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516124512
作者:克尔凯郭尔
页数:59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另一方面,精神是一种友好的权力,它恰恰是想要建构这关系。那么人与这一模棱两可的权力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精神又是怎样使自己去与其自身并与其前提条件发生关系159的呢?它表现为恐惧。“摆脱其自身”是“精神”所不可能做的;只要它的自身在它自身之外,“抓住其自身”也不可能;人也不可能沉沦到无所作为的植物状态,因为他已经被定性为“精神”;他也不可能逃避恐惧,因为他爱这恐惧;而要真正地爱它,他又不能够,因为他逃避它。现在“无辜性”被逼到了极端。它是无知性,但不是一种动物所具的兽性,而是一种由精神所决定的无知性,而它是恐惧,恰恰因为它的无知性是对于“乌有”的无知。这里没有关于善和恶等的知识;而是知识的整个现实投射在恐惧之中,——作为无知性的巨大乌有。 无辜性仍还在,但只需去听从一句话,那么无知性就集聚起来了。这句话自然是“无辜性”所无法明白的,但是“恐惧”简直就是得到了它的第一个捕获物:作为对“乌有”的取代,它得到了一句神秘的话。在《创世记》中是这样说的,上帝对亚当说:“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于是,接下来理所当然就是,亚当其实并不明白这句话;因为,既然善恶间的区分要在享用了那果子之后才会出现,那么这时他又怎么会知道这分别? 如果我们现在假设,是禁令唤醒了情欲,那么人就得到一种知识,而不是无知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亚当必定是具备了一种关于“自由”的知识,因为情欲是使用这知识的情欲。因此,这个说明就是后见之明。禁令使他恐惧,因为这禁令在他身上唤醒了自由的可能性。那种“作为恐惧的乌有而突发于无辜性”的东西,现在进入了他自己,并且在这里又作为一个乌有,——那令人恐惧的“能够之可能性”。对于什么是他所能够的做的,他一无所知;因为否则我们就是在预设(通常事情就是这样)那“在之后才出现的东西”,预设善与恶之间的差异。只有那“能够之可能性”在那里作为“无知性”的一种更高的形式,作为“恐惧”的一种更高表达,因为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它同时存在和不存在,因为他在更高的意义上既爱它又逃避它。

内容概要

作者:(丹麦)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 译者:京不特

书籍目录

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
术语对照
人名对照

编辑推荐

《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是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著作汉语翻译包括了《畏惧与颤栗》、《恐惧的概念》和《致死的疾病》。其中《畏惧与颤栗》、《恐惧的概念》是出自索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的《索伦·克尔凯郭尔文集》第四卷(1997年版),而《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则是出自中心的《索伦·克尔凯郭尔文集》第十一卷(2006年版)。


 畏惧与颤栗 恐惧的概念 致死的疾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按语:阅读的是中国社科版《克尔凯郭尔文集》卷6,其中《致死的疾病》以前读过单行本,因此这里只包括两种著作《畏惧与颤栗》和《恐惧的概念》。迄今为止,整个的阅读体验,Kierkegaard写作的旨趣始终是一贯:以一种强调个体性和主体性的方式来辩白和诠释(基督)信仰。《论反讽的概念(1841)》中他尚在黑格尔的框架下理解苏格拉底式求知(作为反讽),随后完全摆脱和反抗黑格尔框架地推重希腊式的苏格拉底之思,但这不过是为了更凸显迥异的信(faith)之意义,如《哲学片段(1844)》中并置信仰的跳跃和苏格拉底之求知并诠释了基督教信仰;《非此即彼(1843)》呈现了审美和伦理的两种生活方式(这个我还没有弄清楚);《恐惧与颤栗(1843)》则以亚伯拉罕献祭以撒为例将信仰诠释为最高的激情;《恐惧的概念(1844)》将心理学和教义学混杂,存在论地诠释了原罪的教义;《致死的疾病(1849)》则以为绝望是罪,而缺乏信仰理解为一种强化的、致死的疾病。在《哲学片段》(商务版)页53-60处,Kierkegaard闪现了认识论上的新颖和深刻:在陈述说存在无法被证明,并借助斯宾诺莎的上帝就是存在的观念之后,Kierkegaard说,“一旦我放开了这玩意儿。…一旦我放开了这论证,就有了存在。…存在本身通过一个飞跃从论证中脱颖而出。”【58】这里与黑格尔之超越逻辑同一律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Kierkegaard的优雅和丰富敏感是无法表达的,这尤其基于对希腊和古典文艺的谙习。单就卷6而言,《畏惧与颤栗》借分析《创世纪》第22章中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例子来诠释了信仰的真正含义:信仰的悖论“使得一次谋杀变成一种神圣的、令上帝欢悦的行为”【42】让人畏惧与颤栗的信仰能使普遍伦理得以悬置、是绝对义务、能缄默不辩护。Kierkegaard最后的结论是:“信仰是一个人身上的最高激情。”【131】《恐惧的概念》是借助恐惧的概念从心理学对原罪教理的诠释:原罪是同时作为整个族类的每个人身上发生的。恐惧是原罪的预设,这时的恐惧是“无辜/无知”面对“乌有/自由”这样的一种处境;而对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晕眩就是恐惧的发展;恐惧随即表现为罪:无恐惧的麻木、异教式的对命运的恐惧、最高的对罪欠的恐惧;作为后果,恐惧表现为对恶、对善或魔性的恐惧;最后,正确的恐惧恰恰是拯救的经验。总之,Kierkegaard借助恐惧概念,为基督信仰建立了一个框架性理解,颇有施莱尔马赫神学或自由派神学或存在主义神学的味道。】《畏惧与颤栗(Fear and trembling,1843)》在“前言”中,Kierkegaard谴责了现时代,“我们的时代不仅仅是在商业的世界里,并且也是在理念的世界里推行着一种真正的清仓大甩卖。”【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文集卷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页01,下同】人们不在信仰里停留,而在有信仰的时代,“饱经沧桑的老人走近了自己的终结,打过了漂亮仗,保存了信仰,这时,他的心灵很年轻,年轻得不足以忘却那种恐惧与颤抖,那种训责少年人的恐惧和颤抖。”【02】Kierkegaard还说“本书作者绝不是什么哲学家,他是,以诗意和精美的方式…的编外写作者。”【03】在“心境(exordium)”中,Kierkegaard描述了《创世纪》章22中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事情,并说,“‘拥有信仰’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命运,哪怕没有人知道他拥有这信仰。”【1】“对亚伯拉罕的颂词(eulogy on Abraham)”说,“他留下了自己尘世间的理智,他带上了自己的信仰。”【8】“去信仰是更伟大的行为。”【9】接下来考虑“疑难问题(Problemata)”。这里的第一个环节,Kierkegaard有一个“暂时的倾诉(preliminary expectoration)”。他说,“人们在亚伯拉罕的故事中所没有谈及的是恐惧。”【21】因为献祭以撒也就是谋杀自己的儿子。“亚伯拉罕所做的事情的伦理表达是:他想要谋杀以撒;而对之的宗教表达是:他想要牺牲以撒做献祭;但是,在这一矛盾中恰恰就有着恐惧。”【22】Kierkegaard说,“我绝不因此就认为信仰是某种不值一提的东西,正相反,我认为它是最高的。”【25】“我确信,上帝是爱;这一想法对于我是一种本原的抒情的有效性。…但我不信,我缺少这勇气。”【26】Kierkegaard认为自己做不到Abraham那样。信仰是一种无限运动。【31】“无限放弃是信仰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样,每一个不曾作出这一运动的人都没有信仰;因为只有在无限放弃之中我才会在我的无限有效性之中对我自己而言准备就绪,并且只有在这时才谈得上‘依据于信仰去抓住生存。’”【36】“信仰不是审美的感动,而是某种远远更高的东西。”【36】 面对着亚伯拉罕选择只能是:“要么让我们把亚伯拉罕划掉,要么让我们通过他的生命意义的巨大悖论来学会去感受惊惶。”【41】“信仰是怎样巨大的一个悖论,一个能够‘使得一次谋杀变成一种神圣的、令上帝欢悦的行为’的悖论,一个重新把以撒给予亚伯拉罕的悖论,任何思想都无法支配这悖论,因为信仰恰恰开始于思想的终止处。”【42】“问题一:是否存在一种对‘那伦理的’的目的论悬置(is there a teleological suspension of the ethical)?” the ethical是普遍的,对每个人都有效的。那么它是否可以被放弃呢?在信仰中可以,“信仰是这一悖论:单个的人高于‘那普遍的’。…单个的人作为单个的人站在一种与‘那绝对的’的绝对关系之中。”【52-3】“关于亚伯拉罕的故事包含了一个这样的对于‘那伦理的’的目的论悬置。”【53】亚伯拉罕不是悲剧英雄,他要么是杀人犯,要么是信仰者。阿伽门农、耶弗他和布鲁图斯等杀子女的人是悲剧英雄,“悲剧英雄仍然处在‘那伦理的’的范围之内。”【55】而亚伯拉罕则逾越了the ethical,有一个更高的、神圣的目的,“在亚伯拉罕唤起我的敬仰的同时,他也令我惊骇。…人们无法为亚伯拉罕哭泣。人们带着一种神圣的恐惧感靠近他就好像以色列靠近西奈山。”【57】“信仰是激情。”【62】“问题二:是否存在一种对上帝的绝对义务(is there an absolute duty to God)?” 这里Kierkegaard说,伦理是普遍的义务,“但是在义务本身之中我并不进入与上帝的关系。”【69】“信仰是一个悖论:内在性高于外在性。…信仰的悖论是这个:单个的人比the universal更高,单个的人是通过自己与the absolute的关系来决定自己与the universal的关系,而不是通过自己与the universal来决定与the absolute的关系。这悖论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述:一种对于上帝的绝对义务是存在的,因为单个的人在这一义务中作为单个的人(single individual)使自己绝对地与the absolute发生关系。…如果这一义务是绝对的,那么,the ethical就被归减成了‘那相对的’。”【70-1】背负起悖论就成为knight of faith。“这骑士,他成为上帝的知己,主的朋友,如果我以人情的话语来首的话,他对天上的神说‘你’,而与此同时,那悲剧英雄则只能以第三人称来称呼神。”【77】“问题三:亚伯拉罕就自己的计划对撒拉、对以利以谢、对以撒隐瞒不说,他是否能够在伦理上为此做出辩护(was it ethically defensible for Abraham to conceal his undertaking from sarah, from eliezer, and from issac)?”伦理的是公开的要求说出来,而个人的直接感官性和灵魂性则是隐秘的(hiddenness)。这里Kierkegaard辩护了亚伯拉罕的沉默,“亚伯拉罕不说话,他不与撒拉说,不与以利以谢说,不与以撒说,他跳过了三个伦理的审判阶段,因为the ethical比起家庭生活,对于亚伯拉罕,并不具备更高的表达。”【109】我不确信Kierkegaard这里的辩护,因为他没有站在Issac的角度辩护,毕竟要杀的以撒,则这样亚伯拉罕岂非可以屠杀全人类了。幸亏最后Kierkegaard仍然以疑问的方式来作结论的:“要么有着一个悖论,单个的人作为single individual处于一种与‘那绝对的’的绝对关系之中,要么亚伯拉罕就是迷失了。”【115】在“尾声(epilogue)”中,Kierkegaard强调了激情(passion),“真正人性的东西是激情,也是在激情之中,一代人完全理解另一代人并且理解自己。…但是在一个人身上的最高激情是信仰,…信仰是一个人身上的最高激情。”【130-1】《恐惧的概念:一个简单的在心理学意义上定向的沈思考虑到关于传承之罪的教义上的问题(the concept of dread: a simple psychologically orienting deliberation on the dogmatic issue of hereditary sin,1844)》“前言”中Kierkegaard说“最好把我看成一个layman,一个虽然思考,却远远地站在思辨之外的Layman。”【144】“引言(introduction)”开始于对黑格尔式逻辑学的一个对我来说不明不白的批评。随后,Kierkegaard说,“本书所要从事的工作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恐惧’这个概念进行论述:它将在论述中考虑到并面对关于原罪的教理。”【154】“心理学的心境是正进行发现的恐惧,并且它在其恐惧之中描述出罪,而与此同时它恐惧者并且是为自己所描述的图像而恐惧。”【155】Kierkegaard说传统的伦理学是要把理想性带入现实的一种企图,而Kierkegaard的伦理学则借助教理神学,从现实性的罪出发,“以便将现实的东西提高到理想性之中。”【158】“章1:恐惧作为原罪的预设前提并且回溯地说明原罪(dread as the presupposition of original sin and as explaining it retrogressively by going back to its origin)” 关于原罪,最重要的是亚当不能被幻想地置身于外,“人是个体,并且,以‘整个族类(race)参与到个体之中’而‘个体参与到整个族类之中’的方式,人就其本身而言‘同时是其自身和整个族类’。”【187】而且就罪的概念来讲,“最初的罪(first sin)是质的定性,最初的罪是罪。…通过first sin,罪进入了这个世界。”【189】“罪是作为一种突然的跳跃而进入这个世界的,就是说,通过一种跳跃;而且这个跳跃也设定了质。”【191】相应地,‘无辜性(innocence)’必须被扬弃,那只能通过罪欠被扬弃,“正如亚当因为guilt而失去无辜性,每一个人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而失去这种无辜性。”【194】“无辜性就是无知性(ignorance)。…无辜性则不断地只通过个体的质的跳跃而被失去。”【195】无辜性怎么被失去的呢?“不得吃知识之树上的果实”这禁令唤起的欲望和倾向。在无辜或无知中,人面对的它物是乌有(nothingness):“那么nothingness具有怎样的一种作用呢?它产色产生恐惧。这是无辜性的奥秘:无辜性同时就是恐惧。精神梦着地投射其现实性,但是这现实性是乌有,然而无辜性总是不断地在自身之外看见这乌有。”【199】“恐惧是那作为’可能的可能性’的自由之现实性。”【199,颇有萨特式的存在主义对自由的重负和责任的意味】这里,“他是无辜的,因为这不是他自己,而是那恐惧,一种外来的力量抓住了他,一种他所不爱,而是对之感到恐惧的力量;但是他却无疑还是guilty,因为他在恐惧之中沉沦,在他害怕着这恐惧的同时,他也爱着它。”【200】“禁令使他恐惧,因为这禁令在他身上唤起了自由的可能性。”【201】在这里,恐惧实际上是在罪之前的一种人的生存预设了。“章2:恐惧作为向前发展的原罪(dread as original sin progressively)”恐惧不仅仅是原罪的预设,“原罪的后果或者原罪在‘单个的人’身上的存在是恐惧。”【233】“作为个体对于族类历史的参与结果,恐惧在后来的个体身上更加深思熟虑。…罪进入了恐惧,而罪又携带着恐惧。”【233-4】Kierkegaard将罪划分为客观的恐惧和主观的恐惧,“主观的恐惧标示那‘存在于单个的人的无辜状态之中’的恐惧,它与亚当的恐惧对应,…客观的恐惧则相反,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代(generation)之有罪性在整个世界之中的反射。…既然罪进入世界,这对于整个受造万物就有了意义。这种在‘非人类的存在’中的‘罪的作用’,我已经将之标示做客观的恐惧。”【237】主观的恐惧:“恐惧就是‘自由’的晕眩(dizziness),它在精神设定综合的时候出现,这时自由向着它自己的可能性看下去,并马上抓住有限性来支撑自己。在这种晕眩之中,自由瘫倒了。”【240】“恐惧是一种女人性的虚弱,从心理学上看,‘罪的堕落’总是发生在虚弱之中。”【240】性别化的出现和代的出现,女性更虚弱,“感官性在generation中被增殖了,恐惧也被增殖了。”【243】希腊性的女性理解中,女性更虚弱,但希腊人没有意识到。【243】“感官性并不是有罪性;但是,在罪被设定了的时候和在罪正被设定的时候,这罪使得感官性变成了有罪性。”【253】“自由是在‘可能性之恐惧’,或者‘可能性之乌有’,或者‘恐惧之乌有’中的‘向自己显示自身’(which is freedom’s apparition before itself in the dread of possibility, or in the nothingness of possibility, or in the nothing of dread)。”【253】 最后Kierkegaard说希腊人没有认识到罪的位置,这是希腊人的失落。“章3:恐惧作为罪的后果,而这罪是罪的意识的不出现/默认(dread as consequence of that sin which is the default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sin)”Kierkegaard说,“恐惧是个体人的生命之中的瞬间。”【275】这里Kierkegaard辨析了永恒、时间、现世的等,我没搞懂,他说,“瞬间其实不是时间的原子,而是永恒的原子。”【281】“瞬间就是那模棱两可的东西,在之中时间和永恒相互触摸。”【282】而“如果一个人只是生活在那作为出自永恒的抽象的瞬间之中,那么这个人就是在sins.”【285】这里的恐惧有几种:一种是无精神性的恐惧(dread owing to the default of spirit):“在无精神性之中没有恐惧,因为它太幸福满足太缺少精神了,所以无法具备恐惧。…无精神性是精神的僵滞。”【287】;第二种被辩证性地界定为命运的恐惧。这尤其出现在异教世界,“命运是乌有;而那天才,正是他自己发现这命运。”【291】;第三种恐惧被定性为罪欠的恐惧,“犹太教之中的那种恐惧是对于guilt的恐惧。Guilt是一种力量,到处散布者,而在它笼罩着‘存在’的时候,却没有人在一种更深的意义上能够领会它。”【295】“当有限的精神要看见上帝时,他发现guilt。越是伟大的天才,越是深刻地发现guilt.”【298】“他如此深刻地发现guilt,这显示出,这个概念对于他是在一种出色的意义上在场的,正如其对立面innocence也是如此。”【299】“章4:罪的恐惧或者恐惧作为罪在单个人身上的后果(dread in sin as consequence of sin in the particular individual)”这里Kierkegaard谈及了对于恶的恐惧,对“那善的”或damonic的恐惧。没读。“章5:恐惧作为通过信仰来进行拯救的拯救者(dread as a saving experience by means of faith)”“如果一个人学会了怎样正确地恐惧,那么他就学会了‘那至高的’。”【394】“恐惧得越深,这人越伟大。”【394】“恐惧是自由的可能性,只有这恐惧才是通过信仰绝对地起着教育作用的。”【394】“如果一个人通过恐惧而受到教育,那么他就是通过可能性而受到教育;并且只有在一个人通过可能性而受到教育时,他才是依据于其无限性而受到教育。”【395】江绪林 2013年8月24日星期六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时读时新。英雄与圣徒。不可能之骑士与无限放弃之骑士。
  •     奸笑一下,太贵的书,都像图书馆荐购。
  •     不同于黑格尔的螺旋式渐进的、连续的、理性的辩证法,克尔凯郭尔则号召人类同胞们走一条最危险的极端之路,来完成从恐惧到救赎的“质的跳跃”。人越有自我意识,就越是绝望,越是恐惧,而在恐惧的极点之中,在生不如死的自我修炼之中,人终于获得“和解救赎”。从无精神的“物”,到真正的“自我”,个体跃过在反思中呈现为“虚无”的深渊,在语言的壁垒之外,跃入了生活向我们敞开的无限丰富性、具体性、现实性,最终找到信仰——内在确定性。严肃,就是对自我认真,就是认识自己,就是负起全部生活的责任。一个信仰之骑士同时也是放弃之骑士,他放弃一切而获得了一切。在这种以理性看来完全不可理喻的跳跃中,绽出了个体对于生命的激情;这激情就是信仰。以理性的方式写出理性不可把捉的东西,大赞。翻译不错,但是这本书的注释号很乱……
  •     畏惧与颤栗;这译者好酸
  •     最喜欢《畏惧与颤栗》。不能再读了,我还要考研呀......
  •     16年7月11-14日,《畏惧与战栗》,前言不好,问题三太啰嗦,然而神作无疑
  •     “致死的疾病”很赞
  •     《恐惧的概念》还没读
  •     推荐阅读顺序:《畏惧与颤栗》《致死的疾病》,最后才是《恐惧的概念》。《恐惧的概念》极其难懂,里面的反讽与回旋以及不同角度切入的论述太多,容易让人迷失,因此需要先阅读之前两本著作把握大方向。最后,《爱的作为》是要读的,克尔凯郭尔不再以假名而是以真名的方式向我们宣传这爱的宗教,很感人,也很有正能量。
  •     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翻完,不理解的是《恐惧的概念》。另外两本也是理解大意而不是全部理解。是目前为止最难读的克尔凯郭尔的书(以前读的都很好理解)。准备纪录时觉得没有豆瓣app不方便,结果又去重新下。真是纠结和折腾的个性。顺其自然,虽然自己有点儿不好意思。
  •     相较于前面几卷,第六卷的排版有很大问题,就好像是一个早产儿,发育不良。有的部分注解标号和后面的注解文字对不上号;有的原注甚至出现了正文字体;后面的人名表上出现了莫名起码的“小圈”。
  •     畏惧与颤栗,致死的疾病都非常震撼,恐惧的概念没怎么看懂,以后二刷吧
  •     真正的哲学,现代哲学如果没有宗教和艺术的加入,就不是哲学了,而是科学了,太好了,真正的哲学,解读圣经,信仰和愚昧的总是并存的,模仿圣经《福音书》里面的写作写了四部曲。真的是感觉我开始读《圣经。旧约。创世纪》的时候,里面的太多的悖论,太多违背伦理,太多违背理性的案例。。。。由于一个人独自读经,感觉到了真正的恐惧和孤独。。。。。。 其实呢?如果你把所有不合理性当做一幕幕戏剧,一幕幕讽刺诗,一件件黑色幽默。。。今日再次阅读,有种新的发现:亚伯拉罕故事中的表面的交换实质上是信仰和伦理之间的争斗,是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两份,杀了以撒,在外在世界里是违背伦理的事情,而在信仰的国度,那是允许而且合理的,但是抛弃了信仰,那么什么也没有的躯壳是什么?
  •     亚伯拉罕与以撒,恐惧
  •     《致死的疾病》没读。
  •     畏惧与颤栗 辯證的抒情詩
  •     哎,你可知未来你的读者们也是那群以为知道“那伟大的”的就足够了的胆小鬼呢……
  •     “罪”的传承(“代”的概念);“绝望”以软弱性作为终结vs绝望地“对抗”(绝望的各种形态);群体性的无知vs“罪”作为正定
  •     断断续续读了一年,85%读完,50%理解 - 为2016画上句号吧
  •     《恐惧的概念》最难读,可心理描写最为惊心动魄和巧妙。罪在恐惧中绽放。
  •     不是太懂。。
  •     手机蹭网来发评论,可见我辈对思想事业之关心。楼上说的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排版印刷纸质其实蛮精良的,疏漏确实有,但不影响阅读。真正要命的是翻译,是出自专家之手没错,可只做到了信,达得靠自己怀着不小的耐心将句词理顺了才读得到,雅是一点没读出来。译者的汉语水平除非他是个外国人才能让人原谅,我也确实怀疑这位叫京不特的先生或许真的就是外国人,那译笔就跟他的名字一样不通,几乎像对照着原文逐词逐句地译出,或许吻合了丹麦文的文法,于中文文法却全然不顾了。汉译西方哲学也不是没读过这种西文式的译文,但本书的情况太严重了,主谓宾好像根本搞不清楚位置,还总重复使用, 似乎完全不会用中文的代词 ,介词形容词也是。本来可以简短或直接的句子楞是翻得跟西文一样絮长饶舌,有的地方完全可以发挥点正常的文采,也不见有所发挥,是否译者西文读得太深中文都忘得所剩无几了。唉,明显损害到了克氏绝对文采不凡的风格和气质,因为容器和内容太不协调了。不知社科院出版社的编辑大人和校对大人是怎样让这稿子通过的?克氏应该不算那种特难理解的西方思想家,主要困难在于对基督教和希腊文化的熟稔程度,而不是文风和其思想的深刻本身。因此光是信的翻译绝对不够。关于克氏的思想,我手机打字实在不便评论什么,也正如克氏所言,评价天才是困难的,困难不仅在于克氏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也在于其思想的非体...系和不可总结性,以及特定的语境。但如是注定有缘领略这位天之洞见之情怀之启示的人,也自会从这书中认出克氏独一无二的存在意义。对中国社科院从没有过多少好感,这次的译文又叫人失望了。主要是为了收集完整的克氏著作,否则会买其他的版本吧。有一点好处是,这版本因为与丹麦方面直接合作所以附有详尽的注释,虽然那注释也翻得有些不通。不过社科院能面向社会发行他们的译著,我作为一介自学平民后生,还是心存感激好了。只是希望,贵翰林院在慢工的同时还得注意要出点细活啊! 补充:为了对大家负责,今天又将该书后两篇的部分抽读了几段,并且还特意重读了几段京不特先生几年前译出的2、3卷《非此即彼》的内容,可以负责地说,这译文着实生硬冗长,憋脚得叫人难受。京先生自谓“对哲学翻译有着一种认识上的执着”,在个人读来只能是一种对直译的执着,而非认识,因为这种不顾文学性的直译根本就妨碍了对思想内容的认识。以前读2、3卷时对克氏产生的那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或许就不幸是拜这直译所赐。当时没接触过克氏还不太察觉,现在是明显感到。读哲学译著有一定经验的朋友应该了解,在西文表达中并不觉得絮长的句子,直译成中文那确实就可能变得拐弯抹角地啰嗦,并且满是赘词。京先生的翻译就执着在了这上面。要一个有着丰富中文写作阅读经验的人,即使西文原文的确絮长的不行,也能转写成简朴流畅中文,而不至于叫人难以卒读。从这点讲,京先生真应该好好修炼一下中文再搞翻译。有许多概念,京先生为了慎重起见都翻译成带有引号的形容短语甚至句子,其是若有一定专业的汉语写作水平,那些概念完全可以翻译为汉语的现成词汇。像“那伦理的”、“那普遍的”、“那魔性的”、“那最高级的”、“那最低级的”,等等,读多了真叫人抓狂,这还只是一个方面。我知道,对康德那样的哲学是不能作文学性要求的。可是对克氏的书,完全忽视了文学性去翻译,只能叫人对原本应产生亲近的克氏叹而远之。手机蹭网打字,不便引文说明,要抱怨的大概就这些。要是做研究的话这版还是可以参考的,京先生有的地方体会的似乎也很准确,再加注释周全,所以不乏作为资料的价值。 阅读更多 ›
  •     西方人的哲学往往得到基督圣经,可惜东方人很缺乏这方面的背景知识。。本想了解作者对恐惧、忧郁的看法,但都是从神学展开讨论的,读着让人犯愁。。另外,不出意外地出现大踏译者的水平的短评,抛开译者翻的到底如何不说,窃以为这类无关主题的短评不要出现了,对于想了解书的读者没有一点帮助,厌烦译文不好的,大可以自己学习丹麦文看原著去。
  •     这版译得还行。
  •     “Much of what is labeled mental illness simply reflects our ‘unwise’ deployment of defense mechanisms. ”
  •     看过京不特的一次讲座,和想象中研究北欧哲学研究学者有着很大诧异,有着上海人特有的细致和幽默,海派+存在主义哲学的结合,我得承认这样的学者我挺喜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