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学者 > 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9787807306788
作者:(德)卡尔•洛维特
页数:237页

章节摘录

  结束的时候,有人要求我们所有教师加入甫成立不久的国家社会主义教师联盟。一张表格在众人之间传递,大家一个接着一个在上面签字表明加入,直到有一位神学家怯生生地举了手,斗胆地提了一个问题,问在签字之前是否可以看一下这新的教师联盟的组织章程,以便了解自己加入了什么组织。我们这位领导先是略显尴尬,接着表示抱歉,他还没有从柏林收到这份章程,因此目前他自己也还不知道内容。于是有些人感到犹豫,不再继续签字。不过是上个月,同样这批人还为了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僵持讨论许多钟头才达成协议。此外,几个星期以后,部长下达了一道命令,规定大学教员不得加入上述的教师联盟,若有已经加入者,必须立刻退出!同样可悲的是校内对这政治的“世界观”普遍的谄媚与靠拢。新学期的课程表上挤满了与“国家”一词沾上边的课目:“物理学与国家”、“艺术与国家”、“哲学与政治”、“柏拉图与国家社会主义”等等。结果是,到了下个学期,部长寄了一封信来,明令禁止教师们继续开与政治有关的课程,除非他们专业内原本就有这样的研究对象。两年之后,这种倾向发展得如此严重,使得部长因考虑到学生惨不忍睹的考试成绩,公开宣布他不会再容忍泛政治化的教授。“亲近民族”的学术所产生的结果,却引起了反政治化的要求,而且还是基于政治的考虑;而极权的国家也矛盾地转过头来,支持人文精神领域里的政治中立!早在1933年瓜尔迪尼到马堡作一场关于帕斯卡尔的演讲时,因为他从头到尾没有只字提到当前的局势,我们便已有一种真正的解放感;不过这演说并不能免于受到批评。信奉国家社会主义的心理学家延施——此时他已完成了德意志精神之“对立典型”的学术发现——听完演讲极为激愤,并且宣称,大学在当前的时刻让一名“异国的”学者(瓜尔迪尼是意大利裔的德国人)来作一场关于一个法国人的演说,实在是一桩丑闻。  一开始,各单位发出的命令公文满天飞舞又互相抵触。在这样的大混乱里,新任的教师团领导也禁止我继续我的演讲课。我并没有就此屈服,反而立即前往柏林,通过一位当时在文化部里任职的老战友的联系,得到了协商此事的机会。

前言

  在德国,月历上虽然用基督诞生的“前”与“后”来区分欧洲的历史,但这区分在人的心里却已经荡然无存。从世界大战里产生出来的独裁政权,跟从前的法国大革命一样,正重新纪元整部历史。而事实上,不可否认地,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样了,变动已成事实,这在德国没有人能争辩。而在这一点上,希特勒党人跟那些注定只能缄默的反对者,意见是一致的——正如一位朋友前些日子从德国的来信上所说:“一切都过去了。”

内容概要

卡尔·洛维特(Karl Lowith)犹太裔德国哲学家。1897年生于慕尼黑,纳粹主政时流亡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地,1952年再度回到德国,于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任教至1964年退休,1973逝世。洛维特的知名著作有:《韦伯与马克思》(1932)、《尼采的永恒回归哲学》(1935)、《布克哈特:这个历史之中的人》(1936)、《欧洲虚无主义:对欧洲战争的前历史的考察》(1940)、《从黑格尔到尼采:十九世纪思想中的革命性断裂》(1941)、《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1953)、《海德格尔:贫瘠时代的思想家》(1953)与《知识、信仰、怀疑》(1956)等。德国麦兹勒(Metzler)出版社在其辞世后为之出版九大册的作品全集(1981-1988)。
译者简介
区立远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德国图宾根大学古典语文硕士毕业(拉丁文与希腊文双主修),现就读于该校希腊文系博士班。

书籍目录

译者导言:关于洛维特与这本自传
编者前言
引言
1914-1933
世界大战与战俘经历
在希特勒之前与之后的尼采
奥地利人,德国人以及意大利人
家乡的迎接
“前线条款”
战后
两个德国人
我在战后的第一个朋友
格奥尔格的圈子与国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与卡尔·巴特
在弗莱堡跟随胡塞尔
海德格尔的时间哲学(1919-1936)
海德格尔将“每个本有的此在”翻译为“德意志的此在”
海德格尔的人格
B.博士反向的“启动”
精神与基督教在德国是一种时代错置
B.对于犹太人问题的立场
我1933年在弗莱堡与胡塞尔、1936年在罗马与海德格尔的
最后一次会面
我在弗莱堡学生时代的朋友
通货膨胀将现存的一切吞噬殆尽
在麦克伦堡当家庭教师
逃离眼前的时代,前往意大利
回到马堡,完成就职论文
父亲70岁的生日与过世
政变的三个预兆
政变之前
德国1933年的“振兴”与我在马堡最后一次的演讲
1934-1936
告别马堡
意大利人与德国人
罗马的国家社会主义教授
两位德国主任
在罗马的德国流亡者
在意大利与日本的俄国流亡者
将犹太人赶出意大利
日本人的天真与德国人的天真
马堡大学的犹太人与雅利安人的遭遇
德国事件在意大利的反应
在布拉格的哲学家大会上(1934)
聘书被撤消,以及我的德国之旅
绕道巴黎返回意大利
往伊斯坦布尔的飞机上
受聘到日本任教,告别德国与欧洲
出版商的困境
1936-1939
抵达日本
一个英国同事
仙台的一位意大利高官与一位德国资政委员
在日本的德国流亡者
在轻井泽的国家社会主义
我在日本与德国人的来往
1936至1939年德国发生的事件
两个雅利安流亡者
对我来说,德国人与犹太人的隔离如何开始
同时是德国人与犹太人
德国之简化,德国之抗议
后记
另一篇后记
生平经历(1959)
补记
附录
一千元美金征文广告
照片
人名索引

编辑推荐

  卡尔·洛维特,犹太裔德国哲学家。1897年生于慕尼黑,纳粹主政时流亡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地,1952年再度回到德国,于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任教至1964年退休,1973逝世。 在本书洛维特记录了自身早年的知识形成与纳粹主政后被迫流亡的经历,除了展现哲学家如何理解纳粹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从德国到意大利、日本各地的知识分子如何面对整个世界的变动。面对景仰的师长海德格尔与压迫者站在一起,洛维特的叙述依旧锐利清楚。在这本书中,洛维特经常以简单的观察就让当年的人物活生生地出现在书页面前,纳粹时期的德国知识状况因而清晰呈现。

作者简介

《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是洛维特流亡日本期间,为了争取哈佛大学怀顿图书馆的征文奖金而写作的,该次征文邀请德国的流亡者将1933年前后在德国的印象写下。当时可能因为内容不符主办单位期望而未得奖,此份书稿遂也被遗忘多年,直到洛维特遗孀整理遗稿时发现,终于在1986年于德国出版。洛维特在书中记录了自身早年的知识形成与纳粹主政后被迫流亡的经历,除了展现哲学家如何理解纳粹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从德国到意大利、日本各地的知识分子如何面对整个世界的变动。伽达默尔曾说:“洛维特是小故事的大师,这项才能并未因他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丧失。”面对景仰的师长海德格尔与压迫者站在一起,洛维特的叙述依旧锐利清楚。在这本书中,洛维特经常以简单的观察就让当年的人物活生生地出现在书页面前,纳粹时期的德国知识状况因而清晰呈现。
作为国际学界重要的哲学家,洛维特的哲学研究独树一格且著作等身,而这本洛维特自述1933年前后德国生涯的传记,很可能是他的作品中最适合通俗阅读,也最容易让人认识到他鲜明的思想性格的一部分,除了作为历史证言,在他浅白的叙述中,更是处处可见其被誉为“小故事的大师”的文学风采。

图书封面


 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只有在时间的进程里,才能找到一个相对清晰的观察角度,来看待我所追求的一切。  ——卡尔·洛维特《生平经历》我阅读这本回忆录,有着挥之不去的紧张感。如此紧张感,并不是时局变迁、人情暗淡之类的感叹,而是有关一个吊诡的论题,就是说,历史的日常之困,确切的说,历史伦理的日常之困(假如有“历史伦理”这么个称谓的话)。卡尔·洛维特在其所写的《生平经历》一文里,引用贺拉斯《诗篇》里的句子:“劣于祖辈的父辈生下了/更无用的我们,而我们很快又要养出/还要糟糕的后代。”(诗篇,第三卷第六首46-48行)随后,他又引用康德的话作为慰藉,说:在这最终的时代里,世界的末日仿佛已经近在眼前,但这时代所提示的“现在”,跟历史本身一样古老。回忆录这东西,怎么说呢,它和历史之间,始终有那么一层紧张关系,使我们既不能把回忆录作为历史,也不能将之忽略。当然了,也许是我这个读者过于敏感了。特别是在洛维特写海德格尔的时候,其中一封海德格尔1921年写给洛维特的信,如此说:“我只做我非做不可的,我认为需要的事,而且我只做到我所能做的程度。”(P.40)我不禁一个寒噤,因为我也说过同样的话。我甚至把这么一句话作为“思”的发端和坚持。我的寒噤不是没有来由的。德国那个时代的哲学家,我有意略去了两个人:尼采和海德格尔。对于尼采的警惕,仅仅是出于我对孤独的思,心存芥蒂;像当初王阳明对竹格物致知一般,易入歧路难以收拾。对于海德格尔的警惕,只是因了纳粹。正如洛维特在书中不无批评的指出,“本己之此在”不知何时被替换成了“德意志之此在”。回到那句令我寒噤的话,其实道理不错,一个人的思之发端,致力于自我的觉醒。但是,一味的强调自我,却又忽略了这么个事实:从来没有一个属于自然历史范畴的自我,自我永远是不能自持的,不像一棵草一块石头那样,自我在与周遭的交互之中。并且因为与周遭的交互,使得自我与自我之间,有可能产生一个似无还有的沟通,比如民族、身份等各样在地属性和在群属性。孤单单把自我之思,作为自我之必然性,或者自我之命运,也都谈不上对错;关键就在于,由自我之思,到自我之命运,再到所属之命运,有那么一个变迁流转,对于自我来说,不得不察。这是一层紧张,这层紧张和洛维特在回忆录里致力书写的,大致在了一个方向:从纳粹上台前后的生活回忆里,寻觅以及梳理出来某种联系或者说必然性。如此必然性特别在他批评海德格尔的思想时,更为明晰。包括他对尼采的评价——“尼采就像路德,是一个德国独有的事件,既彻底,又预示着灾难”,也是透露出他对一直以来横亘于德国精神土壤里的“血性”(陀思妥耶夫斯基语)的省察与反思。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层紧张,这层紧张不在历史之褶皱里,而在书写之褶皱里。当我们回首往事,往事已经或多或少被历史收编;假如一个时代过去大半,这个时代的人回首往事,不能觉察一种被历史收编的痕迹,往往会产生虚空感和无措感。但是维特根斯坦说的对(原话忘记了,参考《文化与价值》),更多时候,不是说这个时代误解了什么人,而是说什么人一直在误解整个时代。我有时候就想,时代真的是这样的吗,什么样呢,就是说,时代真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样吗?也许未必。比如我在阅读克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他在序言里说,“我们时代的人们都不在信念之处止步,而是径直前行”。他所谓的“我们时代”是17、18世纪,而洛维特是19、20世纪,现在又是21世纪,这句话还是具有一种康德所谓的“现在”的古老价值。我们总是汲汲于得到的事物,而最大的得到是占有未有之事物。于是,历史就越发往前推。当我们说,历史已经被我们远远抛在脑后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的脑后也许一个空转之后,就是我们的前头呢?洛维特书写的紧张恰恰就在于一种对如此空转的讳莫如深。对于历史纬度的战后追溯,是否可以从日常生活里找到蛛丝马迹。而且将这些蛛丝马迹作为某种“德意志”的必然性?洛维特在书中大段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德国的预言,不是空穴来风。我们在阅读这本回忆录时,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日常的按图索骥般描写,那么就落入日常的圈套和回忆的漩涡。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幸存者拒绝将“恶”日常化的原因,因为很显然,假如这段“恶”的杀戮,可以被日常化,那么就等于架空了战后责任。那样的话,死亡就真的成了一种牺牲,而且对于已经淡忘了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还是一种多余的牺牲。在流亡意大利那个片段里,洛维特尝试面对“犹太人”这个群体说话时,他随即发觉了困难。“他们完全只忧虑着自己的存活,从来没想过要进行什么宣传活动来打击德国,或要对意大利的法西斯政府不利。我从未从这些人的口中听到过一句仇恨德国的话。他们对此决口不谈,总试着在每日当下的工作里忘掉他们遭受的损失,试着习惯新的生活,在其中享受一切还可以享受的、使人快乐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在意大利可是一点也不难找。他们虽然被迫在异乡落脚,但是他们有能力融入当地。反之,若把犹太人说成是一个共同血缘与信仰的团体,那这样的犹太人我从来也没有遇到过。”(P.118)有些眼光尖锐且不乏智慧的人看过这样一段话,可能要大笑起来了,并且不屑地认为,正是因为犹太人的无国家无共同体意识,才导致被德国人驱逐。不是吗?好多电影小说里也提到过,年轻的德国纳粹军官说集中营里不是人,因为他们每个人只顾着自己的存活,是低等的动物。但是在洛维特的笔下,如此无国之品性竟然那么的有血有肉、不失苦涩的乐观。这就迫使我们去思考,政治、血缘、共同体境遇里的生命状态究竟是怎样的?而且我们将目光从欧洲转到亚洲,无独有偶,二战时的许多日本人看待中国人也有这样的意识。沟口雄三在其所著《作为方法的中国》里详尽梳理了当时日本思想界对待中国的诸多想象和看法。即便在当时的国内,在更早之前,孙中山先生不也是慨叹时局一盘散沙嘛。因为一种各顾各存活的生命,不向共同体交付祭献用的血液,那么就强迫他们流血,强迫他们一个死亡,来衬托一个血性纯正、一脉渊源的欧洲。正如纳粹之后的马堡大学制定的学生守则里第一条说的,我们不需要你活着,我们需要你为民族尽心尽力。活着已成罪恶,要么积极的祭献,要么被动的祭献,之外的选择都是多余。引用洛维特在书中批评海德格尔的话,“本有此在之自我主张对应于政治存在的自我主张,而‘死亡之自由’对应于在战争中的‘牺牲生命’。在这两种情况里,原则都是一致的,即‘事实性’。换句话说,这也就是当人把生命的‘内容’清除干净后,此生命所能剩下的东西。”(P.41)日常的困境就在于日常的节奏和历史之节奏不同。历史的节奏属于间隔的节奏,而日常,那个无声息的日常,更挨近时间。所以始终令我奇特的,不是历史之变故,而是日常之变故。因为后者比前者看起来更加的不可能。当两者驳杂交叠,变故也就越发显得让人不可捉摸。性格、喜好、谱系、血气、民族、精神等等杂糅在一起。也正是因为此,我更愿意把战后责任,不作为一种法律的责任,也不作为道义的责任,而是作为伦理的责任。因为伦理意味着去接近那难以接近以及不得接近的,伦理是一个“山在那儿”的问题。同时,伦理也去除了那种眼牙报应的持续祭献。而且更紧要的,如此伦理是相互的伦理,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基于此种种,使我觉得,洛维特在《生平经历》一文的末尾,先是引用贺拉斯的诗篇,后又引用康德的话,多少都有些不合时宜。
  •     洛维特的这本回忆录丰富、厚重,既有理性思维的深刻也有情感的令人动容,很多次几乎让我流下泪来。这是一本需要从不同视角反复阅读的书。它可以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哲学导论性质的读物,尽管我会怀疑他对哲学家们的解读是否太受历史事件的影响。洛维特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思索处在整个自然界之内的自身存在”,是对自我的追寻,这似乎对应着哲学的终极目的——人是什么?所以这本生活回忆不对“事件”与“人”进行区隔,在任何一段时间之流中,都是以人物肖像为核心,这些人是思维与行动中的人,是他们创造、参与了各类事件。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创造和参与,是出于他们对人的认知或理想。洛维特在书的末尾引用《约伯记》第十四章第一至二节:“人由女人生下,活时甚短,饱受灾难,如小花出土,为人践踏,如暗影飞逝。”他说“尽管伏尔泰还能断言,这几句话里包含了一切能够标明人类存在的含义,但是德国人已然丧失此一洞见。”这个洞见就是对人类活动之脆弱性的完全没有概念。他们在“权力意志”的蛊惑下犯下了滔天罪行。洛维特本来从少年时起也走在这样一条路上,如果不是因为他有四分之三犹太血统,或许他很可能像那位少年时最好的朋友或者书中提到的某些犹太少年那样渴望为希特勒效力。对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接纳与批判构成他人生早期与晚期的对照。批判的基点是什么呢?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段引用和对意大利人更富于基督教之人性的评价来看,似乎他最终皈依了宗教。哲学家们是否应当对后来发生的历史罪恶负责?因为他们是民族的精神导师。洛维特回顾自己生平经历时说,战后回到德国,发现德国大学的改变是如此之小,自己就像从没有离开过。尽管在流亡生活中多学了一些东西,但是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他说“一个人只能变成他所是的模样,不能超出他可能的界限之外。”那些决定了界限的又是什么呢?
  •     那些坚持等待先知与救星的人所处的景况,就和流亡时期那些美丽的破晓之歌一样,从伊顿的塞尔山有人长声问道,警卫,黑夜还有多长?警卫答道,早晨快到了,但是现在还是黑夜,如果你们想知道,下次再过来。听到这些话的民族已经问了两千多年,也坚持等了两千多年,他们另人动容的命运我十分清楚,从中我们要汲取教训,这就是说,渴望与等待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去做自己的工作,要对得起当日的要求。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他自己的精灵,那个握着他生命纺线的精灵,并且服从于它的话。以上是本书作者引自马克斯韦伯的《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德国的犹太知识分子对于德意志--也包括德语圈奥地利,怀有最深沉与热烈的感情。海涅在巴黎只接受德国的记者,而茨威格离开了祖国就自杀了。这些被驱逐的人们,比任何人都是欧洲文明真正的捍卫者,对于德意志祖国那种认同甚至强于犹太民族的属性。就象书中描写的一位学者,要是硬要拆分他身上的犹太与德意志的部分,等于把他的心脏切割两伴,这就是当时许多德国犹太人的真实心理。他们和东欧的犹太人不同,没有很强烈的民族意识,根本就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以色列的后代,而是把自己等同于纯粹的雅利安人了。他们信奉新教,娶日耳曼女子,在欧洲最著名的学府学习欧洲文化的精华,在一战中浴血奋战,完全是一个地道的德国人。即使在纳粹兴起的时候,他们的没有闻到这股杀气,真是书生本色,还天真和其他德国人一样相信希特勒不过是个转瞬即逝的小丑。直到纽伦堡法案诞生,才意识到了一点危险。可是即便此时,和许多洛维特一样的人还抱有回国重新工作的幻想。很有意思的是,正象德国知识分子身上特有的庸俗的市民气和深沉的哲人思想相互交织,即便是海德格尔也佩带纳粹徽章,绝大多数雅利安知识分子表现的如此令人寒心,他们并没有纳粹党徒过激的言行,但是非常的冷淡和知道保持距离,典型的布尔乔亚的自保。整个德国学术界都默认了这种莫大的耻辱,只有两个外国人提出了对于排犹的抗议。德国知识分子的怯懦和顺服另人吃惊的还停留在中世纪,整个民族都认同了这一暴行。我总是不相信什么某国只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人民是好的等等废话,人民在无关自己生计的情况下是默许这些对于其他民族的野蛮行径的。战争从来不是几个人的密室活动,而是整个国家的行为。那些所谓的友邦民众也会一夜从好邻居变成杀人的魔鬼。没什么惊诧的。洛维特亡期间,他接触了大量和自己一样的犹太知识分子,描述了他们生活的困苦,但是对于一个有知识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丧失,所以这种命运的断裂就显得极其痛苦。他终于认识到,纳粹的兴起和民众的冷漠不是偶然的,在他们的哲学观念里就存在这种思想的萌芽了,从费希特到黑格尔再到尼采。特别是尼采,和瓦格纳一样,满足了德国人追求绝对和死亡的心理,和日本人一样,在他们的文化中有一种崇拜死亡的因素,并且德国人始终是罗马帝国的反抗者,崇拜日尔曼的塔西陀诽谤恺撒,路德反抗罗马教皇,费希特反抗拿破仑,德国人一直在心里认为自己是罗马的继承者,日尔曼人同样可以征服欧洲。这个梦想一直在德国人的脑子里徘徊,只不过他们的武器不是文化--不是教廷,不是大革命的思想,而是赤裸裸的铁与火。实际上,除了歌德,德国的思想家都比较狭隘,不够具有包容的国际性,所以德国人沉闷的没有拉丁人吸引力。只有同样具有坚韧和复仇意识的犹太人最能够和他们融合,可是德国人对这个最与其契合的民族的迫害最为残暴。德国从来不是世界的,甚至不是欧洲的,他们的民族性太强,不会成为中心的国家。本书是一篇征文,是作者流亡美国后为了生计写的关于纳粹上台前期的一段会回忆,和许多伟大的文章一样遭到了落选的命运。我非常喜欢作者流畅朴实的叙述,兼具训练有素的德意志学者的深刻思想和睿智的分析,也有被驱逐出家园的苦涩。他说,谁认为世界是可以改变的,就还没有开始思考哲学。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必先有思想的准备,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行动,尼采是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先知,第三帝国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的,它是德国人的梦幻,里面蕴涵了德国人所有的渴望,尽管不是正义的。因此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现状就必须先了解它目前的思想界状况。所以一个混乱的,只能把老祖宗的旧货拿出来做药方的国家至少目前是没有什么可怕的,他需要的是一个斯特潘乔治那样的人,唤醒萎靡的青年,当然这之后也许是一场噩梦。书是好书,封面太差,既然是1933年的德国,就不该把雅尔塔和占领巴黎的图片拿来做封面,显然,设计者没有读过这本书,望题生意。黑夜真的很长啊!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一口气看完,非常精彩。展现了纳粹上台前后德国知识分子的群像,对海德格尔思想与纳粹的内在联系分析得尤为深刻。注释做得很好,翻译也有水平,只是偶有小瑕疵。
  •     卡尔•洛维特
  •     海德格爾那段需要再讀
  •     洛维特的文笔确实不错,还是区立远的译文优美?洛维特的军装照真是英姿飒爽。
  •     伽达默尔说得没错:“洛维特是讲小故事的大师。”
  •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民族如何获得自命不凡的使命感,请走进这本书……论德意志之简化
  •     沧海老师的推荐。作为个人回忆录,多少有些絮叨,但毕竟是哲学家,语句很精到。赞译文和注释。
  •       那些坚持等待先知与救星的人所处的景况,就和流亡时期那些美丽的破晓之歌一样,从伊顿的塞尔山有人长声问道,
      警卫,黑夜还有多长?
      警卫答道,早晨快到了,但是现在还是黑夜,如果你们想知道,下次再过来。
      听到这些话的民族已经问了两千多年,也坚持等了两千多年,他们另人动容的命运我十分清楚,从中我们要汲取教训,这就是说,渴望与等待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去做自己的工作,要对得起当日的要求。
      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他自己的精灵,那个握着他生命纺线的精灵,并且服从于它的话。
      以上是本书作者引自马克斯韦伯的《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德国的犹太知识分子对于德意志--也包括德语圈奥地利,怀有最深沉与热烈的感情。海涅在巴黎只接受德国的记者,而茨威格离开了祖国就自杀了。这些被驱逐的人们,比任何人都是欧洲文明真正的捍卫者,对于德意志祖国那种认同甚至强于犹太民族的属性。就象书中描写的一位学者,要是硬要拆分他身上的犹太与德意志的部分,等于把他的心脏切割两伴,这就是当时许多德国犹太人的真实心理。他们和东欧的犹太人不同,没有很强烈的民族意识,根本就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以色列的后代,而是把自己等同于纯粹的雅利安人了。他们信奉新教,娶日耳曼女子,在欧洲最著名的学府学习欧洲文化的精华,在一战中浴血奋战,完全是一个地道的德国人。即使在纳粹兴起的时候,他们的没有闻到这股杀气,真是书生本色,还天真和其他德国人一样相信希特勒不过是个转瞬即逝的小丑。直到纽伦堡法案诞生,才意识到了一点危险。可是即便此时,和许多洛维特一样的人还抱有回国重新工作的幻想。
      
      很有意思的是,正象德国知识分子身上特有的庸俗的市民气和深沉的哲人思想相互交织,即便是海德格尔也佩带纳粹徽章,绝大多数雅利安知识分子表现的如此令人寒心,他们并没有纳粹党徒过激的言行,但是非常的冷淡和知道保持距离,典型的布尔乔亚的自保。整个德国学术界都默认了这种莫大的耻辱,只有两个外国人提出了对于排犹的抗议。德国知识分子的怯懦和顺服另人吃惊的还停留在中世纪,整个民族都认同了这一暴行。
      
      我总是不相信什么某国只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人民是好的等等废话,人民在无关自己生计的情况下是默许这些对于其他民族的野蛮行径的。战争从来不是几个人的密室活动,而是整个国家的行为。那些所谓的友邦民众也会一夜从好邻居变成杀人的魔鬼。没什么惊诧的。
      
      洛维特亡期间,他接触了大量和自己一样的犹太知识分子,描述了他们生活的困苦,但是对于一个有知识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丧失,所以这种命运的断裂就显得极其痛苦。他终于认识到,纳粹的兴起和民众的冷漠不是偶然的,在他们的哲学观念里就存在这种思想的萌芽了,从费希特到黑格尔再到尼采。特别是尼采,和瓦格纳一样,满足了德国人追求绝对和死亡的心理,和日本人一样,在他们的文化中有一种崇拜死亡的因素,并且德国人始终是罗马帝国的反抗者,崇拜日尔曼的塔西陀诽谤恺撒,路德反抗罗马教皇,费希特反抗拿破仑,德国人一直在心里认为自己是罗马的继承者,日尔曼人同样可以征服欧洲。这个梦想一直在德国人的脑子里徘徊,只不过他们的武器不是文化--不是教廷,不是大革命的思想,而是赤裸裸的铁与火。实际上,除了歌德,德国的思想家都比较狭隘,不够具有包容的国际性,所以德国人沉闷的没有拉丁人吸引力。只有同样具有坚韧和复仇意识的犹太人最能够和他们融合,可是德国人对这个最与其契合的民族的迫害最为残暴。德国从来不是世界的,甚至不是欧洲的,他们的民族性太强,不会成为中心的国家。
      
      本书是一篇征文,是作者流亡美国后为了生计写的关于纳粹上台前期的一段会回忆,和许多伟大的文章一样遭到了落选的命运。我非常喜欢作者流畅朴实的叙述,兼具训练有素的德意志学者的深刻思想和睿智的分析,也有被驱逐出家园的苦涩。他说,谁认为世界是可以改变的,就还没有开始思考哲学。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必先有思想的准备,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行动,尼采是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先知,第三帝国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的,它是德国人的梦幻,里面蕴涵了德国人所有的渴望,尽管不是正义的。因此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现状就必须先了解它目前的思想界状况。所以一个混乱的,只能把老祖宗的旧货拿出来做药方的国家至少目前是没有什么可怕的,他需要的是一个斯特潘乔治那样的人,唤醒萎靡的青年,当然这之后也许是一场噩梦。
      
      书是好书,封面太差,既然是1933年的德国,就不该把雅尔塔和占领巴黎的图片拿来做封面,显然,设计者没有读过这本书,望题生意。
      
      黑夜真的很长啊!
  •     引言:人的回忆有一种能力,即使最痛苦的往事也能加以转化。——洛维特
  •     希特勒后时代,德国的“一体化”是深刻纠结于洛维特内心的问题:那些良善的市民或有学养的学者们,何以会对普遍的思想堕落与文明的退化保持无动于衷的超然与冷漠?人何以就会轻易地把自己交付给“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虚妄残酷自大的恶魔?洛维特以自己对于知识界的洞察与反思,给出他的解答。而这运思求解的过程,处处皆是提醒我们反省自身处境的思维光点。
  •     再次重申了这个历史教训,所谓知识人,学者,面对无道义的强权,不会比普通人更具智慧、勇气和良知。洛维特也疑惑地自问,如果自己不是犹太人,而是“正常”的德国人,能逃脱“一体化”的魔障么?
  •     前所未見、最有常識的德國哲學家......
  •     在火车上读完。
  •     大陆引进的简化体台版,我认识的一个资料室老师,典型的扫地僧,为之做了不少有益读者的编注(我估计他没什么好处,既非译者也不拿版税或稿费,5星里3星给他)。很想求一个豆瓣阅读的版本。
  •       洛维特的这本回忆录丰富、厚重,既有理性思维的深刻也有情感的令人动容,很多次几乎让我流下泪来。这是一本需要从不同视角反复阅读的书。
      它可以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哲学导论性质的读物,尽管我会怀疑他对哲学家们的解读是否太受历史事件的影响。
      洛维特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思索处在整个自然界之内的自身存在”,是对自我的追寻,这似乎对应着哲学的终极目的——人是什么?所以这本生活回忆不对“事件”与“人”进行区隔,在任何一段时间之流中,都是以人物肖像为核心,这些人是思维与行动中的人,是他们创造、参与了各类事件。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创造和参与,是出于他们对人的认知或理想。
      洛维特在书的末尾引用《约伯记》第十四章第一至二节:“人由女人生下,活时甚短,饱受灾难,如小花出土,为人践踏,如暗影飞逝。”他说“尽管伏尔泰还能断言,这几句话里包含了一切能够标明人类存在的含义,但是德国人已然丧失此一洞见。”这个洞见就是对人类活动之脆弱性的完全没有概念。他们在“权力意志”的蛊惑下犯下了滔天罪行。
      洛维特本来从少年时起也走在这样一条路上,如果不是因为他有四分之三犹太血统,或许他很可能像那位少年时最好的朋友或者书中提到的某些犹太少年那样渴望为希特勒效力。对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接纳与批判构成他人生早期与晚期的对照。批判的基点是什么呢?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段引用和对意大利人更富于基督教之人性的评价来看,似乎他最终皈依了宗教。
      哲学家们是否应当对后来发生的历史罪恶负责?因为他们是民族的精神导师。
      洛维特回顾自己生平经历时说,战后回到德国,发现德国大学的改变是如此之小,自己就像从没有离开过。尽管在流亡生活中多学了一些东西,但是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他说“一个人只能变成他所是的模样,不能超出他可能的界限之外。”那些决定了界限的又是什么呢?
      
      
  •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犹太人问题”,远比二战后、冷战后的普遍政治秩序所宣扬的正确政治理念,来得更为冷峻、深刻、洞悉人性。
  •     “谁要是提到他们(胡塞尔、雅斯贝斯和海德格尔)的名字,而且也认识他们的著作,那么他一想到自己所写的东西,心里大概都会想起贺拉斯一首诗中的这几行吧: 劣于祖辈的父辈生下了 更无用的我们,而我们又很快又要养出 还要糟糕的后代。 然而对于这持续着的衰败,我们或许可以在康德的提示里得到安慰:在这最终的时代里,世界的末日仿佛已经近在眼前,但这时代所提示的‘现在’,其实跟历史本身一样的古老。”
  •     好看,有爆料,他是恩斯特 乌德特的中学同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