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投票》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论投票

出版社:四川西南财经大学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810884174
作者:戈登·塔洛克
页数:141页

研究问题的“科学”逻辑

塔洛克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经济学研究者。自己之前读过的那些作者,萨缪尔森数学性强,弗里德曼思辨,布坎南逻辑性好,科斯和诺斯都属于东西需要琢磨才能理解的,杨小凯的思维方式很特别;塔洛克和他们都不一样,或许是本身为法律学博士出身的缘故(其实我觉得这没有太大影响),塔洛克的书对于案例的分析要强于逻辑分析上的循序渐进。这一本书的每一章,都包含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从开篇的“灯塔下找珍珠”,到收尾的“南非议案”,很像是在介绍法律案件,而这些例子又与主题保持着联系,偶尔也会有岔开一笔的描述,那是作者写到兴致大发时的拓展,读起来也很有趣味。我们都承认,现在的经济学研究几乎离不开数学,尤其是各种越来越高的数学知识。即便在本书,作者在第三章也讨论了阿罗定理,阿罗本身是数学和统计学出身,“推”出来的东西大家都信得过;作者在质疑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依然是“举例子”以及简单的图表,小心翼翼地指出阿罗定理成立条件的一些缺陷。这里我想引出来一个疑问:研究问题究竟应用什么样的逻辑?最普遍的回答当然是建立数学模型,因为数学模型最直观,并且条件、结论、检验方法都很明确,研究路径确定了之后往往是outgrowth,大家往往可以普遍接受。无论是反对还是赞同,面对一个明确的数学题,还是能够给出自己的偏好选择。只是有些模型是精致小巧的,而另一些是复杂的,对于前者的赞同和反对都很直接而又明确,对于后者的判断则不会那么明确,或许真的有精于此的人会仔细分析这个模型,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看个大差不离就行了(此处假设每个人偏好独立)。较普遍的回答是进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的方法不复杂,只是调查周期和工作量比较大,尤其是对于那些“普遍事件”,样本选择很重要——如果选中的是有强烈偏好的区域,结果很容易失真;因此统计调查里,最容易遭到质疑的是统计数据来源,如何分类以及辨别类别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是统计调查法的关键。之后的回答是理论推理。从条件到假设再到推理过程直至结论,这一套流程在数学尚未发达之时很流行,是当时分析的主流方法。逻辑推理的方法很犀利,但是不容易看懂。因为立言者往往在经历慎重思考和反复推敲之后,才下笔成文;而读者若不经历同样的推敲,只是囫囵吞枣的话,很像是在看天书。尤其在数学工具流行之后,这一强调行文逻辑性的文字推理方法逐渐被简单的数学工具取代。最后的回答才可能轮到案例研究。为什么把案例研究放在最后?因为在通常看来,案例研究是“就事论事”,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意义,并且很容易和”机缘巧合“联系在一起。许多不愿采用这种方法的人,往往会指责案例研究“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不够简洁,三言两语写不清楚”。案例研究真的只是”就事论事“吗?还是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它就是如此呢?从研究问题本身出发,我们所需要的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弄清楚成因、机理以及解决之道,简而言之就是抓crux进行对症下药。从哲学上看,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方法,有效性才是最重要的。除非有天生偏好的人会二话不说直接排序,否则我们应该没有明显的偏好选择——要看问题来选方法。当然要看问题来选方法,正如作者在书中讨论的Condorcet Choice在现实中不可能成立那样,一个候选者在配对选举中不可能击败所有的候选对象。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包治百病,因此在方法的选择上,也会出现交叉使用的情形,这就像是选票交易一样,各取所需的最后结果就是携手出线。因此一个理性的选择者,会在进行充分研究之后才做出顺序判断。不过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不这样做。我们习惯于在了解所有结果之前就做出决策,并放弃搜寻。这样做虽然不会引出最优解,但是效率并不差——因为我们并不拥有无限时间,有些事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从这一点上来看,投票者有些盲目,选择也会带有随机性。我们往往从直觉上判断有效与否,然后做出判断,正如大部分人会选择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解决问题那样——虽然数学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对于大部分问题而言,这个方法至少是可行的。用这本书的思路研究了一下这本书的方法,这个过程是美妙的。不过我依然对塔洛克无法获得诺贝尔奖承认表示遗憾。

很有趣的一本书

公共选择学方面的入门读物,也涉及了很多如何将政治利益化为公众利益最大化问题的探讨。不过我最大的感触是,能否出版这样一本书,其实就是中美之间最大的差异。


 论投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