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人类学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8
ISBN:9787208042988
作者:[英] 奈杰尔·巴利
页数:195页

章节摘录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任何投有棕黑膝盖的人,一出关就会被各种人盯上。骚动中,有人一把抓走我的相机箱子,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热心的行李*,但是当他一溜烟跑开,我马上知道自己错了,连忙拔腿追赶,嘴里喊着各式平常用不到的法语:“救命呀!小偷!”幸运的是,车阵挡住他的窜逃,我抓住他,两人一阵撕扭。结局是我的脸上挨了一拳,小偷抛下相机箱。一个热心的计程车司机载我去旅馆,只超收了我四倍车资。  第二天,我忍心挥别杜阿拉的魅力诱惑,飞往首都,沿途没有任何意外,我却染上其他旅馆的恶习,也开始以大嗓门、敌意态度对待行李*与计程车司机。到了雅温得,我与官僚展开长时间“拔河”;公文旅行耗掉三星期,没别的事可做,只能当观光客。  我对雅温得的第一印象是乏善可陈。旱季尘土飞扬,雨季一片泥泞。主要的纪念建筑物都有公路餐馆的建筑风味。破损的水沟盖常让粗心游客一脚踏进阴沟。初到雅温得者免不了都要扭伤脚踝。此地外国人的生活重心集中于两三家咖啡馆,在里面无聊枯坐,瞪视街上穿梭的黄色计程车,抵挡热心兜售纪念品的小贩。这些小贩是极富魅力的绅士,知道只要货品标价超高,白人都会照单全收。他们会向你推销不错的木雕以及号称“真实古董”的垃圾。买卖过程带着游戏气氛。开价大约是合理价的二十倍。顾客骂他们是土匪,他们咯咯笑着同意,把售价降到正常价的五倍。他们与疲惫的欧洲游客有着类似顾客/恩人的关系,颇乐在其中,知道自己开价越疯狂不合理,便越能制造乐趣。  最悲哀的是外交人员,他们似乎谨守不与当地人接触的政策,咖啡馆只是他们从大门深锁的办公室飞奔回别墅的暂时停歇处。后来我才知道我为当地英国侨社制造了不少麻烦。  比较有趣的是那些正在服“援助替代役”的法国年轻人,他们以海外服务替代军役。尽管身在西非洲,还是有办法以烤肉、赛车、派对等各式活动复制法国乡村生活。我很快便与一对夫妇、一个年轻女孩与两个年轻男孩交上朋友,他们都是老师,我们的交情后来证明珍贵无比。他们和外交人员不同,他们真的离开首都到乡间,熟知公路与汽车市场资讯,也和仆人以外的非洲人说过话。与喀麦隆官员交手后,我完全没料到一般非洲人非常友善和蔼;在英国时,我习于大家对西印度群岛与印度人的政治反感情绪,万万没想到在非洲看到各色人种轻松单纯相处。当然,后来证明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各种因素使然,欧洲人与非洲人的关系十分复杂。通常,与欧洲人共事的非洲人早就学会顺从,看起来就像“黑种法国人”。而定居非洲的欧洲人十之八九是怪胎。或许正因为他们的特立独行,外交人员的日子才会如此难过;相对的,怪胎(我在此间碰过不少)的日子颇好过,他们都把烂摊子留给别人。  走在街上,陌生人对我微笑打招呼,没有任何企图。或许因为我是英国人,对此特别感到不可思议。  时间流逝,而在非洲城市居住实在大不易。雅温得是观光客生活指数最高的缄市之一。虽然我过得毫不奢华,钞票却不断从指缝中溜走,我非得离开此处,非得吵闹一番不可。我壮大胆子,前往移民局。柜台后面坐着我打过数次交道的傲慢官员,正在阅读公文,他抬起头来,漠视我的问候,自顾展开点火、抽烟的复杂程序,然后将我的护照甩在桌上。我要求两年居留期限,莫名其妙地,他只给了我九个月。我感激叩谢他的小恩惠,转身离开。  就在这时,我铸下两个大错,证实我对即将生活的世界一无所知。首先,我去邮局拍电报到恩冈代雷(我搭火车的下一站),告诉他们我即将抵达。结果,电报14天后才抵达,对非洲老手来说,这算正常速度。我在邮局里结识了一个奇怪的澳洲人,他被傲慢的办事员以及跟法国人学了一身推挤本事的本地人搞得抓狂,无奈地站在邮局中央、令人吃惊地高喊:“我知道。都是因为我天杀的肤色不对!”然后,他直称再也不妄想从喀麦隆寄信给母亲了。  幸好,我还有多余邮票可以卖给他,他感动异常,迸发英联邦同胞情,坚持一起喝杯啤酒。几杯下肚后,他透露自己已经旅行两年多,每天花费不超过五十便士。我当然极感佩服,直到他酒钱不付就离去,才明白个中道理。    一位郁郁不乐的仆人听了我的求见理由后,带我进去。看到他跪下来禀报副县长,我大吃一惊。  之前,便有人告诉我可以送雪茄作礼物。我规矩奉上,他优雅收礼,雪茄瞬间消失于飘逸的袍子里。我仍直挺挺站着,仆人也仍跪在地上,副县长坐着。我的文件再度被严密检查。我开始担心离开喀麦隆前,这些文件就会翻烂了。他冷淡地说:“不行。我不能让你待在波利。”这真是一大挫败。我原本以为这只是礼貌性拜会。我小心翼翼强调:“但是雅温得给我的研究许可准许我待在波利。”他点燃我送的雪茄:“这里不是雅温得。你没有我的许可。”此刻如果拿出钞票贿赂,显然不礼貌,尤其那位可敬的家仆仍跪在地上,仔细聆听每句话。我坚持:“如何才能获得您的允许?”他说:“县长的信。免除了我的责任,就可以了。你可以在加  路亚(Garoua)找到他。”他转身,埋首公文。会晤就此结束。  回到教会,布朗牧师似乎认为这个结局证明了他的悲观主义。对我的不幸,他掩不住感动与雀跃。他怀疑县长真如他们所言在加路亚,就算如此,我也未必见得到他,更何况他可能去了首都,数个月后才能回来。布朗牧师的生活充满诸如此类的不幸。他咯咯笑着走开,“没有希望的,这里是非洲!”  我估算自己还有足够的汽油可以开到百哩外的加路亚,决定明日一早便出发。  第二天我踏出房门,讶然发现屋外挤满自信期待的脸孔,准备和我一起上路。在非洲,此类消息究竟如何散布,始终是神秘的谜。西方人永远无法理解他的一举一动如何被密切注意。光是检查油表便可招来连番的搭便车要求。多瓦悠人绝不接受“不”。不少人批评欧洲人是家长心态,其实他们并不了解非洲多数地方存有一种传统的“富人与穷人”关系。替你工作的人不只是你的雇工,你还是他的保护者、赞助人。雇佣是种开放的关系。如果他的太太生病了,这是他的问题,也是你的问题,你必须尽可能帮助她痊愈。如果你有东西不要,他有优先选择权,之后你才能给别人,否则便是不礼貌。你几乎无法在自身的利益与他的私生活间划清界线。稍不小心,欧洲人便会深陷范围宽松的各式亲属义务中(除非他的运气很好)。如果一个雇工称呼你为“父亲”,那是危险征候。接踵而至的一定是聘金未付或牛只死亡的悲惨故事,如果你不帮助他解除一点负担,就是背叛。何谓“我的”与“他的”,两者界限随时可以谈判改变,而谈到攀附富人,从中尽量获利,多瓦悠人可是不逊任何人的专家。多数雇佣摩擦来自对“贫富”关系的欠缺理解,导致双方对条件各有解释。西方人总是抱怨雇工(现在大家不再称黑人仆佣为“男孩”或“佣人”)卤莽,厚颜,因为他们期望雇主照顾他们,次次帮他们解危。刚开始时,碰到类似今天的状况,我也是困惑不已。我似乎无法随意行动,凡做任何事、去任何地方,后面一定拖着庞然重担。如果你让人搭便车进城,会更苦恼,因为接着他期待你资助他在城里的吃住,如果拒绝,他便懊恼。毕竟,你将他载到陌生地方,却弃之不顾,这是不可思议之事。  但当时我是第一次让人搭便车,什么也不知道,能载几个便载几个。又一次,欧洲想法与非洲想法大大不同。根据当地标准,一辆车坐6个人,根本是空车。如果你坚称塞不下了,会被斥为胡说八道。当我摆出非洲人预期的欧洲人坚定态度,成功拒绝塞进更多人后,却懊恼发现他们拉出妥善藏匿的各式行李,统统以随身携带、内胎割成的橡皮绳绑在车顶上。  经过这番长时间的拖延,我终于出发了,车子喘气咆哮,前往加路亚。旅人的各式特色开始显现。多瓦悠人不爱旅行,对汽车颠簸反应激烈。不到10分钟,便有三到四人大吐特吐,搞得全车都是秽物,他们根本懒得开窗朝外吐。当我们终于抵达关哨,我早已疲累不堪。白人独自旅行不会引起警察注意,如果拖着一大群非洲人,便值得关注了。关哨警察对我的动机与行动非常感兴趣。    酋长摆出庞然阵仗迎接我们。令我大吃一惊;他长得像海盗,独眼,脸上爬满修饰性留疤。他拿出啤酒待客,朱迪波猛烈进攻。我开始担心会整天耗在这里,酋长证实要举行头颅祭,确切日期则很模糊。搞了半天的“今天过后的一天又一天……”后,我才赫然发现酋长根本醉了。朱迪波也快速跟进。他说多瓦悠语,酋长说富来尼语。他的一个儿子参与讨论,说的是法语、好一会儿后,我发现酋长根本不知道我是谁,误以为我是住在此村好几年、最近才离开  的荷兰语言学者。那个学者足足比我大30岁呢。反正,西方人看起来都一样。酋长表示他很乐意让我参加头颅祭,届时会派人通知我。根据经验,我知道他不会,但还是衷心感谢他。我将水壶装满啤酒,确保回程有足够的酒,才诱使朱迪波起身告别。  此刻正是酷暑午后,我的脸不断脱皮。多瓦悠人密切注意这种变化,无疑希望看到我显露“真实本色”。即使年迈的多瓦悠人走起山路来,速度都是欧洲人的两倍,像山羊般在岩石间跳跃。我开始后悔水壶装了酒。随行人员对我极端忍耐,讶异白人能走长路。对白人的纤弱无助和容易生病不适,多瓦悠人有夸张解释——都是因为白人皮肤柔软。的确,非洲人的脚底板与手肘长满一英寸厚的茧,赤足行走尖石路面甚至玻璃都不会受伤。我们终于抵达车子,开往回程方向,顺便搭载一个女人。还开不到一英里,她便吐得我一身,典型多瓦悠人作风。我在多瓦悠时,不少人与狗只要逮住机会,就会对我大吐特吐。雨季里,这没大问题,只要在河边停车,连人带衣服跳进河里洗净即可。    我不再觉得自己在喀麦隆孤孑一人。最坏的时光已经过去,我已克服种种困难。田野场不远处就有我的朋友,当我生病、沮丧、被孤寂打倒时,就可逃进我的避难所。现在,我可以开始进行此行的研究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人类学、文学以及游记  作者/乔纳森·斯多克 译者/周倩而  或许可以从两种角度来看这本书。第一种可能开始于这样的场景:当我读此书时我忍不住大笑,笑歪了嘴,最后我甚至笑得从椅子上跌下来了。真的,这是我这辈子读过的最好笑的书之一。本书作者,英国人类学家奈杰尔·巴利拿到研究经费去研究西非冥顽强悍的多瓦悠人的割礼仪式。代之学术研究,他选择用日记式的方式,以敏锐而诚实、感性而率直幽默的笔调,记录他每日面对的多瓦悠人。摒弃了繁琐的学术书写风格,巴利将所有理应被删除的内容:如意外事件和倒霉事(足够拍成一部好莱坞喜剧),生病初体验(足以编写成一部医药百科全书)和因异文化而产生的误解(也可以编写成电视肥皂剧)都翔实地描述于本书中。这还不包括我尚未提到的他与非洲官方人士及其他西方人士的奇遇呢!  本书有很多思考点均刺激着读者反省自我对外在的认识。例如,我们常常浪漫地以为,非洲部落的人们比都市人爱护自然。但当多瓦悠人问起,为什么巴利不把机关枪也连同其他田野工作的必需配备一起带来,以便快速而有效地猎杀野生动物时,我们对非洲人疼惜自然的刻板印象便顿时一扫而净。从这里我们看到多瓦悠人十分自信自己做事方式的正当性,但当他们一丝不苟地坚持这才是惟一的方法时,有时不免令人感到可笑,巴利发现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其实,反过来想,他们的顽固不也如同我们自己一样?人类共同拥有的优劣及特有的文化样貌在巴利纯熟的妙笔下像一面明镜,借着他自己,一个人类学者生活在异文化的经验,反射出种种类似的盲点与反思。作者用清新的手法及斟酌的字句让读者觉得自己亲临一个未经策划过的事件,原原本本地呈现事情发生的原因与始末。什么是人类学,而学者又是如何了解一个异文化的,无所不在地潜藏在作者的字里行间,虽然这与作者称这是一本无关人类学的声明是矛盾的。  从第二种角度来介绍,可以说我掴了自己一巴掌。早在18世纪90年代就有评论者说人类学像旅游写作。是的,除了学术化的注脚、参考书目和理论框架是旅游札记所没有的,评论中肯地显示民族志写作就像其他的写作,作者试着将一群鲜为人所知的人们介绍给另一群可能从未接触过他们的读者。这样对斯土斯民的侧面描述不可能是客观或科学的。相反,它是依赖着因作者的人格特质所洞察的素描,因作者偶然结识几个特定对象与之产生互动所累积的结论。举例来说,曾有一个笑话提到,澳洲和英国男性学者写道,新几内亚的男性是粗犷而专横的。反之,女性研究者与男性美国犹太学者却说他们有迷人的魅力与活力。多么科学、客观的结论是不是!从这里我们得到一个信息,作者的确需要多提供些关于他自己的资讯。到底他是如何与被他研究的人进行互动的,这样的脉络陈述得以让读者了解为何学者下如此结论。关于所有运气不佳及误会,还有田野工作发生的琐事通常不会被呈现在书中因为这些都被看做是个人的,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其实可能都与后来的研究结果息息相关——它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作者因此下了某种结论。所以,对于了解什么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工作,这是一本相当优质且易读的入门书籍。  巴利的《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第一版发行于1983年,在英国人类学界,算是第一批将人类学视为一种重视人性成长觉醒的学科的人文科学及文学作品。直到现在,我们仍在探索相关论述的新发现,而这本书在现今仍然具有许多重要的意义。同此理,此书的中文版也因类似的理由刺激人们对人类文化的更深层领悟。就像巴利理解到的,新的书写风格开发了潜在的新读者群。纵使作者风趣的写作风格可能失之轻率,巴利确实是很小心谨慎地在向读者传达关于人类学的几个重要问题与假设。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罕有的综合性的书:它让你瞬时地被吸引并产生深刻的印象;会让你捧腹大笑但又有掷地有声的内容。不论是人类学的学生或专家,或是有经验的旅行者,或是靠读旅行札记的卧游寰宇者,或是对于现代非洲有兴趣的读  者,或是为打发无聊而找书的上班族(但小心别错过你的车站,这可是一本一拿起就很难再放下的书),我相信你们都能在此书中得到一些收获。  (本文作者为英国设菲尔德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世界音乐》书评编辑)

内容概要

  奈杰尔·巴利,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大英博物馆民族志学组馆长。 

书籍目录

导读 人类学家的天真与原住民的天真
序 人类学、文学以及游记
第一章 原因何在
第二章 准备
第三章 上山
第四章 可耻的马林诺夫斯基
第五章 带我去见你们的首领
第六章 你的天空清朗吗?
第七章 啊,喀麦隆:祖先的摇篮
第八章 跌到谷底
第九章 非洲总有新把戏
第十章 仪式与错误
第十一章 雨季与旱季
第十二章 第一批与最后一批收成
第十三章 英国异乡人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奈杰尔·巴利这本趣味十足的书彻底摧毁了田野的工作的美丽幻想,学术作品罕见的软性触角。在人类学上的贡献一如杜瑞尔在动物收集上的贡献,真是一本了不起的书。

  

作者简介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一种学术作品罕见的软性触角,以一种英国式幽默风趣的笔调彻底摧毁了田野工作的美丽幻想,将隐匿于严肃人类学专著背后的鲜活经历与感触一一呈现给读者。

图书封面


 天真的人类学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9条)

  •     1. 真实的研究过程,虽然可能(已经)剥掉了研究的神秘感啥的,让那些并不真心爱好的人走开,却也能慰藉一些同样趣味的人,尤其是有着同样辛苦和想法的(追求这个词还是太崇高了)。2. 真的倒了那份上,才知道很多好的想法要坚持住是不容易的。简单的认同文化相对主义很容易,到了基本生活都匮乏到不成适应的程度,仍然保持对对方的尊敬,是挺难的。3. 一轮一轮的方法和观念的更新中,学科在发展。4. 笑笑让研究者和读者都很轻松。5. 翻译的其实不错。文言和口语夹杂,我觉得很适合这样的材料和叙事风格,译注也比较地道,显示译者是挺懂行的。偶尔冒几个别扭的句式,还是能理解并非他不理解原文所致。
  •     有了这本书,等待的时光变得不再漫长。巴利用一种英式幽默将他在几近原始社会的各种经历轻描淡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真是很有趣,哈哈。
  •     本来没啥想法,翻开书一目数行,立刻就被吸引。这年头,找到一本与自己意见观点类似的书很少见,特别是对那种在工作数年,个性与兴趣被城市化得越发古怪的人来说。所以我当然没有放过这个与自己观点相仿的书欢聚一堂的机会,实际上多天来,我呆坐在英雄气氛般的公司里,利用工作的空余(只为个体的自我成长),在适合阅读季节气候中完成了对这本小书的阅读。因为我已经胡乱接受文化相对论的观点,也已经有由于厌烦本职工作而苟同一切对自身学科批判的乐观思想准备,当然想高坐与马克思主义安乐椅上(教会的阳台),带有观看资本主义国家学者的末日演出批判眼光。多年来我们已经经受了如此之多的毫无关系的假设与概念的侵扰,难得有一个学者在开头与结尾如此强调自身学科方法与手段弊端,并真诚袒露自身的愚蠢与无知——着实际上给予了读下去的动力,显然,别人的成功就是你的失败,别人的失败你倒有所兴趣。这些天的阅读,或许我始终以一种错误的方式来阅读与理解这本书,阅读到中间,我更多为那些异民族奇妙的行为与思考方式所惊讶,同样撼动我对自身观点的认识,这时时刻刻都引起了我仿佛马尔萨斯与达尔文般的忧虑。但人的行为真的那样容易就被诠释吗,一种策略如果能够被认识,不就可以被有系统的剥削吗,为何学科既然允许这样不能相容的方向共聚一堂?我们的理解方式犹如病毒与生物体共同进退?我真的理解这本书吗,什么是正确理解这本书的方式,好吧,我不想用这种严肃的思考方式,虽然多年来我在工作中学到的只是越来越娴熟的运用各种概念来逃避现实的相关性与真实的合理性解释。这不就是这本书的意思吗,你没办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倒不如从改变态度做起?天真?毕竟我们的阅读只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不能写太多了,毕竟在上班时间写这个就如同进行神圣的割礼。多年来我尽量学会做一个无知无害的人,这本书更坚定了我如此做的决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 ‘我在丛林里喝够了’。田野工作的最大好处便是让你俯拾可得这类渺小人们无缘使用的句子。或许就是这些怪句子,使得本质乏味的人类学冠上了珍贵的怪诞脱轨气息。”
  •     笔调轻松活泼,不失为一部不错的人类学入门科普书。
  •     周末最后一段自由时光,看完了这本书。妙趣横生,很多段落把我“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滚下去”了。所有学术研究要能进行得下去且进行得好,前提条件之一是对研究者来说足够有趣。
  •     非常有趣的人类学入门读物
  •     把田野调查写得如游记般有趣可读性很高。
  •     很有趣
  •     用了四天时间看完,如此糟糕的际遇却用英式冷幽默让我笑出眼泪。好吧,我还是没明白割礼与祈雨的关系。原本一直以为自己也适合搞研究,这样的研究还是算了吧。最后一章也让我这个“文化观察者”深有感触。。。2016过半这好像是我标记的第四本书,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有时候让我恐慌。读书的习惯因为信息过载而渐渐丢弃,是要努力恢复一下了。
  •     好有趣!!
  •     笑炸了
  •     这本书的可贵在于写出了我们看学术著作时永远看不到的一面,灰头土脸的那一面。那些来来回回的弯路,那些闹的笑话,那些无法言说的挫败,还有那些受过的苦⋯⋯就好像每个人都觉得成功就应该像神迹一样,遽然而至。看到其他人也这样跌跌撞撞,我就放心了⋯⋯
  •     作者尽然活着回英国了。。。
  •     唯有天真,才能搞学术
  •     很有意思的人类学家田野吐槽,闲书一本。这就是真实而苦逼田野吧,哈哈。 “啊,你回来了。” “是的。” “乏味吧?” “是的。” “你有没有病得要死?” “有。” “你带回来的笔记是否充满不知所云的东西,而且忘了问许多重要问题?” “是的。” “你什么时候要回去?”
  •     人类学家写的一部幽默的书,它带我领略了一个异族部落,想到的是我也是一个“多瓦悠”,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嘲笑他人的愚蠢。
  •     田野工作或其他学术研究,其正当性不在对集体的贡献,而是远为自私的个人成长。
  •     [010]
  •     有趣的叙述文风 结尾处 也许是想说尽管田野调查受尽折磨,意义寡缺,但还是令人忍不住再回去。但也可能是因为烙印太深,在两种不同社会里都格格不入,尴尬的身份认同状况。想到了支教。
  •     辛苦了哎。这是真的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啊。
  •     断断续续读了几个月,有的情节还会翻过去再看。严谨不失幽默,越往后越精彩。
  •     薄薄的小册子,妙趣横生
  •     不仅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姑娘 田野资料也是。回望田野生活 记忆会不断重组 拙劣愚蠢统统不见 只留下光辉形象的自己和一个个感动瞬间 考古亦如是。实证调查 其实就是 不断的发现自己水的一B 和基层部门不断推拉与淳朴乡民之间不停斗智斗勇 的无限循环往复、螺旋式周而复始的过程。
  •     英国人是以苦为乐的典范,从兽医(万物生光辉)到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艰苦每时每刻伴随着自嘲和欢乐...
  •      ˘͈ ᵕ ˘͈
  •     一本插科打诨的人类学家田野研究笔记 想看干货的朋友就强烈不推荐了 作者写作能力有限致使很多关于多瓦悠人的描写很模糊 直到最后仍不能了解个大概 但该书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可以用一种轻松的阅读体验一窥人类学研究的大概 值得一读
  •     哈哈哈哈
  •     -今日,你的天空可清朗?-非常清朗,你呢?-我的天空也很清朗。
  •     作者是个很不错的人,我欣赏。 文章还可以吧。
  •     读完之后只想转身拥抱未知的田野啊。
  •     笑出声来
  •     好看。倒霉的人类学家。(再也不敢说想做田野调查。
  •     有趣呀 在书中抵达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涉足的地方
  •     一本友好的小书
  •     真实而有趣的人类学日记
  •     有趣生动,看到了真实的田野
  •     简直笑尿了,但是有种原始的浪漫,就像这句问候语:“今日,你的天空可清朗?”。译者文笔很棒!
  •     好有趣
  •     好看的故事,自嘲的人类学家
  •     想到很久之前读过,遂标记一下。
  •     一度看的很头疼 很多民俗山的事情根本不懂!!2016年8月22日
  •     微观
  •     kindle
  •     并没有觉得多么幽默风趣,但如果单单作为了解人类学的书,这本确实很接地气。
  •     喜马拉雅fm的睡前故事。“你的天空清朗吗?”这句日常问候好浪漫!然而这本书就是来披露真正的田野其实很苦逼。
  •     这本书教导我们说,肆意美化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是不对的。
  •     有趣!好读!不过估计要是我遇到和作者一样的情况,估计就命丧喀麦隆了。
  •     对人类学的好感倍增
  •     我们所看到的人类学家的故事,已是“后见之明”,在研究成型的过程中,是虚弱和无比孤寂的。
  •     挺有趣。
  •     结束旅行总会带来哀伤与时光飞逝感。
  •     译者何颖怡非常棒,每一处细碎的夸张描写和原作的戏谑都活灵活现。此书适合任何痛苦的田野调查者苦中作乐,不适合新手幻想。巴利真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没有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要是我,早忘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