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失败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孩子为何失败

出版社:首都师大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811199512
作者:约翰·霍特
页数:241页

章节摘录

孩子在生活中学习,采取的是整体感知的学习思路,但学校给孩子设计的课程却是一个个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用通俗的话说,每一门课程,就像洋葱的一瓣,学生了解的是每一瓣的细节,但对洋葱整体的形状常常一无所知。孩子们在生活中认识洋葱,则是从整体开始的,在认识了洋葱整体之后,再一层层地剥开来,逐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孩子在生活中认识世界的方式,和通过学校课程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困难和障碍,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我的中学阶段从1976年到1981年,文革结束之后学校百废待兴,开设的课程不多,初中阶段上午上课,下午大多数时间参加劳动,高中阶段也开了几门主要课程,历史、地理等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但这样的基础似乎并没有影响我今天的工作和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学校,孩子们有很多的时间从事农业、机械、果艺等社会实践,也没有影响这所学校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期间,究竟多少门课程是适当的?每门课程每周究竟上多少课时是适当的?孩子的时间全部被种类繁多的课程填满,没有闲暇的时光,没有独立思考的时空,这有助于孩子学习吗?其次,课堂教学,给孩子制造了很多学习上的麻烦。

前言

常生龙一8月初,出版社的编辑通过博客给我发了一张“纸条”,希望我能为即将出版的《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写篇推荐序。我很惊讶,怎么会找到我呢?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我对“尊师园书坊”系列丛书的喜爱。已经出版的15本书我全都读了,而且每一本书都写了读后感,其中有6篇先后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等报刊上。虽然深感惶恐,但还是应允了下来。主要是“尊师园书坊”这个有执著追求、有教育梦想的编辑团队感动了我。尽管国家坚持不懈地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但各级政府和学校依然将分数、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育优劣的重要指标,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为此疲于奔命,很少能够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一些书,深度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够坚持不懈地去选择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育人文图书,和读者一道去探寻教育的真谛,寻找多样化的、更完美的教育形态,着实难能可贵。约翰•霍特是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领导者,更是一个非常用心的教师。在担任小学教师期间,他记录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以及自己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教学日志就是《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几点感受:第一,霍特50年前记录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中小学中正普遍地存在着,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今天的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2010年社会急需的10项工作,在2004年的时候根本就不存在;四年制大学中大一学习的知识内容,到了大三的时候已经有一半过时。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处在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怎能适应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二,成为一个好教师并不难。霍特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教师愿意做一个有心人,每天记录自己的课堂发生的事情,尝试运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甚至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凡事坚持最难,但大多数的成功,就是因为坚持不懈的缘故。第三,价值观决定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决定教学行为。一所学校、一个教师,如果关注的是近期易于实现的目标,想的仅仅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名次和地位,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将目光聚焦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聚焦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考试成绩。如果关注的是孩子长远的发展,那就会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身上,以孩子为起点设计课程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渴望知识、追求新知的心态,以便使他们能够学习任何自己需要的知识。二爱学习,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还在襁褓里的孩子,就开始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四处张望,张望本身就是学习。他要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于是就有了张望,在张望中发现、惊讶、认识,再发现、再惊讶、再认识。看到一个陌生的面孔或者事物,他会哭,他会笑,他会手舞足蹈,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开始辨别出各类事物,了解它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会爬会走的孩子,每天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爬行、走路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他们想尽快地控制自己的躯体,以便能够不断扩展视野,去张望、触摸、了解更多自己喜欢的事物。爬行和走路,使得孩子能够自主地拓展生活的范围,认识更多的事物,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疑问。他们总想尝试自己来解答这些问题,于是就学着和他人互动、与自然互动、与周围的世界互动。有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会被孩子那些问不完的问题所烦恼,但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心智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很多成人总感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的电子设备购买了回来,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当成人有了这些困惑的时候,只需问一下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孩子比自己要懂很多,三下五除二就会将设备调节到你所需要的状态,你只管放心地使用就是了。孩子们的这些知识肯定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校教育出来的,而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和研究,学习得来的。孩子们的天性就是爱学习的。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满怀着期待走进学校的,他们希望能够遇到新的教师、新的同学、有趣的课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他们会聚精会神地听教师的讲授,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关注到每个孩子这份向学之心,依据他们的基础和兴趣爱好来设计课程,必能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三学校,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这是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中所做的一个判断。尽管这个判断让我这个教育工作者感到很难堪,但我不得不承认,事实确实如此。孩子在没有进入学校之前,是学习最为努力、成效也最为显著的一段时间。复杂的语言系统、对自然界不同事物明晰的判断、协调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的体魄等,在这一阶段都有很明显的长进。特别重要的是,孩子们学得很愉快、很自主,也没有心理负担。但进入学校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学校课程,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孩子在生活中学习,采取的是整体感知的学习思路,但学校给孩子设计的课程却是一个个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用通俗的话说,每一门课程,就像洋葱的一瓣,学生了解的是每一瓣的细节,但对洋葱整体的形状常常一无所知。孩子们在生活中认识洋葱,则是从整体开始的,在认识了洋葱的整体之后,再一层层地剥开来,逐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孩子在生活中认识世界的方式,和通过学校课程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困难和障碍,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我的中学阶段从1976年到1981年,“文革”结束之后学校百废待兴,开设的课程不多,初中阶段上午上课,下午大多数时间参加劳动,高中阶段也开了几门主要课程,历史、地理等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但这样的基础似乎并没有影响我今天的工作和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学校,孩子们有很多的时间从事农业、机械、果艺等社会实践,也没有影响这所学校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期间,究竟多少门课程是适当的?每门课程每周究竟上多少课时是适当的?孩子的时间全部被种类繁多的课程填满,没有闲暇的时光,没有独立思考的时空,这有助于孩子学习吗?其次,课堂教学,给孩子制造了很多学习上的麻烦。为了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学科的特征和规律,人类发明了一套套非常独特的符号系统。符号的本身并没有意义,除非我们赋予它某种意义。既然别人可以赋予某一符号特殊的意义,学生其实也可以这样做,但在当下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这种决定,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努力地去记住这些符号。原本在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体验式学习少见了,抽象的、符号体系的记忆式学习铺天盖地。学生的学习像鹦鹉学舌那样,他们不知道也不了解一个关系式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与其他领域的关系,只是盲目地背诵。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思维技巧有关,学习好的学生具备好的思维技巧,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则不具备,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将自己经过反复琢磨得到的解题思路讲给学生听,会把科学家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讲给学生听,会教学生去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为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某种思维模式。但教师没有想明白,思考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是学生个体的行为。你可以告诉他事物的名称以及各种明细表,但你不可能把自己的思维结构给他,他只能自己构造。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思维方法”,有时还会引起学生自身的思维混乱。师生问答,是课堂中最为常见的教学现象。年级越低的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互动的热情越高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何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从中看出了老师的虚假。老师抛出某个问题,常常只是为了显示自己不是满堂灌,而是和学生有互动的。一个问题提出之后,他们只要随便发出一些声音作说话状,或胡乱回答,这些老师就会忍不住纠正他们,并随口说出既优美又标准的答案。遇到教学比较认真的老师,学生也有办法,回答一句就看一下老师的脸部表情,马上就可以判断出自己的回答是否靠谱。第三,作业测验,给学生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课业负担。我们现在正进行着第八次教育改革的实践。纵观历次的教育改革,作业问题似乎一直没有作为一个改革的重点而被提出。我们的师范院校里,没有在作业研究方面出名的教授,也没有专门研究作业的课程。从师范大学毕业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对作业问题也缺乏研究。很多人认为,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有助于改善学习技巧,有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家校之间相互联系。但艾尔菲•科恩在《家庭作业的迷思》 一书中指出:对中学以下,甚至对高中以下的学生而言,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来测量)之间没有整体的正相关。既然如此,为什么教师还要布置如此大量的家庭作业呢?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很多家长的期盼,作业多了可以让孩子少分心其他方面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释教师自己内心的不安。多做一些题目,考试时碰到的机会就会大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应该会好一点,这样自己的面子就有了。考试的副作用就更大了。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而言,分数都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为了获得好的分数,考试组织机构和学校的唯一方法就是事先宣布考试,透露考试范围,并针对某些考试问题的形式不断地复习。毕业班的学生,为了迎接中考和高考,会根据考试范围进行为期一年的复习和操练;非毕业班的学生,也会在期中、期末的大考之前,停上一到两周的课,让学生依据考试的题型、范围进行反复的操练。学生、老师和学校联合起来,通过一个好的分数来假装学生已经学会该学会的一切知识,但事实上,考完试之后学生就将这些强行记忆的东西给忘掉了,学生只懂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一无所知。学校想要的就是优秀的应试者,这几乎是最重要的事情。这种虚假的做法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约翰•霍特指出:“不停地测试和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的任务,并且也只有学生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教师的任务在于当学生提问时,回答他们的问题,或者在学生寻求帮助时,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当教师逼着学生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时,对学生而言,只能是负担了。第四,教学管理,让学生时常感到恐惧和胆怯。柏拉图说:“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存在着一种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如果不存在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的话,则任何人都不可能从事其事业,甚或不可能满足其最为基本的需求。没有秩序,就没有教育,没有教学。”一所学校,应该有良好的教学秩序,我想肯定是可以取得共识的。但问题是,如何建立教学秩序?是采用和学生合作的方法,师生共同来创设一个和谐共生的教学秩序,还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在恐惧、威胁和惩罚的基础上建立起学校的教学秩序?太多的学校,教学秩序正是建立在恐吓、惩罚的基础上的。恐惧、威胁和惩罚足以摧毁学生的智能,影响他们观察事物的层面、思考的方式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就是聪明的孩子也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他,他很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出洋相。霍特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曾陷于德国集中营之中的人,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在营中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愚钝、傻笑、无意识地配合和同意。战后他从集中营里出来,在各地工作时,发现非洲殖民地的“黑人乖小孩”、美国南方的“温顺的黑鬼”和他在集中营里表现出来的人格一样!受支配者假装这种人格,一方面可以取悦控制者;另一方面也能满足部分人类尊严的欲望,通过表现得更笨或者更无能,拒绝控制者利用他们的才智和能力。这与学校里发生的情形不是很类似吗?面对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询问和质疑,很多学生就是用“我错了,对不起!”“我不会”或者沉默来应对,当学校面对一群始终保持沉默的学生时,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四教育,要找寻真正的起点。首先,学校和教师要谨慎判断自己工作的性质和价值。有人认为,教育使得孩子越来越聪慧。事实上,人类生来就是智慧的,人天生就是会提问题、会回答、会解决问题的动物。我们不用把孩子“变得”聪明,他们生下来就很聪明,我们要做的是不要把他们变笨。有人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段受苦的旅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很多教师常以这句话来鼓励学生“吃得苦中苦,才能做人上人”。其实,这样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如果是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投入进去之后废寝忘食,满脑子都是兴奋和激越,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会感到痛苦的。痛苦的事情总来自意愿之外,是自己不愿意但不得不去承受的。如果学习是这样,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认为,学校和教师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帮助学生学习。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有的时候,学校和教师不做比做好,做了反而妨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校的依恋度。有人认为,学校课程传递给学生的是最重要的知识,学生一定要学好,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但事实上,知识本身是可变的,几年前在学校里学习的一些知识,现在可能已经变得不切实际或者没有用了。我们基本上预测不出未来10年世界发展的趋势,当然也就不知道10年之后社会上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了。既然无法预知哪些知识是未来最需要的,当然也就不能事先教导。教育所能做的,就是呵护学生那份向学的心,那份求知的欲望。其次,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思想、言语和行动上的自由。昆提连说:“知识的获得全凭学生的意愿,不可强求。”强迫孩子去学习,是对孩子们最严重的伤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归根到底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上,学生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在学科学习中,学生要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团队活动中,学生要成为项目的设计者;在待人处事上,学生要成为德行的表率者……而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关键是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思想、言语和行动上的自由。就拿作业来说。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通常就是指定一套试题或者若干训练题,让全班的同学完成相同的任务。霍特认为,“训练”和“练习”是有区别的。练习是为了在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是自己想做的。训练是别人要求自己做的,是检查你是否掌握了他们要求你应该掌握的东西,或者只是为了让你忙个不停。只有学生们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写作业以及作业的数量时,他们才有可能从中获得一些安全感。多让学生有一些练习的机会,少给他们布置训练的任务,就是给学生自由的一种体现。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这本书中指出,科学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好奇、闲暇和自由。学校教育要想获得成功,也需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提供闲暇的时间和思想、行动上的自由。第三,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前所述,每个孩子都有向学之心,这正是教师施教的前提。教师需要明白的是,自己学科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本身并不重要,学生少学习两个规律无关大局,重要的是书本上的这些知识是如何被人类所认识、所提炼的。教师要将人类孜孜以求的探索历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前人走过的足迹,知道我们今天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思考自己该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向前迈出坚实的步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中学到的所有原则和法则,都是可以用现实生活来验证的,只要我们愿意。学生既然天然地会在现实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习,为什么我们在教学中不充分利用这一点呢?第二,尽量让学生来选择学习的任务,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教师选择的学习任务,如果完成得不够好的话,学生会认为这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如果学习任务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他就会去承担相关的责任。第三,相信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一扇成长的门在虚掩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找到这扇门,然后温柔地将它推开。基于这样的信念,当教师发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的情趣不高的时候,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或者放弃原有的教学方法,而不是责怪甚至放弃学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并不一定是聪明的学生。我非常赞同霍特的观点:聪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聪明的人在碰到新环境新问题时,都会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它,也会将问题牢记在心,并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思考问题本身,而不会考虑到该问题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聪明的孩子对生命和现实充满好奇心;喜欢亲身体验;具有充分的耐心;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地方,通常愿意去冒险;觉得宇宙是一个相当感性、合理而值得信任的地方。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是使他们养成良好生活态度的前提。在这件事情上,身教比言传更有力量,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学高为师,身正示范”的作用。(常生龙,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

内容概要

约翰·霍特(1923—1985)

美国教育改革领导者,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1964年霍特推出第一部作品《孩子为何失败》,促成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1967年推出第二本著作(孩子是如伺学习的)。这两本书发行量达数百万册,并被译成14种语言。霍特教育思想丰富多彩,除上述两部代表作之外,另著有《超越童年》、《自由与超越》、《教育的不足》、《星期一我要做什么?》、《还有比教育更好的方法》等深具影响力的书籍。

书籍目录

找寻教育的起点修订版序初版序第一篇  孩子的策略第二篇  恐惧与失败第三篇  真实的学习第四篇  学校的失败结语  教育的使命

编辑推荐

《孩子为何失败》编辑推荐:为关注和从事教育的人们提供深度思考中国教育问题的优秀书籍是尊师园书坊创办的使命。尊师园策划团队希望以图书出版为桥梁,用本土原创、外版引进等不同的方式向读者展示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育人文图书,和读者一起寻找更多、更完美的教育形态: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来做。

作者简介

《孩子为何失败》是历久弥新的教育经典,自1964年出版以来,与其姊妹篇《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起在全球销售量达数百万册。这《孩子为何失败》是约翰·霍特1958年至1961年期间在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学日志,读完了之后你会非常惊讶地发现,作者几十年前在书中所指出的美国教育问题正在中国中小学校里蔓延。
约翰·霍特同时指出,这《孩子为何失败》虽然冠以“孩子为何失败”书名,其实也是一部探讨老师为何失败或教育为何失败的作品。我们不应该认为学校是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如果学校只是教导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那我们实在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图书封面


 孩子为何失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常常走神(在老师不让上课说话的时候),总是被老爸质问:“你小子想什么呢?不认真听讲!”我回答:“什么都没想……”因为考虑到经常上课说话影响课堂纪律,所以老师和父母都不认为我智力有问题,只是感觉我爱学习。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终于在本书之中找到了原因——错误的学校教育让正常的孩子变傻。尽管被抓住很尴尬,可是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走神。因数虽然老师认为课堂很生动,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枯燥、乏味又不安全的地方。学生总是在试图逃离,而走神就是他们逃离的主要方法。儿童的求知欲是最强的,像十万个为什么。可进入学校之后,学习变成了枯燥的事情,自然兴趣锐减。因为全面前几名只可能有几个人,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有受挫感。本书作者能对此进行反思是非常值得我们佩服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反思的意识,尤其是老师(不可否认,很多老师都比较蠢)。书中作者分享了学校是如何伤害孩子的,当然也提出好学校的两个标准:第一,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老师教的知识,学校不会责备他们,也不会归因于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态度、神经系统或者别的因素;第二,正在使用的教学法没有效果时,他们会立即登高上山上。他们放弃某种教法,而不会放弃学生。不要说老师,身为人父母的我们能不能用以上两条来约束自己都是个问题。儿子周末去小朋友家玩,回来哭得很厉害,说:“妈妈不喜欢我!”她妈就是拿儿子做作业的速度跟朋友比了一下,就让儿子无比伤心。要知道老师教的学生绝大部分不是他们亲生的哈!能做到心平气和不容易。书里提供的方法值得认真学习与借鉴。孩子不是为当奴隶才上学的。书里举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有个母亲对本书作者说:“我想你的做法并不太正确,虽然你把作业安排得富有趣味性,但是孩子长大后毕竟还是要面对很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还不如早点儿让他们习惯。”人们经常用口号及一些陈词滥调来掩饰他们心中真正所想的事情。难道生活就是单调而痛苦的吗?只是一串无意义、无止境的义务?难道教育就是一种必经的过程而已?这位家长的意思应该是:“我儿子将来要当一辈子奴隶,我希望你让他习惯这种想法,且确保他将来做个尽职、勤快、高效的奴隶。”成人在碰到沮丧、琐碎杂务缠身时时,他们希望自己过着被奴役的生活?也许父母应该说:“虽然我已经失去追求快乐、有意义人生的机会,但是请你尽量教育我的孩子,使他能过得更好、更自由!”孩子不是为成为奴隶而去上学的,即使顶着知识之名也不成。希望每个孩子过得自由而快乐!(本书非常值得阅读我看完之后,又在包里背了一周继续读)
  •     我两个版本都买了。之前是因为只有台版的2005年的。我原来以为这本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办法在大陆出版,没想到居然出版了。约翰霍尔特说到,这也是一本论述老师的失败的书,论述学校失败的书。作者的书当然满分,台湾张美惠的翻译也很好,我当年读的时候没有感到什么生硬的地方。当我拿起这本“张惠卿”的译本,翻了几页,顿时晕倒。我耐着性子把我翻的几页的几段罗列一下,证明下此言非虚。These children, like almost all children in elementary school, take once or twice every year a series of tests misnamed achievement tests. There are several varieties of these, all very much alike and equally worthless. In theory they enable teachers and schools to measure the "achievement" (what a word to describe what children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doing in school!) of their pupils against that of pupils of similar age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fact they encourage a kind of cheating; teachers are not supposed to cram children for these tests, but most of them do, particularly in schools that make a fetish of high-test scores--which they call "high standards." 这些学生和大多数幼儿园的小孩一样,每年接受一次或两次一系列被误称为“进阶测验”的考试。这项测验的种类有很多种,但大都是钻牛角尖,没有意义。理论上,它们能够使老师和学校评定(记录小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成果)学生在整个城市相似学龄中的“成绩指数”。事实上,他们是在纵容一种欺骗的行为。虽然老师没有逼迫学生接受这项测验,但大多数的老师却盲目地迷信高分,也就是他们所谓的“高水平”。张美惠版:这些孩子就如多数小学生每年都要参加一、两次考试,美其名为“成就考”。理论上是让老师与学校了解学生与全国同龄孩子相较的“成就”。(竟然用这两个字来形容孩子在学校所做的事!)事实上这种考试根本是鼓励作弊;照理老师不应该替学生恶补,但多数人都如此,尤其是崇拜高分的学校--他们自认是追求“高标准”。这个译本在多处错译、漏译,违反翻译基本的“信”的原则。不推荐购买。台版虽贵,译者用心了。
  •     最初,幼小的心如含苞的芽。渐舒展,有了轻抚外界的触须,伸探、迎逢,与外界密切交流,不停展进。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力,不屈不挠的进发姿态,是天地神奇的赋予。可惜,进入学校后,这样的禀质竟然无法接续,取而代之的,是学习的恐慌与失败的蔓延。不少人无视这些失败,因为相信“总是有人会落后的”,可问题在于,校园里,焦虑感、挫败感早已悄然滋生,无力坚持继而放弃者当然在列,那些被定义为好学生的,也精神紧张,局促应试,妄论创造。《孩子为何失败》一册,直接用书名来指证。失败?我们当然不是一点都没有觉察。开始,我们用耐心反复的讲解来挽留那些沮丧的孩子,用“全面发展”的期许来安顿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是,课堂内外仍旧充满着太多的迷思,除了那些彻底出逃或高分低能等被贴上失败标签的数目不菲的少数派,最令人思之不解的教师精神投入的收成比之低、纯真年龄的欺骗与知识理解的虚火等等。失败,听起来总是太严重,我们拒绝承认。千军万马的教师,长年累月的苦劳,当头宣告失败,那太无情!而失败二字背后的细密分解——失败片场的真切无一不让人亲临其境,这些细节是否能给我们更多平和的省思呢?或者,棒喝后,我们是否有充足的冷静来调解内心的冲突呢?约翰•霍特显然是个细腻的人,他几乎是在絮絮叨叨地记录着教育日志,重叠、绵沓,看起来散散点点,读起来挑战耐心。他尽量用沉着的笔端描绘他观察到的孩子,常做猜测,却不妄下定论。他的初衷并不是为 “孩子失败”的命题提供佐证,他的文字并没有直接指向孩子的荒唐。或者说,寻找孩子失败的根源甚至不是他这本书的用意。他只是一个有了困惑,试图探讨的人。尽管疑惑重重,但他的笔素朴如此。心田安定,看得出良好的修养,特别是文字间规避对孩子指责,显得他至为宽厚。最难能可贵的是,一些被他反复记录的孩子,每次竟如他之初见,实在是对教育含着一颗热心。又或许,他觉得教育的情形实在是太复杂,不敢逞笔锋之强,作惊人断论,只想秉笔细录以存进一步深思之素材。在跟着他跌入惘然情态中,又见其眼睛里的灵光。他娓娓谈起了心中那些简单希望,一些稍微有把握的教育论言,闻之清澈蕴芳。仿佛经历长夜未央的漫散,于清晨奇迹般地,在叶片上凝聚为剔透的水珠,微微颤动,似是从大自然掠取一个匆匆而过的美丽……我料想他说下那些话时心里也是很激动的。这些旧日志保留了原貌,并在多年后,再作洋洋洒洒的补记。那刻,时间拉开,有了阅历,看问题自是从容很多,不再囿于其间,做乏力的自救。新旧文字可一起循序慢看,既能见他对过去教育情景的珍视,也感受一份对人与时的尊重。或随心翻阅,从任一叙事进入,其间弥满的深切也让人不知不觉反观自己的教学。其实很多问题,我们不是视而不见,而是有心无力。斗争太难过也太费神,转而习以为常。在约翰•霍特的观察中,孩子们也容易有这样的习气——依照教导来学习还是太困难,不如猜测度日,似是省事一些,若是还屡屡招来哄笑,不如就此沉寂,你们便不能再奈我何。孩子们动用了软弱或沉默来伸张另外一种权利,保有不被指责的最后尊严。但沉默还再复制,一路收编更多的困顿者。沉默刚开始是作为自我保护的方式,最后迁延成为一种普遍的性格状态。冷漠、不合作也是放弃,教育在这些关闭的心门面前似乎变得毫无光辉。此外还有一群变型的孩子。知识本身已无甚乐趣,答案才是至高圭臬,老师的言谈举止也不再是润物无声的美好感化,只是透露答案的蛛丝马迹。课堂中若能察言观色应付完一二提问 ,剩下的便是舒适无恙的迷梦时间了。在“放秤砣让天平平衡”一课中,老师的计分方式是“同一组中只要有一个人猜对,该组就可以得一分”,但是他们“宁可耗费时间想出得分的方法,也不愿思考能使天平平衡的方法。”“唯答案派”也会升级,随着在校园生存时间的增长,经验得以积累,仍有不错的命中率。在教育的生态中,这类人与用心的学生,大致同为力求不被淘汰者,此外只为安宁不问前程的一群也是数目良多。 “危险”来了,他或许会稍做反应,但这并不意味要努力改观,只是“我还是做点什么吧,这样他们就会放过我”。还有一种“行动派”,越捣乱你们越不敢招惹我。凡此种种皆非戏说。约翰•霍特1958至1961年的笔端下,这些教育“物种”已具充足特征。可见这随后的几十年,教育的生态系统并没有大的改观,不然我们不会觉得他的描述如此栩栩如生。是孩子们老早就主动放弃了自我,还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一起合谋着这样的集体病变,还是此外仍有隐秘不宣的原因?是的,总有人从教育获益,也总有人不断被教育伤害。约翰•霍特的写作,表达了他内心的那个真实,他看到受伤害的痕迹,那些缓慢的精神畸变的背后:知识毫无关联,学习毫无乐趣,课余毫无闲暇,考试的长期宰制,问答的无边恐惧,课堂内外的大量冗余,广泛流行的欺骗……有时,不是无法寻求原因,而是无心承认真实。继续虚伪下去,顺从生存经验,也许更加舒适。那些花时间思考的孩子更容易受挫,那些爱反思的老师痛感更剧烈。这样的大环境里,这样交错密布的负能量下,我们怎能不变异呢?学校摧毁了孩子们的笑脸和信心?学校和老师制造了太多毫无意义的聒噪?最后,学校和老师只会对好的结果负责?可是最初啊,谁不是满怀着向学之心来到教室,谁不是充满好奇打开课本?怎么就开始凄然起来?而事实上,如果孩子们“处于最适当的环境中——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和事物,那么他们的动作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纯熟、更敏捷”。所以,营造一个安全、信任、宽松的教学环境,而不是试图通过不断补课、唯教法是从、不停更换教学设备、利用害怕来控制学生、贴人格标签以分类对待、强化教师权威以方便管理等方式来强化教育,更有可能孕育快乐和创造。回到学习的本质、回到孩子的天然来做教学的探索也许更有作为。孩子们不是奴隶,不是机器,也不是小白鼠,而是一个个有情有味的人。没有这样的真心体会,所有的努力将南辕北辙,加剧教育的异化。“一旦让小孩子习惯于用坏的方式运用心智,我们也许就会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愈来愈没有用。”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作者饶有兴致地谈起自己学习大提琴的经历,特别是读谱的惶恐。他深切体味到淡和安详的情绪能让智能良性发挥,而不是害怕、思虑和不安。新知识若能与“内心原来的认知”,“彼此协调、融会贯通”,便能有所发挥。在指导学生的细节中,他无限的贴近姿态,切当的询问,腾出思考空间的做法,都给了教学一些新的生机。他提醒我们注意,语言工具在很多方面是不完美的,要“找出使用这种工具和事实经常出现矛盾或诡异之处……帮助他们了解语言和实际经验之间不符合的地方”;他从一个科学家那里得到灵感,“每一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线索,这是一种灵巧微妙的艺术”;他反思无休止的“训练”,认为这些只会让学生们忙个不停,浪费时间而且有害,有机的“练习” 或者留有余地——“让他们意识到即使暂时不理解,数学还是可以理解的”,也驱散了不少学生笼罩心头的紧张云雾。他方寸能寻思,兀自调理着教学与生活。其间深意,自可想见。关于思路,他观察得之:“他能够跟上我的思路,可是他无法找到思路”。 思路何其重要,自然不该落于教学第二义!它并不像我们想象般容易载入,而是需要漫长时间的烛引,需要个体自我眷注、自我归化和自我反省,在这个过程,给大脑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尤为重要。老师该努力的,并非发明很多教学方法,而是展示一个真实的人,呵护孩子的好奇,因为留存精神深处的一点火焰才能有苏醒的可能,正如种子的萌芽能生化天地,这是教育的精魂,也是所有人生的隐喻。而复杂的、意在增加学习趣味的活动或许也是一种暴政,它的纷杂让学习变得更加混乱。“如果学生们不知道进行一项活动的目的,他们怎么知道如何动脑筋呢?”关注思路,返璞归真,重视真正的理解,而非热衷于关注学生们聪明和活跃的表现——如果要关注聪明,也要明晰真正的聪明是——“碰到新问题时,会以开放的心接受它,将问题牢记在心,并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思考问题本身,而不会考虑到该问题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他会勇敢、用心、诚恳地面对它”。思路既是一种抽象逻辑的确立,也是行为模式、生活态度的更张。教育的链条,环环相扣。如果孩子们“觉得学校是一个必须将大部分时间以机械方式做无聊事情的地方,久而久之,他们便深陷低度运用智能的习惯”,这真是非凡的洞见。一个人最大的危机便是失去支撑它的精神结构,若学校无法助力于学习思维细微动源的的更新,只是破坏、压制,并制造难堪,那么有什么理由值得留恋?在人生中,失败可能经常发生。若在失败时,能觉察失败的本质,在不利情境中从容自处和进化,失败也是一种富足。问题在于,孩子们都还太小,如此不自明不自知地“犯错”,并沦为习惯性的失败者,难免令人心悸。换言之,他在恶劣的情状里,悄然裂变,奔足失败,我们望而却步。谁能幸免?这个问题让人感伤。卷终,听他说“有学生提了一个关于分数的问题,我到十三年后才想出合理的解释”,又是一番心惊。教育的某些规律,也许是要待时长日久才能水落石出。但留存谜语,回归原点,投入生命的真诚,研寻儿童学习的真谛,为教育生态的优化做一些天真的努力,庶几能缓释心底的焦灼和期盼吧!北熹2010-12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下班放风的时候,追求点儿属于自己的自由吧
  •       最初,幼小的心如含苞的芽。渐舒展,有了轻抚外界的触须,伸探、迎逢,与外界密切交流,不停展进。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力,不屈不挠的进发姿态,是天地神奇的赋予。可惜,进入学校后,这样的禀质竟然无法接续,取而代之的,是学习的恐慌与失败的蔓延。不少人无视这些失败,因为相信“总是有人会落后的”,可问题在于,校园里,焦虑感、挫败感早已悄然滋生,无力坚持继而放弃者当然在列,那些被定义为好学生的,也精神紧张,局促应试,妄论创造。《孩子为何失败》一册,直接用书名来指证。失败?我们当然不是一点都没有觉察。开始,我们用耐心反复的讲解来挽留那些沮丧的孩子,用“全面发展”的期许来安顿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是,课堂内外仍旧充满着太多的迷思,除了那些彻底出逃或高分低能等被贴上失败标签的数目不菲的少数派,最令人思之不解的教师精神投入的收成比之低、纯真年龄的欺骗与知识理解的虚火等等。
      
      失败,听起来总是太严重,我们拒绝承认。千军万马的教师,长年累月的苦劳,当头宣告失败,那太无情!而失败二字背后的细密分解——失败片场的真切无一不让人亲临其境,这些细节是否能给我们更多平和的省思呢?或者,棒喝后,我们是否有充足的冷静来调解内心的冲突呢?
      
      约翰•霍特显然是个细腻的人,他几乎是在絮絮叨叨地记录着教育日志,重叠、绵沓,看起来散散点点,读起来挑战耐心。他尽量用沉着的笔端描绘他观察到的孩子,常做猜测,却不妄下定论。他的初衷并不是为 “孩子失败”的命题提供佐证,他的文字并没有直接指向孩子的荒唐。或者说,寻找孩子失败的根源甚至不是他这本书的用意。他只是一个有了困惑,试图探讨的人。尽管疑惑重重,但他的笔素朴如此。心田安定,看得出良好的修养,特别是文字间规避对孩子指责,显得他至为宽厚。最难能可贵的是,一些被他反复记录的孩子,每次竟如他之初见,实在是对教育含着一颗热心。又或许,他觉得教育的情形实在是太复杂,不敢逞笔锋之强,作惊人断论,只想秉笔细录以存进一步深思之素材。在跟着他跌入惘然情态中,又见其眼睛里的灵光。他娓娓谈起了心中那些简单希望,一些稍微有把握的教育论言,闻之清澈蕴芳。仿佛经历长夜未央的漫散,于清晨奇迹般地,在叶片上凝聚为剔透的水珠,微微颤动,似是从大自然掠取一个匆匆而过的美丽……我料想他说下那些话时心里也是很激动的。
      
      这些旧日志保留了原貌,并在多年后,再作洋洋洒洒的补记。那刻,时间拉开,有了阅历,看问题自是从容很多,不再囿于其间,做乏力的自救。新旧文字可一起循序慢看,既能见他对过去教育情景的珍视,也感受一份对人与时的尊重。或随心翻阅,从任一叙事进入,其间弥满的深切也让人不知不觉反观自己的教学。
      
      其实很多问题,我们不是视而不见,而是有心无力。斗争太难过也太费神,转而习以为常。在约翰•霍特的观察中,孩子们也容易有这样的习气——依照教导来学习还是太困难,不如猜测度日,似是省事一些,若是还屡屡招来哄笑,不如就此沉寂,你们便不能再奈我何。孩子们动用了软弱或沉默来伸张另外一种权利,保有不被指责的最后尊严。但沉默还再复制,一路收编更多的困顿者。沉默刚开始是作为自我保护的方式,最后迁延成为一种普遍的性格状态。冷漠、不合作也是放弃,教育在这些关闭的心门面前似乎变得毫无光辉。
      
      此外还有一群变型的孩子。知识本身已无甚乐趣,答案才是至高圭臬,老师的言谈举止也不再是润物无声的美好感化,只是透露答案的蛛丝马迹。课堂中若能察言观色应付完一二提问 ,剩下的便是舒适无恙的迷梦时间了。在“放秤砣让天平平衡”一课中,老师的计分方式是“同一组中只要有一个人猜对,该组就可以得一分”,但是他们“宁可耗费时间想出得分的方法,也不愿思考能使天平平衡的方法。”
      
      “唯答案派”也会升级,随着在校园生存时间的增长,经验得以积累,仍有不错的命中率。在教育的生态中,这类人与用心的学生,大致同为力求不被淘汰者,此外只为安宁不问前程的一群也是数目良多。 “危险”来了,他或许会稍做反应,但这并不意味要努力改观,只是“我还是做点什么吧,这样他们就会放过我”。还有一种“行动派”,越捣乱你们越不敢招惹我。
      
      凡此种种皆非戏说。约翰•霍特1958至1961年的笔端下,这些教育“物种”已具充足特征。可见这随后的几十年,教育的生态系统并没有大的改观,不然我们不会觉得他的描述如此栩栩如生。是孩子们老早就主动放弃了自我,还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一起合谋着这样的集体病变,还是此外仍有隐秘不宣的原因?是的,总有人从教育获益,也总有人不断被教育伤害。约翰•霍特的写作,表达了他内心的那个真实,他看到受伤害的痕迹,那些缓慢的精神畸变的背后:知识毫无关联,学习毫无乐趣,课余毫无闲暇,考试的长期宰制,问答的无边恐惧,课堂内外的大量冗余,广泛流行的欺骗……有时,不是无法寻求原因,而是无心承认真实。继续虚伪下去,顺从生存经验,也许更加舒适。那些花时间思考的孩子更容易受挫,那些爱反思的老师痛感更剧烈。这样的大环境里,这样交错密布的负能量下,我们怎能不变异呢?
      
      学校摧毁了孩子们的笑脸和信心?学校和老师制造了太多毫无意义的聒噪?最后,学校和老师只会对好的结果负责?可是最初啊,谁不是满怀着向学之心来到教室,谁不是充满好奇打开课本?怎么就开始凄然起来?而事实上,如果孩子们“处于最适当的环境中——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和事物,那么他们的动作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纯熟、更敏捷”。所以,营造一个安全、信任、宽松的教学环境,而不是试图通过不断补课、唯教法是从、不停更换教学设备、利用害怕来控制学生、贴人格标签以分类对待、强化教师权威以方便管理等方式来强化教育,更有可能孕育快乐和创造。回到学习的本质、回到孩子的天然来做教学的探索也许更有作为。孩子们不是奴隶,不是机器,也不是小白鼠,而是一个个有情有味的人。没有这样的真心体会,所有的努力将南辕北辙,加剧教育的异化。“一旦让小孩子习惯于用坏的方式运用心智,我们也许就会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愈来愈没有用。”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作者饶有兴致地谈起自己学习大提琴的经历,特别是读谱的惶恐。他深切体味到淡和安详的情绪能让智能良性发挥,而不是害怕、思虑和不安。新知识若能与“内心原来的认知”,“彼此协调、融会贯通”,便能有所发挥。在指导学生的细节中,他无限的贴近姿态,切当的询问,腾出思考空间的做法,都给了教学一些新的生机。他提醒我们注意,语言工具在很多方面是不完美的,要“找出使用这种工具和事实经常出现矛盾或诡异之处……帮助他们了解语言和实际经验之间不符合的地方”;他从一个科学家那里得到灵感,“每一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线索,这是一种灵巧微妙的艺术”;他反思无休止的“训练”,认为这些只会让学生们忙个不停,浪费时间而且有害,有机的“练习” 或者留有余地——“让他们意识到即使暂时不理解,数学还是可以理解的”,也驱散了不少学生笼罩心头的紧张云雾。他方寸能寻思,兀自调理着教学与生活。其间深意,自可想见。
      
      关于思路,他观察得之:“他能够跟上我的思路,可是他无法找到思路”。 思路何其重要,自然不该落于教学第二义!它并不像我们想象般容易载入,而是需要漫长时间的烛引,需要个体自我眷注、自我归化和自我反省,在这个过程,给大脑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尤为重要。老师该努力的,并非发明很多教学方法,而是展示一个真实的人,呵护孩子的好奇,因为留存精神深处的一点火焰才能有苏醒的可能,正如种子的萌芽能生化天地,这是教育的精魂,也是所有人生的隐喻。而复杂的、意在增加学习趣味的活动或许也是一种暴政,它的纷杂让学习变得更加混乱。“如果学生们不知道进行一项活动的目的,他们怎么知道如何动脑筋呢?”关注思路,返璞归真,重视真正的理解,而非热衷于关注学生们聪明和活跃的表现——如果要关注聪明,也要明晰真正的聪明是——“碰到新问题时,会以开放的心接受它,将问题牢记在心,并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思考问题本身,而不会考虑到该问题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他会勇敢、用心、诚恳地面对它”。思路既是一种抽象逻辑的确立,也是行为模式、生活态度的更张。教育的链条,环环相扣。如果孩子们“觉得学校是一个必须将大部分时间以机械方式做无聊事情的地方,久而久之,他们便深陷低度运用智能的习惯”,这真是非凡的洞见。一个人最大的危机便是失去支撑它的精神结构,若学校无法助力于学习思维细微动源的的更新,只是破坏、压制,并制造难堪,那么有什么理由值得留恋?
      
      在人生中,失败可能经常发生。若在失败时,能觉察失败的本质,在不利情境中从容自处和进化,失败也是一种富足。问题在于,孩子们都还太小,如此不自明不自知地“犯错”,并沦为习惯性的失败者,难免令人心悸。换言之,他在恶劣的情状里,悄然裂变,奔足失败,我们望而却步。
      
      谁能幸免?这个问题让人感伤。卷终,听他说“有学生提了一个关于分数的问题,我到十三年后才想出合理的解释”,又是一番心惊。教育的某些规律,也许是要待时长日久才能水落石出。但留存谜语,回归原点,投入生命的真诚,研寻儿童学习的真谛,为教育生态的优化做一些天真的努力,庶几能缓释心底的焦灼和期盼吧!
      
      北熹
      2010-12
      
  •     应该去读一读。
  •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成功,但往往孩子不能获得成功,这是为什么呢?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什么失败》这本书中从“孩子的策略、恐惧与失败、真实的学习、学校的失败、教育的使命”几个角度解答了这一问题。
  •     书的内容非常好,值得每个父母学习。送货速度也很快,昨晚下单今天早晨就到货了,不得不说的是当当的书不知是怎么保存的,这本没有塑封,刚拆开包装完全看不出来是新书,书的四边都是灰色还有明显的划痕。失望啊!
  •     老师要读一读。
  •     孩子为何中失败,套用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与此类似优秀的成功的孩子也都差不多,不太成功的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千差万别。本书作者(美)约翰·霍特(John Holt)深深地感动了我,我透过这本书看到了一位不仅对每一个孩子充满爱心,而且非常注重反思与总结,非常注意探究问题表象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并且他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了下来,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的一本书,这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价值观决定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决定教学行为,成为一个好教师(家长)并不难,只要教师(家长)每天记录自己课堂(家里)发生的事情,尝试运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武器去分析解决,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家庭教育),假以时日,大家都能成功。我们或许不仅仅要关注这本书中的具体案例,我觉得这种做法以及它背后的精神才是我们应该汲取的最大财富。
  •     这本书对即将步入学校的孩子家长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看过之后感叹如今的小学教育,但还是不得不随波逐流
  •     这是一本来自于实践一线、而且水平很高的人写的书,收获比较大!!!
  •     阅读此书,吸取精华,改进学校教育,为家庭教育,为自己心安,为家人不受伤害。
  •     帮朋友买的,没意义
  •     孩子不是为了成为奴隶而去上学的,但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合格的奴隶。
  •     值得关注,这套书的话题都值得关注
  •     这本是帮同事买的。不知情况。
  •     外国人写的书对待教育孩子上面总是有他们的一套想法,跟我们中国的教育还是不一样的, 读完之后还是有启发的。
  •     大人也不是为了成为合格的奴才而上班的
  •     这本书值得家长们看啊
  •     刚读了《教育漫话》第一小部分,觉得洛克的话挺有道理,对以后教育孩子有用的。但有的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孩子,所以自己还要有所思考。
  •     能了解孩子失败,才能帮助孩子成功。
  •     希望有用,还没来得及看
  •     多为成功找理由,少为失败找借口。分析孩子失败的原因就会距离成功更进一步
  •     希望身为父亲的我有机会让儿子在不去上学时有安全的环境
  •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是偶然从《中国教育报》看到介绍本书,买了一读,眼界大开。特别是序言写得精辟。我们不能只想着将孩子送出国留学。更要想想外国教育为何好?我们要不要拿来开阔视野,寻找真知。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连美国教育家“约翰·霍特”是谁都不知道(就如同画家不知道梵高),那谈什么全球眼光,现代教育?
  •     文章还没有细读,不过,粗略看下,感觉是值得搞教学研究的人收藏的好书。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的执着与坚持的记录与观察,探索与思考的锲而不舍——你会立即发现,这个作者是如此睿智、深刻。我决定收藏,因为——他是个好的倾谈对象。。
  •     这本书写的非常客观,读后使我更加明白了学校对于孩子的一生究竟扮演多重要的角色,谢谢伟大的约翰.霍特。
  •     好书,受益匪浅,让我更有信心做个好妈妈
  •     很多人喜欢听成功的案例,但失败告诉我们该怎样去避免失败,很好的书,可读完却痛苦的得知我们很多时候是在把孩子推向失败
  •     大志兄居然还评过这书,看最前面一个评论说翻译很差,大志兄觉得呢?
  •     还没有看,看着还不错,希望游泳吧!
  •     此书能引领者我们去思考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很值得一读。
  •     没有空虚的理论,只有实在的经验。
  •     非常好的书,每一个家长都应该看看
  •     本书让老师从新理解教育是孩子一生的未来
  •     内容相当好,强烈推荐。
  •       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常常走神(在老师不让上课说话的时候),总是被老爸质问:“你小子想什么呢?不认真听讲!”我回答:“什么都没想……”因为考虑到经常上课说话影响课堂纪律,所以老师和父母都不认为我智力有问题,只是感觉我爱学习。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终于在本书之中找到了原因——错误的学校教育让正常的孩子变傻。
      
      尽管被抓住很尴尬,可是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走神。因数虽然老师认为课堂很生动,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枯燥、乏味又不安全的地方。学生总是在试图逃离,而走神就是他们逃离的主要方法。
      
      儿童的求知欲是最强的,像十万个为什么。可进入学校之后,学习变成了枯燥的事情,自然兴趣锐减。因为全面前几名只可能有几个人,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有受挫感。本书作者能对此进行反思是非常值得我们佩服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反思的意识,尤其是老师(不可否认,很多老师都比较蠢)。
      
      书中作者分享了学校是如何伤害孩子的,当然也提出好学校的两个标准:
      第一,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老师教的知识,学校不会责备他们,也不会归因于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态度、神经系统或者别的因素;
      第二,正在使用的教学法没有效果时,他们会立即登高上山上。他们放弃某种教法,而不会放弃学生。
      
      不要说老师,身为人父母的我们能不能用以上两条来约束自己都是个问题。
      
      儿子周末去小朋友家玩,回来哭得很厉害,说:“妈妈不喜欢我!”她妈就是拿儿子做作业的速度跟朋友比了一下,就让儿子无比伤心。要知道老师教的学生绝大部分不是他们亲生的哈!能做到心平气和不容易。书里提供的方法值得认真学习与借鉴。
      
      孩子不是为当奴隶才上学的。
      书里举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有个母亲对本书作者说:“我想你的做法并不太正确,虽然你把作业安排得富有趣味性,但是孩子长大后毕竟还是要面对很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还不如早点儿让他们习惯。”
      
      人们经常用口号及一些陈词滥调来掩饰他们心中真正所想的事情。难道生活就是单调而痛苦的吗?只是一串无意义、无止境的义务?难道教育就是一种必经的过程而已?这位家长的意思应该是:“我儿子将来要当一辈子奴隶,我希望你让他习惯这种想法,且确保他将来做个尽职、勤快、高效的奴隶。”
      
      成人在碰到沮丧、琐碎杂务缠身时时,他们希望自己过着被奴役的生活?
      
      也许父母应该说:“虽然我已经失去追求快乐、有意义人生的机会,但是请你尽量教育我的孩子,使他能过得更好、更自由!”
      
      孩子不是为成为奴隶而去上学的,即使顶着知识之名也不成。
      
      希望每个孩子过得自由而快乐!(本书非常值得阅读我看完之后,又在包里背了一周继续读)
      
  •     当老师的都该看看这本书
  •     看了很多教育书籍,这本书又提出了新的视角,受益良多。需要一些耐心去读,文字中可感受到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值得购买。
  •     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这本书可以知道我们从何入手。
  •     不错哦 ·
  •     里面提到的孩子的害怕,对策,特别有感。我们太想去帮助孩子理解,解释,但往往效果更不好
  •     好学校的两个标准,应该用来时刻提醒父母自己是否做到
  •     挺好的书,不过适合老师阅读。
  •     警惕啊
  •     浏览过,留在飞机上了。有这样几点:学生在学校中饱受恐惧;教师如果愿意研究,发现孩子错的逻辑或者说思路是有价值的;思维是否能被教会是未知数;如果不强迫孩子在规定时间习得规定的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学生不一定会如此笨拙;应取消学校界限,让孩子回到生活,回到大人中。
  •     书的封面很脏,感觉是二手书一样的
  •     对促进孩子成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借鉴1
  •     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常常走神(在老师不让上课说话的时候),总是被老爸质问:“你小子想什么呢?不认真听讲!”我回答:“什么都没想……”因为考虑到经常上课说话影响课堂纪律,所以老师和父母都不认为我智力有问题,只是感觉我爱学习。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终于在本书之中找到了原因——错误的学校教育让正常的孩子变傻。

    尽管被抓住很尴尬,可是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走神。因数虽然老师认为课堂很生动,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枯燥、乏味又不安全的地方。学生总是在试图逃离,而走神就是他们逃离的主要方法。

    儿童的求知欲是最强的,像十万个为什么。可进入学校之后,学习变成了枯燥的事情,自然兴趣锐减。因为全面前几名只可能有几个人,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有受挫感。本书作者能对此进行反思是非常值得我们佩服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反思的意识,尤其是老师(不可否认,很多老师都比较蠢)。

    书中作者分享了学校是如何伤害孩子的,当然也提出好学校的两个标准:
    第一,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老师教的知识,学校不会责备他们,也不会归因于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态度、神经系统或者别的因素;
    第二,正在使用的教学法没有效果时,他们会立即登高上山上。他们放弃某种教法,而不会放弃学生。

    不要说老师,身为人父母的我们能不能用以上两条来约束自己都是个问题。

    儿子周末去小朋友家玩,回来哭得很厉害,说:“妈妈不喜欢我!”她妈就是拿儿子做作业的速度跟朋友比了一下,就让儿子无比伤心。要知道老师教的学生绝大部分不是他们亲生的哈!能做到心平气和不容易。书里提供的方法值得认真学习与借鉴。

    孩子不是为当奴隶才上学的。
    书里举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有个母亲对本书作者说:“我想你的做法并不太正确,虽然你把作业安排得富有趣味性,但是孩子长大后毕竟还是要面对很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还不如早点儿让他们习惯。”

    人们经常用口号及一些陈词滥调来掩饰他们心中真正所想的事情。难道生活就是单调而痛苦的吗?只是一串无意义、无止境的义务?难道教育就是一种必经的过程而已?这位家长的意思应该是:“我儿子将来要当一辈子奴隶,我希望你让他习惯这种想法,且确保他将来做个尽职、勤快、高效的奴隶。”

    成人在碰到沮丧、琐碎杂务缠身时时,他们希望自己过着被奴役的生活?

    也许父母应该说:“虽然我已经失去追求快乐、有意义人生的机会,但是请你尽量教育我的孩子,使他能过得更好、更自由!”

    孩子不是为成为奴隶而去上学的,即使顶着知识之名也不成。

    希望每个孩子过得自由而快乐!(本书非常值得阅读我看完之后,又在包里背了一周继续读)
  •     还没来得及看完,应该还算有些帮助吧。
  •     粗略翻了一下,感觉很不错,需要认真学习.
  •     不要一味的去要求孩子成功无限的给他施压
  •     很喜欢。还买了作者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     50年前外国老师的读书笔记,与当今国内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作为学生家长,怎么能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从孩子的视角开展教学,本书给出了思路。如果还很困惑的家长朋友,推荐仔细看看,孩子的失败不完全在于孩子本身,而是我们家长、老师这些成年人存在很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成人的失败更多地导致了孩子的失败。
  •     书对我很我用哈!仁者见仁吧。台湾版我也没看过。
  •     看过作者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期待这本
  •     对学校的问题,孩子学习中许多老师忽视的问题,都写得很清楚,让人深省。
  •     这个系列的书都很好 买来参考一下
  •     贴近实践,又有思想深度,很喜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