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

出版社:丁刚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121192586
作者:丁刚
页数:148页

书籍目录

目    录第1章  绪论 11.1  中国产业和能源发展现状 11.1.1  中国产业和能源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11.1.2  国际产业转移条件下中国产业与能源协调发展的意义 51.2  国际产业转移条件下中国产业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 61.2.1  研究思路 61.2.2  研究方法 71.3  中国产业与能源协调发展研究的难点与新观点 81.3.1  研究难点 81.3.2  新观点 9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112.1  若干基本概念的内涵界定 122.1.1  产业和产业分类 122.1.2  产业结构 142.1.3  外商直接投资 152.1.4  国际产业转移 152.1.5  国际产业转移路径 162.2  国际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评述 192.2.1  雁行理论 192.2.2  要素禀赋理论 202.2.3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 222.2.4  垄断优势理论 222.2.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42.2.6  梯度转移理论 262.2.7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72.2.8  边际产业理论 292.3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启示 302.3.1  要素流动性差异是FDI路径下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302.3.2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力 32第3章  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333.1  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产生 333.2  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353.2.1  全球制造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环节为主导 353.2.2  全球服务业转移迅速发展 383.2.3  产业研发全球化的步伐加快 403.2.4  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化集聚不断加强 43第4章  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能源消耗跨国流动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 494.1  国际产业转移与能源消耗跨国流动的历史变迁 494.1.1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形成和变迁 494.1.2  20世纪80年代以前能源消耗跨国流动的特点 524.2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转移与能源消耗跨国流动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534.2.1  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动态 534.2.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影响 554.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消耗跨国流动的新特点、新趋势 56第5章  中国产业与能源发展状况 625.1  中国产业发展状况 625.1.1  中国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 635.1.2  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85.2  中国能源发展状况 705.2.1  中国能源的储量与分布 705.2.2  中国能源生产量及生产结构 735.3  中国能源消耗状况 765.3.1  中国能源消耗量及消耗结构 765.3.2  各产业部门能源消耗 805.3.3  产业能源消耗与资源逆向布局 83第6章  中国产业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846.1  经济、产业与能源的协调发展关系 846.1.1  对经济、产业与能源协调发展关系的认识 846.1.2  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关系的演变历程 866.1.3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耗的主要特征 916.2  经济发展阶段对中国能源消耗的影响 956.2.1  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均能源消耗的关联关系 956.2.2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期 976.3  产业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消耗的影响 1006.3.1  产业技术进步对一国能源消耗水平的影响 1006.3.2  我国高耗能产业和主要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016.3.3  我国能源效率和技术结构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046.4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能源消耗的影响 1066.4.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能源消耗的影响 1066.4.2  出口产品对中国能源消耗的影响 111第7章  合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和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1177.1  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能源节约新途径 1187.2  中国“开放节能”的历史性机遇 1227.2.1  服务业——工业化 1227.2.2  研发的国际化及其“溢出效应” 1257.2.3  国内生产要素结构的改善 1277.3  合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和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287.3.1  创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1297.3.2  “开放节能”,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重点领域 1317.3.3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134第8章  中国产业与能源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展望 137参考文献 141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日趋严重的能源环境制约,而国际产业转移是能源消耗跨国流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历史上能源消耗曾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而出现此消彼长、跨国流动的情况不同,当今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大了中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但并没有加大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强度。中国应当积极实施“开放节能”战略举措,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合理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和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中国产业与能源协调发展大战略》的作者是丁刚。

作者简介

《国际产业转移--中国产业与能源协调发展大战略》内容介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日趋严重的能源环境制约,而经济发展与能源协调的本质在于产业与能源的协调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是能源消耗跨国流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能源消耗曾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而出现此消彼长、跨国流动。英国、美国和日本在其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能源消耗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也达到各自的历史峰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l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突出表现为被转移产业本身的能源消耗轻量化,即被转移产业在转出国或承接国产业结构中,产业增加值相对较高,能源消耗却相对较少。因此,转出国或承接国能源消耗总量可能有所增减,但对各自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会很小。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环节,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方位嵌入了全球产业链条。经研究测算,2006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业能源消耗3.35亿吨标准煤,比2001年的1.45亿吨标准煤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8.2%。以外商直接投资为载体的国际产业转移加大了中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平均每年增加3800万吨标准煤,但并没有加大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强度.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1.57吨标准煤/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_不仅远低于同期中国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31吨标准煤/万元,而且也低于2001年中国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03吨标准煤/万元。经研究测算,2006年中国出口产品能耗2.51亿吨标准煤,中国出口产品以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1,10的能源消耗,创造了相当于中国GDP总量l/3的出口额。总体上看,国际产业转移对调整和平衡中国工业能源消耗结构,以及抑制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强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应当积极实施“开放节能”战略举措,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合理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按照全球产业价值链条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两个价值增值方向,展开产业能源节约,在有限的能源投入情况下,通过产业附加价值的大幅提升,促进产业和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中国产业与能源协调发展大战略》的作者是丁刚。


 国际产业转移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