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流浪》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学者 > 精神的流浪

出版社:丁东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2-10出版)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11513120
作者:丁东
页数:334页

读丁东《精神的流浪》

以前读过几本丁东编的书,在《书屋》和其他报刊上也曾读到过他写的文章。可即便如此,我对丁东其实并没多少印象。直到前一阵儿,我被“传媒管理”中“出版自由”这个问题所困惑,于是就想读一些由出版家自己写的书看,除了这本《精神的流浪》(下称《自述》),还有一本《越读者》,作者是台湾出版家郝明义。《自述》给人的感觉,就如以前读王小平写的《我的兄弟王小波》一样,文字一点儿都不造作,像是和人聊天,这点很符合朋友谢泳对他的评价:真诚。于是读这本书,仿佛自己的精神也跟着他在流浪,这途中既能接触李锐、李慎之、王元化、何方、何家栋等老一辈的思想家,也能遇到夏中义、傅国涌、谢泳、智效民等学者,特别还有丁东介绍的那些书: 章诒和的散文、胡发云的小说,韦君宜的回忆录、陈为人写唐达成的传记等等。读完这本书后,其实自己捎带着也翻了更多书,精神果然是在“流浪”。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出版家写的出版史,因为书中让我欣赏的是另一部分,即丁东为打捞民间思想家而做的努力。“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丁东也说自己深感“反思历史不宜迟”,近十多年来致力于民间思想的整理和口述史学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丁东妻子邢小群也是在口述史方向颇有建树的一位作家,《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何方自述》及新近出版的《我们曾历经沧桑》等书也都是她的功劳。遇罗克是谁?张志新是谁?王申酉是谁?……面对今人对曾经这些人的茫然,丁东在《自述》的十二、十四、十六及十七这几节中讲述了“文革”中几位思想者,印象较深的一个细节是,遇罗克临刑前,一起坐牢的难友曾经问他:“你为一篇文章付出生命的代价,到底值得不值得?”遇罗克的回答是:值得。“文章自古多奇狱,思想从来要自由”(李锐语),舍生取义,也许这种人格追求今天也不多见,可古往今来中国走出愚昧的每一步,确实让民族流了太多血,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所以,丁东说“反思历史不宜迟”,于我们则要面对历史不能忘,对待那些至今仍未得到公正对待的历史,尤其如此。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新闻出版广电管理常被人诟病。其实,与仅仅是“有书读不到”的读者相比,那些看着好书不能出的编辑和出版人要更纠结和郁闷。新闻自由,开放报禁,一代代人就这么喊着,喊了一百多年,可正李慎之先生所言:中国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漫长而曲折的路要走。快要读完这本书时,我读到丁东对现状的回应:“光发牢骚没有用,还是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实做起,从脚下做起,一点一滴地做实事。环境是由人来创造的,新的思想是靠人来表达和传播的。”这道理如此熟悉,“要怎么收获,先那么种”,胡适不是也曾这样说过么?“呕血心事无成败,拔地苍松有远声”。可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慢慢忘记了这份道理并习惯于说:反正又做不到,那就不去做了;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割裂过去、甚至避谈未来?丁东曾回忆和李锐先生交往时老人家对他说的三个字:“要做事”。“这三个字太重要了。人在一生中,遇到各种坎坷是难免的。怨天尤人不行,等待顺境再做事也不行。只有抓紧做事,才能在社会中站起来。”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正在这样做,我们呢,该怎么面对和回答?年轻人又是否能以一名精神流浪者的名义对生命起誓呢?这本《自述》,也许可以给渴望成长、正在成长的人一个思考的起点。

读丁东《精神的流浪》

12年11月16日 得知丁东《精神的流浪》在大陆出版了,我赶紧买了一本。花了一天多的时间,也就读完了。这就是丁东文字的风格,平实,自然,因此好读。我一向是他的博客和微博的忠实读者。他写的短文,历史八卦多,真实性强,倒是挺有意思的。过去他注重的是民间思想的整理,现在他更多的是绍介有关文革方面的回忆录,为此还编了一本《阅读文革》,在香港出版了。这本书我也读过了,觉得很有益。想多少了解文革,可以找找这本书上提到的那些回忆录或专著,相信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真相。《精神的流浪》是丁东的自述。读完后,得出的印象是,丁东的确如他妻子所言,是个爱做彩色的梦的人。骨子里是个浪漫的人。也很有些侠士风格。但这些东西,你从他的那些随笔中,是不容易得到的,因为他的文章,大抵倾向于“现实关怀和社会正义”(谢泳语),就算是回到历史,也是求真,求实,求经验,让历史照进现实,这个照,是映照、鉴照的意思。丁东的浪漫主义,最初是化作行动的,那是毛主义下的理想主义,许多年轻人都有过“革命行为”的浪漫,比如,徒行穿过数个省份,抵达自己上山下乡的地方,比如,一路扒火车的南国之行。后来,他的理想,很容易被现实击碎了。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固然是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但炼不出一颗红心,相反,看到的是生活的无望,农民的漠然,和农村干部利用权力获取利益和渔猎女色。南国之行,最后成了收容所之旅,让年轻的作者看到了中国的底层——原来,在毛主义那么光芒万丈下的中国,有着那么一批人,连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收容所中,管理者还是类似水浒的肆意使用肉刑,被收容者则相互倾轧,“失去了自由,人的尊严便荡然无存”,这一点,让作者受到很大震动。庆幸的是,身边还有一群爱思考爱读书的朋友,彼此相互交流,也算是那时候黑暗中微弱散出的光了。理想幻灭之后,年轻人自然就飞鸟投林,各寻出路了。作者被意外调入省委调研室工作,进入了单位。单位,是共和国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最广大的干部基层。作者进入后,发现这里面实质上和农村没什么不同,如果有不同,那就是有着更多的倾轧,更复杂的关系和派系。于是他找到机会,重返校园。现在我们习惯把文革后开始上大学的那批人理想化,认为他们有理想,有担当。实际上,正如丁东所言,“我的大学同学,一多半到了政界,他们都在一门心思循着仕途登龙门。这不是个人思想境界问题,而是社会利益导向使然。”这样的环境,对于理想主义者,是个很悲哀的事实。不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路。我们还是做好自己吧。丁东这本书的意义,可以看做一个“自由主义”进化者的进化史。他提到的一个概念很重要——自由比平等更重要。没有自由,平等、公平还是一句虚话。这是他人海浮沉数十年得到的一个结论。但是,正如李慎之所言,这百十年年来的中国,是自由主义屡遭挫折的历史。建国后的前三十年,自由主义更是被完全湮没,独立思考的人,为了几句和时代不合的话,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丁东从那个禁锢思想的时代走来,由此更懂得思想的意义,自由的意义。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思考者的声音,那是何等孱弱的民族。这大概是他后来投身于挖掘和出版民间思想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民间思想,一个是自由,另一个是人权。然而,不得不承认,这种挖掘是很费功夫的,因为在当时的意识形态阴影下,一方面,生存都很困难,另一方面,思想有罪。当然,知识分子,似乎是永远都不能放弃思考的。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又是从整体上是下降的。“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基本上割断与此前中国文化中许多优秀遗产的联系,包括与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痛苦追寻中建立的若干新文化的联系;二是割断了与西方世界的联系。在这样封闭的空间中生活,知识分子的整体思考能力自然会降低。”挖掘是困难的,但是,挖掘出来后,出版更是困难的。因为这些思想,为过去的权势者所不喜,也为现在的权势者所不喜。现在的权势者手中的权力,来自于过去的权势者,所以,为了追求合法性,他们希望那段扼杀思想的历史被遗忘。这本书,也是一部改革开放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交往的历史,书中提到的那些朋友,和老一辈讲真话的知识分子,令人印象很深。他们的社会关怀,他们的公共意识,他们的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包括他们当中某些人的挫败,都令人难忘。在这本书中,我们也看到了丁东不是出版家,却对出版情有独钟,不断策划,不断编就,不断推荐,让更多的佳作或好书得以发表和出版,出现在读者面前。这些佳作或好书,往往一出版,便成为社会上的文化热点。比如《思痛录》,比如,黄万里传,比如,顾准的日记,比如,遇罗克、孙越生文革中的思考,比如,胡发云《如焉》,比如,章诒和的散文……当然,没有出版的,也许更多。这是遗憾的。但是,这一些,丁东并没有透露。而他为这些思想资源所做出的努力,所付出的辛苦,书中仅是轻描淡写,更多的,是表现为对出版现状的无奈。另外,大概是切肤之痛,丁东在书中,数次提到了户口体制的弊端。这种制度性的不公平,“给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设置了诸多障碍。中国的户口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消极后果不一而足。从大处说,人为地阻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脱了现代化的后腿。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把中国人分成两个等级。如果生为农业户口,就天然的低人一等。这就伤害了广大农民的人格尊严。”不得不说,这是切中时弊的。分享: 分享到微米 分享到新浪Qing


 精神的流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