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与哲学家

出版日期:2014-9-1
ISBN:9787567524988
作者:让-弗朗索瓦•何维勒,马修•理查德
页数:344页

内容概要

让-弗朗索瓦•何维勒(Jean-Francois Revel)
法兰西学院院士,1924年生,哲学教授、政治评论家,所著政治评论在西方世界皆引起很大反响,曾任法国新闻周刊《快报》总编辑,现居巴黎。
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hard)
佛教僧侣。生于1946年,曾为巴黎巴斯特学院分子生物博士。1972年移居印度,向佛教大师们学习,二十多年来过着佛教僧侣的生活。出家前曾写过一本鸟类迁移的著作,出家后的作品有《顿悟之旅》。至今一直从事藏文经文的翻译,现居尼泊尔谢城寺。
译者简介:
赖声川
台湾知名舞台剧导演,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戏剧艺术博士。曾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教授及院长。1984年参与创立剧团表演工作坊,担任艺术总监。自1984年开始剧场创作,后陆续开创台湾舞台剧市场,即兴时事电视剧市场,受到中外媒体赞誉,并获得诸多奖项。赖声川同时是藏传佛教信徒,译有多本藏传佛教书籍。

书籍目录

一 从科学研究到心灵探索
我们是什么?这个世界是什么?到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去直接体验绝对真理,超越所有的概念,这就是智慧最根本的面貌。
二 宗教或哲学
说到这里,我们要诠释佛教的一个大问题:佛教是一个宗教还是一套哲学?
三 黑盒子中的鬼魂
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之。但当信仰与理性合并的时候,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
四 心的科学
一位专业西方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以这种疏离的、科学的方式来观察心理现象,根本不是西方独有的。这种探索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尤其是在佛教里面。
五 寻找实相
空性不但不是虚无,也不是现象之外或不同的空虚空间。它是现象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最基础的佛教经典之一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六 改造世界或改变自己
在你还没有转换你自己之前,你想对世界有所作为,无法创造出长久或深刻的快乐。我们可以说对世界采取行动是好的,但是内在转化是不可缺少的。
七 佛教和西方
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20世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触。
八 宗教和世俗的心灵性
真正的爱不应该走极端,不应该被局限于一两位特定的众生,也不应该被偏见所污染。而且,它应该是完全没有执着的,也不期待任何回报。
九 追踪暴力的根
人的真正本性可以被视为一种平衡状态,暴力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暴力不但为受害者,同时也为始作俑者带来痛苦。
十 智慧、科学和政治
直到17世纪,哲学自始实践的两种层面都还存在,一方面是科学的层面,另一方面是智慧的层面,也就是如何发掘生命的意义,甚至生命之外的意义。
十一 佛教的衰退与复兴
任何真正心灵道路必须包含两种精要的元素——让自己走向完美的方式,以及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方法。
十二 信仰、仪式和迷信
如果信仰违反理性,而且不去了解仪式中更深沉的意义,那么就变成了迷信。
十三 佛教和死亡
这也就是为什么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会这么成功。他说,死亡就是我们最执着的那个东西必然的毁灭,佛教关于自我不存在以及心本性的开示,是可以在这方面帮上忙的。
十四 个人至上
佛法的目的就是要去除所有痛苦的形式,所以必须清楚正义社会的原则是什么,而这个社会的建立应该根据心灵价值、人权,以及个人责任的观念。
十五 佛教和心理分析
智慧之火让潜意识燃烧,让心的究竟本性——它的空性——显现出来,而同时让这些潜意识不留痕迹地被消灭,这一切在相当不同的层次之下运作。
十六 文化影响和心灵传统
有一句西藏谚语:“不要只顾着梯子,要记得你要爬向哪里。”
十七 进步与创新
真正的创造力意味着渐渐除去无知和自我中心所造成的遮蔽,揭开心和现象的究竟本性。这才是真正“新”的发现。
十八 僧侣对哲学家的问题
你刚刚说到,20世纪末期,西方重新提出了智慧的问题。你觉得能带给所有人满足的智慧是什么?
哲学家的结论 / 317
僧侣的结论 / 323

作者简介

◎藏传僧侣与法国哲学家,父子在喜玛拉雅山中关于佛教、哲学、生命意义及宇宙万物的心灵对谈
◎赖声川经典全译本,首度向大陆读者呈现
◎法国畅销30万册,台湾好评畅销再版40刷
“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触。”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跟随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导师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的时候,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跟随藏传佛教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20年后,1996年5月,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个叫哈提班的宁静地方,与已经成为藏传佛教僧侣的马修·理查德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这是一对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碰撞。
“当现代的科学遇上古老的佛法,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当望子成龙的父亲遇上亟思解脱的儿子,必然迸发最上乘的智慧,这就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
——郑振煌(佛教学者,《西藏生死书》译者)
“《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东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桥梁,用聆听的、容忍的、温和的方式疏通双方,让东西方人各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赖声川


 僧侣与哲学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7条)

  •     如哲學家所言:“它們啟發我產生對於作為智慧的佛教的越來越多的欽佩,以及對於作為形而上學的佛教的越來越多的懷疑。”我也由此反思學習佛學之初衷,不也正是求其哲學智慧而絕非僅偱其表面宗教之形式嗎?佛教本是佛、法、僧三者組成的宗教實體,剝離其宗教外衣,其內核便是所謂“佛法”。也即佛陀及其弟子傳人們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然而佛教歷史悠久,宗派眾多,各宗之理論不盡相同,是非爭執不下。而又不可輕率擷取“諸佛教”的概念來探討,所以我轉向尋求所有佛教哲學作為整體的一個共同發展基礎。它們共同的因緣——悉達多法輪初轉時所闡釋的哲學理論,即佛教的原始教義。《佛教哲學》一書中提到:“原始佛教的理論重心是‘四聖諦’說;理論基礎是‘緣起’說。”無論何種佛教宗派的理論都建立於佛學的核心“四聖諦”的基礎上。本文分析的所有佛教哲學致力以“悉達多”佛陀本人的原始教誨為對象,只淺析最基礎之部分。由於觀念源起對《僧伽與哲學家》的理解,故難免受龍樹中觀派思想之影響,但觀點也不盡納于大乘空宗。另外,佛教寓言、佛經故事……並非佛學理論本身,而是理論的邊緣,是幫助理解理論的衍生品,在此也不予論述。此文之形成亦主要源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背景。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源於德國古典哲學。主要結合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論的思想內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後有一種對哲學之定義:“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是指導人生活得更好的藝術。”這至少在回歸“初始的哲學”,即以個人對遠見和智慧的獲得為目的的哲學。 那麼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悉達多的哲學基本分歧在何處?又如何協調二者之差異,使人能從二者的和諧中看到所有哲學可以共同謀求人類生活幸福的可能呢?一、 物質與意識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這一基本問題又有兩個主次方面。主要問題是客觀存在與思維何為第一性;次要問題是二者是否有同一性。在世界觀上,這是任何哲學不可迴避的問題。(一)唯物還是唯心?——諸法無我要闡釋物質意識二者關係,必先給二者分別下定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客觀實在,是從所有客觀存在中抽象出的共性概念。“意識”則是物質世界的衍生物,是人腦這一客觀物質系統長期演化的產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觀點,就是這物質第一,意識第二的唯物主義。若要理解佛教哲學對此的看法,則要從其辯證法入手,佛陀認為,萬事萬物是普遍聯繫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賴而存在的。沒有任何一張白紙可以獨立存在;沒有“冷”就沒有所謂“熱”的概念,沒有“你”也就沒有“我”的概念。“冷”“熱”“你”“我”的概念是相對的。由此歸納出兩個基本觀點:(1)不與世界聯繫的事物是無意義的。 (2)單獨存在的概念是無意義的。所以 “我”同樣並不獨立於世界萬物,而且和一切有相同的本質,那就是佛教中的“無自性”。這就是所謂“諸法無我”。既然“我”已與外物無異,那麼“我”的意識和精神又怎麼會與世界一切事物不同呢?難道我們看不見意識,看得見物質,就斷定它們本質不同嗎? 馬克思主義所說的“物質”概念,用佛教來說就是“實相”。但悉達多認為,世間所有實相與意識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無本質”。它們同屬於“空”的範疇。意識世界裡物質沒有意義,所以“意識之外無存在”。 “一成不變的我不存在”是對的,“我不存在”是錯的。事物的變化是對自身的否定,否定的是其形而上學的範疇,而非其自身的存在。意識與物質二者相互依存,所以說佛教採取了一種折中態度: “空”——既不虛無也不永恆。(二)可知還是不可知?——諸行無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知的,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能被認識的事物。當我們瞭解佛教哲學對世界物質和意識的觀點後,就能理解其在這方面的闡釋。從表面的來看,認為佛教哲學是不可知論,其依據是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那麼“諸行無常”是否就是指萬事萬物不可捉摸之意呢?首先,要知道諸行為何無常?正是因為世界本質是“空”,人是“無自性”的,缺少“自性”,就缺少了獲得“有常”的受體。就是說個體就是無常的,個體所行自然也是無常。但是如果佛教哲學就此陷入不可知論,那麼佛學早無人問津了。佛陀的覺醒正是對事物本質的清楚認識,佛教不接受科學掌握著並能夠掌握一切事物本質的觀點,這使得人們認為佛教哲學是不可知論。但佛教認為科學到達不了的認識程度,換一種探索方式,用鍛煉意識、反觀精神的方法,卻是使生命可以超越常知的道路。普世價值下的“認識”在走一條佛教認為“事倍功半”的路,佛陀哲學的重點,從來都不在“無常”或“有常”。認識“無常”,就如同認識了所有“苦”後,依然在“苦”中掙紮一樣徒勞。總而言之,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概念來看佛教對哲學基本問題,答案就是物質與意識不存在先後關係,而是並列關係。至於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可知與不可知並不是生存之目的,跳出對可知還是不可知的執著,才是佛陀的哲學。二、 辯證法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學研究中提到佛教哲學的情況並不多,其中有一次就涉及辯證法。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談到:“辯證思維——正式因為它是以概念自身的性質的研究為前提,只有對於人才是可能的,只對於相對高級發展階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臘人)才是可能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關於世界聯繫和發展的科學。世界是普遍聯繫的整體。聯繫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而悉達多時代佛教哲學並未如此系統地歸納出辯證法,但我們可以由辯證法思想反觀其核心教義——四聖諦。苦諦。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人活在世上受到身心之苦難,轉世之後還要帶著這個“自我”的意識去再重蹈覆轍,這是所謂的“苦”。但悉達多的意思真的是如此嗎?我們且先不論輪迴的虛實,這只是佛陀為講求佛法更容易令人接受所借來的觀念。逃不出輪迴之所以是痛苦的原因,絕不是輪迴將“自我”帶到下一世去接受人世的種種悲歡離合,輪迴的真正苦楚在於下一世失去了記憶,使“意識”的連續性中斷,繼而又變成無明者。所以輪迴痛苦的根源絕非“記憶的重生”而是“記憶的終結”。最重要的是,因為個體是無自性的,生命不存在恆常,更沒有永恆的靈魂,這才是苦的真正含義。佛教哲學的“發展觀”正是體現於此。集諦。既然來世不可追,那麼此生又為何苦呢?這就是所謂苦的來源——集諦。即世間之一切欲求和渴望。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屬於歷史觀的部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觀認為,勞動(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唯一動力。也就是說人類作用於物質世界的活動是一切的動力。而佛教哲學認為“慾求”才是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從“集諦”中,佛教發展了其辯證法的核心——“緣起論”。即慾望成為萬物之因,世界由不停變動的事物組成,共同存於“空”這個無限中。空就是指這個世界的普遍聯繫和絕對運動。空就是無自性,不斷變化。由此又反證對“空”的理解。這才是四聖諦最核心的內容,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是佛教徒的唯一標準。滅諦。前面已經說明,苦的原因是人得不到永恆的靈魂,而滅諦正是讓人獲得所謂“永恆的靈魂”。“佛陀既不住在輪迴裡,也不住在涅槃裡。”這是形容滅諦離苦的狀態。涅磐是了卻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固有觀念,以宗教性的語言來說就是得到靈魂的永生。 無論是經驗還是教條,把持世界的本相——空相,認識到運動的普遍性。道諦。道諦是方法論的部分,涉及到道德行為和觀念。道諦在一定程度上最容易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認識,它的部分觀念基本同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觀。強調客觀實踐的作用。只不過,佛教實踐的本質,是為了驅除認為有一個“我”存在的幻象。故而傾向於進行精神實踐,佛學是理性的哲學,其抽象、總結、歸納、演繹各種處世之方式,戒定慧亦也只是方法論,最終還是要達到佛教哲學所追求的目的:思想解放。作為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背景下成長的中國人來說,讀畢《僧伽與哲學家》後,不能說重塑了世界觀,但啟發我如何真正地追求智慧與認識世界。也許這令人繼續糾纏於意識的自我認識等等哲學問題中,但未必不能在個人思想衝突中殺出一條路來。無論如何,開始真正理解何為“否定之否定”。當汲取佛學精華的同時,內心中的馬克思主義觀念也在如其所言開始“自身的否定”。惟有這樣的否定才看得到智慧的發展。佛教最簡單的世界觀是世界的運動變化,最簡單的方法論是精神實踐,最終的目的是徹底的思想解放,人生幸福。馬克思主義哲學並不反對這一切,一切觀念上的劃分也只是為了最終的目的。所以我們在淺顯簡單的比較和分析中就能看到二者相互促進發展的基礎。一切哲學盡是如此,不偏離初衷,就絕不會陷入詭辯和錯誤的追求方向。希望佛教哲學讓更多的人看見智慧而非落入迷信。希望眾生在探求佛教哲學的路上,得精神實現、得法緣悲、得歡喜、得覺。
  •     Annie送我的书,她读了一半,抓心挠肺地想找人讨论,一再催我读。于是在年前回乡的高铁上开始读。原本指望借书催眠,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从北京到南京,就读了一百页,在北京累积的倦意也顿时烟消云散。不过,很惭愧,作为一个接触藏传佛教已经八年的居士,我却压倒性地倾向于哲学家的逻辑,这令我困惑。 问题出在了哪里?是佛教的叙事体系太过于陈旧落后了,以至于无法说服受现代教育的我们了吗?还是压根就是因为佛教的信仰文明缺乏证据文明的支撑?现代文明建立在充分的怀疑精神至上,但似乎无论是佛教还是儒教,都严重地缺乏怀疑精神。这使得本土化的中国佛教成为了迷信、讹传、神话、惯例等等的大杂烩。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观、证据学和专业历史主义地去伪存真,佛教真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被一层又一层的神秘主义、蒙昧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沙包裹,这使得佛教在今天对知识分子缺乏吸引力。同时,佛教的教化方法,历千年而不变,同样的隐喻、类似的故事、含糊的开示,很难说服今天的知识分子。相对于宏大的拯救众生的誓愿,目前佛教的教化方法是在用一种成功概况极低、极易反复的个人体验来解决数量庞大、刚强难化的众生面临的问题,这真的能成功么?面对无穷无尽的现实问题,佛教的答案总是那样的一句。这种精神催眠术在困难来时慰人有效,在顺境时却极易破灭。直指人心,只能解决个人的问题,却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所以西方哲学的智慧之学为政治学所取代,压根就放弃了个人的救赎之路的探寻。这可以说是西方哲学死亡的标志,但佛教并没有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读罢全书,我依然对很多根本性的问题感到困惑,僧侣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既然中道是佛教真滴,为何本性和世界本身都是完美至善的?从完美至善中又为何会生出邪恶和痛苦?为何利他是高尚的?为何涅槃是可欲的最终归宿……读完本书后,我更加迷惘了。或许,我应该绕过全部二手的资料,重新去阅读佛教最基本的经典。
  •     极力推荐这本教徒与哲人的对话,宗教与理性的之间的鸿沟其实原本没有我们想象般巨大。书中让我对另外一种生命观产生了敬畏!但生命意识流的理论还是不能让人信服,只有进入冥想,禅坐才能体会其中的奥秘,这种自省的哲观没有经历,当然不能武断的下结论。佛教与其说是宗教,倒不如说是心理哲学,长篇幅佛教巨著核心思想是让我们学习如何驾驭心中的臆想,如何抛弃我执,如何铲除根本的痛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中西方的碰撞,文化宗教的交流与交融,一种探讨和探寻,理解或许浅薄,但是很有启发
  •     难懂,尤其父亲的部分,看不进去,最后没有看完,放在一边。
  •     晦涩,如果这被称为入门书,那么“苏菲的世界”是小人书?然而硬着头皮读完(通常读一段话要思考两分钟,再返回去读一遍),还是会有很大的帮助。以前看科幻时觉得数学和物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学科,可能我错了,哲学也是如此美丽,只是不像物质科学,路更容易走偏。
  •      很有意思的对话,给我带来很多启发; 西方的哲学比较容易理解在于它的逻辑性和表述方法,提出一个论点,然后以科学的方式论证; 看了这本书,领悟到佛教使用很多柔和、含蓄、婉转、比喻等等象征手法,蜿蜒曲折,即在很多人不能懂得何为根本转化时,以多种横向曲折的方式令你先达到转变,以诗意来证悟的一种东方哲学,当然它不仅仅是哲学。 年轻的时候看不了佛教的东西,觉得啰里八嗦,理解不了,说一大堆,不知道到底要表达啥,刚开始看本书的时候也觉得头好晕,父亲简洁明了提出一个问题,儿子在那里绕绕绕绕到喜马拉雅一百年,说一堆什么河流啦、牦牛啦、驼羊啦、转世啦、转经轮啦、练瑜伽啦、坐禅啦,你到底是要说什么呀? 然而现在明白了,过程是不能被省略的,因为过程和经历就是一种结果。
  •     《僧侣与哲学家》挺适合佛教初学者,因首先它来自父子聊天记录,平易近人的模式亲切、无设槛;其次对话多爱运用比喻,往往能将深奥晦涩的命题拉近现实,与可觉触的实物观复比对;再者问答一方以科学探觅佛学的另一方,站在现代人熟悉的理性主义、怀疑者的角度辩证看待晚近以来被忽视或误读的佛的理念。
  •     让我改变对佛教认识的一本书
  •     花了一个半月才看完,有点痛苦,对佛教和哲学都不大了解。
  •     樊登读书会精华解读。佛教不是一系列的条律,而是一条道路,就看你走不走。说食不饱,理论了解的再清楚不去修行不去在平常培养自己的正见,正念,那也就只停留于了解。 横出三界,竖出三界。一个人的修行就像一只虫子在竹节里面向上爬,如果突然有一天顿悟了,就可以横着钻出一个洞出来。这是生命道路的两种方式,大部分人是竖出,而且又很少能出
  •     问题和答案都说到心坎里。从科学到科学主义,从哲学到佛教,从社会到个人,字字珠玑。首读体会,哲学家父亲指出现代用追求完美社会来代替完美个人,僧侣儿子则古典主义地将幸福归于通过从思想到实践的修炼,达到完美的个人精神和存在。 靠谱的问题永远比正确答案来的有趣。感谢这场恰如其分的偶遇。
  •     看到儿子与父亲的对话感觉像是2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的对话。能分别理解他们的立场和观点,现在的我可能更偏向父亲的看法。
  •     哲学家提出的很多问题,僧侣只是绕圈圈,没有正面回答,但绕来绕去就回到了心理层面,这是万能的解释——人的欲望失控了。当然,要是所有人都能像佛教大师们那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实践佛教的教义,和平应该是必然结果。关键是很多人根本不认可佛教的理念,上面那种绝对理想主义的要求也只是幻想。所以我更关心人类欲望失控的原因,其实这本书里面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东西方哲学的碰撞,非常精彩。
  •     很晦涩的一本书,花了将近两个星期,读的过程我就在想,我再也离不开书离不开阅读了。不但解决了我的很多困惑更为我构建了一个体系,延生许多枝蔓,不夸张的说在我原有的架构中增添了一维空间。
  •     修行,净化心灵,使内心平静,不计较得与失,真正的生活才能开始~~
  •     两种思维方式的对话和碰撞
  •     出家并不是逃避,佛教并不是迷信,转世并不是一个人的精神附着在另一个的身上,而是意识的继续,咒语是为让自己的心不乱,不被自己的念头所控制,通过 禅定来达到。思考痛苦的根源,原来是来自自我的无知。它更是一种哲学,它没有至上神,它是一条道路。
  •     在书架上摆了相当长的时间,是应该早点读的,虽说读了也没什么用
  •     读了一半 读不进去
  •     在看这本书之前儿子的经历曾给我一种解脱感,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在我挣扎在内心的痛苦中的时候,曾经用儿子的经历来安慰自己:要学会心无挂碍,这样等现在内心的挂碍离去之后,痛苦之余,还可以选择走进佛。看了书以后,我发现自己太浅薄了。儿子是清醒的,但不及父亲看的透彻,父亲的问题,儿子似乎并不能完全招架住。而我最初的想法比他们都愚蠢得多,没能历遍红尘的人,哪里走得出红尘,有所经历和感悟的人,宗教和哲学又有什么差?都不过是一段人生,纠结后的放下或挂怀。
  •     还好啦!前半部!然后现在想不起来了,所以阅读理解就是了
  •     这不是一本快快读的书,尤其当哲学的知识宗教的知识生命奥秘…都所知甚少的时候,就要细细揣摩,受益于赖声川的翻译,对生命更多了一层理解
  •     6413.03.11 父与子
  •     不错
  •     一直以来都对信仰这东西存在疑惑,甚至怀疑信仰的存在,所以我会经常问人,信仰是什么?僧侣似乎对信仰有种执念,我也不明白有些僧侣为什么能闭关打坐禪思十几年。这本书从去年九月出版以来一直高居各大排行榜前十,我也有幸拜读完它,这位僧侣身份很特殊,他是一位法国人,经过西方最正统的科学培训,师从诺贝尔生物学家,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博士学位,突然之间,放下一切,到遥远的国度西藏,披上袈裟,剃发为僧。而这位跟他对话的哲学家,是他的父亲。本书不像是某些心灵鸡汤的书籍,大部分是哲学家提问,僧侣回答,从各个层面深刻分析了藏传佛教。处处充满着理性的思维,也解答了我很多的困惑。
  •     作为哲学家的父亲在对话中屡屡悄然放过僧侣儿子,佛教确实只是一种智慧而不是令人信服的形而上学体系,在理性分析上有着先天的限制。但正如佛陀所说"是不是道路就看你走不走。"又有哪个形而上学体系经得住时间的冲刷呢?
  •     是不是道路就看你走不走
  •     17年1月16-21日
  •      很喜欢书中讨论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加深读者对两种观点的理解,而不是单方面说教式地罗列结论。 跟之前的想象所不同,佛教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宗教,而更像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智慧。它不要求人们遵守各种各样的教条来寻求来世的解脱,而是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地修行和反思提高自己。但同时也意识到,由于西藏社会没有西方那样丰富的社会改革经验,在讨论人权、社会制度等问题时佛教的观点就显得有些天真和理想化了。 还很佩服哲学家的智慧,他思维敏锐且善于提问,能够引导僧侣用通俗的方式解释佛教的观点,也能把这些观点和实际生活结合。 总之这真是一本很好的书,强烈推荐给对哲学和宗教感兴趣的人!
  •     一切布施中 道布施为最
  •     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佛教、佛教与哲学的关系,只是一直隐约觉得佛教中有吸引我的、让我神往的状态,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快乐”,满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呼应我们最深的本性的那种满足。结合我在禅修中的体会,我也深深感受到一直以来对思维、理性、智慧追求的过多,体会、觉察不足。从一个西方背景的人对谈中去看东方的佛教,也不失为一种入门的角度。
  •     值得再读的书,尤其是对于佛教是否是一种哲学的论述
  •     听书
  •     2015年上半年。因为僧侣(佛家),因为哲学家,因为赖声川。是对话的形式,真的很棒。
  •     本书:父亲试救走火入魔的儿子
  •     决定不看了,太多哲学内容,目前心境不合适
  •     翻译很好。
  •     最近在看这本书,觉得很不错!僧侣与哲学家~虽然刚读时有些难懂,不过看多了就好些了
  •     非常值得一看。哲学和灵修的对话,用辩论和讨论的形式给予很多人对于人生,死亡,社会许多问题的一些答案,非常有说服力,也发人深省。
  •     读过五章之后,就开始觉得佛教之前自己一厢情愿。无法解释的东西就开始以自圆其说的方式绕开,还一副科学才有问题的姿态
  •     黄轩让我偶遇了这本书,一度成为我的枕边读物,对真正地佛教有着准确的诠释。
  •     能让我们真正的触摸到佛教和西方科学的界限和临界点的作品是少见的,它依赖于广泛的人类智识所探索的知识和佛学体悟的强烈碰触和融合,这本书就是。
  •     在这繁复的社会中,佛学没办法通过严格的证据理论和科学观让大众信服,特别是在现在功利的当前社会现状,绝大数人只是将其当成生活中的调味料,偶尔熬一锅心灵鸡汤。实际上,书中父的角色,作为一个西方文化的代表,子对佛学的阐述也没办法让父所信服,可见佛学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证悟,是一种个人行为,特别是在现在科技发达的社会,其传播和推广越发艰难,作为众多读者中的一位,最大的感触就是前方路无论何其艰难,也只能自己一个人踽踽独行,与人与你同行
  •     内心平静,是现代社会最可贵的精神资源,在信仰缺失的当下,内省,是将自我安放的最佳方式。
  •     以前认为佛教是一种信仰,看完书后感觉佛教更是一种修行。僧侣的话对我有点玄奥,但整本书充满思辨的火花,从佛教聊到科学文化政治,这点很喜欢。
  •     How to be a better man?
  •     为佛的宗教属性和哲学的逻辑属性搭起一座桥梁。虽然在形而上的合理性上双方确是无法达成共识,但却实现了宗教与哲学在同一思想层面思辨的突破。在我们的年代,科学的信仰取代了知识的信仰。也许看多了外,有时也该向内看看。两位智者的对话,确实是一本好书。
  •     主要是父亲以西方思维提问,儿子解答,再由父亲反驳。思想的相互碰撞产生不一样的火花,佛学向内探寻的深意很受启发。同时,僧侣阐述部分观点过于主观,同时没有感受到佛法的境界层面的呈现。
  •     太棒了
  •     佛教所传递的心灵智慧与西方理性智慧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佛教要求身体力行,在禅定中逐渐发觉心和现象的究竟智慧,从而摆脱生命中的痛苦和空虚,进而对仍然受苦的众生心生慈悲。佛教和量子物理理论的结合,更让人看到这套哲学体系的巨大包容性。
  •     某种程度上是佛教科普,很不错。自然让人想要进一步去了解佛学。但涉及哲学的不少概念还不能完全理解。而且因为两个人经常说着说着就感觉不是在说同一个点,可能是僧侣在回避问题所在?就觉得有点混乱。
  •     碰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