情人,有点意思,里面的图片很也精美,不知道是不是从读书里面看到的这个词,想象的共同体,个人以为这个词很适合表述这种人类历史上的文化现象。比如铁皮人表示机器大工业化时代的想象,汽车人则是车轮子上的国家那个时代的想象。当然还有剑侠,神马千里之外,取人首级。最近很喜欢的一本厕上书是卡尔·萨根的魔鬼出没的世界[1],没想到从中看到了这种想象的共同体的发展。真的没有想到女巫或者说梦媾妖和外星人有那么大的关系,可能是一些禁忌的原因,我们接触到外星人的形象里面都没有提到那些被外星人捉走的人,几乎都有被取精子或者卵子的(当然除了Eric Cartman)的经历。萨根给出的解释是说女巫,随着科技昌明,越来越没有地位,现在已经沦落到哈利·波特里都骑扫帚了。但是没关系,新的时代有了外星人,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人们的新的想象中的目标,不得不说,从萨根描述和转述的那些控告和自述来看,这还真的就是那么回事。-----------------------------------------------------魔鬼出没的世界这本书,大约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前面10章大约就是讲女巫和外星人,11章是读者来信,对前10章的回应,其中无礼无理偏执令人吃惊,12章在我看来是全书精华所在,主要解释科学的方法论,哪些错误谬论是不对的,或者说怎样才能分辨伪科学。后面几章算是第二部分,讨论了科学这个本体本身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改进的建议和思考。是的,总的来说,这本书其实是类似科学哲学的通俗普及书。特别是对于伪科学的鉴别,以及对于伪科学旗帜鲜明的反对。不过那些才是伪科学呢?那些神棍大仙什么的不说,对于什么星座乐嘉神马滴,这个似乎大多数都知道是个游戏,问题在于有些人虽然知道这是个游戏,但是他们往往在应该理性的行事,现实的生活的时候,选择了不同的指导思想,大多数时候,他们选择了所谓的“因果倒置”,也就是按照自己按照自己想象的结果来推断。说两个真实的例子吧。两个女孩子,一个是没有上过正经的大学,平时到庙里烧香磕头,形式上做的比谁都强,说起来也是“不要瞎说,小心雷打头”。另一个是药理学博士在读,说起来Gene,外汇神马的也头头是道。可是她说她相信God,理由居然是人眼的构造,这可是道金斯在30年前(1982)在盲眼钟表匠里面就已经批驳过了的论点啊,是的,也许道金斯也不是对的。可是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人会把信仰和行事会分开?而有的人却又会坚定的信仰?道金斯的另一本新书上帝的迷思里面就宣称上帝的存在与否是一个科学命题,他认为不信上帝照样可以幸福宁静的生活。“成为无神论者是一种现实的志向,并且是一种勇敢和值得离度赞赏的志向,从而最终成为一名幸福、安宁、有道德、充满理智的无神论者。”就像道金斯为这本书写的序言那样“我不知道我可以说出来”,是说在西方国家,因为基督教/天主教的传统,很多人从小可能处于环境之中,虽然不高兴不情愿,却不能告诉大家,公之于众,因为这冒犯到了其他人的宗教信仰,想想美国的公立学校里面居然不能讲授“进化论”。但是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国家,没有这种传统的照样有人宣称要相信GOD呢?真的是信仰的问题嘛?--------------------------------------------------------------以前看郭廷以先生的近代中国史纲的时候,咦,很好玩,说中国自宋朝以后,由于有宋一朝,始终是个未统一的国家,所以在精神就表现为讲求正心诚意,寻求内心,不在向外,于是什么慎独,三省吾身等等就占据了主导性的思维潮流,到最后变成了王阳明的心学。换句话说,信仰越来越坚定,个人精神要求越来越高。同样的,西方也有这样一段类似的思想史,可能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东西罗马帝国覆灭以后,异族入侵,开始了中世纪黑暗的一千年,也就是经院哲学时期,这个时期同样的,也是由于现世的生活没有扩张的精神,只好寻求个人的内心世界,记得三个火枪手当中有个人叫阿拉迷死,本来是献身于上帝的修士,也写论文,大约的题目是神马论三位一体之类的。据说经院时期人的精神隐忍,伯格曼的电影似乎有所反映。但是信仰坚定,精神富足就真的足够了吗?社会的发展似乎从来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虽然说到目前为止,曾经有过“核战争”的阴影),自清儒才开始系统的整理清算所谓的宋明理学,才有宋儒害人之说。启蒙时代也清算继承了经院时代的哲学,转而引领了现代化的进程。宗教的作用在于让人在平凡的现实生活当中有些许藉慰,但要是过了,把它当作行为指导也许就有点麻烦了。就像萨根说的,宗教领袖们说宗教的核心教义是很难驳倒的,比如“GOD塑造人的灵魂”(我勒个去的,有这么耍无赖的吗?),不过科学不科学的一个核心方法论就是“证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星座理论似乎也可以解释一切,把人的个性里面的共性分分,归到几个星座名下,不错星座是有他自己的逻辑,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只是一个谈资,别太较真了,特别是在重要选择的时候这个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因素。同样宗教也是如此,在我眼里他和星座的地位差不多,我可以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不要以此为借口,来阻扰其他人,特别是科学知识的学习。-----------------------------------------------------------------Ryan_XxOo 一个小女孩坐在洒满阳光的台阶上,咪缝着眼睛,一个朦胧的疑问在她小脑袋盘旋:我怎么会来到这世界上的?我悄悄地走过她的身旁,然后藏起了所有的哲学书籍。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哈佛大学公平,怎么做才正确?的公开课很火,里面一开始就提了一个问题,说推一个胖子死一个人,不推胖子死一车人这样一个道德难题,问你该怎么做。不错,的确很难选择,不过我刚好又看了达马西奥的笛卡尔的错误这本书,是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情绪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所以我个人以为这个问题当你真正面临的时候,也许没有那么复杂,当你真正要马上做出判断的时候,也许一个因素就足够你的动作,也许是那个胖子脸上惊恐的表情,也许是列车里面一个人叫喊声,也许是这个胖子你一下根本没有推动,甚至也许就是天上一片云[2]。所以我以为纠结于这种问题(没有发生的)是没用的,苦逼(或者这门课的老师桑德尔教授长的还真是一脸苦逼的样子)有时候只会让你错失良机。我承认,有些问题需要长久的规划和计算才能解决,比如未来职业规划,好好学习一门语言。但是大多数问题我们都可以用简洁启发式做出快速的判断,比如找老婆,或者找老公神马的(嗨,跟着感觉走,别太憋屈自己个)。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你都不太可能做出一个最优选择,但是次优选择已经足够了。而所谓的最优选择,也就是赫伯特·西蒙强烈批判的所谓受限制的无限理性(也就是有限理性,但是又无数个结果)。所以正经八百的说,哲学在我的眼里同样,有着近似于星座的地位,好玩可以,研究也可以,但是以此为指导,就不太高明了。------------------------------------------------------------------也许有人会说,宗教总的来说,都是教人行善的呀,没有宗教没有信仰就没有救药了。不错,这正是推上很多人炫耀的在自己的bio里面填上“基督徒”,好像你们都没有救药了一样。不过就像我介绍过的德瓦尔从黑猩猩灵长类动物社群当中得到的结论那样,灵长类动物是社区动物,天生需要合作,他们具有同情心,也就是社区就是需要行善,公平,或者说政治。仁慈的异教徒一直以来是我个人一个盘旋已久的意象,异教徒不是不能幸福宁静的活着,君子和而不同,有点意见更好,仁慈是稀有的一项品行,是的虽然很享受一些智力上的追求,追求智慧也是我一直以来在做的,但是仁慈,没有智慧肯定是做不到的(可惜啊,我现在还是处于知道疯子的阶段,连智慧都还在路上)最后,还是三俗一下,让我们以出世的精神,入世的态度活在这个现实世界里面,好好活着,努力学习,笑着活下去…----------------------------------------注:[1]不过实话实说,我都不知道多久没有在如厕的时候看书了,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不仅要内容,而且还要不太费脑筋,可读性也要强。[2]我的答案是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去退那个胖子,太恐怖了的事情,除非经历过一些,比如生离死别,或者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会去推那个胖子。更多请参见:http://hgye.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6.html

我用了半年上厕所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书封上的一句话让我毫不犹豫买下了它:对任何事物(包括对科学)的执着都会导致迷信。想起了知乎上面的一个问题:如何使自己谈论一件事情不那么无知。(大概意思)所有回答几乎都可以概括为,旁听则明,用小心的事实来论证一个问题,多看看他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自己做出分析。可惜毕竟能够这么做的人太少了,至少在我身边,谣言缪误比比皆是。缺乏一些基本的科学素养,用科学实验的方式看待或者是解决问题是我们这几代人(或者我生活的圈子。。。)共同的弱点。话说回来,我宁可要方肘子来翻译一下这本书,李大光翻译得的确不怎么样


 魔鬼出没的世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