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史(第五版)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301236506
作者:(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
页数:612页

内容概要

杰里•本特利 (Jerry Bentley,1949—2012),生前为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世界史》杂志主编,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治史范围广阔,对近代早期欧洲文化史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在世界历史的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赫伯特•齐格勒(Herbert Ziegler),美国夏威夷大学副教授,兼任《世界史》杂志编辑,专长20世纪欧洲的社会史与政治史。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杰里•本特利)
中文版序言(刘新成)
前 言
《新全球史》第五版的主要特色
致 谢
第一部分 早期复杂社会(公元前3500—前500年)
第1章
史前时代
第2章
西南亚的早期社会和印欧人的迁移
第3章
非洲早期社会和班图族的迁移
第4章
南亚早期社会
第5章
东亚早期社会
第6章
每周和大洋洲的早期社会
世界局势
第二部分 古典社会的形成(公元前500—公元500年)
第7章
波斯帝国
第8章
中国的统一
第9章
印度国家、社会和对救赎的探求
第10章
地中海社会:希腊阶段
第11章
地中海社会:罗马阶段
第12章
丝绸之路上的多种文化交流
世界局势
第三部分 后古典时代(公元500—1000年)
第13章
伊斯兰教国家的扩张
第14章
东亚地区帝国的复兴
第15章
印度与印度洋区域
第16章
基督教的两个世界
世界局势
术语表
版权说明
索 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在数十年的发展后,有赖于《全球通史》等一代名著的推动,“全球通史”不仅突破了以国家为单元的世界史框架,甚而也超越了跨国贸易、商业网络、比较政治等“跨国境”的初步研究,终于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关联”与“互动”的强调。
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所追求的,不仅是描 述“全球史”的面貌,更进而努力追问“全球史”何以呈现今天的面貌。他们以“传承”与“交流”两大主题,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确定了焦点。既关注各文明社会独有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与文明成就,更倾注心力于它们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以及由此萌芽和蔓延的色彩斑斓的文明网络,以系统、清晰、生动而具可读性的方式呈现了人类社会的鸟瞰式全景。
《新全球史》把全球历史的整体框架解析为七个大的时段,在每个时段,既展现社会的整体变迁,也描绘作为社会纹理的个人命运,从而成就了一种大小毕现的阅读感受。本卷讲述自史前时代至公元1000年的历史,将这一时期分为“早期复杂社会”、古典社会的形成”“后古典时代”三大历史阶段。
——————————————————————
《新全球史》着力于说明不同文明间的互动以及互动过程中各个文明的变型。作者富有创意的观点得到全球史学界的广泛认同,并因此跻身当代全球史代表人物之列。本书也被视为将全球史观运用于通史编纂的成功尝试之一。
——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
像杰里•本特利这个讲得这么好的“全球史”故事,在当今世界是罕见的。通过以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互动来阐释人类文明的一切发展,这部“全球史”既最大限度地化解了西方中心论的偏见,又以空前的力度凸显了世界历史知识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因此有望成为推动我国史学进步和国家健康发展的一股“正能量”。
——高毅(北京大学)
本特利的《新全球史》,展现了他对历史材料过人的组织和表述能力。这本书的视角很让人喜欢,我的学生们也很欣赏书中使用的地图、插图等视觉资料。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对世界史的把握和处理恰到好处,内容全面综合而又不失结构的平衡。
——Keith Pacholl(State University of West Georgia)
《新全球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本特利和齐格勒深入浅出的文笔。全书视野广阔,论述内容纷繁,但叙述清晰简明,在完整呈现复杂的历史背景的同时,并没有给读者造成阅读的负累。两大主题是它的亮点,尤其是“交流”这一观念颇具特色,读者在每一章里都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Sherri West(Brookdale Community College)
这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一本世界史。
——Bruce Castleman(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新全球史(第五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很精品的一套世界史。注重历史大势(个人认为这是历史的精华和智慧),视角全面,篇幅分配很好,每句话都有分量,配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和地图,穿插了历史故事、回忆录、文献摘抄。如果你也喜欢这套书,这是一些阅读建议:1,买本《世界历史地图集》,经常比书里的地图更详细。2,买个地球仪,能避免地图的比例失真。地球仪有行政区的、地形地理的,推荐后者。3,善用YouTube、在线百科、图片搜索。4,如果有时间,最好从头到尾按顺序看,这样能了解历史的框架和来龙去脉。我看这套书的时间跨度很长,其间做了很多延展阅读,很享受这个过程。
  •     当当全场半价的时候买的这套书,总共花了大概100大洋,拿到了书以后,厚厚三大本,一只手都有点拿不动,内容与印刷都很棒,翻译就不知道如何了,不过还是感到赚到了(内心窃喜中)。这套书编排很有条理,横纵调节的很好。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七个时代,然后每个时代内有不同的国家与文明。内容上让人感到这套书简直就是个“大杂烩”(不是贬义哈),每卷卷首有关于一个时代状况的简短综述,每章章首则有引入的小故事,叙述与观点相结合,章末附有大事年表,最让人我兴奋的是章末还有“进一步阅读文献”栏目,相对于其他书籍,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关领域的重要著作。一入此书,便感到进入大观园一般,美不胜收。谈谈阅读视角的问题,以前读历史书光看故事去了,沉迷于历史人物的文治武功,凡是和什么具体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农业产品的种类、当地的地理环境等等琐碎的东西有关的一概跳过。“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以前真是看看好玩而已,当然,这种看看玩的心态也不错,把兴趣给培养了起来,不过要是一直如此,所得就少了。我觉得看这套书,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来看人-自然-结构,历史书讲人的一大把,传统史书大多如此,正史中列传本纪居多,现在的专门历史著作分析入微,关于一个国家、社会的结构研究颇深,这套全球史是历史学的入门经典作,是培养全球视野的经典作品,在这方面稍弱。不过这套书对于地理环境似乎特别重视,看的时候不妨想想历史的主体人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不同的人是在怎样的自然调节下创造出不同的政治、社会结构的,然后在这样的结构下,人的生活怎样发展。把人-自然-结构三个维度沟通起来,时刻注意三者的互动,应该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从古到今的全球历史发展图像,不至于读一遍后过段时间又忘了大量内容。
  •     厚厚的一本,五百来页,用了三个周末加一个五一节的时间,每天读书也就能读俩小时,毕竟不是小说,读起来有点累。这部书的一大亮点是从一开始就用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各个区域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对各区域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有着非常清晰的阐述。一直喜欢历史,以前是爱看故事,到现在这个年龄了更喜欢探究事物背后的规律,这本书做了很深刻的归纳与总结。我印象深刻的有几点,一是种姓制度在融合吸纳外来人口的积极意义,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制度如果没有其积极意义是不可能存在数千年的,而且这种制度也一定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否则早就消亡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儒家之所以在中国存续至今,也是因为朱熹融合儒释道创立新儒家使其获得新生。另一个是对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的分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前者是拜占庭帝国政教合一的产物后者则以罗马教皇为代表。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看了几章节,内容丰富,要看瞎了
  •     快速读过一遍。之后要详记一遍关键时间事件人物
  •     视野宏大,注重“交流”与“传承”,注重技术与文化以及其他人类学课题,这是优点,相应地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把握就嫌不足。
  •     确如其名,民族或国家间交流的成份居多,如果想了解某个国家的内容,就不足了。细想想,全面阐述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书籍,似乎真得很少。
  •     #恒阅#
  •     理头绪中。
  •     翻译得不错,简单明了
  •     作为教材,这本书简单直白得来却不粗糙简略。本书特色在于重点着眼于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这一主题。条理清晰地进行了各文明间的横向对比,展示了文明纵向发展的互为影响的轨迹,理清了很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由和结果,展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古典世界。为世界史的叙述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不错的全球史入门书,适合学生或对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写的很不错,可读性很强,国外的教科书值得我们学习
  •     北大出版的新全球史 粗读一遍。
  •     厚重的历史反而浅尝辄止。小生火候未到,再会
  •     (第1、2、3部分) 第1卷 公元1000年之前 (第五版本共三卷七部分)。 本书第108页“地图4.1”未标注“印度河”,河流在“哈拉巴”境内流经路线不清晰。 比大部分侧重西方历史的好太多了,但还有欠缺,东亚宗教如道教等没描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