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索格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020110703
作者:[美] 索尔·贝娄
页数:432页

内容概要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1924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于1937年毕业,并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出版于1953年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贝娄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他陆续出版《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2)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诸多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在其创作生涯中,贝娄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极富创造性地塑造一些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1968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76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重读索尔·贝娄/ 菲利普·罗斯
赫索格
索尔·贝娄年表

作者简介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经典代表作
1965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赫索格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教授,他品格高尚,为人敏感善良,但是现实生活却处处跟他过不去,特别是妻子玛德琳和挚友瓦伦丁的私情让他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从此他变得行为怪诞,不停地给人写信,但一封也未寄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提着这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和妻子离婚后,赫索格在纽约和花店女主人雷梦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雷蒙娜非常渴望和赫索格建立一个宁静的家庭,可是赫索格对婚姻已经害怕了。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回到芝加哥,一是看望女儿,二是想杀死前妻和瓦伦丁。但在目睹了瓦伦丁细心照顾他女儿洗澡后,打消了杀人的念头,积郁许久的恨刹那间都消失了。
他回到乡间旧屋,开始认真地回顾几年来的经历。不久,雷蒙娜闻讯也赶到这里。他为雷蒙娜打扫房间,安排饭菜,甚至为她准备了一大束鲜花……
在贝娄的小说中,《赫索格》被公认为是他创作技巧运用得最成熟、最能体现他的创作特色的作品,在他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寻和探索。
《赫索格》出版于1964年,1965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英国读者选为二战后12部用英语创作的最佳小说之一。
————————————
赫索格的这些信件带给我们的千般喜悦,并不亚于整本书,它们是解开赫索格那无限智慧并进入他苦难生活的喧嚣深处的最好的钥匙。信件是他强烈思想的表露,为他的智慧提供了舞台。在这场独角戏中,他是不可能装疯卖傻的。……《赫索格》在我看来是贝娄小说中的上品。
——菲利普·罗斯

《赫索格》所具有的广度、深度、张力、语言才华、富有想象力的丰满度,是我们对注定会长久存世的小说唯一期待的东西。
——《新闻周刊》


 赫索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索尔贝娄的出埃及记——读索尔贝娄《赫索格》■ 东渔索尔·贝娄和威廉·福克纳是常被相提并论的两位文学大家,他们都善用意识流手法,不同之处在于,福克纳的作品常以家族背景为切入点,而索尔贝娄更多关注个体的困境和心灵。《赫索格》作为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塑造人物功力非凡的一面。倘若试着分析赫索格的原型,定会疑惑是否依附了贝娄自己的心路历程,包括他那些成竹在胸的学者理念和哲学态度,以及纠结的婚姻生活所留下的印记。在《赫索格》这部充满文化气息的小说里,索尔贝娄为主人公取了摩西这个名字,暗示他是一个“受难者”,急需走出“埃及”。摩西·赫索格一路行进(精神的烦扰促使他肉体出走),历经肉体和思想的双重考验,艰难跋涉之后,当他回到路德村(预示着回归故地?),难以痛定思痛,然而这是否真的如他所愿,找到了“流奶与蜜之地”,亦或预示新的“巴以冲突”将无休止上演?贝娄作为流亡犹太人的后裔,民族信仰渗入骨肉,必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赫索格》塑造的人物即是被禁锢在“埃及”,在精神困境里无奈徘徊的边缘人,亦像西西弗斯那般徒劳无功,荒谬使然。小说中虚设了赫索格热衷于写信这个嗜好,寓意精神出走的一种游离感,以此解构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也对叙述起到延伸承接的作用,同时呈现立体结构,显得更加饱满,不使其过于平面化。他给前妻写信,给新欢写信,给埃德维医生,给州长,给教授,给《纽约时报》,给所有人,给自己写,甚至写给至高无上的上帝(对上帝的控诉是一种虚无的本质),他写给任何所能想到的对象。赫索格的思绪天马行空,神经兮兮,狂妄自恋,歇斯底里,这些外现气质通晓了他的精神状态,内里捆绑着睿智的思辨。他将书信当作思想集成之所,与其他思想家争辩论证之地,据理自争,满腔控诉;时而意淫,时而正经地谈论思想,他的控诉变得像牢笼一样坚固,困扰、压制、释放着自我。在塑造人物精神状态的同时,贝娄自己也耍了一把酷,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心高气傲的知识分子,急需一个发泄口,而将思想穿插于“书信”中阐述,自是高明的技巧,打破宣示抽象的浮躁,玩弄于小说故事中,更趋向于实践效应。他将知识分子躁动不安的心态,或空有抱负无法施展的情怀,以及精神深处的傲慢和不屈一一释放,构成一种属于作者的哲学论集。赫索格的人格频临抑郁狂躁症边缘,据说这种人格又被称为多写症,“多写”正是赫索格病态的表现,“写信”这个宣泄出口,是赫索格欲从混乱无序中建立一种个体新秩序,通过躁动使自己安静下来(本身即是矛盾体),贝娄就在这种状态下赋予了自我的写照(他也希求在混乱中建立自己的新秩序)。人物赫索格被塑造为学者,写过一部叫《浪漫主义与基督教》的书,继承卢梭的思想遗志着力酝酿新作《心灵现象学》,极其“书信”里虚设给赫索格的哲学思想,这些正是贝娄的思想延伸(包括赫索格常常批判其他哲学家和思想),借人物和事件来表达他的哲学思辨。赫索格追寻自我,希求更多人认可,也是贝娄想要获得更多认可的一个平行对照。同时,赫索格也是索尔贝娄自嘲的形象代言,完成自我的一种机警和反省。总体来说,这是将塑造者和被塑造者两相结合的写作典范。索尔贝娄善于塑造忍辱负重的边缘人,威廉、赫索格、西特林、贝恩·克拉德,一个个处于精神困境中的人物总有某些情结无法疏解,他们只能不断去找寻出口,找寻自我。赫索格和《抓住时机》里的主人公威廉有许多相同点,两者都处在婚姻和精神双重打压之下,内心都有强烈的表达欲,以至于表现为异于常态的神经质;两者的精神状态表现为自我对峙,精神出离,想要离开此岸去到彼岸。对此,威廉常常自言自语,赫索格则体现在“写信”这件疯狂的事上。赫索格信件中的思想体系可以看作是出自“本我”,完全释放自己的认知和感情,本真的一面无意识泄露,充满了愤懑或坚决,质疑或肯定。而他的“自我”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只能带着隐忍前行。这可能是索尔贝娄塑造人物的捷径,都是一副孤独客形象,本我自我的挣扎,曲折争斗的心路历程,思维的大跳跃,凝聚汇成了“影子贝娄”的思想体系。小说的精神诉求属于一条明线。在玛德琳那里找不到权威的赫索格,连性功能都被取笑,一无是处的他便转向蕾梦娜,自认为可以给他安慰、建立尊严的一个理想女人,这似乎也在隐喻寻找自身,建立自身的过程。《赫索格》的结尾似乎寓意了一丝希望,当他带着枪想要杀掉“敌人”时,却看到情敌热心为女儿洗澡的一幕,一下子被“大爱”融化。这种安排属于一条潜伏的暗线,是赫索格由先前情绪混乱心无“信仰”,到后来接受“信仰”情绪稳定的过程。想象复仇的快感使他近似疯狂,却在信念面前找回了理智,终于“放下屠刀立即成佛”。最后,赫索格的“孤独”在精神上有所安慰,在生活中似有一丝解脱。追寻形而上的同时,必须兼具形而下,孤独客们在浮躁社会的边缘,继续跳起了孤寂的舞蹈——他曾在盥洗室里跳一支波尔卡舞。田园牧歌式的结局是否成全了摩西先知呢,还是继续纠结于无尽的精神黑洞。这对于赫索格原本是一个疑惑,对于读者是一种隐秘所在,而对于贝娄也是一种刻意的无解吧。
  •     文/吴情索尔·贝娄(Saul Below),美国著名小说家,被认为是福克纳后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1915 年,贝娄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童年在蒙特利尔度过,九岁时举家迁居美国,在芝加哥市生活。贝娄先后在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就读,终获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贝娄的代表作包括:《奥吉·马奇历险记》、《赫索格》、《雨王亨德森》和《洪堡的礼物》等。一九七六年,贝娄因其作“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赫索格》(Herzog)一书出版于1964年,不久便拿下詹姆斯·L.道奖,次年再为贝娄赢得美国国家图书奖(1953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于1954年获该奖),深受读者肯定。著名小说家菲利普·罗斯曾在《重读索尔·贝娄》一文中将《赫索格》与《尤利西斯》对比,他写道,在《赫索格》一书中,贝娄“赋予其主人公所有这一切(博学、领悟力和渊博修辞,笔者注),不仅是他的心态和性情,而且还赋予了他的本心”。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与前期作品侧重普通人的经验书写不同,《赫索格》一书集中关注了知识分子摩西·赫索格的精神世界。摩西·赫索格是位大学历史教授,学识渊博,著有《十八、十九世纪英法政治哲学的自然状况》和《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等颇具学术水准的书。他推崇启蒙主义者的理性,却无法为自己的现实生活“立法”。他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待第一任妻子戴茜很糟糕”,第二任妻子玛德琳背着他与赫索格的朋友瓦伦丁·格斯贝奇通奸,而后更是将他扫地出门,几近沦落街头。赫索格的精神逐渐走向分裂,此时,纽约一花店店主雷蒙娜慢慢朝他走来。赫索格希冀与之结为连理,却又心生畏惧,无法迈出关键一步。第二次失败的婚姻结束后,赫索格失去了爱女琼妮的抚养权,一次偶然事件促使他取来枪支以击毙玛德琳和格斯贝奇,关键时刻,他却因目睹格斯贝奇对琼妮之爱无法痛下杀手。与《奥吉·马奇历险记》迅疾的叙事速度和蓬勃的激情相反,《赫索格》叙事速度极为缓慢,感情总体趋于内敛。慢节奏与一个久居书斋之中因而逐渐与生活脱节的知识分子形象相符。赫索格的生活里,丝毫不缺少康德、尼采、黑格尔等智识超群的人物,世界因他们而多彩。可现实之中,无论外表包装得有多精美华丽,多数人物本质上则多半则利欲熏心,蝇营狗苟。表面装作与赫索格举案齐眉的玛德琳,转过身即与他的朋友交欢,丝毫不顾及当初的誓言。表面装作与赫索格交情甚厚的瓦伦丁·格斯贝奇,外表帅气俊美,骨子里却几乎是一团污秽。表面装作与赫索格同心同德的精神病医生埃德维,背地里伙同玛德琳夺走赫索格的抚养权。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相距甚远,中间有一道深深的沟壑,冲突与矛盾,几乎已不可调和。小说开篇一句“要是我真的疯了,也没什么,我不在乎。摩西·赫索格想。”,当即振聋发聩。世界原本疯狂,可怕的是,清醒的人在这呆久了,反而被一群自认为正常的人目为“疯子”。真实与虚假两相倒置,不禁令人想起果戈里和鲁迅的《狂人日记》。赫索格诚为理想主义者,当一个世界已无法容纳理想主义者时,不知道是该欢庆现实主义的胜利,还是该悲歌一曲。在西方社会文化传统中,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分离、冲突自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已经存在。理念世界里安放了全知、全善、全美,现实世界本应当为理念世界的模仿,但赫索格所处的六十年代,传统的启蒙主义者早已失去立足之处,很难将这一时代称之为一次成功的模仿。彼时的美国,家庭、婚姻和性方面的传统观念,都无一例外地遭遇到了各种挑战。危机重重。当现实世界粉碎了个人对社会的想象时,赫索格的精神世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与瓦解。人究竟是什么?人之为人,其目的和尊严何在?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持续拷问着他敏感的心灵。得不到回答的他,试图通过书信得到“治疗”,解答心中疑问。他“没完没了地写起信来。写给报章杂志,写给知名人士,写给亲戚朋友,最后居然给已经去世的人写起来,先是写给和自己有关的无名之辈,末了就写给那些作了古的大名鼎鼎的人物”。然而,这些信件多未寄出,有时是写在纸上,成为白纸黑字;有时则是临时起意,在脑中胡乱构思,过后即忘。信件在沟通赫索格精神世界与外部现实世界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赫索格本欲借助写信倾诉,表达个人对现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思,却不自觉陷入个人感情和思想的泥淖,无法自拔。具体说来,反映在叙事上则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交互使用。他时而无所不知,像全能的上帝;他时而知之甚少,像个情商极低的“白痴”,对妻子的背叛毫无察觉,直至受人点拨,这才恍然大悟。进退维谷的赫索格无路可走,思维走向极端的他在冲动的撺掇下企图杀死玛德琳和格斯贝奇。这是精英知识分子对粗陋现实世界的反抗。然而,在关键时刻,人道主义最终战胜了冲动,风暴止息,赫索格的心灵逐渐趋于平静。他这才发现,现实中的人,其实本不是完美无缺,往往优、缺点各自参半。前妻玛德琳,瓦伦丁·格斯贝奇,精神病医生埃德维,以及他自己,摩西·赫索格,都不是完美的典型。但,“尽管如此,我们每个人不是仍有不少迷人之处吗?”从出生到死亡,漫漫旅程,一个人很难一辈子为善不为恶。对于善,自然应当大力弘扬之;对于恶,却也需理解,竭力避免再次重演。人被从伊甸园赶出,降临尘世,深受悲欢离合苦。在百态流离人世中能够保全些许善性,已属不易。毕竟,全知全能全善的只有上帝一个而已。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2016023#
  •     细微,又诚实。我读得很慢,看几段,就忍不住转过眼去,不愿看,逃避,想把矛盾再压回意识深处。结尾很棒……不管过去几个月来他发生了什么事,这种写信的冲动似乎真的在过去,真的在消失。
  •     搭配伍迪艾伦风味更佳
  •     赫索格是博学多识的教授,也是情感生活的白痴。他品德高尚,私生活却十分混乱。对于这样一个主角,不知道该同情还是憎恶,也许带有些许的失望。贝娄的作品,没有太多情节上的跌宕起伏,更多在描写主人公精神世界寻找归宿和答案的一个过程。他的文字不简单,但也不晦涩,读起来很踏实,让我很难不喜欢。
  •     恐怕未来的二十年,我都要在为如何不成为像赫索格那样的中年男人而努力。
  •     30年代的洪堡加上60年代的西特林的综合体,故事跌宕起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