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良知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学者 > 天地良知

出版社:浙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213038051
作者:徐斌
页数:36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启蒙岁月浦口镇的传奇小子1882年6月24日(清光绪八年农历五月初九)午后,一桩奇闻在浦口镇不胫而走:“树记”酒坊老板马棣生的继室夫人为他生了个老五,出生的辰光了不得,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合了相书上的“大吉”之相——“四马齐全”。“四马”者,驷也,乃拜相封侯之兆。此子生于马家,更是“五马齐全”。“五马”者,《汉官仪注》日:驷马,加左骖右骅。二千石有左骖,以为五马。这是要出“千里马”了,往少说也是个太守的官命。夫人临产,“四马”已然明朗,马棣生心里高兴,约了一位懂命相的朋友到家小酌,希望能得一个吉兆。庭院中,一杆直立,日影的移动牵扯着众人的心。正午时分,日影消尽,家人急报:主母生了一位小公子。朋友立起:等的就是这一刻呀!侧转身子,向主人道贺:“五马齐全”,棣生公大喜了。马棣生为新生儿取名“元善”,字尹初(后更名“寅初”,以寅初之名考入北洋大学),乳名阿元。元为状元,亦为首善,利苍生也。尹与元呼应,又与“五马”配,含出将入相意。一百多年过去了,“五马齐全”的佳话,至今为浦口人津津乐道。浦口镇位于浙江省绍兴府嵊县(今浙江省绍兴嵊州市)城关镇东侧。嵊县古属越地,秦以后属会稽骏管辖。会稽郡地处东南沿海,物华天宝,素有“山水国”佳誉,嵊县正是绝妙处。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群峰绵延,剡溪自南而北贯通全境。城关镇上下5公里的河段内,新昌江、长乐江、黄泽江三条支流,依次汇入,水光山色,透碧一片。东晋永嘉后,南渡的衣冠大族,为剡溪风光迷醉,纷纷置田兴园,王羲之、支遁、许询等把退隐居所选在了黄泽江畔的金庭,谢安再起的“东山”,坐落于小舜江流入剡溪的交汇口。风流才子谢灵运,把心爱的始宁墅安放于“东山”与金庭之间。名士领袖的到来,文化巨匠的驻足,使这里成为六朝山水诗的发祥地,儒、道、释三教交融的第一块平台。至唐代,名流接踵而至,留下佳句无数。李白放歌:“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杜甫沉吟:“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裴通赞日:“越中山水奇丽,剡为最。”嵊县风光,是历代文人墨客心中的挚爱,筑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此地经济繁荣,人文鼎盛,人才辈出。秀美山水养育的不仅仅是人文气质、审美情趣,古越人在与海侵搏斗求生存的过程中,也锤炼出尚武好勇、务实争胜的习性,《汉书》作者班固谓:“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有剑,轻死易发。”此种传统,在嵊县人身上打下倔犟、认死理不拐弯的烙印,每逢乱世,多有揭竿而起者。马家并非土生土长的浦口人,但老家亦地属浙东文化圈——绍兴小皋埠。根据《效学楼述文》和马氏宗谱记载,浦口马氏的远祖虞姓,是舜的后代。五代十国间,唐大书法家虞世南九世孙虞天佑的第四子虞团,入续马氏,赐名马继宗,字湘水,旧谱称“团公”,拜后周大学士。元朝时,团公十一世孙马方,字卓峰,号乐古,游会稽至唐大诗人、大学士吴融故里(今绍兴孙端镇吴融村),见此间山清水秀、俗厚风淳,遂举族徙居。马方即为吴融马氏始祖。马方喜诗词,好音律,崇尚诗书传家,在吴融建书堂,藏书数千卷,故吴融民风皆好文艺。马氏繁衍茂盛,明代时已为绍兴三大姓氏之一。谱载马方生六子(《绍兴县志》记载为七子),名德润、德祥、德良、德常、德亨、德明。德祥“文英堂”下二十三世孙马子明,清乾隆初年生于吴融,迁居绍兴小皋埠,是为浦口马氏小皋埠的始祖。绍兴人有句俗话,叫“麻雀、豆腐、绍兴人”,意思是绍兴人的足迹遍及各地。绍兴人崇陶朱之学,重商业、手工业。马氏在绍兴历十余代,从耕读、行医转而重视商业,至马子明、马文燮两世以善酿致富。马子明的孙辈分家时,留在小皋埠的以居住地分为前马家和后马家。兄弟20人中唯老八继续读书行医,创“延寿堂”,浙江名中医马福康、马寿康即是八房一脉。余皆以酿酒为业,分散在绍兴、萧山、上虞、嵊县各地开设了数十家“酿酒作坊”。绍兴名酒“香雪”、“善酿”、“加饭”、“谷粹”皆源自马氏酒坊。道光年间,“文英堂”二十三世孙马子道从吴融迁居浦口,创立“马万兴”商行。马子道侄子马大良、马大敬也相继迁居浦口,创“马茂记”和“马坤记”酒坊。咸丰五年(1855),小皋埠马氏分家,“文英堂”二十六世孙马赓良亦移居此间,创立“马钰记”,营业大盛,名闻四方。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入浦口,“马万兴”、“马茂记”、“马钰记”房子被烧光,从此一蹶不振。分家后的绍兴马氏酒坊风光不再。同治年间,“文英堂”下二十六世孙、16岁的马棣生也追随堂兄马赓良迁居浦口。马棣生,名庆长,字棣生,以善酿著称。到浦口后,先以卖米卖盐为生,后办酒坊。因酒坊建在柏树林下,名之“马树记”。后又有“马文记”,还兼营丝茧,生意颇为兴隆,俨然浦口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浦口历史悠久,农耕桑种,民风纯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浦口有六里,有五百人家,并夹浦而居,列门向水,甚有良田。”晚清时,遭受“长毛之乱”折腾后,又在“同治中兴”恢复元气,经历着传统农业社会最后的辉煌。东部四明山一带出产的蚕茧、茶叶,顺着黄泽江漂流而下,汇聚浦口,再发往杭州、绍兴、宁波乃至上海,为远近闻名的商品集散地和水陆码头,商贾云集,樯帆相连,货物吞吐不息,卸下食盐、白糖、布匹等日用品,运走粮食、木柴、蚕茧、绍酒等土特产。

前言

浙江这块并不算太广阔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为文化的传承,更为文化的创新,竭尽了他们的才智,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据我们的粗略统计,元明清三代中,浙江一省的文学家皆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而现代史上,浙江文化名人之多、涵盖领域之广更使人瞠目结舌!面对这么一块丰厚的文化宝藏,今天如果不做点什么,岂不愧对先人!开辟鸿蒙,旧事难具论。但据新的研究成果,可知约在十万年前,“建德人”已在浙江大地上活动。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六七千年前的胜景,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则透出了文明时代的曙光,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多中心起源说。不过,与后来得到迅猛发展又逐渐被确认为华夏文化核心的中原文化相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早期的浙江文化弱势地位明显,良渚文化的神秘消失,也许就是这种弱势地位的原因或者结果。尽管到西汉,浙江一带仍被视为“方外之地”,但是,即便从较狭窄的中原文化的角度看,浙江文化也已经能够成为那曲多声部合唱中的一个声部了。春秋时期的范蠡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个洞明世事的经济学家。而王充,则以他的《论衡》震动了汉末的京兆。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两宋时期的两次从北到南的人口大迁徙,以及吴越钱氏保境安民,是浙江文化后来得以繁茂的关键。这其间的安史之乱,也是北南文化彼消此长的关节点。自此,浙江这块美丽的土地开始得到大规模和深层次的开发,优美的山水给了艺术家、诗人,乃至高士高僧无尽的灵感。浙江人才迭出,各展其技,已然引起全国的注意。艺术家王羲之、王献之、曹不兴、智永、虞世南、褚遂良、燕文贵,文学家谢灵运、沈约、骆宾王、孟郊、寒山、拾得、罗隐、周邦彦,宗教界的智凯、杜光庭,科技界的沈括、毕异、朱肱,都是对中国文化卓有贡献的人物。南宋政权定都杭州后,浙江文化旋即在中国文化的舞台中心进行了令人崇敬的表演。这一表演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后半期,浙江素领风骚,对中国文化贡献卓著:在思想学术领域,涌现出永康学派陈亮、永嘉学派叶适等重事功、重现实的思想巨擘,他们的主张在今天仍然成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王阳明的心学独树一帜,弓l领了明代思想解放的滔滔洪流;黄宗羲对政治社会的深刻反思,击中了传统中国的根本弊病。而黄氏与章学诚,则为中国史学的重镇。文学领域,则有陆游、朱彝尊、龚自珍等大诗人,更有高明、徐渭、李渔、袁枚等与市民阶层有深刻联系能道时代之先声者,亦有刘基、宋濂、于谦等在政治领域大有建树且文学亦可观者。艺术大师也极多,如马远、夏珪、赵孟頫、黄公望、吴镇、王蒙、陈洪绶等,不仅为一代名家,亦可为后世垂范。诸多的藏书家、刻书家和文献大家如范钦、严可均等为文化之邦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氛。在与海外文化的交流沟通上,浙江也处于领先地位:陈元赟、朱舜水为中国文化远流日本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李之藻、杨廷筠、李善兰等则师法西方科技,开中国文化近代化之先声。西风东渐,古老的中华从沿海泛起新浪。这一次在文化史上几可媲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使浙江有幸再一次位居中国的发展前沿,浙江文化在20世纪再次放射出异彩。转型期的文化大师,浙江有了王国维、章太炎、蔡元培。而鲁迅更以其超凡的艺术感受力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巨人。举凡文学、艺术、教育、出版、学术、新闻,浙江无不人才济济,傲视全国,如茅盾、夏衍、郁达夫、吴昌硕、潘天寿、夏丐尊、张元济、胡愈之、钱玄同、陈望道、邵飘萍、曹聚仁等等,皆可谓自成一家的文化巨擘。在新兴的科学技术界,浙江亦出类拔萃,有竺可桢、金宝善、姜立夫、严济慈、童第周、赵忠尧等著名科学家。20世纪已经逝去,但我们完全可以期望浙江的文化在新千年发扬光大,再放异彩。因为时代需要,因为中国需要,我们更希望因为世界需要!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学术机构,一方面以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另一方面也要秉承浙江文化的传统优势,总结浙江文化发展的宝贵经验,为文化的创新发展竭尽绵薄。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下,我们毅然启动“浙江文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一百部这个我院建院以来最大的科研项目。通过为浙江文化名人立传,既可借以反映浙江文化发展的总体面貌,也有利于今人见贤思齐,努力进取。目前丛书正在陆续面世,我们一定团结各方力量,坚持学术标准,争取近年内完成这个浩大的学术工程。 本丛书共为一百部,其中古代五十部,20世纪五十部。本丛书中之文化名人,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准则选取:(1)生在浙江,或其主要文化成就在浙江完成者;(2)卒年在2000年底前者;(3)在某一文化领域作出巨大贡献,在全国有重大影响者。另外,丧失民族气节者不入选,个别资料奇缺者亦暂不入选。其中选目,若有不甚恰当者,希社会各界批评指正。 本丛书从创意始,就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财政厅的正确指导和真诚帮助,得到了诸多学术界前辈的支持,得到了各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更值得一提的是,得到了众多文化名人的亲属及有关人士的无私协助。在此良好氛围下,我们唯有在今后几年焚膏继晷,埋头苦干,将这项工作尽可能做好,庶几不负社会之公望!

媒体关注与评论

百岁期颐,学界泰斗。桃李满园,循循善诱。深谋远虑,国家人口。松柏长青,谨以为寿。    ——许德珩马老最喜爱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他光辉一生的最好写照。    ——季羡林

后记

这本书的写作,让我感受到“缘分”的神奇。半年以前,马老“直道而行”的风范,虽令人景仰,但因专修的关系,于他老人家一生的事迹,仅知乎大概。眼下,一部20多万字的《天地良知——马寅初传》竟从笔端流出。写作如此顺畅,若非阅读、思考中生命潜能的激活,又岂敢想像。2007年8月,《旷古书圣——王羲之传》问世后,“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编委会和浙江人民出版社与我商量,希望我能接着承担《马寅初传》的项目。犹豫之间,我寻来《马寅初全集》和已出的几本传记,了解资料情况。阅读中,沉睡的记忆、深埋的感情此起彼伏,产生了欲罢不能的冲动。不少朋友闻讯后,都好心地劝我注意休息,身体第一。我感谢他们,但内心的呼唤还是占了上风。1953年11月25日,我出生于北京东华门外北河沿国家计委大院中。不久,全家随计委机关迁往三里河新居。懂事后,父母告知,北河沿的出生地就是当年的北大三院。1988年12月,我赴京参加“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期间,曾前往位于北河沿的民政部探望挚友李汀,他指着办公室说,这里原来是北大三院。我旋即跑到院中,东走西瞧,思物寻根。当我获知“五四”前后马老在北大的任教处即北大三院时,心里蓦然一震:不才天生该写此传。马本初在马老洗冤过程中说过一句不客气的话:“近二十年来,马寅初不是早被人们遗忘了吗?”这又勾起我尘封已久的一段往事。1977年初,“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我还在新华社甘肃分社工作。一天,突然看到政文组老记者宋政厚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新换了一帧周恩来接见青年学生的老照片,身边立着一位笑容可掬的老者。我问老者是谁,老宋系北大法律系50年代的毕业生,他自豪地说:“我们的老校长马寅初呀!”我喃喃自语:“马寅初?好像没听说过。”老宋瞪大眼睛,“你连马寅初都不知道?”当时,我算是一众年轻人中小有名气的知识广博者,但对马寅初却闻所未闻,可见马老被“遗忘”之深。由此,我对马老冷宫岁月的孤寂颇有感悟,脑子里蹦出了这一段的基调——寂寞黄昏。1985年,我进入浙江省社科院。是时,岳父夏公然着手为沙孟海出版大型画册——《翰墨生涯》。他身体很差,只能在家中慢慢拍照。沙老的作品、图章,件件国宝,经手他人不能放心。于是,这件工作就由年长于他、已逾古稀的沙老女婿张令杭承担。数年之久,张老每星期都要来家里几趟,办完事后,总爱与我聊聊,话语投机,便说结了“忘年交”,称我“小弟弟”。马老是他永恒的话题,他说,此生最大的幸事,即是在马老身边当秘书主任。言及于此,每每泣不成声。这泪水,包含了几十年的辛酸。他给我看了马老的亲笔信,浙大为马老祝寿的集子《百年大寿》也赠过我一本。读完我发表的论文和报告文学,张老更多地谈起马老的过往,似有让我代笔记录的意思。怪我当时懵懂,未能领会老人的厚意。这段经历,不时地映现于脑海,在切身体验到什么叫做“患难之交”、“道义之交”的同时,一步步走进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感情世界:他们的宽容,他们的善良,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无奈……一有所知情的我若不承担实录的责任,再隔一代,这把“辛酸泪”,只怕会被视作“满纸荒唐言”了。在“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中,我写了两位古代贤哲:王充和王羲之。他俩都活动于宁绍平原,剡溪两岸。王充屏居下游章镇,王羲之的归隐之所,则在支流黄泽江畔。马寅初的故乡嵊县浦口,恰恰位于黄泽江与剡溪的汇合处,距章镇、金庭各不过二三十里,地理环境、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一脉相承。2003年春赴金庭途中,我特地到浦口马寅初故居参观,在院里盘桓许久。那一刻,我留恋不舍,浮想联翩,感慨良多,觉得自己与马老贴得很近,似触摸到他律动的脉搏。种种“缘分”牵着我迅速进入写作状态,然四个月就要完稿,实在是太紧了。我只有勉力为之,把《马寅初全集》带在身边,得空便翻,不少开会时间也派作写稿改稿了。无有闲暇的日子又持续了一个学期,但在与马老的神交中,收益远比付出多。马老对我的感动,大大超越了以往“爱国”、“诤友”之类的颂扬,他一生在不同时代始终守望的独立思考、言论自由和公开批评价值,正是国民精神中最稀缺的元素。好几位朋友得知我在写《马寅初传》时,不约而同地关切道:现在批马老《新人口论》的那一段能如实反映吗?还不到时候吧;近些年出版的马老文集,或多或少还存在内容被删节的情况;有的作品引用马老文章,把“响应谭震林主席的号召”,改为“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将马老转述赫鲁晓夫言论中的“赫鲁晓夫”字样去掉后加以改编,叫人费解……如此等等,都让我感慨,马老当年抗议的“一家独鸣”之思想阴影有多么深重。其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环境已然改善,文化人自守精神桎梏,又何谈思想创新!这更映衬出马老精神的弥足珍贵。如期交稿了。聊可自慰者,这算得上一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今天的视角解读马寅初的传记。但毕竟仓促,段落结构,遣词造句,均不免潦草;性格的锤炼与展示亦欠火候,这又给我留下无以释怀的遗憾。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马寅初纪念馆馆长徐爱光女士,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纪念馆办公室主任、马老的侄孙马大成先生,充当了我的顾问和“活字典”,他把自己积累多年的资料毫无保留地拿出来。每一章的进展,我都与之沟通、商量,碰到吃不准的地方,随时咨询,常常一日数问,疑难无不迎刃而解。最后,他又负起了审稿责任。可以说,这部书稿通篇渗透着大成的心血。受惠如此,岂是“感谢”二字可以担待。人文学院的同仁们,在这个学期里给了我特别的关照,大量行政方面的事务各有分担,平时则于我“避而远之”,大家笑日“徐老师消失了”。正是这个“消失”,为我换来专注写作的心境。我的老师、新华社记者田恒江先生,退休后在杭州师大任教。看我连续著书,他适时鼓励、安慰,更尽自己所知为我搜索资料。书稿杀青,田老师已返兰州,令人好不思念。这是夫人夏小梅四年内敲打的第四部书稿了,致谢的话说了多遍,再说,便有江郎“词”尽之叹,还是一切皆在不言中吧。

内容概要

徐斌,祖籍东北,生于华北,长在西北,自谓“三北”人。55岁。“文化大革命”十年,当过钳工、车间干部、记者。1978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续读硕士研究生,专攻魏晋南北朝史。1985年进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从事历史学、社会学研究,1992年起担任《观察与思考》主编。2002年至2004年任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社长,现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50岁前,游走于记者与学者之间,《魏晋玄学新论》算是此段感悟的结晶。50岁后,专心治学、教书。先后承担的省重点项目及出版的著作有:《论衡之人——王充传》、《旷古书圣——王羲之传》、《毛泽东在浙江》、《浙商三十年》、《王充与浙江文化精神》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启蒙岁月
浦口镇的传奇小子
求学沪上
北洋大学的高才生
第二章 负笈西洋
新学科新天地
深造哥大
经典教材:《纽约市的财政》
第三章 京师传道
沙滩名教授
“知行”相得益彰
所学贵在致用
第四章 学界泰斗
南下辅政
关注农民、土地问题
振兴中国经济学社
第五章 经济构想
为国家经济立法
《中国经济改造》
应对战时经济
第六章 重庆风云
抨击当局战时财政
从息烽到歌乐山
重新认识共产党
第七章 弃旧迎新
反内战争民主
参与制定《共同纲领》
稳定新中国经济秩序
第八章 出长北大
按中央方针办校
推动思想改造运动
率性坦诚的魅力
第九章 新人口论
在人口陡增面前
寒暑三度探究竟
振聋发聩的呐喊
第十章 单身匹马
善待不同意见
学术尊严高于天
抗议“一家独鸣”
第十一章 寂寞黄昏
心系国计民生
毕生所学付《农书》
“文革”生死劫
第十二章 历史有情
洗去沉冤
喜度百年华诞
他在丛中笑
马寅初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天地良知:马寅初传》作为“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其中一册,详细介绍了马寅初的启蒙教育、留学经历、学术成就、经济思想及远见卓识的新人口论。蜚声中外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教授,一生历经三个朝代,跨越一个多世纪,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

作者简介

《天地良知:马寅初传》由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教授所著,是“浙江文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中的一部,亦是诸多《马寅初传》中新鲜出炉的一部,讲述了蜚声中外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的传奇一生。

图书封面


 天地良知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好,值得看看。。。。。。
  •     纪念马寅初老校长诞辰132周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